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日常的學習、工作、生活中,肯定對各類范文都很熟悉吧。范文怎么寫才能發揮它最大的作用呢?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優質范文,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對于四種形態問題清單及整改措施和感想一
二、黨紀輕處分和組織處理要成為大多數;
三、對嚴重違紀的重處分、作出重大職務調整應當是少數;
四、嚴重違紀涉嫌違法立案審查的只能是極少數。“四種形態”的針對對象是各級黨組織和全體黨員。
首先談話函詢、提醒談話、誡勉談話都是四種形態里第一種形態的處置措施。1.談話函詢實際上是線索的處置方式,也就是說,根據談話函詢的結果,還有下一步的處理。其特點是談話函詢針對反映的問題具有一般性,查清了只能給予黨紀輕處分或批評教育,或者反映問題不實而予以澄清的。《工作規則》中說的談話提醒,包含在談話函詢中。2.提醒談話、誡勉談話則是一種具體的處理措施,如《黨內監督條例》規定,對于存在苗頭性傾向性問題的領導干部,有關黨組織負責人應當及時對其提醒談話;對于存在輕微違紀的領導干部,上級黨組織負責人應對其誡勉談話。
對黨員的紀律處分種類:
(一)警告;
(二)嚴重警告;
(三)撤銷黨內職務;
(四)留黨察看;
(五)開除黨籍。
第八條對嚴重違犯黨紀的黨組織的紀律處理措施:
(一)改組;
(二)解散。
第九條黨員受到警告處分一年內、受到嚴重警告處分一年半內,不得在黨內提升職務和向黨外組織推薦擔任高于其原任職務的黨外職務。
第十條撤銷黨內職務處分,是指撤銷受處分黨員由黨內選舉或者組織任命的黨內職務。對于在黨內擔任兩個以上職務的,黨組織在作處分決定時,應當明確是撤銷其一切職務還是某個職務。如果決定撤銷其某個職務,必須撤銷其擔任的最高職務。
如果決定撤銷其兩個以上職務,則必須從其擔任的最高職務開始依次撤銷。對于在黨外組織擔任職務的,應當建議黨外組織依照規定作出相應處理。
對于應當受到撤銷黨內職務處分,但是本人沒有擔任黨內職務的,應當給予其嚴重警告處分。其中,在黨外組織擔任職務的,應當建議黨外組織撤銷其黨外職務。
黨員受到撤銷黨內職務處分,或者依照前款規定受到嚴重警告處分的,二年內不得在黨內擔任和向黨外組織推薦擔任與其原任職務相當或者高于其原任職務的職務。
對于四種形態問題清單及整改措施和感想二
在福建調研時提出的監督執紀“四種形態”,是對黨的以來管黨治黨實踐的經驗總結,是把紀律和規矩挺在前面的具體體現,是提升黨風廉政建設和反腐敗斗爭精準度的科學選擇,是開展監督執紀問責的行動指南,具有很強的思想性、針對性和指導性。在實踐中,我們必須準確把握、善加運用,不斷增強監督執紀實效,以嚴明的紀律推進全面從嚴治黨。
準確定位 履職思維要有新轉變
衡量紀委履職成效的標準,關鍵看是否有利于喚醒全體黨員的黨章黨紀黨規意識。“四種形態”體現了“精準”管黨治黨理念,為紀律尺子準確標出了管治“刻度”,清晰劃出了“治未病”、“正歪樹”、“治病樹”、“拔爛樹”四級警戒區,有利于“對癥下藥”、“精準治療”。“四種形態”要求既保持懲治腐敗的高壓態勢,又要探索遏制腐敗的治本之策,是對管黨治黨規律認識的深化。“四種形態”不是要在數量層面放緩反腐敗節奏、減弱反腐敗斗爭力度,而是凸現出對違紀行為“零容忍”的理念。“四種形態”進一步詮釋了紀嚴于法、紀先于法的要求,旨在建立更前沿、更嚴密的“防御陣地”,防止從紀律底線退守到法律底線,防止不出事都是“好同志”,一出事就成了“階下囚”,是“懲前毖后、治病救人”一貫方針的傳承和與時俱進,體現了“嚴管就是厚愛”的理念。因此,要自覺把“四種形態”的要求體現到監督執紀問責的各方面和全過程,正確處理好抓大案要案與抓早抓小的關系、保持一致與探索創新的關系、查辦案件治標與教育制度治本的關系,在繼續抓好治標的同時,通過強化教育和制度建設,全面喚醒黨章黨紀黨規意識,逐步向實現“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的目標邁進。
探索創新 監督手段要有新拓展
黨風廉政建設,監督是關鍵。只有監督到位、“觸角”靈敏,才能做到有問題早發現、早處置。加強黨風廉政建設巡察工作,緊扣“六大紀律”,把握好談心談話、征求意見、實地走訪、報告撰寫、督促整改等關鍵環節,發現問題,形成震懾。加快推進市、縣派駐機構改革,實行重點派駐和綜合派駐相結合的方式,實現派駐機構全覆蓋,切實加強對駐在部門領導班子的監督。充分發揮談話監督的作用,對存在苗頭性、傾向性問題的黨員干部進行函詢、提醒談話,促其說清情況、認識錯誤、及時改正。深化民生監督工作,嚴肅查處發生在群眾身邊的“四風”和腐敗問題,加強對扶貧資金、土地征收、惠民補貼、低保資金、教育醫療、農村“三資”管理等重點領域的監督,督促完善廉政風險防控機制,用紀律鎖緊制度的籠子。扭住落實中央八項規定精神不放,綜合用好抓重要節點、抓具體問題、抓執紀監督、抓通報曝光等有效手段,馳而不息正風肅紀,真正讓頂風違紀者“長記性”,讓心存僥幸者“收住手”。加強對不作為、慢作為、亂作為問題的監督執紀問責,認真梳理問題線索,集中力量突破一批、查實一批、通報一批,形成有力震懾。
精準發力 執紀效能要有新提升
紀律審查是紀委的主要職責,“四種形態”為紀律審查提供了基本規范。要以“四種形態”為標準,明確執紀重點,規范執紀流程,轉變執紀方式,把“四種形態”的要求體現在信訪舉報受理、問題線索管理、紀律審查和案件審理等各環節,提升執紀效果。在審查時機上,要定期清理線索,對發現的苗頭性傾向性問題和輕微違紀問題,更多地運用批評教育、誡勉談話、組織處理、紀律輕處分等方式來處理,對于嚴重違紀甚至違法的要依紀依規嚴肅處理,決不手軟。在審查對象上,要重點查處后不收斂不收手,問題線索反映集中、群眾反映強烈,現在重要崗位且可能還要提拔使用的黨員干部,特別是要突出一把手這個“關鍵少數”,以極少數貪腐分子的深刻教訓警示大多數黨員干部。在審查內容上,要突出政治性,把是否違反政治紀律和政治規矩、組織紀律作為紀律審查的重點。同時也要著眼查處基層侵害群眾利益的“四風”和腐敗問題。在審查程序上,要堅持在確保質量的前提下縮短時間,堅持快進快出、快查快結,集中精力把主要違紀問題查清后,涉嫌違法犯罪的及時移送司法機關查處。
強化落實 “兩個責任”要有新突破
把握運用好監督執紀“四種形態”,既是對紀委的要求,也是對黨委的要求,要把“四種形態”貫穿于履行監督責任和主體責任的全過程。圍繞省委“3783”主體責任體系和市委落實主體責任的《實施意見》,建立完善“兩個責任”清單,從“明責、盡責、督責、究責”四個層面,努力構建落實“兩個責任”制度體系,進一步強化各級黨組織的政治責任,著力解決好執行力層層遞減的問題。修訂完善黨風廉政建設考核、責任追究等配套制度,強化監督考核,狠抓責任追究。要用好責任追究這把“殺手锏”,對違反黨的政治紀律和政治規矩、組織紀律,“四風”問題突出、發生頂風違紀問題,出現區域性、系統性腐敗案件的地方、部門和單位,堅持“一案雙查”,既追究主體責任,又追究監督責任,層層傳導壓力,級級落實責任,實現問責常態化,讓“四種形態”貫穿于監督執紀問責全過程,推動全面從嚴治黨落到實處。
瞄準紀律 深化“三轉”要有新方向
“三轉”是紀律檢查體制改革的重要內容。落實“四種形態”,要求紀委職能定位進一步回歸黨章“原教旨”,工作重心進一步聚焦監督執紀問責,工作方向進一步把紀律和規矩挺在前面,工作目標進一步體現遏制腐敗現象滋生蔓延。深化“三轉”必須沖著紀律去,自覺把“四種形態”作為方向引領,積極調整職責定位、工作理念、工作方式、工作方法。進一步轉變政績觀,樹立查大案要案是政績,落實中央八項規定精神、遏制“四風”問題、促進作風改進也是政績,抓早抓小、保護和挽救干部是更大的政績的觀念。進一步強化底線意識,將工作由法律底線向紀律底線推進,從“盯違法”轉向“盯違紀”,守牢紀律防御陣地。進一步提高紀律審查的綜合效應,綜合運用紀律處分、組織處理等方式,提高違紀處理的政治、社會、法紀效果。堅持“嚴”字當頭,把嚴格要求、嚴格教育、嚴格管理、嚴格監督貫穿于干部隊伍建設全過程,突出“執紀的再執紀,監督的再監督”,著力打造紀檢監察“鐵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