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的記憶力會隨著歲月的流逝而衰退,寫作可以彌補記憶的不足,將曾經的人生經歷和感悟記錄下來,也便于保存一份美好的回憶。大家想知道怎么樣才能寫一篇比較優質的范文嗎?以下是我為大家搜集的優質范文,僅供參考,一起來看看吧
最新青島一日游奧帆導游詞如何寫一
極地海洋公園的設計構思是在一樓仿佛置身水底,到二樓則是從陸地、甲板和冰山上觀察水面,可以從多個角度盡情地接觸海洋動物。但由于目前部分展館還在修建中,因此游客前來游玩主要觀看的就是極低海洋動物館里的珍稀極地動物和表演、海底隧道里的多種魚類以及歡樂劇場里的動物表演。
在景點入口處會有每天演出的時間,另外在進入展館上二樓的轉角處也會有電子顯示屏滾動顯示,大家可以記下來,然后根據時間先觀看這些有時間限制的演出,然后再返回去照相、購物等。
極地海洋動物館和歡樂劇場每天都有表演,表演時間各不相同以當天信息為準,兩個館表演內容也不同,極地館主要是海豚和白鯨,位置在一樓的動物表演場。如果幸運,觀眾還能被選中和動物做親密接觸,比如讓大白鯨親吻一下,摸一摸海豚的頭,坐進海豚拖拉著的皮艇里在水上逛一圈,和它們合影留念等。
歡樂劇場則是海獅、海象和小丑雜技表演,時長為30分鐘,位置在歡樂劇場室外表演場。此外,在各個動物展區每天還有喂食表演,大約10分鐘左右,有興趣的也可以去看看。
進入極地海洋動物館的極地大廳,雖身處室內,但并無局限感,中間部分上下貫穿,視野通透,乘扶梯可到到二樓,令人視覺更加開闊。一樓主要可以看到的有北極熊、海獅和海獺等極地動物。
參觀完了一樓就可以坐電梯前往二樓,這里仿佛就是一個冰雪世界,在模擬的極地環境中,冰雪溶洞、愛斯基摩人雪屋等極地景象隨處可見,真實體驗冰雪極地生活的美妙感覺。這里還有企鵝、南極科考隊模型和海盜船等,你可以在這里拍照合影,仿佛自己置身在南極。
整個展館中最知名的動物大白鯨就在這里,兩條白鯨在水里自由自在地游著,偶爾也會探出來頭來跟大家見個面,同時還會發出非常特殊的叫聲。如果有興趣你還可以花50元錢,買幾條小魚給大白鯨喂食。白鯨的旁邊其實就是北極熊的家,因為一樓和二樓中間上下貫穿,因此你可以從二樓直接看到樓下的北極熊,另有一種視角。看完了大白鯨還可以去旁邊的北極狼、海豹展館看看。
在觀看完一樓和二樓的全部動物之后,你可以乘坐電梯再回到一樓,參觀海底世界,館內巧妙運用人工造景的技術手段,利用場館的不同資源打造了可以直接觀賞海洋動物的海底隧道,在這里隔著透明的玻璃可以看到上千種珍稀海洋魚類、鯊魚穿梭在自己的頭上或者身邊、圍戲在珊瑚群周圍的小丑魚以及輕姿曼舞的大海龜,讓你仿佛置身于浩瀚的大海。在海底隧道的盡頭有一個個分離的觸摸池,里面是單獨的生物,比如尖吻鱘,海鰻,鸚鵡魚等等,有些是可以讓游客觸摸的。
游覽時可以自帶一些水和干糧,當然你也可以在二樓的企鵝王國驛站餐廳點上一份套餐,價格不算很貴。此外,在景點出口處有禮品店,多是各種各樣的明信片、玩偶,非常適合給小朋友當禮物。
最新青島一日游奧帆導游詞如何寫二
青島是美麗的海濱城市,是理想的度假勝地。這里山清水秀、風景如畫、天藍海碧、綠草如茵,其海濱風光更是別具一格。下面我們要參觀的就是青島的象征――棧橋。不知道大家有沒有注意過馳名中外的青島啤酒商標,它上面的圖案便是棧橋。青島人以青島啤酒為驕傲,他們同樣也以棧橋為榮。棧橋西南面是新建的中苑廣場,東面是與棧橋隔海相望的小青島,北邊是繁華的中山路,他的南面就是一望無際的大海了。棧橋就好像一條長虹,飛旋與這碧波蕩漾的青島灣中。我們漫步在棧橋之上,就如同置身于大海之中,可以充分感受到海的氣息和他的寬廣偉大。漲潮時,海浪拍打著橋身,使人聯想到正乘坐著輪船在海中航行……
我們現在看到的便是棧橋了。它位于青島灣中,目前全長440米,寬8米,與市區繁華的中山路成一條直線,由海岸前伸入海。從遠處看,它像一條長虹橫臥在大海之上。
30年代,棧橋曾被譽為青島十景之首,青島市鄉二十四景之一,不少文人墨客為之留下詩賦和贊譽,國內外的重要賓客、要員、知名人士在青島觀光時,都要登臨棧橋,欣賞海濱風光。20__年包括棧橋在內的海濱風景區,被國家旅游局評為首批aaaa級風景區。
關于棧橋的解釋是:“凡是伸到海里的簡易碼頭都稱為棧橋。”那它為什么又會成為青島的標志呢?青島在100多年前是一個小漁村,1891年清政府下詔書在青島建置。1892年清政府派登州總兵章高元帶兵駐扎青島,為便于部隊軍需物資的運輸,建了兩座碼頭,一座就是現今的棧橋。該碼頭原稱謂很多,有海軍棧橋、前海棧橋、南海棧橋、李鴻章棧橋、大碼頭等,長200米,寬10米。另一座位于總兵衙門前方的'“衙門橋”長100米,寬6米,亦稱“蝸牛橋”。這兩座碼頭都是中國工程師自己設計的,也是青島港最早的碼頭建設。
1897年,德軍以演習為名,從青島灣登陸,武力占領青島,棧橋成為德軍侵占青島的見證。
德帝國主義侵占青島后,將原橋北端改為石基,水泥鋪面,南端下立,鋼制橋架上面鋪有木板,并設輕便鐵軌,南端仍是鐵木橋,橋身延長到350米,仍為軍用碼頭。1904年大港第一碼頭建成后,棧橋逐漸失去它作為碼頭的歷史使命,開始向游人開放。1922年青島被中國收回,1931年國民的政府出巨資由德國信利洋行承包重建,橋身加長到440米,橋南端增建了半圓型的防浪堤,并在防浪堤上修建了具有民族形式的二層八角涼亭,亭子由彩色琉璃瓦覆蓋,24根紅漆柱子支撐,取名“回瀾閣”。整個工程至1933年4月竣工。棧橋從此成為青島第一景。
建國后,人民政府多次撥款對棧橋進行維修,1985年青島市又對棧橋進行了大規模的全面整修,兩側圍以鐵索護欄,12對歐式橋燈相峙而立,外鋪砌花崗巖石臺階。1998年底至1999年6月市政府再次撥款對棧橋進行了大規模整修,此次維修既達到防風浪、防腐蝕要求,保持原有的風韻,又與兩側護岸設施相匹配,增加了美觀效果,使整個橋體煥發了青春。
大家前面走,看前面這座由中國民族風的雙層閣樓叫回瀾閣,閣頂覆蓋著黃色琉璃瓦,周圍的亭柱共24根。閣內是雙層圓形的廳堂,各中心有螺旋形樓梯。回瀾閣與這碧波綠水相互輝映,非常的雄偉壯麗。早在30年代,飛閣回瀾這一景觀就被列在了青島市十大景觀之首。
大家看,每個窗都有一框,每個框都可以看到不同的景色,景象畫一樣嵌在窗中,這就是所謂的“一窗一框,一景一畫”。
棧橋是青島歷史的見證,有著一百多年的歷史。她身上即刻錄了青島的屈辱歲月,也記錄了解放后青島市的建設與發展。我們現在站在棧橋橋頭,沿著這條通往海中的路往前走,如同置身于大海之中,能充分感受到海的氣息,體驗到海的寬廣偉大。碧波拍打著橋面,白云在頭上飄過,海鷗在天空中飛翔,游船在海中穿梭,大家在行進中可以看到岸邊的紅瓦、綠樹如同一幅美麗的畫卷逐漸展現在我們面前。我們可以充分領略到康有為先生所描寫的:“碧海藍天,紅瓦綠樹”。
前面我們看到的這個沙灘是棧橋海水浴場,它是市區浴場中最小的一個。它與繁華的中山路相鄰而且周圍環境十分優美,有很多人到此游泳。
看前方的高大建筑,我們首先看到的那座玻璃幕墻樓是山東省國際貿易大廈,它共有39層,地下3層,地上36層,高是118.5米,是90年代齊魯第一高樓。接下來我們看到的那座高大建筑是青島的海關大樓,共26層,地上24層,地下2層,139.9米高,是中國北方的三大海關之一,自1997年開始連續五年監管的進出口貨運量名列全國第一。
海關大樓前面那座造型奇特的建筑是海上皇宮,海上皇宮是一座集游覽、娛樂、演出、餐飲于一體的旅游場所。整座建筑是由幾個四分之一的圓體組成的,共6層,地下一層,地上5層,整體用108根柱子支撐,建筑面積1。1萬平方米。它以一流的環境,五星級的服務,被列為青島餐飲特一級就店。
回瀾閣對面那座小島是小青島,小青島上因為植被茂盛,郁郁蔥蔥,看上去一片翠綠因此而得名。大家看它的形狀像不像一把琴?水像他的琴弦,風起時,波浪會響起錚錚琴聲,所以小青島又叫琴島。島上的那座錐形燈塔是船只進出膠州灣的航標。塔內有水晶棱造的反光鏡,可以為進出港口的船只導航。
在小青島南面還有一座島,那就是“薛家島”。它的面積為27平方公里,海岸線長達38公里,并有青島最長的一個沙灘―“金沙灘”。
大家看到與小青島僅一水之隔停泊著許多軍艦的是中國海軍博物館,它是我國目前規模最大的一處反映中國人民海軍面貌的綜合性博物館。現每年接待游客達幾十萬人之多。
接下來請大家看一下北面那兩座高高聳立的塔樓,那就是天主教堂。它高56米,上面的兩個十字架分別為4。5米,是青島地區最大的哥特式建筑,它也是對外開放的一個宗教景點。
與棧橋北端相接的是青島最繁華的商業街“中山路”。中山路全長1300多米,63座建筑,160多家商場,同時它還是國家確定的全國100個文明示范點之一。
在棧橋的東側,是泛海名人大酒店。由德國建筑師保爾?弗里德里希設計,為典型德國古典式建筑。
大家看東北方向離我們最近的建筑就是天后宮,是青島市區現存最古老的有民族風格的建筑群。那時一座集媽祖文化、海洋文化、民俗文化于一體的著名人文景觀,現在是青島市民俗博物館。天后宮里保留著四大廟會節日:天后誕辰節、天后升天節、清明節廟會及海洋節。那濃郁活潑的海洋民俗風情吸引了眾多游人。
棧橋是青島歷史的見證。她身上不僅刻錄了青島的屈辱歲月,也記錄了解放后青島市的建設與發展。就棧橋本身來說,他能在海浪的沖擊和海水浸泡下依然屹立于海中,可建造橋的工藝之高。這也體現出中國人民的智慧和技術水平。
好,現在是自由活動時間,大家可以拍照留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