演講,首先要了解聽眾,注意聽眾的組成,了解他們的性格、年齡、受教育程度、出生地,分析他們的觀點、態度、希望和要求。掌握這些以后,就可以決定采取什么方式來吸引聽眾,說服聽眾,取得好的效果。演講稿對于我們是非常有幫助的,可是應該怎么寫演講稿呢?那么下面我就給大家講一講演講稿怎么寫才比較好,我們一起來看一看吧。
教師師德演講稿篇一
蘇霍姆林斯基說過:“沒有愛就沒有教育。”巴特爾也說“教師的愛是滴滴甘露,即使枯萎的心靈也能蘇醒;教師的愛是融融春風,即使冰凍了的感情也會消融。”這就是愛,有愛才有教育,因為愛才崇高,無私地愛,是教育的魂!我這天演講的題目就是是――《只要心中有愛》!
xxxx年的秋天,由于教育資源的不足,我在開學近一個月后才來到了梁營小學,,出任五年級的班主任兼語文老師。在這以前,這個班沒有固定的老師,當我走進教室的時候,發現地面一片狼藉,小吃食品袋,碎紙,瓜子殼教室后面的掃帚,簸箕,倒扣的水盆,橫七豎八的擺滿了地面,墻壁上撕爛了一半的宣傳標語,晃晃悠悠快要掉下來的國旗圖,那幾個坐在桌子上的,斜著眼看我的男生。這就是我接班時的大體狀況。一年后我送他們上六年級時,這個班是全校自主管理的樣板班級。
我毫不夸張地講那是我用愛換來的!在我心中,每一個學生都是一張白紙,我在上面用愛心描繪,所以就會收獲了愛的享受!在我的班上,有個孩子個性個性強。有一天中午我正在吃飯,幾個學生慌慌張張跑到我的辦公室說梁帥和梁林坡打架了,還流了血。我一聽,外套都顧不上穿,跑到教室,一看,梁林坡拿個凳子正要往梁帥身上砸,我邊喊邊沖上去,攔在他們中間,梁林坡的凳子一下子砸在我的肩膀上,疼得我站不住跌在桌子上,幾個女生嚇得緊緊拉著我,大喊:老師!老師!我強忍住痛慢慢地站起來問他們:“還打嗎?”兩個孩子低下了頭。事后,我分別給他們做工作,給他們講沖動的后果,寬容的重要。有一天,梁林坡怯怯的問我:“老師,你會不會恨我?”“怎樣會呢!”我們笑了,多么簡單的孩子啊!
班里有個孩子叫xx,學習較差。每次當我想接近他時,他總是很慌亂的躲開。在課余時間,他總是一個人孤獨的坐在教室或者遠遠地看別人玩。看著他眉頭那與年齡不相稱的憂傷,我真為他難過。我向他同村的同學打聽他的狀況,才明白他的家庭狀況很特殊,爸爸是個殘疾,媽媽患有精神障礙,生活不能自理,全家人靠每月不多的低保勉強度日。家庭的不幸使得這個孩子自尊心很強,又很敏感,每當別人想要幫忙他時,他總是像刺猬般地拒絕。了解到這個狀況,我對這個孩子有了更多的心疼和關愛。利用休息的時間,我到他家里找到了他的爸爸,告訴他孩子在學校的狀況,那個看上去很倔的男人流淚了。他擦著眼淚對我說,本來打算小學畢業就不讓孩子上學了,此刻看自我的這種態度對孩子來說真不公平啊,就沖你一個老師這么把他當回事,我再苦再難都讓他上……
回到學校,我開始有意識的在班級講知識改變命運,講命運在自我手里的故事,講同學之間真誠真愛的力量,暗中交待幾個班干部在平時多與他聊天,多幫他復習,同時我自我出錢為他購買了整套的練習冊,創新作文等書籍。功夫不負有心人,這個孩子漸漸的不再封閉自我了,學習上也有了勁頭,在期末考試中,一躍進入班級前五名,班級的其他同學也在這充滿愛的群眾中變得成熟了。校院里,有我們班巡查衛生的義務巡查員;綠化區,有主動清理打掃的校園美容師;教室里,有主動幫忙同學的學習互助員。整個班級洋溢著的是團結,是自信,是融洽,看著這一切,我倍感欣慰,我在他們心田上播下的愛的種子,已經開始生根,發芽,這難道不是愛的力量嗎?
生活在純真的孩子們中間,讓我感受到了真愛的無價,教育孩子的同時也教育了自我。自從當上了班主任,我的人生觀得到了徹底的轉變和升華,我再也不覺得“愛學生”是口號,是肉麻,是虛偽,我深深體會到愛學生那是超越了親人和朋友的人間真愛!
有人說,家有三斗糧,不做孩子王,那是因為我們教師的生活太清貧,我們的工作太瑣碎,普通。我們有時也會有抱怨,但是一走進教室,一走上講臺我們卻一如既往的精神抖擻。是的,和孩子們在一齊,我們干的是充滿青春活力的.事業,我們將永遠青春煥發。清晨,一聲聲“老師您早”那充滿童稚的問候,帶給我們一天的快樂和生機,傍晚,隨著一聲聲“老師再見”,給我們留下明天的期望之光。有一位詩人這樣說過:如果你種下的是葵花,秋天收獲的會是一片金黃;如果你種下的是甘蔗,秋天的收獲的定是甜蜜;如果你種下的是自我的一顆心,收獲的必須是一輪火紅的太陽。
是呀,花有花的風采,葉有葉的榮耀,而根有根的驕傲,作為一名小學教師,我深感自我職責的重大,工作的艱辛,在以后的教育工作中,我要多多向有經驗的老師尋求育人的良方,提高自我的專業素養,鍛煉自我的各種潛力。用自我的真誠去澆灌祖國的花朵,用自我的真愛給孩子們支持起一片幸福的藍天。
我的演講完畢,謝謝大家!
教師師德演講稿篇二
大家好!
這天我十分十分的有幸站在那里,是要向大家講述我從教八年來的兩段重要經歷,這兩段經歷令我終生難忘。
20xx年教師節,xxxx市xxxx區迎來了一支省優秀教師報告團,報告團中一位來自xxxx縣的民辦教師引起了人們極大的關注。xxxx,xxxx市所屬的一個縣,昔日的輞川,在王維筆下,它既有“明月松間照,清泉石上流”的美景,又有“竹喧歸浣女,蓮動下漁舟”的喧鬧。但在這天,它卻是一個國家級的貧困縣。那位民辦教師年盡50,在一個偏僻的小山村已有盡30年的教齡,由于種。種原因卻一向沒有轉正,他的妻子因病失去了勞動潛力。他僅靠微薄的民辦教師工資,支撐著一個五口人的家庭,生活極端貧困。他在報告中講了這樣一件事:大女兒在西安上大學,母親去看她。在大學校園里,母親一眼就認出了女兒,因為在花枝招展的女大學生中,他女兒的衣服破舊得很顯眼,腳上穿的鞋還是手工做的,沒穿襪子。看著女兒被凍得通紅的雙手雙腳,母親狠了狠心,從給自我看病的錢中拿出了100元,讓女兒上街買衣服鞋襪。幾天后,女兒回家了,穿著一件花30元錢買來的衣服,依然光著腳穿著布鞋,卻將剩下的錢全部交還了母親。這位民辦教師講到那里,哽咽著說:“看著女兒簡樸的衣著,看著老伴瘦弱的身體,看著孩子們用完正面用反面的本子,我心里有愧呀!”然而就是這位愧對家人的民辦教師,卻讓他的學生中考升學率年年全縣第一。西安有些條件好的學校高薪聘請他,他卻拒絕了。他幽默地說:“他們又不能給我轉正。”但之后又說:“咱窮地方的孩子們可憐,他們也需要好老師。”在報告中,這位令人尊敬的老師操著鄉音說:“咱干的是塑造人類靈魂的大事,咱的價值,咋能用金錢來衡量呢?”在淚眼朦朧中,這句話永遠刻在了我的記憶中。從這句話中,我讀出了這位生活貧困卻精神富有的鄉村教師的信念——為自我所熱愛的事業奉獻一切!
這是我的第一段經歷。
20xx年,我調入xxxx特區的中學任教,一個嶄新的世界展此刻我的眼前。那里的老師們穿的是高檔的名牌服裝,許多人開著私家車上下班,那個貧困小鄉村的民辦教師的形象離那里太遙遠了。那里的老師,雖比不上高級白領和經理老板那么富有,但卻絕對與“清貧”無緣。這是初來深圳時,那里的老師留給我的印象。
在特區工作了一年多之后,我對特區教師的形象又有了新的認識,那就是,在生活上,他們也許比內地教師要優越,但在工作勁頭和奉獻精神上,他們一點也不亞于內地教師,而且他們所追求的,是更科技化、更現代化、更人文化的教學方式以及更高質量的教學成果。在那里,老師們都能熟練操作電腦,能制作精美的課件,能自如地運用電腦平臺。在那里,不懂電腦就是落伍的表現。許多老師都參與各種不一樣級別的課題研究,為提高課堂效率,實施素質教育而思考、研究,并做出了必須的成績。然而更讓我感動的,還是老師們無私奉獻的工作精神。去年,我很幸運地與一個團結拼搏的優秀年級組共同度過了中考前的一年,品嘗到了特區畢業班教師的酸甜苦辣。這就是我的第二段難忘的經歷。
在我們那個年級組里,每個老師就像是奮力奔跑著的運動員,不到終點永不停歇。在這一年里,許多老師的事跡令人感動:有30多年教齡的林喬良老師因病聲音嘶啞,卻從未耽誤過一節課;詹敏儀老師懷揣著醫院的住院通知,堅持上課;吳偉紅老師闌尾炎發作,卻拒絕了醫院手術治療的推薦,堅持保守治療……他們都不愿影響緊張的中考復習。余萍老師臨危受命,在中考前的最后一學期接手亂班,竟顧不上同樣要參加中考的女兒;張中倉老師的女兒體弱多病,他卻仍然一心撲在工作上;陳榮老師放學后自覺批改作業、輔導學生,總是很晚才回家。還有些借聘教師甚至置決定自我命運的招調考試于不顧,說:“孩子們的中考更重要。”犧牲自我的復習時間,為學生補課……與這樣的老師們在一齊工作,我的感覺是“辛苦并快樂著”。雖然,我校20xx年的中考成績進步還不夠明顯,但這絲毫掩蓋不了老師們辛勤的汗水,掩蓋不了老師們無私的奉獻,這一切,將永遠留在經歷過那段時光的老師和學生們的記憶里。
從古老的藍田,到現代的深圳,我感受到了太多的不一樣,也感受到了太多的一樣。貧困中恪守信念的鄉村教師,富裕中奮而思進的特區教師,他們的精神同樣的高貴。魯迅先生曾熱情地稱贊過奉獻者的泥土精神:“譬如想有喬木,想看好花,必須要有泥土;沒有土,便沒有花木;所以土實在較花木還重要。”古人云:“士不能夠不弘毅。”而我卻要說,師不能夠不德高。沒有高尚的品德,豈能安貧樂道?沒有高尚的品德,豈能“化作春泥更護花”?
我們的老師不會長篇大論,不會慷慨陳詞,但他們卻如紅燭在默默中流淌著生命。“紅燭呀!/流吧!你怎能不流呢?/請將你的脂膏,/不惜地流向人間,/培出慰藉底花兒,/結成快樂的果子。”這就是紅燭的生命,也是教師神圣而無聲的誓言!
教師師德演講稿篇三
各位領導,老師:
大家好!
首先感謝領導給我這次與大家學習交流的機會——做一個關于班級管理方面的發言,我苦思冥想總覺得自己所做的事情太平凡,太平常,也太平淡,根本無經驗可談,實乃有些為難和慚愧!下面我結合20xx年四月蘭州班主任培訓和自己短暫幾年班主任生涯的切身經歷談一些感受,以其拋磚引玉與各位前輩和同仁共勉。
今天發言的題目是《做個有人性化魅力的班主任》。
著名教育家韓玲老師說:“班級穩定了,學校也就辦好了,班主任的管理水平上去了,學校的品牌也就打出來了。學校管理的好不好,關鍵在于班主任。”的確班主任的班級管理工作是學校工作的重中之重。可班主任工作千頭萬緒,大事小事,層出不窮,那么怎樣才能做一個優秀的有人性化魅力的班主任呢?我認為應做到“三會三忌”就足夠了:即會人性化的教學忌羅嗦;會人性化的管理忌粗暴;會人性化的生活忌庸俗。
作為教師如果你的課上的不好,再怎么忽悠也白搭,因此班主任必須盡快成為教學高手或教學能手。我認為教師一旦進入課堂,就應做到“五像”:即:
一、教師上課時的感情應像京劇演員一樣,生旦凈末丑,精氣神十足,教師一定要以飽滿的激情去充分的感染和征服學生,要讓教育的激情永蕩課堂!我認為這是課堂教學成功先入為主的一步(例:)
二、教師講課應像講故事一樣精彩不斷,教師應通過跌蕩起伏、精彩紛呈的教學過程和趣味橫生、妙筆生輝的教學藝術設計去充分的吸引學生探究新知的欲望。我認為這是課堂教學成功關鍵性的一步(反問:咱們當老師的經常為學生上課不聽課而生氣,試想一下如果你的課上的像講故事一樣精彩,能有學生不聽嗎?請記住這樣一句話:最失敗的教學是使學生厭學,最成功的教學是使學生樂學);
三、教師上課時的眼神應像雄鷹盯住野兔一樣,炯炯有神,教師應學會并善于時刻運用犀利的眼神暗示并提醒學生,絕對不能讓學生在課堂走神,從而達到調控課堂教學的目的。我認為這是課堂教學妙手回春的一步(另外,教師可通過后排走動,特別站位,3分靜默等有效方法來調控課堂和威懾不聽課的學生,總之一句話:上課只要跟著老師走,教師就是學生成績的救世主);
四、教師的教學過程應像科學家搞科學研究一樣注重方法,以方法促效率,用方法出質量,從而達到事半功倍的奇效。我認為這是課堂教學錦上添花的一步(舉例1:河姆渡遠古居民的農耕生活知識的記憶口訣);
五、教師對課堂教學效果的追求應像資本家對剩余價值的重視一樣,教師要真正向40分鐘要質量,盡可能讓學生用最短的時間學最多的東西,爭取課堂教學的最優化。我認為這是課堂教學效果成功畫龍點睛的決定性一步(概括:總之,過去那種離開課堂教學效果,以延長勞動時間和增強勞動強度去抓的教學,其效果可想而知。一句話:要讓學生會也要會,不會也要會,爭取最大限度的當堂會!那種只問耕耘,不問收獲的教學,傻子都不會這么干)
美國著名軍事家小埃德加·普里爾說過:“由一頭獅子帶領一群羊將戰勝由一只羊帶領一群獅子”。我看這話用在學校管理和班級管理方面再合適不過了。俗話說“將帥無能,累死三軍”,說的就是這個道理。不會管理或管理的不好,大家在堡壘中苦苦掙扎,這時的集體猶如一把散沙,握的越緊就越分散;當然管理的好,學生的積極性被充分的調動起來,每個人的潛能被最大的激發出來,這樣的班集體才有凝聚力和戰斗力,才是優秀的班集體。因此。隨著時代的發展,對班主任的管理水平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班主任必須注重教育管理方法,用人格魅力征服學生,用熱情感染學生,為此應具體做到“四用”:(用人性化的贊賞激勵學生;用發展性的眼光看待學生;用精細化的方法引導學生;用軍事化的思維要求學生)
1、用人性化的贊賞激勵學生:我們都知道只要是人,他總是希望能得到別人的承認和肯定。因此,教師要學會用稱贊的魔棒指揮學生、用賞識的神奇果激勵學生。有這樣一句話:“贊美仇人,仇人成為朋友;贊美朋友,朋友成為知己;贊美學生,夸出一批優生;學生好比花朵,贊美猶如陽光,沒有賞識就沒有教育”。因此,對孩子要多表揚少批評,因為人是靠優點活著的,也因為優秀是夸出來的。同樣一個孩子,你把他看作壞孩子,他會和你對著干,你把他看成好孩子,他會跟著你去干”愿我們每個老師學會用“放大鏡看學生的優點,用縮小鏡看學生的缺點”別把學生想的那么壞,畢竟他只是一個孩子,年輕人犯錯誤上帝都會原諒的.。
2、用發展性的眼光看待學生:用發展的眼光看學生,用發展的理念辦教育。陶行知老先生說過這樣一句話:“你的教鞭下有瓦特,你的冷眼里有牛頓、你的譏笑中有愛迪生,你可別忙著把他們趕跑、你可不要等到坐火輪、點燈泡、學微積分,才認識他們是你當年的小學生。記住:每一朵玫瑰都有不同的花期,落后的學生只不過是那一朵遲開的玫瑰,只要愛心的澆灌,耐心的等待,就一定能等到那綻放的花蕊。其次請不要用成人的標準要求和衡量孩子(例子:崔永元患上“數學恐怖癥”)。
3、用精細化的方法引導學生:咱們做老師的誰也比誰高不到那里去,要說優秀,只能是看誰比別人“更勤,更細,更精,更新”。但無論怎樣,教育方法應是第一位的。成功管理學生的關鍵是要會攻心,而尊重學生是以情攻心的起點。從小事著手,溫暖學生的心,拉近與學生的距離。總之,教育是有規律的,教育是重方法的,但沒有一條規律和方法適合于所有學生。學生不是不可能教好,或許只是暫時沒有找到更適合他的方法。請記住:越是野性難馴的馬兒,越要合適的加以訓練,就越能馴成千里馬。
4、用軍事化的思維要求學生:這就是我們平常所說的嚴格要求學生:嚴格要求學生,但絕對要尊重學生。愛的前提是尊重,沒有尊重就沒有愛。但絕不要借愛的名義傷害學生。我們應讓每一個學生在學校里抬起頭來走路。嚴格要求學生就必須做到遇事冷靜要“四有”:即“嚴而有理、嚴而有度、嚴而有方、嚴而有恒”。(例子:打學生)
簡單的說即:細節影響成敗,精細產生成效,天下大事,必做于細。簡單的招式練到極致便是絕招。
精細化的教育,首先要求一個優秀的班主任,必先是一個終身學習理念的引領者。京劇大師梅蘭芳老師說:“不看別人的戲,就演不好自己的戲”。我想這句話也可以這樣說:“不聽別人的課,就上不好自己的課”。因此,班主任應學會給自己充電,尤其是多讀教育名著;當然也要最大限度的引領學生學習和閱讀。總之,愿我們的校園真正是書香校園!
其次,精細化的教育要求一個優秀的班主任,還應是一個現代文明生活的倡導者和“快樂理念活動”的組織者:往往越細小的地方,越能顯現教育的品質。今天,人們越來越關注教育的系統性和完整性,越來越關注學生生活的全部。從這個角度來說,高雅的生活情趣即孩子的“玩”決不是一個可以忽視的小問題。童真活潑、生性好動、喜愛豐富多彩的活動是少年兒童的天性。兒童的全面發展是在多樣而全面的活動中實現的。教育要有效地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就必須科學、規范、精心地組織,正確地引導學生開展豐富多彩的游戲活動。讓那些健康、活潑的活動,成為孩子生活的重要內容。因此班主任應創新性的組織開展各種校園活動,做到:“周周有活動,周周有特色”真正做到寓教于樂,活動育人的目的。讓我們的校園真正充滿歡聲笑語!
總之,人性化教育的“三會三忌”概括起來就是一句話:離開課堂談教學是舍本逐末之舉、離開方法談效率是事倍功半之拙、離開人文談管理是自欺欺人之混,只能是一灘越來越渾濁的死水!
各位老師:媒體開放了,社會多元了,學生不和從前了,這就要求我們更注重人性化管理方法了。最后,我要用三句話來概括今天的發言了:
1、(領導):人性化時代呼吁人性化管理:別拿班主任不當主任!
2、(班主任):不要著急,只要你想干就一定能干好。當咱們的班主任,讓別人去說吧!
3、(教師):把工作看成樂趣,人生即天堂;把工作看做負擔,人生即地獄;把身邊的人看成天使,你就生活在天堂之中;看成魔鬼,你就生活在地獄之中
最后,值此20xx年的新春佳節來臨之際,真心的祝愿各位同仁春節快樂,合家幸福!
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