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為教學中作為模范的文章,也常常用來指寫作的模板。常常用于文秘寫作的參考,也可以作為演講材料編寫前的參考。那么我們該如何寫一篇較為完美的范文呢?以下是我為大家搜集的優質范文,僅供參考,一起來看看吧
最新九華山導游詞范例一
佛經曾有云:前世五百次的回眸,才換來今生的一次擦肩而過。所以我敢很肯定的說,上輩子咱們啥事兒都沒干,老顧著回頭了。 咱們在上輩子的努力回頭下,今世才有緣相識,希望大家可以珍惜這來之不易的緣分,互相照顧。假設在本次旅行當中大家有什么問題或要求,可以盡管提出來,我們會盡全力為大家去解決。也請大家配合我的工作,并且要注意車箱內的衛生?,F在我們的旅游大巴正駛往九華山風景區,那小王就先為大家掀開她的神秘面紗。
九華山北臨長江,南望黃山,坐落在安徽省池州市青陽縣境內,方圓120平方公里,最高峰是十王峰,海拔1342米 。它山奇峰秀,層巒疊嶂,是國家首批重點風景名勝區,國家5a級旅游區景區,全國聞名風景旅游區示范點。九華山是"地獄未空誓不成佛,眾生度盡方證菩提"的大愿菩薩——地藏王的道場。與山西五臺山、浙江普陀山、四川峨眉山并稱我國佛教四大名山,被譽為國際性佛教道場。
講到九華山,不能不提到兩個人物。對了——一個是詩仙李白。因為九華山山名和這位詩仙淵源深厚。九華山,古代的時候陵陽山、幘山,唐以前因為因有九峰形似蓮花"——又叫"九子山"。唐天寶年間詩人李白漫游秋浦,謠望九華山如九朵盛開的蓮花,寫下了"妙有分二氣,靈山開九華","昔在九江山,遙望九華峰。天河掛綠水,秀出九芙蓉,"等描繪九華山秀美景色的千古絕唱,從此,九華山一名一直沿用至今。
還有一個人物金喬覺。公元8世紀新羅國王子金喬覺航海東來,遍訪名山,卓錫九華,苦修數十載,圓寂后肉身不腐,被認為地藏菩薩"靈跡示視",于是將其肉身妝漆鍍金,塑為菩薩,享受千年香火。因其俗姓金,故稱金地藏,從此九華山被辟為地藏菩薩道場。每逢菩薩圓寂日(農歷七月三十),海內外信眾都要云集九華,舉行廟會,以志紀念。每當此日,我們可以聽到,佛樂陣陣,經聲朗朗??吹缴嵝疟姡殖窒沆?,同聲祈愿。 現在九華山尚存86座寺廟、6800多尊佛像,700多名僧尼散居山林,他們過著晨鐘暮鼓,耕織勞作,清靜怡然的生活。
目前九華山風景區一共劃分為五個相對獨立而又各具特色的景區,現在我們就去九華街景區游覽。九華街我們主要游覽的是寺廟。九華山的寺廟建筑獨具特色,于散亂中取和諧,于樸實中見莊嚴,取貌于皖南民居,與周圍秀美山川和古老村落相互映襯,更顯古樸清幽,秀雅靈妙。九華山寺廟主要集中在海拔600多米的九華街,這里是九華山的中心,有"蓮花佛國"之稱。現在大家跟隨我進入九華街景區。首先我們看到的是一座石門坊,高九米,跨度8。5米,仿清徽派建筑。橫額兩面鐫刻清康熙皇帝御書的"九華圣境"四個大字。
九華街東行不遠,有一建在危崖絕壁上的佛殿——百歲宮,大殿的匾額有御題"欽賜百歲宮,護國萬年寺"10個金字。據說,明萬歷年間,26歲的無暇和尚來到九華山,在一人跡罕至的山洞里苦修百年。他死后3年,人們才在洞中發現他的肉身。山上和尚認為他是活佛轉世,遂將尸體妝金供奉。崇禎皇帝知道后封他為"應身菩薩"。于是供奉他的小廟香火日旺,寺廟擴展,成為九華山四大佛教叢林之一。在百歲宮肉身殿,可以看到無暇和尚的裝金肉身佛像,頭戴僧帽,身著袈裟,端坐蓮臺,享萬世香火。九華山已發現14具肉身,多為年齡百歲左右僧尼留下,可能與他們吃素時間長,圓寂時體內水份少,坐化瓷缸密封好等有關。
后面還有很多寺廟等著大家。大家可以在此燒香拜佛,為親朋好友祈福。我們現在所處的位置叫做袛(qi)園寺,居九華山四大叢林之首??h委九華山唯一子孫叢林寺院,由山門,天王殿,大雄寶殿,客堂,齋堂,院庫,退居寮,方丈寺,講堂和藏經樓等十余座單體建筑組成,是典型的組合型建筑。其山門偏離大殿中軸線,歪至山門頗有講究:一是為了辟邪,二是門向朝著開山祖寺化城寺。袛園寺前院墻有一條石刻,"泰山石敢當"五個大字十分醒目,說是為了辟邪鎮妖,這也是袛園寺所獨有的。
現在我們一起參觀是參觀化城寺。它是九華山歷史最悠久的晉代古寺,也是九華山的主寺。佛經有"指地化城"之說。該寺位于九華山化成峰西南,化成盆地中心,故名化城寺。這里就到了化城寺寺門,寺前有放生池,據傳是金地藏率眾徒修建化城寺時開挖的。這池前則是平整開闊的化成廣場,廣場中有一用石條壘成的娘娘塔基,是紀念金地藏母親的。據傳金地藏母親得知金地藏卓錫九華,萬里跋涉尋兒回歸,長時間尋兒心切,加之一路風霜,眼睛快要失明。金地藏用廣場邊一口井中的泉水為母洗眼,治好了母親眼疾,此井后人稱"明眼泉"金地藏用心伺候母親,并向她細說佛教姻緣。母親鐘被感悟,留山祝兒護佛,后人在廣場建塔紀念她,稱娘娘塔。
來到九華山不得不去的一個地方就是肉身寶殿,是全國重點寺院,安徽省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原為三層石塔,安葬金地藏肉身,俗稱肉身塔,又名"地藏墳"。大家知道地藏菩薩的大愿是什么嗎,不妨你過來看看這殿南門上的橫額,"眾生渡盡,方證菩提,地獄未空,誓不成佛"。肉身寶殿是九華山的象征,這里綠蔭環抱,環境優美,游人如織,香火旺盛。每逢地藏法會,這里人山人海,守塔拜塔,盛況空前。
好了,各位游客朋友們,今天我們的游覽就要結束了,感謝大家一路的支持和配合,途中有有什么服務不周的地方還前大家多多包涵。同也大家也可以提出你們寶貴的意見和建議。明天我將帶大家參觀九華山的天臺和閔園等景區,最后祝愿各位能好好休息,品嘗九華山的特色美食。
最新九華山導游詞范例二
各位游客朋友,大家好!歡迎大家來到九華山風景區參觀游覽。我是此次九華山風景區的導游員小趙,我很榮幸陪同大家一齊參觀游覽,下頭將由我來為大家講解九華山風景區。
九華山是中國四大佛教名山之一,它以燦爛的佛教文化和綺麗的自然景觀為特色,是國家5a級旅游區,全國禮貌旅游示范點。它與清涼佛國五臺山、光明佛國峨眉山、海天佛國普陀山并稱為中國四大佛教名山。
九華山位于長江下游南岸,安徽省的西南部,古名陵陽山,唐朝以前以“此山奇秀,高出云表,峰巒異狀,其數有九”故名“九子山”。唐天寶年間,詩人李白曾三上九華,先后寫出了“妙有分二氣,靈山開九華”、“天河掛綠水,秀出九芙蓉。”等名句,在詩中他把九子山的九大主峰,比作九朵盛開的蓮花。因古漢語中“花”通“華”,于是在天寶十三年,九子山更名為九華山,山名一向沿用至今。
九華山不僅僅以奇峰峭石、飛瀑流泉、清幽秀麗的自然美景而聞名,更是以“地藏菩薩道場”而著稱于世,素有“東南第一山”“蓮華佛國”等美譽。目前九華山現存寺院99座,其中9座寺院為全國重點寺院,下頭就讓我們走進九華山的開山主寺——化城寺吧!據佛經中記載:一次釋加牟尼與小徒下鄉布道,走了很遠,小徒饑渴交加,坐在地上不起來了,這時佛祖手指前方說:前有一城,速去化齋,徒弟立馬就來了精神。其實所謂化城就是佛祖點化而來的。在那里,我想提醒大家一下,大家在走進寺廟的時候必須要一腳跨過門檻,寺廟的門檻是佛祖的肩膀,大家必須不要踩上去,這是對佛主的敬重,好,此刻就讓我們一齊走進去看看吧。
化城寺是九華山歷史最悠久的晉代古寺,寺的建筑依山布局,反映了高超的建筑設計藝術。寺前高懸趙樸初題寫的“九華山歷史文物館”橫匾,遒勁秀美。寺內有一口高一丈有余,重約20__斤的古鐘,鑄造精美,聲音洪亮,用槌撞擊,凝重清揚的鐘聲,在山谷回蕩,往往使人有超凡脫俗之感?!盎峭礴姟彼斐蔀椤熬湃A十景”之一。
此刻請大家順著我手指的方向看,那就是著名的“百歲宮”,一座建在懸崖上的殿堂。其匾額上書有“欽賜百歲宮,護國萬年寺”十個金字。此刻就讓我們乘坐百歲宮的地面纜車走近百歲宮吧!據說,在明朝萬歷年間,有個叫無暇的和尚,26歲來到九華山,在東崖峰摩天嶺禪居,他戒律精嚴,刻苦清修,耗用28年,刺舌血拌和金粉抄寫《大方廣佛華嚴經》,歷時20年,抄完經書81卷。天啟三年秋,無暇明白自我時日不多,召來眾生告別后安詳而逝,終年110歲。眾徒們遵照他的囑托,將他的肉身裝入缸中。三年之后,他的徒弟慧廣經常見到缸中出現霞光,于是開缸,發現無暇顏面如生,身體完好,于是裝金供奉。明崇禎皇帝明白后封他為“應身菩薩”。大家請看,那頭戴僧帽,身披紅色袈裟,端坐蓮臺之上的就是無暇和尚的裝金肉身。古人云:“不到百歲宮等于一場空,到了百歲宮萬事好成功”這次大家都來到了百歲宮以后肯定會事事順利的。
接下來讓我們去九華山的天臺看看,去天臺要經過鳳凰松景區。鳳凰松位于九華山中閔園,是九華山的一大景觀。大家請看,松高7.68米,胸徑1米,造型奇特,恰似鳳凰展翅,故名鳳凰松。主干扁平翹首,如同鳳冠,兩股枝干一高一低,狀似鳳尾,根部周圍綠草如茵,松尾下有很大的園石,人稱“鳳凰蛋”。這棵鳳凰古松,史載見于南北朝,距今已有1400年的歷史,如今仍然枝挺、葉茂、蒼翠。鳳凰松以其雄姿和傳奇故事成為古今眾多詩人、畫家、攝影家的贊美詩和優美畫幅中的主角,被譽為“天下第一松”。
此刻讓我們上天臺看看吧,天臺峰是九華山的主峰,海拔1300多米。有“不登天臺,等于沒來”的說法。從九華街上天臺,約15華里山路,沿路經過很多風景點。當你氣喘吁吁,到達天臺正頂,眼前的景色,將使你胸襟開闊,疲勞頓消。四周群山匍伏,遠望九華街,僅有巴掌那么大了。極目遠眺,天地渾然一體,長江如練隱隱可見。清冽的山風送來陣陣松濤、竹喧,令人陶醉。周圍的巖石,奇形怪狀,多呈黝黑色。有一巨石上刻“非人間”三字,此時此刻,真使人有身臨蓬萊仙境之感。在天臺上看日出,據說其瑰麗景色不亞于在泰山日觀峰看日出。所以“天臺曉日”被列為“九華十景”之一。
下頭就讓我們到肉身寶殿看看,請大家看一下扁額上的的字:月身寶殿!為什么叫月身寶殿呢?因為在以前月和肉是通假字,所以此刻很多形容人身體部位器官的字都會有一個月字旁。肉身寶殿的建筑十分有特色,“殿中有塔,塔中有缸,缸中有肉身”,這肉身即是地藏王金喬覺的肉身,唐元貞十年,金喬覺在九華山苦修了75年,于唐貞元十年農歷7月30圓寂,壽止99歲,佛弟子依照浮屠之法將金喬覺蓋缸三年,三年后開缸發現各種跡象與佛經上所說的地藏菩薩極為吻合,眾僧認為金喬覺就是地藏菩薩的轉世,因金喬覺俗家姓金,佛教徒們便尊他為“金地藏”,其肉身在九華山神光嶺上的肉身寶殿里供奉,遂被尊為地藏王菩薩。走進肉身殿,能夠看到門楣上懸掛著地藏大愿:眾生渡盡,方證菩堤;地獄未空,誓不成佛。所以地藏菩薩又被稱為大愿菩薩。大家可能還不是異常了解地藏菩薩,地藏菩薩(梵語:ksitigarbha),因其“安忍不動,猶如大地,靜慮深密,猶如秘藏”,所以得名。佛典載,地藏菩薩在過去世中,以往幾度救出自我在地獄受苦的母親;并在久遠劫以來就不斷發愿要救度一切罪苦眾生尤其是地獄眾生。所以這位菩薩同時以“大孝”和“大愿”的德業被佛教廣為弘傳。也所以被普遍尊稱為“大愿地藏王菩薩”,并且成為了漢傳佛
教的四大菩薩之一。相信有大愿菩薩的庇佑,各位今后也必須能好運常伴。
關于九華山風景區的介紹就為大家講到那里,此刻大家能夠自由參觀一下,按照計劃的時間回到那里,祝大家玩得愉快。
最新九華山導游詞范例三
各位游客朋友,大家好!歡迎大家來到九華山風景區參觀游覽。我是此次九華山風景區的導游員小趙,我很榮幸陪同大家一起參觀游覽,下面將由我來為大家講解九華山風景區。
九華山是中國四大佛教名山之一,它以燦爛的佛教文化和綺麗的自然景觀為特色,是國家5a級旅游區,全國文明旅游示范點。它與清涼佛國五臺山、光明佛國峨眉山、海天佛國普陀山并稱為中國四大佛教名山。
九華山位于長江下游南岸,安徽省的西南部,古名陵陽山,唐朝以前以“此山奇秀,高出云表,峰巒異狀,其數有九”故名“九子山”。唐天寶年間,詩人李白曾三上九華,先后寫出了“妙有分二氣,靈山開九華”、“天河掛綠水,秀出九芙蓉?!钡让洌谠娭兴丫抛由降木糯笾鞣?,比作九朵盛開的蓮花。因古漢語中“花”通“華”,于是在天寶十三年,九子山更名為九華山,山名一直沿用至今。
九華山不僅以奇峰峭石、飛瀑流泉、清幽秀麗的自然美景而聞名,更是以“地藏菩薩道場”而著稱于世,素有“東南第一山”“蓮華佛國”等美譽。目前九華山現存寺院99座,其中9座寺院為全國重點寺院,下面就讓我們走進九華山的開山主寺——化城寺吧!據佛經中記載:一次釋加牟尼與小徒下鄉布道,走了很遠,小徒饑渴交加,坐在地上不起來了,這時佛祖手指前方說:前有一城,速去化齋,徒弟立馬就來了精神。其實所謂化城就是佛祖點化而來的。
在這里,我想提醒大家一下,大家在走進寺廟的時候一定要一腳跨過門檻,寺廟的門檻是佛祖的肩膀,大家一定不要踩上去,這是對佛主的敬重,好,現在就讓我們一起走進去看看吧。
化城寺是九華山歷史最悠久的晉代古寺,寺的建筑依山布局,反映了高超的建筑設計藝術。寺前高懸趙樸初題寫的“九華山歷史文物館”橫匾,遒勁秀美。寺內有一口高一丈有余,重約20xx斤的古鐘,鑄造精美,聲音洪亮,用槌撞擊,凝重清揚的鐘聲,在山谷回蕩,往往使人有超凡脫俗之感?!盎峭礴姟彼斐蔀椤熬湃A十景”之一。
現在請大家順著我手指的方向看,那就是著名的“百歲宮”,一座建在懸崖上的殿堂。其匾額上書有“欽賜百歲宮,護國萬年寺”十個金字?,F在就讓我們乘坐百歲宮的地面纜車走近百歲宮吧!據說,在明朝萬歷年間,有個叫無暇的和尚,26歲來到九華山,在東崖峰摩天嶺禪居,他戒律精嚴,刻苦清修,耗用28年,刺舌血拌和金粉抄寫《大方廣佛華嚴經》,歷時20年,抄完經書81卷。天啟三年秋,無暇知道自己時日不多,召來眾生告別后安詳而逝,終年110歲。眾徒們遵照他的囑托,將他的肉身裝入缸中。三年之后,他的徒弟慧廣經常見到缸中出現霞光,于是開缸,發現無暇顏面如生,身體完好,于是裝金供奉。明崇禎皇帝知道后封他為“應身菩薩”。大家請看,那頭戴僧帽,身披紅色袈裟,端坐蓮臺之上的就是無暇和尚的裝金肉身。古人云:“不到百歲宮等于一場空,到了百歲宮萬事好成功”這次大家都來到了百歲宮以后肯定會事事順利的。
接下來讓我們去九華山的天臺看看,去天臺要經過鳳凰松景區。鳳凰松位于九華山中閔園,是九華山的一大景觀。大家請看,松高7。68米,胸徑1米,造型奇特,恰似鳳凰展翅,故名鳳凰松。主干扁平翹首,如同鳳冠,兩股枝干一高一低,狀似鳳尾,根部周圍綠草如茵,松尾下有很大的園石,人稱“鳳凰蛋”。這棵鳳凰古松,史載見于南北朝,距今已有1400年的歷史,如今仍然枝挺、葉茂、蒼翠。鳳凰松以其雄姿和傳奇故事成為古今眾多詩人、畫家、攝影家的贊美詩和優美畫幅中的主角,被譽為“天下第一松”。
現在讓我們上天臺看看吧,天臺峰是九華山的主峰,海拔1300多米。有“不登天臺,等于沒來”的說法。從九華街上天臺,約15華里山路,沿路經過很多風景點。當你氣喘吁吁,到達天臺正頂,眼前的景色,將使你胸襟開闊,疲勞頓消。四周群山匍伏,遠望九華街,只有巴掌那么大了。極目遠眺,天地渾然一體,長江如練隱隱可見。清冽的山風送來陣陣松濤、竹喧,令人陶醉。周圍的巖石,奇形怪狀,多呈黝黑色。有一巨石上刻“非人間”三字,此時此刻,真使人有身臨蓬萊仙境之感。在天臺上看日出,據說其瑰麗景色不亞于在泰山日觀峰看日出。因此“天臺曉日”被列為“九華十景”之一。
下面就讓我們到肉身寶殿看看,請大家看一下扁額上的的字:月身寶殿!為什么叫月身寶殿呢?因為在以前月和肉是通假字,所以現在很多形容人身體部位器官的字都會有一個月字旁。肉身寶殿的建筑非常有特色,“殿中有塔,塔中有缸,缸中有肉身”,這肉身即是地藏王金喬覺的肉身,唐元貞十年,金喬覺在九華山苦修了75年,于唐貞元十年農歷7月30圓寂,壽止99歲,佛弟子依照浮屠之法將金喬覺蓋缸三年,三年后開缸發現各種跡象與佛經上所說的地藏菩薩極為吻合,眾僧認為金喬覺就是地藏菩薩的轉世,因金喬覺俗家姓金,佛教徒們便尊他為“金地藏”,其肉身在九華山神光嶺上的肉身寶殿里供奉,遂被尊為地藏王菩薩。走進肉身殿,可以看到門楣上懸掛著地藏大愿:眾生渡盡,方證菩堤;地獄未空,誓不成佛。所以地藏菩薩又被稱為大愿菩薩。大家可能還不是特別了解地藏菩薩,地藏菩薩(梵語:ksitigarbha),因其“安忍不動,猶如大地,靜慮深密,猶如秘藏”,所以得名。佛典載,地藏菩薩在過去世中,曾經幾度救出自己在地獄受苦的母親;并在久遠劫以來就不斷發愿要救度一切罪苦眾生尤其是地獄眾生。所以這位菩薩同時以“大孝”和“大愿”的德業被佛教廣為弘傳。也因此被普遍尊稱為“大愿地藏王菩薩”,并且成為了漢傳佛教的四大菩薩之一。相信有大愿菩薩的庇佑,各位今后也一定能好運常伴。
關于九華山風景區的介紹就為大家講到這里,現在大家可以自由參觀一下,按照計劃的時間回到這里,祝大家玩得愉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