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的記憶力會隨著歲月的流逝而衰退,寫作可以彌補記憶的不足,將曾經的人生經歷和感悟記錄下來,也便于保存一份美好的回憶。范文怎么寫才能發揮它最大的作用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優秀范文,歡迎大家分享閱讀。
寫春節的小學篇一
俗話說得好,百里不同風,千里不同俗。家鄉的春節挺有特色的。雖說與別處無多大差異,可特點,卻更突出。
除夕前一天
在這個時候,外婆總是早早地起床,拿起抹布干了起來。許久未擦的家具早已積了一層厚的灰,卻在外婆的巧手下重獲新生。待大家都起床后,外婆就將床單,被單洗凈,并放在陽光下晾曬。實在無聊的我率先找到了活兒——拿出幾張紅紙,毛筆在墨水中一蘸,幾個龍飛鳳舞的大字一揮而就,一副對聯就寫好了。將它貼在大門上,鄰居紛紛夸我有才。媽媽將剪好的窗花貼在玻璃上,心滿意足地點點頭。爸爸和爺爺也不甘示弱,一個拿拖把,一個拿掃帚,加入了凈化地板的行列。
除夕
一大早,大家驅車趕往老家,在那兒要待一天。還沒到目的地呢。周邊的'村莊就已顯現出濃濃的年味兒。
晚上,大家坐在大桌上吃團圓飯,飯菜特別豐盛,且色、香、味俱全。
首先是小輩向長輩祝福,接著長輩再晚輩陳述他們的期望。總算等到爺爺開始吃這一命令,早已按捺不住的我操起筷子便大吃特吃起來。
團圓飯過后,是必不可少的項目——看春晚。
小品,相聲讓我捧腹大笑,歌曲舞蹈賞心悅目。
時間一分一秒地流逝,上下眼皮開始打架。好不容易熬過十二點,早已困倦的我倒頭便睡,也算是圓滿地迎來新年了吧。
寫春節的小學篇二
在東莞的春節中,與北方的春節截然不同,總會有不同的儀式與風俗。
在東莞這邊每到臘月十九春節開始了。在這一天,我們得在外邊買七零八碎的物品。像在家中常用的清潔工具。在各個方面都要做足,大人們要買一些衣服.食物給孩子們,有的男孩中,都要買一些玩具之類的雜物,以便過年時,呆在家中解悶;女孩子都會買一些新年中特有的首飾。
到了二十三,東莞一般不會過這個小年。在家中,一直忙到除夕的那一天,都必須忙上加忙,趕著做各種各樣的清潔,為的是迎接新年,顯示出萬象更新的`氣息。
除夕真開心!在夜晚中,家家都飄著美酒與飯菜的香味。一些小孩在外邊放炮,增加了新年迎來的氣息。在家里的人們邊吃著團圓飯邊看春節聯歡晚會。小孩則與大人們的生活不一樣,在外邊玩耍。有的放炮.有的在家中吃零食,有的則在親戚朋友家度過。在小孩子的眼中,春節時最快樂的一個節日。
初一時節,大人們小孩子在城中休息。男人們去親戚朋友家中拜年,有時會帶著小孩去靈壓歲錢;女人們在家中度過。年青人,則與朋友同學去歌舞廳k歌。青少年每到這“非常時期’’都會做自己想做的事情。
元宵到了,又是春節的一大高潮!大人們都得在家中休息,年青人都會選擇唯我獨尊的性格,一時在家中享受,一時在外面狂歡,一時在復習功課準備高考……直至,小孩在外邊玩耍,都想要留住這一節目,12點整才算會家。這一天大家一定要吃元宵呀!元宵節是多么的熱鬧啊!
一眨眼,就到了春節之末。大人們,該會去工作。小孩該回去上學。
寫春節的小學篇三
除夕前一日,叫“小除夕”,家置酒宴,人們往來拜訪叫“別歲”。焚香于戶外,叫“天香”,通常要三天。
過趕年
土家族的傳統節日,也叫“調年會”。土家族比漢族提前一天或幾天過春節。
有關土家族“過趕年”的傳說:
1、明代土家族士兵奉調東南沿海出征抗倭,軍令緊急,便提前過年,奔赴前線。士兵英勇作戰,立下了“東南戰功第一功”,后人為紀念此次出征,便將年節提前,習以為俗。
2、土家族先民貧困,年三十日還要給富人做工,提前過年,以便同家人團圓。
3、舊時每到年關,官軍遍來驅趕百姓,土家人提前過年,吃團圓飯,以便逃生。
寫春節的小學篇四
泰順的春節一般在臘月二十四日開始。這一天,家家戶戶都要把房間、客廳的灰塵全部都打掃干凈。因為,傳說中灶神二十四月回歸天庭時,是化為一縷青煙,從煙囪飛走的,我們要把他的路打掃干凈。
商店一般在臘月二十九關門,直到正月初六才開張。所以人們必須早早地辦置年貨。
過年的特色食品,以羅陽的婆餅為首。這是由一張米漿做的餅皮,鋪上一層餡兒,在鋪一張餅皮,如此重復多次,再卷成條,壓扁,以火烤至金黃,香氣撲鼻,令人垂涎三尺。
除夕要祭祖。因為傳說祖先的神靈會保佑后代,所以人們祭祖時,衣冠整潔,舉止得體。年夜飯得長輩先動筷,晚輩才能食用。年夜飯的飯菜不能全部吃完,要留一點到正月初二吃。
當然,春節要貼上對聯,還要倒貼“福”字,意思是福到(倒)了。
元宵上市,泰順的春節的高潮到了。這天,泰順要舉辦隆重的百家宴。幾百張桌子從街頭擺到街尾,邊上放著幾口大鍋,幾個人,拿著巨大的鍋鏟,費力地炒菜。來吃百家宴的,大多是素不相識的人,在這里,人們一起說話一起玩耍,拉近了彼此的距離。
百家宴之后,春節的尾聲到了。
寫春節的小學篇五
有人喜歡吃粽子、劃龍舟的端午節;有人喜歡吃湯圓、賞花燈的元宵節;還有人喜歡吃月餅、賞月的中秋節,而我喜歡熱熱鬧鬧的春節。
我聽過很多關于春節的故事,其中我最喜歡的是“年的故事”,我就來給你們講講這個故事吧。從前每年到那一天的時候,人們都會離開自己的家,躲到山上去。因為年獸每到春節都回來攻擊村莊,所以人們都害怕它。不久,有個老人經過這里,告訴他們,年害怕紅色的東西,還有巨大的聲響,于是,他們按照老人說的去做,終于趕跑了怪獸年。從那以后,春節的時候就有了貼對聯、放爆竹習俗。
我家每到快過年了的時候,媽媽就會貼對聯,大掃除,買年貨。而我就會穿上媽媽給我買的新衣服。
大年三十到來了,晚上,我們一家坐在桌子旁邊吃年夜飯。吃完年夜飯,我們又開始看春節聯歡晚會。
我真心希望每年都能過這么快樂的春節,在這里我祝福大家,身體健康,萬事如意。
寫春節的小學篇六
春節的時候,媽媽說明天去逛廟會,我一下就想到了“熱鬧”兩個字。我快樂地大叫起來:“好啊,好啊,太好了”。
第二天,我們來到了成都武侯祠大廟會,人頭攢動,可用人山人海來形容,一進廟會大門,我就看到了“動漫三國演義”,道路兩邊是動漫三國圖畫。順著大路走進去,就是小吃街,叫賣聲不絕于耳,熱鬧非凡。首先發現了我最愛吃的棉花糖,而且還是花式棉花糖哦,看著更是讓我垂涎欲滴。媽媽給我和弟弟一人買了一個,我美滋滋地用舌頭輕輕舔了一下,真甜啊。一邊吃著美麗的棉花糖一邊逛起了廟會,廟會里云集了各種有特色的地方小吃,有峨嵋的豆腐腦,湖北武漢的熱干面,湖南的臭豆腐,四川的名小吃三大炮,新疆的烤羊肉串,宜賓的燃面、涼糕,可愛的油炸大頭冰淇淋。全部都是我愛吃的小吃。其中還有爸爸愛吃的軍屯鍋魁。
不知不覺我們來到了錦里,我看到民間藝人在做糖畫,我特別喜歡這種神秘的糖畫。我懷著緊張的心情轉了一下,結果轉到了一條龍。我高興極了。只見他用勺子盛了些糖,在一塊石板上飛快地劃來劃去,不一會兒就出現了一條活靈活現的“龍”在我們眼前,再拿一根小棍放在龍身上,稍等一會兒,糖就凝固了,我便拿著粘著龍的小棍得意洋洋的繼續逛廟會。
我們邊吃邊逛,享受著美食,欣賞著路邊的藝人表演,不知不覺間天黑下了來,彩燈亮了起來,五彩繽紛。各種姿態的三國人物橫空出世:開國皇帝劉備、叫喳喳的張飛、紅臉的關公、神機妙算的臥龍諸葛亮、白臉的曹操。三國英雄一個不少。貂蟬、孫尚香、大小喬等美人栩栩如生。
“快看”只聽弟弟大聲喊道,順著他手指的方向,遠遠的我看到了二艘燈飾大船,上面有兩個武士騎在馬上,且手上揮動著劍對視著,象是在比武。在燈做的大船旁邊還有很多艘燈飾小船,在水中顯得格外美麗。
在這動漫三國演義世界里,我看到了桃園結義、三英戰呂布、連環計、三顧茅廬等由彩燈做成的三國人物故事。我正感嘆動漫的美妙和現代高科技技術時,可惜爸爸來了一句:“太晚了,我們回家吧”我只得依依不舍地離開了這奇妙的動漫三國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