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范文范本可以使我們更加熟悉各類作文的特點和風格,提高我們的寫作能力。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推薦的范文范本,希望大家能從中汲取靈感和優(yōu)點。
感受節(jié)日的年味范文(13篇)篇一
放寒假就意味著快過年了,我們鄉(xiāng)下過年年味可濃了。
一過臘八,我們村家家戶戶都淘糯米,蒸點心饅頭,做年糕。村里人還會殺豬宰羊,做年豆腐炒年小菜,讓人們聞到了年味。
臨近小年,大家便爭著購買年貨,有的會到集市上購買鞭炮煙花,挑選春聯(lián);有人會到菜場上采購水果蔬菜,留著過年時招待客人;必不可少的是幫家人添置新衣新鞋,大家煥然一新過春節(jié)。大街上熱鬧非凡天天像趕集,年味愈來愈濃厚了。
除夕夜里,家家戶戶都圍坐在電視機前,收看中央電視臺主辦的春節(jié)聯(lián)歡晚會。晚會從內(nèi)容到形式,每年都有很大的變化,給人耳目一新的感覺,讓全世界的華人盡情享受這頓豐盛的文化大餐。隨著經(jīng)濟的發(fā)展和交通的便利,一些人不再呆在家中過年,而是利用過年這段時間外出旅游,欣賞祖國的名山大川。一些人家由于生活條件好了,平時工作忙,便會同全家人到飯店吃年夜飯,真是別有一番風趣。年味在悄悄變化著。
春節(jié)一大早,人們便起來走親訪友互拜新年,孩子們穿戴一新在屋前屋后興高采烈地放鞭炮。各大單位的門前掛上了大紅燈籠,有的單位還在樓體邊緣掛上了色彩斑斕的霓虹燈。街道中央隔離帶中四季常青的松樹也被纏繞上五顏六色的小彩燈,遠看像一件色彩繽紛的紗衣。街道兩旁的路燈也被人們用繩子連了起來,上面掛滿了一個個紅燈籠,美麗極了。春節(jié)讓人們充分品嘗著濃濃的年味。
雖然年味在不斷地變化著,但是永不改變的是我們中國人的鄉(xiāng)情和親情。
感受節(jié)日的年味范文(13篇)篇二
時光飛逝,轉(zhuǎn)眼間便又是新的一年了,紅紅的燈籠掛滿道路兩旁,街坊鄰居家的菜肴香飄四溢,孩子們在紅火的對聯(lián)前嬉逐打鬧,我們也踏上了年味之路。
走進大門,便有一股讓人直流口水的菜香撲鼻而來,沒錯,那就是外婆的拿手菜———紅燒肉,也是我的最愛。紅燒肉里的肥肉,經(jīng)過穩(wěn)火慢燉,色澤光亮,入口即化,越想就越想吃。坐下來與家人親戚閑聊一番后,令人期待的春晚再過兩小時便要開始了,也正意味著年夜飯馬上可以開吃了。看著眼前的一桌菜,我覺得這是我一年中吃到親情味最濃、最有愛的一頓飯。
“來!一起干杯”爸爸滿腔熱情地說道。隨著“碰”的一聲,大家干掉了自己杯中的酒和飲料,這其中寄托了大家這一年來的笑與悲,樂與苦。
飯桌上,大家都不停地在聊天,因為大家心里都有太多太多的事想與家人分享,家人就是我們最堅強的后盾。
年夜飯的菜品也各有各的寓意,比如魚就意味著年年有余,年糕就是年年高升,餃子就是招財進寶,紅燒肉便是紅紅火火的意思。此時我就在想,外面再好的山珍海味也比不過家中的一道菜,畢竟這是家的味道啊!是一年才有一次的年味。
這頓飯我們整整吃了一個半小時,剛好可以趕上看春晚,可以和家人好好感受一番中國的傳統(tǒng)節(jié)目。沙發(fā)上坐滿了人,大家歡聲笑語,好久都沒有這么熱鬧和開心過了。電視里的一個個相聲小品伴隨著新年的鐘聲敲響,我們跨年啦!
年味!讓人體會到了濃濃的親情與愛,這種家人團聚的快樂是什么也換不來的,這真是一個年味十足的夜晚啊!
感受節(jié)日的年味范文(13篇)篇三
在物質(zhì)文明與精神文明高度發(fā)展的當今社會,節(jié)日已經(jīng)成為人們社會生活中重要的組成部分,它“密切”地融入了我們的生活,豐富著我們的社會文化。
什么是一個民族文化的縮影?是節(jié)日!什么是一個有著悠久歷史的民族精神的象征?是節(jié)日!什么是一個社會高度文明經(jīng)濟高度發(fā)達的見證?還是節(jié)日!特別是我們這樣一個有著五千年燦爛文化的文明古國,國家的興衰榮辱,文明的傳承變遷,可全都寫在節(jié)日里,毫不夸大地說,如何過好一個節(jié)日也是該民族文明程度的真實寫照。它須要我們記得,但它更須要我們?nèi)ビ眯母惺埽「挠脷W陽修的一句話來說“節(jié)日之樂,感受在物質(zhì)上而領會在文化層面上”。每一個節(jié)日都是一種文化的符號,而每過一次節(jié)日都是在傳遞一回文明。它不止于大操大辦,大吃大喝,然后一哄而散,這就叫作“過節(jié)日”,而在于通過過節(jié)讓我們的人民從中接受洗禮,進而弘揚中華文明和精神。精神,就是我們每一個民族傳統(tǒng)節(jié)日的魂。我們不能就那樣膚淺地過完了罷,而是深刻一點去理解它到底傳達的是一種怎樣的思想,然后思考它,感悟它,甚至“批判”它!
不過我相信,一個真正屬于我們民族的人,它早晚會懂得如何在節(jié)日里去收獲些真的感受!
感受節(jié)日的年味范文(13篇)篇四
有一種泥土的味道,是極符合我心中對年的印象。
小時候,聽長者說,“年”是一種野獸,每年陰歷大年三十就出來禍害婦孺百姓。為了嚇退“年獸”,大家開始擊鑼放鞭,真的就把它給趕跑了。從此每年的陰歷大年三十大家就會放鞭慶祝。
那時對這種“年”有了最初,也是最深刻的印象,于是“放鞭炮”在我看來成為了過年必備的習俗。
不知從幾何時許,這種鞭炮聲卻有些遙遠了。沒有鞭炮,只有挨家挨戶和一些陌生的面孔相向慶賀,總讓我感覺年味淡了些許。
一年寒假我坐上開往湖南的列車,夜還未完全降臨,窗外開始飄雪。抹了抹車窗上的霧珠,窗外疾馳的屋舍、田壟或是平鋪的高速大道,在雪中竟十分相似。遠去的風景,就像空白的時光一樣,飛逝如昨。月光還來不及捕捉那白色里的炊火,天便悄悄地黯然了。
無法想象那是一種如何的陌生,在口頭上的噓寒問暖,怎么也填不滿一種莫名的失落。我知道,年來了。帶來一場雪,一個寂靜的星空。
我們不過是離開家鄉(xiāng)去往遠方的游子,漫長的道別只為一次重逢。我驚嘆人人口中流利的“新年快樂”,卻是失掉了365個日夜的溫度。冷藏的一夜的寒霜,很完好地保存最初的模樣。使家大家得以相認;然而即便咫尺,亦如天涯,我們同樣陌生。
我坐在圓桌邊,靜靜地等那些甚至叫不出名字、輩分的親友在桌上擺菜。我等他們習慣性的開啟中央一套,和相互祝福。我在心里也籌備著祝詞,稍稍練習。——這是大年三十。
快到轉(zhuǎn)鐘時,我聽到有人放鞭炮了,那聲音此起彼伏,然后變得漸漸稀微。天上的焰火也很美,像蛇信子。我跑到陽臺上,向煙花的各個方向各拍了一張照片,很快鼻腔里充斥了塵土和火藥的氣味。
我不在鄉(xiāng)下,沒有雞,沒有蛙,沒有柴火。我沒有聞到泥土味,我聞到了來自各個角落的碗筷聲和五彩的火藥。我搓了搓手,手依舊是凍得紅瘡。
家鄉(xiāng)的年味已經(jīng)淡了許多。
或許我也到了淡忘的年紀。
而我此時卻一個人獨自坐在桌子前,吃著從遠方送來的佳肴,品嘗著今年的年味。是的,今年的三十,我是一個人,在出租屋。
感受節(jié)日的年味范文(13篇)篇五
陽光明媚的一個早晨,紅星小學六年級一班的一位小姑娘,穿著一身藍色的校服,胸前戴著紅領巾,紅紅的臉蛋,水靈靈的大眼睛,她在路上邊走邊想,今天是教師節(jié),該送什么給老師代表我的心意呢?送禮,不行。不行,送,老師平時日夜操勞,給我們批改作業(yè)講解課文,有些同學弄不懂,老師一遍又一遍地給同學講解,走著走著,就到了田野邊,一朵朵小巧玲瓏的野花美麗極了,這么漂亮的野花送給老師當禮物不是很好嗎?說著她便走進田野中摘起花來,然后用自己最喜愛的紅絲帶綁成了一束,準備送給老師。
那次是因為她生病,已經(jīng)幾天沒去上學了,功課也落下了好多,一天夜晚,小姑娘剛要睡覺,突然聽到“咚咚咚”的敲門聲,她開門一看,原來是王老師,她問:“王老師,您這么晚找我有什么事嗎?”王老師說:“你幾天沒有上學,我是來給你補課的。”每當她想起這件事,就很感動,眼淚就忍不住要掉下來。
“王老師早”聽到這熟悉的聲音后,趕忙離開了,向樓走去上課了。
感受節(jié)日的年味范文(13篇)篇六
隨著高科技飛速發(fā)展,生活的步伐變得越來越快,讓人一陣眩暈,慢生活逐漸淡出了人們的視野,想要拾起卻已艱難。
不知不覺,20xx年已從我們身邊悄悄溜走,我們迎來了20xx年的鐘聲。若不看日歷,不打開電視收看每年必播的春節(jié)聯(lián)歡晚會,還真不知道已經(jīng)過年了。
我懷念以前過年時,爸爸從外地連夜趕回來和我們一起吃團圓飯,盡享天倫之樂;我懷念那時伴隨著窗外一聲聲爆竹被點燃后的爆鳴聲與一朵朵在空中綻放的煙花,大家在家中看電視,說說笑笑;我懷念那時親戚朋友登門拜訪,大家圍坐在桌子旁歡聲笑語,大家的感情也隨之加深。我還記得孩子們收到紅包時綻開的笑臉;還記得那被年貨堆滿的桌子和被臘肉塞滿的冰箱……這一切總在我的腦海中縈繞。
然而,現(xiàn)在浮現(xiàn)在我眼前的卻與我所料想的大為不同,現(xiàn)在過年早已沒有了以前的“年味”。
由于爸爸工作上的原因,他沒有陪我們過年。我和媽媽去爺爺奶奶家過年。吃飯時,氣氛十分寧靜,大家都沒有說話,只有電視中的聲音伴隨著這頓所謂的“年夜飯”。奶奶的聲音打破了這寧靜:“來來來,吃菜吃菜。”隨后又是一陣尷尬的寂靜。
去親戚家拜年時,許多親戚也都來了,老老少少圍坐在屋子中略顯擁擠。但隨后映入我眼簾的場景是:幾個老人打著麻將,小孩子霸占著電視機,大人在手機上搶紅包、刷朋友圈,稍大一點的小孩便坐在一起打著游戲。大家變得沒有什么言語上的交流,只是手指不停地敲打著屏幕上的鍵盤,以此來進行溝通、交流。
有時,幾個大人塞幾個紅包在小孩口袋中,老人們則直接塞幾百塊錢在小孩的手中,早已沒有了傳統(tǒng)的方式,也只是給個紅包略表心意。
親戚之間坐在一起吃團圓飯也沒有了以往的熱鬧,大家都是吃完了就散了。
受環(huán)境影響,窗外不再爆竹聲陣陣,商店外的攤子上也早已不擺各式各樣的爆竹了,只有稀稀拉拉的爆名聲伴隨著跨年鐘聲的響起。
跨年了,也不知道有多少人會放下手機,給家人一個緊緊的擁抱,給家人送上一個新年的祝福。
跨年后,一切又歸于平靜,那僅有的一點“年味”也漸漸逝去……。
感受節(jié)日的年味范文(13篇)篇七
節(jié)日建立在于某種事物之上,例如:教師節(jié)是教師的節(jié)日,建軍節(jié)是軍人的節(jié)日,植樹節(jié)是勞動人民的節(jié)日,元宵節(jié)是合家團圓的日子。讓我們來感受節(jié)日的快樂吧!
“春蠶到死絲方盡,蠟炬成灰淚始干。”這句詩贊揚了老師的無私奉獻的精神值得我們贊頌,老師是天底下最神圣的職業(yè),老師像我們的親生母親一樣愛我們,呵護著我們每一天都是如此。這就是我們定的老師的節(jié)日——教師節(jié)。
“海日生殘夜,江春入舊年。”伴隨著一聲聲爆竹的炸響,又迎來了一個新春。春節(jié)是歡樂祥和的象征,每一個春節(jié)都向我們呈現(xiàn)出一個嶄新的面容;每一個春節(jié)過去,就會迎來一個全新的開始?春節(jié)來了,便是我們?nèi)松挠忠粋€新陳代謝,又一次除舊布新。生命在成長,世界在變遷,年得遠去又重來,就像接力似的又開始了一段賽程。所以在春節(jié)時,人們的臉上總是掛著笑容,不管錢多少,不管順境逆境,感受春節(jié),感悟那份“看成敗,人生豪邁,只不過是從頭再來”的激情!
“清明時節(jié)雨紛紛,路上行人欲斷魂。”清明節(jié)是一個情感豐富的節(jié)時,人們懷著為故者上墳,虔誠地祈愿逝者在天有靈,給活著的人以精神的庇萌。感受清明,緬懷那些駐留在天國的靈魂!
樣一個美好甜蜜的夢,在感受中得到了更多更美好的實現(xiàn)!
將本文的word文檔下載到電腦,方便收藏和打印。
感受節(jié)日的年味范文(13篇)篇八
都說年年歲歲花相似,歲歲年年人不同。“年”是個多么富有味道的字啊!這幾天,我們就將迎來新的一年——馬年。
大家有沒有覺得,今年的年味有所不同呢?是的,最大的變化就是“儉”這個字。往年,人們臨近過年時,大家都出手大方。而今年,人們花錢都是“小心翼翼”,精打細算——辦置年貨就是很好的'例子。
再說說幾個常見的年味。
年味一:貼春聯(lián)。一提到春聯(lián),我會激動起來。我很喜歡春聯(lián),更喜歡收集春聯(lián)。我不僅喜歡這些字的字體,還喜歡它的聲律美,春聯(lián)讀起來抑揚頓挫,和諧動聽。它讓我受益多多。我想,很多人也很喜歡春聯(lián)吧。春聯(lián)是個“百變小精靈”每年春聯(lián)都有一大批,我要如饑似渴的閱讀春聯(lián),豐富詞匯量。
年味二:放鞭炮。鞭炮可以說是我非常喜歡的,它的種類很多。我尤其喜歡那“掛”在天上五顏六色的煙花。今年鞭炮的種類又增多了不少,我很高興,因此我又可以看到許多迷人的色彩了,可是我們放鞭炮一定要小心哦!
年味三:賞花燈。現(xiàn)在花燈真是千變?nèi)f化,讓人看得眼花繚亂。這些是花燈的做工精湛,美麗無比,真是巧奪天工。再說說它的顏色,搭配純正,人們都紛紛和這些花燈拍照,在想節(jié)日到來這一天留下一個美好的回憶。我嘛,絕對是花燈的“粉絲”,每當花燈做出來時擺到街邊,我都會忍不住拍幾張來欣賞,這些花燈每年都不同,令我眼花繚亂。
上面三個是年味比較濃的,像這樣的年味還有很多呢!有貼窗花、包餃子、吃團圓飯……。
“綠柳舒眉辭舊歲,紅柳開口賀新年。”祝愿我們過的每個年都和和美美,幸福安康,年味十足!
感受節(jié)日的年味范文(13篇)篇九
穿新衣,蒸饅頭、貼對聯(lián)、拜年,這些記錄了我們祖先文明的一個個符號,不僅是我們民族的文化胎記,更是每一個人記憶中的“年味”。今天,就讓我們一起走進牛年春節(jié),感受一下那賦予了現(xiàn)代情感、充滿了書香情調(diào)的新“年味”。
購書狂。
也許受爸爸愛看書的影響,我這個“小書蟲”有先天愛看書的遺傳,每年大部分壓歲錢都被我用來買書了,這不,大年初四,我已準備選購新學期的教鋪資料了。
我來到南京新街口書城,店里紅紅的中國結和大燈籠襯托出濃濃的“年味”。書城內(nèi)人來人往,很是熱鬧,為讀者準備的座位已座無虛席,找不到位置的我只好站在書架前看書。一些“小書蟲”干脆就席地而坐,地面雖然很冷,但絲毫沒有影響他們看書的熱情。
聽旁邊的工作人員說,今年春節(jié)每天來書城的人都很多,早晨書城還沒開門,就有不少孩子等著進場了,不少像我這樣的“小書蟲”在書城一呆就是半天。等我精心挑選了幾本自己喜歡的名著:《鋼鐵是怎樣煉成的》、《繁星春水》、《魯賓遜漂流記》,結賬的隊伍已經(jīng)排成了一條長龍。我驚喜地發(fā)現(xiàn)其中不少孩子是爸媽陪同來購書的,手里拿的是沉甸甸的新書。
新春的“年味”里融入了書城暖暖情調(diào)的書香味!
出游樂。
大年初五,我和老爸、老媽一起出游,首選景點——秦淮河。槳聲燈影里的秦淮河、秦淮八艷、烏衣巷、王謝故居、六朝煙雨,舊時的秦淮曾讓那些文人墨客留念不已。
在石頭城公園外秦淮河游船碼頭上,已經(jīng)是人山人海,聚集了從四面八方趕來的人們。碼頭上停靠8艘張燈結彩的畫舫,聚光燈巨大的光束游移在水面上、游船上、岸上、燈影槳上一片輝煌。我迫不及待地用數(shù)碼相機攝下一個個美麗的瞬間,處處是景、移步換景,最后連自己也融入了這個美麗的畫卷中。
忘不了秦淮河上的萬盞荷花燈競艷的美妙夜景,忘不了精美的仿古“秦淮畫舫”集體亮相的美麗瞬間,忘不了大人們喜笑顏開、小孩們歡欣鼓舞的激動場面。
“嘭、嘭、嘭”天空中不時綻放出五彩繽紛的煙花,火樹銀花不夜天,更是增加了春節(jié)的喜慶氛圍,就連空氣中彌漫的火藥味似乎都融入了“年味”!
新春的“年味”里融入了夜游秦淮、火樹銀花不夜天的火藥味!
當春節(jié)的腳步離我們漸行漸遠的時候,我們依然深深的保留對親人對朋友的祝福。新的一年,讓我們在遐想的時候,感受春節(jié)的快樂;新的一年,讓我們走向希望,感受春節(jié)美麗的夢幻;新的一年,讓我們走向成功,更多的感受春節(jié)文化帶給我們的新“年味”。
感受節(jié)日的年味范文(13篇)篇十
陰天,小雨淅淅瀝瀝的下著,可是并不能打消我們辦年貨的興致,我們拿了兩個大的環(huán)保袋,一路說說笑笑的走向了超市。
路上,我們看到大街上車水馬龍,有好多車的車牌上寫的都不是以“豫k”開頭的,這一定是回家過年的游子們,看著這些,我不禁浮想聯(lián)翩,想到了老人看到孩子回來了的喜悅,看到了那些老人們特意準備的團圓飯,看到了孩子向父母說最近自己的工作順不順利,問老人最近身體怎么樣,總之,因為牽掛。
走到了超市,我們徹底驚異了,車棚里的車子停的滿滿的,很多人拎著大包小包的東西往外走,我們被這濃濃的年味兒吸引著,隨著人流涌進了超市。
剛剛邁進大門,一片火紅的顏色就在我們的眼前綻放了,原來了那些燈籠和新年掛墜展覽,任顧客選購,走進展覽區(qū),頭上是一個個燈籠,四周掛滿了大大小小的掛墜,有魚掛墜(年年有余——年年有魚)還有鞭炮樣式的,還有大大的“福”字,中間的柜臺上當然少不了春聯(lián)和窗花咯,總之,這里是一片紅色的海洋。
走到食品區(qū),只見一片人山人海,各個柜臺都被圍了個水泄不通,我們想找一輛手推車都甭想,全部被人們搶走了,我們只好墊了個籃子笨手笨腳的擠來擠去,偶兒碰撞了,也不會發(fā)生口角,大家互相相視一笑,一句年貨辦齊了嗎?辦齊了!一句樸實的'話語溫暖人心,也拉近了人與人之間的距離。呵呵,在這里,我又感受到了濃濃年味兒,這是一種擁擠的年味兒。走進服裝區(qū),這里也是人山人海,看來大家都在買新衣呀!
看著一個個小朋友纏著媽媽要買走自己喜歡的那一件衣服,甚至流下眼淚,看著有的想小朋友眼睛上還掛著淚珠,但是臉上卻笑瞇瞇的,手上抱著自己跟父母磨了好長時間才得到的衣服,心里只想笑,這些小朋友還是天真,不懂事兒呀!
感受節(jié)日的年味范文(13篇)篇十一
年味兒是什么?年味兒是大門上貼起的春聯(lián);是窗戶上一張張窗花;是廚房里堆成小山的年貨;是高高掛起的紅燈籠;更是全家人團團圓圓相聚在一起。
三十兒一大早,我就從頭到腳穿上了嶄新的衣服,準備過年了。看,門框上已經(jīng)貼上了紅艷艷的.春聯(lián);所有的門上都貼了倒著的福字,福到了;窗戶上貼滿了漂亮的窗花;家里還掛起了串串紅紅的燈籠和中國結。真是紅紅火火,喜氣洋洋!廚房里,年貨早已堆起了小山,雞、鴨、魚、肉、水果、蔬菜、桂圓、花生、木耳、香菇,真是琳瑯滿目。桌子上還擺滿了一個個紅包,這是壓歲錢,是媽媽為我們這些孩子和家里的老人準備的。
電視里播放著歡快的音樂。一陣陣香氣撲鼻而來,年夜飯被端上了桌,真豐盛啊!有水煮活魚,蔥燒海參、清蒸扇貝,還有黃燜雞、小炒黃牛肉、臘味合蒸,更有年夜飯傳統(tǒng)菜式蒸扣肉和八寶飯。我的口水已經(jīng)流出來了。大家一起舉杯相互祝福。長輩們喝起了酒;我大口大口吃起來,只有一歲多的小妹妹也歡快地敲起了勺子,仿佛在給我們奏樂。大家歡聲笑語,其樂融融!
年夜飯結束,到了我最期待的時刻。媽媽和家里的長輩都拿出了準備好的壓歲錢,發(fā)給我們這些小孩兒,希望我們來年學習進步;發(fā)給家里老人,希望他們來年健健康康。紅包里的錢有多有少,卻都滿載著深深的祝福。
由于我的媽媽來自于北方,我們家過年還有一個必不可少的活動。你一定猜到了,那就是包餃子。我們看著中央電視臺的春節(jié)聯(lián)歡晚會。媽媽拿出了準備好的餃子餡兒和和好的面。大家齊動手,有的搟皮兒,有的包,還一邊看春晚,一邊聊著過去和未來。當鞭炮齊鳴,新年即將到來的時候,我們也已經(jīng)包好了上百個餃子。圓圓滾滾、熱氣騰騰的餃子出鍋了。我們品嘗著美味的餃子,欣賞著電視里的歌舞、小品、相聲,還抽空拿起手機,到處搶紅包。屋子外的鞭炮聲越來越響,屋子里的氣氛越來越熱烈,新的一年也紅紅火火地到來了。
這就是年味,它是熱鬧、美味和豐收,更是團圓、祝福和希望。
感受節(jié)日的年味范文(13篇)篇十二
關于年它是中國傳統(tǒng)節(jié)日,每年春節(jié)來臨的時候,要在家中把東西整得干干凈凈,還要在大門上貼對聯(lián),窗花等等,到了晚上還有各種各樣的煙花在天空展開,像一幅幅美麗的畫卷,呈現(xiàn)出朵朵花蕊瞬間星空如千萬顆星星。
關于年的故事也有許多,我最最喜歡年怪的故事了,這是一個美妙的傳說:從前人們過著幸福的生活,直到有一天,村子里來了一只怪物,據(jù)說它是“年怪”,兩只眼睛亮晶晶的,全身火紅的,還是在過年時出現(xiàn)的,直到有一天,村民忍不住了,發(fā)現(xiàn)年怪怕煙花爆竹,大家就回家,放煙花,點爆竹,一片歡樂的笑聲和那“噼噼啪啪”的煙火聲終于嚇走了“年怪”。
這就是我們的年,也是全中國人民的年。
感受節(jié)日的年味范文(13篇)篇十三
“瑞雪兆豐年。”在新年即將來臨的時候,下雪了,真開心!正因為這場雪,才有了過年的感覺。雖然這雪阻礙了交通,但絲毫沒有影響人們回家過年的向往和決心。我們也一樣,手里提著年貨,踏上了回家的班車,一路上,行人熙熙攘攘、車水馬龍,提著大包小包,臉上洋溢著喜悅,準備回家過年。
下車了,放眼望去,整個村莊好像被一層白色的銀裝所覆蓋,我穿過銀白色的田野,走過那座難忘的小橋,來到我家門前,屋頂上唯一沒有被雪覆蓋的煙囪,冒著一縷縷炊煙,屋檐下掛著一條條臘肉。大年三十,奶奶在廚房里蒸饅頭、包粽子。老媽準備年夜飯。爺爺在門口貼對聯(lián)、掛燈籠。大伯伯在清掃門前雪。老爸在房前屋后種下了石榴樹和柿子樹,向往著春天能夠開花結果。我和小伙伴們在雪地里、麥田里打雪仗、堆雪人、滾雪球、放鞭炮,開心到了極致!年夜飯前,需要放鞭炮,越響越好,這樣可以趕走“年”獸。然后點蠟燭祭祖,給逝去的先人燒香、叩頭。希望先人能夠保佑我身體健康,學習進步,保佑老爸事業(yè)有成。最后吃年夜飯,在吃飯的過程中,爺爺奶奶便會遞給我一個大大的紅包――壓歲錢。
年夜飯后,一家人坐在一起,觀看新年文藝晚會,聊著家常,吃著點心。一直到凌晨,我們走出家門,點燃煙花,望著天空中滿天飛舞的煙花,我想:明年一定是一個豐收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