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日常的學習、工作、生活中,肯定對各類范文都很熟悉吧。范文書寫有哪些要求呢?我們怎樣才能寫好一篇范文呢?下面我給大家整理了一些優秀范文,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我們一起來看一看吧。
穿越時空隧道旅行記穿越時空隧道篇一
夜深了,星球們都進入了夢鄉,突然一陣呻吟打破了寧靜,“哎喲!”月球妹妹被驚醒了,她打了一個呵欠,又伸了一下懶腰。
“我已經給他們發出過好幾次警告了,可他們還是執迷不悟,整天唯利是圖,亂砍濫伐,破壞了我美麗的秀發——森林。唉,現在我的心臟也快不行了,好多地方因為沒有樹木而變成了沙漠,這幾天我的心跳減慢了不少。你看,我的那群可愛的鳥寶寶也沒有家了。唉……”地球媽媽連聲嘆氣。
“怪不得您這幾天心臟不舒服,原來是這個原因呀,您等著,我去給他們點顏色看看?!痹虑蛎妹谜f完就想走。
現在我以月球的名義向人類發出通告:
不要再傷害你們的地球媽媽了!你們應該攜起手來,共同保護地球媽媽,讓她開心、快樂、幸福地度過每一天!
點評
小作者能夠運用獨特的想象編出這樣耐人尋味的童話故事,難能可貴。習作通過地球和月球的對話,反映出地球受到的嚴重破壞,一次又一次的災難給人類敲響了警鐘,保護環境迫在眉睫,人類保護地球就是保護自己。
穿越時空隧道旅行記穿越時空隧道篇二
李白聽說他的老朋友“豆腐”穿越了時空,現在還是網絡紅人,心里也想穿越一次。
杜甫從現代回來后,李白就求他教自己穿越大法,杜甫深思熟慮了一會兒,答應了,杜甫走過去對李白耳語了幾句,只見天上出現一道白光把李白吸進去了。
李白如愿以償到了現代,他驚叫道:“這么高的房子不會倒嗎?”接著他又看了看馬路說:“哇!這是什么品種的驢子,跑得那么快?(是車)現在我要去看看我游玩過的地方變成什么樣了!”但是李白沒有交通工具,他跑去問一個高個男孩: “您好!請問這里有沒毛驢可用?”男孩忍不住笑道:“你怎么穿成這樣,一定是演古裝電影的,而且這里沒有驢,要不就坐火車或出租車什么的!”李白聽了就大叫出租車,接著他坐著“快驢”去了廬山。
可他不甘心,接著他又去了黃鶴樓、泰山……個個地方的票價都暴貴,讓他望而卻步,李白終于忍不住了,回到了唐朝,仍然飲酒作詩,再也不提穿越到現代的話。
穿越時空隧道旅行記穿越時空隧道篇三
一、說教材
《穿越時空隧道》是北師大版《品德與社會》三年級下冊第六單元主題二的第四課。本課從時間和空間兩個維度展示了不同的商業活動,拓展了學生的認識。在前面課文的學習中,學生已經認識了商業街、集市、超市等購物場所,這都是學生所熟悉的購物場所,與學生的生活息息相關。但過去時代和國外的購物場所及其特點,對于三年級的學生比較陌生。因此,鑒于學生的實際,本課教學重點放在通過學生的搜查資料、討論、交流等,幫助學生提升原有認識,知道不同歷史時期、不同國家購物場所各具風情特色。
二、說學情
三年級學生已初步具有一定的學習能力和探究能力。學生通過前面課文的學習,已經認識了商業街、集市、超市等購物場所。知道了購物場所的種類及分布與人們生活的關系,以及在人們生活中的普遍作用。但過去時代和國外的購物場所及其特點,對于三年級的學生比較陌生。本次教學充分開發課程資源,課前讓學生分小組搜集異國風情購物場所的資料,通過討論、探究的形式,讓學生了解不同時代、不同國家的購物場所,以及從購物場所中表現的文化特色。重點引導學生知道不同歷史時期、不同國家購物場所各具風情特色及其在人們生活中的普遍作用。
三、說目標
1、簡單了解我國購物場所演變的歷史及原因。
2、初步了解世界各地購物場所的風情特色。
3、初步培養搜集資料、整理資料的能力。
重、難點:簡單了解我國購物場所的演變歷史及世界各地購物場所的風情特色。
四、說過程
在版小學品德課程標準中,“教學建議”更加強調學生品德形成過程中的自主探究與實踐體驗。因此,我在實踐中嘗試構建“快樂探源三色卡”的教學模式,力圖讓學生在自主探究中,獲得良好的品德形成與社會性發展。
“快樂探源三色卡”,是指以三色卡為教學媒介,以道德問題和社會生活為基點,以自主探究為核心教學方法,最終實現讓學生快樂學習與幸福生活的教學模式。“三色卡”包括了預設卡(課前)、分享卡(課堂)以及拓展卡(課后)。依托三色卡的教學模式,關注品德課的課前導學、課中指導以及課后延伸,真正實現學生的自主探究學習。
(一) 預設卡:關注學情,課前導學
“導”是教學的前提、是過程,“入”是結果、是目的,“探源”則是在教師引導前提下學生的主動學習活動?;诖?,課前導學,需要教師準確把握教學進度,精選相關自學資料,精心設計,優化學生前置性學習作業,從而更深入具體地把握學情。教師通過發放預設卡(見表1)來組織這一環節的學習。學生課前學習文本時,或者從題目入手,或者從文本中的活動、資料、留白等入手,在“預設卡”的提示下學習相關的資料,歸納學習收獲,提出學習疑問。
教師收回預設卡,了解學生在預習文本中的疑問,梳理歸納出共同關注的問題,如“課題《穿越時空隧道》的意思”,“什么是以物易物”,“供銷合作社是什么”“荷蘭的花卉市場是怎樣的?和廣州的一樣嗎?”等。
表1 快樂探源預設卡
班級 姓名 時間
學科 課題
敏而好學
不恥下問 我學習時最想問
我最想用什么方法解決
自我評價 善于提問( )☆☆☆☆☆
老師對我說
(二)分享卡:關注過程,合作探源
小學品德與社會課程強調以小組學習的方式組織教學活動,培養學生民主意識與合作交往能力。在精選“探源點”之后,教師運用分享卡(見表2)來指導學生通過合作學習進行問題探源。
1、情境探源
本課,教師通過語言描繪、音樂渲染和場景呈現等手段創設生動形象的教學情境(板書課題),模擬穿梭時空的感覺,讓學生回到中國的古代,體驗古人購物的情境,還去到外國體驗一番異國購物樂趣,從而激發學生的學習情緒,使學生融入情境。
2、現象探源
由一種社會現象開始,尋找產生原因,進而理解這一現象。如在奴隸社會,貨幣還未出現,人們就根據自己的需要以物易物(板書:以物易物)。隨著社會的發展,逐漸出現了貨幣,人們可以拿著貨幣到集市上購買東西。到了宋代的集市已經很熱鬧了,賣的商品也越來越豐富,人們按照自己的需要到集市上購物(板書:按需購買)。在上世紀五、六十年代,由于國家物資缺乏,買東西需要憑票證去購買(板書:憑票購買)。改革開放以后,我們的國家日益富強,物資越來越豐富,我們需要的東西很容易就買到了,不再需要票證了(板書:自由買賣)。教師帶領學生通過逐層深入的問題追問,了解我國購物場所演變的歷史及原因,推動了學生的思維不斷向縱深發展。
3、比較探源
在教學國外的購物場所時,引導學生結合課前搜集的`資料,比較不同地區的地理人文特點,了解世界各地購物場所的風情特色(板書:先進)。
在小組進行合作討論時,教師以觀察和思考為主,同時也要參與到學生的討論中,給予及時的指導;在小組匯報合作學習成果時,教師就結合教學重難點引導和點評。
表2 快樂探源分享卡
班級 姓名 時間
學科 課題
三人行必
有我師焉 合作中需要解決的問題
合作中的收獲
自我評價 分享合作( )☆☆☆☆☆
老師、同學
對我說
(三)拓展卡:關注踐行,課后延伸
課后拓展延伸是品德教學的重要環節,旨在延伸和豐富學生課堂上學習到的道德認知,檢測生活實踐中的道德行為。品德課程的課后拓展探源可以沿著兩條線展開,一是教師根據教學內容和學生反饋情況,設計出拓展探源的學習任務,進一步引導學生探源;另一條線是學生根據當堂學習情況,課后積極行動,進行相關的拓展學習或社會實踐活動。拓展卡的內容豐富多彩,可以鼓勵學生談學習后對于探源的過程思考;可以談對問題的認識;可以引導學生就學習內容繼續質疑;也可以引導積極參加社會實踐活動,檢視自己的道德行為。(見表3)
本課即將結束之時,教師又帶領學生坐上時空穿梭機,去看看未來的購物場所會是怎樣的,小組一起來討論設計未來的購物場所。讓學生明白到通過穿越這一情景,體驗到不同時代、不同地區的購物場所的異象紛呈,是和當時當地的歷史背景、科學技術分不開的,從而激發孩子們的創作靈感,樹立未來由我創的信心(板書:未來由我創)。
表3 快樂探源拓展卡
班級 姓名 時間
學科 課題
溫故而知新
可以為師矣 通過學習我還想知道……
我解決了嗎?
自我評價 探索發現( )☆☆☆☆☆
老師對我說
總而言之,學生的問題就是課堂教學的“源”,以現實社會生活中的真問題為著力點,引導學生開展快樂的探源,激發學生自主探究的熱情,培養學生自主合作學習的意識和能力,從而激活課堂,提高實效,讓學生享受幸福的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