優秀作文是展示作者才華和思維能力的重要途徑,我們應該多讀、多寫、多思考,努力成為一個出色的作家。需要寫一篇優秀作文時,可以多讀一些范文,以獲取一些寫作上的啟發和靈感。
校園寫景散文(實用14篇)篇一
清晨,我背著書包,高高興興的來到學校。
一座灰色的假山,假山前面則是一座小型噴泉。這能不像是一幅山水畫嗎?
那澎湃的生命力。那林也絲毫不遜于樹,放眼望去,除了綠還是綠,雖已快入秋了,卻愣是看不出一點兒枯黃的跡象,讓人嘖嘖贊嘆。一切都是那么富有生機!
澀的少女蒙著面紗,擺弄那翩然的舞姿,各自爭艷。讓你的眼里充斥著黃色;讓你的眼里只有那隨風舞動的花朵,別無他物。這是如此的.美麗!
又如一個個撲向大地的懷抱的小精靈。水珠打擊在水面上,漾起陣陣漣漪。這又是如此的神奇!
這就是我的校園,雖只是其中一角,卻說明了它的勃勃生機、它的美麗、它的神奇!
校園寫景散文(實用14篇)篇二
我們的學校——廣州華美英語實驗學校,座落在廣州市天河區龍洞,它是一所美麗的學校,不信,大家就跟隨我參觀一下吧!進了學校大門,迎面就是一條干干凈凈的校道,校道兩旁都種滿了綠油油的高大的榕樹,榕樹前面。
我們的學校——廣州華美英語實驗學校,座落在廣州市天河區龍洞,它是一所美麗的學校,不信,大家就跟隨我參觀一下吧!
進了學校大門,迎面就是一條干干凈凈的校道,校道兩旁都種滿了綠油油的高大的榕樹,榕樹前面的路邊就種了一些的觀賞植物。
看,我們的校園很大,有中學部,有幼兒園,有小學部,還有出國留學預科部。教學樓就分布在校園的不同位置。教學樓內,所有的教室都打掃布置得很整齊。桌椅擺放得整整齊齊,地板上很干凈,玻璃窗一塵不染。
教室內,前面是黑板,后面是板報,黑板旁邊有一臺很大的電腦,是供我們上課用的。老師在講臺上操作多媒體電腦,演示課件輔助教學,讓我們學習得輕松一些。看,教室的墻上還掛著激勵學生的座右銘呢!
走過小學教學樓,就到了學生飯堂。飯堂是同學們用餐的重要場所,我們一日三餐都在這里進食,衛生可口的飯菜為我們提供了必要的營養,為身體的健康打下了基礎。我們的女生宿舍就在飯堂的旁邊,宿舍是我們休息的重要場所,宿舍安靜,我們才能好好地休息,第二天才會有充沛的精神投入學習。
作為寄宿制學校的學生,我們大部分時間都生活在校園里,校園就像我們的家一樣,校園的整潔美麗,需要我們來維護。校園是我們生活學習的地方,因此,同學們都把校園當我家,大家一起愛護她。
校園寫景散文(實用14篇)篇三
在學校教學樓的背面,有一列長長的車棚。
這座車棚的構造簡單,幾根不大粗的柱子頂著藍色的雨披。上課的時候,車棚里停滿了老師的電動車、摩托車、自行車。老師們每天都是早出晚歸,她們一路風塵仆仆地趕到學校,把車停進車棚,來不及擦掉額頭上的汗珠,就得急急忙忙走進教室,教給學生們知識。
每天,我都坐著媽媽的電動車來上學,在車棚里下車,又在車棚里上車。可以說,車棚既是終點,又是起點。正是車棚里的車帶我走進了知識的海洋。
要上你走近車棚仔細看,你就會發現車棚的屋頂上爬滿了綠葉,那是鞭炮花的葉子。幾個月前葉子還耷拉著腦袋,沒有精氣神。可是忽如一夜春風來,鞭炮花開了。鞭炮花呈橙黃色,外面是橙色,里面是黃色。一串葉子上掛著一串鞭炮花,像一串炮心。這兒一串兒,那兒一串兒,讓人目不暇接。一陣春風拂過,所有鞭炮花都漾起波紋,好像在告訴人們:“春天來啦!春天來啦!”
車棚最前面有一棵小小的茶花樹。茶花上掛滿了花苞,有些茶花開得正艷,它們呈梅紅色,熱情似火。一陣微風吹來,帶來了幾只小蜜蜂。它們圍著盛開的茶花翩翩起舞,流連忘返,似乎在說:“真香呀!我要多采點兒蜜回家!”
車棚正前面有幾株桂花樹,樹上開滿了淡黃色的小花,一朵朵小花像一個個超小的愛心桃。桂花雖然沒有茶花那樣熱情似火,但是它散發出淡淡的清香。和校園的筆墨書香合在一起,真是天下第一美味呀!
小小車棚,卻給我帶來無窮回味!
校園寫景散文(實用14篇)篇四
周六傍晚的天兒,不冷也不熱。吃罷晚飯,我和同學漫步在校園里,享受著休整的松弛、休息的快樂、休閑的灑脫。正值月朗星稀時,月輝靜靜地傾灑在教學樓的樓頂上,也灑在苦楝樹淺紫色的花瀑上。校園里是那樣的靜謐、純凈、安詳與和諧。
“香!真香呀!”同學不自覺的冒出一句。
的確,有陣陣幽香不斷地鉆入了我們的鼻孔,那就是苦楝樹的花香呀!苦楝花開了!花名雖然是苦的,花香卻是濃郁的、甜甜的。朦朧的月色里,我望著教學樓前幾株偉岸的苦楝樹,忍不住漸漸地靠近了她,慢慢地停下了腳步。那時,我是癡癡呆住了的!我的目光凝聚在苦楝樹上,她碧綠的翠蓋籠罩著淺淺的紫煙,紫色的花串隱藏在高高的枝丫葉叢中,在初夏的夜風里翩翩起舞。我佇立在苦楝樹下,那揮之不去的香味環繞著我的身體、充盈著我的肺管,那絲絲縷縷的花香,“使我的心也沉靜”。
平時,我很喜歡走路,也習慣于走路。我時常用腳丈量校園潔凈的水泥路,也丈量著斑斑駁駁、五彩斑斕的歲月!來回穿梭在校園里的我如游魚般自在又空靈。這樣的感覺,我喜歡!
每每讀書寫作累了時,我就和妻到校園去散步,校園便成了我一生的歸宿,校園里的一草一木也便和我產生了相依相偎的情愫!說實在的,以前對于苦楝樹并沒有太留意,只覺的她很孤傲,有點冷若冰霜的樣子。她對春的到來一點都不敏感,遲遲地不愿吐綠。立夏節氣才開花,花期也只有十幾天左右。況且,我對這種樹的名字也著實沒有太好的印象。直到兒子上了中學,學生物時又提及到了苦楝樹的相關知識:“苦楝樹葉熬制藥湯噴灑在農田和果樹上,可以用來抑制和殺滅害蟲”。此時,我想到:這并不起眼的植物竟能釋放出這么大的能量,為節能環保竟能做出這么大的貢獻,我才又不得不由衷地敬佩和愛戴苦楝樹了!
眼前的苦楝花開的正繁盛,幽幽花香沁人心脾。人生每個階段的觀“花”,都會看到不一樣的東西,也都會得到不一樣的理解。想到過去對苦楝樹的冷落與毫不在意,真是覺得“苦”了苦楝樹了!
行走在彌漫著苦楝花香的校園里,我慨嘆花香的歲月,我慨嘆人生的短暫與永恒!日子就是這樣靜靜地過著,悠悠地過著。它將生命幻化成光與影的斑斕、凝聚成苦與甜的悲歡,讓任何的“平凡”或“不平凡”都歸于云煙!
我的校園多彩多姿。它綠樹與紅花相襯,自然與人文同在。
十年樹木,百年樹人。校園是培育棟梁的地方,不可或缺的就是樹。我們校園入門栽種著許多黃金柳,彎彎柳葉,淺淺優雅,苗條的身姿隨風搖曳。那柔軟的腰肢,在風中舒展起伏,是風在舞蹈柳葉,還是柳葉在搖擺風姿?如果有哪一位舞蹈家的腰像柳枝這樣柔軟,舞蹈像柳枝這樣活潑,那她一定會世界聞名。
綠樹的靈動與鮮花的嫻靜交相呼應。左邊幾棵紅葉桃,不僅葉子紅得發紫,花也妖嬈絕艷。淡雅的山楂花更是招蜂引蝶,黃色的花蕊,往外探出了一個個調皮的小腦袋,羞澀地欣賞著我們多彩的校園。
優美的環境使人心情愉快,好的校園文化卻能無聲間讓我們成長。仰望博雅樓上豎立的校訓:誠實做人,踏實求學,讓我們有目標、有方向。時刻告誡我們做人要誠實,不能欺騙別人,更不能欺騙自己;學習要踏實,一步一個腳印地進步,不能投機取巧、好高騖遠。
算上幼兒園的時間,我在這個校園生活9年了,是它讓我從幼兒走進了童年,從懵懂走向了文明。每天和熟悉的同學們在教室里上課,學習文化知識,其樂無窮;運動會上的奮勇拼搏,揮汗如雨,趣味橫生;校本課程上靜心書法、專注繪畫、凝神剪紙、激昂合唱個性張揚。
如此的優美環境、深厚人文、豐富生活,是多么的多彩多姿啊!
盛夏的炎熱最是令人煩悶,若是再加上無聊的課程,就容易使人昏昏欲睡,但經過支教組隊員的辛勤備課及積極帶動課堂氣氛,課堂上的歡聲笑語可以了驅走煩悶的炎熱。而窗外的'那一點綠更為醒神。
綠是盛夏里最能使人平靜的一抹圣境,而觀察綠就是我的所需工作。19號最后的一節生物課是安排學生到校園內辨認植物,也就是校園內的綠。帶學生辨認植物的前提是老師自己能簡便快捷地辨認出植物來,這樣才能快速有效地給學生講解。
因此,我們安排支教老師進行兩次逛校園去辨認植物,這樣能解決我們因不熟悉這邊環境而可能導致的教學不嚴謹。第一次因為有雨而中斷我們的辨識,還好18號傍晚的這次,光線良好,可以分清楚植物。我們沿著校門口,藝術樓,育才樓,體育館到操場一路辨認,隊員們認真討論,查找資料,一絲不茍,生怕混淆了哪種植物。
不久后,太陽逼近地平線,而二中校園的那一片綠,在晚景中搖動,就像舞女在月光下舞動的裙擺,而我們也沒有多長時間再來仔細的看這校園內的晚景,我們的實踐活動已進入尾聲。不過,此刻濃綠尚且依舊,我們還將繼續!
走在校園里是很開心的。看水,看樹,看草,看花開,看草綠。
八年前的校園四周沒有高大的建筑,校園就將周圍隔開來了。多少有些《西廂記》長亭送別時唱的“四圍山色中,一鞭殘照里”的味道。如今,有了大樓,就多了許多的噪音,視覺上的噪音了。只能低頭俯首去欣賞了。
春天是要用眼睛去賞的。若是在老校園里,此時會有更豐富的色彩,更錯落有致。畢竟是五六十年的積淀,而這塊土地只有七八年的時間呢。
春天里最讓人喜歡的便是一處處的新綠,一處處的新芽。
每一年,,丁香花開的時節,風也會更大些。不太容易拍得好。昨天很幸運,風不算很大。
我時常漫無目的 若有所思的穿梭在校園里,腦海里不時閃現出一些微不足道的畫面和想法。
從綜合樓去五教有一條比較近的小路,每次換教室時,我們都會從這里經過,有時邊和同學聊著天,有時邊聽著音樂,有時也觀察一下路上匆匆學子的倩影。熟悉的地方往往沒有風景,半年多的時間,使我習慣的注意不到這條路四周的美。
昨天傍晚六點半后,我從綜合樓去五教上課,一般這個點大家都呆在教室或宿舍,況且昨天下午天陰沉的厲害,頗有下雨的趨勢,一路上難見行人。我一個人走在小路上,心情十分的愉悅,嘴里哼著小曲,漫不經心的四周張望著。我驚奇的發現在這昏暗的天色下,花壇里的各種花在微風中堅挺的站立著,紅的 黃的 粉的,大的 小的爭相開放著,顯得格外的醒目。灌木叢中,葉子從下到上,呈現出從老到嫩不同層次的綠。三元湖上升起了一層薄薄的霧,遮住了泛綠的湖水,三元湖和旁邊的景巧妙結合,人仿佛置身于仙境。在湖的左邊,有一條小道,兩旁都都種著柳樹,早晨路過這兒,偶爾能看到有一兩位老人在那鍛煉身體,白天旁邊的足球場上也經常有不少男孩在那踢球。但此時此刻,白天的景都不見了,四周安靜的顯現出一種祥和之美,一只喜鵲悠閑地在柳樹下覓食,當我走近時,也不見它有一絲慌張,依然旁若無人的尋覓著,心中一種莫名的感動油然而生,在這個以破壞生態環境為代價來換取工業發展的時代里,我為自己能得到這只小喜鵲的信任而驕傲。路旁的草地被割草機修正整過,一股青草與泥土的氣息撲鼻而來,閉上眼,那份熟悉的感覺帶我回到了那個思念的地方——秋天,在那個被青山綠水包圍的美麗江南稻田里,鄉親們熱火朝天的割倒一方方的稻穗,小鄉村里彌漫著秸稈和泥土的香氣。熟悉的田埂,樸素的村民,還有數年前,牽著一頭老水牛走在鄉間的小路上的小女孩。
一路上那份朦朧的美深深地震懾了我的心靈。這份突然的驚喜,頗似當年川端康成在旅館里半夜醒來時發現了花未眠,我不禁想起了川端康成的那句話——人感受到的美是有限的,自然的美是無限的。我似乎抓到了一根救命的稻草,開始反駁起自己以前的觀點,熟悉的地方同樣有風景,只是我們缺少發現美和感受美的能力。
校園寫景散文(實用14篇)篇五
周六傍晚的天兒,不冷也不熱。吃罷晚飯,我和同學漫步在校園里,享受著休整的松弛、休息的快樂、休閑的灑脫。正值月朗星稀時,月輝靜靜地傾灑在教學樓的樓頂上,也灑在苦楝樹淺紫色的花瀑上。校園里是那樣的靜謐、純凈、安詳與和諧。
“香!真香呀!”同學不自覺的冒出一句。
的確,有陣陣幽香不斷地鉆入了我們的鼻孔,那就是苦楝樹的花香呀!苦楝花開了!花名雖然是苦的,花香卻是濃郁的、甜甜的。朦朧的月色里,我望著教學樓前幾株偉岸的苦楝樹,忍不住漸漸地靠近了她,慢慢地停下了腳步。那時,我是癡癡呆住了的!我的目光凝聚在苦楝樹上,她碧綠的翠蓋籠罩著淺淺的紫煙,紫色的花串隱藏在高高的枝丫葉叢中,在初夏的夜風里翩翩起舞。我佇立在苦楝樹下,那揮之不去的香味環繞著我的身體、充盈著我的肺管,那絲絲縷縷的花香,“使我的心也沉靜”。
平時,我很喜歡走路,也習慣于走路。我時常用腳丈量校園潔凈的水泥路,也丈量著斑斑駁駁、五彩斑斕的歲月!來回穿梭在校園里的我如游魚般自在又空靈。這樣的感覺,我喜歡!
每每讀書寫作累了時,我就和妻到校園去散步,校園便成了我一生的歸宿,校園里的一草一木也便和我產生了相依相偎的情愫!說實在的,以前對于苦楝樹并沒有太留意,只覺的她很孤傲,有點冷若冰霜的樣子。她對春的到來一點都不敏感,遲遲地不愿吐綠。立夏節氣才開花,花期也只有十幾天左右。況且,我對這種樹的名字也著實沒有太好的印象。直到兒子上了中學,學生物時又提及到了苦楝樹的相關知識:“苦楝樹葉熬制藥湯噴灑在農田和果樹上,可以用來抑制和殺滅害蟲”。此時,我想到:這并不起眼的植物竟能釋放出這么大的能量,為節能環保竟能做出這么大的貢獻,我才又不得不由衷地敬佩和愛戴苦楝樹了!
眼前的苦楝花開的正繁盛,幽幽花香沁人心脾。人生每個階段的觀“花”,都會看到不一樣的東西,也都會得到不一樣的理解。想到過去對苦楝樹的冷落與毫不在意,真是覺得“苦”了苦楝樹了!
行走在彌漫著苦楝花香的校園里,我慨嘆花香的歲月,我慨嘆人生的短暫與永恒!日子就是這樣靜靜地過著,悠悠地過著。它將生命幻化成光與影的斑斕、凝聚成苦與甜的悲歡,讓任何的“平凡”或“不平凡”都歸于云煙!
我的校園多彩多姿。它綠樹與紅花相襯,自然與人文同在。
十年樹木,百年樹人。校園是培育棟梁的地方,不可或缺的就是樹。我們校園入門栽種著許多黃金柳,彎彎柳葉,淺淺優雅,苗條的身姿隨風搖曳。那柔軟的腰肢,在風中舒展起伏,是風在舞蹈柳葉,還是柳葉在搖擺風姿?如果有哪一位舞蹈家的腰像柳枝這樣柔軟,舞蹈像柳枝這樣活潑,那她一定會世界聞名。
綠樹的靈動與鮮花的嫻靜交相呼應。左邊幾棵紅葉桃,不僅葉子紅得發紫,花也妖嬈絕艷。淡雅的山楂花更是招蜂引蝶,黃色的花蕊,往外探出了一個個調皮的小腦袋,羞澀地欣賞著我們多彩的校園。
優美的環境使人心情愉快,好的校園文化卻能無聲間讓我們成長。仰望博雅樓上豎立的校訓:誠實做人,踏實求學,讓我們有目標、有方向。時刻告誡我們做人要誠實,不能欺騙別人,更不能欺騙自己;學習要踏實,一步一個腳印地進步,不能投機取巧、好高騖遠。
算上幼兒園的時間,我在這個校園生活9年了,是它讓我從幼兒走進了童年,從懵懂走向了文明。每天和熟悉的同學們在教室里上課,學習文化知識,其樂無窮;運動會上的奮勇拼搏,揮汗如雨,趣味橫生;校本課程上靜心書法、專注繪畫、凝神剪紙、激昂合唱個性張揚。
如此的優美環境、深厚人文、豐富生活,是多么的多彩多姿啊!
盛夏的炎熱最是令人煩悶,若是再加上無聊的課程,就容易使人昏昏欲睡,但經過支教組隊員的辛勤備課及積極帶動課堂氣氛,課堂上的歡聲笑語可以了驅走煩悶的炎熱。而窗外的那一點綠更為醒神。
綠是盛夏里最能使人平靜的一抹圣境,而觀察綠就是我的所需工作。19號最后的一節生物課是安排學生到校園內辨認植物,也就是校園內的綠。帶學生辨認植物的前提是老師自己能簡便快捷地辨認出植物來,這樣才能快速有效地給學生講解。
因此,我們安排支教老師進行兩次逛校園去辨認植物,這樣能解決我們因不熟悉這邊環境而可能導致的教學不嚴謹。第一次因為有雨而中斷我們的辨識,還好18號傍晚的這次,光線良好,可以分清楚植物。我們沿著校門口,藝術樓,育才樓,體育館到操場一路辨認,隊員們認真討論,查找資料,一絲不茍,生怕混淆了哪種植物。
不久后,太陽逼近地平線,而二中校園的那一片綠,在晚景中搖動,就像舞女在月光下舞動的裙擺,而我們也沒有多長時間再來仔細的看這校園內的晚景,我們的實踐活動已進入尾聲。不過,此刻濃綠尚且依舊,我們還將繼續!
走在校園里是很開心的。看水,看樹,看草,看花開,看草綠。
八年前的校園四周沒有高大的建筑,校園就將周圍隔開來了。多少有些《西廂記》長亭送別時唱的“四圍山色中,一鞭殘照里”的味道。如今,有了大樓,就多了許多的噪音,視覺上的噪音了。只能低頭俯首去欣賞了。
春天是要用眼睛去賞的。若是在老校園里,此時會有更豐富的色彩,更錯落有致。畢竟是五六十年的積淀,而這塊土地只有七八年的時間呢。
春天里最讓人喜歡的便是一處處的新綠,一處處的新芽。
每一年,,丁香花開的時節,風也會更大些。不太容易拍得好。昨天很幸運,風不算很大。
我時常漫無目的若有所思的穿梭在校園里,腦海里不時閃現出一些微不足道的畫面和想法。
從綜合樓去五教有一條比較近的小路,每次換教室時,我們都會從這里經過,有時邊和同學聊著天,有時邊聽著音樂,有時也觀察一下路上匆匆學子的倩影。熟悉的地方往往沒有風景,半年多的時間,使我習慣的注意不到這條路四周的美。
昨天傍晚六點半后,我從綜合樓去五教上課,一般這個點大家都呆在教室或宿舍,況且昨天下午天陰沉的厲害,頗有下雨的趨勢,一路上難見行人。我一個人走在小路上,心情十分的愉悅,嘴里哼著小曲,漫不經心的四周張望著。我驚奇的發現在這昏暗的天色下,花壇里的各種花在微風中堅挺的站立著,紅的黃的粉的,大的小的爭相開放著,顯得格外的醒目。灌木叢中,葉子從下到上,呈現出從老到嫩不同層次的綠。三元湖上升起了一層薄薄的霧,遮住了泛綠的湖水,三元湖和旁邊的景巧妙結合,人仿佛置身于仙境。在湖的左邊,有一條小道,兩旁都都種著柳樹,早晨路過這兒,偶爾能看到有一兩位老人在那鍛煉身體,白天旁邊的足球場上也經常有不少男孩在那踢球。但此時此刻,白天的景都不見了,四周安靜的顯現出一種祥和之美,一只喜鵲悠閑地在柳樹下覓食,當我走近時,也不見它有一絲慌張,依然旁若無人的尋覓著,心中一種莫名的感動油然而生,在這個以破壞生態環境為代價來換取工業發展的時代里,我為自己能得到這只小喜鵲的信任而驕傲。路旁的草地被割草機修正整過,一股青草與泥土的氣息撲鼻而來,閉上眼,那份熟悉的感覺帶我回到了那個思念的地方——秋天,在那個被青山綠水包圍的美麗江南稻田里,鄉親們熱火朝天的割倒一方方的稻穗,小鄉村里彌漫著秸稈和泥土的香氣。熟悉的田埂,樸素的村民,還有數年前,牽著一頭老水牛走在鄉間的小路上的小女孩。
一路上那份朦朧的美深深地震懾了我的心靈。這份突然的驚喜,頗似當年川端康成在旅館里半夜醒來時發現了花未眠,我不禁想起了川端康成的那句話——人感受到的美是有限的,自然的美是無限的。我似乎抓到了一根救命的稻草,開始反駁起自己以前的觀點,熟悉的地方同樣有風景,只是我們缺少發現美和感受美的能力。
校園寫景散文(實用14篇)篇六
冬去春來,初春還有一絲絲寒意,雖說我們身穿厚實臃腫的棉襖,但在我想象中校園的那一角該是草長鶯飛,春意盎然了。
久雨放晴的天空一片灰沉沉的藍色,我興致勃勃來到校園一角的小花園踏青。剛到小花園我就傻眼了:樹枝上沒有吐出清新的嫩芽,死氣沉沉的。深綠的葉片臟兮兮的,蒙上了一些灰塵。有幾棵香樟樹上有氣無力地掛著幾枚去年殘留下來的黑果子,干癟皺縮的果皮沒有光澤。
走在草坪上,草坪很綿軟,不是春夏時那種富有彈性和活力的柔軟,而像一堆爛稻草,一腳踩下去就陷進去一個深坑。唯一幾株碧綠的三葉草被枯葉埋住冒不出頭,好像茍且偷生的囚犯。草坪盡頭,紫藤長廊如時下流行的爆炸頭,在晨霧里顯不出生機。
跨進長廊,長廊的石柱,石凳沒有綠葉的掩蓋,上面的裂紋一清二楚。攀附在石柱上的紫藤黝黑黝黑的,或粗壯,或纖細,都似被蛀空了心。我用手指敲了敲石柱上的細枝,沒想到竟敲下來三段紫藤。我碰碰敲下來的藤,脆得很。周圍規程著厚厚的腐葉,里面還有幾個青灰色的紫藤果。
長廊旁邊有一尊雕像,塑的是一位彈古箏的少女。那少女的五官被日曬雨淋磨損了,不大清晰。手還斷了一根手指。落葉,斷枝,殘缺不全的雕像,這情形著實讓人覺得凄楚悲憐。
乘興而來,敗興而歸。我除了失望還有了個新的期望:等我下次再來時,校園的一角定會鳥語花香,萬物復蘇......
校園寫景散文(實用14篇)篇七
學校是我們成長的地方。我們在那里一起學習,一起讀書帶給我們許多歡樂。我最喜歡的是那開滿杏花的杏樹,在陽光下顯得格外耀眼。
一進學校大門,迎面而來一股清香,讓人心曠神怡。尋著香味來到校園的西南角,有三棵挺拔的杏樹。此時此刻,杏花已經張開嬌嫩的花瓣迎接新的一天到來。太陽慢慢升上天空,陽光照耀大地,滿枝的杏花似乎一碰就會碎掉。濃郁的花香吸引一群群的蜜蜂和蝴蝶,讓杏樹充滿勃勃生機。看見過杏花的同學總說:“杏花化作蝴蝶下凡了。”
太陽越升越高,眼看就到中午了。曬了一上午的蜜蜂和蝴蝶,干脆躲在杏花下偷會懶。一些剛跑完步的學生坐在樹下乘涼。杏花依舊開的嬌艷似火,杏花依舊堅守崗位,一切都變得非常寧靜。幾只灰喜鵲輕輕落在樹枝上,聲音細細的、尖尖的唱起一首首春天的贊歌。
我愛校園這一角的風景,更愛這美麗的校園!
校園寫景散文(實用14篇)篇八
現在雖已是冬季,但神龍小學并非落葉蕭瑟的景象。
看!菁華樓側有一棵高大的欒樹,它有三層樓那么高,靜靜守衛著認真學習的同學們。它被矮冬青叢簇擁,巍然地屹立著。冬天,欒樹的樹冠上赤紅黃綠,仿佛一幅五彩繽紛的畫兒。葉子黃了,在北風中婀娜多姿地輕舞,翻個跟頭,轉圈,輕巧地落地。
最惹我們喜愛的還是它那如燈籠一般的果實了。果實呈莢狀,形似銅錢,幾片葉子合攏在一起,形成燈籠狀,輕輕拉開葉片,里面包著的果實清晰可見。
陽光灑了下來,“燈籠”們簇擁在一起,高掛枝頭。“啪”,不知是哪只調皮的“燈籠”,掙脫了“母親”的懷抱,獨自跳下樹探險去了。
生機勃勃。
午后,我和同學一起散步在球場側面的林蔭道上。頭頂的香樟樹的樹冠依然翠綠挺拔,在冬日的寒風中煥發出勃勃生機。“啪嗒——啪嗒——”這是腳踩在地上的黑色樟樹果上的聲音。
再看看不遠處,常綠并高聳的廣玉蘭猶如綠色巨人,郁郁蔥蔥;鐵樹的“鳳尾”長長的,正與風共舞。
教學樓每一層的走廊前的花壇里,迎春花依舊綠著。瞧!它們舒展著修長的身子,垂下長長的發絲,在風中搖曳,充滿活力,映襯著一張張求知若渴的臉兒。
冬日的校園,落英繽紛,生機勃勃,孕育著我們甜蜜的夢想。
校園寫景散文(實用14篇)篇九
還在不自覺地抱怨著天為什么還不冷的時候,雪已悄悄而至來了邊城,其實我的抱怨不如說是實在意義上的“盼望”和“等待”。又坐在泛著淡淡紅光的香薰燈旁“敲東西”的我,總愛產生一些不著邊際的遐想,但不知為何就是喜歡在閑暇時這樣漫無邊際、海闊天空。
我的電腦在冬日里,也配上了戎裝,一條紅色的棉絨帶將四周正好圍裹起來,這是一種電腦專用的裝飾,我選擇了紅色,在中國紅色代表吉祥。將帶子繃在電腦上就能看見有一個卷發的小人正好在頭頂上方,是一個猴女的模樣,選擇了她也是我心所指吧,想這個屬猴的女子肯定就是我啦(天上的angel,人間的我),在旁邊我又別上了自己手工做的兩顆星星,這個小環境將會在今后伴隨我很長時間了,看著自己的“diy”我很開心。
貝貝又在用小爪子撥涼臺的門了,小家伙知道我不想他在家里“隨地解決”,總趁我不注意的時候,在屋里的角落實施他的“占領計劃”,然后才考慮一下我的感受,留一點去涼臺上“解決”。當小東西把涼臺的門撥拉得好響時,我才聽到,趕緊去給他開了門,我的涼臺還是裸露的,門一開就能全視窗外。一陣涼氣襲來,外面還在飄著零零星星的雪花,兮兮小雪已經厚厚地累積在涼臺的臺檐上了,很想用手去觸一摸一下那種冰清玉潔的感覺,又怕破壞了那已搭造好的天然的“水晶屋”,心想望一望也是好的,這冰清的感覺離我那么近,此時普天下也只我一人獨享這奢華了。
貝貝站在涼臺上,盡力的昂起他的頭,雪花星星點點落在了臉上,小家伙還是睜大眼一副很享受的樣子,真是誰家的一寵一物像誰,我們倆都在享受這份來自上天的賜予。
往昔的“寒公子”儼然已成為如今傲視天下的“寒天君”了,這雪花就好像他的“天兵天將”,雖鋪天蓋地而來,卻少了嚴寒的“殺氣”,它用一種悄然的威嚴之氣一一夜間便占據了這個城市的天地、樹木和房屋。
從此后,將是雪的世界,老外的圣誕節、中國人的臘八節、元旦、春節,一個個接踵而至的,都會在雪花的映襯下給人們帶來吉祥、如意。
校園寫景散文(實用14篇)篇十
雨,是眾多詩人的“寵物”。這不,翻一翻《千家詩》,其中收錄的二百二十二首絕句和律詩中,竟有十九首是寫雨的。由此可見,古往今來的不少詩人都和“雨”結下了不解之緣。
詩人們筆下的雨真是千變萬化啊!
雨有時狂暴,如“山雨欲來風滿樓”;有時溫柔,如“隨風潛入夜,潤物細無聲”;有時迅疾,如“春潮帶雨晚來急”;有時舒緩,如“斜風細雨不需歸”。有的“雨”透出無限喜悅,如“天街小雨潤如酥,草色遙看近卻無”;有的“雨”帶著絲絲惆悵,如“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欲斷魂”。有的“雨”悠閑,如“黃梅時節家家雨,青草池塘處處蛙”;有的“雨”凝重,如“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樓臺煙雨中”。有的“雨”,沾上了濃濃的鄉愁,如“君問歸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漲秋池”;有的“雨”,浸染著依依的惜別之情,如“寒雨連江夜入吳,平明送客楚山孤”。
如此多變的“雨”,如此多彩的詩,讓我讀得如癡如醉。讀罷凝思,忽然省悟:詩就是雨,雨就是詩。
校園寫景散文(實用14篇)篇十一
黃昏的雨僅僅能把發梢打濕,空氣中彌漫著九月的桂花香。小村落的孩子在院子里奔跑,叫賣水果的小販,牽著孩子回家的夫妻,披著雨衣的農民工,仿佛創造了一場平凡的熱鬧,從容而美好。
縣城的舊書攤仿佛籠罩了一層光陰。買了一本《胭脂老》、一本《瑣碎》,書紙泛了黃,都是時光的味道。打開來看,圈圈點點,批注的文字極美。有著舊人的味道。約了三兩知己夜聽風雨。
河邊的夜顯得有點迷人,光線交錯著,泛著星星點點的雨。細細綿綿,綿綿細細。茶館的女主人,是個素心的人。麻的衣服,黑的短發,一笑,總帶有幾分羞澀與淡然。路過午夜的廣場,音樂的旋律在空中盤旋。一群人在中央旋轉,跳躍,舞蹈。仿佛在這羞澀的夜里,一切都淪為了背景,跟著這里的節奏,融合,融合。不知,雨打濕了發梢。不知,時間跳到了肩上。日子如荷底風聲,帶著潮濕的氣息,內斂實在。沒有絲毫浮沉一樣的輕飄和驛動。懂得安享的人,大都愿意做蓮蓬上棲息的蜻蜓,吸吮養分,安歇修正。荷下,有蛙鳴點點,漣漪圈圈,這些都是歲月的伴奏。
校園寫景散文(實用14篇)篇十二
秋天不如春天那般生機勃勃,不如夏天那般草木蔥郁,也不如冬天那般銀裝束裹。但是它別有一番神韻。
秋天是令人清爽的,站在果園里,看著一片片的落葉。
飄飄灑灑的落下,吹著一陣接著一陣的風兒,聽著小鳥那歡快的叫聲,撫摸著大樹的枝干,我想說:“秋天,真令人清爽。”
秋天是令人陶醉的,在花香中盡情沐浴,在草香中迷失方向,在一只只小鳥高聲歌唱時,不經意間聞到了陣陣稻谷的清香,我躺在原野上,陶醉在這秋的美景之中,我想說:“秋天,真令人陶醉。”
秋是令人愉快的,清晨,被小鳥的歡笑聲叫醒,睜開了雙眼,從床上起來,穿上鞋子,在窗邊吹著涼爽的微風,嘴里哼著小曲,美好的一天便這樣開始了,所以,我想說:“秋天,真令人愉快。”
秋天雖不及春天那般百花齊放,不及夏天那般樹木茂盛,也不及冬天那般白雪皚皚,但是它還是令人清爽的,還是令人陶醉的,還是令人愉快的,擁有這些,便足夠了。
啊,我愛你的樸實無華,愛你的默默奉獻,感謝你對人類的付出,我愛你——秋天。
校園寫景散文(實用14篇)篇十三
細細的河水緩緩地流,彎彎的`小路慢慢地走。今天算是見識了山村的雨季了,早上去山上考察,結果到了山頂卻下起了大雨,幸好山不高,跑步趕緊下來了。
兩天的陰雨天氣,今日終于釀造了一觴好雨,算得上中雨了。山村的人家不多,但是路卻很長,彎彎窄窄,恰有趣味,再有悶雷滾滾,全城黑云,真是個解圍悶氣的好時光,真有點小橋流水人家的意思。山村保留著傳統的養畜習慣,偶爾的一聲牛哞、驢叫,更顯得雨的幽靜,而遠處的山在云霧煙雨的沐浴下更像極了云里仙境。
這里不是江南卻在霧雨的遮掩下像極了江南,唯一遺憾的是沒有高屋建瓴,這里都是平房,但是卻有小門樓。門樓不是樓,是大門有個房檐下面可以避雨,可以容下十幾個人,有的還是依據古老的門戶觀念,竟然還有的保留著“戶”,古代講究門當戶對,所以戶都是成對出現。戶就是帖橫聯的地方有成對出現的圓樁,它就是戶。這里的人家很安靜,我們只能聽見雨的拍打和我們自己的笑語,山里人家不甚喜好也許是不屑這雨季吧。
我們打著傘,走在油柏小路上,路上映著白色的油光,我們就像是在穿越千年古跡,越是喜歡這古色的味道了。
后記——北國的山村在雨霧的繚繞下,變成了南國柔情似水的姑娘。
校園寫景散文(實用14篇)篇十四
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勝春朝。
春秋,是自古以來詩人抒情季節。
而秋對于我來說也是一個有著別樣的情感。
秋雨紛紛,帶走了無數的思緒,吹散了無數的煩惱。
雨總是使人安然,而秋雨無論是”春風桃李花開日,秋雨梧桐葉落時。”的傷感還是“吳絲蜀桐張高秋,空山凝云頹不流”的幽閑。
秋雨總能給人以享受。
秋的前任是夏,而緊隨而來的是刺骨的寒風。
秋正是一個交替的季節,在這個季節里你可以忘卻夏日的炎熱,不理冬日的寒風,享受一個美麗的秋季。
我愛秋,她總是勾畫了了,總是秋意綿綿,充滿著詩情畫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