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了確定工作或事情順利開展,常常需要預先制定方案,方案是為某一行動所制定的具體行動實施辦法細則、步驟和安排等。方案的格式和要求是什么樣的呢?以下是小編給大家介紹的方案范文的相關內容,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調查方案的內容篇一
(一)社會背景
黨的把生態文明建設放在突出地位,融入經濟建設、政治建設、文化建設、社會建設各方面和全過程,努力建設美麗中國,實現中華民族永續發展。而我們鄭州號稱“綠城”,這要求我們在加強中原經濟區建設的同時還有注重我們的環境建設。通過對居民居住環境的調查分析,我們可以得到一些有利于環境建設的可行性意見、看法。這也更有助于建設美麗鄭州、美麗中國。
(二)時代背景
在以“實現中國夢,青春勇擔當”為主題的五四團日活動座談會中講到,中國夢是我們的,更是你們青年一代的。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將在廣大青年的接力奮斗中變為現實。在此背景下,作為時代先鋒的大學生應積極響應號召,運用自己的知識技能,走進街頭社區,了解基層、深入基層、服務基層,以自己的所見、所為、所思、所想為中國夢的實現、為美麗中國的建設、為綠城鄭州的環境發展貢獻青年人的力量,展現新世紀大學生的良好風貌。
(三)現實背景
今年的這個春天,陽光并不明朗,霧霾對生活的的影響仍歷歷在目,曾幾何時,pm2.5也成了一個口口相傳的名詞,然而,這只是我們眾多環境問題中的一個。有更多的環境為題亟待我們去發現,去解決。而居民居住的社區作為社會發展的細胞,作為一個基層單位,更需要加強環境建設。只有我們的社區美麗了,我們的國家才能美麗,我們的大好河山才能更加秀麗,我們的美麗中國才能實現。
二、實踐目的
(一)學術研究方面
在社工專業中,社區是我們的一個學習方向,而社區的環境建設也是社區建設的一大方面,通過對居民居住環境的調查分析,我們可以體會到居民對環境建設的需求,更能切實感受到現在社區環境建設的方方面面,這也有助于我們從專業角度深刻理解環境建設的重要性。同時,通過實踐,我們也積累了專業經驗,有利于我們以后得專業學習。
(二)個人成長方面
通過對居民居住環境的調查研究,我們可以更深刻的體會到美麗中國的具體內涵,更能了解到如何對社區進行環境建設,這既提高了我們的政治素養,也豐富了我們的專業知識。在活動中,我們也能感受到團隊協作的力量,促進隊員間的感情,增進我們的交流。
三、實踐準備
(一)透析多方,確定實踐課題
在該主題確立前,本小組成員經過查閱鄭州地區居住環境資料、思考與討論該主題的前景,綜合中國夢-美麗中國大方向、具體切合社區建設等方面最終確立該主題,并對該調查進行的難易程度以及可能遇到的問題困難進行了深刻的分析。考慮到該主題較為切合時政熱點,符合中原經濟區建設、促進綠城鄭州發展大方向,以及該主題可行性教強,對我們的專業也具有指導意義,也較為簡單易行,我們從擬定的多個方向中選擇了此主題。
(二)深析政策,奠定理論基礎
在正式開展此次實踐之前,我們將及時有效的對本次實踐的相關知識和涉及的理論學科進行了解以及查閱,主要通過網絡、雜志期刊以及相關主題報道等途徑,這樣有利于加深我們對實踐研究的理解和把握,有利于我們實地調研的開展,也有利于達到我們此次課題的實踐目的。
(三)確立思路,明確實踐流程
在本次社會實踐中,我們整體上在調查時會按照提出問題、分析現象、得出總結的思路展開調查。同時,在實踐過程中,我們會制定合理科學的時間安排表,以便于明確實踐流程,有利于保證整個調查研究階段的效率及最終的成果獲取。
(四)掌握方法,提供科學依據
作為社工專業的`學生,我們在平時的學習中也學習積累了一些關于居民社區居住環境建設的理論和措施。而且,為了更好得進行調查分析,我們還學習了資料收集、數據分析、案例分析、問卷分析等方面的知識,以便于我們能夠更好得對居民居住環境進行調查和結果分析。
(五)分工明確,細致實踐準備
實踐開展之前,本實踐團隊將對隊員每人的任務進行明確分工,如安全負責人,影像資料負責人,文字處理人員等,以期保障實踐過程的效率。另外,我們還對調查活動進行了細致詳盡的實踐準備,如出行路線的確定、時間計劃、確定調查對象、準備調查問卷和采訪稿以及實踐過程中相關設備及物品的準備。在實踐開展過程中,本實踐團隊依然分工細致明確,嚴格按照前期準備中的角色安排進行影像資料的搜集、調查問卷的分發、各類人群的采訪,整個過程有條不紊,節奏適中。
(六)建設團隊,增進感情聯絡
本團隊在組成后開展了多次會議討論,分別進行了前期實踐主題的確立,對實踐的看法和實施的設想。大家群策群力,共同討論出了本次活動的策劃實施方案。在討論交流過程中,大家的默契逐漸提高,團隊意識逐漸增強,為實踐的順利開展提供了有力的人員及團隊保障。
四、實踐內容
五、日程安排
(一)方向確定
6月6到6月8日
組成團隊,經過多次集體會議和激烈討論,最終確定主題;
(二)準備階段
6月9日到7月4日
查閱質料,了解當前社區居民管理方面知識;
(三)實地調查
7月5日到7月11日
進入社區公園進行調查,發放調查問卷。整理問卷。了解社區居民環境,剖析環境問題;
(四)結果分析
進行數據分析,深析居民環境發展中的問題,提出合理化建議及持續性發展新模式;
(五)后續宣傳
利用人人、qq、微博等現代化信息傳播工具追蹤問卷調查過程及調研全過程,增強活動影響力,與當地媒體、學校廣播臺、校報合作宣傳;
(六)成果展示
向雜志文摘投稿,向相關部門機構提出可行性建議;
(七)后續活動
繼續觀察社區居民居住環境是否改觀,最好條件下進行追蹤調查
六、調查期間日程安排表
(一)時間安排表
(二)人員分配
喬坤:負責問卷的主要發放和分析
王慧茹:負責每天寫簡報和發簡報
陽:負責每天活動的拍照記錄和實時發微博,人人更新動態
張亞博:負責
張良:帶隊,負責隊員的總體活動提前聯系調查地點
七、實踐保障
(一)可行性分析
今年的這個春天,陽光并不明朗,霧霾對生活的的影響仍歷歷在目,曾幾何時,pm2.5也成了一個口口相傳的名詞,然而,這只是我們眾多環境問題中的一個。有更多的環境為題亟待我們去發現,去解決。而居民居住的社區作為社會發展的細胞,作為一個基層單位,更需要加強環境建設:
1.環境問題成為引起人們重視的重要問題;
2.現代社區的建設和完善;
3.社區管理的加強;
4.居民個人的社會意識增強;
(二)經費預算
1.交通費:200
2.問卷打印費50
3.宣傳條幅和一些用具:50
(三)安全預案
暑期社會實踐以安全為第一要素,特制訂本安全預案,以預防和緊急處理在實際操作中遇到的各種可能的突發事件和安全事故。
1.安全負責人負責全隊的安全工作,并對任何事情有一票否決權,負責火車上下間人員的清點活動(活動出發前的清點,飯間人員的歸隊人數,睡覺前的人員檢查。)
2.分組調研時,每組必須有手機,以便隊伍之間的聯系。
3.確定一個固定電話,以防手機沒信號。若a丟失,打電話給此固定電話,其他隊員通過此固定電話與丟失者聯系。
4.安全防范措施的準備(藥品,食物等其它生活必需品)
5.我們依據校團委開具介紹信,在抵達當天與居委會取得聯系,獲得他們的支持。
6.每日由負責人進行人員清點
八、本次社會調查特色
(一)采取問卷調查和個人訪談方式,結合相關實例分析,實習調查研究鄭州居住環境現狀,實事求是記錄相關信息,是本調查報告的獨特與科學之處;
(二)本調查報告在調查數據的基礎上繼續研究剖析導致現狀的內外部原因,為提出可行性方案奠定基礎,為進一步改善居民居住環境改善提供參考意見和措施;
(三)本次調查報告收集相關資料,理論,參考文獻及學術研究,具有科學性。
調查方案的內容篇二
一、調查背景
隨著經濟水平的不斷發展,一種新型經濟——學生經濟逐漸發展起來?,F在學生特別是大學生成為推動社會經濟發展的一支不可忽視的重要的特殊群體。他們對餐飲,服務,教育,文化等行業的發展起到了重要作用。但是大學生沒有自己獨立的經濟來源,卻進行著一些不相稱的行為。他們的價值觀發生了很大的轉變,享樂主義,拜金主義,奢侈浪費等現象頻頻出現在大學生的生活中。
二、調查目的
要求詳細了解我校廣城海珠校區大學生消費各方面的情況,為大學生合理消費制定科學的管理方案提供依據。
1、摸清大一、大二、大三、的消費結構與現狀。
2、了解大一、大二、大三的消費觀念與價值觀。
三、調查對象
海珠校區的大一、大二、的在校學生或是走讀的學生;還有大三的實習的師兄師姐
四、調查內容與工具:
1、調查工具:問卷準備
2、調查內容:大學生的消費結構;大學生的消費觀念
(一)規定
1、儀表端正、大方。
2、舉止談吐得體,態度親切、熱情。不可出言不遜
五、人員安排
根據我們的調查方案,在學校內進行本次調研需要的人員安排具體配置如下:
調查人員:6名戴迪狄、李春燕、楊惠沙、蒙宇詩、曾美虹、陶麗
資料整理與數據分析:4名郭澤彬、劉志聰、羅世軍、謝珍麗
七、調查方法及具體實施
1、以問卷調查為主,具體實施方法如下:
分發調查問卷給相關成員,就可以開展具體的問卷調查了。把調查問卷平均分發給各調查人員,統一選擇中餐或晚餐后這段時間開始進行調查(因為此時學生們多剛呆在宿舍里,便于集中調查,能夠給本次調查節約時間和成本)。調查員在進入各宿舍時說明來意,并特別聲明在調查結束后將贈送被調查者精美禮物一份以吸引被調查者的積極參與、得到正確有效的調查結果。調查過程中,調查員應耐心等待,切不可督促。調查員可以在當時收回問卷,也可以第二天收回(這有力于被調查者充分考慮,得出更真實有效的結果)。
2、通過網上查詢或資料查詢調查統計資料:
調查者查找資料時應注意其權威性及時效性,以盡量減少誤差。因為其簡易性,該工作可直接由撰寫人完成。
八、調查程序及時間安排
調查大致來說可分為準備、實施、總結三個階段。
1、準備階段:準備問卷調查內容。
2、實施階段:開始問卷調查。
3、總結階段:將收集的信息進行整理。
九、經費預算
1、問卷打印100分,我們這邊的市價是一毛錢一張
總共:10元
調查方案的內容篇三
一、調研背景
da超市的銷售額連續兩年下降,通過探測性研究,決策者和調研者均認為銷售額下降是由于市場細分不當,目標市場不明確引起的。為了獲取多方面的信息,da超市擬進行一次專項調查,為確定其商圈半徑、目標顧客,以及進行生產定位提供依據。
二、調研目的
1、探究消費者的購買心理、購買動機及其購買行為特點,為市場細分及市場定位提供科學依據。
2、了解消費者對超市的認知,探察各超市的知名度,分析市場競爭態勢,明晰主要競爭對手的優勢、劣勢及面臨的機會與威脅。
3、探察消費者對da超市的接受程度,確定其商圈半徑。
三、調研對象
我們在定義調查對象時遵循以下原則:一是樣本要有廣泛的代表性,以期能夠基本反映消費者對da超市的需求狀況,從而確定其商圈半徑;二是樣本要有一定的針對性。由于超市購物需要有一定的購買與支付能力,因此,本次調查的總體是永州市區具有超市購物經驗的居民,基于以上原則,我們采用如下標準甄選目標被訪者:
(1)12周歲以上永州市區域內的常住居民;
(2)本人及其親屬不在相應的單位工作;
(3)在過去的六個月內未接受或參加過任何形式的相關市場調查。
四、調研內容及項目
1、探究消費者的購買心理、購買動機及其購買行為特點。
本部分旨在對消費者對超市需要與期望進行深入探討,以明確消費者在超市消費所尋求的利益點,為市場細分及市場定位提供科學依據。本部分需要的信息包括:
(1)消費者(家庭)購買日用品的習慣----購買地點、頻率、數量和品種;
(2)導致這種購物模式的因素----方便、快捷、價格實惠、質量可靠;
(3)對超市各種特性及重要性的評價(量表法);
(4)消費模式----有計劃購買、沖動購買
2、探察各超市的知名度,分析da超市的競爭態勢。
本部分是專門針對品牌的研究,旨在通過對市場上主要競爭對手的比較評價,找出自己的優勢和機會,發現所面臨的問題與威脅,以便在制定市場營銷策略時揚長避短。本部分需要的信息包括:
(1)目前da的品牌知名度----第一提及、提示前、提示后;
(2)品牌購買----曾經購買、過去三個月購買過;
(3)對曾經光顧過的超市總體評價。
3、探察消費者對da超市的接受程度,以及對其發展的意見與建議,從而確定da超市的商圈半徑。本部分需要的信息包括:
(1)消費者對da超市的接受程度(五分法)
(2)消費者對da超市的評價以及對其發展的意見與建議。
4、收集被調查者的年齡、性別、職業、家庭收入狀況等背景資料,以備交互分析只用。
五、調研方法
★數據收集方法
(1)采用結構性問卷進行街頭面訪調查,問卷長度控制在15分鐘以內;
(2)以da超市為中心、1公里為間隔半徑,采用等距抽樣的方法確定被訪者。
★根據以往的經驗,本次研究所需要的樣本量約為300個。
★質量控制與復核
(1)本次問卷訪問復核率為30%,其中15%的話復核,15%實地復核;
(2)我們將實行一票否決制,即發現訪問員一份問卷作弊,該訪問員所有問卷作廢。
六、經費預算
1、調研方案策劃及設計費:1000元
2、調查問卷設計及測試費:500元
3、問卷印刷費:300份*0.1元/份=30元
4、問卷調查隨贈禮品:300份*1元/份=300元
調查方案的內容篇四
一、調查背景
改革開放以來,我國經濟迅速發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的同時伴隨著消費需求的擴大,快消品、日化品市場蓬勃發展。尤其是21世紀以來,我國的市場經濟體制日漸成熟,市場運作日趨規范,服裝零售行業超級市場發展迅速,經營規模也呈現出擴張趨勢。而由于超市的行業的進入門檻極低,使得超市行業蓬勃發展,競爭日益激烈。
二、調查目的
為了更好的了解孝感學院學生對于服裝的消費狀況,以及學校周邊服裝市場的經營狀況,就此做一個市場調研,通過市場調研和分析,來了解怎樣對服裝定位,應該有怎樣的經營理念,店面的選址應考慮的因素,服裝的品牌特色是什么等問題,以及了解消費者的特征,消費行為與購買習慣等問題。
三、調查對象
本次調查的對象主要是孝感學院學生和附近年輕時尚的消費群體以及學院周邊一些服裝市場,由于學生以及年輕時尚上的消費群體對于自己的衣著及其講究,而且追求時尚,趕潮流,所以對于服裝的需求量極大,學校周邊也有很多服裝店,價格雖然便宜,款式也很新穎,但是質量始終得不到保證。連鎖超市所賣的服裝一般都是品牌,質量有所保證,而且款式新穎不落后,因此有很好的發展前景。
四、調查內容
1、學院學生的性別、年齡、生活費等情況以及年輕時尚消費群體的職業、收入等問題?
2、學院學生和年輕時尚消費群體喜歡的品牌、款式是什么?
3、學院學生和年輕時尚消費群體購買行為與習慣是什么?
4、學院學生和年輕時尚消費群體購買特征是什么?
5、服裝連鎖超市店面的選址需要考慮的因素?
五、調查時間以及地點
1、調查時間:20xx年6月
2、調查地點:孝感學院南大門以及學生宿舍
六、調查方式
孝感學院大概有15000人,根據比例采非取隨機抽樣調查200人。樣本分布情況如下:
七、調查方法
1、實地調查
在孝感學院南大門設點,對于來往的人群進行問卷調查,為了使問卷的填寫真實有效,可以分發一些小禮品,而且提供專門的座位方便填寫問卷。
根據上面確定的樣本分布情況,與學校的宿管會進行協商,然后根據具體情況,安排人員在中午對學生宿舍進行問卷分發,填寫完后進行收集。
2、觀察法
在孝感學院南大門通過觀察一些穿著得體,講究時尚的消費群體,然后對其發放調查問卷,這樣可以更有針對性進行調查。
八、經費預算
1、問卷設計費用 10元
2、問卷打印費用(500份) 50元
3、小禮品費用 150元
4、差旅和聯絡費用 100元
5、調研方案設計費用 500元
6、合計 810元
九、調研進度安排
1、調研方案設計(3人) 20xx年6月1日—6月7日
2、問卷設計(2人) 20xx年6月8日—6月13日
3、調研工作的實施(5人) 20xx年6月14日—6月15日
4、調研資料整理(3人) 20xx年6月16日—6月18日
5、調研資料的分析統計(3人) 20xx年6月19日—6月24日
6、調查報告撰寫(2人)
7、提出正式的調研報告
8、調研項目最終完成 20xx年6月25日—6月27日 20xx年6月28日 20xx年6月29日—6月31日。
調查方案的內容篇五
更新市種植業面源污染調查數據庫,全面掌握2xx年度全市各類種植業源中主要水污染物排放(流失)的數量、地區分布和排放去向等情況,分析我市種植業面源污染動態變化,為全市種植業面源污染綜合防治提供支撐。
2xx年度全市種植業面源污染調查包括十二縣、五城區農業種植生產主要措施、環節。
2xx年全市種植業面源污染調查以全面清查與典型調查為手段,在全面采集全市農業縣(區)種植業源的相關數據的基礎上,依托20xx年度篩選確定的典型縣(區)、典型地塊開展實地調查工作,建立全市種植業面源污染長期定位調查網絡。
以真實、客觀、全面為原則,以縣級行政單元為基本清查單位。清查內容包括市17個縣(區)的耕地面積、園地面積、主要種植模式名稱及面積、地膜用量、地膜覆蓋面積和地膜回收利用情況等。各縣(區)須填報《種植業基本情況清查表》。
1、典型縣(區)選取
突出代表性、典型性、集中性原則,按照縣級數量與規模,選取以種植為主的縣(區)作為典型調查縣,原則上與2xx年度調查情況一致,龍勝縣確定為我市典型調查縣,調查任務見附表2。
2、典型種植地塊調查
2xx年度典型地塊調查全區共涉及22類種植模式、800個典型地塊。我市在選取的典型縣中篩選150個典型地塊,依據種植業源調查表附表2種植業源調查任務分配表。典型地塊調查內容與20xx年度一致,包括典型地塊位置、面積、種植模式、覆膜情況、全年作物施肥狀況等。負責縣(區)根據典型調查結果,每一地塊填報一份《典型地塊調查表》(附表3)。
本次調查年限為20xx年9月30日~2xx年9月30日。
2xx年6月20日制定并下發市種植業源污染調查工作方案;
2xx年6月20日起,各縣(區)組織開展清查,填報種植業基本情況清查表;市級單位負責督促有典型調查任務的縣(區)開展典型地塊調查,填報典型地塊調查表。
2xx年9月15日前各縣(區)上報所轄種植業基本情況清查表和典型地塊調查表,由市級單位進行審核。
2xx年9月30日前完成全市數據審核,統一上報自治區農業生態與資源保護總站;
2xx年10月,各縣(區)完成2xx年種植業面源污染調查工作報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