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一位無私奉獻的人民教師,總歸要編寫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有效提升自己的教學能力。優秀的教案都具備一些什么特點呢?又該怎么寫呢?以下我給大家整理了一些優質的教案范文,希望對大家能夠有所幫助。
胡同文化教案設計篇一
1、概括內容要點
2、了解胡同文化的特點,體會作者的感情
3??體味本文樸素、雅致的語言?
【重點難點】
概括內容要點?
【教學設計】?
1、????????導入??新課
【學習方法指導】
段落?????關鍵句?????要點概括????備注
胡同??
(3)?胡同的寬窄大小(區分階層)數量?(數不清)
文化
(8)?北京人易于滿足,他們對物質的要求不高。
(9)?“北京人愛瞧熱鬧,不愛管閑事”?(冷漠)
(10)?北京胡同文化的精義是“忍”(安分守已,逆來順受。)
感情?
(13)北京的胡同在衰敗沒落
(15)“再見吧,胡同”
3 文章的結構
第一部分(1一4)介紹北京的胡同。布局?影響?取名?數量。
4 作者賦予了北京胡同文化什么樣的內涵?用原文的話回答。
5 北京胡同文化建筑特點與文化特點有何關系?
(2) 睡不著,別煩躁,別著急,瞇著北京人,真有你的!
(3?)???西風殘照,衰草離披,滿目荒涼,毫無生氣。
8 仿(3)寫一組自己熟悉的景物,表現一種鮮明的情感。
例??院落比連,炊煙裊裊,引車賣漿,熙來攘往。
小街橫貫,深巷悠然,窗明幾凈,老輸參天。
9 拓展
(1)“胡同文化”與“高樓文化”相比,哪一個更封閉?
(2)我們身處在怎樣的居住文化中/
板書設計?
補充材料
①北京人的生活習慣:
②北京人的“禮數”
b、人情方面。北京人顧人情面子,人緣好,如課文所說。
這體現了北京人悠然自得、清淡典雅的生活作風。?
③北京人的安分守己。
④前門情思大碗茶
胡同文化教案設計篇二
競賽課教案鄖西四中 周明華 電郵: 電話:/ 6237786
〔教學目標?〕:
(知識目標)
1.了解胡同文化的特點,掌握文章的行文脈絡。
2.學習作者用平實樸素的語言敘事抒情的手法。
3.通過概括性的語言快速理解文章的內容。
(能力目標)
1.初步培養學生對文化的感悟能力,提高學生的文化品位。
2.概括北京胡同文化的內涵,體會作者對胡同文化流露的情感。
3.學習作者用樸實雅致、富有表現力的語言來敘事抒情的手法。
(德育目標)
1.培養學生全新思維方式,即透過現象看到事物隱含的文化現象。
2.讀懂作者思路的基礎上,體味作者的思想感情。
〔教學重點〕:
1.總體把握課文的內容,用簡潔的語言從不同方面加以概括。
2. 理清作者思路,體味作者的情感。
〔教學難點?〕:
1. 通過具體詞句的品味,體會作者對北京胡同文化的情感。
〔課型設計〕:
多媒體輔助教學課
〔教學過程?〕:
[ 導語?]:
我們有學生到過北京嗎?提起北京,我們都會肅然起敬,她是我們國家的首都,是一個經濟政治中心的大都市。我們會想到天安門廣場,會想到金碧輝煌的故宮,想到雄偉的萬里長城,更會想到2008年的奧運會。可你想到北京的胡同嗎?方正的北京胡同,影響著一代又一代的北京市民,構成了獨具特色的胡同文化,或者叫北京市民文化。但隨著商品經濟大潮的沖擊,她友將經受怎樣的歷史滄桑?今天,我就和同學們一起走進北京胡同,體味蘊含其中的胡同文化的奧秘!今天之后,我們可以驕傲的說,我們了解了胡同文化!
〔播放音樂 〕附詞:
您哪,要側身行……
〔 作者介紹〕:省略
〔解題〕
3.胡同:看課后材料;看書中內容;簡單的說,即小巷。
2.文化:所謂文化或文明乃包括知識、信仰、藝術、道德、法律、習俗、以及包括作為社會成員的個人獲得的其他任何能力、習慣在內的一種綜合體。
3.胡同文化:即北京市民的文化,北京胡同影響下的特有的文化。
(快速掃描課文)
提問:是哪些句子深深的吸引著你?(語言特色)
〔展示課件 講解課文〕
展示圖片:透過演示稿展示圖片,從直觀上了結胡同。
一.胡同的特點
3.講析課文第1、2、3、4、5自然段
①提問:第1自然段在全文結構上起什么作用?
②提問:1、2、3、4自然段分別從哪些方面來介紹胡同的特點?
方正、取名、寬窄、網絡
③第2自然段交代胡同取名的來源,主要有哪幾種類型?
明確:取名——計數、物件、行業、人物、形狀,與人們的生活密切相關。
還有的胡同取名未知取義。
④胡同的環境又有什么特點?
明確:離鬧市近,生活方便,環境安靜
⑥提問:作者為什么說“北京市民文化就是胡同文化”?
二.胡同文化的特點
4.分析第6~12自然段
封閉——安土重遷、理想的住家是“獨門獨院”、“各人自掃門前雪”
(補充:舉丹江修建時,兩岸人民搬遷的情景)
易滿足——易于滿足,物質要求不高
旁觀——愛瞧熱鬧,但是不愛管閑事
(補充:舉生活現象)
能忍——安分守己,逆來順受
(補充:舉八十萬禁軍教頭林沖的故事)
(請同學來讀這里最具京味的語段,要品出“胡同文化”特有的滋味來。
a.“北京人易于滿足……蝦米皮熬白菜,嘿!”
b.“這二位同聲說……真有你的!”
明確:一個“嘿”字,使讀者如見其色、如聞其香、如嘗其味。極其形象地刻畫出北京市民享受蝦米熬白菜這種美食時那種無限向往、無限滿足神態,表現了北京人“易于滿足,他們對生活的物質要求不高”的心態。
三.作者的情感
(為了正確把握作者對北京文化的情感,請繼續聽錄音)
⑾.請學生有感情地朗讀文句
⑿.提問:最后一句“再見吧,胡同”,抒發了作者什么樣的情感?
〔板書設計?〕
胡同 文化
大潮席卷
方正、來源、寬窄、網絡 封閉、易滿足、旁觀、能忍
毫無生機 衰敗沒落
無可奈何、懷舊、對這里舊有文化的反思,順應時代的潮流。這是時代潮流和歷史發展的必然。
布置作業?:請以“胡同文化”為題寫一段文字。
1.借鑒本文的樸素的語言。2.學用中心句,使行文更加清晰。
二零零四年七月十八日
胡同文化教案設計篇三
教學目標?:
2、學會抓住關鍵語句概括要點,提取精要。
教學重點:
概括、理解胡同文化的內涵。?
教學難點?:
體會胡同文化與北京胡同的關系。
教學設想:
1、1課時完成。
2、突出學生的讀書、思考與討論,教師適當點撥。
3、重點在課文后半部分,并向課外延伸。?
課前準備:
印發《北京的胡同》、馮驥才《文化眼光》。
學生預習:1、熟悉課文。?2、閱讀印發的材料。
教學程序:
一、導入??:
二、 括北京胡同的特點:
先來看幾幅北京胡同的照片。
(展示圖片)
北京的胡同有哪些特點呢?
請同學們打開書瀏覽課文1--5段,勾畫出關鍵詞語。
交流。(兩生發言)
(重點詞語:方正、取名趣俗、多、安靜、和四合院一體)
三、理解胡同文化的內涵:
自由朗讀6--12段,勾畫重點語句。
學生讀自己勾畫的語句。(兩生讀,其他補充)
提示:我們找的語句大多在文段什么位置?(段首)
(投影:封閉、安土重遷、過往不多、易于滿足、不愛管閑事
忍--安分守己、逆來順受???)
(二)、給你印象最深是什么?談談你的理解和看法。
指名讀。(要讀出韻味,讀出北京人的滿足感和得意勁來。)
齊讀。
指名讀,齊讀。
四、對胡同文化的態度、認識
胡同文化將何去何從呢?
對胡同文化,作者的感情和態度如何呢?
齊讀后3段,找相關詞句,體會作者復雜的感情。
閱讀方法???抓住關鍵詞句概括內容
(三)、對胡同文化,你怎么看?
學生交流,發表各自意見,教師適當引導。?
請課外練筆的時候,寫篇文章,闡明你的看法。
要求:有標題,觀點明確,論據充分。
胡同文化教案設計篇四
本課用2課時教學
一、 教學目的
1、 培養學生辯證看問題的思想。
二、 教學基本內容
1、 通過對關鍵語句和關鍵詞語的理解梳理文章的中心。
4、 培養學生透過表象挖掘事物本質的能力。
三、 教學重點
1、 理解關鍵詞語和句子。
2、 語言在本文中所體現出來的特色和效果。
四、 教學難點?
辯證地認識胡同和胡同文化的衰落。
五、 教學重點、難點的解決步驟
重點一:理解關鍵詞語和句子
關鍵語句在表達方式上以議論或抒情為主。
北京胡同的特點:
胡同文化的特點:
總體上,作者認為“胡同文化是一種封閉的文化”。
然后作者分別從下面幾個方面揭示(要求學生摘錄現成語句):
居民安土重遷;
北京人易于滿足,他們對生活的物質要求不高;
北京人愛瞧熱鬧,但是不愛管閑事。他們總是置身事外,冷眼旁觀;
胡同文化的精義是“忍”。安分守己,逆來順受;
對關鍵詞語的說明,可放在語言層面上把握、理解。
重點二:語言在本文中所體現出來的特色和效果
體味本文的語言應從下面幾個方面入手:
1、 文體特點決定的語言特點:準確
3、 語言平白樸素。如“北京城像塊大豆腐。”多生活化的語言!
難??點:辯證地認識胡同和胡同文化的衰落
作者的感情在本文中可以說是復雜的。
七、 知識卡片
積累下面詞語:
車水馬龍:車像流水,馬像游龍。形容車馬或車輛很多,來往不絕。
安土重遷:在一個地方住慣了,不肯輕易遷移。
八、 板書設計?
板書一
胡同文化
安分守己
逆來順受
板書二
胡同文化
語言特色
不顯喧鬧???更加安靜????????????靜的文化
北京人,真有你的!——善于忍耐
古典色彩??????西風殘照,衰草離披——無可奈何
短???句???????大腌蘿卜,就不錯??——干脆利落
說明方式??????當初想必是賣羊肉的——準????確
《胡同文化》細案????第二課時
教學目的:
2、培養學生根據語境理解關鍵詞語和關鍵語句的能力。
3、理解課文中“胡同文化”豐富內涵。
4、培養學生辯證思考問題的世界觀。
教學重點:
1、 理解關鍵詞語和關鍵語句。
2、 “胡同文化”的豐富內涵。
教學難點?:
辯證看待問題的方法。
教學步驟?:
1、 學生快速閱讀課文1到5自然段,歸納概括“胡同”的特點。
明確:
方方正正、命名來源豐富、胡同的靜(以動襯靜的方式突出)
重點語句:
胡同文化是一種封閉的文化;
即相信遠親不如近鄰,又“各人自掃門前雪”;
易于滿足,對生活的物質要求不高;
愛瞧熱鬧,但是不愛管閑事;
胡同文化的精義是“忍”。安分守己,逆來順受。
4、 學生閱讀課文剩余的部分。
思考二:結合自己的認識,如何看待作者所說的“安分守己”?
5、 請同學們結合課文內容,談談課文的語言特色。
6、 作業?:閱讀下面一段文字,完成文后的問題。
“中國文化”指的是:
“可嘆”指的是:
參考答案:
1、“這個論斷”指過于純凈的趙孟頫\就不可能是趙孟頫\。
2、書法遺產極其豐富,即使力圖創新也擺脫不了傳統影響。
3、社會性認同和承傳性定勢。
胡同文化教案設計篇五
上 課
師:早就聽說,八班的同學都很聰明活潑,熱情大方,我就非常愿意和這樣的同學一起學習交流,(生笑)但耳聽是虛,眼見為實,是不是真的這樣呢,還要看大家的表現哦。
(先揚一下,讓學生興奮起來,再抑一下,激起其不服氣的精神)
師:在上課前我想先請大家聽一首歌。
(播放《故鄉是北京》,讓學生感受一下音樂和圖畫)
師:聽了剛才的歌,你們對北京有什么印象呢?請大家結合自己的認識談談。
生1:北京很古老。生2:北京也有高樓大廈,是現代化的大都市。
3:北京是十朝古都。
師:其實北京不僅是帝王之都,也不僅是現代化的大都市。在北京城里有著許許多多的胡同,它們也一樣是北京文化發展和歷史變遷的見證。今天我們就來學習一篇有關北京胡同的文章。
(展示課題及教學目標?,使學生明確本課學習重點)??
師:你們覺得胡同是什么樣的?
生4:胡同就是小巷子???????????????????????? 生5:胡同四四方方的。
師:像四合院????????????????????????????????????? 生5:是的!
師:那是死胡同!(眾生笑)師:十二中門前這條路是不是胡同?
生6:是比較寬大的胡同。?? 師:蕪湖市的北京路呢?
眾生齊答:不是!(展示胡同圖片,讓學生有感性認識)
師:那么什么是“文化”呢?
(屏幕展示:文化是人類歷史發展過程中所創造的物質財富和精神
財富的總和,特指精神財富。文化具有階級性、地域性、民族性。)
生8:北京的市民。??? 師:北京什么地方的市民?????? 生9:北京胡同里的市民。
師:那么胡同文化就是——????????? 眾生齊答:北京胡同市民的一種文化。
師:對!課文第5段也說到什么是胡同文化??? (教師示意學生看課文第五段)
師:在了解“胡同文化”前,我們先來看看北京胡同都有哪些特點,請同學們閱讀課文前半部分,把自己的發現和同位前后位同學交流一下再回答。
(幾分鐘討論后)
生10:胡同很多!生11:胡同有寬有窄!生12:胡同是貫通大街的網絡,很安靜。
生13:胡同取名有各種來源!
師:你是從課文第2段發現的,是吧?????? 生13:是的!
師:那么請你說說第2段都提到了胡同的哪些名稱。(生13讀)
師:很好,請坐。(面對所有同學)剛才這位同學讀了很多胡同的名稱,請你們說說,這些名字有什么共同特點?(眾生思考,半晌無人回答)
師:我現在把這些胡同改改名字,把皮庫胡同改成皇家胡同,把狗尾巴胡同改成鳳凰美食街,請大家比較一下改過的名字有什么特點。
生14:改過的名字顯得很高貴。師:那么原先的名字吧?生14:帶有市民氣息!
師:(贊賞地):很好!改過的名字很高雅,原先的名字就顯得——???? 眾生齊答:通俗!
師:北京的胡同還有其他特點嗎????? (眾生思考,無人作答)
師:其實課文第1段也說到了胡同。請大家看課本,看第1段是否提到了胡同的特點。
生15:胡同把北京切成一個又一個方塊,都是正南正北,正東正西。
師:很好!胡同走向都是很正的。那我們現在一起來歸納一下胡同的特點。(展示板書)
(學生閱讀課文、討論,幾分鐘后)
生16:胡同居民大都安土重遷,不大愿意搬家。生17:他們對物質生活要求不高。
生18:北京人愛瞧熱鬧,但是不愛管閑事。???? 生19:安分守己,逆來順受。
師:還有沒有?? 生20:北京人講究“處街坊”。
師:(面對全體同學)大家對剛才幾位同學的發言有什么不同意見?
生21:他(生20)說得不對,我認為第7段主要講的是北京人不喜歡交往。
師:你能說說你的理由嗎??? 生21:說不出來,反正我認為是這樣!師:是一種感覺!
生21:嗯!??? 師:其他同學贊同哪一位同學的看法??? (眾生議論,沒有結果)
師:那我們來做個添字游戲,怎么樣?(眾生欣然)請大家在“但是平常日子,過往不多”這一句前的某一句開頭加一個“雖然”,改變其他句子的標點,使之變成轉折復句。
(一會兒后)
眾生:同意??? !師:好!那么,轉折復句強調哪一部分????? 眾生:后半句!
師:那么本段重點應是——???????????? 眾生:強調“平常日子,過往不多”。
師:很好,其實本段還有兩個詞“除了”、“此外”,把這兩個詞放在一塊比較也可看出作者主要說的還是北京人不喜交往的特點。
(總結胡同居民特點,展示板書)
眾生:封閉的文化!?? 師:對!這種封閉的文化的精義是——????????????? 眾生:忍!
師:作者對這種封閉的,以“忍”為精義的文化持什么態度?(眾生交流、討論)
生23:批判的態度!??????????? 師:你怎么看出的?
生23:從第6段的“胡同文化是一種封閉的文化”一句就可看出來!
師:能再說具體一點嗎???????????? 生23:“封閉”就是不好的詞!
師:很好!“封閉”從感情色彩看是貶義詞,作者用了這個詞正好表明
了自己的態度。文中還有類似的詞嗎?(眾生尋找、交流)
生24:“各人自掃門前雪,休管他人瓦上霜”“總是置身事外,冷眼旁觀,”“安分守己,逆來順受”。
師:說得好!那么作者對胡同文化僅僅持批判態度嗎?
生25:還有傷感!文章最后3段明顯地表現了作者這種情緒!
師:是的,作者在北京的胡同里長大,現在看到胡同在一天天衰敗,自然會有一種傷感情緒。可見作者對胡同文化的態度應是批判中又帶有傷感留戀。下面我們來總結一下本課所學的內容。
(教師帶領學生回顧課堂內容,再次突出教學目標?)
師:我還有一點要說明一下。課文里所說的胡同文化是作者眼里的胡同文化,當然也就帶有作者的主觀色彩,因而我們也就不能說胡同文化就完全是這樣。何況,北京在發展,胡同文化也在發展,今天的胡同文化也會有新的面貌。下面就同學們根據自己的所見所聞暢想一下今天的胡同及胡同文化。(眾生交流)
生26:胡同被推倒,蓋起了新的高樓。
生27:胡同的居民已不再封閉保守了,他們也和外界交流。
生28:還有些胡同被當作文物保存起來!
……
師:大家說得都很好,下面就請同學們來看一段錄像,看看胡同都有哪些變化。
(播放展示今日胡同風貌的錄像。錄像結束后教師總結語)
師:我們真切地感受到北京的胡同正在衰敗、沒落,正在被一幢幢高樓大廈所代替,但是胡同文化將會隨著北京的發展而不斷發展,明天去北京,也許你所感受到的將會又是一種新的文化氣息。
下課!
附:板書設計?
走向——正
胡同特點 名稱——俗
數目——多
環境——靜
安土重遷,不愿搬家
獨門獨院,過往不多
胡同居民 易于滿足,要求不高 封閉、忍
愛瞧熱鬧,不管閑事
安分守己,逆來順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