無論是身處學校還是步入社會,大家都嘗試過寫作吧,借助寫作也可以提高我們的語言組織能力。大家想知道怎么樣才能寫一篇比較優質的范文嗎?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優秀范文,歡迎大家分享閱讀。
初中的春節篇一
風吹雨成花,時間追不上白馬。轉眼間,新的一年就到了。記憶中仿佛就是昨天,我還和隊友們在壘球場上揮灑汗水。今天,我就已然在這聲聲炮竹中和大家一起迎接新年。此時此刻,每個地方每個角落都洋溢著濃濃的年味。仔細一聞,空氣中還有一股清甜的味道,那是幸福的味道。
每到這過年的時候我的家鄉總會特別熱鬧。這不,年三十一大早就聽到“噼里啪啦”的鞭炮聲。我洗漱好探頭看著院子外邊,家家戶戶都忙著收拾家中的物品。還有的已經貼上了預示吉祥如意的對聯。街上充斥著幸福的紅色,讓人只是看那么一眼便掉進了新年的吉祥中。
我的興致一下子上來了,自告奮勇地說:“媽媽我去打掃屋子,一定把爺爺家的屋子收拾的干干凈凈漂漂亮亮的!”媽媽笑著說:“難得寶寶這么勤奮,那趕快去吧!”我立正對媽媽敬了個標準的軍禮聲音洪亮的說:“是!保證完成任務。”說完便拿著掃把沖向屋子。
我來到屋子里,把一些沒有用還占地方的箱子搬到一邊。“哇!”我看著箱子曾經所在的那快地驚呆了。箱底的“壯觀”景象著實讓我大吃一驚。滿地的灰塵,還有…一些不明的死蟲子!我看著蟲子的尸體打了個冷顫,忍住想要跑開的沖動顫抖著開始掃地。
我先把蟲子掃到屋子中間,把灰聚在了一起。頓時屋里塵土飛揚,我手忙腳亂的接來一壺水灑上,總算是好了一點。我長長的舒了一口氣。
地掃完了,我就開始把東西一一歸類。我看了看整個屋子的格局,打算把箱子一類的從大到小落在一起,然后把一些小雜物裝進收納盒里統統擺在床頭柜上。把一些有些破舊的小飾品掛在了墻上。最后拿著抹布把墻體全部擦了一遍,把什么灰啊蜘蛛網啊“一網打盡”。
收拾完以后,我擦著汗看著自己的勞動成果發自內心的笑了。晚上,我吃著媽媽辛辛苦苦包的餃子,心頭涌上一股幸福。是啊,全家人一起干活一起做飯,恐怕是天底下最美妙的事了吧。
“爆竹聲中一歲除,春風送暖入屠蘇”新的一年又要開始了,在這一年里,讓我們一起努力,一起創造,打造更美好的明天!迎接屬于我們的明天!
初中的春節篇二
過春節講究的是團團圓圓。我的春節是在我的老家過的。這里有我的親戚,我的媽媽、爸爸、奶奶,還有很多愛我的人和我愛的人,他們都在這里,有這么多的人我這個春節過的真的是幸福又美滿,想知道我干了什么事嗎?那就繼續往下看吧。
在春節里,小朋友們都放寒假了,到這個時候小朋友們都會聚在一起放炮,因為只有春節時才可以放炮。放炮也是春節時很重要的一個習俗。為什么要放炮?因為要趕走年獸,傳說年獸最怕紅色和爆炸聲,所以人們在新年時會穿紅衣服和放炮。
除了放炮,壓歲錢也是春節時必不可少的東西,長輩們給小朋友壓歲錢是為了壓歲,對于小朋友們收到壓歲錢大多都是異常開心的,這可是很多小朋友一年花的零用錢啊!真是太珍貴了,但是遺憾的是有的小朋友的錢都被他的家長收走了。
在大年三十時要吃年夜飯,年夜飯時要吃元宵,要放炮。年夜飯時就是小饞貓和大饞貓大飽口福的時候了。我家的年夜飯也吃得很好,因為我也是小饞貓,我吃了好多東西,最讓我流連忘返的東西是臘腸。夾一塊進嘴里,嚼一下,那肉汁立刻從臘腸里溢出,再通過味蕾傳到大腦里,那滋味軟軟的、糯糯的、香香的。在這個時候也要貼門神和對聯保佑一年的平安幸福。
過年就要要回老家,看親戚,這叫探親,也是增進關系的一種方式,有時你看別人了沒看他他心里就會不開心,所以再忙也要抽空去多看看你的親戚,我們家就是這樣其樂融融的去看望每一個親戚的。
春節是一個增進朋友親戚感情,保佑人人平安,團團圓圓的的一個好時候。
這就是我的春節記憶,一年來我最開心的時候。
初中的春節篇三
某人說的好:“生活就像一口火鍋,亂七八糟、雜亂無章。”慶賀牛年,展望虎年。這個春節,簡直就是一口大雜燴火鍋,放眼一瞧,什么都有。
年夜飯真是豐盛啊,一邊享受年夜飯一邊看春節聯歡晚會豈不是更愜意啊!睡熱被窩真是舒服啊,一邊睡熱被窩一邊欣賞春節聯歡晚會豈不是特別愜意啊!一邊吃年夜飯一邊睡熱被窩一邊欣賞春節聯歡晚會那更是完美的黃金比例啊!我手抓一袋牛肉干就上了床,那個舒服勁啊!當我正看到興頭上時,竟換成了藍屏,真氣人。下定決心守歲的念頭在我腦海中好幾年了,一次也沒兌現過,今年咧,肯定也完不成了。我賭氣似的睡覺去了,睡得正香時,又被煙花吵醒了,唉,就像吃到辣椒似的,嗚,真辣,真倒霉!
大年初一和初二是我最喜歡的日子,因為又有大有多的——紅包。“砰!砰!”我在一陣陣洋溢著歡喜氣氛的炮仗聲中睡眼朦朧的睜開了眼,頓時打了個激靈,從床上“蹦”起來,直沖老爸老媽房間,去討壓歲錢呀!初二,走親訪友是我們的習俗,僅這一天,就討了一千多元的紅包!今個老百姓啊,真啊真高興!呵,吃火鍋時,一筷子在火鍋里插上幾個貢丸,真是又多又美味哈!
春節,我的火鍋生活,真是充實又歡樂!
初中的春節篇四
中國人的佳節,被紅色所圍繞的新春佳節,祝福聲滿滿的東方新春佳節。這個印昭著中國人思鄉情懷的美好節日,似乎到處充滿著喜慶和歡笑。
如果可以,我寧愿不要這種笑他們為得到壓歲錢的開心笑容,他們為得到長輩稱贊成績好的開心笑容,他們為家長同意去旅游的開心笑容。這種綻放在孩童時代的笑,真的還純真嗎?真的還像從前的那些純真笑容嗎?不!!!
春節,掛滿了笑。春節,布滿了笑。春節,充滿了笑。只是,我的臉上,無笑容。春節,笑陪伴了大大小小的飯局。可又有多少個飯局,那里的人臉上真的有這么一種笑純粹地、發自內心地、不帶一點做作的笑。
春節,于我而言,不過是一個大眾都喜歡的節日;不過是一種名喚“春節”的牡丹,宜乎眾矣;不過是一段模糊得記不清的已逝時光。
僅此而已。
初中的春節篇五
十一長假一過,轉眼又快到年底了,我們的傳統大節春節,也越來越近了。春節是我國最盛大的節日,每個人心中都有一個自己期待的春節,每一代人心中都有一個不同時代氣息的春節。
爺爺是出生在五十年代初的新中國。據他們那一輩講,那時候的春節,是他們最盼望的日子。他們小時候很窮,吃不飽,穿不暖,只有到過年的時候,才有新衣服穿,才有好東西吃。新三年,舊三年,縫縫補補再三年,這是他們當時生活條件真實的寫照。吃就更不用說了,有上頓沒有下頓的。但是不管再窮再苦,到了春節,他們都會拿出最好的東西,穿上最新的衣服來迎接春節。殺雞宰豬,貼春聯、打年糕……其樂融融,滿臉的喜悅都融進了年的氣息。
爸爸是標準的70后,那時的生活條件明顯有了改善,家家戶戶都基本住進了樓房,西湖牌電視機進入了人們的生活。忙碌了一年的人們,年三十那晚,一家子都會聚在一起,一邊看著熱鬧的春晚,一邊吃著團圓飯。雖然電視機是黑白的,但人們臉上的笑容,充滿了對未來的憧憬。
我是生在花叢中,長在蜜罐里,幸福的一塌糊涂。一到大年初一,我就穿著漂漂亮亮的新衣服,帶著禮物給長輩們拜年,還收到很多長輩給的壓歲錢。
不同的年代,不同的年味。雖然現代城市高速發展,日新月異,高樓大廈、地鐵動車、平板電腦、美味佳肴……應有盡有。但是人們追求樸實、熱烈、喜慶的春節卻一直沒有改變,依舊那么執著,那么期盼。
希望在這幸福的生活條件下,教育我們每一代人,珍惜美好的今天,傳遞正能量。將春節豐富的民俗文化,及人們渴望團結和諧的生活方式傳承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