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論是身處學校還是步入社會,大家都嘗試過寫作吧,借助寫作也可以提高我們的語言組織能力。相信許多人會覺得范文很難寫?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優秀范文,歡迎大家分享閱讀。
對于紅色經典等題材朗誦稿實用一
紅色小品劇本游擊隊
紅色小品劇本;游擊隊
旁白一:在抗日戰爭年代,游擊隊的物資相當的貧乏,除了依靠自己的生產,大部分還是需要鬼子的“友情贊助”。
場景一:
(舞臺布局:一桌一椅,最簡單的擺放,不要任何裝飾)
游擊隊長:同志們,根據組織上傳來的消息,明日下午將有一個鬼子的運輸小分隊經過我們的根據地,到時候我們要一舉拿下他們!
游擊隊員一:隊長,明天鬼子那里都有什么物資啊?
游擊隊員二:是啊,透露一下嘛!(詭異地笑)
游擊隊長:這個嘛……牙好,胃口就好,身體倍兒棒,吃嘛嘛香。
游擊隊員全體:藍天六必治
游擊隊長:(笑了笑)嘿嘿。
明天的明天,你還會送我“水晶之戀”嗎?(作曖昧狀)
游擊隊員全體:喜之郎果凍
游擊隊長:一切皆有可能(作健美狀)
游擊隊員全體:李寧
游擊隊長:哈哈!好,不說了!這次的行動同志們有沒有信心?(大聲地問)
游擊隊員全體:有!堅決完成黨交給我們的任務。(異口同聲)
(燈光暗下,換舞臺布景)
旁白二:另一邊,鬼子因為遭到多次游擊隊的阻擊,為了這次運輸的成功,現在正在商量對策。
場景二:
(舞臺布局:一桌一椅,鋪上桌布,桌子上可以擺放花或者茶具,加上日本國旗也可)
鬼子隊長:你們滴這些家伙,明天給我大大滴準備好,不要丟皇軍的臉
鬼子二:太君,我頭疼,快死了……(捂者頭痛苦地叫道)
鬼子隊長:想死?運完了你再給我去死(發怒)!
鬼子三:(對著天自言自語)曾經有一份真摯的感情擺在我的面前,我沒有去珍惜,等到失去的時候我才后悔莫及。如果上天再給我一次機會,我會說三個字“我不去!”
鬼子隊長:(撥出佩刀)你再說一次?
鬼子三:為人民服務(行軍禮)啊,不,不是……皇軍萬歲!(因為說錯話轉身就跑)
(燈光暗下的同時)
鬼子隊長:我怎么養了這幫不聽命令的膽小士兵啊?(苦笑狀)
場景三:
(不用舞臺布景;鬼子運送物資走過來,放“鬼子進村”音樂)
(鬼子從舞臺一邊走到另一邊的時候,游擊隊員上,槍聲響起)
對于紅色經典等題材朗誦稿實用二
“不忘本來才能開辟未來,善于繼承才能更好發展”。今天,我們在這里舉辦市直xx系統紅色經典誦讀活動,大家共誦經典、聆聽書韻。在此,向本次活動的成功舉辦表示誠摯的祝賀!向前來指導活動的xx主任和熱情參與本次活動的各位同事以及辛勤工作的全體工作人員表示衷心的感謝!
在中華文明發展史中,流傳至今的歷史文化典籍浩如煙海,積淀著深沉的人生哲理和豐富的思想資源。這些代代傳頌的紅色經典,或濃縮著漢語韻律和詞章之美,讀之字字珠璣,誦之聲聲金玉;或寄寓著中華民族的執著追求和遠大理想,讀之自強不息,誦之催人奮進;
或閃爍著以天下為己任的責任擔當和愛國榮光,讀之赤膽忠心,誦之萬古流芳。這些經典是我們民族文化的瑰寶,啟迪著一代又一代人上下求索,激勵著一代又一代人砥礪前行。作為黨員干部,我們有責任、有義務把紅色經典傳承下去,把紅色文化發揚光大。
“腹有詩書氣自華,讀書萬卷始通神”。只要是好書,就一定開卷有益;
只有博覽群書,才能使我們充滿智慧;
只有以書為伴,我們的思想才不會貧窮,情操才得以陶冶,生活才會充滿情趣。誦讀活動只是一個載體,更重要的目的是以此為契機,讓“讀經典、誦經典、用經典”成為日常生活的一種常態,將宣傳和繼承中華傳統文化引向深入。我們舉辦這次經典誦讀活動,就是號召全局上下,高度重視中華文化、中華經典對于滋養時代精神的重要作用,不忘初心,牢記使命,銘記光輝歷史,堅定理想信念,傳承發揚老一輩無產階級革命家的優秀品質,激發愛黨愛國、敬業奉獻的為民情懷和責任擔當,把先烈們無私奉獻、不屈不撓的革命精神發揚到推動xx建設的日常工作中去。
道阻且長,行則將至。重溫黨的經典,我們豪情萬丈、斗志昂揚,展望xx建設未來,我們信心百倍、主動擔當。全局黨員干部要以本次活動為契機,掀起學習宣傳貫徹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和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新熱潮,將紅色經典誦讀活動融合到中共黨史學習教育中,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和價值觀,立足本職崗位,服務xx發展,為建設綠色開放幸福美好新xx凝聚起強大的精神合力。
謝謝大家。
對于紅色經典等題材朗誦稿實用三
“四渡赤水”、“爬雪山過草地”、“彝海同盟”、“強渡大渡河”……一幕幕場景以宏大的氣勢在湖南大劇院的舞臺上展示出來,由中華文化促進會發起復排的紅色經典話劇《萬水千山》日前在長沙彩排演出便吸引了很多觀眾。“演出結束后,《萬水千山》劇組將沿著紅軍長征路巡演。”該劇制作人馮學東告訴記者。
話劇《萬水千山》曾經鼓舞了新中國幾代人,而今在中國共產黨建黨90周年之際復排,更有一番別樣的意義。當年《萬水千山》由解放軍將軍戲劇家陳其通導演,今日《萬水千山》由陳其通之子、總政話劇團一級編導陳嘉陡導演;在演員上,飾演紅軍戰士的湖南話劇院演員平均年齡28歲,典型的“80后”、“90后”,可謂青春出演……
歷史的接力棒,就這樣一代代傳承下來。
經典的魅力
1931年,15歲的陳其通參加了中國工農紅軍,長征之后,陳其通以紅軍的長征經歷為主線,完成了話劇《萬水千山》劇本的創作。在毛澤東、周恩來、朱德等黨和國家領導人的關懷下,1952年《萬水千山》走上話劇舞臺進行公演并取得巨大成功,觀眾踴躍,好評如潮,許多老紅軍紛紛提筆寫評論,回憶往事。
1975年,陳其通將軍再次擔任編劇,在原劇本的基礎上強化并增加了相當一部分人物與情節,并由原來的六幕話劇增加為十幕,這臺話劇復排復演感動全軍,在當時掀起了《萬水千山》的熱潮。鄧小平及聶榮臻、王震等老戰友一起觀看重排的話劇《萬水千山》,共同回顧難忘的戰斗歲月。此后至1978年的3年里,演出盛況不衰。“《萬水千山》表現的偉大的長征精神,是中華民族百折不撓、自強不息的民族魂的集中體現,它撼人心靈、發人深思、催人奮進,其情其景,在大多數如今45歲以上的國民心中留下了難以忘懷的記憶。”《萬水千山》藝術指導蘇叔陽告訴記者。
2009年經國家文化部及相關部門批準,由中華文化促進會聯合田漢基金會等單位主辦復排話劇《萬水千山》,經過2年多的籌備,前期各項工作已經準備就緒,復排及巡演工作蓄勢待發。
新時代的“長征”
“在保持話劇《萬水千山》原有的高度寫實主義表演風格的同時,此次復排的《萬水千山》加入了全新創作的7段大合唱、3段集體舞,以寫意的畫面來展示行軍、對仗畫面,戰斗畫面與輕松歌舞渾然一體,把不同藝術形式的感染力發揮到極致。”導演陳嘉陡說,“我們希望帶給今天的觀眾鮮活、震撼的畫面。”一位觀看過此劇的老太太認為,此劇排得相當不錯,“比我們當初看過的要好很多”。
紅軍長征路途二萬五千里,巍巍雪山、茫茫草原和水流湍急的大渡河都是人們熟悉的場景,但今日《萬水千山》如何將這些變化眾多的畫面和場景在舞臺上鮮活呈現呢?據了解,除了現代話劇中常見的電腦燈制作的特效以外,《萬水千山》劇組首次在話劇表演中運用了led顯示屏,屆時,一塊寬14米、高6米的顯示屏將立在舞臺后方,陳嘉陡介紹說:“采用led顯示屏,能讓寫實的畫面更真實,寫意的畫面更靈動,讓沒去過大渡河、雪山,沒進入過彝族區的觀眾進入到另外一個世界。”
記者在演出現場看到,話劇《萬水千山》采用的全部是實景,所有的假山、磚石都是實打實重新做的立體道具,而不是常見的沒立體感的背景畫。“劇中用到的近百支步槍、手槍和其他的大刀、斧子全是金屬的,在舞臺上打上去哐哐響,絕不是木頭道具。”陳嘉陡說。
復排與巡演
2011年1月初,復排紅色經典話劇《萬水千山》在人民大會堂舉行媒體見面會。出席見面會的有老紅軍代表王定國、王定烈、黃靜波、蒲文清等;知名導演及演員有黃定山、尚敬、吳若甫、巫剛、吳玉華等;當年參演《萬水千山》的老演員李淑芬、李寶義、陳惠良等。
作為出席《萬水千山》發布會的嘉賓,一些青年演員從中認識到這部話劇有著特殊的歷史背景,不僅是滿腔熱情地謳歌了長征精神,同時更是對個人的信仰以及價值觀進行一次深入思考。他們感慨說,難得與歷史相逢在這和平盛世,并且能夠親身體會這段不能被忘記的大無畏精神。留給自身的豪情與激昂,至少是在多年后仍可回味,同時在個人的人生道路上仍可保留積極進取的處世態度。
記者了解到,復排版《萬水千山》的5位制作人都為軍人后代,他們在介紹這部話劇時表示:《萬水千山》是對那段悲壯歷史在現今社會的完好保存,是屬于紅軍長征路上的記憶。今天我們之所以復排《萬水千山》,不僅是情感元素的真實解讀與還原,還應該是重塑信仰和理想的一個刷新。
對于紅色經典等題材朗誦稿實用四
大家好,我是四年級1班的姬梓文,今天我給大家講的紅色經典故事是:革命英雄劉胡蘭:生的偉大,死的光榮。
1932年,劉胡蘭出生在山西文水縣云周西村一個貧苦農民家庭。抗日戰爭爆發后,中國共產黨領導山西人民開展救亡運動,文水縣也成立了抗日民主政府。從此,劉胡蘭開始接觸到革命道理,10歲就積極參加村里的抗日兒童團,和小伙伴一起為八路軍站崗、放哨、送情報,在前線表現得十分勇敢,不但為傷員包扎傷口,而且還幫助戰士們運送彈藥。這時的劉胡蘭才13歲。后來,劉胡蘭當上了云周西村婦救會秘書。她發動群眾斗地主、送公糧、做軍鞋,還動員青年報名參軍。劉胡蘭在斗爭中經受了嚴峻考驗,于1946年6月被正式批準為中共候補黨員。這一年,她才14歲。
為了革命的需要,黨派劉胡蘭回云周西村領導工作。其間,劉胡蘭曾配合武工隊員,將大惡霸石佩懷處死,贏得了老百姓交口稱贊,也惹怒了反動派。為了報復,反動派率軍突襲云周西村。上級命令劉胡蘭轉移,但是,為了幫助更多群眾和黨員轉移,劉胡蘭主動要求留下來堅持斗爭。1947年1月12日,劉胡蘭因叛徒告密而被捕。在敵人的威脅之下,她堅貞不屈,大義凜然,敵人問她:“你給八路做過什么工作?”劉胡蘭大聲說:“我什么都做過。”
“你為啥要參加共產黨?”
“因為共產黨為窮人辦事。”
敵人惱羞成怒:“你小小年紀,嘴巴這么硬,難道你就不怕死嗎?”
劉胡蘭斬釘截鐵地說:“怕死不當共產黨!要殺要剮由你們,要我自白,妄想。”殘酷的敵人為了使她屈服,在她面前將同時被捕的六位革命群眾用鍘刀殺害。劉胡蘭毫不畏懼,從容地走向鍘刀,壯烈犧牲。就這樣,年僅15歲的劉胡蘭結束了短暫而輝煌的一生。
1947年春天,毛主席聽到劉胡蘭英勇就義的事跡后,感動地揮毫寫下“生的偉大,死的光榮”8個大字,高度贊揚這個年紀很小的大英雄-劉胡蘭。1947年8月1日,劉胡蘭被追認為中國共產黨正式黨員。
英雄浩氣傳千古,胡蘭精神照后人。作為新時代的我們,應當繼承先烈遺志,努力學習,奮發有為,一定把紅色精神傳承下去,為實現中國夢努力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