報告是指向上級機關匯報本單位、本部門、本地區工作情況、做法、經驗以及問題的報告,優秀的報告都具備一些什么特點呢?又該怎么寫呢?下面是我給大家整理的報告范文,歡迎大家閱讀分享借鑒,希望對大家能夠有所幫助。
描寫紅色旅游路線策劃報告一
立足新發展階段,黨中央將優先發展農業農村、全面推進鄉村振興擺在重要位置,作出總體部署。在此進程中,大力發展紅色旅游,把紅色資源利用好、把紅色傳統發揚好、把紅色基因傳承好,十分重要。一方面,鄉村承載了中國革命的紅色記憶,有基礎有條件推動紅色旅游和鄉村振興融合發展,為鄉村振興提供新的發展動能;另一方面,在現代農業建設取得重大進展、鄉村振興實現良好開局的基礎上,接續抓緊抓實“三農”工作,尤其需要以弘揚革命文化凝聚奮進力量,為全面推進鄉村振興提供強有力的精神支撐。
紅色旅游資源是一種重要的發展資源。發展紅色旅游,不僅能讓人們在多元化的體驗中汲取思想和智慧等精神力量,還能讓發揚紅色傳統、傳承紅色基因落到實處,實現社會效益與經濟效益。充分發掘和利用紅色旅游資源,不斷轉變旅游發展方式,提升紅色旅游綜合效益,將紅色旅游資源優勢轉化為發展優勢,使其在實現鄉村產業興旺、生態宜居、治理有效、鄉風文明、生活富裕中發揮作用,是推動鄉村振興的題中應有之義。現實地看,紅色旅游景區景點大多處在革命老區和鄉村地區,有的地方位置偏遠、經濟社會發展水平相對不高,有的地方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的任務較重,需要幫扶的群眾還有不少。通過發展紅色旅游,能夠將紅色旅游資源用好用足,能夠直接使當地群眾受益,也能有力推動當地經濟社會更好發展。
發展紅色旅游是推動鄉村地區產業興旺的有力抓手。產業興旺,是解決農村一切問題的前提。紅色旅游是旅游產業的重要組成部分,不但契合轉變發展方式、調優經濟結構的要求,而且有很強的關聯效應、乘數效應,能夠形成鄉村地區經濟發展的新增長點。就旅游業本身的發展來說,紅色旅游能夠改變傳統旅游同質化、單一化的狀況,推動旅游業進一步提質增效。以更寬廣的視角來看,發展紅色旅游能為鄉村地區帶來豐富的人流、物流、資金流和信息流,可有效整合利用各方面資源,輻射帶動餐飲、住宿等經營服務,延長和拓展產業鏈,進而催生新業態,不斷優化鄉村產業結構,進一步帶動鄉村地區經濟社會發展。
發展紅色旅游能為更好實現鄉村振興提供精神動力。紅色文化是紅色旅游的靈魂,具有精神引領等重要價值。當前,我們解決好發展不平衡不充分問題,重點難點在“三農”;構建新發展格局,潛力后勁在“三農”;應對國內外各種風險挑戰,基礎支撐在“三農”。我們把全面推進鄉村振興作為一項重大任務來抓,必然要克服各種困難、面對多方挑戰。在此背景下,發展紅色旅游,能夠發揮紅色資源的重要作用,以中國革命的光輝歷程啟迪人,以黨的奮斗精神鼓舞人,以革命先烈的英雄事跡感召人,不斷增強各級黨員干部不忘初心、砥礪前行的精神動力,持續提升鄉村的精神風貌,建設好鄉村居民的精神家園。
更好發展紅色旅游,需從以下幾個方面著手:
一是以戰略思維謀劃鄉村地區紅色旅游發展。要加強頂層設計,制定紅色旅游產業發展規劃,對紅色旅游資源開發利用進行科學布局,將紅色旅游產業發展融入鄉村振興和農業農村現代化全局中;充分挖掘紅色旅游資源獨特的歷史價值、經濟價值、文化價值、生態價值,推動城鄉聯動、部門協同、多元合作,廣泛匯聚資源和力量參與紅色旅游和鄉村振興的融合發展;切實發揮紅色旅游在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和鄉村振興有效銜接中的特殊作用,堅持把紅色旅游景區的發展與鄉村建設規劃統一起來,結合鄉村的地域特色、風土人情和當地的農業生產、農民生活、農村生態特色來設計,進一步提升紅色旅游產業的發展質量,增加綜合效益。
二是著力提升紅色旅游的文化內涵。紅色旅游具有特定的政治意義和文化意蘊,提升文化內涵是發展紅色旅游的關鍵之舉。對此,要進一步講好黨的故事、革命的故事、根據地的故事、革命先烈的故事,開展形式多樣的黨史、新中國史、改革開放史、社會主義發展史教育,引導人們了解黨的歷史、傳承革命精神、弘揚紅色文化;要打造紅色旅游品牌,推出紅色教育、生態觀光、休閑度假等旅游產品,推動紅色文創產品開發和紅色文藝作品創作,充分挖掘紅色文化資源的豐富內涵。
三是創新紅色旅游的形式和載體。需在發展紅色旅游的方式方法上堅持創新,不斷豐富紅色旅游的載體??煽紤]推動從景點旅游模式向全域旅游模式轉型,推動紅色旅游與文化、農業、教育、醫療、體育等產業融合發展,開發特色衍生產品和文化創意產品;建議將在同一區域且具有較強關聯性的紅色旅游景區景點串聯成紅色鄉村旅游線路,為游客提供更完整、全面的旅游體驗;可以發揮數字技術等前沿科技的優勢,更直觀生動地呈現歷史事件和壯闊場景,更好利用新媒體平臺,從不同角度出發、面向不同群體,提高紅色文化的傳播廣度與深度,不斷提升紅色旅游的吸引力和影響力。
描寫紅色旅游路線策劃報告二
摘要:隨著中國紅色旅游與文化創意產品產業步入發展的快車道,由紅色文化所衍生出的文化創意產品也受到了紅色文化愛好者及相關從業人員的關注。本文從紅色文化創意產品的類型與現存問題出發,針對性地提出紅色文化的創意產品策略,使紅色基因走入日常生活。紅色文化創意產品的開發與設計不僅有利于其相關產品經濟價值的提升,還可以促進紅色文化的多渠道、多層次傳播。通過將文化創意產品賦予一定的使用價值和文化內涵的手段,使消費者在日常生活中就能感受到紅色文化。
關鍵詞:紅色文化;文化創意產品;產品設計
自1998年起“文化創意”之概念進入我國,各式各樣的文化創意產品逐漸走進了大眾的視野。近幾年,隨著國人對精神文化的需求日漸加大,人們對作為文化載體的文化創意產品的需求度也逐漸提高。這些文化創意產品以特定的文化為內核,將精神內涵通過視覺化、物質化處理,并考慮到消費者的使用體驗。其產品具有一定的藝術價值、文化價值、使用價值。無論是以“百年故宮”為代表的歷史博物館文化創意產品、還是以動漫、漫畫為基本元素的周邊商品、亦或是以熱門影視為基礎的衍生品,文化創意產品消費規模的激增與門類的不斷細化,都顯示出文化創意產業正在不斷擴充和壯大。為此以紅色文化創意產品設計為突破點進行研究,將文化創意產品賦值紅色文化的文化內涵,以紅色精神融入到產品設計中進而實現文化的傳承。
1紅色文化的內涵
紅色文化是中國共產黨在帶領人民革命的過程中所形成的智慧結晶,其含義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首先,紅色文化是由中國共產黨領導,在人民的艱苦奮斗的過程中合并了馬克思主義先進的科學理論而逐步形成的革命文化。其次,紅色文化的內涵有廣義和狹義之分:從廣義上講,紅色文化主要是指全人類獨立解放運動中所誕生的精神或物質痕跡;從狹義上講,紅色文化主要是指中國人民在解放革命斗爭中不斷孕育出的精神內涵。最后,紅色文化屬于眾多歷史文化的一個分支,但也具有獨特之處。一方面,它有物質性的傳承,包括各種革命運動的場所及紀念館;另一方面,它更是一種無形的精神力量,例如長征精神、抗日精神等。如果我們能夠將這些紅色精神融入到產品設計中,一定程度上會使消費者更深入地理解紅色文化的內涵。
2紅色文化創意產品設計的意義
我國有豐富的紅色文化資源,近些年來,搭乘文化創意產業發展的快車和紅色旅游經濟爆發的東風,紅色文化產業也將迎來了轉型升級。紅色文化創意產品開發與紅色文化的延續相輔相成。一方面,在物質需求得到極大滿足的當下,人們更追求產品的“軟價值”。非物質的紅色精神可以通過物質化的文化創意產品產品獲得商品屬性,提升紅色文化的經濟價值轉化率。這些收益除了為紅色紀念館的營收提供新的渠道,還對擁有豐富紅色文化資源的革命老區人民脫貧致富具有重要的意義。另一方面,紅色文化可以依托文化創意產品的物質形式,反哺自身得到延續和發揚。紅色文化的精神內涵豐富,但單一的傳播的途徑不能充分地將紅色文化的內涵傳遞到年輕一代的心靈之中,僅以書本媒介、說教式的途徑相較于多渠道傳播媒介略顯落后與空洞,“展板加講解”的形式也不足以高效地達到寓教于樂、寓教于學的教育感化目的。而文化創意產品因其所承載的文化價值和功能屬性,為紅色文化走進大眾生活及開辟多樣化傳播渠道提供了新的可能性。因此,紅色文化的發揚需要考慮到當下文化創意產業蓬勃發展的時代背景,這樣才能使紅色文化能夠生動地走進消費者的日常生活中,實現其文化的延續并發揚光大。
3紅色文化創意產品的主要類型與現存問題
3.1紅色文化創意產品的主要類型
3.1.1以紀念品為主的文化創意產品
首當其沖的產品類型是以紀念品為主的文化創意產品。不可否認的是,這類產品當中的一部分的確有較高藝術價值、紀念價值或收藏價值,比如精美的文物復刻品、采用稀有材料的擺件等。但在實際調研中不難發現,絕大多數觀賞性文化創意產品的對消費者的吸引力欠佳,它們當中的絕大多數缺乏實用性,或由于同質化程度嚴重、價格高昂等原因,一般難以引起消費者強烈的購買欲,或是在購買后因其設計老舊、無實用功能等因素很快便會被束之高閣。
3.1.2貼圖式的文化創意產品
另一類常見的文化創意產品類型是貼圖式設計,例如采用轉印技術的手機殼、帆布包、馬克杯等。因其較低的售價、具有一定的使用價值等因素,這類產品相對于觀賞性文化創意產品更容易引起購買行為的發生。此外,較好的銷售量以及較低的制作成本也使得貼圖式紅色文化創意產品成為了賣家主推的產品。但也正因如此,這導致市場上一些缺少圖案設計感、配色過于寡淡、過分壓縮成本的低質量的產品出現,這些產品不但拉低紅色文化創意產品的整體品質,難以吸引消費者的注意力,而且沒有深入開發紅色精神的內在價值,并未實現傳承與宣傳紅色文化的目的(如圖1)。
3.2紅色文化創意產品的現存問題
目前,越來越多的紅色文化創意產品已逐漸地走進了人民大眾的視野,但這其中不乏存在一些問題。首先,創新能力不足。不論是以紀念品為主的文化創意產品還是貼圖式文化創意產品,其創新能力不足是當下紅色文化創意產品開發的一塊短板。一些產品被生硬地貼上了某一文化符號,生硬的表現形式不易激起消費者的購買欲望;其次,生產成本苛刻。成本苛刻和品控缺失的現象導致部分紅色文化創意產品檔次較低,使其難以在琳瑯滿目的文化創意產品市場中嶄露頭角;最后,貼圖式設計具有局限性,導致了該類產品無法成為紅色文化創意產品深入發展的風向標。紅色文化創意產品的特征與價值無法通過貼圖得到完全地發揮,只拘泥于平面設計不能充分地顯示紅色文化的內涵。因此,以產品設計思維進行紅色文化創意產品的開發極為重要。
4紅色文化創意產品設計策略?紅色文化創意產業有許多需要改進與上升的空間,同質化嚴重、創新能力不強、產品質量較差仍是急需解決的問題。造成這些現象的原因有很多,設計觀念的落后、缺乏專業團隊指導、過于壓縮開發成本都是主要成因。而在設計層面,一些相關從業者將設計現代化與西方化意識形態混淆,以此為由拒絕文化創意產品的現代化,取而代之的是將紅色文化當中的一些現有符號進行照搬或進行粗制濫造的模仿,這非但不會帶來經濟效益,反而會遏制紅色精神的當代生命力,拉低紅色文化創意產品的整體形象。根據文中所發現的問題,可以提出了以下設計策略。
4.1突出文化創意產品的內在紅色特質
紅色文化所蘊含的精神是肅穆的、炙熱的、且具有強大的感染力。不同于其他手工藝品為代表的歷史文物,紅色文化更注重于精神層面的傳承,例如長征精神、抗戰精神等。這些紅色精神都蘊含著豐富的歷史文化內涵與愛國主義情懷,一件件感人熱血的事跡存在于這些紅色文化之中。在紅色文化的開發設計過程中,可以抓住紅色文化能夠帶給用戶充分的情感體驗這一優勢,將紅色故事的加以分類和歸納,通過設計符號學等各類設計方法學使紅色文化創意產品產品作為紅色故事的載體,實現用戶在使用該產品時主動挖掘故事的目的。
4.2兼顧美觀與使用功能
紅色文化創意產品亦屬于商品。故宮文化創意產品的成功證明,當下文化創意產品市場考量產品優秀的標準之一是其是否兼備使用價值與審美價值。因此,在紅色文化創意產品的開發過程中追求美觀與形式感的同時,更應該注重產品的實用功能。一個既有創新趣味又能在生活中反復使用的旅游產品,會使文化通過產品更好地傳播出去。為此,適當地增加產品的實用性會極大地促進消費者的購買欲望,同時也為紅色文化走入大眾生活增加了可能性。
4.3增強紅色文化創意產品的視覺特征
相較于大多數歷史博物館文化創意產品,紅色文化創意產品開發的難點在于紅色文化大都以非物質的形式保存,而不是以手工藝品為主的古代藝術品。這導致了在設計紅色文化創意產品時可以參考的藝術性符號較少。因此,依據某一紅色文化中的耳熟能詳的人物形象或標志性建筑進行設計符號的提煉就尤為重要,這不僅可以為產品確立起視覺特征,還有利于提高該紅色文化的辨識度。例如紅巖革命紀念館根據“小蘿卜頭”的形象和事跡設計出了一系列教育類文化創意產品,其鮮明的視覺符號以及活潑的配色在迎合了廣大消費群體需求的同時,也很好地樹立起了文化形象。
5結語
隨著文化創意產業的發展和紅色文化的升溫,相關從業人員需深入挖掘現有紅色文化資源,充分發揮紅色文化在文化創意產品設計中的獨特優勢,揚長避短,創造出受消費者喜愛的產品,從而增強紅色文化的經濟價值和社會效益。期待設計人員能夠在文化創意產品的設計中充分融入紅色文化的魅力,助力炙熱的紅色基因走入日常生活并能夠代代相傳。
描寫紅色旅游路線策劃報告三
紅色旅游文化創意產品設計是以紅色精髓為基石,文化傳播為歸處的藝術創作。出色的紅色旅游文化創意產品應以大眾化市場為基準點,濃縮和凝結當地的民俗民風、民俗文化,深植于紅色景區,以人為中心,勇于創新,專注于紅色精神的傳承。
紅色旅游文化創意產品的紀念性是其長期存在的基礎性要素。一個是,產品的紀念特點能夠讓旅客從溫旅游歷程的真實經歷、體驗感、信仰與體會,另外激起旅客“故地重游”的意向。而另一方面,產品的紀念特點體現在能夠借物說史,以紅色旅游文化創意產品背后的故事為依托于,來表述對某些紅色革命里程碑事件、某一紅色英雄的紀念,以實現紅色精神文化的有效性傳播。
做為傳承弘揚紅色精神文化的物質承載,紅色旅游文化創意產品的文化性是其長期存在的核心競爭力。紅色旅游文創品的長期存在不僅要拉動當地的旅游經濟的發展壯大,又要擔負起宣傳推廣弘揚當地的文化的作用。因此在對紅色旅游文創品的開發設計歷程中,不要把設計單單逗留在外在造型設計上,務必重視其文化內涵的提取,從縱深處挖掘和探究當地的紅色旅游資源的歷史文化文化內涵,重視對當地的革命歷史文化的傳承和弘揚。結合當地,在設計藝術創作上能夠提取“惠民、勇于擔當、艱苦奮斗、自主創新、無私奉獻”的長崗坡精神開展提取藝術創作。
將地域文化與紅色文化相結合,是當前紅色旅游文創品自主創新開發設計的新理念。根據提取當地的地域元素融合到紅色旅游文化產品的設計中,加強紅色旅游文創品的文化內涵及紀念價值,要開發設計出別具一格當地特色的紅色ip文創產品。鑒于紅色旅游文化產品市場發展壯大相較緩慢,在這種狀況下,紅色旅游文化產品的設計對地域文化的挖掘和文化符號的提取就顯著至關重要。一個是依托于當地的革命歷程,著重點體現當地居民、事、物在中國革命歷程中的紅色革命文化、紅色革命精神內涵。二是充分運用當地的大自然和歷史人文資源,如充分利用文化特性、傳統的石文化石雕工藝技術,編竹工藝技術、土特產等做為紅色旅游文創品的制做原料和設計創意。
據統計,年青人漸漸替代中老年人群體,成為紅色旅游的主力旅游群體,相較,年青的旅客更為尋求紅色旅游文化產品的美觀大方、超前、時尚,在當代經濟社會,更具有時代氣息,時尚性的紅色文創產品更有助于紅色文化的傳播。紅色旅游文化產品設計是否緊隨潮流,引領時尚,成為紅色旅游文創市場的一個大檢驗點。為了能有效確保紅色旅游文創市場的可持續發展,在紅色旅游文創品的設計研發中不僅要兼備歷史文化與現代化,傳統的與時尚的有機統一,有效性實現現代社會中對紅色歷史的回顧與再現;又要順應時代潮流,結合現代化生產工藝,開發設計出迎合市場潮流,新穎時尚的文創產品,有效確保符合現代化消費者群體的選購需求。
描寫紅色旅游路線策劃報告四
尊敬的老師們,親愛的同學們:大家好!
由于“左”傾路線的危害,中央蘇區第五次反“圍剿”失利,中共中央和中央紅軍不得不離開蘇區,開始了偉大的二萬五千里長征。
福建是中央紅軍長征的出發地之一。1934年7月,紅七軍團進入福建,在閩贛蘇區休整補充后率先北上,進入閩浙蘇區與方志敏領導的紅十軍團會合后,組成北上抗日先遣隊。北上抗日先遣隊在皖南地區遭到敵軍的瘋狂圍攻,最終失敗,方志敏、劉疇西、等領導人壯烈犧牲。1934年10月,中央蘇區紅軍主力八萬多人開始了波瀾壯闊的長征。三萬多八閩兒女參加這個偉大的歷史性壯舉。在長達一年多的戰略轉移過程中,八閩兒女做出了偉大的貢獻,也付出了巨大的犧牲,勝利到達陜北的,已經不足三千。湘江之戰,以閩籍指戰員為主的紅五軍團第34師和紅三軍團第18團承擔斷后任務,血戰十天,以全軍覆沒的代價掩護黨中央和紅軍主力渡過湘江,7000多人幾無所存。在祁連山腳,西路軍血灑河西走廊,紅五軍團悲歌高臺城下,數千名歷經雪山草地考驗的閩籍紅軍指戰員馬革裹尸。在遵義城下,在赤水河畔,在金沙江邊,在大渡河頭,在皚皚雪山,在茫茫草地,在六盤山,在直羅鎮,到處都灑下了八閩兒女的鮮血。(這是先遣隊在那樣的歷史大背景前提下而進行的)
一個遠離喧囂的偏僻的小山鎮-----赤溪,距城關53公里,四面環山,峰巒疊起,每座山峰都在溪中長出,山清水秀,正因為這樣的地理條件,尤其在上世紀三十年代的中葉,我們的先輩們,沒有你們這樣的幸運,在頭上壓著三座沉重的大山剝奪了他們的幸福感,或者說是給生活帶來了痛苦。他們為了解脫這些痛苦,就付出了血的代價,為了國家,他們拋投骨,灑熱血。
今天你們生長在紅旗下,特別在這改革開放的大環境里,你們就很難體味到那時的背景,殘忍,是的,現在我就講講,我們赤溪鎮的一些黨史吧。
赤溪是一個小山鎮,三十年我們這里交通不便,信息不靈,但是,便于革命志士開展活動的好環境,因此,我們全鎮上下基本掀起參加革命風,據完全統計有108人參加革命,比霍童鎮還多三個,真是一個奇跡啊。
由于這幾天我都在忙于陳榮凱副省長要來我們鎮里調研工作和《文革寧德知青篇》文稿一書的征稿活動,很多精力都被用在這方面,于是今天就簡單地聊聊幾點有關我們赤溪鎮的黨史吧。我們北上抗日先遣隊(紅七軍)軍團長尋淮洲,政治部主任劉英,政治委員樂少華,參謀長粟裕與閩東工農紅軍葉飛、葉秀藩、范式人等領導人,于1934年8月21日9點許,在陽谷村會師,先遣隊首先傳達了黨中央重要指示對閩東黨政軍的建設提出寶貴意見,同時也促進了閩東革命形勢發展。這個隊伍有6000多人馬,擁有大炮、槍支彈藥、無線電等設備,當時住雜暴滿了夏村、桃源、赤溪三個村莊,并給我們留下50多幅標語在古民居墻壁上(連興座、巫濟業厝),遺憾的是至今已只有三條依稀可見。第二天,凌晨,由我閩東游擊隊隊員引路,從龍案嶺出發,途徑班竹、社洋,然后又直入福安磻溪、康厝,于下午兩點左右攻下福安重鎮穆陽鎮,最后,當天我閩東游擊隊員原路返回。今天我們站在這塊碑子面前,就足以讓我們揭開當時閩東工農紅軍北上抗日的序幕,開展重溫陽谷北上抗日先遣隊和閩東紅軍會師為主題的紅色旅游,對宣傳革命歷史,發揚紅軍精神具有重要意義。
然而,結束四年游擊戰后,還根據當時先遣隊傳達精神要求,閩東特委動員1600多人參軍,經過一周后且動員了4000多人,挑選了1500名。經過軍事訓練后,于1938年開往前線,這支隊伍就是新四軍第三支隊六團,葉飛任團長,阮英平任副團長。解放初期,這些隊伍不是犧牲在抗日戰線上,還是犧牲在抗美援朝戰線上,最后回鄉的也只有12個老紅軍,迄今已全部不在人世了。
描寫紅色旅游路線策劃報告五
隨著年齡的增長,我逐漸喜歡讀紅色色故事和革命詩。從這里,我了解了近代中國經歷了艱難的風雨滄桑,感受到了中國共產黨成長的曲折歷史,了解了中國人民前往勇敢對抗的熱血豪情。
董存瑞、黃繼光、劉胡蘭、夏明翰,熟悉的名字讓我們難忘,長征、抗戰、解放、改革,每一段歷史都給我們留下了感人的故事。從紅色經典中,我讀了萬里長征的艱苦卓越,讀了林海雪原的孤獨野心,感受到了一些風流人物,看到了現在的熱情豪邁,也感受到了百萬雄師過大江的氣勢。長征路上的嚴峻阻礙,八年的抗戰困難,白色恐怖的千次百轉,南征北戰的動蕩回腸,動人的故事,雄偉的詩篇,是刻有中華民族自強的不朽豐碑,是目睹中國人民不屈不撓的歷史畫卷。
走在新世紀的征途上,我們感慨萬千,展望祖國的明天,我們充滿信心。紅旗飄飄,黨旗狩獵,祖國欣欣向榮,經濟蓬勃發展,人民安居樂業,國際地位空前提高,中國人民滿懷喜悅,希望朝著現代化的宏偉目標前進。高山仰首,海洋揚起,大地充滿了新世紀的朝暉。我們不能忘記歷史,感謝歷史的選擇……20__年7月,浙江嘉興南湖的紅船上傳著巨人的吶喊,春雷喚醒了長期睡著的東方獅子,拔出了數百年來籠罩在千萬仁人志士心中的霧,展現了共產主義的偉大旗幟,點燃了神州大地的星星革命之火。從那以后,炎黃子孫們的理想有了依賴,有了值得委托的導航者中國共產黨。在共產黨的領導下,無數革命先烈拋頭灑血,用鮮血和生命交換了中國革命的勝利。解放后的中國千瘡百孔,百廢待興,共產黨又帶領我們進入建設社會主義的新時代,幾代中華兒童聚集在鮮紅的旗幟下,揮舞銀鐮斬棘,奮發進取,鋪上強國之路,用實踐巨筆描繪新畫卷,充滿活力的中國崛起在世界東方。90年的輝煌歷史,中國共產黨是時代的中流砥柱,是中華民族的脊梁。
亞洲睡獅已經雄起,東方巨龍騰飛,回憶往事歲月,展示未來任重道遠。還是少先隊員的我們是黨的接班人,幼稚的雙手要勇敢地承擔歷史的重要性,我們是跨世紀的下一代,是21世紀的真正主人。革命的精神不可拋棄,它仍然是我們在社會主義建設中的勝利法寶,我們要把自己的人生目標與祖國、時代的命運聯系起來,建立遠大的理想,培養良好的道德,發揚創新的精神,掌握實踐能力,勤奮學習,成功
隨著空間的飛躍,我們完成了時間的轉變,來到了那個熱烈的時代。
通過這次時空大轉移的活動,我們知道的不僅僅是地理知識和歷史故事,還有中國社會、中國人的靈魂、氣質和精神。
我們想了想。很多偉大的事件在什么條件下發生,為什么發生,他們有什么意義。
我們將更加堅定地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之路的信念。
我們將更加堅定地為民族振興,為中國人民帶來利益。
我們更勇敢、更頑強、更堅韌地前進。
我們要感謝前人,學習前人,不愧前人。
我們也會為我們這一代做出貢獻,為后代留下足跡。
紅色旅游主要經過12個重點紅色旅游區。他們分別是上海浙江紅色旅游區、湘贛閩紅色旅游區、左右江紅色旅游區、黔北黔西紅色旅游區、雪山草坪紅色旅游區、陜甘寧紅色旅游區、東北紅色旅游區、魯蘇皖紅色旅游區、大別山紅色旅游區、太行紅色旅游區、川陜渝紅色旅游區、京津冀紅色旅游區。
中國共產黨的誕生,是中國歷史上辟天地的大事件。對中國革命影響深遠,意義重大。有了中國共產黨,中國人民革命斗爭有了新的領導核心,有了中國共產黨,中國人民革命斗爭有了科學的指導思想,有了中國共產黨,中華民族的解放運動成為世界無產階級社會主義革命運動的重要組成部分。
進韶山毛主席紀念館吧。韶山沖是毛澤東小時候和少年生活的地方,從小熱愛勞動,關心他人,關心天下,是他成為中國革命偉大領袖的品質基礎。
進入南昌八一起義紀念館吧。沒有人民的軍隊,就沒有人民的一切。南昌起義打響中國人民武裝抗擊國民反動派第一槍,是中國共產黨獨立建立革命軍隊和領導革命戰爭的開始。
進入井岡山革命的根據地吧。井岡山是中國共產黨在全國開拓的第一個農村革命依據地,它證明走農村包圍城市的道路是中國革命的正確道路,它告訴人們只要代表人民的利益,革命的星星之火就可以燎原。
走進福建上杭古田紀念館吧。古田會議使黨和軍隊進行了徹底的無產階級思想武裝,在黨建軍史上樹立了輝煌的里程碑。
舉世聞名的紅軍長征,是氣壯山河的英雄史詩,是中國革命史上的奇跡,是世界軍事史上的偉大壯舉。創造了無與倫比的英雄業績,寫了驚天動地、哭泣鬼神的偉大革命詩。紅軍用熱血和生命鑄造的長征精神,是把全國人民和中華民族的根本利益高于一切,堅定革命的理想和信念,堅信正義事業必然勝利的精神,是保護全局、遵守紀律、緊密團結的精神,堅定依賴人民群眾,依賴人民群眾的生死,依賴患難和共同,艱苦奮斗的精神。
中國共產黨領導中國人民經過28年的頑強奮斗,終于推翻了三座山,建立了人民自己家庭主導的國家中華人民共和國。新中國第一聲禮炮,讓天安門迎來新生,讓中華大地迎來新生。
毛澤東在天安門城樓正中主席臺向世界莊嚴宣布: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央人民政府成立!
紅色之旅來到這里全部結束。這些革命紀念地,承載著深厚的革命歷史,記錄著輝煌的革命事跡,弘揚著輝煌的革命精神。
歷史的紅色旅行結束了,未來的紅色旅行才剛剛開始!未來的紅色旅程是舉起毛澤東思想和鄧小平理論的偉大旗幟,堅持三個代表的重要思想,為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而奮斗。
歷史上的紅色旅程是革命先輩們開始的,未來的紅色旅程是我們下一代開始的。我們要承擔時代給予我們的責任,立志成為有思想、有道德、有知識、有體力的人,為人民做出貢獻,為祖國做出貢獻,為人類做出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