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某件事情上得到收獲以后,寫一篇心得體會,記錄下來,這么做可以讓我們不斷思考不斷進步。那么你知道心得體會如何寫嗎?下面我幫大家找尋并整理了一些優秀的心得體會范文,我們一起來了解一下吧。
控煙知識講座心得體會篇一
既然煙草有如此可怕的危害,為什么還有眾多的人吸煙呢?一是煙草中所含的尼古丁令人上癮,使人對它產生依賴,不易戒掉。另外一個原因是大多數人還沒有把吸煙看成一個丑陋的行為,相反地,有許多人認為這是一件很有派頭,很瀟灑的事情。因此,吸煙的人像滾雪球一樣,越來越多,人們對它的依賴也越來越強。
研究證明,10歲以下的兒童對煙普遍反感,認為吸煙又嗆又難聞;11-13歲得兒童才逐漸對吸煙產生好奇心,躍躍欲試;15歲以后則開始把吸煙作為自己長大的標志。由此可見,11-15歲是中學生最容易染上吸煙嗜好的危險年齡。
對青少年來說,吸煙的危害遠比想象中大的多,不僅導致很多疾病,還會影響骨骼的生長發育。青少年正處在身體發育階段,對各種有毒物質抵抗力不強,受煙霧的毒害也就更深。吸煙還可能使青少年養成不良生活習慣,誘發不良行為,甚至引發犯罪。
當你點燃香煙時,看著它慢慢燃盡的時候,不會想到自己的健康嗎?不會想到自己的生命嗎?不會考慮自己的健康與生命會象這燃燒的香煙一樣愈燃愈短,摧枯待盡嗎?當你在公共場合吸煙時,你不會考慮一下那些稚氣未脫的孩子嗎?他們什么都沒有做,卻因為你所謂的瀟灑而要為你承擔過錯,付出比你更大的代價。你憑什么這樣做?這些,你都考慮過嗎?
為了我們的健康,為了我們祖國的未來,我呼吁,全體同學自覺遠離香煙,沒有煙霧繚繞的空氣會更加清新,沒有煙草的生命會更加絢爛!
控煙知識講座心得體會篇二
5月31日是“世界無煙日”。我是不吸煙的非煙民,對無煙日有感而發,公共場所禁止吸煙,嚴禁吐痰等等,凈化環境是社會的進步和社會文明標志之一。
我國有3.5億人吸煙,吸煙雖是個人嗜好,但任何場所都不加以限制吸煙的話,任何時間、任何空間和任何場所都將清風不在,煙蒂、煙灰隨地丟棄又造成對地面污染。我有時出差在外,需要兩人結伴而行,對嗜煙者你耐于面子忍讓,煙民晚上睡前要吸,早上醒來還要吸,因此,兩人的空間也要受到污染。據有關資料介紹,卷煙中的尼古丁等有害物質,對吸煙者肺臟器官有很大危害外,對非煙民來說,被動吸煙者的危害不亞于吸煙者的危害,吸煙害己又害人。
幾年前,我出差回來在列車上,遇到的一煙民與孕婦吵架的事讓我至今記憶猶新。孕婦與煙民座位分別坐在背靠背的長座位上,煙民習慣地開始吞云吐霧,引起孕婦滿臉不快。孕婦站著,挺著約有六、七個月身孕的大肚子,勸煙民到列車車箱連接處去吸,在我看來事情本無可厚非。
煙民不但莫視孕婦,反而還辨解并質疑到:“你是車長,還是警察來管我?”真是可笑無知至極……明明是煙民在列車箱內吸煙是錯誤的,為什么煙民就不能說一聲“對不起”!是低人一等,還是矮人半截呢?如煙民能說一句道歉的話,事情就不會現在這個樣子,與此相反還能表現出人的素養不是嗎?說到底是人的素質決定的。
提到煙自然而然讓我想到酒,可能是“煙酒不分家”的緣故吧。一次,我去省城出差,與我一起同行是個新人,但年齡不輕了,他與我不見外吧!他嗜煙如命,到我家來見到好煙一根沒吸完又對接另一根接著吸。一天,朋友請吃酒,我們同去赴宴的,在上菜前,遞的招待煙放在我的桌前了。因我對他吸煙太了解了,我怕他吸煙不止影響他人,席間被我隨手裝入衣兜里了。席末,有人在找煙吸,我下意識的摸口袋摸到了煙在自己兜里。
因朋友相會盛情難卻,當時我多喝了幾杯,煙的事早被我忘在了腦后,還以為是別人嘲弄了自己,場合不便發火而己……回到賓館后,我在他身上發泄了也不該發泄了一通,回想當時場面真叫尷尬。朋友相會也不要多喝,喝多了會失態,人稱酒壯“英雄”膽,喝多了人可以得意忘形,甚至說不該說的話,干不該干的事。
人們出門在外不期而至的有晴好天氣,也有沙塵天氣的時候,人們需要好的環境如佳節一樣,不希望與別人無謂的爭吵。朋友當你吸煙時,別把自己總不當外人看待,當你行使你自己權利時,不要妨礙他人正當權益。
有吸煙嗜好的朋友,我引用《博客》朋友的文章,稍有改動作為本話題的結束語:綜合壓力最大的是煙民。第一,有健康壓力,因為“吸煙有害健康”;第二,有經濟壓力,因為每天都得有此項開銷;第三,有家庭壓力,因為老婆孩子反對吸煙;第四,有社會壓力,因為公共場所吸煙罰款;第五,有心理壓力,因為煙友在一起不能掉價丟面子,用高檔煙消費,長此以往買不起……
控煙知識講座心得體會篇三
5月31日是“世界無煙日”,不過更受煙民關注的是,6月1日起,被稱為“史上最嚴控煙令”的《北京市控制吸煙條例》也將正式實施,屆時,北京市包括寫字樓、餐廳在內的所有室內公共場所、工作場所和公共交通工具內禁止吸煙,徹底叫停所有煙草促銷活動。按照規定,個人在禁止吸煙場所違規吸煙的,最高將被罰款200元。
吸煙有害健康,被動吸煙更是如此。積極用法治思維和法治方式禁煙,初衷很好。然而,北京最嚴控煙令實施效果如何?值得期待。我國人口多,煙民多,公共場所禁煙面臨執法人手不足、執法手段滯后等問題,“史上最嚴控煙令”可能會遭遇執法成本高、法不責眾等窘境而收效一般。這與禁煙有軟肋有關。
卷煙利益讓禁煙有軟肋。一方面,種植烤煙、加工和銷售卷煙產生的稅賦成為不少地方的財政收入重要來源,禁煙會造成這些地方既得利益受影響,導致部分地方事實上禁煙不力,對禁煙有抵觸情緒。另一方面,煙草管理部門也是卷煙生產銷售的既得利益者,要讓他們壯士斷腕--積極禁煙也有難度,除非理順管理體制機制,使煙草管理部門與煙草生產經營單位徹底政企分開,卷煙利益不再被捆綁,煙草管理部門才能位置超脫、公正地協助監督實施好有關禁煙法律法規。
煙草廣告有軟肋。盡管現在我國有《煙草廣告管理暫行辦法》等法規,煙草廣告在廣播、電視、報刊等上面幾乎絕跡,但是我國的煙草廣告對煙草的危害揭示得還不夠到位,也不直觀。據說,國外香煙盒上印有黑牙、爛肺、骷髏頭等圖案,讓人直觀地生動地了解吸煙的危害,從思想上戒煙的意識會得到日益強化。我國目前香煙盒上僅有“吸煙有害身體健康”等字樣,對吸煙危害揭示不到位。我國煙草廣告應該學習借鑒國外做法,在香煙盒上印上黑牙、爛肺、骷髏頭等圖案。
公共場所禁煙不應排斥家庭禁煙,否則有軟肋。什么是公共場所?有屋頂的地方,有兩個以上的人在此空間下活動,就算是公共空間。有鑒于此,家庭也是一個公共空間。由于傳統文化等影響,國人將香煙當做一種待客之物,比如千萬個家庭里主人客人敬煙吸煙,他人別動吸煙的現象很普遍,由此產生的危害甚至超過人們在車站碼頭、學校、醫院等公共空間肆意吸煙帶來的危害。所以家庭禁煙也應該提倡,戶主或長輩要帶頭戒煙,或將吸煙危害最小化(有非吸煙者在場,就不吸煙)。
總之,禁煙利大于弊,需要各方認識上行動上達成一致,付諸實踐,積極查找并消除禁煙軟肋,禁煙才能取得應有效果。
控煙知識講座心得體會篇四
為樹立和展現我校學生良好的精神面貌,養成良好文明的生活習慣,創造文明、潔凈、優美的校園環境。學校向全校同學發出倡議——“打造無煙校園”!讓我們一起行動,讓教室、宿舍、公共場所不再烏煙瘴氣,讓煙蒂、煙盒在校園銷聲匿跡。
長期以來,我校領導一直高度重視保護環境和環境教育的工作,堅持把保護環境和環境教育列到學校的日常工作中,學校提出并長期堅持校園禁煙,并開展了《創造無煙校園》主題班會。
學校是文明場所,是我們健康成長的搖籃,我們應該堅決摒棄吸煙這種不文明行為!為此,向同學發出以下倡議:
一、自覺遵守公共場所禁止吸煙的規定,從自身做起。
二、增強自我控制能力,自覺抵制誘惑,提倡不吸煙,提倡互不敬煙。
三、禁止在教學區、寢室、走廊等校園公共場所吸煙。
四、如發現在禁止吸煙的場所內吸煙者,及時主動勸阻。
為了自己和身邊同學的身體健康,為了創造潔凈、文明、優美的和諧校園環境,讓我們遠離煙草,爭創良好的校風和學風,營造健康、文明、和諧的校園環境,我們一起努力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