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得體會是指一種讀書、實踐后所寫的感受性文字。我們應該重視心得體會,將其作為一種寶貴的財富,不斷積累和分享。下面小編給大家帶來關于學習心得體會范文,希望會對大家的工作與學習有所幫助。
民謠心得體會篇一
陜北民謠是中國傳統音樂文化中的瑰寶,它以其深厚的民族特色和豐富多樣的主題,在廣大樂迷中產生了深遠的影響。通過欣賞陜北民謠,我深深感受到了它所傳遞的情感和思想,也收獲了一些深入的體驗和感悟。在這篇文章中,我將結合自己對陜北民謠的研究和體驗,以五段式文章的形式,來探討陜北民謠在我心中所產生的感悟和體會。
第一段:民謠的魅力
陜北民謠以其獨特的旋律和動人的歌詞吸引了無數樂迷。它所表現的主題豐富多樣,包括對愛情、家鄉、生活等的思考和感悟。我發現,在民謠中常常體現出對生活的熱愛和對生命的思考,這使我對民謠產生了濃厚的興趣。而且,民謠的音樂結構簡單樸實,容易讓人理解和接受,這也是它在人們心中能夠產生共鳴的重要原因。
第二段:音樂之聲,感悟生活
陜北民謠的歌詞常常描繪了鄉村生活的瑣碎和喜怒哀樂,這使得它能夠喚起我們對生活的共鳴。陜北民謠中蘊含著對農村生活和自然界的深情,這讓我在欣賞民謠時感受到一種樸素而深沉的情感。當我用心去品味歌詞中的細節,感受其中蘊含的生活哲理時,不禁讓我對自己的生活產生了深度的思考。我明白了生活中的每一個細節都蘊藏著情感和思想的能量,我們應該去用心感受它們,并從中領悟出更多的智慧。
第三段:家國情懷,喚起思考
陜北民謠中經常描繪了家鄉的美景和人民的辛勤勞動,這使我對家鄉和祖國充滿了深深的思念和熱愛。民謠中對家鄉的描繪和對家鄉人民的贊美,讓我意識到家鄉是自己生命的根基,我們應該時刻懷抱著對家鄉的深情和熱愛。同時,民謠也常常借自然景色和社會現象來反思國家的發展和改革,給我帶來了對社會問題的關注和思考。透過民謠的音樂和歌詞,我學會了用一種更加深入和批判性的眼光去看待社會,去思考自己對社會發展的責任和擔當。
第四段:文化傳承,價值傳遞
陜北民謠具有較強的民族特色和地域性,它是陜北地區獨特的音樂文化遺產。通過欣賞和研究這一獨特的音樂形式,我深刻感受到了傳統文化的重要意義和深度內涵。陜北民謠以獨特的方式傳遞了民族文化的特點和精髓,這給我啟示了文化傳承的重要性。我們應該珍視和傳承傳統文化,讓它在現代社會中煥發出新的活力和魅力。同時,陜北民謠的成功也告訴我們,文化傳遞需要源遠流長,需要在當代社會中注入新的元素和創新。
第五段:情感共鳴,打開心靈
陜北民謠給予我的最大收獲是與它所表達的情感產生共鳴。盡管我并非陜北人,但民謠中的愛情、親情等情感主題,卻讓我感到它們就是生活中普遍存在的真實情感。在民謠的音樂之中,我感受到自己與陌生人之間的情感紐帶,這讓我感到我們的情感是沒有國界的。因此,陜北民謠成為了我與他人之間心靈溝通的橋梁,使我更加懂得了情感的真實與純粹。
總而言之,陜北民謠以其獨特的音樂形式和豐富的情感內涵,給予了無數樂迷和音樂愛好者深刻的感悟和體會。通過欣賞和研究陜北民謠,我對生活有了更加深入的思考,對家鄉和祖國有了更加濃厚的熱愛,對文化傳承有了更加深刻的認識。陜北民謠是一種寶貴的文化遺產,希望廣大樂迷能夠珍視和傳承這一獨特的音樂形式,并在其中找到自己的心靈歸宿。
民謠心得體會篇二
姐在喲河里喲,情那妹妹兒耶一耶
洗衣裳咯喂
洗衣棒棒兒捶得響咯喂
郎喊喲幾聲喲情郎妹妹兒喲一耶
姐兒未張咯喂
唱個山歌丟個信兒喲,棒棒兒喲捶在喲
情郎哥哥(妹妹)喂衣喲巖板上咯喂
反復一次
猴子民嘎佬旁白:
棠梨樹 格格多
人家講我的姊妹多
我的姊妹不算多
一年兩年嫁一個
大姐嫁到福建坡
二姐嫁到三屋落
三姐沒趴嫁
嫁到屋里紡棉花
紡的棉花歲數大
織的布布二丈八
縫的插口桶北瓜
長手巾蒙轎門
短手巾蒙茶枯
三個大姐來串茶
串的么的茶
串的棗茶
棗棗兩頭尖 骨頭兩頭尖
哥哥嫂嫂留我住千年 住千年
千年萬年我不住
我要回去守桃樹
桃樹結果
我想摘個逮哈
又怕哥哥嫂嫂罵
地下撿一個
蟲呷螞蟻拿
孔里摸一個
一筒蛇尾巴
就是一場大笑話
民謠心得體會篇三
第一段:引言,介紹民謠的背景和魅力(200字)
民謠作為一種音樂形式,源遠流長而深受人們喜愛。它承載著人們對生活、對社會、對愛情的情感表達,以其樸素的旋律和真摯的歌詞感動了無數人的心。我喜歡民謠,不僅僅因為它的音樂美感,更因為它給我帶來的心靈的觸動。在我過去的一段時間里,我深入地研究了民謠,體會到了它的獨特之處,也收獲了許多寶貴的感悟。
第二段:民謠音樂的力量和意義(200字)
民謠音樂作為一種獨立的音樂類型,有著獨特的力量和意義。它經常以平實的語言表達著人們對生活的思考和對社會的關注。民謠歌手往往以自己的生命經歷和觀察為素材,創作出真實而深刻的歌曲,反映出社會和個體面臨的挑戰。這些歌曲會引起聽者的共鳴,激發出思考和行動的動力。民謠音樂不僅是一種藝術形式,更是人類情感和文化的傳承,它幫助我們更深刻地理解生命的意義和社會的復雜性。
第三段:民謠音樂的表現形式和藝術手法(200字)
民謠音樂具有豐富的表現形式和多樣的藝術手法。它可以通過吉他、琴弦、口琴等樂器的演奏來打造獨特的音樂氛圍,也可以通過歌詞的抒發來傳達情感。民謠音樂的歌曲常常擁有簡潔而優美的旋律,并以真實而感人的歌詞展現出獨特的美感。在創作上,民謠歌手往往追求真實和純粹,不做過多的修飾,而注重歌曲的情感表達和故事性構建。這種簡潔而直接的藝術表達形式,使得民謠音樂能夠打動人們的心靈,產生長久的共鳴。
第四段:民謠音樂對個體成長的啟示和影響(300字)
民謠音樂對個體成長有著積極的啟示和影響。民謠歌手經常將自己的情感和思考融入到歌曲中,表達出對生活的熱愛和對人性的追求。這種真摯和純粹的情感傳遞,激發了人們內心的共鳴和對美好生活的向往。同時,民謠音樂常常以行動和反思為主題,鼓勵人們積極面對人生的挑戰和困惑。它通過音樂來傳達對于自由、公正、平等等價值觀的追求,引導人們積極參與社會變革,為實現人類的共同幸福貢獻力量。
第五段:民謠音樂的傳承和未來(300字)
民謠音樂是一種承載著人類情感和文化的重要遺產,它的傳承和發展是我們每個人的責任。在當代,雖然主流音樂市場已經充斥著商業化和充滿噪音的音樂,但仍然有一些民謠歌手堅守著自己的信念,用簡單而真實的音樂觸動人心。我相信,只要我們有足夠的關注和支持,民謠音樂仍然可以在未來綻放出更加美好的花朵。
總結(100字)
在我對民謠音樂的深入研究和感悟中,我意識到它的力量和意義遠遠超出了我最初的想象。它不僅僅是一種音樂形式,更是一種生活態度和思想的傳承。民謠音樂通過自身的獨特魅力,向我們展示了人類情感和社會的復雜性,引導我們積極思考和參與社會的改變。我相信,只要我們保持對于美好生活的追求,民謠音樂仍然會在未來發光發熱。
民謠心得體會篇四
其實學好數學是十分簡單的,只要你細心、認真,并掌握好數學四要素,那考上110分時沒問題的。
首先是第一個要素:就是上課認真聽講,不分神、不走神。數學是考驗思維能力與精力問題,所以,上課一旦分神,就會導致在數學老師講題的過程中聽不進去,聽不進去就會變成一樣類型的題不會,而上課的效率也是大損折扣。所以在課上最重要的一點,就是要保住精力,不能分神。
第二個要素:家庭作業認真做,這也是最為重要的一個因素。所謂家庭作業,就是對課上聽講的一個鞏固。只有你認真做好家庭作業,才能及時對課上的知識再有一個了解。所以在做家庭作業的同時,就是相當于是在復習課上內容,同時也是在檢測你上課的聽講效率。
第三個要素:就是錯題本。對于這個本子可能大家并不陌生,因為老師從初一就開始讓我們建錯題本,可是有些同學卻偷懶不去做,其實錯題本有兩個好處,其一,省時間。打開本子,一目了然,用不了十分鐘就復習完了。第二,復習效果也是極佳,所以,要想又省時又要復習的好,那么錯題本就是必須要選擇的了。
第四個要素也是我們最為熟悉的,那就是復習和預習了。所謂復習,就要看完錯題本之后,再看一些例題就可以了。而預習,則要偏重于書上,而理解完書上后,大家應該盡所能在《配套練習冊》或《同步訓練》上找一些題做,這樣就可以使你明天更加的得心應手。
相信只要大家學會學習,并掌握學習方法,注意這四個要點,數學成績一定會上去。
民謠心得體會篇五
第一段:引言(200字)
校園民謠是指在校園內產生的、由學生們創作演唱的民謠歌曲。作為一種表達情感、抒發心聲的藝術形式,校園民謠在許多大學校園中都非常流行。在我大學的四年里,我也加入了校園民謠團隊,體驗了這一獨特的音樂文化,給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第二段:參與創作(200字)
加入校園民謠團隊后,我開始參與歌曲的創作。通過對生活的觀察與感悟,我們團隊共同創作了多首校園民謠歌曲。在創作過程中,我深切體會到音樂的力量,無論是歌曲的旋律還是歌詞的表達,都可以直接觸動人們的心靈。每次創作完成后,團隊成員們一起合唱,將歌曲帶到舞臺上演繹,感受到了作品傳遞給觀眾的共鳴與感動。
第三段:音樂與情感(200字)
校園民謠創作不僅是對音樂的追求,更是對情感的表達。在創作歌曲的過程中,每個團隊成員都傾注了自己的情感和經歷。歌曲中蘊含的愛、別離、思念、困惑等情感,與我們每個人的成長經歷相呼應。當我們唱著這些歌曲時,仿佛把自己的心聲傳遞給了聽眾,也讓我們更深切地感受到了音樂所具有的療愈力。校園民謠讓我懂得了情感可以通過歌曲得到宣泄和釋放。
第四段:團隊合作(200字)
校園民謠團隊的活動不僅僅是個人的表演,更是一種團隊合作。在排練和演出過程中,每個成員都有自己的任務和責任,大家需要相互配合,共同創造出最佳的音樂效果。這其中培養了我們的團隊合作意識和溝通能力,讓我們學會了傾聽他人的聲音,尊重他人的意見。通過團隊合作,我們共同努力,將每一場演出都打造得更加精彩,也讓我們相互之間建立了深厚的友誼。
第五段:音樂與人生(200字)
參與校園民謠團隊的經歷讓我深刻認識到音樂與人生的密切關系。音樂是一種獨特的藝術形式,它可以傳遞情感、表達思想、記錄歷史。在我們如此紛繁復雜的生活中,音樂給予了我們一片寧靜的海洋,它可以讓我們暫時忘卻煩惱,平靜心靈。與校園民謠團隊的合作讓我明白,只要我們堅持追求音樂的夢想,我們就會在音符的世界里遇見更多美好的事物,收獲更多人生的感悟。
總結(100字)
參與校園民謠團隊的經歷是我大學生活中的一大亮點。創作、演唱、團隊合作等方面的經歷讓我受益匪淺。校園民謠不僅僅是一種音樂形式,更是一種情感的宣泄和共鳴。通過參與校園民謠,我更加堅信音樂的力量,也更加深刻地意識到音樂對于我們的人生是有著重要意義的。
民謠心得體會篇六
2016年10月26日晚8點,由中央組織部、中央電視臺聯合錄制的“兩優一先”“兩學一做”特別節目《榜樣》在中央電視臺綜合頻道播出。作為一名共產黨員、一個普通的組工干部,看后感觸頗深。
“不忘初心,繼續前進”這一主題貫穿在《榜樣》的始終。節目中邀請了11位今年受到表彰的全國優秀共產黨員、優秀黨務工作者、先進基層黨組織代表到場,通過老黨員現場講述、典型訪談、先進事跡再現等形式,向我們講述了他們平凡而感人的事跡。節目中有個特別的環節,在現場準備了心形的印模,通過這樣的方式留下在場每一位優秀共產黨員的手印,“每一個誓言都能看到你的初心,每一道掌紋都有一個動人的故事”,圍繞這些手掌背后的故事,生動詮釋了中國共產黨人堅定信念、無私奉獻、執著堅守、有所作為、敢于擔當、勇于創新和承擔責任的高尚品格,向我們傳遞了“向榜樣看齊、做合格黨員”的時代感召。
握住“老繭”的手,感悟信念羅官章。基層老黨員,退休后做了普通的農民,回鄉扎根深山老林19年,發揚“老牛自知夕陽短,不用揚鞭自奮蹄”的精神,帶領和幫助鄉親們發家致富。他決定在牛莊大山里進行天麻有性繁殖試驗。經過無數次失敗,在付出鮮血和傷痛代價后,終于換來了沉甸甸的成果。羅官章收獲了人工有性繁殖的第一粒種子,之后他將這粒天麻種子播在密環菌材上,通過密環菌提供營養,生長出42顆栽培種。后來羅官章將試驗田擴大到46平方米,收獲的天麻賣了5萬多元。第一批跟著他種天麻的10多個貧困戶,每戶增收超過10萬元,成為轟動土家山寨的特大新聞。他說“對黨的事業我負了責任,沒有辜負黨對我的信任”。羅老的手布滿了“老繭”,但是正是這雙長滿老繭的手,幫助鄉親們發家致富,展現了共產黨員堅定的理想信念。
握住“粉筆”的手,感悟奉獻支月英。山村教師,在偏遠山村一呆就是36年。有人說她是傻子,她說山里需要我這樣的傻子。學生說“老師對我們來說就像抓住了一根救命稻草一樣”。女兒說“你是一個好老師,但你不是我的好媽媽。”在現場采訪她時,主持人問是什么原因讓她選擇了36年仍然堅守在這個崗位,她說“我不是因為有希望才選擇堅守,而是因為只有堅守了才有希望”,多么樸實卻又富有哲理的話。她希望通過自己的堅守,看到山里孩子的成長,讓他們學有所成。“36年里面我做到了一個人民教師、一個黨員應該做好的事,姑娘的抱怨是對的,因為對他們我實在虧欠的太多太多了,但是女兒在行動上還是支持了我。這36年的堅守離不開我女兒和家人的支持。我決定不退休了,一直一直教下去,教到自己教不動的時候為止”。支老師的手是握粉筆的手,也是因為這雙手,撐起了山里人整整兩代人求知的天空,展現了共產黨員的無私奉獻。
握住“焊槍”的手,感悟堅守李萬君。一位焊接師,創造奇跡的大國工匠。他說焊接工作“不僅是一門技術,更像是一門藝術,一門功夫。”焊接工作又苦又累,20多年間,用焊槍證明了自己。看到高鐵,他說不出的`自豪,最想做的就是把這種光榮和精神傳承給更多的人。隔著20多米就能知道電流的大小。他希望徒弟技能不斷提高,在生產中不斷創新,都能成為大工匠。有一次一位新加坡的老板開出了比現在高10倍的價錢挖他去那邊工作,被他拒絕了,他說“做人要知恩圖報,我的技能和榮譽是企業、是黨給的,尤其我作為一名黨員更要在自己的崗位干出個樣來。”這就是獨具匠心的大國工匠,展現了共產黨員的執著堅守。
握住“黨旗”的手,感悟作為苗振水。河北省駐京黨工委書記,先進基層黨組織的代表。給流動黨員過生日,強化黨的意識,了解流動黨員的情況,給特困黨員捐款。在農民工中建立黨組織,在各個黨支部增經濟信息委員和法律咨詢委員,得到了北京各級黨委的贊揚。使流動的黨旗撐起一面旗幟,給他們撐起精神的家園。這些黨支部書記都不要報酬,是他們讓流動黨員有家了,讓流動紅旗分外的紅了。這就是充滿愛的基層黨組織,展示了基層黨組織的有所作為。
握住“拿槍”的手,感悟擔當李貝。一位女警察,她的簡歷很簡單,9個字:“救過人、臥過底、斃過匪”,她是一位妻子、一位媽媽,而她的爸爸也是一位優秀警察。她選擇自己熱愛的職業苦也好、樂也好都會是一種享受,這是李貝經常掛在嘴邊的一句話,身材嬌小的她遭受過各種壓力,但她從不懼怕,說自己身上要有那么一股子正氣。對毒販以心換心、交代遺言的是被她抓回來的死刑犯。她榮獲一等功1次,二等功三次,三等功4次。面對生死和壓力,對親人虧欠很多,這份職業異常忙碌,但她說要在這條路上堅持下去。李貝的這雙手不僅僅是一雙拿槍的手,是一雙幫助別人的手,更是一雙為我們撐起了平安的手,展現了共產黨員的敢于擔當。
握住“鍵盤”的手,感悟創新王恩東。中國工程院的院士,隨著是時代的發展,從打電話、發微信到個人銀行存款,再到國防衛星安全,無疑不涉及到計算機服務器。原來中國沒有自主生產的能力,如果服務器出現故障,服務器的數據往往會被維修單位就會被掌握,為保障國家信息安全,中國要研發自己的高端服務器,2008年王恩東承接了自主研發計算機的任務。“核心技術是買不來的,只有通過自主研發、自主創新來實現”,王恩東團隊的研發是從零開始的,攻破了一個個技術難題,在研發過程中申請專利1147多項,獲得授權100多項。這雙手是敲打著鍵盤的手,但這更是一雙開拓創新的手,展現了共產黨員的勇于創新。
握住“掌舵”的手,感悟責任“瓊沙3號”黨支部。有一條船,一直被人們稱為“生命之船”,因為它連接著海南和西沙的一條臍帶,每個月散沙市的居民都在掐著指頭算著它什么時候來,這就是“瓊沙3號”船。船上共有船員36人、黨員8人,承擔著給島上軍民補給淡水和生活物資以及人員上下島的重任。為貫徹落實國家“經略南海”的戰略部署,確保“瓊沙3號”輪的正確航向,輪黨支部緊扣三沙市維權、維穩等中心工作,充分發揮黨支部戰斗堡壘和黨員先鋒帶頭作用。長年行駛在大海中的“瓊沙3號”黨員們,風里來浪里行,需要的不僅是過硬的技術,更需要過硬的思想作風。在三沙,出海就是出征,安家就是衛國,工作和生活就是奉獻。老政委說“我們的崗位是責任、擔當、熱愛”。這些是掌舵的人,這都是握著方向的手,展現了基層黨組織的責任之心。
“我始終認識到我們中國共產黨是一個偉大、光榮、正確的黨”這是一位104歲的老戰士、老黨員秦華禮在節目一開始說的話,同時也印證了他這么多年來一直恪守初心、不負使命的原因所在。毫無疑問,優秀黨員是一面旗幟,是大家學習的榜樣。但是,一提起“優秀黨員”,不少人又覺得渴望而不可及。實際上,優秀共產黨員之所以能稱之為“優秀”,就在于他們處理問題、面臨選擇時,自覺超脫個人情感,將為人民群眾服務的理念落實到他們平常的工作和點滴的生活中。
通過觀看《榜樣》,給我們提供了可以直接學習的標桿,既讓我們受榜樣的激勵而努力向他們看齊,同時只要我們借鑒他們的做法,傳承和發揚優秀共產黨員的精神品質和高尚情操,在平凡的崗位上,堅持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理念,不忘初心,繼續前進,同樣也可以成為優秀共產黨員。榜樣的力量是無窮的,讓榜樣的精神永綻光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