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個人都曾試圖在平淡的學習、工作和生活中寫一篇文章。寫作是培養人的觀察、聯想、想象、思維和記憶的重要手段。范文怎么寫才能發揮它最大的作用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優秀范文,供大家參考借鑒,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朱自清散文集閱讀心得篇一
什么叫“消防”,我想不是每個人都能完全回答上來,當然也包括我自己。帶著這個疑問,我打開《現代漢語詞典》,其中的解釋為:“救火與防火”。發生火災,人們都會立刻撥打“119”電話,消防員叔叔會以最快的速度趕到現場救火。但總是或多或少的造成人員傷亡和財產損失。電視、報紙經常報道類似事件,那場面真是慘不忍睹,觸目驚心。
火大家并不陌生。人們用它來燒熟食物、取暖、照明……人類與火是不能分開的。它可以為人類造福,但它又是一把雙刃劍,如果疏忽大意,就會給人帶來災難。
在這方面,我還聽媽媽講過兩個關于消防員解救兒童和老人的感人故事。
那是一個夏天的夜晚,我睡不著覺,吵著媽媽給我講故事,媽媽沒辦法,只好講了兩個關于消防員的感人故事。
第一個故事是消防員解救一個三四歲的小女孩,她叫陳玲玲。
第二個故事是消防員解救一位七十九歲的老人。
在1996年的一個夏夜,一位老人在家的陽臺上燒廢紙,突然一陣風刮來,火花越來越大,一會兒周圍到處都是火。鄰居見老人家著火了,趕忙撥打“119”電話。不到5分鐘,消防員就到了這里。幾位身穿橙色衣服的消防員從消防車上跳下,他們飛一般的爬上車頂,用高壓水槍的水管對準老人的家,然后只看見一股強大的水注噴進了老人家的客廳,幾分鐘后,濃煙消失了,紅色長魔怪那長長帶血的舌頭被吐噬了,大火漸漸被熄滅了。老人終于得救了。
消防員叔叔——我們心中的大英雄!
朱自清散文集閱讀心得篇二
在跨省滅火救援集結地,總有一個高大、帥氣、樂觀、俊朗的身影在穿梭忙碌。他叫張宏艷,是邵陽市消防支隊法制宣傳科的一名四級士官。
這位在宣傳戰線上奮斗了11年的老班長,是全省有名的“高產”宣傳報道員,卻在妻子兩次生產時,因為執行任務都沒有辦法守護在妻子身邊。第二個寶寶自今年4月份出生以來,他都沒有抱過幾回,妻子干脆帶著兩個小孩住到了長沙父母家中。對于一個當父親的張班長來說,是多么的.不稱職,這是一種多強烈的愧疚感。
張班長是兩個孩子的父親,第二個小寶寶出生才幾個月,但我一直不知道,直到昨晚宣傳報道組的顏雨彬老師悄悄告訴我。也許是感同身受,我心里酸酸的,立即冒出要寫寫這位“不稱職父親”的想法。
妻子帶著兩個孩子回老家后,便一直盼著張班長早點休假回去陪陪家人。張班長也做好了調休的準備,打的休假報告也批了。但得知要跨省滅火救援任務后,張班長把休假報告收了起來,因為他知道,作為宣傳戰線的“老桿桿”,他隨時可能被派往一線。于是,張班長主動領命出征。個頭一米八的他,笑起來一副憨憨的東北漢子模樣,但他卻是地地道道的湖南人。外在是東北漢子的瀟灑爽朗,內里卻全是湖南人吃得苦霸得蠻的精氣神。
張班長說,“每天忙完手上的工作,便會想方設法通過電話和妻子聊聊天,通過視頻看看寶寶的模樣,雖然相距只有幾百公里,但見面的難度和相隔千山萬水、天遙地遠沒什么區別。有時想想,心都要飛出去了!”“但是理智告訴我,這里跟家里一樣需要我啊。”8日和9日是集結增援任務最關鍵的時刻,也是向部消防局展示湖南消防部隊威武之師形象的絕好契機,“我們一定要把我們湖南消防部隊的優良作風拍出來,把我們381名增援官兵的精神風貌寫出來”,張班長在宣傳報道組第一次碰頭會議上如是說。
從9月7日到達集結地開始,張班長就筆耕不輟,每天至少兩篇報道。而且速度之快讓整個宣傳組的寫手們都贊嘆不已。東盟專題網頁剛制作完成時,最先上稿的就是他的兩篇文章,不僅出稿快,而且質量高。由于集結地條件有限,宣傳組只有兩三臺手提電腦,每個支隊都要出新聞稿件,還要在最快的時間內編輯圖文、上傳素材,所以他有時只能手寫新聞報道,等有空出的電腦了,再一字一句輸入電腦。除了寫稿,他還要擔負攝像的任務。不僅要根據總隊整體安排部署分鏡頭拍攝整個集結行動,還要為邵陽支隊的增援官兵記錄集結期間的工作訓練生活圖景。他想妻子,他想寶寶,有時恨不得立馬飛到妻子身邊,但是這份想家的情緒絲毫沒有影響到他完成工作。他依舊以每天至少兩篇高質量圖文報道的速度完成總隊宣傳處交辦的任務。
看著他那寬厚的背影,卻沒能為家中的妻兒遮風擋雨,我的內心隱隱作痛。我和張班長一樣,作為一名消防警官,沒法守候在自己的孩子身邊,無法見證孩子每一次的成長變化,愧疚感常常在夜深人靜時翻江倒海。看著別人的孩子歡笑繞膝,母愛總是蓬勃而出,卻無處傾瀉,對孩子本是深深的愛戀全都化作了愧疚和自責。所以看著這位巴不得把手伸出幾百里之外去擁抱自己妻兒的父親,我真的感同身受。
真心地祝福張班長,在孩子未來成長的關鍵時刻里,他不要再缺席。中秋月圓,人圓,心圓。
朱自清散文集閱讀心得篇三
李銀澤,彝族,中共黨員,1980年12月出生,1999年12月入伍,20xx年11月入黨,現任昆明市公安消防支隊特勤大隊一中隊專勤班班長,二級士官。入伍5年來,李銀澤同志始終牢記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宗旨,正確樹立革命人生觀、價值觀、世界觀,忠實履行一名消防戰士的職責和神圣使命,他一直戰斗在滅火救援保衛第一線,把5年最美好的青春年華無私地獻給了昆明消防特勤事業。5年來,李銀澤同志在艱苦的訓練場上摸爬滾打,與肆虐的大火拼殺搏斗,用青春、汗水和熱血保衛著春城人民生活的安寧,體驗著追求理想的艱辛與幸福,展現著自己人生的價值。他先后參與了全市及省內部分地區的多起重、特大火災撲救以及化學泄漏、山體滑坡等特殊災害事故的處置,屢立戰功,為保衛國家經濟建設和人民群眾生命財產的安全做出了突出貢獻。在安寧泥磷泄漏火災撲救戰斗中,李銀澤再一次深入險境,勇挑重擔,完成了最危險、最艱巨的任務,為部隊撲救火災、處置泄漏作出了突出貢獻,用自己的青春年華在烈火中譜寫出壯麗詩篇。
一、不畏犧牲迎難而上深入險地偵察堵漏
槽發生泄漏事故。泥磷燃燒生成的刺激有毒煙霧籠罩了整個廠區,彌漫至附近村莊,情況十分危急,如果泄漏擴大,災害蔓延,引發鄰近儲罐事故,后果將更加不堪設想。關鍵時刻,特勤官兵臨危受命,迅速出動,苦戰4天3夜,打下硬仗,再顯神威。
李銀澤隨首批出動力量于12日4時50分左右達到現場,這樣的場面對于他來說也是第一次,許多新同志都有點發懵,但李銀澤清楚自己是老同志,不能亂了陣腳,一切聽從中隊指揮員的命令。現場濃煙滾滾,情況不明,處置事故無從下手。李銀澤整頓好自己帶領的人員,做好個人防護主動請戰,同副中隊長一起前往火場深處進行偵察。高溫和濃煙讓他們難以靠近,但還是初步了解和熟悉了沉降槽底部泄漏和燃燒的基本情況。李銀澤撤出燃燒區域,脫下厚重的避火服頭盔,來不及擦去汗水便開始向指揮員匯報情況,得到燃燒區域的一些寶貴情況,現場官兵決定首先出水進行強攻,力爭先滅火再想辦法堵漏。兩個小時過去了,大火滅了又燃,燃了又滅,特勤官兵反復近戰強攻,然而事與愿違,由于燃燒時間較長,罐底泄漏更加嚴重,火勢更加猛烈,強攻方案被迫取消。12日上午,現場情況進一步變化,剛成立的指揮部決定由支隊參謀長和特勤大隊顏副大隊長帶領3名士官再次偵察,白天能見度有所好轉,偵察組到了罐底泄漏處,正當同志們進行勘察觀測時,泄漏口泄漏量瞬間加大。突然,成塊的泥磷落下來,顏華副大隊長躲閃不及,火團濺起的磷水混合物沾染上左腿,不幸被自燃的黃磷燒傷,受傷較重。此時,李銀澤距離顏華副大隊長不足1米,下落的火團濺起的磷水混合物朝他撲去,他往后用力一蹬,濺起的泥磷正好掉在他的戰斗鞋面上,不論是僥幸,還是身手敏捷,他又一次與危險擦肩而過。
顏副大隊長受傷的不幸并沒有使李銀澤在巨大的危險面前退卻,他毅然領受了堵漏的命令,和戰友穿戴好避火服,準備好各種可能用到的堵漏器材,來到泄漏罐前待命,一旦局部圍堰成功就增加水槍強攻并掩護堵漏。等待是需要勇氣和毅力的,剛才那一幕悲壯的場景,仍是如此清晰,歷歷在目,對此,每一個人都會害怕、恐懼,心理都會產生一定的想法……然而李銀澤的目光是那樣的堅毅,一旦時機成熟,指揮員發出命令,他會如猛虎下山一般,毫不猶豫地沖上前去完成那可能付出生命代價的艱巨任務!最終,因為泄漏量太大,火勢猛烈,指揮部被迫決定取消堵漏任務,但當零距離接觸泄漏燃燒區域,犧牲的危險隨時迫近時,李銀澤那種深入險境,臨危不懼,義無反顧的大無畏精神仍然令在場的官兵無不欽佩。
二、堅守陣地獨當一面光榮負傷堅持戰斗
人員把滿腔熱血轉化到了周圍的水槍陣地上,對泄漏罐實施冷卻,掩護工人進行筑堤圍堰。火場是千變萬化的,危險隨時會發生,由于現場風向改變,空氣流動加劇,泥磷燃燒迅速,瞬間濃煙滾滾,遮天蔽日,燃燒的泥磷四處飛濺,火勢瞬間增大,李銀澤和戰友占據的水槍陣地受到威脅。中隊指揮員“轉移水槍陣地,確保冷卻水不見斷”的命令傳來,為避免供水線路受損,他和一名戰友拖著近30米的水帶干線,翻越重重障礙,把水槍陣地轉移到上風方向的圍堰沙堆上,繼續戰斗。由于對環境不熟悉,又要掩護、協助戰友,加之能見度太低,李銀澤不慎一腳踩空,側翻在斜坡上,左腿膝關節韌帶嚴重拉傷。然而,這個消息卻是在一天后他撤出現場時才被戰友們發現。環境異常艱險,身體傷痛陣陣,可李銀澤哪里顧得上這些,他控制著水槍變換射流,立體冷卻罐體并撲救外圍火點,在全隊官兵的連續奮戰和共同努力下,四個水槍陣地持續射水實施滅火、掩護和冷卻,持續射水將近5000噸,確保了圍堰封堵工程順利合圍,將張狂蔓延的火勢死死封在罐底。
用輪換休息時間檢查維護車輛和照明裝備,確保指揮部和處置現場的照明到位,就像一部上足了發條的機器,不知疲倦的工作。13日18時,火勢相對穩定,看著雙眼通紅,精疲力竭的李銀澤,大隊領導再也不忍心讓他留在火場,命令他返回中隊休息。直到登車時,李銀澤緩慢的抬起左腳,舉步為艱,戰友們才發現他的膝蓋受了傷,這時,李銀澤已瞞著領導和戰友,帶傷堅持戰斗了37個小時。在他心中,與國家和人民的利益比起來,這點傷痛算得了什么呢?15日上午,火魔被徹底縛住,勝利的消息傳來,還扎著繃帶的李銀澤盡管沒能親眼看到勝利的場面,但也無比振奮,自己和全隊戰友又一次經歷了血與火的洗禮,成為火場中一面屹立不倒的旗幟!戰斗中的成績并非偶然,在長期的工作、訓練中,李銀澤又何嘗不是一根樹立表率、創造一流業績的標桿。
三、戰功赫赫屢獲殊榮刻苦訓練勇攀高峰
有名氣的技術能手,被戰友們譽為云嶺“特勤尖兵”。他連續三年參加總隊、支隊執勤崗位練兵競賽,以優異成績獲得“訓練標兵”、“技術能手”等稱號,并被榮記“三等功”二次,獲得20xx年度和20xx年度全國執勤崗位練兵“先進個人”和“技術能手”稱號,受到公安部通報表彰。
去年以來,李銀澤先后參加了宜良中巴車墜河搜救遇難者,昆明南窯下水道搶救5名中毒人員,東川挖掘機翻車事故搶救被困司機,碧雞關水庫打牢溺水民工等大小搶險救援任務20余起,舍生忘死,救死扶傷,戰功顯赫。作為“火鳳凰”突擊隊的主力成員和中隊特種車駕駛員,李銀澤工作成績一流,模范表率作用突出,成為干部眼中的好士官,戰士眼中的好班長。
朱自清散文集閱讀心得篇四
他普通嗎?卻是,但是看看他做的工作吧。
他,是一名普通的消防戰士。入伍12年,他時刻謹記著自己消防戰士的職責,參加過大大小小的滅火和搶險救援1600多次,搶救出被困群眾460多人。
他,是一個貧苦家庭的頂梁柱。父親和哥哥先后因車禍致殘,母親也不幸罹患癌癥,善良淳樸的妻子默默地在背后支持著他,跟他一起撐起窄窄的公寓房里,那個清貧溫馨的家。
他,軍功章掛滿胸前,獲獎證書裝滿抽屜,聲名鵲起的他,依舊過著儉樸無華的生活。他依然是妻子的好丈夫,是父母眼中的乖兒子。
妻子李翠,親切地叫他“牛哥”,戰友豪爽地直呼他“黃牛”。
他,有許三多的堅韌、史今的寬容、伍六一的倔強、“老七”的霸氣。他,就是消防部隊真人版的“士兵突擊”。
他,就是廣西壯族自治區公安消防總隊南寧市支隊特勤大隊一中隊代理排長兼一班班長小黃。
自1997年當兵入伍以來,小黃一直以行動來詮釋自己對生命的理解和感悟。從什么都不懂的新兵蛋子成長到如今的消防技術尖兵,小黃付出了許多常人無法想象的汗水和努力,經歷了大小1600多次生死一線的關頭。小黃在實戰中積累了許多豐富的救援經驗,也正是這些寶貴的經驗,一次次把小黃從死亡的邊緣拉了回來。
2000年9月1日15時35分,廣西最大的化工企業——南寧市化工股份公司的2800立方米酒精罐突然發生大火,隨時都有爆炸的可能。現場情況萬分危急!當消防部隊到達火災現場時,酒精罐上火光沖天,火焰已經高達50米以上。
9年前的消防車和現在的進口消防車的性能沒法比,當時的車載水泡的有效射程根本達不到燃燒著熊熊烈火的酒精罐頂。于是,火場指揮員決定組成突擊敢死隊沖進防護堤迫近作業。小黃主動向指揮員請求擔任主攻。
小黃,自去年汶川地震救援順利歸來后,人們便記住了這位個子不高,說話不多的鐵骨漢子。
2008年5月12日,汶川大地震發生時,小黃正休假到醫院照料身患癌癥的母親。當一接到部隊成立抗震救援突擊隊奔赴四川增援的指令,小黃立即返回部隊,瞞著母親,奔赴災區救援。
5月14日赴川以后,小黃舍生忘死,英勇頑強,多次經受了生與死的考驗,用實際行動向黨和人民遞交了滿意的答卷。在此次抗震救災中,他與南寧市消防支隊其他戰友一起搶救被困人員19名,其中8人生還;帶領救援隊員轉移群眾3617人,為群眾搭建避難場所76處,清理危房145間,搶救各類物資價值約1300多萬元,搶運救災物資480余噸,為奪取抗震救災階段性勝利作出了突出貢獻。
根據小黃多年的救援經驗,他和戰友們選擇了一個較為安全的方位,挖了一條隧道,清理被困者上方松動的水泥塊和磚頭,用工具一點一點挪開樓板,通過細小的縫隙,進入被困者所在的狹窄空間。
伴隨挖掘的同時,上方的樓板不斷嘎嘎作響,碎石紛紛掉下,戰友們著急地喊道:“班長,有危險!”而此時小黃心里想的卻是:“我們已經千辛萬苦挖出了這條生命通道,我決不能放棄,一定要把他救出來!”他不顧戰友的勸阻,拼命加快挖掘速度,就在他把人救出來的一瞬間,“轟”的一聲,幾層厚厚的樓板在余震中塌了下來,埋住了他們之前救人的地方。而那時,要是小黃再慢一秒,就再也回不來了。
由于抗震救災表現突出,小黃被公安部消防局記個人一等功,被自治區黨委評為全區抗震救災優秀共產黨員,并作為奧運火炬手參加了祥云火炬在南寧的傳遞活動。
08年抗震救災立功至今,小黃先后在南寧等地做了十幾場先進事跡報告會,并收到自治區、南寧市等多級政府部門的嘉獎。小黃英勇的搶險救災事跡也早已家喻戶曉,成為南寧市街頭巷尾的美談。
而今滿載榮譽的他,并沒有因為自己是“功臣”就擺架子,居功自傲。在部隊領導和戰友眼里,他仍然是個盡職盡責的好戰士,是那頭永不放棄、做什么事都搶在第一位的“黃牛”。
在八一建軍節到來之際,記者又一次見到了這位小個子的消防兵。他笑著說:“現在去菜市場買菜,偶爾會有人認出自己是小黃,挺不好意思的。”他也直言,有時候確實有點不方便。
小黃就是這樣一個老實誠懇的人,他時刻替他人著想,不愿意弄壞老百姓的一扇門。這種無私無畏的精神得到了戰友和市民的好評。
朱自清散文集閱讀心得篇五
安全是永恒的主題,也是各項工作中的主旋律,在開展各項工作中,始終把安全工作放在首位。首先做好節日安全教育,在大隊召開節前教育的前提下,中隊組織各班組進行班務會學習,進一步加強節假日安全意識,緊繃安全這根弦;其次在平時工作中,時時講安全、處處講安全,中隊明確,訓練場上必須有班長在場組織,原則上要求中隊干部必須在場,第三樹立安全工作從零開始的理念,不讓安全事故的苗頭出現,中隊設立了安全員,每月召開安全會,一有安全事故苗頭就組織隊員進行批評學習,始終讓安全這個根弦繃緊,堅持安全不放松的工作態度。第四結合安全生產月、百日安全倒計時等活動,讓隊員們查找安全隱患,提出安全建議,中隊根據安全建議,進行整改,并形成長效機制。通過隊員們的實際參與,讓他們感受到安全工作的重要性,讓他們明白了安全工作和自己生活的息息相關,要想把安全工作做好必須人人參與。
消防是一項特殊的工作,為了保證每名新隊員在擔任執勤戰備前符合三級戰斗員標準,必須進行為期三個月的消防培訓,中隊選派有培訓經驗的業務骨干擔任新隊員培訓教官,并對他們進行培訓,端正培訓人員的思想,杜絕不良現象的產生。經過三個月針對性的培訓,使新隊員們掌握了基本消防業務技能和消防理論知識,并參加上海市消防局組織的消防戰斗員等級考核,確保新隊員持證上崗。在日常工作中,有計劃的開展消防業務理論知識的培訓,利用《民用航空消防業務教材》、《消防滅火救援》、《消防戰斗員必讀》等資料,采取集中援課、班組討論、理論考試等方式,提高隊員消防業務理論知識。為了達到理論和實踐相結合的目的,中隊每周開展實地調研,準確了解每幢建筑物的使用功能,疏散通道,并假定火災現場,確定水帶鋪設路線,人員進攻通道等等,加深隊員們對機場內各建筑物的了解,并溫習了滅火預案。彌補了近年來火災少、實戰經驗少的不足。結合身身特點,立足現有裝備,開展應用性項目訓練,根據不同的火場情況,設置了不同的訓練內容,力求貼近實戰,突出項目可操作性,提高隊員火場處置能力。比如針機場內樓層較多,中隊開展樓層編號操訓練,使隊員們學會沿內樓梯鋪設水帶設置水槍陣地撲滅樓層火災的方法。
(一)開展日常訓練時,中隊注重科學訓練,把握遵循循序漸進的規律,打牢體能基礎,改變過去一階段練體能,一階段練技能的常規方式,而是把體能訓練列出全年計劃,通過常效訓練的方法,始終保持隊員的體能充沛。在具體的訓練方式上采用大負荷小組數的力量訓練同小負荷大組數的有氧訓練相結合,并實行間隔訓練法,使隊員的肌肉能夠每天保持得到充足的休息。在體能訓練中不盲目追求負重的重量和訓練的次數,科學掌握訓練強度,并且針對不同的部位制定相應的訓練內容,并制定了訓練計劃,列出了訓練項目、負重重量、訓練次數、訓練組數,同時自主開發制作了一部分訓練器械,加強隊員的速度、耐力和上下肢力量訓練,結合中長跑,杠鈴深蹲,百米沖刺等訓練項目。使隊員的體能狀況得到穩步的提升。從而保證全體隊員在整個夏季練兵中始終保持技術動作不走樣,非戰斗減員量大幅下降,并定期對各項目進行考核評比,表現好的同志給予獎勵,極大的鼓舞了隊員的訓練積極性,同時通過這些考核評比,選出業務技能較好的隊員參加競賽小組,進行強化訓練。
(二)開展夏季大練兵時,中隊總結以往經驗,提出了自己的設想,提前集訓、提前進入角色,經過長時間的磨合,增加了隊員之間的信任,增強相互之間默契,作為指揮員也對訓練中每個人的技術特點、能力都了如指掌,能夠做到合理安排、充分發揮每個人的作用。在整個練兵期間,帶隊干部和隊員們發揚“一不怕苦、二不怕累”精神,以集體利益為重,堅持為維護集體榮譽而努力,堅持輕傷不下火線,幾乎每個隊員都會遇到在訓練場上手被磨破、肌肉拉傷等傷病,但他們強忍傷口的疼痛,以大局為重,堅持訓練,鼓舞了其他隊員的訓練熱情。從始至終隊員們都專心訓練,爭分奪秒,甚至利用星期六、星期日外出訓練,特別是臨近比賽,每天早上六點半就從大隊出發,驅車1個多小時,趕到比賽現場,為的是早一點到,在人不多的情況下多訓練幾遍,盡快熟悉場地,適應環境,為獲得成績最后的比賽打下扎實的基礎。
經過中隊的努力,順利完成執勤戰備中心工作,全年處置各類應急救援事故59起,出動車輛101輛次,出動人員1010人次,處置成功率達到100%,圓滿完成了各項應急救援任務,同時完成了特奧會保障、女足世界杯保障任務等工作,打造了一支“拉得出,打得贏”的隊伍。
朱自清散文集閱讀心得篇六
畢業于__師范大學的方欽樂,小時候家就住在消防隊旁邊,每次聽到消防車的警笛聲,他都會跑到門口去看警車的英姿。自打有記憶開始,他每次走過消防隊的門口,看見威武的哨兵矗立在門口,就特別羨慕,也是從那時候開始,他萌生了成為一個軍人的夢想。
__年,從__師范大學畢業后,方欽樂頂著巨大的壓力,放棄了人民教師的職位,如愿成為消防隊的一員,實現了兒時的夢想。
“當時拿到消防的錄取通知,我哭了,是真的哭了。”方欽樂的夢想實現了,他特別珍惜這個來自不易的機會,全身心地投入到了夢寐以求的工作中,甚至連著幾年沒有回過家和家人吃一次團圓飯。
剛入隊的時候,他就接到了一個艱巨的任務——建設紹興支隊隊史館。“當時我還是個新人,沒有任何經驗,每天白天走訪,晚上整理資料。”公安局檔案館、市檔案館、博物館,收集資料的那段時間,方欽樂幾乎都泡在檔案和材料堆里。
現在,已經調任諸暨大隊城西中隊政治指導員的方欽樂,在工作之余與一個孤兒結對。夢想,就像一條船,方欽樂站在了船頭,看著尚且年幼的孩子,他也希望孩子的夢想能在關愛中實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