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日常的學習、工作、生活中,肯定對各類范文都很熟悉吧。相信許多人會覺得范文很難寫?接下來小編就給大家介紹一下優秀的范文該怎么寫,我們一起來看一看吧。
冬日隨想篇一
在清冷的嚴冬,瘦盡的花朵也已悄然退場,山巒與樹木也在等待著春的暢想。渴望春天的生命,一如清風明月,上善若水,草長鶯飛,融入自然之象,若眼中時刻有陽光,則心之田園便不會荒涼。延著歲月的腳步,看四季的風景在眼里穿梭而過,自在安逸,自笑淺淺,在品茶的樂曲中,讓清寧的思緒蝶夢飛揚。
散步在赤濱湖畔,我看到在水一方,依水而居的寒梅正獨自馨香。那朵白云多像是歸鴻的影,在一穹碧空里印著芳菲的念想,也獨自佇立于時光的回歸線上。仔細清點窗外的浮華淺淺,然后落筆,于是,對著天空寫下了美好的愿望。
生活總是美好,其實冬天里也不必用傷感裝飾人生的夢,凍雨之后的山頭與春暖花開時一樣美麗,迎風傲立冬日的生命,本身需要勇敢和理智,這是不可或缺的一段路。在這個冷峻的季節需要用熱情去融化,需要用情感去支撐,需要用夢想去超越。
用心書寫,記錄一些心緒,鋪開凈白的紙張,不需要尺度的拿捏,不需要分寸的丈量,只要順著心意就好,平平仄仄的韻味可多可少,可有可無,縱使經歷了風風雨雨,縱使感受了悲歡離合,那也都是人生一路走過的歲月滄桑。
只待以后的日子記起,于悠然一笑的瞬間里,有喜悅飛揚上眉梢,有陽光滯留唇邊,就會發現,還有什么能比心靈的文字更加珍貴?也不會有其它音符比詩意的美感更加悠揚。一直欣賞一句詩:“冬天來了,春天還會遠嗎?”簡單的話語蘊含著深刻哲理,開闊了一代又一代人的眼光。可眼下的冬卻有點不不正常,給人的感覺似乎陰冷而潮濕,那就再熬一段時間吧,想想春暖花開的日子,生命依然會活靈活現,依然會詩意盎然!
其實冬天自有冬天的風韻,冬天自有冬天的詩境,看那冬梅的冷艷,松柏的偉岸,翠竹的依然,都是生命書寫的美麗詩篇!冬天是四季輪回中的片斷,是生命頑強的伸延,萌動的土地,蓬勃的種子,暗涌的河水,游動的魚兒,它們都在等待大地的復蘇,共同期盼沸騰喧囂的充滿激情的春天。
越是這樣的季節,越要學會用欣賞的眼光看待人,用寬容的心態諒解人,用快樂的心情對待失意,用進取的心志迎接明天,這樣才能從平淡的生活中讀懂潛藏的美麗,也才能從單調中升華出美感。感恩冬季讓我們思考生命的深刻,讓我們領受生命的孤獨,讓我們走進生命的深處。
冬日隨想篇二
時光荏苒,秋去冬又來。最低氣溫已達零下5攝氏度。萬物蕭條,枯的枯,落的落,到處是冬的寂寥,到處是冬的寧靜。周末,媽媽帶著我回到鄉下農家小院,感受著冬天的氣息。
小院挺大,小時候我常常在這里拍皮球、踢毽子,和媽媽打打羽毛球。那時的我只顧著玩兒,卻忽略了眼前的景。直至今日,才有心細細觀賞。
小院的西南面有一棵四季常青的桂樹。厚實的葉片綠得深沉,綠得蒼郁。正面,依然油光可鑒,背面莖脈爆出,像爺爺蒼老的手背。整個葉片彎成三分之一個圓。寒風呼嘯,我奇怪樹下居然找不到一片落葉。也許是勤勞的爺爺掃干凈了吧,又也許是桂樹不愿拋下任何一個樹葉寶寶,要帶它們一起過冬吧。
目光落至樹下的三盆蔥。蔥葉多半已成枯黃,軟軟地躺在花盆四周。余下的一半仍然蔥綠,可卻比其它季節細多了。哦,蔥兒,你也是個倔強的主!
桂樹的西面是一個簡易的狗窩,里面住著小乖。小乖來我家已經有四年多了,奇怪的是它幾乎沒長個兒,光吃不長,也只有它了。你看它全身棕色的毛,活脫脫的一只黃鼠狼。見到我,它興奮地搖頭擺尾,匍匐著從狗窩里出來又進去,短短30秒左右的時間,它就來去了三個回合。哎,這樣的“人來瘋”,我也是醉了!
看到小乖,一幕幕往事便浮現在眼前,小院里充盈著年幼的我開心的笑聲。猶記得爺爺給我做的那個簡易的秋千——紅色的小凳子,綠色的尼龍繩,掛在粗粗的毛竹晾衣竿上。我坐在小凳上,爺爺往我背后輕輕一推,我的身子便飛了起來,我的心也跟著飛了起來。
“爺爺,再高點,再高點!”
“妹妹小心!太高不安全!”
“沒事沒事,再高點!”
冬日隨想篇三
今年的冬天沒有往年冬天那樣炙痛冷洌,也沒有迷離的細雨紛紛。從氣候上說,這個冬天應該算是個“曖冬”。
兒時冬日特別的寒冷,加之那時候就根本談不上穿曖,一雙小腳常被凍得裂出口來,因而常常在生怨起冬天來。每每這時鄉親們總對我說這樣一句諺語:頭年腳凍列,來年壓斷腰。那時不甚解其意,直到以后才慢慢悟得,鄉親們說那話的意思是“瑞雪兆豐年”。說的是頭年大冷把人們的腳都凍裂了,那么害蟲也都凍死了,來年就會五谷豐登,人們收獲時滿擔的糧食會把腰都壓痛了。這樣看來,今年的曖冬并不真的是好事。
在我的記憶里,冬天應該是寒冷并提的。我甚至有些害怕冬天。我一直感覺冬天這兩個字中多少帶著一些殘酷蒼白的色彩和凄然的味道。冬,雖說展示的只是一個季節自然的規律,然而飄浮于心間的卻不乏是一種情緒的凝重和思想里厚重的希望,有時候還是一種不堪回首的慘烈。因為冬天的冰封也如同記憶里的冰封,被冰封的感覺總是凄涼的,這也就讓冬天在我的心里變得有些神圣而不只剩下了冷然。
因為心里總裝有雪萊的那句詩,“冬天已經來了,春天還會遠嗎?”更是因為總是站直了沒有爬下,所以心里才硬是把冬天當作簡單的一個季節,堅信在冬日里會有一條路通向遠方,路的上面永遠布滿了春的向往和氣息。這樣冬一路顛簸,一路風雪交加,卻也洋洋灑灑,因為前面一定是春天。
雖說在我的人生里,冬天占有多季。但在我的思想和性格里,在人們的眼里,我生命里永遠只有春天和夏天。正是這樣的人生理念,所以我在冬天里總信守住這樣的諾言。
在冬天里,不必用傷感裝飾人生的夢,其實雪夜之后的山頭與春暖花開時一樣的美麗,迎風傲立冬日,本身需要勇敢和理智,這是不可少不可缺的一段路。在這個季節,需要用熱情去融化,需要用情感去支撐,需要用夢想去超越。
不要抱著秋之果實一直品味成功的樂趣,也不要因為兩手空空而抱憾自己的無知,要把懷里的種子細心地呵護,要把生產土地里的薺草悄悄地清除。在這個季節,不要讓冬日的寒流冷卻生命的激情,也不要躺在冬日的陽光里耗盡彌足珍貴的光陰。
走進冬日,要虔誠地接受風雪的考驗,讓冬天過后的春天更加美麗,能夠更自信地抬頭面對又一個嫣紅爛漫的季節。
不要把雪花看作寒冷的標志,也不要讓寒風吹落你珍貴的淚水。你要相信,陽光出來的時候,雪花會消于虛無,就象一段傷感的故事最終會因為另一個故事的開始而封于心靈深處,只要你不去撥弄它,就象不要掀開雪花看掩蓋著什么一樣。
在這個季節,要用欣賞的眼光看待別人,用寬容的心態原諒做錯事的人,用快樂的心情對待失意,用進取的心去迎接明天。這樣,才能從平淡的生活中讀懂潛藏的美麗,也才能從單調中升華出美麗。
感謝冬季,讓我們思考生命的深刻!
感謝冬季,讓我們感受生命的孤獨!
感謝冬季,讓我們走進生命的深處!
冬日隨想篇四
秋姑娘走了,冬爺爺悄悄的來臨。。
冬天是一個讓人困頓的季節,從冷風入侵開始身體就開始變得慵懶,早上起床的時間明顯晚于往日,節奏也越來越慢。但是奇怪的是,這個世界似乎并沒有慢下來,反而變快了。日子就這樣匆匆地過去了,甚至都來不及反應。有的時候不經意看見日歷,不由失聲感慨:“天哪!這個月竟然就這么結束了,我都做了什么呢?”隨即自嘲地笑笑給自己一個答案:“似乎什么都沒做”一種莫名的空虛涌上來包圍著我壓得我喘不過氣。覺得寂寞,開始無助,甚至恐懼。好想把自己弄得很忙,可是竟然不知道要干些什么。面對這個世界,更多的是未知與迷茫。無數次地問自己:“我的未來是什么?”要回答這個問題,似乎得先弄明白自己究竟想要什么樣的未來。
好想回到媽媽肚子里重新過一回啊!就這樣一直當個孩子,不用自己做決定,不用考慮這個不用擔心那個,只是活在自己那小小的世界里,盡管意識不到這個世界是那么廣大,但是心里有百分百的滿足感,因為無知而擁有了全世界。然而,那種單純的美好隨著歲月的流逝而消失殆盡。我們的視野逐漸開闊,我們的世界日趨廣大,我們的經歷更加豐富,們的所有都在增加,無論是好的還是不好的。因為我們長大了。
曾經以為我會待在一個地方哪都不會去,曾經以為我身邊的人都不會離開我,曾經以為我就這樣生活就是擁有了全世界,這些曾經都因為我的長大而真的變成了曾經。原來我會因為上學來到另一個地方,原來我會因為自然規律失去身邊的人,原來我這樣的生活并不是全世界,為長大我知道了這么多的原來。
一直以來討厭做選擇害怕做決定,我不喜歡自己做主情愿被別人安排。可是因為長大我失去了被人安排的籌碼,因為在我長大的同時,那些曾經可以安排我的人也在變化著,只是他們是在變老。他們已經沒有了安排的能力,準確地說是他們的能力已經不及我自己的能力。也許他們現在反倒希望我能安排他們了吧!
最終還是得靠自己,誰都不可能永遠當一個孩子。就好像這寒冷冬日終將會過去,春天遲早要來是一樣的道理。冬日的陽光其實是明媚的,看著這充滿光明的世界,西伯利亞的風再凜冽,心里還是暖的。最可怕的是心里的陰郁,如果連心都涼了,那整個世界也就被封凍了。
陽光灑遍大地,心里也就敞亮了,不管以后會怎樣,只要心兒向著陽光,那世界就是美好的。春夏秋冬都由大自然主宰,走和留都不能任誰決定,生命中該來的總會來,該去的總會去,這一季是冬,下一季就未必寒冷,讓我們坦然地接受該來的,平淡地送走該去的。
冬日隨想篇五
我的近視已有300度了,但是這個寒假,這個冬日,我喜歡將眼鏡收于眼鏡盒中。四處散步時,所視所睹,人或物的輪廓倒也明了,只是細節之處,的確是非常模糊。有時候稍用力將眼睛瞇一下,視網膜上面的事物也就瞬間清晰一下。但又立即恢復致原先模糊不清的狀態。
朋友問我,不愿意戴眼鏡是不是因為不想太清楚地看見家鄉的變化呢。呵呵,她以為我是在逃避,她錯了,我心里明白得很,家鄉再變也永遠是我的家鄉啊。何況,家鄉在變化必定是一種進步。讀高中,大概有半年未曾回家。家鄉的變化是顯而易見的,但我也未覺生疏,反而是立即接受了這變化。
我的同學空間里經常可見“虛偽”“空虛”之類的詞語。對于“虛偽”,我想我是沒有資格說些什么。但對于“空虛”,我倒有一些個人的淺薄之見。我曾以為空虛即是我們心中一個深洞,你若不盡你所能地去填補它,則必將受到懲罰。走過一些泥濘不堪的路,爬過一些陡峭不平的坡。令我對“空虛”有了更深一層的看法,雖我也成功做到盡我所能地去填補“深洞”。
于內心深處,或者說于潛意識之中你明白你該要完成什么,你明白什么能使你過活得更有意義。而你卻為圖得片刻放縱的快感。拒絕去完成你的職責你的義務。
你的放縱與你的拒絕,令你覺得空虛。
我也經常被空虛之感折磨,可惜,我自控力著實太差,道理能說一點,卻又做不到。這種與明知正確的方向卻又背道而馳之感,令我覺得更加難受。
這是一個被雨滴結束了的冬季。朋友離開,期末考試的打擊。令我悲傷難過不已。可幸我終究還是明白,悲傷僅僅是人的一種正常的負面情緒。適度的悲傷是適合的。但我絕不能沉溺其中。調整雖不易,但終究是有了一個正確的方向,多多少少,朝這方面努力便是對。
其實春天已經來了。一切都會好起來的。
新春快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