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經濟發展迅速的今天,報告不再是罕見的東西,報告中提到的所有信息應該是準確無誤的。那么報告應該怎么制定才合適呢?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最新報告范文,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參觀的實踐報告參觀實踐報告篇一
7月11號-7月31號
這次社會實踐的任務使我們建筑工程專業的同學在學好專業理論課的前提條件下,通過社會與此專業項目的結合。把所學的知識貫徹到實踐中去。一方面幫助我們加深對專業知識的理解,另一方面幫助我們了解就業的方向,為以后的工作中打下良好的專業基礎。培養我們的學習熱情。
在不到一個月的時間里,我努力做到:
(一)在工長的帶領下到施工現場觀看學習
(二)在學習中了解相關的理論知識后親自動手操作。
(三)與工長討論施工方案以及施工方案的合理性
(四)查閱相關的資料
此次實踐收獲豐富,我不但了解到以前在學校看圖紙的不規范性,還對房屋建筑的全過程有了一個直觀的了解,對施工現場的工種的分配也有了一個十分全面的認識。與此同時,我了解到武漢市在建的項目雖然很多,無論市郊區,這就意味著我們的就業該前景廣闊,但就業現實卻不容樂觀。這就要求我們更要注重能力的學習,并且會把理論知識轉化為實際能力,為以后就業打下基礎。
針對我們學生而言,同樣理論與完美的結合亦可以通過社會實踐來表現。在學校我們只是一味的去學習,我們也沒有條件進行社會實踐。對于很多同學而言,沒有通過實際操作得到的純知識很難產生價值。
對于我而言,在工地上與形刑色色人相處也可以培養我與人交往的能力。在當今的中國,每天都會有新的東西,新的思想涌現。只有每天不斷的去學習新東西,新思想,你才不會被社會淘汰。所以我們要不斷的武裝自己,特別是動手的能力。
第一天的晚上,我與同宿舍的一個電焊工閑聊,其實是我主動拉著人家聊天,向他了解工地上一些基本情況以及他這個小的分包隊的成員構成以及一個月的薪水是多少類似的問題。我通過與他聊天得知:武漢未來科技城是東湖國家自主創新示范區規劃的一個城市功能完備的衛星城,將能容納30萬人口,建成后將發展成一個朝陽行業集中科技城,項目定位為:整體覆蓋光電信息,生物醫藥,能源環保,現代裝備制造等五大主導產業領域,同時將迎來超過10萬的科技工作者。
我很興奮的聽著他講著這些,期盼著自己能夠在這個項目學到以一些東西。了解到未來科技城是一個很受關注的項目,雖然目前我是一張白紙的大一的學生,沒什么在工地上實習的經驗,但我暗暗發誓,我一定會做好自己的本質工作,認認真真的學習。
早晨剛吃完飯,帶我的師傅就喊我去工地,師傅是工長。他說先帶我幾天,之后了解基本的東西之后就讓我干點實事,就這樣帶著好奇與信心,我來到傳說中的工地。
來這看有必要嗎?工長好像看出了我的心思,就指了指圖紙上一個構件問我是什么意思。一看我就殺眼了,竟然連電梯都沒有看出來。在這之后,我就不好意思在提出上工地的要求了,整個上午,我就待在工長的辦公室里面看圖紙。
工長告訴我讀圖的順序以及要領,遇到不懂的地方,工長就細心的給我講解,就這樣我對正在施工的項目有了一個詳細的了解。在這之前,我每次圖畫錯了以后只是簡單用刪除的命令修改一下而已。看著圖紙上密密麻麻的線條和標準,繪圖員都是一一賦予它們特定的意義,想到這些,我不禁對繪制圖紙這樣的神圣的職業產生敬意。
參觀的實踐報告參觀實踐報告篇二
這次暑假我有幸參觀了xx市公路段管理的公路工程。所有的施工工序都有序的進行。一到工地,就看見工地的生活區域。施工區的門上也寫著不帶安全帽者不得進入施工現場,當然在公路兩旁的防護網上也寫著標語:“安全責任,重于泰山”。于此可見在建筑施工當中,首先要注意的問題就是安全問題。過去由于生產企業不重視民工安全造成了很多工傷和死亡事故,這些事故給工人和企業帶來了很大的損失和傷害。同時,為了確保施工順利的進行和施工的安全,正在施工的公路都是封閉的,只有建筑施工的各種車輛和內部人員才可以出入。
跟著項目負責人在工地觀看,看到鋼筋焊接那么復雜的工序,想到了每一座堅固的橋梁基礎都是由這些鋼筋和模板組成的,鋼筋籠很密,可見要承受完全沒有強度的混凝土板和梁需要很大的支撐力。看著那些那些已經完工的道路和橋梁,可自己卻什么都不懂,問負責人為什么要用這種材料,作用是什么,是不是每一條道路的基礎都是這樣的,隨著時間的推移,問的問題就愈加多了起來。回過神來想想自己快大學畢業了,學的也就是自己專業的知識,對生活的中的基本常識幾乎不了解,想想真的很慚愧。我不知道這是個人問題還是大家都一樣。
接下來,我又去看工人現場攪拌混凝土。通過對混凝土的學習和了解,我大體知道了一些訊息:混凝土是現在世界最主要的土木工程材料之一。在我們的生活中,無時無刻不看到混凝土的存在。從拆遷的房子里,維修的公路上,或是正在建造的橋梁中,都能看到混凝土的蹤跡。聽負責人講,混凝土是由混凝土是由膠凝材料、水和粗、細骨料按適當比例配合、拌制成拌合物,經一定時間硬化而成的人造石材。針對為什么公路要維修和養護,負責人作出一下回答:我們常常見到有的道路有裂縫,這主要原因就是溫度梯度的影響;再者就是寒冷地區溫度驟降也易形成裂縫。所以對混凝土的保護是對防止表面早期裂縫尤其重要的。混凝土的早期養護也尤為重要。混凝土的早期養護,主要目的在于保持適宜的溫度條件,以達到兩方面效果。一方面使混凝土免受不利溫、濕度變形的侵襲,防止有害的冷縮和干縮。一方面使混凝土水化作用順利進行,以期達到設計的強度和抗裂能力。在這期間我還學到很多不曾接觸的知識。
正所謂,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通過旁站,我近距離的觀察了整個道路的修建過程,使我能夠同施工人員面對面,看他們如何施工,如何將圖紙上的模型變為漂亮的道路,與此同時,我也學到了很多很實用的施工知識,而這些知識又是我在學校從未見到,從不接觸的。
盡管觀看公路工程僅僅一天時間,盡管所獲得的知識并不像書本得到的那么全面,但是所獲得的實踐經驗對我是終身受益的,這正應了那句古語“紙上得來終覺淺,須知此事要躬行”。
作為一名學生來講,我想學習的目的并不是在于通過每一次大小考試,而是為了獲取知識,獲取工作技能,換句話說就是為了能適應社會的需求,通過學習完成將來的的工作,為社會盡一份力量。然而走出象牙塔步入社會是有很大落差的,能夠用實踐來作為緩沖,對我而言也是一種幸事。通過實踐了解到工作的實際需要,使得學習的目的性更明確,得到的效果也是更好的。
在實踐后我發現,知識是相通的。事事精很難,但是想要有大成就,事事通是必要的,所以在以后的學習中,盡量拓寬自己的視野,完善自己的知識儲量,為以后的工作打下基礎。
李 曉 茜
參觀的實踐報告參觀實踐報告篇三
xx
常州博物館
xx
參觀常州博物館
現將此次實踐活動的有關情況報告如下:
博物館是一個國家一個民族歷史文化的縮影,是一座城市的文化櫥窗和精神象征,更是社會經濟發展和文明程度的標志。所以,當我們要走進一個城市,就必然要走進它的博物館。5月22日下午,我與舍友一同前去參觀了位于常州市新北區民廣場西側的常州博物館。館正面巨大的落地石柱與館前方一片清澈、波光粼粼的水域相映襯,宛如倚靠在水邊的豎琴一般,典雅卻又新穎,有種任人思緒飄飛的建筑美感。如果要用什么詞匯來形容新博物館的話,就是開闊、大氣、敞亮,它的既能讓你體會到新北區的新鮮時代氣息感,與此同時,又有一種文化厚重感將你融入其中。
據了解常州博物館創建于1958年,是集收藏、研究、陳列展覽于一體的地方綜合性博物館。館藏文物2萬余件,其中國家一級文物27件、二級文物166件、三級文物3129件,國家一、二級保護動植物、化石標本103件。其中良渚文化時期的玉器、春秋戰國時期的原始青瓷器、宋元時期的漆器與瓷器以及明清時期的書畫等,都是常州博物館頗具特色的館藏文物精品。第一站常州歷史文化陳列作為反映常州歷史文化的基本陳列,運用1288件珍貴文物,結合現代化的設計理念和展示手段,將豐富多彩的常州歷史科學準確完整地呈現出來。遠古的常州曾經是荒無人煙的水鄉澤國,是歷代常州人用辛勞和智慧把她開發成富饒美麗的魚米之鄉,把這里變成了人們豐衣足食的理想家園。同時也伴隨著文化的興盛,這里人文薈萃、名士輩出,涌現了季札、蕭統、唐荊川、趙翼、盛宣懷、瞿秋白等一批英才人杰,這里又成了人們仰慕的一方熱土。我還了解到延陵、毗陵、晉陵、蘭陵是不同歷史時期常州的稱呼。龍城則是常州的別稱,是由六朝蕭梁時的六龍城引申而來,而騰飛的龍正是常州的歷史發展、社會進步的最好象征。
接下來我又來到了謝稚柳藝術館。當代著名書畫藝術大師、古書畫鑒定家謝稚柳先生所畫的工花鳥、山水、人物設色明雅、用筆雋秀、清麗靜穆,曲盡其妙。書法方面,清秀飄逸,風姿奇麗,瀟灑出塵,氣勢恢宏。其詩詞同樣是造詣深邃,詩畫交融,格調天成,清新可誦。謝稚柳先生非常熱愛自己的家鄉常州,數次將自己的書畫和他珍藏的錢名山書法等作品捐獻給常州家鄉,1992年在博物館內建立了這個謝稚柳藝術陳列館,展示謝稚柳走過的艱辛道路和取得的藝術成就以此緬懷鄉賢,激勵后學、鼓舞同人、增輝鄉梓。
劉國鈞捐獻紅木家具陳列主要向大家介紹中國著名的愛國實業家劉國鈞先生和他所捐贈的紅木家具。館內按照明清時期江南典型民居的布置樣式,復原了廳堂、書房、臥室三個生活場景。紅木是質地優良的硬木樹種,在清朝中后期開始受到國人的偏愛。劉國鈞先生捐贈的這批紅木家具做工非常精湛,紋飾十分優美,材質以老紅木為主,大多為清末至民國初的產品。常州文物精品展集中展示了常州地區發現或珍藏的文物精品170余件,其中一二級品占多數,上自新石器時代,下迄明清,幾乎涵蓋了常州地區歷史發展全過程。這一切都構建了常州地區豐富的文化遺存和厚實的文化積淀。
新建的規劃館充滿現代與科技的氣息。常州近年來加速和加大了對城市的建設,從brt的運行到大型開放式公園的開張,以及常州博物館對外開放。這些年翻天覆地的變化中,市民是最大的受益者。
通過此次常州博物館參觀活動、對各種文物及陳列進行觀賞,我對常州傳統文化有了更加深刻的認識與了解的同時,也不禁要感嘆常州這座美麗城市的深厚文化內涵,更發自內心的喜歡上了這座城市,真是不虛此行。希望常州的明天越來越好!
參觀的實踐報告參觀實踐報告篇四
2011年六月,也就是大三下學期期末,我們學院組織了參觀見習活動,分別對可口可樂海口分公司,椰島鹿龜酒廠進行了參觀。
剛進入工廠,首先自然是參觀全廠。在來參觀之前,我們已經上了飲料工藝學以及在食品工藝學里面有了解過釀酒工藝,但是僅僅是知道飲料是怎么回事、酒是怎么釀造成的而已,并沒有真正了解一個食品工廠是什么概念,對其加工車間和加工設備都是想當然,簡單化的。直到參觀了全廠,了解了具體的工藝流程,才明白了有些什么流程,有哪些車間,車間里有哪些主要設備。
(1)原料粉碎車間:原料粉碎車間有原料除雜(土雜物)、粉碎、防塵的工藝技術。
(3)酒庫:有防火、防爆、防塵設施,庫內陰涼干燥。
(4)包裝車間:包裝車間,包裝的每一道工序都在有條不紊的進行著。大體流程為:洗瓶、灌裝、壓蓋、蓋膠冒、噴碼、貼商標、裝箱,瀏覽了整條流水線,我體會到了酒品的整體出場過程,看到了白酒在短時間內便成箱累放,真的感受到了技術的震撼。
(5)成品庫
成品庫的容量體現了該廠的生產能力;庫內陰涼、干燥,并有防火設施。在與同學的交流以及工作人員的介紹下,我了解到了釀酒的主要程序如下:一般釀酒的原料要在2米多長,1米多寬,1米多深的發酵池內發酵。發酵池用磚砌,用30公分的竹簽將泥掛住,所用的泥都是粘性高、含鐵少的紅膠泥或黃膠泥,經風干、發酵、保存后使用。發酵期為45天,池內有四層,稱“四甑”即四鍋。觸壁的酒料稱作酒柸,發酵后在甑中流酒(中間流出的酒品質最佳)。再經排酸等工序,釀造過程即成。
史的海口飲料廠穩健發展起來的國有股份制上市公司。公司目前總資產13億元人民幣,現有員工3000多人,涉及行業包括:保健酒類、白酒類、食品飲料類、淀粉生產銷售類、房地產開發類和國內外貿易類等等。目前由公司科研人員精心研發的百余種品質優良的產品,深受廣大消費者的喜愛,特別是公司的主打產品 ——椰島鹿龜酒,不僅具有悠久的歷史淵源和深厚文化內涵,更融合了現代高科技釀造技術,已成為家喻戶曉的知名品牌,在全國獲得多項榮譽和稱號,在2007年被評為中國名牌產品,銷售量多年位居保健酒市場前列;其系列產品椰島海王酒自投入市場以來,亦獲得良好的市場反映,銷售量節節攀升,市場份額迅速擴張。
為保證產品的質量安全,公司采取了一系列的措施,建立了一系列的標準,絕大部分參照國標體系。原輔材料的質量直接關系到保健酒的成品質量,因此要對原輔材料進行極其嚴格的把關。公司堅持采購道地藥材,采購標準均高于國家藥典標準。購進的藥材除了常規檢驗外,還隨機抽取藥材樣本做黃曲霉素和農藥殘留量的檢驗。
椰島鹿龜酒的酒基是采用新鮮大米釀制而成,對大米的要求極其嚴格,凡進廠的大米必須是新鮮、有明顯米香味、無異味的大米,凡顏色發黃、有霉味和霉變的大米一律拒絕進廠。與藥材檢驗相同,檢驗過程需隨機抽取大米樣本做黃曲霉素的檢驗,確保產品質量安全。其次,廠區內清潔工作也做得很好,員工上班前都要進行保潔工作,這所有努力都是為了保證產品絕對安全。
酒廠的規模是我從未想象過的,其經營理念也是我從未考慮過的,看到那排列有序的各種儀器設備,我當時簡直驚呆了,不得不感嘆科技的力量,也告誡自己,一定要學好知識,有朝一日能夠成為有用的人才!
在可口可樂公司參觀,給我最大的感受就是,現代科技自動化帶給人的巨大便利。各種飲料,從原料到包裝出廠,只有少數幾處需要完全由人工操作,其余都是機械控制,這不僅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同時也提升了產品的安全性,增強了產品的市場競爭力。
源”果粒橙、“酷兒”果汁系列、“水森活”純凈水、“天與地”礦物質水、及“雀巢”冰爽茶系列。這些不同類型的飲料,無疑帶給了消費者更多的選擇,為市場的開拓提供了有力的保障。
質量是企業的生命。公司內實施嚴格的可口可樂質量系統,保證了可口可樂首屈一指的品質控制標準。公司還一向將環保作為一項長期的工作,并按可口可樂的要求建立了一套完整的環境管理體系。同時,公司堅持奉行“取之社會,回饋社會”的理念,大力支持體育、文化、教育、社會慈善等公益事業,塑造了良好的企業公民形象,為社會繁榮和發展做出自己應有的貢獻。
公司廠房內環境優美,廠區綠化面積大。公司擁有世界一流的生產設備:每分鐘灌裝1100罐的易拉罐、每分鐘灌裝250瓶的聚酯瓶、每分鐘灌裝600瓶的玻璃瓶的三條灌裝線及最先進的糖漿制造連續溶糖系統、配料系統、水處理設備、二氧化碳凈化裝置等世界前衛設備。正是這些先進的設備,為生產自動化提供了便利,使企業根據有競爭性。
可口可樂公司還是有人性化的參觀走廊,這為來參觀的人員提供了便利,同時也體現了其以人為本的精神。這一點讓我十分感慨。
總之,在這次參觀過程中,我了解了許多東西,也學到了很多東西。我懂得了書本知識是基礎,但光有書本是不夠的,書本上的難免與實際相距甚遠,實踐出真知是最有道理不過的道理!參觀過程中,我對自己所學知識理解更加透徹了,也更明白自己該做什么,該學什么,怎么學,這些都是僅在學校學不到的。經過了這次參觀,我更加向往大四的實習了,我想對真正的工程與工廠了解得更具體,更全面。
參觀的實踐報告參觀實踐報告篇五
2019年2月4日至2月7日,我到位于我的家鄉乘用車公司,在車間員工的陪同下進行了為期天,每天2至小時的觀摩學習。
在這里的天,我每天都能看到許多新鮮又讓人驚嘆的車間設備,學到許多有用而且實際的生產過程中會遇到的問題,我經常會感嘆實際生產真的遠遠超過在學校學習的理論知識:每一個細小的實際因素都可能大大影響生產效率或者產品質量!
我的家鄉又稱作二汽基地,位于這里的分公司是相當有實力的汽車生產公司,我在這里親眼目睹了一卷卷鐵皮是如何一步步加工成汽車車身,最終組裝成一臺直接上道試駕的乘用車的。這里的分廠并不是最大的,然而走上一整圈也足以讓我感到疲乏,真是切身體會到工廠的龐大。
車間共分為五大車間:樹脂、沖壓、焊裝、涂裝、總裝。由于保密緣故,無法將車間實況的照片粘貼上。
保險杠的雛形,個左右一組摞在日本生產的自動機器人上,機器人檢測裝好后便沿著地面磁條緩緩向存貨區移動。有幾次我險些被機器人撞到,不過機器人都停了下;員工說為了避免意外,機器人上都裝有紅外監控,防止碰撞。
樹脂車間算是相對獨立的一個車間,而沖壓車間便是嚴格意義上的汽車生產的起點了!大卷的7毫米鋼板被拉伸開,巨大的閘刀一起一落切出初步的鋼板,摞成一摞由工人師傅下料,同時從兩側退出邊角余料。車間同時加工其他各個細小部所需的鋼板,充斥著巨大的轟鳴聲。
焊裝車間的主要工作是將沖壓車間的鋼板焊接成車體直至車身。這里分區工作,先將每一部分小塊焊接,各個擊破;再將各個半成品焊接成初步車身。剛進入這里我有些許緊張,這里有一股焊接的不好聞的氣味,而且我見到了較為原始的懸掛式焊槍,由工人師傅親自操控;他們戴著手套、口罩和防護眼鏡,嫻熟地在所需部位點焊,車間里火花四濺,有時火花能反向噴出至10米。這里還有兩條新引進的自動化線,全程由日本生產的機械手加工:它們基本都有個自由度,有條不紊而又精準地在各個方向平滑移動點焊,噴出的火花相當小;每個加工部分都有固定模具,相鄰模具之間有機械手精準抓取零,轉至下一個加工部分;耳邊充斥著機械手轉動的嗡嗡聲,和空中機械手大幅度的擺動,看得我驚嘆連連,它們分工精細,互不干擾,而且效率更勝一籌:師傅介紹這條自動線每小時能加工0臺,而傳統線最多每小時0臺。最后加工出的車身共有1000多個焊點。我很在意人工和自動點焊噴濺火花的差異,工人師傅說火花與溫度、鋼板厚度、焊頭平整度都有關系,但主要是焊頭平整度的影響,自動焊接更為精準磨損較小,所以火花也小。在他的指導下我注意到每個焊槍旁都有一個小盒子,下面承接了已損壞的焊頭;加工一定次數后就要在盒子里像削鉛筆一樣重新加工,機械手則是自動進行。
車身由自動控制的升降梯進入涂裝車間,車身先經過淋洗、磷化(使金屬與底漆結合的更加牢固)、烤干,再通過電泳涂覆底漆、色漆、面漆,期間需要烘干,最后修補上蠟,總共4層漆。由于油氣顆粒緣故,這里嚴禁明火、手機,需要全身防護服和防護靴,所以不方便進入。
在總裝車間,噴好漆的車身在長長的流水線上緩緩移動,每個部分各司其職,汽車需要的所有組,包括發動機、儀表盤、座椅、車門、車燈、輪胎和先前的保險杠等等,被逐一安裝完畢。最后經過清洗,直接由試駕人員開至試車廠進行實車試驗。看到這里真是萬分感慨,暗自驚嘆。
工人師傅們在車間流水作業十分辛苦,分白班和夜班,只知道白班午休1小時,下午點休息10分鐘,其他時間都在重復著自己負責的工作。我也暗暗對他們感到由衷的敬佩。
假期里的這次實踐讓我第一次近距離感受了工廠生產的全流程,在車間見到的設備和技術也讓我對機械行業有了進一步的體認,實在是獲益匪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