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在看完電影或者活動之后都喜歡寫一些讀后感,這樣能夠讓我們對這些電影和活動有著更加深刻的內容感悟。那么該如何才能夠寫好一篇讀后感呢?下面我給大家整理了一些優秀的讀后感范文,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我們一起來看一看吧。
關于藏羚羊的跪拜讀后感(精)一
《藏羚羊跪拜》是長春版小學語文五年級下冊第四板塊《動物之美》中的第二課。本板塊包括四篇課文和一次習作練筆。本板塊中看似平凡的動物,卻給我們的心靈帶來了極大的震撼。本文主要講述了在藏北草原上發生在老獵人與藏羚羊之間的故事。這個故事凄婉得令人心碎,文本的語言好像就是從作者心中噴涌出來的,直白,率性,喚醒讀者要尊重生命、善待自然。
第二課時,主要是在體會藏羚羊偉大的母愛和老獵人復雜的情感變化后,升華主題,讓學生懂得學會尊重生命,共享陽光。
語文是工具性和人文性統一的學科,課堂教學必須關注二者的和諧統一。教學設計中,既有讀、說、寫的工具性訓練,也有思想教育的人文性關懷。
讀,是理解的前提。所以,課上必須多讀,深讀。有所想,說說想,是語文素養的重要組成部分。不求甚解終究不是應有的語文教學,引導感悟,引導說出真實感受,不失為一種好的學習方法。
針對本板塊及本課的教學重點,依據課程標準和本班的學情,我確立了如下的教學目標和教學重難點。
1、知識與技能:體會細節描寫、動作描寫對表現心理的作用;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品讀重點句段;
2、過程與方法:在反復研讀中把握文章主要內容;在圈畫分析和討論交流中體會藏羚羊震撼人心的母愛力量;在拓展閱讀中領悟文章的深刻含義。
3、情感態度與價值觀:感受藏羚羊的母愛,學會尊重生命、善待生命;進而建立保護動物,熱愛大自然的健康情感。
1、感悟藏羚羊跪拜中蘊含的深刻情感,揣摩老獵人復雜的內心世界。
2、感受偉大而又深沉的母愛、慈善為懷,學會尊重生命、善待生命。
針對學科特點和本課教學目標,做如下教學預設:
1、討論“跪拜”,深化文題。
2、問題索引。藏羚羊向誰跪?為什么下跪?(它是在求獵人留下自己孩子的一條命呀!)
【設計意圖】抓住文題中的關鍵詞,以“跪”字引領本課教學,給學生本課的學習明確了目標,使學習有目的,學習就會更輕松。
(一)引讀品悟羚羊美。
1、藏羚羊為了保護自己還未出世的孩子,向老獵人跪拜求饒。作者又是如何描寫藏羚羊跪拜這個畫面的呢?點名回報并出示句子:“他舉槍瞄了起來……只見兩行長淚從它的眼里流了出來。”
2、細究動詞,引起情感共鳴。
齊讀。想一想這段話中的那幾個詞語最讓你感動?從中你讀懂了什么?(引導圍繞母愛偉大和乞求的心情討論)
3、指導朗讀。
(1)點名試讀。誰能把這種乞求的心情讀出來呢?
(2)針對性指導或泛讀。
4、此時無聲勝有聲。藏羚羊不會說話,但它的神態、動作就是其無聲的語言。請大家自由散讀,邊讀邊揣摩這無聲的語言。
請你們用有聲的語言,齊聲讀出藏羚羊無聲的言語。
【設計意圖】通過試讀、指導讀、泛讀、自由讀、齊讀等朗讀方式,在讀中體會藏羚羊內心情感的流露,體會跪拜的內涵,在讀中品,在讀中悟。
(二)品讀體會情變化。
1、體會獵人矛盾心理。面對這一跪,老獵人的表現又如何呢?請大家按順序圈畫出描寫老獵人行為是語句。體會矛盾,讀出矛盾。
2、推敲“蹊蹺”。槍殺藏羚羊之后,老獵人沒有立即處理獵物,因為這一跪,他始終覺得蹊蹺。(體會疑惑的心理)
3、感受忐忑。這一跪時時浮現在他的眼前,夜里:
他躺在地鋪上,他在想著這個畫面——
他久久難以入眠,因為他還在想著這個畫面——
他雙手一直顫抖,他仍然在想——
4、體會震驚、痛苦與自責。這一跪,久久徘徊在老獵人的腦海里,“次日,老獵人……自然是死了。”假如此時的你就是那位老獵人,你的心情會是怎樣的?
5、感悟善良至上。
(1)面對此情此景,老獵人終于明白藏羚羊為什么向他下跪了(它是在求獵人留下自己孩子的一條命呀!);面對此情此景,老獵人原本就有的良知被徹底喚醒(當天,他沒有出獵,在山坡上挖了個坑,將那只藏羚羊連同它那沒有出世的孩子掩埋了。同時埋掉的還有他的杈子槍……);面對此情此景,作者由衷地從心底里發出贊嘆:(天下所有慈母的跪拜,包括動物在內,都是神圣的.。)
(2)這聲贊嘆在震撼你我心靈的同時,也深深地震撼著老獵人的心靈。他埋掉了藏羚羊母子,也賣掉了賴以生存的杈子槍,從此在藏北草原消失了。討論:老獵人為什么這么做?(善良至上)
【設計意圖】抓住文中關鍵語句,體會老獵人由殺生與善良并存,到善良至上的情感變化,更好地理解跪拜的意義,實現教學目標的達成。
1、小練筆。學到這里,你一定有了一些屬于自己的想法或感受。那么,就請你趕快拿起紙筆,寫下來吧!如果你不想寫這些,也可以想象一下,老獵人“在藏北草原消失”后,會做些什么?(建議在100字內完成)
【設計意圖】課內練筆是語文課內教學工具性與人文性統一的主要方式,寫是工具性的體現,表達中又有人文性的流露。
1、優美的文字敘述,真切的情感表達。這一切都源自于藏羚羊這深深的一跪——(回讀)
2、升華主題——“讓我們銘記母愛的偉大,讓我們牢記善良至上的真理。珍愛這世間的一切生命,讓它們和我們一樣共享陽光,共享美好!”(此處配樂《神秘園之歌》)
【設計意圖】情感教育是語文人文性價值體現的有效途徑,通過一堂課的學習與分析,在學生充分理解課文的基礎上,通過回讀和主題升華,使得情感教育得到達成。
略
教學本身就是一門缺憾的藝術,任何未經實踐檢驗的預設必然不可能是完美的。在實際教學中,還需要我用教育機智靈活處理,及時根據實際情況變更教學計劃,切實做到“以學生為主體,打造高效課堂”!
關于藏羚羊的跪拜讀后感(精)二
利用圖片和影像資料了解藏羚羊以及它們的生存現狀,欣賞文學作品《藏羚羊跪拜》。感受作品所表現的思想內涵。運用繪畫、制作等手段對藏羚羊這一題材進行創作練習。
使學生對藏羚羊產生深厚的情感,樹立保護珍稀動物的意識。
能創造性地使用表現材料進行個性表現藏羚羊。
藏羚羊的圖片資料、水彩筆、鉛筆、橡皮、藏羚羊的美術作品。
1、檢查學生用具準備情況。
1、圖片導入
教師:我們國家西北角的青藏高原,有一個我們國家最大的無人區——可可西里,在藏語中,她的意思是美麗的少女,這個常年冰雪的地方,住著一群可愛、高貴的精靈——藏羚羊。
教師:今天我們就要來認識一下這群可愛的動物。
出示課題:跪拜的藏羚羊。
1、欣賞藏羚羊的成長圖片。
出示圖片(借助圖片、影視資料的欣賞,引導學生認識自然界中的藏羚羊,了解藏羚羊的基本結構,觀察、分析藏羚羊都有哪些顯著特點)
2、藏羚羊的寶貴處。
羊角可以入藥,羊毛可以做衣服。
教師:藏羚羊這些寶貴的地方并沒有引起人們對它愛護,而是遭遇了人們對他們的殺害,特別是藏羚羊的羊絨。藏羚羊跑的非常快,于是獵人就用了最殘忍、最原始的抓捕方法:獵殺后扒皮。
出示圖片:結合學生的認知情況,教師進一步引導學生了解藏羚羊是怎樣一種動物,它們現在的處境如何,我們應該怎樣保護藏羚羊。
結合學習活動內容,選擇生觀看藏羚羊慘遭殺害的圖片,以此激發學生對藏羚羊命運的擔憂,樹立自己在環境保護方面的責任意識。使學生深刻地體會到由于人類的貪婪,野生動物正面臨著滅頂之災。讓學生知道美麗的羚羊角與柔軟的羚羊絨只有生長在活著的藏羚羊身上才能構成真正美麗的風景線。
3、藏羚羊的藝術品。
圖片欣賞:福娃迎迎、藏羚羊工藝雕塑等。
4、欣賞人們為尋傳保護藏羚羊的繪畫作品。
5、教師示范繪畫藏羚羊,并示范如何改編成卡通藏羚羊形象。
創作一幅表現藏羚羊題材的繪畫作品。
關于藏羚羊的跪拜讀后感(精)三
“坐著那火車去拉薩,去看那神秘的布達拉……”聽著這首歌,我們一行來到了拉薩,拉薩是我們這次西部游的最后一站。經過充分的休息,我們也逐漸適應了高原氣候,開始了激動人心的旅程。
我們來到了羅布林卡,知道了那是喇嘛修建的夏宮。去了色拉寺,聽了喇嘛們的辯經。接下來到了西藏博物館,看了各種各樣的唐卡、樂器、法器。最后來到了著名的布達拉宮,它是一座規模宏大的宮堡式建筑群,建于公元七世紀中葉,它分為紅宮和白宮兩部分。
在西藏,使我最感興趣的還是自然風光。
西藏的藍天白云是最美麗的。每天早上,太陽升起來時,天藍藍的,云白白的。上午,白云飄到了山頭,下午,白云又在半山腰間飄蕩。此外,我還和藏民小朋友學了幾句藏語。你好就是“故康桑”,對不起就是“貢巴瑪聰”。這次西藏之行,我不僅看到了西藏美麗的風景,還了解了許多知識以及西藏的民俗風情。
關于西藏游記優秀作文2飛機前面是駕駛艙,旅客止步。駕駛艙后是頭等艙,每排有四個座位,寬敞舒適頭等艙后是普通艙,普通艙密封的窗戶在飛機兩側,透過窗戶可以欣賞外面的風景,普通艙每排六個座位,左右各三個,中間是通道,座位的上方就是行李架,中間是各種功能臺,有照明設備,叫服務設備和供氧設備及視頻設備。每個座位背部還有一塊就餐板,是方便乘客在飛機上吃飯用的。另外還有一個大袋子里面裝有乘機資料和垃圾袋,最后飛機尾部就是空姐們的工作區和衛生間。
飛機準備起飛了,在視屏提示的演示下我們系上安全帶,收好就餐板,興奮的等待著起飛。飛機沿著跑道慢慢的向前滑行。準備就緒,發動機加速,越來越快,越來越快…。突然一下飛機沖出地面,騰空而起。我趕緊往下望去,只見寬闊的公路像絲帶一樣細,高達的樓房像指甲蓋兒,汽車和人不見了蹤影。不久后,我再一次感到失重,原來飛機又往上爬行了。這時窗外一片白茫茫的云海,好像毛茸茸的棉花,美麗極了。最后,飛機沖出了云層,飛到了云層的上方,云都在我們的腳下啦!
飛機平穩時,空姐們為大家送來了可口的早餐和香甜的飲料。
一個半小時后,視頻提示我們目的地就要到了,飛機準備降落了。這時連綿不斷的貢嘎山脈清晰可見,山離我們越來越近,我們終于安全的飛到了貢嘎機場。
美麗的西藏,我來啦!
關于西藏游記優秀作文3這個暑假我和外公、外婆和爸爸去了西藏,聽說那是一個非常美麗神秘的地方。
我們第一天去了著名的布達拉宮。聽藏族的導游阿姨介紹,宮殿里有好多好多的珍寶,還有許多雕塑和靈位,他們都是為西藏做過貢獻的偉人。布達拉宮里面很大,還有一個非常漂亮的大花園。宮殿里面沒有電梯,我們是一層一層爬上去的。我們爬到倒數第二層,發現墻壁地板都被人修整一新了,導游阿姨說每年西藏的青年人都會踴躍報名參加,他們一邊工作一邊唱歌。
第二天我們乘著小巴車去了林芝,途中經過了巴松措湖。那里的湖水好綠好綠,景色好美。那里還有一棵巨大的千年古樹,我用手摸了摸,也照了相。遺憾的是那天下了小雨,我們沒有能乘坐小船環湖觀光。晚上我們住在林芝附近的索松村藏式莊園,旁邊就是雅魯藏布江和南咖巴瓦峰。我們在江邊的沙灘上散了散步,風很涼爽很舒服,還看到了幾只休息的牦牛。晚上我還參加了篝火晚會,隨著音樂大家唱著歌跳著舞,我也跟著他們跳了幾下。
最后我們去了納木錯,花了整整一天的時間,一路很顛簸很不好走。路上我認識了兩個年紀相仿的小學生,還有一位上海來的老師。大家一路上說說笑笑,就像一家人一樣。終于到了納木錯湖,那里的陽光非常刺眼,我帶著墨鏡騎著牦牛照了相,好開心呀!
關于西藏游記優秀作文48月13日,我和爸爸,還有陽陽哥哥坐上飛機,途徑成都來到了西藏的拉薩。
到了那里,已經是下午了,但是熱情好客的謝毅叔叔早就在機場的門口等我們了,晚上帶我們吃了好吃的菌菇煲,吃完后,爸爸說要早點休息,防止高原反應,我們就回房休息了。
第二天早上,我們先到了大昭寺,大昭寺是文成公主在公園7世紀,也就是在唐朝的時候建造的,是一座龐大的建筑物,大昭寺坐東向西,殿高四層,上覆金頂,輝煌壯觀。我們進入了大昭寺,因為西藏信仰佛教,我看到很多人在低頭叩拜,在大昭寺里面參觀后,我們來到了大昭寺的最頂上,一上去就看到了雄偉的布達拉宮,非常壯觀,據說已經有1400多年的歷史了。
吃完中飯后,我們去了西藏博物館,進了大門。看到了很多古文物,其中有一個陶器,導游阿姨說距今已經有8000多年歷史了,是在阿里地區的瑪旁雍錯旁邊挖掘出來的。
天色已晚,吃完晚飯,我們就回賓館休息了,我非常期待明天去布達拉宮參觀,真希望明天早點來。
關于西藏游記優秀作文5今天,我們從西寧到拉薩坐了一天的火車。
在車上,我們看到了昆侖山上千年不化的雪,在可可西里看到了可愛的藏羚羊,在路上,我們看到了滿地的梭梭。最后還看到了牦牛、羊和馬過馬路呢!
今天,我去了兩個地方(雅魯藏布大峽谷和南伊溝)。
先說雅魯藏布大峽谷吧,雪山有好多啊!最高的就是南迦巴瓦峰了,它高7782米,是世界最高山排名第十五的一座大雪峰。他還有兩個名字:"木桌巴爾山" "羞女山",還是世界上最美的山呢!
南伊溝的湖水很藍很清。但小魚可不少,不過水草很少,它們找不到吃的,好多魚一年才長一斤,雖然小,但很好吃。山上的樹上掛著龍須草,它是一種會飛的植物,靠風把自己吹走,然后吸掉樹的養分,他還能做枕頭和藥呢!
明天就要回家了,要早點睡了,不然明天就起不來了。
有些天的日記沒寫是因為只有8天時間,又是11點睡覺6點起的。
關于西藏游記優秀作文6我們西藏的第二站是南迦巴瓦大峽谷。在這里隨處可見成群的牛羊和云霧籠罩的山脈,據說南迦巴瓦峰終年被云霧擋著真面目,就像一個美麗的少女帶著面紗。這里還有沙山,不可思議的是,它竟然是天然形成的,大自然的力量真強大!
中午,我們去了一戶西藏當地的人家作客。主人熱情地招待了我們,但他們不太會說普通話,我們是用手勢溝通的。他們還特地給我們準備了西藏的特色奶茶呢。可是我有點喝不慣,好咸!我們在主人家吃了中飯,還品嘗了藏香豬,味道不錯,就是皮硬了一點。
下午,我們來到了下灘本賓館。這個賓館真是太酷了,由八個小賓館組成,每個賓館有20個房間,而且每個房間都能看到遠處的群山呢,太漂亮了!
今天我過得很愉快,期待明天精彩的旅行。
關于西藏游記優秀作文7“納木錯”意為天湖、靈湖或神湖,海拔4718米,是世界上海拔最高的咸水湖,也是中國第二大咸水湖。
一路上風景美麗無比,線條粗曠的雪山,清澈見底的小溪,藍藍的天,白白的云,圍繞在山腰,漂浮在山頂,格外多姿。白白的綿羊,黑黑的牦牛,散布在肥美的草場,星星點點的華美藏包更是錦上添花呀!輕快、悠美的藏歌伴我們翻越了海拔5190米的那根拉山口,遠遠的就看見了美麗的納木錯。大家不約而同地叫到:“哇!太美啦!”
天湖像一面巨大的寶鏡,鑲嵌在西藏北邊的草原上。它的東部是直插云宵,終年積雪的念青唐古拉山的主峰,峰頂白雪皚皚,如一個威武的戰士守護著納木錯湖。北側依偎著和緩連綿的高原山丘,廣闊的草原繞湖四周。
我們來到湖邊的一片草地上,像竹子一樣的草地上點綴著白的、紫的、黃的野花。在一個藏族小姑娘的帶領下,我們跳過一片沼澤地來到了湖邊,更近距離地接觸了納木錯;海天交融,湛藍的湖水,蔚藍的天空,潔白的云朵,清新的空氣,仿佛是人間仙鏡,真是令人心曠神怡。這時,我感覺到:畫家筆下的湖、大海,藍得都不夠夸張。
納木錯太美了!
關于藏羚羊的跪拜讀后感(精)四
利用圖片和影像資料了解藏羚羊以及它們的生存現狀,欣賞文學作品《藏羚羊跪拜》。感受作品所表現的思想內涵。運用繪畫、制作等手段對藏羚羊這一題材進行創作練習。
使學生對藏羚羊產生深厚的情感,樹立保護珍稀動物的意識。
能創造性地使用表現材料進行個性表現藏羚羊。
藏羚羊的圖片資料、水彩筆、鉛筆、橡皮、藏羚羊的美術作品。
1、檢查學生用具準備情況。
1、圖片導入
教師:我們國家西北角的青藏高原,有一個我們國家最大的無人區——可可西里,在藏語中,她的意思是美麗的少女,這個常年冰雪的地方,住著一群可愛、高貴的精靈——藏羚羊。
教師:今天我們就要來認識一下這群可愛的動物。
出示課題:跪拜的藏羚羊。
1、欣賞藏羚羊的成長圖片。
出示圖片(借助圖片、影視資料的欣賞,引導學生認識自然界中的藏羚羊,了解藏羚羊的基本結構,觀察、分析藏羚羊都有哪些顯著特點)
2、藏羚羊的寶貴處。
羊角可以入藥,羊毛可以做衣服。
教師:藏羚羊這些寶貴的地方并沒有引起人們對它愛護,而是遭遇了人們對他們的殺害,特別是藏羚羊的羊絨。藏羚羊跑的非常快,于是獵人就用了最殘忍、最原始的抓捕方法:獵殺后扒皮。
出示圖片:結合學生的認知情況,教師進一步引導學生了解藏羚羊是怎樣一種動物,它們現在的處境如何,我們應該怎樣保護藏羚羊。
結合學習活動內容,選擇生觀看藏羚羊慘遭殺害的圖片,以此激發學生對藏羚羊命運的擔憂,樹立自己在環境保護方面的責任意識。使學生深刻地體會到由于人類的貪婪,野生動物正面臨著滅頂之災。讓學生知道美麗的羚羊角與柔軟的羚羊絨只有生長在活著的藏羚羊身上才能構成真正美麗的風景線。
3、藏羚羊的藝術品。
圖片欣賞:福娃迎迎、藏羚羊工藝雕塑等。
4、欣賞人們為尋傳保護藏羚羊的繪畫作品。
5、教師示范繪畫藏羚羊,并示范如何改編成卡通藏羚羊形象。
創作一幅表現藏羚羊題材的繪畫作品。
附:藏羚羊跪拜
王宗仁
這是聽來的一個西藏故事。發生故事的年代距今有好些年了。可是,我每次乘車穿過藏北無人區時總會不由自主地要想起這個故事的主人公—口只將母愛濃縮于探深一拜的藏羚羊。
那時候,槍殺、亂逮野生動物是不受法律懲罰的。就是在今天,可可西里的槍聲仍然帶著罪惡的余音低回在自然保護區巡視衛士們的腳印難以到達的角落。當年舉目可見的藏羚羊、野馬、野驢、雪雞、黃羊等,眼下已經成為風毛麟角了。
當時,經常跑藏北的人總能看見一個肩披長發、留著濃密大胡子、腳蹬長統藏靴的老獵入在青藏公路附近活動。那支磨蹭得油光閃亮的權子槍斜掛在他身上,身后的兩頭藏牦牛馱著沉甸甸的各種獵物。他無名無姓,云游四方,朝別藏北雪,夜宿江河源,餓時大火煮黃羊肉,渴時一碗冰雪水。獵獲的那些皮張自然會賣來一筆錢,他除了自己消費一部分外,更多地用來救濟路遇的朝圣者。那些碴長頭去拉薩朝覲的藏家人心甘情愿地走一條布滿艱難和險情的漫漫長路。每次老獵人在救濟他們時總是含淚祝愿:上蒼保佑,平安無事。
殺生和慈善在老獵人身上共存。促使他放下手中的權子槍是在發生了這樣一件事以后——應該說那天是他很有福氣的日子。大清早,他從帳篷里出來,伸伸慵腰,正準備要喝一銅碗酥油茶時,突然瞅見兩步之遙對面的草坡上站著一只肥肥壯壯的藏羚羊。他眼睛一亮,送上門來的美事!沉睡了一夜的他渾身立即涌上來一股清爽的勁頭,絲毫沒有猶豫,就轉身回到帳篷拿來了權子槍。他舉槍瞄了起來,奇怪的是,那只肥壯的藏羚羊并沒有逃走,只是用企求的眼神望著他,然后沖著他前行兩步,兩條前腿撲通一聲跪了下來。與此同時只見兩行長淚就從它眼里流了出來。老獵人心頭一軟,扣扳機的手不由得松了一下。藏區流行著一句老幼皆知的俗語:“天上飛的鳥,地上跑的鼠,都是通人性的。”此時藏羚羊給他下跪自然是求他饒命了。他是一個獵手,不被藏羚羊的憐憫打動是情理之中的事。他雙眼一閉,扳機在手指下一動,槍聲響起,那只藏羚羊便栽倒在地。它倒地后仍是跪臥的姿勢,眼里的兩行淚跡也清晰地留著。
那天,老獵人沒有像往叫6樣當即將獵獲的藏羚羊開宰、扒皮。他的眼前老是浮現著給他跪拜的那只藏羚羊。他感到有些蹺蹊,藏羚羊為什么要下跪,這是他幾十年狩獵生涯中唯一見到的一次情景。夜里躺在鋪上他久久難以人眠,雙手一直顫抖著……次日,老獵人懷著忐忑不安的心情對那只藏羚羊開膛扒皮,他的手仍在顫抖。藏羚羊的腹腔在刀刃下打開了,他吃驚地叫出了聲,手中的屠刀咣當一聲掉在地上……原來在藏羚羊的子宮里,靜靜臥著一只小藏羚羊,它已經成型,自然足死了。這時候,老獵人才明白為什么那只藏羚羊的身體肥肥壯壯,也才明白它為什么要彎下笨重的身子向自己下跪:它是在求獵人留下自己孩子的一條命呀!
天下所有慈母的跪拜,包括動物在內,都是神圣的。
老獵人的開膛破腹半途而停,當天,他沒有出獵,在山坡上挖了個坑,將那只藏羚千連同它那沒有出世的孩子掩埋了。同時埋掉的還有他的權子槍……從此,這個老獵人在藏北草原上消失了。沒有人知道他的下落。
關于藏羚羊的跪拜讀后感(精)五
“藏羚羊跪拜”呈現了最圣潔的母愛,并因此反襯出人類為了滿足一己之私欲,冷酷無情地屠殺生命的罪惡。從而教育孩子關愛生命,懂得人與自然和諧共處的道理。本設計重視學生在閱讀過程中的主體地位并強調學生閱讀的自主性和獨立性,以情施教,引導學生深入文本世界進行感受和體驗性閱讀,進而開展探究性閱讀,在讀中顯情,悟中生情。
1、學會課文中的生字以及理解“蹊蹺、狩獵、忐忑不安”等詞語的意思。
2、憑借課文中的語言材料,感悟藏羚羊崇高、偉大、神圣的母愛和老獵人的慈善情懷。
3、讓學生初步感知人與自然和諧共處的道理。
1、設懸念:上課前老師讀讀這樣兩段文字,此刻你最想知道的是什么?(出示相關段落)
預設:這位老獵人為什么會在藏北草原上消失?
2、是的,很多同學都對這位狩獵的老人突然消失感到很蹊蹺。
出示“狩獵”、“蹊蹺”讀兩遍,什么意思?(打獵、奇怪)“蹊”這是個多音字:在哪個成語里見過面?(另辟蹊徑)
3、揭題:據說老獵人的出走與一只藏羚羊有關,今天,我們一起來閱讀一則感人至深的傳奇故事——《藏羚羊跪拜》。(出示投影,顯示課題)齊讀兩遍。
師:在藏羚羊和老獵人身上到底發生了一個怎樣感人的故事呢?請同學們放聲讀讀課文,把課文讀通、讀順,邊讀邊想故事的大概內容。
一個老獵人無視藏羚羊的跪拜,獵殺了一只懷孕的藏羚羊,在真相面前,老獵人埋掉了自己的槍,消失在茫茫的藏北草原上。
隨機評價:你真會讀書,抓住幾個重要的詞,將課文的大意敘述出來。
(一)重現跪拜的畫面,走近藏羚羊
1、課文中有一段話及其生動的再現了當時藏羚羊跪拜時的情景,咱們找出來讀讀,并用筆劃出藏羚羊在跪拜求饒時讓你特別感動的地方。
句子1:他舉槍瞄了起來,奇怪的是,那只肥壯的藏羚羊并沒有逃走,只是用企求的眼神望著他,然后沖著他前行兩步,兩條前腿撲通一聲跪了下來。與此同時只見兩行長淚從它眼里流了出來。
2、指名讀,說說你感動的原因
請你帶著自己的感受讀讀這句話
3、點擊動詞變紅色(望——沖——跪——流),有時從一個人的動作里可以推測揣摩他的心理活動,這也是我們平時閱讀文章深入思考的一種好方法,那么通過這些醒目的紅字讓你揣摩到了什么?(藏羚羊的期盼、悲痛、害怕、無助、恐懼……)
4、對,這一動作,分明流露出藏羚羊那種難以用言語來表達的痛苦,尤其是那長淚更是讓人感到心酸與無助,相信這一跪拜打動了所有同學的心,咱們再來讀讀。
5、那么,藏羚羊這樣虔誠的跪拜,苦苦的哀求能否打動和改變這位以打獵為生的老獵人的心呢?(帶著這個問號深入思考)快速讀讀3—5自然段,找找相關的句子和段落
(二)揣摩老獵人的內心,走近老獵人
預設:能打動和改變老獵人的心
追問:從哪看出來?
出示句子:老獵人的心頭一軟,扣扳機的手不由得松了一下。
他雙眼一閉,扳機在手指下一動,槍聲響起,那只藏羚羊便栽倒在地。
1、從這個句子中,你可以感受到什么?(相比剛發現獵物時的勁頭,此時的老獵人顯得猶豫不決)
是的,此時的獵人心頭一軟,雙眼一閉,已經有了惻隱之心(出示該詞)
還從哪看出能打動和改變老獵人的心
出示句子:那天,老獵人沒有像往日那樣當即將獵獲的藏羚羊開宰、扒皮。他的眼前老是浮現著給他跪拜的那只藏羚羊。他有些蹊蹺,藏羚羊為什么要下跪?這是他幾十年狩獵生涯中惟一一次見到的情景。夜里躺在地鋪上,他也久久難以入眠,雙手一直顫抖著…………
2、說說你內心的想法
夜里躺在地鋪上,他也久久難以入眠,雙手一直顫抖著…………
3、從這個句子中你感受到獵人怎樣的心情?走進獵人的內心說說他在想什么,是的,夜晚,上燈了,他感到不安,因為白天藏羚羊跪拜的畫面出現在他眼前。夜深了,他感到十分的不安,藏羚羊跪拜的畫面又出現在他眼前。凌晨了,他感到極度的不安,藏羚羊跪拜的畫面再一次清晰地在他眼前呈現。
4、整整一個晚上,他就是這樣輾轉難眠,雙手一直顫抖著,直到第二天。
出示句子:次日,老獵人懷著忐忑不安的心情將那只藏羚羊開膛扒皮,他的手仍在顫抖,腹腔在刀刃下打開了,他吃驚得叫出了聲,手中的屠刀咣當一聲掉在地上……。
5、師讀句子,同學們,此時獵人顫抖的還僅僅是這雙手嗎?(心也在顫抖)
此時的獵人,這才明白(生接下去說)為什么那只藏羚羊的身體肥肥壯壯,明白為什么要彎下笨重的身子為自己下跪,還明白……
是啊,屠殺是獵人的天職,一個出色的老獵人,經歷過無數次血淋淋的場面,可是面對那只死去的藏羚羊,他的心靈被徹底的震撼了。
同學們通過深入地理解課文,獵人的情感變化已清晰地展現在我們眼前(出示燈片)最終打動獵人的不僅僅是藏羚羊的跪拜,而是——(出示句子:天下所有慈母的跪拜,包括動物在內,都是神圣的。)齊讀
1、讀著這句話讓你想到什么?(跪拜不一定是下跪而是一個慈母內心的乞求與心中那份強烈的渴望)
2、像藏羚羊跪拜這樣感人的畫面,在我們生活中也時常上演。出示燈片:這藏羚羊的跪拜是在乞求放孩子一條生路,那慈母的跪拜是
師創設情境:當一個孩子病重正在醫院搶救室搶救的時候,外面等候的母親的內心肯定焦急萬分,那么她在乞求什么呢?
在外打工的民工的孩子在家鄉讀書,而他的爸爸媽媽卻在遠離他們很遠的城市打工,此時的媽媽又會想什么呢?
再次讀這句話:天下所有慈母的跪拜,包括動物在內,都是神圣的。
2、續寫:所以,藏羚羊長跪不起,悲慘倒地的畫面深深地烙在老獵人的心中,給了獵人強烈的震撼,于是他把那支陪伴他幾十年的槍深深地掩埋了,從此消失在茫茫的藏北草原上,沒有人知道他的下落……學了課文,我們卻讀懂了他的出走,請你寫下來(教師巡回指導)
3、交流,教師即興點評
這位同學的感悟很深……
你真的讀懂了老獵人的內心……
文字雖然不多,理解的真透徹……
總結:獵人的出走是一種懺悔,也是一種感悟,更是對后人的一種教育。這節課就上到這里,謝謝同學和老師,下課!
關于藏羚羊的跪拜讀后感(精)六
《藏羚羊跪拜》是長春版五年下冊第4單元動物之美的第2課。是一篇文質兼美的文章,敘述了一只藏羚羊為了保護自己肚中的孩子,向獵人跪拜求生,但最終沒有逃脫獵人的槍口,而獵人為之感動,從此不再打獵的故事。作者意在借這一凄美、悲壯的故事,喚起人們保護動物,熱愛自然的健康情感。
1、知識與技能
⑴會認10個生字,會寫8個生字。積累部分詞語。
⑵通過閱讀理解課文,關注文中細節描寫,體驗藏羚羊震撼人心的母愛力量,把握老獵人的形象及情感變化。
⑶在閱讀、交流、及表達的過程中培養學生語文學習的綜合能力。
2、過程與方法
⑴經歷自主學習的過程,在品讀、聯想、推測等閱讀策略理解課文的基礎上選用質疑重點句子的提問策略深入閱讀。
⑵在小組學習過程中學會與他人合作、交流、分享。
⑶在集體交流的過程中不斷自我改進、自我提高。
3、情感、態度、價值觀
⑴愿意與人交流,通過交流不斷完善自己的學習成果。
⑵通過本課學習,建立保護動物,熱愛自然的健康情感。激發深層次思考,培養續寫故事的興趣。
把握藏羚羊跪拜的細節,從而感受動物的靈性。樹立關愛動物,關愛自然的觀念。
通過分析人物的心理行為變化體會老獵人的思想性格,把握人物形象。
首先引導學生了解文章的寫作背景,把握時代性、社會性,掃清字詞障礙,理清文章脈絡,記下初讀感悟。接著引導學生感悟藏羚羊悲壯求生的一幕,反復朗讀體會描寫藏羚羊跪拜的文字。感悟“天下所有慈母的跪拜,包括動物在內,都是神圣的。”品味語言表達的準確性。然后,從人物的描寫中體會老獵人的心理行為變化,把握老獵人這一人物形象。
詳細的過程不再細述,具體說一下本節課的設計:
這一課運用了集體補充指導式。學習指南的第一點都是要求學生自己進行該項任務學習,有一個自我認知的過程,經歷自我獨特的認識和感受。這是與以往教學相同的地方。不同的是以往學習要求是由教師口述出來的,個別學生注意力不集中可能不夠引起足夠的注意。還有以往自主學習都是直接在書上進行批注閱讀,節省了大量時間。但同現在的學習卡比起來我覺得學習卡更加合理。因為標注書上的只是個人的最初見解,不可能十分完善,也沒地方不斷修正,而學習卡可以傳閱后進一步完善答案,更適用一些。無論學習卡還是指南,都可以使學生集中注意,沉下心來,默默地去理解感知。
指南的第二項是小組合作交流。這與以往教學也是相同的。區別在于交流的方式。對于沒有進行過這種交流的班級我設計了游戲“熱山芋”。這是我在書中看到的一種“熱山芋法”,就是在小組內有序傳閱自學成果。為了讓學生一目了然的明白這種方法不僅是傳,還要讀懂傳來的答案,解決自己棘手的問題。我創編了筆袋熱山芋游戲,傳閱中仔細觀察每個筆袋不同特點,這就是子課題,得出筆袋共同特點,這就是總答案。學習中用熱山芋法在小組內交流,做到了每人讀其他五個人的答案。最大限度獲得了信息的交流,汲取五人的營養后熱山芋傳回自己的手中在進行二次感悟,認識得以升華。尤其是班級所有差生得到了最好的兼顧。就是他自己的感悟再怎么局限讀了其他五個人的見解也會進行自我修正。真正是活而有序,動而不亂,合而有效。完全克服了以往“一人說大家聽,信息不夠;搶著說亂哄哄,信息不清”的狀態至于學習卡完成情況因為要互相傳閱,又有小組長組織,沒有一個不寫的,還都想寫好積極匯報,匯報時是提升的成果,差生也可以和優生一樣回答問題,不存在差生問題。匯報時完全聽得清清楚楚,如果不為了給聽課老師看,沒必要展示。
教師指導補充究竟補充什么。這個問題看似課堂隨機出現的問題,實際應該是教師心中備而待用的問題。也就是教師心中有當堂要學的所有內容。這樣一旦匯報不到位教師就要有幕后走到前臺拍磚引玉。
1、一般常規問題。比如“狩”讀音。“逮”中隸字最后一筆學生沒匯報教師就要引導。課題跪拜的理解尤其重要,匯報出則以,沒匯報就要引。
2、有關聯想、推測。學生關于藏羚羊跪拜細節學得會比較好,但是很難發揮聯想挖掘藏羚羊內心活動,這就需要教師適時點撥。結合神態、動作引讀有關心理活動的補充從而引出深入研究的問題“天下所有慈母的跪拜,包括動物在內,都是神圣的。”的含義,進行討論。還有就是“殺生和慈善在老獵人身上共存。”這一性格特點學生在自學關于老獵人的描寫中都能理解。難就難在他對人慈善,對動物并不慈善。對高原精靈藏羚羊的慈善僅限于微薄的一點點”心頭一軟”“雙眼一閉”殺生還是主要的。而對于“久久難以入眠”是的心理推測就需要教師加以點撥,因為學生小沒法理解失眠,也不理解失眠會想事情。這里教師點撥,再加上發現小羊時心里推測就會起到四兩撥千金的作用,老獵人對動物的善念真正點燃,慈善的形象在學生心里趨向完善,埋槍埋葬了什么也就順理成章,水到渠成的理解了,不必另外花費精力。至此老獵人形象走向完善,整體感悟一下獵人最終棄惡揚善的形象。如果只抓住“殺生和慈善在老獵人身上共存”理解,不理解埋槍不把握最終走向慈善的形象,就不會真正把握文章主旨。
1、字詞的學習要求不應該與檢測卡同時發放,應該放手讓學生自己學習,這樣學生除了生字詞語外還能學的更多,而不是局限檢測卡上有限的內容。在學生寬泛的學習后再發放檢測卡。如果學生拿著檢測卡學習,那不是自學,是在寫老師布置的練習。閱讀學習指南應該具有宏觀指導性。每個指南適合一個大問題,而不應是細碎的小問題。小問題則學生被老師牽著鼻子走,就是一個一個的回答問題。比如閱讀指南一簡言之就是體會跪拜描寫,深思母愛神圣的含義。指南二就是從人物描寫體會獵人心理變化,感悟人物形象。
如果從“殺生和慈善在老獵人身上共存”生發開去閱讀理解,獵人形象得以突出。藏羚羊這個主人公地位就會削弱,有點喧賓奪主。獵人的轉變是藏羚羊神圣母愛感召的結果。教材說明很清楚:文章敘述了一直藏羚羊為保護自己肚中的孩子,向獵人跪拜求生,但最終沒有逃脫獵人的槍口,而是獵人為之感動,從此不再打獵的故事。兩個形象,兩個主旨。不是以獵人為主,獵人的形象主要在藏羚羊跪拜后變化。學習文章先理解藏羚羊跪拜及神圣母愛,后把握獵人形象,順文而下,水到渠成。
當然,最重要的還是教師對教材的理解和把握。千法萬法,鉆研不好教材就沒法。每讀一遍教材,就有一種不同的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