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一位杰出的教職工,總歸要編寫教案,教案是教學活動的總的組織綱領和行動方案。既然教案這么重要,那到底該怎么寫一篇優質的教案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教案范文,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大學理論課教案設計篇一
一、何謂 警察防衛控制
二、為何警察必須掌握過硬的防衛控制技術
三、如何學好防衛控制課程 警務實戰訓練體系結構圖
體能:
力量、速度、耐力、靈活性、柔韌性等。
奔跑、攀爬、泅渡等
技能:
徒手控制技術
警械使用技術 武器使用技術 特種駕駛技術
戰術:盤查、車輛查控、搜索、抓捕、人質解救戰術等。
一、何謂 警察防衛控制
1、警察防衛控制概念:是指人民警察在執法過程中依據法律,通過徒手或使用警械、武器的形式,控制、制服違法犯罪分子的特殊技能。
2、警察防衛控制使用特點: (1)、法律約束性
1、使用原則必須體現合法性。
2、是以控制嫌疑人為主要目的。區別于部隊的擒拿格斗。(2)、實用性:一切從公安實戰出發,區別于“競技運動”“練
為戰,不是練為看”避免形式化,華而不實。象作戰一樣訓練”(3)、簡潔性
1、易于掌握(學習周期短的技術,最簡單的往往最實用)
2、便于保持
二、為何警察必須掌握過硬的防衛控制技術
(一)、減少無謂的傷亡:
當前公安執法戰斗中遇到暴力抗法、襲擊警察的案件呈上升趨勢。
因此,掌握過硬的實戰技能和規范執法戰斗程序是提高自我保護能力,減少不必要傷亡的重要保證。
(二)、打擊犯罪:
新時期公安工作和治安形式嚴峻。從當前刑事犯罪的特點看,要求我們加強實戰技能的訓練已經迫在眉睫。
1、刑事犯罪案件總量持續上升。
2、有組織的團伙犯罪不斷增加,向集團化黑社會性質發展.
3、帶有恐怖傾向案件明顯增多.
4、涉槍案件不斷增加.
(三)、樹立形象:
改變以往在人民群眾中“說不過、打不贏、追不上”的不良形象。樹立公安隊伍忠誠可靠、訓練有素、紀律嚴明、作風過硬的良好形象。學習方法:
三、如何練好防衛控制
(1)、防衛控制理念
“高一級”原則——為控制局面,警員使用的武力程度可以比對方高一個層次。適當的武力程度是,視對方的對抗程度,警務人員判斷的威脅程度,以及警員本身的能力。警員可根據情勢決定使用何種程度的武力但須謹記使用武力的原則
(2)、使用武力程度層次表 1抗拒程度:心理抵觸
解 釋:沒有語言的抗拒,只是心理有抵觸的態度表現。相應的武力程度:口頭規勸/口頭控制 可采用的強制手段:警察出現 / 口頭命令 2抗拒程度:語言抗拒
解 釋:口頭表現出不服從,用惡言對抗或威脅。相應的武力程度:口頭規勸/口頭控制
可采用的強制手段:警察出現 / 口頭命令/ 請求支援 3抗拒程度:消極抵抗
解 釋:用行為阻礙警察執行職務,程度未有危及任何人。相應的武力程度:溫和的控制可采用的強制手段: 溫和的徒手控制方法
1、由二至四名警察搬移對抗者、2、溫和徒手控制 壓點控制、押解位置、押解手腕鎖
3、快速上銬
4抗拒程度:頑強抵抗
解 釋:采用毆打的行為,但沒有對他人有造成重傷害的威脅。相應的武力程度:強硬的控制 可采用的強制手段:
1、糊椒噴劑
2、強硬徒手控制方法(掌、膝撞、踢)
3、倒地控制技術(上銬)
4、使用警棍抗拒程度:頑強抵抗 5抗拒程度:暴力攻擊
解 釋:用實質性行為抗拒警察的控制,其行為可能傷及警察或其他人員。
相應的武力程度:強硬的控制 可采用的強制手段:
1、糊椒噴劑
2、強硬徒手控制方法(掌、膝撞、踢)
3、倒地控制技術(上銬)6抗拒程度:致命攻擊
解 釋:有致使他人重傷害及死亡的威脅。相應的武力程度:致命武力
可采用的強制手段:使用槍械
(3)、常見的反對抗情況
上手銬時---消極性抗拒-----押解時----暴力攻擊--抓捕控制時(4)、防衛控制使用技術原理
1、以痛楚使對方服從——以痛楚影響對方反抗行為
2、以震擊時眩暈突然猛烈刺激腦部效果平均可維持3-7秒。
3、令對方失去平衡——利用杠桿原理使對方失去重心
4、分散注意力——改變對方注意力,削弱其活動機能
5、令對方活動機能失效——擊打活動神經,使對方因過度刺激而引致肌肉暫時麻痹。效果平均可持續30秒至數分鐘。(5)、警員自我防衛意識
安全三要素:戒備、距離、位置(掩體)
1、戒備—戒備式 (一意識和能力:既自我防衛意識和防衛與控制的能力。
級搭手戒備、二級扶帶戒備、三級提手戒備)
戒備包括心理上的戒備和裝備上的戒備
2、距離—通過步法控制與對方的距離 (前、后、左右移動)
3、位置掩體 (6)、教學要求
1、著裝(作訓服、白球鞋)
2、考勤
3、課堂紀律
4、愛護教學器材。
警察防衛控制教官:訾鳳琴
2013年3月10日
大學理論課教案設計篇二
昆明衛生職業學院
授課題目 第六章:病因
第二節:
一、七情內傷
二、飲食失宜
三、勞逸失度
授課時間(80 min)日期:2011 年12 月 xx 日 課 型 理論課 授課方式 課堂講授 板書
授課道具 教案 黑板 粉筆 授課對象 高職高專醫學專業學生 授課教師
殷紅
教學目的1掌握七情內傷的概念、七情內傷的含義、七情內傷的致病特點;
2熟悉七情與臟腑氣血的關系。
3熟悉飲食失宜和勞逸失度致病的規律和特點。
教學重難點
1重點:七情內傷的致病特點。
2難點:(1)六淫、癘氣、七情內傷的區別;(2)七情對臟腑氣機的影響。
參考資料
何曉輝主編.全國中醫藥高職高專教材·中醫基礎理論.人民衛生出版社,2010 教學內容及過程 導 語【導語引入2分鐘】
授 課【大約 75分鐘】
1七情內傷
(1)七情與七情內傷的概念。
(2)七情與臟腑精氣的關系,(3)七情內傷的致病特點:
一. 直接傷及內臟:首先影響心神;數情交織傷心肝脾;易傷潛病之臟腑。
第1頁
昆明衛生職業學院
二.影響臟腑氣機:怒則氣上,喜則氣緩,悲則氣消,驚則氣亂,恐則氣下,思則氣結。
三. 七情變化影響病情變化。
2飲食失宜
(1)饑飽失常;(2)飲食不潔;(3)飲食偏嗜。
3勞逸失度
(1)過勞:勞力過度;勞神過度;房勞過度。(2)過逸:體力、腦力過逸。
結 語【2分鐘】
作 業【1分鐘】
1述七情內傷的致病特點。
2簡述七情與臟腑精氣的關系。
3試比較六淫、癘氣、七情內傷致病特點的區別。
4試述飲食失宜和勞逸失度的致病規律。
第2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