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節期間,人們還會穿上新衣服,表達對新年的期待和祝愿。以下是小編為大家匯總的一些春節總結范文,供大家參考和借鑒。
春節的傳統節日三年級(專業17篇)篇一
春節是壯族最降重的節日。年三十吃過豐盛的晚餐后,人們便圍著火塘四周等待新年的到來,是為守歲。子時一到,人們立即焚香點燭,在神臺上供滿了豬肉、整雞、粽子、湯圓、米酒等祭品。孩子們則燃放鞭炮,有不少地方的壯族婦女馬上提著水桶或竹筒到泉眼、河邊打“新水”,討個吉利。男人則提著燈籠奔向廟社燒香化紙。
壯人沒有作揖、跪拜、握手等見面禮,而是通過語言和豐富的表情充分表達自己的節日問侯,人們在村里或路上相見,便互相道賀“恭喜發財。”
從初二起直至被七,親朋開始來往拜年,特別是已經出嫁的女兒。要帶幾斤肉或雞鴨等禮品,和丈夫、孩子一起回到娘家拜年。出嫁的姐妹趁此時機聚會,共敘別情。
春節的傳統節日三年級(專業17篇)篇二
我喜歡過春節,每到春節家家戶戶都會團聚在一起,還可以開開心心的玩,不過我還是最喜歡吃餃子。
要想吃餃子,就得先包餃子。
三十下午,買了餃子皮,剁好餃子餡,便開始包了。先把餃子皮放到手上,大的一頭向上,小的一頭往下,放上一點餡,從下往上,慢慢的卷起來,兩頭一捏,一個“金元寶”就閃亮登場了。
在即將要包好時,來了一位不速之客——高天旭。他可是我在老家的一個死對頭呀!只是不知他老人家光臨貴府有何事?他笑瞇瞇的說:”舅媽讓我來叫你們去她家吃餃子。“他口中的舅媽是我的小奶奶,論輩分我們倆也不知道誰大,便一直是直呼姓名的。
媽媽說,”知道了。我們待會就去。“于是收拾收拾東西,便和高天旭一起去了。來到小奶奶這,小爺在沙發上玩著手機,小奶奶在廚房忙來忙去,見我們來了,連忙讓我們進屋坐。進了屋子,大人們都坐在沙發上聊著天,孩子們都圍在電視上看動畫。多開心呀!
不一會,菜上了上來,餃子也出鍋啦,小奶奶家的餃子是素餡的',不過也很好吃。沾點醬,稍微辣辣的,特別好吃。
餃子真好吃!春節真開心!
春節的傳統節日三年級(專業17篇)篇三
“爆竹聲中一歲除,春風送暖入屠蘇。千門萬戶瞳瞳日,總把新桃換舊符。”這首詩讓我想起春節。春節是一年當中最大的節日,是新的一年的第一天。每到春節,我會穿上新衣服,會收到很多很多的壓歲錢,還有很多好吃的。這是我最喜歡的節日。
春節的習俗有:貼春聯、看煙花、拜年、吃年夜飯、放鞭炮、逛花街……我最喜歡的是放鞭炮和看煙花。大年初一那一天我早早就起來了,吃完早餐,我帶著弟弟妹妹去買鞭炮。我們跑到街上,看見有許多人。有的騎著馬、有的挑著擔、有的趕著毛驢、有的推著獨輪車、有的悠閑的在街上溜達。到了商店,我看見貨架上放著許多鞭炮。我們買了扔在地上會響的、放在地上會轉圈的、一盒火箭,還有兩盒火花。買好了就高高興興的跑回家。
吃完晚飯,我帶著弟弟妹妹跑到家門口,一起放鞭炮。弟弟最喜歡玩扔在地板上就會響的。本來這種地雷是用手扔出去的。弟弟偏偏把地雷放在地上,用腳踩下去。把妹妹嚇的跳了起來,弟弟幸災樂禍的哈哈大笑。我和妹妹最喜歡看火花。火花非常漂亮,火花會變得越來越高。過了一會兒又消失了。
這就是我喜歡的春節。
春節的傳統節日三年級(專業17篇)篇四
在中國,無論是城市還是農村,家家戶戶都過春節。春節是人們要貼福字,放煙花。更重要的是吃團圓飯,也要干活。
除夕,我和媽媽去市場買年貨。市場的人有很多很多。我和媽媽買了有蔬菜、有瓜子、花生、雞、鴨、鵝、豬肉、水果、可樂還有各種各樣的名煙和名酒。我和媽媽還買了好多鞭炮和煙花。哈哈,盈箱溢筷,我們高興極了。到了家里幫助媽媽做飯,爸爸倒水,于是我去貼春聯了,春聯寫著天時地利門庭大吉,寬地祥光瀾泰鴻運”,橫批寫著“大吉大利”。媽媽做完飯就拿掃把一下把墻洗得干干凈凈。這是爺爺從老家回來了。于是媽媽把我們的團圓飯放桌子上。我覺得我們少一件東西。“哎呀!”我們的過年的洗衣服呢?我問爸爸,爸爸說:“哈哈!你爺爺已經買了。我一回頭,爺爺把新衣服放在沙發上了。我穿了一件藍色的羽絨服。媽媽穿了一條牛仔褲,爸爸穿了一雙皮鞋。我于是謝謝爺爺。爺爺買了一些生蠔。
媽媽一打開團圓飯時候,我流口水了,有北京烤鴨、蛋炒飯、烤生蠔、涼拌黃瓜和火鍋。但是有苦瓜,我不想吃苦瓜,媽媽說苦瓜吃了好,我還是吃了!
我最喜歡的.就是風俗習慣,最喜歡的風俗習慣是過春節放鞭炮,因為和小伙伴一起放鞭炮很開心。關于春節放鞭炮還有一個傳說呢!
傳說里有一只叫“年”的獸,它會吃人,有聽爺爺說過的故事,獸怕紅色和放鞭炮就會趕走獸,為我們自豪。
這就是過春節的開心,吃得好,穿得好,玩得好。我喜歡過春節。
春節的傳統節日三年級(專業17篇)篇五
春節是我們的傳統節日。過年真熱鬧啊!除夕可以用一個字形容“忙”除夕那天,家家戶戶都在打掃衛生。爺爺奶奶爸爸媽媽又是掃地,又是擦玻璃忙的不亦樂乎,不一會就把房子打掃的干干凈凈,煥然一新。
打掃完房子。媽媽做年夜飯。奶奶在包餃子,奶奶在包餃子的時候我發現了一個大秘密,奶奶在餃子里上了一些硬幣。我不知道為什么,我問奶奶:為什么在餃子里包上一些硬幣?奶奶說誰吃到這個餃子,來年福氣多多。我看著這個餃子想:今晚我一定要吃到你。除夕最重要的是貼春聯,爺爺貼大的,我貼小的。我看到爺爺把福字貼倒了說爺爺你把福字貼倒了。爺爺說不就是福到了嗎。我似懂非懂。
除夕夜是最美好的時刻。大家團聚在一起,喝著美酒,吃著佳肴,看著電視,真是其樂無窮。我吃餃子的時候,吃到硬幣了,奶奶說我有福氣。
大年初一,天還沒亮我們就起床了,我們穿上衣服就去拜年了。
新的一年,我祝人們:天天哇哈哈,年年高樂高,心情似雪碧,生活如蜜桃。我祝自己德才并進,大吉大利。
春節的傳統節日三年級(專業17篇)篇六
春節是中國的傳統節日。在春節里,人們會走親訪友,小孩會收到大人的壓歲錢,還會放鞭炮,還有一家人聚在一起吃年夜飯。
其中,我最喜歡的環節就是吃年夜飯了。
春節那天晚上,我們一家九口人都圍坐在一張大桌子前,談天說地,還聊形形色色的人。上菜了,媽媽把十幾二十盤菜一盤一盤地端上桌,琳瑯滿目的菜品讓我應接不暇。
開動吃了,大家都“君子動口又動手”。我本想夾起一根粉絲,結果這粉絲又滑又長。我拿著筷子一會正著夾,一會反過來夾,一會從左邊夾,一會又從右邊夾,夾了不下十次。我堂堂君子連一根粉絲都夾不上來,還算是君子嗎?這次一定要夾起來,我一本正經地伸出手,用筷子使勁地夾,啊!成功了!還沒等我歡呼,粉絲那滑溜溜的身子還是從我的筷子下逃脫了。
吃完年夜飯,我拉上爸爸去放煙花。我拿起一根又細又長的煙花,用打火機點燃,“嗞---”,突然,“呼”的一聲煙花飛上了天,“吧啦吧啦”地響起來,開始還把我嚇了一大跳。
啊,春節真快樂啊!要是天天都這么快樂,就等于每天都過春節該多好啊!
春節的傳統節日三年級(專業17篇)篇七
爆竹聲聲辭舊歲,爆竹聲聲迎新春,這是我們一年中最隆重的節日,也是小孩子很盼望的節日。
大年三十,人們都開始貼對聯,包餃子,打掃衛生,三十吃餃子,意味著在外面工作的',上學的都要回家吃團圓飯。家家戶戶都是忙忙碌碌的,但人們臉上都掛滿笑容。等到三十晚上的十二點左右,村里就響起了噼里啪啦的鞭炮聲,原來是村里的人在放炮,慶祝新年的到來。
大年初一,早晨還沒等我起床,就被那震耳欲聾的鞭炮聲吵醒了。我急忙穿好新衣服和爸爸一起放炮。初一這天,人們互相拜年,我也收到了壓歲錢。我的壓歲錢媽媽都會給我存起來。春節一直要過到正月十五,春節的氣息才漸漸沒有了。
同學們也很盼望過年吧!我喜歡過新年。
春節的傳統節日三年級(專業17篇)篇八
爆竹聲中一歲除,春風送暖入屠蘇。我盼望已久的春節終于到來了。
這天,吃完早飯,我和姐姐一起跟隨爸爸上街辦年貨,哇塞,今天街上的人可真多呀!我和姐姐東瞧瞧西望望,一會讓爸爸買點這,一會讓她買點那,爸爸都滿足我們了,要是放在平時,肯定不行。不一會兒我們手里都拎滿東西。到家媽媽已經包好餃子,而且煮了一大桌好吃的菜,我們一家開開心心的.吃著年夜飯。吃完飯后爸爸還帶我們到樓下放煙花,8點我們一家準時圍坐在電視機前看春晚。
春節要屬我們小朋友最開心了,不僅有好吃、好玩的、還有紅包拿。在新的一年我要更加努力學習。
春節的傳統節日三年級(專業17篇)篇九
俗話說:“百里不同風,千里不同俗。”每個地區都有不同的節日習俗。在中國,除夕是最熱鬧的。
除夕是中國的一個傳統節日。這是一年的最后一天,也稱為除夕。除夕夜的晚上,鞭炮繼續燃放,非常熱鬧。
現在我來說說我家是怎么過除夕的。
除夕夜,我們家會放鞭炮。早上還是睡懶覺,媽媽早起打掃房間,爸爸和媽媽一起干活。中午,我們照常吃普通米飯。晚上很熱鬧,玩得很開心。
我們會帶一些白蘿卜,把它們切成小塊,放上蠟燭,點上火,放在我們房子的每個角落。然后,我會打開我家所有的燈。該吃飯了。我們全家會去爺爺奶奶家吃團圓飯。晚飯后,我會和朋友或家人一起玩鞭炮。
玩著玩著,時間過得很快,我們都上樓了,但是沒睡,就在樓上玩。
晚上十二點,爸爸去放鞭炮,放煙花,很好看。玩完后,父親帶我去了寺廟,但我不知道怎么說。
這是我家的“除夕”除夕總是那么獨特,那么難忘!
春節的傳統節日三年級(專業17篇)篇十
這兩個星期,我收集了許多中國傳統文化的資料。有對聯、十二生肖、剪紙,還有中國傳統節日的圖片和文字等。其中,我最喜歡傳統節日的資料,因為我對傳統節日很感興趣。
在我感興趣的傳統節日中,我最喜歡春節,因為它是中國民間最隆重的傳統節日。在農歷的正月初一,又叫“陰歷年”,俗稱“過年”、“新年”。每年過年,街上掛滿了紅紅的燈籠,飄飄的彩旗。媽媽做了豐盛的晚餐。外面不時傳來“噼里啪啦”的鞭炮聲。每個小朋友都穿上了漂亮的新衣服,大人們露出了幸福的笑容。爸爸給我買了許多禮花和鞭炮。到了晚上,我就拿出禮花出門和小朋友一起放,我們玩得非常高興。到了春節晚會開始,我才戀戀不舍地回家,與家人一起一邊吃水果,一邊觀看晚會,精彩的節目把我們逗得哈哈大笑。
我還喜歡“重陽節”。農歷九月九日,是中國古老的節日。重陽節又稱“老人節”。這天放學,我和爸爸媽媽準備了一份禮物去看望爺爺,我非常開心。因為我知道,尊老愛幼是我們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
春節的傳統節日三年級(專業17篇)篇十一
今天中午,媽媽在廚房里包起了餃子,我起了好奇心,也去學著包了起來。
只見阿姨拿了一小團面團在手中揉圓,再把面團壓平,面團在阿姨的手中就像一個乖寶寶一樣。然后把芝麻餡放進去,再揉一揉,一個白胖胖的湯圓就完成啦!我也學著阿姨的樣子做起了湯圓。可是,我剛把面團放手里,面團就像膠水一樣把我的'手指都粘住了,好不容易做好了一個湯圓,它還是歪歪扭扭,丑陋無比的。接著,我又準備做下一個。阿姨教我在手上先灑點干面粉。我照著阿姨說的辦法去做,果然一個白白胖胖,又大又圓的湯圓做好了。就這樣,小伙伴們也陸陸續續地做了幾十個湯圓。阿姨把水燒開了,把我們做的湯圓放入水中,不一會兒,湯圓就像一只只小白鵝一樣漂浮在了水面上。“湯圓好了!”阿姨一邊說著一邊把湯圓盛入碗里,讓我們大家津津有味地吃著。
晚飯后,我本來還想著和小伙伴們一起做花燈呢,可是雙排鍵的上課時間到了,只好提前走了。
這個元宵節過得真快樂。
春節的傳統節日三年級(專業17篇)篇十二
餐桌上擺滿了各式各樣的美味佳肴:有黃澄澄的炒蛋;火紅的大閘蟹;紅綠相映的胡蘿卜炒芹菜;酸甜可口的糖醋排骨;美味的紅燒肉……濃香的燉雞煲還冒著熱氣。
“開飯了!”媽媽大聲喊道。筷子開始在餐桌上飛舞,爸爸夾起一塊糖醋排骨放在我的碗里說:“多吃肉長高高!”我立刻開心的吃了起來,吃的滿嘴都是油,大家看著我的吃相都哈哈大笑起來。我舉起可樂杯來到姥爺姥姥面前,笑著說:“祝姥爺姥姥,身體健康,新年快樂!”姥爺姥姥露出了開心的笑容。
接著我又對爸爸媽媽說:“祝爸爸、媽媽牛年大吉,工作順利。”爸爸媽媽也舉起可樂杯說:“祝寶貝,學習進步,健康快樂。”大家相互祝福著,一句句祝福在家里回蕩,一陣陣暖流流進心窩。最讓我開心事,就是每個人都給了我一個大大的紅包。
在這溫馨、幸福的除夕之夜,一家人坐在一起看春晚、包餃子,一起守歲、跨年。
春節的傳統節日三年級(專業17篇)篇十三
我國有許多的傳統節日,比如:春節、清明節、端午節、中秋節、重陽節等等,我最喜歡的就是大年初一的春節。
這一天,天還沒亮,爸爸和媽媽就起床去門口貼對聯了。他們分工合作,爸爸貼春聯,媽媽剪膠帶。剪膠帶時發出的“嘶,嘶,嘶”聲,把我和妹妹給叫醒了。貼好了大門,大門就像穿上了紅色的新衣服。
爸爸給我們買了一大堆的鞭炮,有的是三角形的,是紫色的;有的是圓形的,是黃色的;有的是一粒一粒的,是彩色的;還是的是細長的,是綠色的……各式各樣,真是讓人目不暇接啊!我們放了一個最美麗、最大的三角形鞭炮,過了一會兒,噴出了比噴泉還美麗的火花。
就這樣,我和妹妹一起度過了難忘的春節。
將本文的word文檔下載到電腦,方便收藏和打印。
春節的傳統節日三年級(專業17篇)篇十四
今日是端午節,我非常想吃粽子,奶奶便包粽子給我吃。
我和奶奶來到小河邊采葦葉。蘆葦長得很茂盛,綠油油的葦葉迎風搖曳,真像綠色的小旗子。
回到家后,奶奶先燒了一鍋熱騰騰的熱水,然后把葦葉放進鍋里面。奶奶說:“這樣既能除蟲子,又能讓葦葉變得有韌性。”過了好一會兒,奶奶把葦葉拿了出來,接下來開始淘糯米。
開始包粽子了。奶奶先將葦葉圍成一個類似漏斗的形狀,然后往里面加一些糯米,再加入一些紅棗、臘肉片、紅豆,接著再次加入糯米,把它填滿。最后,用細長的繩子將粽子扎緊。粽子包好后,就可以開始煮我喜歡的粽子了。
粽子終于煮好了,整個廚房都是粽子的香味。奶奶拿了一個最大的粽子遞給我說:“小饞貓,吃吧。”我趕緊接過來,解開繩子,剝開葦葉,吃著吃著,奶奶給我講了一個故事:“從前,有一個人叫屈原……”
今天,我不僅吃到了美味的粽子,還知道了屈原的故事,真是一舉兩得啊!
春節的傳統節日三年級(專業17篇)篇十五
據說端午節其實是為了紀念屈原的,屈原是一位愛國者,他想讓自己的國家強大起來,就常常向國王提出建議,可是國王不聽,就把他趕出了國都。
一次秦國來攻打楚國,楚國敗了國家就沒了,屈原很傷心,這一年五月初五他跳江自盡了,人們知道后都很難過,為了不讓魚吃他的身軀,人們把粽子扔到河里讓魚們吃飽,這一天,我們也會包粽子,因為我也喜歡吃,于是就想自己也試著做一下,就跟著媽媽學著包粽子。
首先準備包粽子的材料有大米,竹葉,紅棗和細繩,然后把竹葉折成三角,再在竹葉里放入大米和紅棗,把多余的葉子包起來,最后用細繩綁在三個角的中間,再纏繞一圈,這樣一個粽子就包好了,然后放在鍋中煮一個小時,粽子就熟啦!于是我和媽媽包了好多口味的,有豆沙,蜜棗,蛋黃,其中我最喜歡的還是蜜棗的,因為它特別甜。
當然在這一天,還要舉行很多活動,比如賽龍舟,掛香包,時間總是過得很快,我很高興,我學會了包粽子,但我知道屈原的愛國精神更是值得我學習的。
春節的傳統節日三年級(專業17篇)篇十六
爆竹聲中一歲除,春風送暖入屠蘇,千門萬戶彤彤日,總把新桃換舊符。新的一年就要開始啦。從前,每當一到春節的時候,年獸總是出來傷害百姓。有一個白發老人聽說了這件事,那個白發老人對百姓們說,我有辦法能趕走年獸。雖然百姓半信半疑,但是百姓們還是跟著白發老人做起了準備。有的貼春聯,有的掛燈籠。還有的拿來一大堆爆竹。做完準備。年獸剛剛好來了。白發老人將百姓們放炮竹,震耳欲聾的爆竹聲把年獸嚇跑了。從這以后百姓們過上了平靜的生活。
一年一度的春節到了。街市上都熱熱鬧鬧的,有的賣衣服的,有的賣玩具的。還有的賣年貨等等。過年的這一天,媽媽把我早早的就醒了。讓我和她一起貼春聯,把春聯貼好了,又貼福字,我剛要貼上福字,媽媽告訴我福字要倒過來貼。我說那不是反了嗎?媽媽說。倒過來的意思是福到了,吉利的。晚上我幫媽媽包餃子,然后媽媽又去做菜不一會兒,餃子煮好了,媽媽做了一大桌子的菜。我們一家人圍著桌子坐下,把電視打開,一邊吃餃子,一邊看春節晚會。大家都高興極了。我也大了一歲,我長高啦,我非常開心。
春節的傳統節日三年級(專業17篇)篇十七
【導語】本站的會員“luluxianxian”為你整理了“三年級傳統節日詩句”范文,希望對你有參考作用。
1、除夜。
文天祥〔宋代〕。
乾坤空落落,歲月去堂堂。
末路驚風雨,窮邊飽雪霜。
命隨年欲盡,身與世俱忘。
無復屠蘇夢,挑燈夜未央。
2、元日(玉樓春)。
毛滂。
一年滴盡蓮花漏,碧井屠蘇沈凍酒。
曉寒料峭尚欺人,春態苗條先到柳。
佳人重勸千長壽,柏葉椒花芬翠袖。
醉鄉深處少相知,只與東君偏故舊。
3、田家元日。
(唐)孟浩然。
昨夜斗回北,今朝歲起東;
我年已強壯,無祿尚憂農。
桑野就耕父,荷鋤隨牧童;
田家占氣候,共說此年豐。
4、歲除夜會樂城張少府宅。
(唐)孟浩然。
疇昔通家好,相知無間然。
續明催畫燭,守歲接長筵。
舊曲梅花唱,新正柏酒傳。
客行隨處樂,不見度年年。
5、春節看花市。
〔林伯渠〕。
邁街相約看花市,卻倚騎樓似畫廊。
束立盆栽成隊列,草株木本斗芬芳。
通宵燈火人如織,一派歌聲喜欲狂。
正是今年風景美,千紅萬紫報春光。
元旦口占用柳亞子懷人韻〔董必武〕。
共慶新年笑語嘩,紅巖士女贈梅花。
舉杯互敬屠蘇酒,散席分嘗勝利茶。
只有精忠能報國,更無樂土可為家。
陪都歌舞迎佳節,遙視延安景物華。
6、月夜憶舍弟。
杜甫。
戍鼓斷人行,秋邊一雁聲。
露從今夜白,月是故鄉明。
有弟皆分散,無家問死生。
寄書長不達,況乃未休兵。
7、望月懷遠。
張九齡。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時。
情人怨遙夜,竟夕起相思!
滅燭憐光滿,披衣覺露滋。
不堪盈手贈,還寢夢佳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