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論是身處學校還是步入社會,大家都嘗試過寫作吧,借助寫作也可以提高我們的語言組織能力。范文怎么寫才能發揮它最大的作用呢?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優質范文,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有關除數是兩位數的除法教學反思(推薦)一
四(上)第9~10頁例題、想想做做1~4。
【教材簡析】
這部分內容教材是按照“提出問題------獨立解決----產生矛盾-----互動交流-------解決問題”這樣一個思路進行教材編排的,學生在學習這一課以前,已經學會了運用五入法進行試商,同時,學生在運用四舍法試商時,發現初商偏大,知道要調小,有了這些知識基礎和方法經驗作為支撐,學生在解決今天的例題時難度不是很大。本節課的難點在于1、學生在做“五入調商法”這一類題時,速度相當慢。2、當“四舍調商法”和“五入調商法”放在一起時,學生搞不清調大還是調小。針對這一難點,在本節課的設計中,也有了較好地突破,在實際教學中,效果也較好。
【教學目標】
1、 使學生能夠在具體的情境中發現問題,解決問題,從而探索出五入法的調商方法。
2、 使學生通過四舍調商法和五入調商法的對比,體會到初商偏大要調小,初商偏小要調大,掌握解決問題的一般方法。
3、 使學生在探索地過程中積累解決問題的方法,在合作交流的過程中培養學生相互合作的意識和能力。
【教學重點】
通過獨立思考,小組交流探索出“五入法”的調商方法。
【教學難點】
調商速度很慢,與四舍調商法混在一起,部分學生搞不清調大還是調小。
【教學過程】
一、 創設情境、自主探索
1、 (創設情境)同學們,四(2)班的兩位小小圖書管理員去圖書館借書了,我們我和他們一起去圖書館看看吧。(出示掛圖)提問:從圖中你獲取了哪些數學信息?你能提出一個什么問題呢?要解決這個問題,該如何列算式呢?為什么用除法?
2、 (獨立解決)提問:252÷ 36等于多少呢?你能在自備本上算一算嗎?
3、 (產生矛盾)在算的過程中你發現了什么問題?(余數和除數一樣大)
4、 (互動交流)余數和除數一樣大,說明了什么?如何才能使余數比除數小,請你和小組里的同學討論討論。(集體交流)請一位同學說說解決問題的方法。
5、 (解決問題)接下來,你會做了嗎?請你把這道題做完。(學生做完以后,請一位同學說一說如何做的,教師板演過程,完成單位名稱,答句。)
6、 (強化練習)想想做做第一題:仔細觀察這些豎式的初商,出現了什么問題?你怎么知道的?(指名回答)準確的商是多少?同桌相互說一說?(集體交流)
設計說明:計算教學相對比較枯燥,思維含量不高,但是本片段在充分領會教材意圖的基礎上,設計了這樣幾個環節:創設情境-----提出問題------獨立解決------產生矛盾------互動交流-----解決問題-----強化練習,這幾個環節層層遞進,環環相扣,使學生經歷了探索的過程,在這一過程中,不僅解決了問題,同時體驗了解決問題的過程和方法,學生的思維得到了較好地訓練。
二、 回顧反思,對比歸納
1、 回顧我們今天學的豎式計算,我們采用了什么方法進行試商?(五入法試商)五入法試商初商可能會怎么樣?(偏小)為什么?(把除數看大了)初商偏小怎么辦?(調大)
教師板書:五入法試商-----除數看大了------初商可能偏小----初商調大
2、 出示“四舍調商法”例題,回憶一下,“四舍法試商”的過程,你能象上面這樣說一說嗎?(同桌說一說)
教師板書:五入法試商-----除數看大了------初商可能偏小----初商調大
四舍法試商-----除數看小了------初商可能偏大----初商調小
3、 出示“四舍試商”和“五入試商”兩道例題,你覺得哪道題更容易看出初商是否合適?(四舍法在檢驗時就可以看出初商是否合適,而五入法要在余數算出來以后才能看出初商是否合適,所以四舍更容易看出初商是否合適。)
4、 有沒有辦法使我們在用五入法試商時,也能在檢驗時就看出初商是否合適呢?同桌討論,交流。
設計說明:用五入法試商時,可以采用“初商+1”的辦法進行試商。例如,252÷36,初商時6,我就直接寫商7,如果7合適,那正好,如果7不合適,在檢驗的時候就已經發現偏大,再調小1變成6。
設計說明:五入法試商采用“初商+1”進行試商,有這樣兩個好處:1、提高了試商的速度,學生在檢驗的時候就可以看出“初商+1”的那個商是否合適。2、可以幫助學生建立更簡潔的認知結構,采用“初商+1”法試商,出現的問題都是在檢驗時被除數不夠減,說明“初商+1”的那個商偏大,調小就可以了,這和四舍法試商出現的問題是一致的,體現了知識與知識、方法與方法之間的內在聯系。
三、 運用知識,解決問題。
1、 出示想想做做第三題,提問:這里的豎式都要采用什么試商法?(五入法),五入法就可以采用“初商+1”法進行試商,運用這個辦法,試一試,方便嗎?(每人選擇兩題算一算。)
2、 想想做做第四題。
3、 說明:用“初商+1”法試商的確很方便,但是,在用這個方法之前你一定要看清楚這個題是否適合“初商+1”法,這是關鍵,那什么時候才能用“初商+1”法呢?(五入法)
四、 歸納總結,提煉精華。
有關除數是兩位數的除法教學反思(推薦)二
1、學生通過實踐練習活動熟悉、掌握口算整十數除整十、幾百幾十的數的方法(商一位數)。
2、初步掌握用整十數除的試商方法和豎式的書寫格式,會用列豎式的方法計算商是一位數、除數是整十數的除法。
4、初步掌握用“四舍”、“五入”法試商,會用這兩種試商方法進行筆算。
5、步掌握除數不接近整十數的除法的試商方法,能正確計算除數不接近整十數的筆算除法。
6、讓學生經歷探索過程,了解商的變化規律。
7、學生能夠結合具體的情境進行出發估算,并說明估算的思路。
8、通過學習、探究,培養學生的計算能力、概括能力和推理能力。
除數是兩位數的除法,是小學生學習整數除法的最后階段,它是在學生學習了多位數乘一位數、除數是一位數的除法的基礎上進行教學的。本單元主要內容有:口算除法、筆算除法。
用整十數除整十數、幾百幾十數的口算,在日常生活中經常用到,同時又是學習除數是兩位數筆算除法的重要基礎。因此把它安排在筆算之前教學。為了解決試商這個關鍵問題,教材按照計算的難易程度分兩段編排:①商是一位數。主要解決商的書寫位置、除的順序、突出基本的試商方法,幫助學生理解筆算的算理。②商兩位數。對于試商的方法,本單元主要采用“四舍五入”法,即用“四舍五入”的方法把除數看著與它接近的整十數去試除被除數。這種試商方法學生比較容易掌握,并且在大多數情況下,試一兩次就能確定出一位商。在教學一般的試商方法的基礎上,教材還注意教學在特殊情況下,靈活地運用試商方法。
重點
1、掌握口算和估算的方法,能正確的把兩位數看成整十數。
2、能熟練的進行試商和商的定位。
3、培養根據具體情況采用不同方法試商的能力。
難點:
1、掌握估算的方法,并正確進行估算。
2、確定商的位置及試商方法。
3、運用“四舍”、“五入”法試商。
1、p78、79頁例1是口算除法。(整十數除整十數或幾百幾十的數,商一位數。)80÷20=4注重學生說算法:算法一:想乘法做除法,20×4=80,所以80÷20=4。算法二:8÷2=4,所以80÷20=4。在“想一想”中,83÷20≈( )80÷19≈( ),讓學生自主思考,最后教師要引導方法:先估除數成最接近的整十,再估被除數,然后用口訣能計算出來。120÷30= 的方法同上。
2、p81-82頁的例1是筆算除法1商是一位數的除法(1)(除數是整十數的除法),92÷30=在這個例題(1)中重點解決試商的方法和筆算豎式的書寫格式(商寫在什么位置)。例題(2)140÷30=重點解決被除數的前兩位不夠除,要看前三位。通過兩題分析、歸納:除到哪一位,商就寫在哪一位上。
3、p84頁例2是筆算除法1(2)(除數不是整十數的除法)。例題(1)84÷21=是把除數“四舍”后試商的教學。例題(2)196÷39=是把除數(五入)后試商的教學,注意這里有一個調商的過程,要放手讓學生探究如何調商最恰當。
4、85頁例3是筆算除法1(3)(除數不是接近整十數的除法)140÷26=,這里涉及到兩次調商的過程。把“26”看成“30”來試商,大了,再把“26”看作“25”來試商??赡苡械膶W生還會把“26”看作“20”來試商,這里要引導學生從第一次試商后的余數來觀察試商也行。所以本節課要充分發揮學生的主動性,自己解決問題。在這一節課還要歸納出:每次除得得余數要比除數小。
5、p89頁例4是筆算除法2商是兩位數的除法。例題(1)576÷18=要讓學生知道除數是兩位數,先用“18”去除被除數的前兩位“57”,除到哪一位,商就寫在哪一位上。例題(2)930÷31重點在于除到十位余下的數是0怎么辦?(不夠商1就商0)。在這節課中通過回憶“除數是一位數的除法”的計算方法,并討論:除數是兩位數的除法與除數是一位數的除法有什么相同點和不同點,從而歸納出除數是兩位數的除法的完整方法。
6、p93頁例5是研究商變化的規律。第一組集合題讓學生體驗商變化的規律:被除數不變,除數變化,商也發生變化;除數不變,被除數變化,商也發生變化。第二組用一個表格的形式讓學生明確被除數和除數同時擴大或縮小相同的倍數,商不變。
重點分析練習十七的相關習題。
第一題,完成表格時一方面是復習我們剛剛學過的筆算除法,另一方面也是復習“單價×數量=總價”的數量關系。
第二題,完成表格時一方面是復習我們剛剛學過的筆算除法,另一方面也是復習“速度×時間=路程”的數量關系。
第三題,分析數量關系很總要。
第四題,先讓學生獨立做,再交流方法,這里要引導學生用商不變的規律完成。
第五題,先出示前四個小題,讓學生回答,并說說計算方法。然后再出示后四小題,運用商不變的規律進行計算。
第六題,讓學生觀察討論,這里實質上是運用了商不變的規律使計算更加簡便。這種方法值得推廣。
有關除數是兩位數的除法教學反思(推薦)三
本節課《除數是兩位數的除法》——是義務教育新課標實驗教材p84例2的(1)與(2)及練習十五相關內容。
在學習本節課之前學生已掌握《除數是一位數》除法的計算方法,及除數是整十數的除法,為學生主動、自主地學習本課打下基礎。學習本節課之后將為以后學習四則混合運算及分數小數除法打下基礎。
教材先呈現教師購書地情景,從中提出一本《作文書》多少元?地實際問題,引出算式:84÷21=;把21看成20進行計算學習。然后出示“五入“的例子展開學習。
對于四(3)班學生預設大部分的學生已經對《除數是兩位數》(商是一位數)的除法有了一定的接觸能利用除數是一位數除法進行正遷移,從而更有效的進行學習,其中大概有三分之一學生能獨立解決此類問題。
在本節課中,力圖體現學生學習方法的轉變:從被動接受學習變為在自主、探究、合作中學習。讓學生自己提出問題,再自己想辦法解決,并能以小組為單位共同合作完成;讓學生親自體驗知識的形成過程,促進學生思維的發展。
1、使學生能夠運用“四舍”、“五入”的試商方法,正確地計算除數是兩位數、商是一位數的筆算除法.初步掌握試商調商的方法。
2、培養學生估算能力,培養學生自主觀察、分析、歸納及綜合運用知識的能力。
3、激發學生自己探求知識的欲望,培養學生自主學習的精神,在學生討論和交流中,促進學生之間在交流中合作精神,激發學生對數學學習的興趣.
通過生活實例的估算,理解、掌握試商和調商的過程。
課件
一、復習鋪墊,情景導入
1、昨天我們學習了除數是整十數的除法,對于這樣的題,你會做嗎?133÷20=(一生扮演,其余學生看大屏幕)
[設計意圖:通過復習上節課所學《除數是整十數的除法》喚醒學生已有的知識經驗,利用正遷移主動、自主地學習新知識。]
2、根據情景圖,你能發現哪些有聯系的數學信息?
(王阿姨有84元錢,買《作文選》21元/本;李叔叔帶了196元錢,買磁帶39元/盒)
3、你能對有聯系的數學信息提出數學問題嗎?
(選擇2個:84元能買幾本作文選?196元能買幾盒磁帶,還多幾元?)
二、主動探究,學習新知。
(一)兩位數除以兩位數(四舍)
1、你能解決這些數學問題嗎?列出算式。(板書)
預設:84÷21=()196÷39=()
【設計意圖:培養學生從實際生活中發現問題、提出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體會數學問題從生活中來。同時學生自己提出的問題更樂于自己解決?!?/p>
2、我們先來看一看,剛才扮演的這位同學,請他說說計算過程。
3、同學們今天要學習的除法中的除數和上節課的除數有什么不同嗎?(上節課的是整十數,今天的不是整十數。)
【設計意圖:培養學生觀察、分析、比較的能力;發現本節課學習的內容與整十數除法的聯系和區別,從而更好地學習新課】
對,我們這節課要學習的是除數是兩位數的除法(板書課題)。
猜一猜第一題可能是多少?(84÷21=4)
4、你的口算能力很強,能把你的想法用豎式來表示嗎?同時檢驗你的口算是否正確。(獨立完成,一生扮演)
5、剛才我們遇到的除數不是整十數的除法,你是怎么想的?
做題的學生匯報(本節課的重點)
預設:把21看成20
(也就是說你把除數看成了整十數(板書,除數看成整十數)這樣能更快、更準確地試出商是幾。)
(二)三位數除以兩位數(五入)
1、現在我們來算一算196÷39的商是多少?
(1)獨立豎式計算(一生扮演)
(2)與同桌說一說你的計算過程
(3)全班匯報(本節課的重難點)
【設計意圖:培養學生獨立思考的能力與合作交流的精神。充分發揮了學生的主體性,讓學生親身經歷知識結論的形成過程,發展了學生的思維。注意算法多樣化充分關注學生的個體差異,讓學生根據自己的情況在原有基礎上提高,還注意算法的優化,使學生從比較中選擇更簡便的方法?!?/p>
(教師巡視,并找出錯誤資源。如:余數比除數大時,沒有調商。匯報時先請正確的同學說說它們的想法,然后出示錯誤算法并改正。)
預設:
生一:196÷39我把39看成40(板書),40乘5正好等于200,比196要大,因此商要小一點變成4。
生二:196÷39我把39“五入”看成40,400乘5正好等于200,確實比196要大;但是39乘5結果是195,比200小,所以商還是5。
(此時必須明確余數比除數大時,還可以商一個39,因此商要調大一些。)
(四)教師總結
在豎式計算時,我們通常利用“四舍、五入”法把接近整十的`除數看成整十數進行計算,使計算比較快速、準確。在試商過程中發現商太小時,就把商改大一個數;商太小時,就改大一個數。
三、課堂小結
同學們,這節課我們學習了什么?你有什么收獲?
有關除數是兩位數的除法教學反思(推薦)四
第1課時 口算除法
教學內容:教材第71 頁例1、例2
教學目標:
1、使學生在理解的基礎上,掌握用整十數除商是一位數的口算、估算方法。
2、培養學生類推遷移的能力和抽象概括的能力,通過觀察,引導學生發 現規律,發展學生的思維。
3、培養學生養成認真計算的良好學習習慣。
教學重點和難點:
掌握用整十數除的口算方法,能夠比較熟練地口算。
教學準備:多媒體課件
教學過程:
一、復習準備。
20×3= 7×50= 6×3= 20×5= 24÷6= 8÷2=
12÷3= 42÷6=
二、創設情境。
學校要最近舉行數學節,打算裝扮學校。
(1)有80面彩旗,每班分20面。(可以分給幾個班?)
(2)有150面彩旗,每班50面。(可以分給幾個班?)根據每小題的兩條信息,你能提出數學的問題,并列出算式嗎?
引出意義:為什么這兩道題都用除法計算?(都是把一些物體平均分成若干份)
三、探究新知。
(一)探索口算方法。 1、80÷20=
(1讓學生自己先想一想,再把想法說給同桌聽一聽。
(2)生匯報交流,重點說一說怎么想的。
學生可能以下的方法:
方法一:20×4=80 80÷20=4
方法二:8÷2=4 80÷20=4
方法三:80÷2=40 80÷20=4
方法四:8個十除以2個十等于4,80÷20=4。
(2)你最喜歡哪種算法?
在后面的練習中,大家可以有意識的運用這幾種不同的算法來試試,比一比到底哪一種才是最簡便的!
2、150÷50=
(1)學生獨立解答后,小組內互想說一說:你是用什么方法算出來的?
(2)集體匯報方法,適時表揚。
3、總結,揭題。
總結:上面兩題,和我們以前學過的口算除法有相同的地方?(都可以用乘法口訣來解決)有什么不同的地方?(除數是兩位數而且是整十數的除法)得出課題:除數是兩位數的口算除法
(二)鞏固練習。
教科書p71相關的“做一做”。重點讓學生說一說是計算方法。
(三)探索估算方法。
1、運用80÷20=4,嘗試解決83÷20≈ 80÷19≈
學生嘗試計算,說出方法。
2、運用120÷30=4,嘗試解決122÷30≈ 120÷28≈
3、拓展:由120÷30=4你能聯想到哪幾道估算的題目呢?這些題目的想法都一樣嗎?
4、總結估算方法。
四、鞏固練習。
1、教科書p72相關的“做一做”。重點讓學生說一說計算方法。
2、計算問題。(練習十二的第1題)
讓學生獨立解答,師巡視指導,集體訂正,重點讓學生說說算法。
2、乘船問題。(練習十三的第5題)
師分析題意,讓學生獨立解答,集體訂正,重點讓學生說說算法。
3、估算。(練習十三的第6題) 生獨立完成。
第2課時 除數是整十數的筆算除法
教學內容:教材第73頁例1、例2
教學目標:
1.掌握除數是整十數的筆算除法的計算方法,能正確地進行筆算,提高學生的計算能力。
2.經歷除數是整十數的除法的筆算過程,體驗遷移的思想方法。
3.在學習活動中,獲得成功的體驗,培養學生應用數學知識的意識,激發學習興趣。
教學重點:使學生掌握除數是兩位數的試商的方法。
教學難點:確定商的正確書寫位置。
教學準備:多媒體課件
教學過程:
一、復習舊知,引入新課。
1.(出示口算卡)口算:
60÷30= 120÷20= 160÷80= 240÷40=
122÷30≈ 720÷81≈ 320 ÷43≈ 143÷70≈
能說說143÷70≈2, 你是怎樣想的嗎?
2.筆算: 136÷8
邊寫邊說它的計算過程,學生完成后指名說計算過程.
二、探究新知,理解歸納。
(一)故事引入新知
1.課件出示書本主題圖,收集信息.
2.根據條件提出問題。
3.要求可以分給幾個班,應怎樣列式。
4.為什么用除法計算?
(二)探索計算92÷30的方法。
1.探索計算92÷30的方法。
(1)你能用我們已有的方法計算這道題嗎?試試看,請把你的方法寫在練習本上。
(2)學生在練習本上寫方法。
(3)展示學生的多種算法:
①估算
②分小棒:圈一圈
(1)學生獨立解答后,小組內互想說一說:你是用什么方法算出來的?
(2)集體匯報方法,適時表揚。
③用豎式計算。
在展示學生的豎式時議一議:商應寫在什么位置上?說說你的理由。
(4)學生說計算過程,老師板書
(5)幫助老師解除疑惑:商是2,不是也可以嗎?余下的數能你30大嗎?為什么?那為什么不想成是4?
(6)練一練:書本第73頁的做一做。
能說說你是怎樣想到64÷10的最合適的商的?能把最后一道題的計算過程說給全班同學聽嗎?
2.小組合作、共同探究178÷30的計算方法
(1)回憶探索計算92÷30的方法,課件出示:
①估一估②圈一圈③算一算
(2)小組共同探究計算178÷30
(3)小組匯報學習情況.
(4)想一想:
①為什么92÷30的被除數是兩位數,商寫在個位上,現在被除數是三位數了,商仍寫在個位上呢?
②怎么不把商想成6呢?6×30=180不是更接近于178嗎?
(5) 練一練:書本第73頁的做一做 :
能說說你是怎樣想到565÷80的最合適的商的?能把這道題的計算過程說給全班同學聽嗎? 3.引導學生用自己的話總結除數是整十數的筆算除法的計算方法,以及除數是整十數除法的筆算方法與除數是一位數除法的筆算方法的異同。
三、應用新知,解決生活中的實際問題。 其實在我們的生活中,有很多實際問題要用到筆算除法來解決。
1、第74頁的第3題。
2、第74頁的第4題。
3、計算比賽:第74頁的第6題
第3課時 除數是整十數的筆算除法練習課1
教學內容:教材第74-75頁練習十三
教學目標:
1、使學生進一步掌握并鞏固除數是整十數的除法的計算方法。
2、通過本節內容的教學,進一步培養學生估計商所在區間的能力。
教學重點:筆算除數是整十數除法思維過程和確定商的位置。
教學難點: 理解算理,確定商的位置。
教學準備:多媒體課件
教學過程:
一、談話導入,主體調動
1、師:上節課我們學習了除數是整十數的筆算除法,今天這節課我們就來進行除數是整十數的筆算除法練習,看看今天誰表現得好,誰的收獲多?
2、板書課題:除數是整十數的筆算除法練習
二、基本練習
1、括號里最大能填幾?
60×( )132 ( )×30142
50×( )460 80×( )460
師:這些題對我們做除法有什么幫助呢?
板書“商我們把這里的幾十看作幾個十,再想幾的乘法口訣 想乘做除,乘法口訣可真是我們做除法的好幫手!
2、看誰反應快:請說出商的首位在哪一位上?首商是幾? 90 )550 3 )468 40 )840
師:誰能說一說怎樣確定首商的位置呢?
通過剛才的練習我們知道了如何準確快速地確定首商的位置、利用口訣估出商是幾?下面我們就來完整地筆算兩題,看誰寫得又快又好。
3、筆算: 78÷20 197÷80
師:誰愿意說一說這一道題你是怎樣做的呢?
同學們做得都很好,老師這兒收集了幾道題,請同學幫忙檢查一下?
4、火眼金睛辨對錯,把不對的改正過來。(指名說說今后要注意什么)
師:學好除法不僅可以提高計算能力,還能幫助我們解決實際問題。
三、指導練習
1、解決問題⑴:張老師帶83元錢,可以買幾個計算器,還剩多少錢?(計算器20元/個
要求看清題中信息和問題,再獨立完成,指名演板。檢查反饋時強調格式及書寫完整。83÷20=4(個)??3(元)
答:可以買4個計算器,還剩3元。
2、解決問題⑵:小學四年級476名同學到科技館參加社會實踐活動,要租幾輛車呢?(60人/輛)
要求讀題并指出數據,再獨立完成,指名演板。
學生可能有兩種做法:
① 474÷60=7(輛)??54(人)
答:一共要租7輛車,還剩54人。
② 474÷60=7(輛)??54(人)
7 1=8(輛)
答:一共要租8輛車。
讓第二種做法的學生說說自己的想法,7輛車不能裝完476個同學,余下的54個同學也要坐上車,所以7 1=8(輛)肯定這種結合實際靈活解題的做法。
四、全課小結,暢談收獲 請同學們來說說自己今天有什么收獲?
第4課時 除數是整十數的筆算除法練習課2
教學內容:教材第75頁練習十三
教學目標:
1、通過練習使學生進一步掌握除數是整十數的口算、筆算方法。
2、能正確確定商的書寫位置。
3、提高計算的速度和正確率,培養認真細心的計算品質。
教學重難點
1、加深對算理的理解,掌握筆算方法,能解決生活實際問題。
2、掌握被除數、除數、商和余數之間的關系。
教學準備:多媒體課件
教學過程:
一、揭示課題
前面我們學習了除數是整十數的口算除法、筆算除法。這節課,我們就來練習這些內容,齊讀課題。 希望通過今天的練習,每個同學都能正確、快速地計算 這類除法,形成計算技能,并能運用知識解決相關問題。
二、基本練習
1、口算
(1)先來練習口算,請同學們一排一排地開火車!
(2)以360÷40為例,說說你口算的方法是什么?
(3)小結評價:口算除法掌握得真不錯!
2、估算 學生做,指名匯報。
小結方法:在結算除法時,我們可以把被除數或者除數估成什么樣的數?
3、筆算 一個罐頭20元,媽媽有115元,最多可買多少個罐頭?還剩多少元?
(1)該題列式,為什么用除法算?
(2)大家一起來筆算這題道。
a、除數是兩位數的除法,先看被除數的前幾位?如果前兩位不夠除,就看?b、要想很快知道商幾,我們可以怎樣想?想:20×( )最接近并小于115。20×6行嗎?只有商5,5寫在哪個數位上?為什么?c、最后,對余數要比除數小。
所以,115÷20=50(個)??15(元),強調單位,商和余數表示的意義是什么,單位就是什么。
三、深化練習
1、李大爺家6頭豬每天要吃30千克飼料,一袋100千克的飼料夠喂幾天?還剩多少千克? (1)讀題,理解題目意思。重點問30千克是指幾頭豬幾天吃的飼料?
(2)列式解合。
(3)指名匯報。
(4)小結:6頭豬是個多余條件。同學們一定要根據問題,選擇有效信息和正確的方法進行解答。
2、劉老師帶了460元,王老師帶了170元,他倆準備合買90元一幅的羽毛球拍,可以買多少幅?
(460 170)÷90=7(幅)
答:可以買7幅。
教師重點詢問每一步求的是什么?
3、下面是一塊長方形綠地,綠地長是30米,面積是240平方米,現在綠地的長增加到60米,寬不變,擴大后綠地面積是多少?
(1)思考并列式解答。
(2)你還能想出不同的方法嗎?
(3)匯報交流: a、240÷30=8(米) b、60÷30=2
8×60=480(平方米) 2×240=480(平方米)
答:擴大后的綠地面積是480平方米。
第5課時 除數接近整十數的筆算除法
教學內容:教材第76頁例3、77頁例4
教學目標:
1、會用四舍五入法把除數看成整十數試商,從而能夠正確的計算除數接 近整十數的兩位數除法。
2、經歷試商和調商的過程,體驗試商的方法。
3、在數學學習的活動中,培養學生歸納概括的能力和探究的意識。
教學重點:使學生掌握除數是兩位數的試商的方法。
教學難點:確定商的正確書寫位置。
教學準備:多媒體課件
教學過程:
一、舊知引入
(一)復習
師:請快速搶答出括號里最大能填幾?
20×( )﹤85 40×( )﹤316
70×( )﹤165 50×( )﹤408
(二)同學們,上一節課我們學習了除數是整十數的筆算除法,請獨立完成完成下面這一題。 735÷90 學生獨立完成,全班訂正。
(三)引入新課 師:除數是整十數的除法同學們會算了,如果除數不是整十數,又該怎樣計算呢?(只問不答)今天,我們將繼續學習《筆算除法》(板書課題)
二、探索新知
(一)教學例2
(1) 1、提出問題。
師:現在我們跟著王老師到書店去看一看她們遇到了怎樣的數學問題。請同學們看屏幕。(出示主題圖)從圖中你們了解到了什么數學信息。
生:王老師在書店買了21本《作文選》,付了84元。
師:根據這兩個數學信息,大家能提出什么數學問題呢?
生:一本《作文選》多少元?師:怎樣列式呢?
生:84÷21(教師板書)
師:為什么用除法計算?(生)
師:這道題和昨天學習的知識有什么不同?(除數不是整十數)這道題你會算嗎?請你算一算。
2、解決問題。
學生獨立試算后,教師引導反饋算法。
師:誰能說說你用的什么方法計算?商是幾?(生:想乘法、口算、估算、豎式計算)
師:今天我們重點來講講豎式計算。(展示學生的作業)
提問:你能說說你是怎么算的?(學生說計算過程)
師:現我們就以(84÷21)這道題為例來重點學習試商的方法。(板書豎式 試商)
3、引導探究試商方法
師:首先在解決除數不是整十數的兩位數的筆算除法時,我們可以利用上一節課的知識,把除數看成與它比較接近的整十數來試商。這道題我們把21看成多少來試商呢?
(生:20)想20乘幾最接近84,但又小于84,(商4)接下來該干什么?(算乘)
用誰去乘誰?(4乘21)這里要用4與原來的除數21相乘,千萬不能用4與看成的這個20去乘,因為20實際是不存在的。4與21的乘積是多少?(84)乘得的積寫在哪里?(被除數的下面)最后怎樣?(再減)等于多少?(0)說明什么問題?(剛好商對了,沒有余數) 教師引導學生集體口答這道題。
4、小結 師:請同學們想一想,在做筆算除法時,是按怎樣的順序進行計算呢?(一商、二乘、三減、 四比)
在這道題中我們還學了用什么方法幫助我們做筆算除法呢?(試商)
5、生獨立完成例4
三、鞏固練習
1、書上76頁做一做。
2、書上77頁做一做
第6課時 除數接近整十數的筆算除法練習課
教學內容:教材第78、79頁練習十四
教學目標:
1、進一步掌握除數接近整十數除法的筆算方法及豎式的書寫格式,能正確 熟練地進行筆算。
2、進一步提高學生的計算能力,能正確熟練地確定首商、估商。
教學重點和難點:熟練掌握“四舍五入”法試商的方法。
教學準備:多媒體課件
教學過程:
一、談話導入,主體調動
1、師:上節課我們學習了“四舍五入”法試商,首先一 起來回顧一下試商的過程。
小組交流,教師指導匯報。
2、板書課題:除數接近整十數的筆算除法練習課
二、基本練習
1、下面最大能填幾
20×( )84 30×( )140
40×( )307 50×( )410
(1)實物投影展示,讓學生獨立完成。
(2)個別匯報,說一說是怎么想的? 教師小結得出:這些題對我們做除法有什么幫助(板書商), 把幾十年作幾個十,想幾的乘法口訣,想乘做除。(強調 這也是試商的過程)
2、說一說下面各題商的最高位寫在哪一位上?
70÷3 71÷50 362÷90 174÷2 600÷70
(學生同桌間說一說,小組匯報,學生回答后,
小結: 對于除數是整十數的除法筆算時,首先要確定商的位置, 看被除數前兩位,前兩位不夠則看前三位,除到哪位商就 寫在哪位的上面)
3、男女生比賽 198÷23= 396÷58
二、綜合練習。
錯例分析
火眼金睛
也可根據學生的前測及作業上的錯題,讓學生學會在錯誤中來學習知識。展示錯例,讓學生分析錯誤的原因及應該怎樣去改正。
(小組內討論,分析錯因及如何改正。提醒同學們在筆算過程中
三、練習
1、完成教材練習十四第3題。
生獨立完成,小組交流,集體訂正
2、完成教材練習十四第9題。
指名學生讀題,分析題意。
根據“總價÷單價=數量”列式計算。
教師講解,全班集體訂正。
第7課時 除數不接近整十數的筆算除法
教學內容:教材第81頁例5
教學目標:
1、掌握除數不接近整十數的兩位數筆算除法的試商方法。
2、經歷除數不接近整十數的兩位數筆算除法的靈活試商過程,體會算法 多樣化。
3、積極主動地參與實踐活動中去,尊重個人觀點、態度和獨特的見解,在知、情、意諸方面得到發展。
教學重點:掌握除數不接近整十數的兩位數筆算除法的特殊試商方法, 學會靈活試商。
教學難點:根據算式特點進行靈活地試商。
教學準備:多媒體課件
教學過程
一復習舊知,激情引入
教師引導:同學們,之前幾節課我們一直在學習除數是兩位數的筆算除法,今天我們繼續學習筆算除法。首先我們先來比一比誰做的又快又對!
100÷26? 120÷21? 140÷68? 200÷26? 25÷4=
15÷4= 35÷5= 25÷6=
二、體驗感知,合作探討
預設:240 ÷26= 教師提問:大家能解決這個問題嗎?現在請同學們在自己的作業本上用自己的方法解決這個問題。
預設: 我把26估成30,試商8,8乘26等于208,余32,比26大,所以我改商9,。9乘26等于234,余6.(板書思考過程)
教師提問:你為什么把26估成30?
預設:我用“五入”的方法把26估成30. 教師提問:試商8,8寫在哪位上?
預設:個位 教師提問:余數32里有幾個26?
預設:32里有1個26,所以改商9.
教師提問:下面有沒有同學和他用了一樣的計算方法,來說一說你的思考過程。
預設:想10個26個是260,,10個26是260,比240多20,可以商9.
預設:把26看作25試商,4個25是100,8個25是200.余下的40里還有1個25,商9.
三、作業設計
1、 小試牛刀 96÷16 200÷25 104÷26
2、 更上一層 植樹節,學校組織了種樹活動。一共有200棵樹苗,每行種27棵,可以種多少行,還剩幾棵?
3、 勇攀高峰 爸爸去商店買衣服,商店正在打折。衣服一件26元,買兩件49元?,F在爸爸又185元,最多可以買幾件?還剩多少錢?
四、拓展延伸,反思總結
教師提問:這節課,你學到了什么?
預設:我學到了不僅可以用“四舍”、“五入”的方法進行試商,還可以將“26”這樣的數估成“25”(只要學生說的合理即可)
教學反思:通過本節課的探索,學生發現并掌握了除數不接近整十數
有關除數是兩位數的除法教學反思(推薦)五
估算是數學的一個重要內容。以前只作為選學的內容,但它在日常生活中的應用十分廣泛。學習估算知識,不僅可以提高學生的計算能力,還可以培養學生思維的靈活性?,F在國家教委頒布實施的新大綱、新數學標準中,對小學數學有許多變動,其中一條就是加強估算的教學,不像過去對于估算猶如蜻蜓點水,一帶而過,而且更加注重靈活性、應用性。但是這種靈活性不能是隨意性,還必須有優劣的評價,這就需要我們教師把握教材,掌握方法,讓學生能學到即方便又準確,而且還實用的估算方法。
我的這節課就是出于這個目的設計教學的。本課以剛剛結束的校運動會為背景,對教材進行了修改,讓學生能夠輕松,愉快地完成學習。先出示例題:高琦小學三到六年級有433名運動員參加了在市體育場舉行的春季運動會,每個年級大約多少名運動員?
433÷4≈?
通過比較,討論等方法,讓學生們自己選出最好的估算方法,即“在方便的基礎上求準確”。在達到共識之后進行鞏固練習,而后借用“幸運52”上的“看商品猜價格”游戲放松課堂氣氛(猜商品價格應該從整數猜起,逐步縮小范圍,實際上也和估算有關),游戲結束,把估算運用到生活實際應用中(結合運動會上本班運動員成績的一些數據進行估算),最后要求學生明確在實際生活中,被除數有時只能取(近似值)多,而有時只能?。ń浦担┥伲鰪妼W生學習估算的實用性。同時對學生進行體育意識和集體榮譽感的培養。
出示例題:高琦小學三到六年級有438名運動員參加了在市體育場舉行的春季運動會,每個年級大約多少名運動員?
438÷4≈?
師:我想請同學上黑板寫出你的估算過程。
生1:438÷4≈400÷4=100
生2:438÷4≈420÷4=105
生3:438÷4≈440÷4=110
生4:438÷4≈432÷4=108
……
師:剛才上來的同學都做出了很精彩的估算結果,我們一起探討一下這些同學的估算方法誰最好。
生:我認為生1的最好,因為估算時應該把被除數四舍五入到最高位
生:我認為生3的最好,它的答案最接近精確值
生:我也認為生3的最好,它的估算最簡單
生:不是最簡單的,生1的最簡單
生:生1的簡單是簡單,但是結果相差太遠了
……
師:同學們討論得真好,很熱烈,現在你們認為誰的方法最好?
齊聲:生3的最好!
師:為什么?
生:因為他的方法又簡單又接近答案
師:對了,我們在估算的時候,不但要方便,而且最好還能準備一點,也就是“在方便的基礎上求準確”,這樣我們才能達到估算的目的。下面一些算式要求同學們估算,看看同學們能不能做到即方便又準確。
118÷4276÷92214÷77403÷8
250÷6814÷83710÷96105÷2
同學們十分精彩地完成了練習。
教學反思:本課我將教材做了全面的的修改,從例題到應用,都是用學生剛剛參加過的校運動會為背景,表揚了為班級拼搏的運動員,進行一次培養集體榮譽感的教育,創設親切、愉快的情境,調動學生的學習主動性。
其次,打破常規,采用靈活的教學方法,引導學生理解和體會到估算的本質和目的,從而掌握估算。計算題的估算精確范圍比較寬松,一般情況下正負誤差均可。這正是鍛煉學生創新意識的好時機,因此,我在教學過程中打破常規,除了教學書本上的方法外,還鼓勵全體學生充分發揮自己的想象力,找出與書本不同的方法。只要在合理誤差的范圍內,能迅速地口算估出答案的,均予以肯定,從中又找出“在方便的基礎上求準確”這樣一個不是定義的定義下進行最精彩的估算。
第三,充分發揮學生的學習主動性。讓學生自己先試估算,再讓他們自己觀察、對比、討論、辯論,最后達成共識,老師在其中充當引導者的角色,學生自己找到好的估算技巧,比老師直接的.傳授要好得多。
不足:在學生試估算時,學生說出了四五種后還硬要學生再想方法,本意是為了有更多的對比材料,誰知弄巧成拙,讓學生不知所措。
(1)方老師為了慰勞運動員,帶了96元錢去買飲料,每瓶5元,每個運動員都能喝到飲料嗎?
師:想一想,這道題如何估算?
學生1:96÷5≈100÷5=20(人),我們確實有20名運動員,剛剛好。
師:同不同意?
學生:同意……不同意……
師:有同學不同意,為什么不同意?
學生2:我班有20名運動員,96元只能買19瓶,不夠
學生3:買東西錢要帶多,不能帶少
學生4:這一題被除數只能往少的方向取近似值
……
師:對了,有時候我們還得看實際的情況,不能盲目的估算。買東西就屬于這種情況,買東西錢帶少了是買不到東西的。
出示例題
學校開表彰大會,表彰在運動會上110名優秀的運動員,每4個運動員坐一條長凳,大約需要多少條長凳?
師:想一想,這道題如何估算?
學生1:110÷4≈100÷4=25(條)
學生2:不對不對,你把人數看成100近似值,那另外十個人不就沒凳子坐了嗎?
學生:說的有道理……
師:很好,同學們真聰明,這一題跟上一題又不同了,像坐凳子,坐車,坐船類似的問題,我們不能把人數給取少了,否則就有人沒有凳子,車,船可坐了。通過這兩道題,同學們知道在生活中的估算,一定要具體問題具體對待。
這部分中,學生在自主探究的過程中進一步理解新知,估算是與生活密不可分的。同時又一次掌握了估算要在具體的環境中來考慮,結合實際選取最合適的近似數。然后運用新知識來解決問題,使學生更真切地感覺到估算知識與生活實際的緊密聯系,從而體現了估算的應用性。這一部分課本沒有涉及,完全是對課本的延伸和擴展,考慮到三年級學生的年齡特征,沒有安排更進一步的探討。本人對這部分的加入是否恰當沒有十分的把握。
有關除數是兩位數的除法教學反思(推薦)六
本節課教學內容是除數是兩位數的筆算除法,這節課講的是“四舍”法計算。這是在學習了除數是整十數的除法的基礎上學習的。重點是掌握筆算方法,幫助學生理解算理,難點是確定商的位置及試商的方法。
為了用知識的遷移方法學習,這節課我復習導入,題目是除數是一位數的筆算和用整十數除的口算。筆算時,引導學生講解方法、算理,準確板書,為學習除數是兩位數的計算方法,搭好了框架;口算使學生意識到有幾個幾十的思考方法,如210÷30,商只能是一位數,這樣就為學習新知做好了鋪墊。
在滲透算理這一環節中,我緊緊抓住“商是一位數就表示幾個一”這一關鍵句,使學生理解,“表示幾個一”的數一定是個位上的數,所以商要與被除數各位上的數對齊。
四舍第一次出現試商,又需要調商,是本節課的難點。計算430÷62,學生試著計算、交流,接著匯報。這時師生共同完成書寫。第一步,利用剛學過的除數是整十數的方法,學生自然想到把62看作60,即“四舍”方法。第二步,試商,430里有幾個60,就試商幾,很快找到商7。并得出:被除數的前兩位不夠,就看前三位。第三步,計算積,交流7乘60還是62?由于真正的除數是62,所以是7×62的積,發現積比430還大,說明商7大了。第四步,調商,7大了,要調小,商6,可以??偨Y幾步,幫助學生有序計算,頭腦有清晰地步驟方法,不至于手忙腳亂。
練習時,我先口算如30×()〈282幫助試商熟練。接著根據試商,調商練習。最后獨立計算。學生對所學知識層層深入,把不會的可能性扼殺在搖籃里。同時對后進生也是一次講解回顧。
在上課過程中,我發現,要相信學生,交給學生處理問題,需要時老師再引導點撥即可。這樣學生常常能積極投入角色,課堂是在學生的思維掌控中,難點容易暴露,問題自然解決在課堂。
有關除數是兩位數的除法教學反思(推薦)七
在本次教學中,主要是突出學生的自主活動。我始終認為計算中的任何法則都必須讓學生通過實踐的證明,來得出結論,才能使他們刻骨銘心,使他們終身難忘。
學生已有的經驗有:多位數除以一位數的口算方法。這些方法是幫助學生學習筆算除法的基礎。因此,在教學中,我注意激活學生已有的經驗,喚起學生對舊知識的回憶,將它靈活運用在解決問題這樣一個新的情境中。在教學中,我是這樣做的:
以前的老教材中總會出現一些計算法則之類的話語。而現在新教材卻沒有出現。那么是不是現在新教材學生就不需要在其計算過程中注意計算法則了呢?帶著這些疑問,我請教了一些老教師,他們告訴我計算法則不出現在課本上是防止學生死用法則,套用法則,而沒有去真正理解算理。
有了以上的指引,在教學“一位數除兩位數的筆算除法”過程中,我努力做到讓學生在實踐活動中去理解算理。在教學42÷2=?時,我設計了讓學生分小棒的實踐活動。同時為了防止學生上課玩小棒,分散注意力,我安排注意力集中的同學相互監督。學生在以前的加法、減法、乘法中,習慣了從個位算起。而除數是一位數的筆算,打破了學生原來的計算順序和習慣,學生會很不習慣,也很難理解。在這堂課上,我抱著從實踐出發的原則,讓學生復習口算的方法,再按口算的方法來分小棒,循序漸進地發現算理,理解從高位除起的算理,為今后學生學習一位數除三位數、一位數除多位數打下堅實的基礎。相信憑著這樣的教學理念,一定會讓數學課更生動有趣、更容易讓學生掌握和理解的。
在具體教學的過程以及與學生的互動過程中我發現如下需要改進的地方:
1、語言親和力不夠,表揚的語言不夠豐富。
2、自我展示環節,對學生表現力的激發還不夠。
3、進一步加強指導學生4+3課程模式中討論環節的討論方法,各個環節時間分配略顯不足。
通過本課的學習,大部分學生對知識的掌握比較牢固,但個別同學對筆算除法的算理掌握的還不夠。在今后的教學中,對每一個環節的把握,我也要力爭做到更精準。
有關除數是兩位數的除法教學反思(推薦)八
除數是兩位數的除法
1使學生會用“五入”的方法把除數看作整十數進行試商
2掌握試商的方法
3能正確的計算除數是兩位數的除法計算
掌握用“五入法”試商的方法
口算卡片,小黑板
一:創設情境
同學們,上個星期,體育老師帶了90元錢去買足球,每個29元,請問最多能買幾個?還剩多少錢?
學生自由練習
二:自主探究
師可以讓學生中的典型代表到臺前扮演,扮演之后說一說做題方法的理由
學生集體交流,互相補充指正。
(大部分學生能把29看成30來試商)
學生可以自由選擇自己認為簡便的方法來運算。
處理例5下面的“做一做”并說明方法
學生扮演并交流
師:轉眼又到了星期天,上次體育老師買的足球不夠用,這次又帶了200元去買,經過討價還價,每個花28,
你能幫忙算一算能買幾個?剩多少錢?
學生練習
師找同學說想法,針對學生出現的情況,及時處理解決。
學生相互交流并指正。
三:反饋練習
例6之后的做一做
學生獨立完成
四:鞏固練習練習十一的3、4題
來源于生活,來源于實際的教學容易被學生接受和認可,通過本節課的教學,看著同學們能進入角色,創設情境顯得有為重要。
注重創設情境是《數學課程標準》中一個新的亮點,它使枯燥、抽象的數學知識更貼近學生的社會生活,更符合學生的認知經驗,使學生在生動有趣的情境中獲得基本的數學知識和技能,體驗學習數學的價值。但是,我們在創設情境中,不能僅僅為了激發學生的情趣而設置,數學課上的情境應該為學生學習數學服務,應該讓學生用學習數學的眼光關注情境,應該為學生數學思維的發展提供空間,培養學生從普通的事例中敏銳的觀察到數學信息。
有關除數是兩位數的除法教學反思(推薦)九
本節內容是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小學數學四年級上冊第五單元第一課時的內容。在此之前,學生已學習掌握了一位數乘兩位數乘法、除數是一位數除法的口算方法的基礎上進行教學的,這為過渡到本節內容的學習起著鋪墊作用。本節內容是除數是兩位數除法的口算除法,由于口算在日常生活中有著廣泛應用,同時又是學習除數是兩位數筆算除法的基礎,所以占據著非常重要的地位。
四年級的學生已經具備一定的計算基礎,所以本節的計算學生應該不難學會,主要是讓學生明白算理,還有就是要聯系生活實際,培養學生的估算意思,讓教學為生活服務。
基于以上認識,考慮到學生已有的認知結構和心理特征,制定了這樣的教學目標:
知識目標:使學生理解和掌握整十數除整十數、幾百幾十數(商一位數)的口算方法以及相應的估算,并能正確地進行計算;
能力目標:使學生經歷探索口算方法的過程,使學生領悟學習數學的方法,促進他們的遷移、有序思維能力。
情感目標:讓學生感受數學與生活的聯系,培養學生用數學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本課的教學重點是通過自主探究學會口算、估算的方法,能正確的進行口算、估算。教學難點是理解用整十數除的口算算理。
本節課是一堂計算教學課,我依據教學內容和學生的年齡特點以及他們的知識現狀采用了多種方法,充分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性和主動性。按照自主探究-討論-歸納這樣的思路,運用知識遷移讓學生發現新知,掌握新知。在自主探究、討論中讓學生主動參與教學活動,并提供動口,動手、動腦的機會,讓學生在體驗,感知、討論、合作、比較中靈活掌握本節教學重點,突破難點。
課堂教學是學生學習數學知識的獲得,能力發展的重要途徑?;谛┪以O計了以下的教學設計。
(一)復習舊知,知識遷移。
1、口算。
20×430×780÷4210÷7
2、估算。
81÷8≈122÷4≈
由于知識之間是有聯系的,通過復習為的是讓學生會運用知識遷移的方法自己探究學習本節課的內容,為后面的學習做好鋪墊。
(二)創設情境,引入新知。
1、先出示樂滿地圖片,問:這是什么地方?你想去玩嗎?然后出示題目:現在學校購買了80張門票,每班需要20張門票,可以分給幾個班?
如何讓枯燥的口算內容變得豐富,讓乏味的算理變得有情趣,教材中我創造性的使用教材,把教材提供的情境改成去樂滿地玩如何分門票,以此為情境展開教學,我覺得這樣更貼近學生的生活,能夠激起學生學習的興趣。
讓學生根據問題列出算式。
觀察這題有什么特點?揭示課題。
(三)自主探究,發現方法。
1、讓學生嘗試解答。(這時學生可能會出現幾種情況。)
2、以小組為單位,動手操作探究計算方法。
每張準備了80張門票,讓學生動手圈一圈。
3、整理思路,指明匯報。學生匯報老師電腦演示。
這樣設計是先讓學生憑著各自已有經驗感知,再通過動手操作驗證思路,形成表象,歸納抽象出算理。
4、板書學生口算想法,然后讓同桌互相說一說。
5、鞏固練習。
60÷20xx÷30
6、再次創設情境。咱們一共120人,每艘船限坐30人,運幾次才能運完?
這題可以讓學生獨立完成。因為學生已有一定的基礎,讓學生嘗試練習,學生會根據例1的口算方法想,這時老師應注意的是讓學生多說算理,然后再通過電腦動畫演示,幫助學生進一步理解。
7、鞏固練習。
180÷30420÷60
學生已有表內除法與一位數乘整十、整百、整千數的乘法口算作為基礎,學生對“除數是兩位數”的除法口算應該不是很難,重要的是讓學生理解它地算理,于是在課堂中我盡量讓學生參與“探索、交流”地學習過程。學生利用已有知識獨立思考得出不同的口算方法后,再讓同桌交流口算方法、說算理,讓每個學生有說話的機會。通過“說”提升學生對口算過程的認識,通過“說”培養學生的數學表達能力。
8、學習估算。把上面兩題改一改。
現有83張門票,怎么辦呢?讓學生說一說。
再出示一共是119人,現在大約需要幾條船?
通過創設問題,使學生在解決問題中體會到生活中有時不需要很精確的結果,這時就要用到估算的方法。把計算教學置于現實情境之中,把探討計算方法的活動與解決實際問題融為一體,這樣的計算教學更有意義些。
(四)深化認識,實踐應用。
練習是數學學習中鞏固新知,形成技能、發展思維,提高學生分析、解答能力的有效手段,但學生年齡小,如果只是單一的讓學生做口算練習,無法提高學生計算的興趣。于是,我在教學中注意練習形式多樣化,設計了如下練習:
1、猜一猜。題目的背景是一個風景地,學生解答正確后,就可以知道是什么地方了。
2、開啟智慧門。
3、解決實際問題。
讓學生在愉悅的氛圍中進行學習,富有趣味性,做得寓學于樂。
(五)歸納總結,提高認識。
引導學生小結所學知識,并談談今天的學習收獲。
通過這樣的歸納與總結,讓學生對本節課的知識再次進行系統地整理與鞏固,突出本課的重點,構建了知識結構,培養了學生的能力,提高了認識。
縱觀整節課的設計,突出了讓學生用自主探究與合作交流的方式來學習,這樣,既體現的新課程的理念,又充分發揮了學生的主體作用,密切了數學與生活的聯系。
以上就是我對本節課粗淺的預設,還敬請各位老師提出寶貴意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