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期工作計劃的落實需要堅持自律和不斷努力,才能取得理想的效果。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學期工作計劃范文,供大家參考和借鑒。
送教上門學期工作計劃(實用15篇)篇一
為貫徹落實上級文件的精神,保障因生活不能自理等客觀原因不能到學校接受教育的重度殘疾兒童受教育權益,我校將開展為重度殘疾兒童“送教上門”試點工作。現制訂具體工作計劃。
深入貫徹科學發展觀,堅持“以人為本”理念,落實縣文件精神,積極探索重度適齡殘疾兒童少年居家教育工作經驗,逐步建立殘疾兒童少年教育保障制度,進一步推進殘疾人教育事業的發展。
“送教上門”服務的對象為不能到學校接受教育,但基本具有接受教育能力的6—14周歲重度殘疾兒童少年。
“送教上門”服務遵循家庭自愿、定期入戶、免費教育的原則,注重發展殘疾兒童少年的教育潛能,提高認知能力和適應生活、適應社會的能力。
每個服務對象每周“送教上門”不少于2次,每次3個課時,每學年不少于240個課時。
由學校選派責任心強、熱愛殘疾學生,思想、業務水平較高且具有豐富實踐經驗的部分教師(聘請退休教師若干名),開展“送教上門”工作。并成立由附設輔讀班校長、特教教師組成的工作組小組。
組長:劉華勝。
副組長:王雪梅。
成員:王蘭香,肖婷,王南昌,王和平,孫元芳,段德華,謝愛珍等教師。
教育主管部門撥付相應的“送教上門”試點工作專項經費,由學校統一管理,專項使用。主要用于“送教上門”服務教師的交通費、勞務費、餐點茶水費等補貼,購置相關教育教學設備經費等。
1、為重度殘疾兒童少年“送教上門”試點工作具體由學校負責。
2、每學年初、學年末各召開1次送教教師工作會,研究計劃,總結工作。
3、根據教育部頒布的《特殊教育學校義務教育階段課程設置實驗方案》或普通中小學《義務教育課程設置實驗方案》,制定切實可行的教育教學計劃,采取適合重度殘疾兒童少年發展的教育內容和教學方法,努力提高教育水平和效益。承擔“送教上門”服務的教師,要針對“送教上門”服務對象的生理、心理特點和殘疾類別,制定切實可行的`個別化教育方案。“送教上門”的課時數計入任課教師工作量。
4、要根據所確定的試點服務對象的情況,多形式地選擇“送教上門”服務方式,既可以選擇居家入戶送教服務,也可以選擇到福利院為未能入學的重度兒童送教服務,或選擇在康復機構中結合重度殘疾兒童康復治療時送教服務。
5、建立“送教上門”工作檔案,將“送教上門”服務對象列入區輔讀班學籍統一管理。檔案資料主要包括學生基本情況、學生發展評價資料,教學過程資料,個別化教育方案、訓練記錄等。
1、調查摸底,確定服務對象上報。20xx年xx月xx日前,在核實基本情況的基礎上,確定“送教上門”服務對象,并向縣教育局上報工作方案。
2、入戶家訪,了解學生現狀,制定教育計劃。20xx年xx月xx日前,由具體承辦學校及送教教師對服務對象逐一入戶家訪,制定教育計劃。
送教上門學期工作計劃(實用15篇)篇二
畢業生應獲得以下幾個方面的知識和能力:
(一)具有扎實的自然科學基礎,較好的人文社會科學基礎和外語綜合能力;
(四)獲得較好的系統分析、系統設計及系統開發方面的工程實踐訓練;
(五)在本專業領域內具備一定的科學研究、科技開發和組織管理能力,具有較強的工作適應能力。
(六)培養學生具有良好的溝通與表達能力,普通話應達到國家語言委員會規定的二級乙等水平。
四年。
工學學士。
控制科學與工程、電氣工程、計算機科學與技術。
電路原理、電子技術基礎、計算機原理及應用、自動控制理論、現代控制理論、控制系統仿真、自動控制元件、電力電子技術、運動控制系統、過程控制系統及儀表、微型計算機控制技術等。
包括計算機應用實習、計算機應用基礎訓練、電子設計自動化、工程訓練、專業課程設計、畢業設計等。
自動控制理論實驗、電力電子技術實驗、運動控制實驗、傳感器實驗、過程控制系統及儀表實驗、計算機控制實驗、系統仿真實驗等。
(一)自動化專業課程與教學進度表。
(二)通識教育選修課程(至少選10學分)。
(三)學科基礎選修課程(至少選10學分)。
(四)專業(方向)選修課程(至少選15學分)。
(學分)。
1、軍訓、公益勞動、形勢與政策,是學生必修的課程與實踐環節,不計入總學分。
2、本專業學生修滿規定學分的'課程,獲得至少165學分,達到畢業要求的,可獲得畢業證書,達到學位要求的可獲學士學位證書。
3、作為第二專業修讀本專業的學生(包括二學位),須修滿學科基礎、專業課程、集中實踐等教學環節,獲得至少60學分,達到畢業要求的,可獲得第二專業畢業證書,達到二學位要求的可獲第二學士學位證書。
4、其他專業學生,輔修本專業,須修滿學科基礎必修、專業必修、專業選修課程(限選課程及一個方向課程),總學分不低于32分。獲得至少32學分的學生,可獲得本專業輔修結業證書。
5、本專業學生,參加各類課外科技創新實踐活動、各類競賽活動,將依據學校規定,認定科技創新實踐學分,計入總學分,與其它選修課程同等地位。
送教上門學期工作計劃(實用15篇)篇三
為貫徹落實教育局的精神,保障因生活不能自理等客觀原因不能到學校接受教育的重度殘疾兒童受教育權益,我校將開展殘疾兒童“送教上門”工作。現制訂具體工作計劃。
一、指導思想。
以教育局有關精神為指導,積極探索重度適齡殘疾兒童少年“送教上門”教育工作經驗,進一步推進殘疾人教育事業的發展。
二、服務對象。
學校有一名適齡殘疾兒童。因智障失學在家,家長不能較好地輔導孩子的學業,也沒有較系統的教育措施,為此成為我們的“送教上門”的服務對象。
三、服務原則。
“送教上門”服務遵循家庭自愿、定期入戶、免費教育的原則,注重發展殘疾青少年的教育潛能,提高認知能力和適應生活、適應社會的能力。
四、服務時間。
每月“送教上門”不少于1次。
五、工作要求及措施。
1、送教前,送教老師要做好對學生進行學科知識教授、康復訓練和心理輔導等準備。
2、經常與家長聯系,了解孩子的成長情況,做到活動有跟蹤。
3、整理并收集關于家庭特殊教育系列系統知識,幫助家長掌握輔導孩子的具體方法。
4、鼓勵家長認真學習教育殘疾子女的信心,讓他們有信心、有干勁參與對子女的教育中來。
送教上門學期工作計劃(實用15篇)篇四
深入貫徹科學發展觀,堅持“以人為本”理念,落實《中共福建省委福建省人民政府關于促進殘疾人事業發展的意見》(閩委〔20xx〕19號)文件精神,積極探索重度適齡殘疾兒童少年居家教育工作經驗,逐步建立殘疾兒童少年教育保障制度,進一步推進殘疾人教育事業的發展。
“送教上門”服務的對象為不能到學校接受教育,但基本具有接受教育能力的6-14周歲重度殘疾兒童少年,具有廈門戶籍且暫住海滄街道、新陽街道轄區。
“送教上門”服務遵循家庭自愿、定期入戶、免費教育的原則,注重發展殘疾兒童少年的教育潛能,提高認知能力和適應生活、適應社會的能力。
每個服務對象每周“送教上門”不少于2次,每次3個課時,每學年不少于240個課時。
由學校選派責任心強、熱愛殘疾學生,思想、業務水平較高且具有豐富實踐經驗的部分教師(聘請退休教師若干名),開展“送教上門”工作。并成立由附設輔讀班校長、特教教師組成的工作組組。
教育主管部門撥付相應的“送教上門”試點工作專項經費,由學校統一管理,專項使用。主要用于“送教上門”服務教師的交通費、勞務費、餐點茶水費等補貼,購置相關教育教學設備經費等。
1.為重度殘疾兒童少年“送教上門”試點工作具體由學校負責。負責海滄街道、新陽街道片區的“送教上門”服務對象。
2.每學年初、學年末各召開1次送教教師工作會,研究計劃,總結工作。
3.根據教育部頒布的《特殊教育學校義務教育階段課程設置實驗方案》或普通中小學《義務教育課程設置實驗方案》,制定切實可行的教育教學計劃,采取適合重度殘疾兒童少年發展的`教育內容和教學方法,努力提高教育水平和效益。承擔“送教上門”服務的教師,要針對“送教上門”服務對象的生理、心理特點和殘疾類別,制定切實可行的個別化教育方案。“送教上門”的課時數計入任課教師工作量。
4.要根據所確定的試點服務對象的情況,多形式地選擇“送教上門”服務方式,既可以選擇居家入戶送教服務,也可以選擇到福利院為未能入學的重度兒童送教服務,或選擇在社區康復機構中結合重度殘疾兒童康復治療時送教服務。
5.建立“送教上門”工作檔案,將“送教上門”服務對象列入區輔讀班學籍統一管理。檔案資料主要包括學生基本情況、學生發展評價資料,教學過程資料,個別化教育方案、訓練記錄等。
1.調查摸底,確定服務對象上報。20xx年1月20日前,在核實基本情況的基礎上,確定“送教上門”服務對象,并向區教育局上報工作方案。
2.入戶家訪,了解學生現狀,制定教育計劃。20xx年2月10日前,由具體承辦學校及送教教師對服務對象逐一入戶家訪,制定教育計劃。
3.20xx年春季開學正式啟動“送教上門”試點工作。
送教上門學期工作計劃(實用15篇)篇五
普及殘疾兒童義務教育,是提高殘疾人整體素質、使他們平等參與社會生活的基礎和前提。我校一直高度重視殘疾人教育,堅持普及與提高并重,形成“送教上門”的比較完善的特殊教育體系。保障因生活不能自理等客觀原因不能到學校接受教育的重度殘疾兒童受教育權益,決定為不能隨班就讀殘疾學生“送教上門”。現制訂如下具體工作計劃:
我校有智力殘疾學生一名602班級高俊杰.智力只有2-3歲大小便需要人幫助,所以不能正常來學校上課.學校組成:以校長為組長,王佳怡老師為副組長,六年級課任老師為組員的送教團隊.
組長:畢亞俊(校長)。
副組長:王佳怡(全面負責工作)。
組員:劉馨澤、林穎、余曉英、陸文玲、劉晨聲、江華杰、倪科杰、王霽霓、姜蘇蕉等送教團隊。
“送教上門”服務遵循家庭自愿、定期入戶、免費教育的原則,注重發展殘疾兒童少年的教育潛能,提高認知能力和適應生活、適應社會的能力。
由學校選派責任心強、熱愛殘疾學生,思想、業務水平較高且具有豐富實踐經驗的六年級任課教師,開展“送教上門”工作。確保每學期不少于50次.
1.為重度殘疾兒童高俊杰“送教上門”工作具體由學校王老師負責,組織各學科任課教師送教上門。
2.每學年初、學年末各召開1次送教教師工作會,研究制定送教計劃,總結工作。
3.“送教上門”服務的'教師,要針對“送教上門”服務對象的生理、心理特點和殘疾類別,制定切實可行的個別化教育方案。
4.建立“送教上門”工作檔案,檔案資料主要包括學生基本情況、學生發展評價資料,教學過程資料,個別化教育方案等。
送教上門學期工作計劃(實用15篇)篇六
為貫徹落實教育局的精神,保障因生活不能自理等客觀原因不能到學校接受教育的重度殘疾兒童受教育權益,我校將開展為兩位殘疾兒童“送教上門”工作。現制訂具體工作計劃。
一、指導思想。
以教育局有關精神為指導,積極探索重度適齡殘疾兒童少年“送教上門”教育工作經驗,進一步推進殘疾人教育事業的發展。
二、服務對象。
學校共有2名適齡殘疾兒童。肢體嚴重殘疾的失學在家,家長不能較好地輔導孩子的學業,也沒有較系統的教育措施,為此成為我們的“送教上門”的服務對象。
三、服務原則。
“送教上門”服務遵循家庭自愿、定期入戶、免費教育的原則,注重發展殘疾青少年的教育潛能,提高認知能力和適應生活、適應社會的能力。
四、服務時間。
每個服務對象每月“送教上門”不少于1次。
五、師資保障。
由學校選派責任心強、熱愛殘疾學生,思想、業務水平較高且具有豐富實踐經驗的教師,開展“送教上門”工作。
六、工作要求及措施。
1、送教前,送教老師要做好對學生進行學科知識教授、康復訓練和心理輔導等準備。
2、經常與家長聯系,了解孩子的成長情況,做到活動有跟蹤。
3、整理并收集關于家庭特殊教育系列系統知識,幫助家長掌握輔導孩子的具體方法。
4、鼓勵家長認真學習教育殘疾子女的信心,讓他們有信心、有干勁參與對子女的教育中來。
三完小教導處。
2017/9/25。
三完小教導處。
2017/9/25。
送教上門學期工作計劃(實用15篇)篇七
為貫徹落實教育局《靖遠縣殘疾兒童少年送教上門工作實施方案》的精神,保障因生活不能自理等客觀原因不能到學校接受教育的重度殘疾兒童受教育權益,我校將開展為重度殘疾兒童“送教上門”工作。現制訂具體工作計劃如下。
以教育局有關文件精神為指導,積極探索重度適齡殘疾兒童少年居家教育工作經驗進一步推進殘疾人教育事業的發展。
“送教上門”服務的對象為不能到學校接受教育,具有糜灘鎮下灘村戶籍且居住在下灘村,基本具有接受教育能力的6—14周歲重度殘疾兒童少年。
“送教上門”服務遵循家庭自愿、定期入戶、免費教育的原則,注重發展殘疾兒童少年的教育潛能,提高認知能力和適應生活、適應社會的能力。
每個服務對象每周“送教上門”不少于2次,每次1—2個課時,每學年不少于48個課時。
由學校選派責任心強、熱愛殘疾學生,思想、業務水平較高且具有豐富實踐經驗的部分教師,開展“送教上門”工作。
1、為重度殘疾兒童少年“送教上門”工作具體由學校負責,負責本服務范圍的“送教上門”服務對象。
2、每學年初、學年末各召開1次送教教師工作會,研究計劃,總結工作。
3、制定切實可行的教育教學計劃,采取適合重度殘疾兒童少年發展的教育內容和教學方法,努力提高教育水平和效益。承擔“送教上門”服務的教師,要針對“送教上門”服務對象的生理、心理特點和殘疾類別,制定切實可行的個別化教育方案。
4、要根據所確定的`試點服務對象的情況,多形式地選擇“送教上門”服務方式。
5、建立“送教上門”工作檔案。檔案資料主要包括學生基本情況、學生發展評價資料,教學過程資料,個別化教育計劃、訓練記錄等。
6、經費保障:學校按照殘疾學生公用經費規定的使用范圍將送教上門所需工作經費和人員經費等納入安排。學校根據本學年的預算,足額安排工作經費、教材教輔及輔具等,保證送教上門工作切實開展。
送教上門學期工作計劃(實用15篇)篇八
為了充分發揮名師工作室輻射、示范、帶動作用,進一步促進區城鄉教育教學交流,推動教育的均衡發展,為邊遠鄉校提供教學示范和專業支持,實現城鄉教育資源互補,增進城鄉教師的相互學習,既使上課教師從中得到磨練,又使聽課教師從中受到教益,從而實現雙惠雙贏。名師工作室聯合區小學開展了送教下鄉活動。
組長:
副組長:
成員:
活動主持人:
1.精心準備,保證質量。參加送教下鄉的骨干教師要以高度的責任感、飽滿的熱情和精湛的業務水平,精心準備,科學設計,為高家堡小學的教師提供優質服務。
2.認真組織,確保效果。兩個學校提前溝通,充分了解教師學生具體情況,有針對的做好準備工作,課件提前上傳,學生學具提前準備。小學鄉組織相關學科教師按時參加培訓活動,安排好本校學生,積極完成培訓任務,并做好返校后的成果運用。
3.搞好總結,推廣經驗。活動結束,活動結束后,兩個學校要及時研討,充分交流,跟蹤調研,收集參訓教師的意見,確保送教效果;并做好總結,以便及時推廣經驗。
20xx年12月3日下午2時至4時。
1、余周群老師上拓展課《認識五角星》。
2、工作室所有成員與小學的全體數學老師進行評課反思,交流研討。
3、收集教師意見,整理總結。
送教上門學期工作計劃(實用15篇)篇九
年初,全縣“精準扶貧”動員組織會議召開后,我局及時召開專題會議,研究“精準扶貧”工作,制定了**縣氣象局精準脫貧攻堅行動**年工作計劃。成立了由局長任組長的扶貧工作領導小組,領導小組具體指導扶貧工作的謀劃和落實,領導小組下設辦公室,細化了工作任務,明確了工作職責。駐村工作人員全面負責駐村包扶工作。嚴格按照要求,明確工作職責,落實工作任務,確保包村扶貧工作組織有力。開展扶貧幫困工作以來,我單位主要領導帶隊進駐太平鎮竹范村開展各項工作達20余次。
積極與相關單位協商推動精準扶貧工作。5月17日、7月6日、9月4日,先后參加了太平鎮精準扶貧工作匯報會和工作推進會。
為了全面、準確掌握太平鎮竹范村的基本情況,制定切實可行的扶貧規劃,駐村工作人員多次進行調查研究,與鎮、村干部和群眾廣泛接觸,了解村情民意,對全村自然條件、人口、土地、貧困戶、勞動力構成、家庭經濟收入、思想狀況等進行了全面的調查分析,在深入研討的基礎上,及時制定了太平鎮竹范村精準扶貧工作計劃,明確了指導思想、工作目標和措施,確定了以發展養殖種植為主的扶貧方向,為全年工作開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礎。
1、充分發揮部門職能,了解包扶村生產生活需求。針對包扶村貧困戶的情況,我局與鎮包抓干部一起,多次深入到戶,了解家庭人員情況,致貧原因,貧困戶思想,做到了摸清情況,精準制定計劃。
2、通過入戶調研,結合3戶貧困戶實際情況,及時準確的把國家、省市縣有關政策提供給幫扶戶,針對不同類型的貧困戶采取不同的幫扶措施,對年老多病、勞動力差的家庭,將實施政策xx保障,對家庭基礎差,文化程度低,無技術,殘疾程度較輕的家庭,將重點放在種植、養殖方面進行創業扶持。
3、熱門思想匯報根據竹范村農業生產實際,我局為竹范村安裝了氣象預警大喇叭、顯示屏。每天下午發布天氣預報信息,遇有災害性天氣隨時發布氣象信息。
4、資助竹范村1萬元,用于貧困戶購買種子及建養殖場。
截至目前我單位包抓的太平鎮竹范村3戶9人已全部預脫貧,預脫貧比例100%。
后期,我局將繼續努力,按照縣委縣政府和我局工作計劃安排,圍繞竹范村貧困戶的發展實際,加快推進種養殖業發展,力爭讓貧困群眾早日致富奔小康。
《氣象局精準脫貧攻堅行動工作總結》是篇,講的是關于扶貧、工作、精準、貧困、脫貧、太平、制定、家庭等方面的內容,看完如果覺得有用請記得(ctrl+d)收藏。
送教上門學期工作計劃(實用15篇)篇十
作為我校第16組的送教上門服務隊,送教前小組內開會,明確職責,以"新理念、善管理、求合作、講實效"為目標,以"職責上分,思想上合;工作上分,目標上合"為具體要求,用心做好特教事業。現在我們大家都轉變特殊教育觀念,統一認識,本著一顆愛心和奉獻的精神,努力做好送教上門工作。
送教上門學期工作計劃(實用15篇)篇十一
普及殘疾兒童義務教育,是提高殘疾人整體素質、使他們平等參與社會生活的基礎和前提。我校一直高度重視殘疾人教育,堅持普及與提高并重,形成“送教上門”的比較完善的特殊教育體系。保障因生活不能自理等客觀原因不能到學校接受教育的重度殘疾兒童受教育權益,決定為不能隨班就讀殘疾學生“送教上門”。現制訂如下具體工作計劃:
我校有智力殘疾學生一名602班級高**。智力只有2-3歲大小便需要人幫助,所以不能正常來學校上課。學校組成:以校長為組長,王老師為副組長,六年級課任老師為組員的送教團隊。
組長:**x。
副組長:**x。
組員:**x**x**x。
“送教上門”服務遵循家庭自愿、定期入戶、免費教育的原則,注重發展殘疾兒童少年的教育潛能,提高認知能力和適應生活、適應社會的能力。
由學校選派責任心強、熱愛殘疾學生,思想、業務水平較高且具有豐富實踐經驗的六年級任課教師,開展“送教上門”工作。確保每學期不少于50次。
1.為重度殘疾兒童高俊杰“送教上門”工作具體由學校王老師負責,組織各學科任課教師送教上門。
2.每學年初、學年末各召開1次送教教師工作會,研究制定送教計劃,總結工作。
3.“送教上門”服務的教師,要針對“送教上門”服務對象的生理、心理特點和殘疾類別,制定切實可行的個別化教育方案。
4.建立“送教上門”工作檔案,檔案資料主要包括學生基本情況、學生發展評價資料,教學過程資料,個別化教育方案等。
送教上門學期工作計劃(實用15篇)篇十二
為貫徹落實上級文件的精神,保障因生活不能自理等客觀原因不能到學校接受教育的重度殘疾兒童受教育權益,我校將開展為重度殘疾兒童“送教上門”試點工作。現制訂具體工作計劃。
一、指導思想。
深入貫徹科學發展觀,堅持“以人為本”理念,落實縣文件精神,積極探索重度適齡殘疾兒童少年居家教育工作經驗,逐步建立殘疾兒童少年教育保障制度,進一步推進殘疾人教育事業的發展。
二、服務對象。
“送教上門”服務的對象為不能到學校接受教育,但基本具有接受教育能力的6-14周歲重度殘疾兒童少年。
三、服務原則。
“送教上門”服務遵循家庭自愿、定期入戶、免費教育的原則,注重發展殘疾兒童少年的教育潛能,提高認知能力和適應生活、適應社會的能力。
四、服務時間。
每個服務對象每周“送教上門”不少于2次,每次3個課時,每學年不少于240個課時。
五、師資保障。
由學校選派責任心強、熱愛殘疾學生,思想、業務水平較高且具有豐富實踐經驗的部分教師(聘請退休教師若干名),開展“送教上門”工作。并成立由附設輔讀班校長、特教教師組成的工作組小組。
組長:劉華勝。
副組長:王雪梅。
成員:王蘭香,肖婷,王南昌,王和平,孫元芳,段德華,謝愛珍等教師。
六、經費保障。
教育主管部門撥付相應的“送教上門”試點工作專項經費,由學校統一管理,專項使用。主要用于“送教上門”服務教師的交通費、勞務費、餐點茶水費等補貼,購置相關教育教學設備經費等。
七、工作要求。
2.每學年初、學年末各召開1次送教教師工作會,研究計劃,總結工作。
3.根據教育部頒布的《特殊教育學校義務教育階段課程設置實驗方案》或普通中小學《義務教育課程設置實驗方案》,制定切實可行的教育教學計劃,采取適合重度殘疾兒童少年發展的教育內容和教學方法,努力提高教育水平和效益。承擔“送教上門”服務的教師,要針對“送教上門”服務對象的生理、心理特點和殘疾類別,制定切實可行的個別化教育方案。“送教上門”的課時數計入任課教師工作量。
4.要根據所確定的試點服務對象的情況,多形式地選擇“送教上門”服務方式,既可以選擇居家入戶送教服務,也可以選擇到福利院為未能入學的重度兒童送教服務,或選擇在康復機構中結合重度殘疾兒童康復治療時送教服務。
5.建立“送教上門”工作檔案,將“送教上門”服務對象列入區輔讀班學籍統一管理。檔案資料主要包括學生基本情況、學生發展評價資料,教學過程資料,個別化教育方案、訓練記錄等。
八、其它事項。
1.調查摸底,確定服務對象上報。20**年**月**日前,在核實基本情況的基礎上,確定“送教上門”服務對象,并向縣教育局上報工作方案。
2.入戶家訪,了解學生現狀,制定教育計劃。20**年**月**日前,由具體承辦學校及送教教師對服務對象逐一入戶家訪,制定教育計劃。
送教上門學期工作計劃(實用15篇)篇十三
送教上門的這些特殊的孩子與其他正常孩子一樣,他們都有著心理發展的需求,有著與人交流享受友情關愛的需要。送教上門的一線老師們,把這些孩子看在眼里,放在心里,時刻注意這些孩子的健康發展,用真誠的愛去打動和感染他們。當孩子取得進步時,多表揚他們;缺乏自信心時,多鼓勵他們;他們能真切感受到老師的關愛,感受集體大家庭的溫暖。
送教上門學期工作計劃(實用15篇)篇十四
為貫徹落實納雍縣教育科技局、納雍縣勺窩鎮教育管理中心的精神,保障因生活不能自理等客觀原因不能到學校接受教育的重度殘疾兒童受教育權益,結合我校實際將開展為重度殘疾兒童“送教上門”試點工作,現制訂具體工作計劃:以納雍縣教育科技局、納雍縣勺窩鎮教育管理中心有關文件精神為指導,積極探索重度適齡殘疾兒童少年居家教育工作經驗進一步推進殘疾人教育事業的發展。“送教上門”服務的對象為不能到學校接受教育,但基本具有接受教育能力的6-16周歲重度殘疾兒童少年,符合納雍縣勺窩鎮中心小學服務區域的。席朝勇,男,身份證號碼:522426************,住址:納雍縣勺窩鎮中心村馬路組。智殘。“送教上門”服務遵循家庭自愿、定期入戶、免費教育的原則,注重發展殘疾青少年的教育潛能,提高認知能力和適應生活、適應社會的能力。每個服務對象每個月“送教上門”不少于2次,每次不少于1個課時。每學期不少于8次。1.由納雍縣勺窩鎮中心小學教師龍治為重度智殘青少年席朝勇“送教上門”。2.“送教上門”服務,要針對“送教上門”服務對象的生理、心理特點和殘疾類別,制定切實可行的個別化教育方案。“送教上門”的課時數計入任課教師工作量。3.建立“送教上門”工作檔案資料一人一檔。檔案資料主要包括:學生基本情況、教案、教學過程記錄和圖片資料。
送教上門學期工作計劃(實用15篇)篇十五
只有加強理論業務知識的學習,才能提高綜合素養。因此,我們特教服務隊的.老師們在平時都會經常看一些報刊雜志上的有關特殊教育的理論文章;在自學的基礎上進一步提高教師的認識,明確特殊教育送教上門工作的重要性和必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