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一位杰出的教職工,總歸要編寫教案,教案是教學活動的總的組織綱領和行動方案。教案書寫有哪些要求呢?我們怎樣才能寫好一篇教案呢?以下我給大家整理了一些優質的教案范文,希望對大家能夠有所幫助。
幼兒園大班語言《猴子學樣》教案 大班語言猴子學樣教案反思篇一
游戲是幼兒活動的主要形式,模仿是幼兒的天性。幼兒天生就喜歡各種小動物,渴望與它們親近、游戲。我正是根據幼兒的身心發展特點和大班幼兒的年齡特征,確定了本次活動。幼兒在妙趣橫生的游戲中,了解猴子愛模仿的特點,發展幼兒表演能力。
活動目標是活動的起點和歸宿,對活動起指導作用。根據大年齡特征及本班實際情況,我將目標定為以下三點:
1、能感受故事中猴子、老爺爺滑稽動作及表情,并能夠大膽用語言表達。
2、能表演故事中夸張、幽默的動作。
3、學會遇事要多動腦筋,多想辦法。
為使活動呈現趣味性、綜合性、活動性,寓教育與游戲之中,我做了如下準備:
(1)《猴子學樣》的課件、掛圖,《猴耍》《猴子學樣》的音樂。
(2)故事表演用的道具:四棵大樹,扁擔四根,草帽、猴子面具若干。
音樂導入激發幼兒興趣――教師講述故事――看課件完整欣賞故事――看掛圖講述并表演故事――教師與幼兒完整表演故事――幼兒分組表演故事――活動結束
我一開始用音樂《猴耍》導入,讓幼兒重點模仿猴子的一些滑稽表情動作引起幼兒興趣;教師采用故事中斷法,給幼兒思考的空間并重點讓幼兒知道遇事要多動腦筋、多想辦法;之后讓幼兒完整欣賞故事,重點引導幼兒感受故事中猴子、老爺爺的滑稽動作及表情;接下來教師逐幅出示掛圖,重點讓幼兒作為活動的主體大膽用語言表達故事,并開始嘗試表演;教師簡短小結后與幼兒共同表演,提升幼兒表演的欲望;幼兒分組表演,人人參與活動;幼兒表演結束后,教師建議將此節目定為六一節目之一進行排練。
我將在班內表演區投放道具進行表演,作為活動延伸。
對于本次活動,我簡單說以上幾點,當然整個活動下來,肯定還有很多不足之處,請各位領導及老師多提寶貴意見,謝謝大家!
1、能感受故事中猴子、老爺爺滑稽動作及表情,并能夠大膽用語言表達。
2、能表演故事中夸張、幽默的動作。
3、學會遇事要多動腦筋,多想辦法。
(1)《猴子學樣》的課件、掛圖,《猴耍》《猴子學樣》的音樂
(2)故事表演用的道具:四棵大樹,扁擔四根,草帽、猴子面具若干
重點:能感受故事中猴子、老爺爺滑稽動作及表情,并能夠大膽用語言表達。
難點:能表演故事中夸張、幽默的動作
1、用“猴耍”音樂導入活動。
2、教師采用故事中段法講故事。
第一次中斷提問:“故事中都有誰?猴子又惹什么事了?老爺爺的帽子被搶走了,你們猜他會怎么辦?”激發幼兒對故事的興趣。
第二次中斷提問:“老爺爺要回帽子了嗎?他是怎么要的?猴子是什么反應?你能幫老爺爺想個辦法嗎?”重點引導幼兒遇事要多動腦筋,多想辦法。
3、觀看課件:故事“猴子學樣”
重點讓幼兒感受故事中猴子、老爺爺滑稽動作及表情,并請幼兒大膽表現,學一學猴子、老爺爺的滑稽動作及表情。
4、逐幅出示掛圖,重點讓幼兒大膽用語言表述,并表演。
5、教師小結幼兒表現,并與部分幼兒合作表演。
6、幼兒之間合作表演故事
幼兒自由結伴分為四組,教師講述故事,請幼兒表演。
7、教師總結,并建議將此節目定為六一節目之一進行排練
在表演區投放道具,繼續進行“猴子學樣”的表演。
幼兒園大班語言《猴子學樣》教案 大班語言猴子學樣教案反思篇二
1、樂意參加講述活動,感受講述和表演的樂趣。
2、知道遇事要冷靜,動腦筋想辦法才能解決問題。
3、嘗試表演并講述故事。
《猴子學樣》的課件、扁擔一根、草帽4頂,大樹一棵、大積木3塊、話筒模型若干。
通過觀看動畫、圖片、表演引導幼兒大膽完整講述。
啟發幼兒大膽想象,想出幫老爺爺要回草帽的不同方法。
1、觀看無聲動畫前半部分,激發幼兒興趣
(1)看完后請幼兒自由講述:小朋友看到了什么有趣的事情?
(2)小朋友能不能幫助老爺爺想個辦法,幫老爺爺把草帽要回來?啟發幼兒想象,自由講述。
2、觀看動畫的后半部分,初步感受故事內容。
3、看圖片,指導幼兒分段講述故事。
(1)圖一,究竟是怎么回事,讓我們仔細來看第一幅圖。
請幼兒講述。小結:他講出了……,如果把……也講出來,我們聽的就更明白了。誰再來試試。
(2)圖二,請幼兒完整講述這幅圖的內容。
提示:(1)老爺爺為什么要睡在這兒?指導幼兒使用詞語“不知不覺”、“輕輕地”。
(2)猴子們在樹上是什么樣子?(跳來跳去,又是叫又是笑)
(3)圖三,看圖學老爺爺的語言和動作。
問題:a。老爺爺被吵醒后,看到草帽沒有了,是怎么做的?(東瞧瞧,西找找)
b。老爺爺發現草帽是猴子拿走了,會怎么說?可是猴子不肯把草帽還給他,老爺爺更著急了,他會怎么說?怎樣做?讓我們一起來學學老爺爺的樣子。
(4)圖四,老爺爺是怎樣解決問題的?
4、教師配圖片生動講述故事,幼兒完整欣賞故事
提問:
(1)你覺得這是一群怎么樣的小猴子?老爺爺是一位怎么樣的人呢?
(2)教育幼兒學會思考問題,遇事多動腦筋,多想辦法。
5、部分幼兒表演故事,其他幼兒嘗試講述
(1)選一名幼兒扮演老爺爺,三名幼兒扮猴子,共同表演故事,教師帶領其他幼兒嘗試講述故事。 (2)教師扮演老爺爺,帶領3名幼兒扮演猴子進行表演,請其他幼兒獨立嘗試根據表演講述故事。
請幼兒將想出的各種辦法創編到故事中并表演出來。
幼兒園大班語言《猴子學樣》教案 大班語言猴子學樣教案反思篇三
1、再次欣賞故事《猴子學樣》,對故事形象進行分析,嘗試用肢體動作和夸張的語言表演故事內容
2、有合作意識,能分清自己的角色,并大膽的表演
3、在情景音樂中感受表演的樂趣
1、事先已經學習過故事
2、ppt課件
3、音樂椅子胸飾等
一、觀看課件
1、大樹林里可熱鬧啦,一群猴子搶了老爺爺的帽子……
2、觀看課件
重點:回憶童話故事內容
二、分析故事
1、分析故事內容
重點:有表情的模仿故事角色的對話(語氣、語調)
2、分析故事動作
重點:引導幼兒根據角色對話,嘗試給對話配上相應的動作
三、幼兒表演
1、嘗試自由選擇角色表演(第一次表演)
重點:能分清自己的角色,嘗試加入動作和語氣
2、欣賞音樂,嘗試與故事內容匹配
重點:分析音樂,知道不同音樂代表不同場景
3、嘗試聽音樂表演(第二次表演)
重點:引導幼兒將角色融入到音樂中
4、聽音樂完整表演(第三次表演)
重點:將音樂、動作、語言完整結合
四、教師小結
幼兒園大班語言《猴子學樣》教案 大班語言猴子學樣教案反思篇四
<
讓幼兒看圖回答問題,讓幼兒發揮自已的想像力并嘗試編故事。
在感知故事內容的基礎上,理解角色特點。
學習有序、仔細的觀察圖片,理解圖片,并用較清楚的語言描述圖片內容。
1.引導幼兒仔細觀察畫面,了解老爺爺和猴子的動作變化關系,并選擇恰當的語句表達情節的變化。
2.提高幼兒的觀察能力和口語表達能力,教育他們遇事多動腦筋,多想辦法。
3.引導幼兒通過看圖講述故事。
重點:能看懂畫面的主要內容,并回答問題。
難點: 能通過看圖編成一個故事講述出來。
1.猴子頭飾4個,帽子5頂,籃子1只,可當作大樹的板凳.
2.課前讓5個小朋友排練好情景表演<<猴子學樣>>
一.談話導入.
二.觀看表演,感知、理解本課的主要內容。
1.教師講述角色:賣帽子的老爺爺,猴子。場景:在森林里的大樹下。
2.觀看情景表演,提問:主要講的是誰和誰之間發生的事?發生了一件什么事?
3.分段看表演:(1)從開始到賣帽子老爺爺休息。(2)賣帽老爺爺醒來到最后。
4.引導幼兒仔細觀察畫面,完整地回答問題。
(1)看圖一。提問:圖中有誰?它們在干什么?
(2)看圖二。提問:老爺爺醒來后發現了什么?他對猴子們說了些什么?
(3)看圖三。提問:老爺爺摘下帽子時,發現猴子們在干什么?老爺爺想出了什么好辦法?
(4)看圖四。提問:老爺爺是怎么做的?猴子們又是怎么做的,老爺爺的辦法好嗎?
5.讓幼兒通過看圖回答問題講述四幅圖的內容,并編成一個故事。
(1)自由講述。(2)請個別幼兒上臺講述。
活動延伸:準備一些有畫面的小故事,讓幼兒看圖講故事。
這是一個很有趣味的漫畫故事,《猴子學樣》中老爺爺和猴子之間的動作變化很快就能吸引住孩子的興趣,提高孩子觀察能力和口語表達能力,同時教育他們遇事要多動腦筋,多想辦法。
小百科;猴子,是三種類人猿靈長目動物的成員,靈長目是動物界的種群,猴子一般大腦發達,眼眶朝向前方,眶間距窄,手和腳的趾(指)分開,大拇指靈活,多數能與其他趾(指)對握。包括原猴亞目和猿猴亞目。
幼兒園大班語言《猴子學樣》教案 大班語言猴子學樣教案反思篇五
《綱要》明確要求“創造一個自由、寬松的語言交往環境,支持鼓勵、吸引幼兒與教師、同伴或其他人交談,體驗語言交流的樂趣。”因此,幼兒園語言教育的首要任務是幫助幼兒成為積極地語言運用者,在交往中逐漸學習理解和表達不同的意圖傾向。大班幼兒的思維活躍,有自己的想法,能應用已有的經驗合理推理并樂于表達自己對事物的看法。對于看圖講述,經過兩年的學習積累,他們也有了一定的知識經驗準備。《猴子學樣》是一個流傳許久的民間故事,故事中的老爺爺巧妙地運用了猴子學樣的特點,將被猴子搶過去的帽子重新取了回來,這是一則幽默且富有趣味性的老教材。活動中教師主要應用提問法引發幼兒思考并完整表達。
知識與技能:
1、感受故事中猴子、老爺爺滑稽動作及表情,猜想他們對話與心理想法。
2、樂意和同伴、教師交流,完整講述故事發展過程。
過程與方法:
在談論中了解猴子調皮、愛模仿的特性,借助圖片了解故事情節并模仿。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學會遇事要多動腦筋,多想辦法。
感受故事中猴子、老爺爺滑稽動作及表情,猜想他們對話與心理想法。
樂意和同伴、教師交流,完整講述故事發展過程。
掛圖四幅,《猴子學樣》課件,草帽20頂,籮筐2個,背景大樹。
一、談話引題,激發幼兒參與講述活動的興趣。
師:(出示猴子圖片)這是誰?它們有什么特點呢?(它們喜歡模仿。)
師:有一個賣草帽的老爺爺發生了一件煩惱事,跟這群頑皮的猴子有關系,我們一起來看看吧!
二、逐一出示圖片,引導幼兒認真觀察圖片故事發展順序,鼓勵幼兒大膽想象并講出故事的發展過程。
(一)出示教育掛圖1,引導幼兒觀察故事發生的時間、地點、人物及事件,大膽講述。
提問:1、圖片中有誰?老爺爺睡著了,發生了什么事?
2、猴子們是怎么想,怎么做的?
3、請幼兒完整講述圖片1的內容。
(二)出示教育掛圖2,引導幼兒觀察老爺爺、小猴子的表情,想象對話。
提問:1、老爺爺醒來發現了什么?是怎么說、怎么做的?
2、小猴子又是怎么說怎么做的?小猴子會把草帽還給老爺爺嗎?
(三)出示教育掛圖3,引導幼兒觀察老爺爺、小猴子的動作、表情,倆倆互動表演觀察到的情境并講述。
提問:1、小猴子沒有把草帽還給老爺爺,這時候老爺爺是怎么說怎樣做的?
2、小猴子又是是怎么說怎么做的?教師扮演老爺爺、幼兒扮演小猴子,把他們是怎么說怎么做的表演出來,好嗎?
3、請幼兒完整講述圖片2、3的內容。
4、討論:你能幫老爺爺想個辦法拿回草帽嗎?
(四)出示教育掛圖4,繼續引導幼兒觀察老爺爺、小猴子的動作、表情,講述故事結尾。
提問:1、老爺爺用的是什么辦法拿回草帽的?
2、你覺得老爺爺聰明嗎?為什么?
3、請幼兒完整講述圖片的內容。
4、完整觀看課件《猴子學樣》,感受故事風趣幽默。
5、請你給這個故事取個好聽的名字。
三、結束活動:
1、師幼討論:如果老爺爺不想辦法,只會在一旁苦惱,他能拿回草帽嗎?
2、在我們的生活中會出現很多很多的困難,當我們遇到困難的時候我們該怎樣做呢?
3、師幼小結:在我們的生活中會出現很多很多的困難,當我們遇到困難的時候我們應該動腦筋想辦法。
四、活動延伸:表演故事
師:這么好聽的故事,我們來演一演吧。教師扮演老爺爺,幼兒扮演小猴子,播放課件《猴子學樣》,幼兒表演。在《快樂的小猴子》伴奏聲中離開現場。
幼兒園大班語言《猴子學樣》教案 大班語言猴子學樣教案反思篇六
1、感受音樂三段體的結構及音樂活潑歡快的情緒
2、積積參與游戲,體驗游戲帶來的快樂。
圖譜、音樂光盤
1、由談話導入新課
我們都知道《猴子學樣》這個故事,故事中先是老爺爺背著草帽上山,然后是老爺爺和猴子互相逗來逗去,互相學樣,最后是老爺爺背著草帽下山去了。
提問:老爺爺是用哪些動作逗小猴的?(幼兒學一學)
2、完整欣賞音樂,師用點頭打節奏。
今天我給大家帶來一段音樂,跟《猴子學樣》這個故事特別像,我們現在來聽一聽。
提問:音樂聽完了,你們覺得這段音樂哪里像猴子學樣?
幼兒回答后總結:聽了這段音樂,我覺得這段音樂可以分為三個部分,有一部分像老爺爺上山,有一部分像老爺爺和猴子互相逗來逗去,還有一部分是老爺爺下山,現在我們再來聽一遍。
3、再次欣賞音樂,提醒幼兒要認真聽。
提問:誰來告訴我哪一部分肯定是老爺爺和小猴互相學樣?
請幼兒回答后總結:中間一部分是他們互相學樣。現在我們可以用一幅圖來表示這段音樂。
4、出示圖譜,引導幼兒觀察。
(1)幼兒觀察后提問:你們是從哪兒看出來這部分是表示老爺爺上山的?(箭頭向上)
指圖譜總結:(指箭頭向上的部分)這部分表示老爺爺上山,第二部分是學樣,第三部分(箭頭向下)是老爺爺下山。
(2)著重引導幼兒觀察中間線條這一部分。
在這幅圖中有幾種顏色的線條?(兩種)
綠線條代表什么?為什么?(綠線條在老爺爺的下面,代表老爺爺。)
黃線條代表什么?為什么?(黃線條在猴子的下面,代表猴子。)
總結:綠線條表示老爺爺做動作的音樂,黃線條表示小猴做動作的音樂。
(3)引導幼兒觀察紅條長短與音樂的關系。
奇怪,這線條為什么會越來越短,?這線條與音樂有什么關系?
現在我把這段音樂來唱一遍,你們聽一聽,這線條與音樂有什么關系?
清唱:5656565/1212561/5656565/1212561/56565/12561/565/121/565/121/51/51/
你們發現了什么?
幼兒回答后總結:發現音樂越來越短,線條長短和音樂長短有關系,線條長,音樂長,線條短,音樂短。
(4)引導幼兒觀察綠線條、黃線條在一起表示什么?
下面這些又有綠線條,又有黃線條表示什么?
(表示老爺爺和小猴子在一起,鉅齒線表示什么?我們來畫一畫試一試,音樂越來越短。)
總結:從這幅圖上我們知道,綠的代表老爺爺,黃的代表小猴,線條長代表音樂長,線條短代表音樂短,老爺爺和小猴分別學動作,綠線條中老爺爺做動作,黃線條是小猴做動作。
5、嘗試看圖做動作游戲
現在我們來看著圖來玩個游戲,老爺爺做動作小猴不做,老爺爺做什么動作,小猴學做什么動作。
(1)請幼兒想一個動作,師邊唱譜邊做老爺爺,幼兒做小猴,嘗試合作試一試學樣,游戲后評價。(動作和故事中互逗的的動作相吻合,如抓頭聳肩等)
6、嘗試聽音樂游戲
提醒幼兒音樂有些快,要仔細聽。
(1)師做老爺做抓頭的動作,聽音樂游戲。
(2)想一想,除了抓頭的動作還有什么動作?老師帶領幼兒練習,進行游戲。
7、分組游戲
給幼兒分組,組內選擇一種動作,推選一位老爺爺,跟著音樂依次學樣,強調聽音樂按節拍游戲,老爺爺做時,小猴不做。
幼兒游戲后評價。
8、老師做老爺爺帶領幼兒再次邊唱邊做動作,最后做一個扔帽子的動作,幼兒做小猴也把帽子扔在地上。
9、看圖譜總結,引導幼兒隨音樂完整游戲。
我們已經知道前面是上山,中間是學樣,后面是下山,上山和下山是老爺爺的事,我來當老爺爺,你們當小猴,在中間出來跟我學樣,但是老爺爺會做許多動作,你們能學出來嗎?
(1)幼兒隨音樂完整游戲,在中間老爺爺做出許多動作,猴子學樣。
老爺爺用了一招,最后轉呀轉呀把小猴轉暈了。
10、請一名幼兒做老爺爺,老師引導,聽音樂現來一次,到第二段音樂結束時,提示轉呀轉,把小猴全轉暈倒了。老爺爺拾帽子,隨音樂下山。
11、換請老爺爺,再請客人老師也來做小猴子游戲。
提醒,他們對山路不熟,你們要帶好他們。
12游戲后評價幼兒表現。提醒幼兒回去后請更多的小伙伴游戲,活動結束。
幼兒園大班語言《猴子學樣》教案 大班語言猴子學樣教案反思篇七
1、能按圖片內容的發展順序進行觀察,并大膽想象故事的發展過程。
2、合理有序地組織語言,并講出故事的發展過程。
3、學習掌握猴子的基本動作,喜歡模仿猴子表演,感受表演的樂趣。
4、認真傾聽音樂,能隨音樂變化進行表演,與同伴友好合作,在舞蹈中能用表情,眼神與同伴交流。
5、引導幼兒在故事和游戲中學習,感悟生活。
老爺爺,猴子頭飾若干,音樂磁帶,貼絨掛圖
1、出示圖1、圖2、圖3,引導幼兒有順序地觀察圖片,提問:
(1)老爺爺去哪里,發生了什么事情
(2)老爺爺怎么說,怎么做的,小猴又是怎么說,怎么做的
2、引導幼兒思考,“老爺爺真著急,帽子被猴子拿走了,你能不能幫老爺爺 想個辦法。
3、選擇幼兒辦法中一種進行完整地講述。
4、(1)幼兒分組進行講述,鼓勵幼兒,大膽講述第4幢畫面,能幫老爺爺想出不同的.方法來
(2)請部份講述故事,提醒其他小朋友認真傾聽
5、活動結束,教師講評,表揚大膽講述大膽想象的幼兒。
舞蹈:“猴子學樣舞”
指導要點:
1、教師結合前一節活動的故事,與一位一起表演,猴子學樣舞。
2、(1)引導幼兒傾聽音樂,提問:這首音樂聽起來有什么有趣的地方
(2)幼兒跟著音樂拍手練習“猴子學樣提醒幼兒認真傾聽音樂。
3、(1)幼兒學習猴子的動作,鼓勵幼兒大膽模仿。
(2)老師作老爺爺,小朋友作小猴子,幼兒集體表演,猴子學樣舞
(3)幼兒分組表演,提醒幼兒表演前商討好誰當老爺爺,誰當小猴子
(4)幼兒戴上頭飾進行表演,鼓勵幼兒大膽模仿猴子的動作
4、(1)活動結束,教師評價,表揚認真表演合作的幼兒
(2)討論:這個舞蹈還可以怎樣表演,更有趣。
本次活動的效果很好,從幼兒完成目標的情況來看,我覺得ppt的教學效果很好,它直觀形象地表現出猴子模仿老爺爺的動態,幼兒很感興趣。不足之處就是幼兒表現完整的故事情節不夠準確,老師指揮的較多。我決定把教具投放到表演區,為幼兒播放故事的磁帶,讓幼兒重復表演,完全掌握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