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節是一個傳統與現代相結合的時代節日,新年晚會、紅包、網絡祝福等元素融入其中,讓傳統更有時尚感。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春節活動建議,希望能夠給大家提供一些靈感和參考。首先,可以去參觀廟會,觀看民間表演,親身體驗春節的傳統風情;其次,可以選擇前往旅游景點,領略不同地方春節的風土人情;另外,還可以做些手工藝品,例如剪紙、年畫等,增添節日氛圍。無論選擇哪種方式慶祝春節,重要的是能夠與親朋好友一起共度這個特殊的時刻,共創美好回憶。
春節的味道(優質18篇)篇一
又是一個春節到來了。對我來說,今年過春節和往年不一樣。你們知道為什么嗎?因為今年我、哥哥還有爸爸媽媽一起在寧鄉外婆外公家過春節!
其實我感覺到在哪里過春節都行,因為哪里都是熱熱鬧鬧的。不過在外婆家過春節感覺還是我非常喜歡的,最后我告訴你們為什么吧。
我們只在春節的這一天在外婆家,所以我感覺這一天過得非常開心,就是太快了。起床后,我就把過年的新衣服穿上了,心里特別高興。外公外婆和爸爸在門外貼春聯,我們在客廳看電視。還是過年好,因為在外婆家,外婆不僅給我們兄弟準備好了我們喜歡吃的零食和水果,還有厚厚的壓歲錢。“這時候的我是最幸福的。”我大聲念叨著。外公不知什么時候站在我身后,對我笑了笑。我還真有些不好意思了,畢竟我長大了。
過春節就是團團圓圓。聽媽媽告訴我說,外婆家每年過春節都是外婆和外公兩個人過,只有媽媽一個女兒,十分冷清,所以媽媽決定:外婆和鄉下爺爺家兩邊輪流過春節。
記得我小時候也在外婆家和外婆外公一起過春節非常的開心快樂,可以邊看春節晚會邊吃自己喜歡的零食。其實在鄉下奶奶家過春節一樣的,但在外婆家過春節,看著外婆外公和我們團聚在一起快快樂的樣子,我也很快樂。同時,媽媽心里也比較安心。
春節的味道(優質18篇)篇二
“寶貝,快來吃飯!飯后媽媽爸爸給你壓歲錢!”
“來嘍!”我興沖沖地跑到飯桌前,一眼望去,哇!都是我喜愛吃的:肥乎乎的豬蹄,黃澄澄的油煎土豆,綠油油的扁豆,我顧不上形象,左豬蹄,右土豆,大口大口地瞬間把菜嘗了個遍,吃得滿嘴流油。家人看我這一副滑稽像,無不開懷大笑。這時我覺得春節是甜的,也是香的。
飯后,大家坐在桌前,媽媽拿出一個大紅包,鄭重地遞給我,說:“我們兒子辛辛苦苦學了一年,取得了不少成績,爸爸媽媽應該給你這個大紅包!”我拿在手里覺得沉甸甸的,這不僅是紅包,也是媽媽的血汗錢,更是媽媽對我的鼓勵和期望,我知道我在學習上還有很多不足之處,但媽媽總是給我暖暖的鼓勵!我小心翼翼地收好,心里酸酸的,像吞了一枚多依果,很不是滋味。這時,我覺得春節是酸的。
“砰!砰!”美麗的煙花從每家每戶綻放出來,在美麗的夜空中點亮自己,這使我想起來王安石的名句“爆竹聲中一歲除,春風送暖入屠蘇”。我按耐不住,于是約上兩個好伙伴一起玩。我們拿來了專供我們玩的兒童煙花,其他幾個孩子一擦火柴就扔了,一點勇氣也沒有。我今天剛學會擦火柴,接著初生牛犢不怕虎的勁兒,一擦,一點,一炮,一扔,一捂,整個動作一氣呵成。“噼里啪啦”
一片火樹銀花不夜天,大家都用羨慕的眼光看著我,我覺得春節的味道是火熱的,滿足的。
看著美麗的煙花,聽著陣陣的歡笑,我覺得今年的年味十足。
春節的味道(優質18篇)篇三
春節的味道 生活的現代化縮短著人們物理意義上的距離,也擴大了人們情感生活的距離。現在人們活動半徑大了,不要說四世同堂,就是能和兒女們生活在一起也難。不要說和兒女們生活在一起,就是想見個面也不容易。今年是龍年,兒子兩口臘月二十八回家,正月初五就回了上海,女兒臘月二十七從深圳回來,正月初六也走了,小孫女總算多留了六天,今天還是飛走了。孫女飛走了,房子頓時空曠起來,安靜下來,失去了不少生氣和活力,孫女真是來也匆匆去也匆匆,相見時難別亦難啊。孫女飛走了,我精神上的春天走了,我的春節過完了。盡管窗外依然是紅燈高掛,金桔怒放,桃花盛開,禮袋喜慶,燈節還會有花車大巡游。
當然孫女也決不是我精神生活的全部,孫女走了,我又可以在電腦上閱博寫博結交天下有識之士,我又可以云游四方飽覽天下奇美之景,我又可以在k廳放歌、在書房讀書賞畫、在網絡上看電視劇,以我為中心的生活了,我得迅速投入另一精神春天的懷抱,這個春天也是美麗多彩的令人神往的。
春節是中華民族喜慶豐收的節日, 西周初年,就出現了一年一度的慶祝豐收的活動。后來,祭天祈年成了年俗的主要內容之一。祈愿在新的一年中能得到諸如灶神、門神、財神、喜神、井神神明的照顧。現在人們真切的認識到敬什么神也沒用,只有知識、智慧、膽識才有力量,才是真財神。取而代之的則是兒女們從天南海北回來,交流他們的見聞和感受。
春節是一個親情流淌、合家團圓、敦親祀祖的日子。除夕,全家祀祖過后歡聚一堂,吃罷“團年飯”,長輩給孩子們分發“壓歲錢”,一家人團坐“守歲”。交年時刻,鞭炮齊響,辭舊歲、迎新年的活動達于高潮。各家焚香致禮,敬天地、祭列祖,然后依次給尊長拜年,繼而同族親友互致祝賀。初一過后,開始走親訪友,互送禮品,以慶新年。現在其它形式都在消退,只有壓歲錢是由幾角到幾元到幾十元到幾百元到幾千元幾萬元的飚升。
春節也是中華民族的狂歡節,初一以后,各種豐富多彩的娛樂活動競相開展:耍獅子、舞龍燈、扭秧歌、踩高蹺、雜耍諸戲等,為新春佳節增添了濃郁的喜慶氣氛。此時,正值“立春”前后,古時要舉行盛大的迎春儀式,鞭牛迎春,祈愿風調雨順、五谷豐收。各種社火活動到正月十五,再次形成高潮。十五過后大年才算真正過完。現代人的取樂方式更加豐富多彩了,有了電腦人們完全可以一日閱盡九州花,不過傳統的娛樂方式對孩子們還是有吸引力的。
春節更是一個人們懷舊的節日,為什么春節回家?也許是為了尋找自己生命的根,也許是一種尋找過去的渴望。為什么春節回家?也許是為了看望自己父母,祖父母,自己的兄弟姐妹,也許是為了看看珍藏有你青春記憶的舊房子、舊桌子、舊柜子、舊照片、也許就僅僅是為了你揮之不去,夢牽魂繞的,那夢中的橄欖樹。也許懷舊還包括有你的昔時伙伴、左鄰右舍,還有老街老巷、鄉土風物與小吃。歲月蒼桑,人生如夢,只有回家過年,你才可以穿過奇妙無窮的時光隧道,才可以實實在在觸摸到昨天與前天。
我總習慣于春節時間,自己在家里做吃了幾十年也吃不厭的八涼八熱,這里面寄托著我的青春記憶,記載著那鄉情親情。但是我的故鄉并不是兒女們的故鄉,我的他鄉或許成了兒女們的故鄉,也可能他們精神上的故鄉只有他們自己知道,也許是在北京,在上海,也許是在他們青春揮灑、精神駐守過的某一個地方。他們并不需要識同我的故鄉,也不需要理解我的懷舊,他們有著新的青春記憶,有著自己的精神故鄉,有著自己的生活方式。他們更喜歡過年住星級賓館享受星級服務,更喜歡去大酒樓吃飯,特別是孫女她最喜歡吃的竟是我并不愛吃的西餐。今天春節我準備了幾桌菜,本想在家大干幾場,可兒女們要去酒樓吃,還要自己選店,自己買單,我也只好將它們束之高閣冷藏起來。于是從三十到初四我們都吃的是酒店大餐,完全沒有了我刻骨銘心的家鄉菜,完全沒有了我心中春節的味道。
可是這又有什么關系呢,世界是我們的,也是他們的,但是歸根結蒂是他們的,他們代表著明天代表著未來,龍年我們跟著孩子過的是一個和過去不一樣的春節,有著不一樣的春節的味道,這是一種新的味道,為我未曾體驗過的味道。于是我想起了魯迅的故鄉 “我躺著,聽船底潺潺的水聲,知道我在走我的路。我想:我竟與閏土隔絕到這地步了,但我們的后輩還是一氣,宏兒不是正在想念水生么。我希望他們不再像我,又大家隔膜起來……然而我又不愿意他們因為要一氣,都如我的辛苦展轉而生活,也不愿意他們都如閏土的辛苦麻木而生活,也不愿意都如別人的辛苦恣睢而生活。他們應該有新的生活,為我們所未經生活過的。”是的,他們應該有新的生活,那一定是我們未經生活過的,也許他們春節會去南極看企鵝、去北極看北極光,或者去深海探險,去月球散步,只要他們生活的比我好,其它的一切都不重要。
春節的味道(優質18篇)篇四
轉眼間,不知不覺又過去了一年,新的一年即將到來時,春節也隨之而來了。
在以前每次吃年夜飯的時候,總會有一盤熱氣騰騰的餃子被端上桌,而我也總是把餃子一個個接連不斷地塞入自己的嘴里,吃噎著已是尋常事,媽媽也一直在旁邊為我拍著背,對我說“慢點兒吃,沒人和你搶”,直到餃子被我吃光只剩下白花花的盤子我才肯放下筷子,打了個嗝離開餐桌。
此時的我也不例外,早已坐在餐桌前,等待那盤香噴噴的餃子上桌,等了一會,還不見餃子,我大聲喊到“餃子呢?”媽媽走了過來:“喊什么,你都長大了,要吃就自己過來包!晚飯還早地很咧!”我一聽這話,心情一落千丈,想反駁,可是媽媽也說的沒錯,我確實長大了,自己的事該自己做了。
不一會,我已經坐在了廚房,我看了一眼坐在我對面的媽媽:“開始吧!”媽媽抓起一塊面皮,往中間挑了了一點兒餡,點點水,用手一捏,一個餃子便可以算包好了。這一系列動作是多么的迅速、自然!我也學著媽媽的模樣,剛開始包了幾個,一個個都是長得奇形怪狀,和媽媽包的餃子放在一起顯得格外突出,我臉上露出了難堪和尷尬的面容,媽媽看著我,輕聲細語的說:“無論做任何事情都要靜下心來,不會做沒有關系,但一定要認真的學”,在媽媽的一番教導下,我也靜下心來,嚴格按她教我的步驟,認真其實的領悟其中動作要領,雖然是冬天,而我卻熱得滿頭大汗。
過了一會,一個個餃子從我手里生產出來,媽媽看著我嫻熟的動作,成品餃子的模樣,臉上露出了滿意的笑容,終于,我抽走了最后一張面皮,包了最后一個餃子,我擦了擦額頭上汗,和媽媽將這些餃子放入了鍋里。
不一會,一盤餃子端了上來,我知道,這些餃子都是我自己的勞動成果,我嘗了一口,雖然餡是一樣的,可我心里卻感覺味道比以前的餃子更有味道。
在那一刻,我真真切切的感受到了過年的味道,過年包餃子吃餃子,其實就是和家人一起其樂融融的感受包餃子,一起勞動的幸福!
文檔為doc格式。
春節的味道(優質18篇)篇五
新年年即將臨近,每天的早上我都會翻著日歷數離新年還有多少日子。一天、兩天、三天、四。新年新計劃,老媽說要帶我去我的老家——安昌旅游一番,體驗一下江南人家是怎樣過新年的。
市區到安昌的路很遠,所以我們很早就出發啦。當太陽像是一個紅臉的醉漢從天那邊慢慢爬起來的時候,我們已經坐上了前往安昌的車。一路上,到處都是熱熱鬧鬧、喜氣洋洋的,還不時傳來噼里啪啦的鞭炮聲。
“安昌古鎮到啦!”司機打開車門。我一骨碌爬出汽車,一陣新年的氣息撲鼻而來。河這邊,熱氣騰騰的,每一戶人家都張燈結彩,沿河的柱子上有用繩子穿好的臘腸,有用細細的竹條撐起的醬鴨,也有潔白如雪的扯白糖。“篤、篤、篤。”還有一些人正在用木錘打年糕,有些人扯著扯白糖,好不熱鬧呀!有些人,一手提著臘腸,另一提著醬鴨,臉上露出了收獲的喜悅。
我走上石橋,踮起腳尖,伸著脖子睜大眼睛眺望著河的盡頭。突然,一支浩浩蕩蕩的船隊出現在我的眼前。領頭的船上站著一對身著紅裝的新人“那是干什么呀?”我疑惑不解的問媽媽,“哦,那是迎親船隊呀!”媽媽自豪地說,“這是我們這里的`一絕!”只見一只只小船井然有序地行駛著,緩緩地從橋洞下駛過,鑼鼓聲不絕于耳。
送走了迎親隊伍,我和媽媽到了河對岸,那兒又是一副新的景致:一條條的青石小路穿梭在粉墻黛瓦的老房子之間,只要你鉆進這小弄里,便會看見一副熱鬧的情景:每戶人家的門前都是掛著紅燈籠,門上貼著對聯,孩子們在小弄里玩游戲,你追我趕。說不定你還會聽見有“月臘腸、扯白糖”的吆喝在耳邊響著。
春節的味道(優質18篇)篇六
春節,是我們中國傳統節日之一。一到春節,我們都會特別高興。
在大年二十九,是我們全家人吃年夜飯的日子。早上起來,全家人非常忙碌,我和弟弟忙著寫作業,爸爸和媽媽正忙著在打掃衛生,貼窗簾和掛燈籠呢。只見爸爸拿出一個燈籠,熟練地裝著,之后把它順利地裝到天花板上;媽媽拿出抹布在水盆里沾了沾水,往窗戶上擦了擦;一陣香味從廚房里傳了出來,奶奶正在廚房里燉著菜呢。過了一會,家就像變了一個樣似的,大門上貼了紅紅火火的福字,兩邊的墻上貼滿了對聯。天花板上也掛上了新的燈籠,在晚上閃閃發光。
晚上,家家戶戶都掛起了燈籠,都在閃閃發光。年夜飯準備好了,奶奶把做好的香噴噴的菜和熱騰騰的飯,這倒把不少人給吸引到了餐桌旁,媽媽給我們都倒上了飲料,就開始大吃起來了,有大大的甲魚,鮮美的雞湯......可美味了,吃了一會兒后,爺爺拿出了壓歲錢,給了我和弟弟,我和弟弟非常開心。
第二天,我們一早收拾好東西去了外婆家。一進門,我和弟弟親熱地叫了一聲奶奶,之后我們就坐下寫作業了。到了下午,我們就去塘棲玩了一會。我們也買了特別多好吃的,還玩了特別多的小游戲,也特別好玩。回去之后,就到了吃飯的時候了,我們坐在飯桌上,香噴噴的菜和熱騰騰的飯也端上了飯桌,我們開始吃起來,這香味可濃了。飯吃好了,我和弟弟就去放鞭炮,摔在地上特別響,一驚一乍的,把媽媽都給嚇壞了。晚上,天空特別黑,但還有幾顆星星發光著,我和弟弟開始玩閃光棒,在天空中發著光,比天空中的星星還亮,我和弟弟非常開心。
初一早上,我們一早就被鞭炮聲吵醒了,新的一年開始了,我們穿上新衣服,跑進新的一年。
文檔為doc格式。
春節的味道(優質18篇)篇七
過年的第一天早上,我和我的哥哥一起掛燈籠。爸爸總共買了六個大燈籠,我們用晾衣桿勾住燈籠的掛鉤把燈籠掛在了高處。一樓、二樓、三樓都掛上了紅紅火火的大燈籠,整個家都充滿了節日的喜慶,看起來熱鬧極了。
我和哥哥、爸爸還一起去買了貼在大門口的小豬和貼在小門上的'財神、掛在樹上的小燈籠。回到家,我和哥哥分工合作,分別準備把小豬、財神貼在各自的位置。我拿出貼在大門口的小豬讓哥哥舉著,我說往左他就往左,我說往右他就往右,我說好他就用透明膠把它貼好。另一邊還有財神也用一樣的方法。我又把小燈籠拿出來掛在樹上,真像極了幾個小柿子。
晚上,我的爺爺奶奶、爸爸媽媽、姑父姑媽、兩個哥哥都在我家吃晚飯。晚fan非常豐盛,有美味誘人的紅燒魚,有青翠欲滴的小青菜,有香味撲鼻的排骨,還有香甜可口的水果。
吃完后,我就在“自家人”的微信群里搶、發大紅包,我們搶了很多紅包,我和兩個哥哥還收了我爸爸、爺爺、姑父的巨額紅包!
最后,我們還一起觀看了春節聯歡晚會,除夕夜真是充滿了幸福和快樂呀!
春節的味道(優質18篇)篇八
春節的味道生活的現代化縮短著人們物理意義上的距離,也擴大了人們情感生活的距離。現在人們活動半徑大了,不要說四世同堂,就是能和兒女們生活在一起也難。不要說和兒女們生活在一起,就是想見個面也不容易。今年是龍年,兒子兩口臘月二十八回家,正月初五就回了上海,女兒臘月二十七從深圳回來,正月初六也走了,小孫女總算多留了六天,今天還是飛走了。孫女飛走了,房子頓時空曠起來,安靜下來,失去了不少生氣和活力,孫女真是來也匆匆去也匆匆,相見時難別亦難啊。孫女飛走了,我精神上的春天走了,我的春節過完了。盡管窗外依然是紅燈高掛,金桔怒放,桃花盛開,禮袋喜慶,燈節還會有花車大巡游。
當然孫女也決不是我精神生活的全部,孫女走了,我又可以在電腦上閱博寫博結交天下有識之士,我又可以云游四方飽覽天下奇美之景,我又可以在k廳放歌、在書房讀書賞畫、在網絡上看電視劇,以我為中心的生活了,我得迅速投入另一精神春天的懷抱,這個春天也是美麗多彩的令人神往的。
春節是中華民族喜慶豐收的節日,西周初年,就出現了一年一度的慶祝豐收的活動。后來,祭天祈年成了年俗的主要內容之一。祈愿在新的一年中能得到諸如灶神、門神、財神、喜神、井神神明的照顧。現在人們真切的認識到敬什么神也沒用,只有知識、智慧、膽識才有力量,才是真財神。取而代之的則是兒女們從天南海北回來,交流他們的見聞和感受。
春節是一個親情流淌、合家團圓、敦親祀祖的日子。除夕,全家祀祖過后歡聚一堂,吃罷“團年飯”,長輩給孩子們分發“壓歲錢”,一家人團坐“守歲”。交年時刻,鞭炮齊響,辭舊歲、迎新年的活動達于高潮。各家焚香致禮,敬天地、祭列祖,然后依次給尊長拜年,繼而同族親友互致祝賀。初一過后,開始走親訪友,互送禮品,以慶新年。現在其它形式都在消退,只有壓歲錢是由幾角到幾元到幾十元到幾百元到幾千元幾萬元的飚升。
春節也是中華民族的狂歡節,初一以后,各種豐富多彩的娛樂活動競相開展:耍獅子、舞龍燈、扭秧歌、踩高蹺、雜耍諸戲等,為新春佳節增添了濃郁的喜慶氣氛。此時,正值“立春”前后,古時要舉行盛大的迎春儀式,鞭牛迎春,祈愿風調雨順、五谷豐收。各種社火活動到正月十五,再次形成高潮。十五過后大年才算真正過完。現代人的取樂方式更加豐富多彩了,有了電腦人們完全可以一日閱盡九州花,不過傳統的娛樂方式對孩子們還是有吸引力的。
春節更是一個人們懷舊的節日,為什么春節回家?也許是為了尋找自己生命的根,也許是一種尋找過去的渴望。為什么春節回家?也許是為了看望自己父母,祖父母,自己的兄弟姐妹,也許是為了看看珍藏有你青春記憶的舊房子、舊桌子、舊柜子、舊照片、也許就僅僅是為了你揮之不去,夢牽魂繞的,那夢中的橄欖樹。也許懷舊還包括有你的昔時伙伴、左鄰右舍,還有老街老巷、鄉土風物與小吃。歲月蒼桑,人生如夢,只有回家過年,你才可以穿過奇妙無窮的時光隧道,才可以實實在在觸摸到昨天與前天。
我總習慣于春節時間,自己在家里做吃了幾十年也吃不厭的八涼八熱,這里面寄托著我的青春記憶,記載著那鄉情親情。但是我的故鄉并不是兒女們的故鄉,我的他鄉或許成了兒女們的故鄉,也可能他們精神上的故鄉只有他們自己知道,也許是在北京,在上海,也許是在他們青春揮灑、精神駐守過的某一個地方。他們并不需要識同我的故鄉,也不需要理解我的懷舊,他們有著新的青春記憶,有著自己的精神故鄉,有著自己的生活方式。他們更喜歡過年住星級賓館享受星級服務,更喜歡去大酒樓吃飯,特別是孫女她最喜歡吃的竟是我并不愛吃的西餐。今天春節我準備了幾桌菜,本想在家大干幾場,可兒女們要去酒樓吃,還要自己選店,自己買單,我也只好將它們束之高閣冷藏起來。于是從三十到初四我們都吃的是酒店大餐,完全沒有了我刻骨銘心的`家鄉菜,完全沒有了我心中春節的味道。
可是這又有什么關系呢,世界是我們的,也是他們的,但是歸根結蒂是他們的,他們代表著明天代表著未來,龍年我們跟著孩子過的是一個和過去不一樣的春節,有著不一樣的春節的味道,這是一種新的味道,為我未曾體驗過的味道。于是我想起了魯迅的故鄉“我躺著,聽船底潺潺的水聲,知道我在走我的路。我想:我竟與閏土隔絕到這地步了,但我們的后輩還是一氣,宏兒不是正在想念水生么。我希望他們不再像我,又大家隔膜起來……然而我又不愿意他們因為要一氣,都如我的辛苦展轉而生活,也不愿意他們都如閏土的辛苦麻木而生活,也不愿意都如別人的辛苦恣睢而生活。他們應該有新的生活,為我們所未經生活過的。”是的,他們應該有新的生活,那一定是我們未經生活過的,也許他們春節會去南極看企鵝、去北極看北極光,或者去深海探險,去月球散步,只要他們生活的比我好,其它的一切都不重要。
春節的味道(優質18篇)篇九
春節要到了,新年要到了。
春節是什么味的呢?咸的。當看到新聞中那些身在他鄉的人們給家鄉的父老鄉親打電話時落下的淚水時,我感受到,春節的味道,像思鄉的眼淚,是咸的。春節的味道是什么呢?甜的。在天空五彩繽紛煙花的映襯下,老人滿足的笑容中,孩子們俏皮地捂著耳朵等待鞭炮在耳邊炸響的動作里,我感受到,春節像醇醇的美酒,是甜的。
我想,我懂了。春節在每個人的口中的味道是不一樣的,關鍵在于,你是懷著怎樣一顆心和一種態度,去品嘗這個充滿了爆竹聲的紅色的春節。
春節的味道(優質18篇)篇十
新年的鐘聲緩緩敲響,絢麗的煙花綻放在大街小巷,空氣里彌漫著絲絲年味,縈繞在鼻尖。
也許是一家團圓笑著吃年夜飯的幸福吧!每次過年,父母總會拎著大包小包,帶著我,去外婆家吃年夜飯。我們總是中午就到了,看著外公外婆忙里忙外,嗅著不時飄出來的香味。待一切妥當,我這個小饞貓就迫不及待了。不過,在吃飯前還有一個隆重的儀式---祭祀。
對于這種只在書上見過的禮儀我總是好奇的。桌上青煙裊裊,我隨大人們一起叩拜。小時候,只是跟著學樣子,慢慢長大了,才明白那也是一種思念,對逝去親人的思念及祝福。終于等到開飯的時間了,我狼吞虎咽地吃著,大人們則在一旁寒暄著。年夜飯的菜是我的最愛了。總是有平時吃不到的美味,鮮香的味道在舌尖舞動著,才下舌尖,又上心頭。
也許是和伙伴一起放煙火的歡樂吧!鮮美的年夜飯結束后,就是娛樂時間。大人們可嗑瓜子聊著家常,孩子們則忙著放煙花去了。各色各樣的煙花在孩子們的手里綻放大大的笑臉。我小時候最喜歡一種“狗尾巴”的煙火。我拆開一大把“狗尾巴”,一根根的點。左右手各拿幾根,徒手在空中畫圈圈。白色的濃煙在空氣里一圈圈的晃著,偶爾我也會被嗆著。玩好這個,就奔出院子和其他人一起放煙火。一群人穿著新衣服,捂著耳朵,看著煙花一朵朵在空中放開,亮麗的顏色照亮了整個大地,新年的祝福傳及家家戶戶。
也許是守歲時昏昏欲睡的感覺吧!玩累了,各自回家,還不能立刻就睡。一家人其樂融融的在電視機前邊看春晚邊守歲。我們時而開懷大笑,時而感慨萬千。就在所有人都興奮的等待這時,我卻無比思念我軟軟的床。不知不覺中,我已進入夢鄉。新年的鐘聲敲響了,鞭炮、煙花一齊響起。每個人臉上洋溢著喜悅。兒時的我只是覺得終于解脫,可以好好睡一覺了。慢慢長大,才明白,守歲時一種傳統,帶著美好的寓意。于是我抵住困意,等待新年的鐘聲。
還有什么?拿到壓歲錢時的興高采烈,瘋玩好幾天的開心……這種味道是一種幸福、傳承、思念。時間老人會把這種味道記載在歡聲笑語里,沉淀在歲月里,傳承在祝福里。
春節的味道(優質18篇)篇十一
春節是什么味道的呢?要我說春節就像一鍋五味俱全的大雜燴,不信你瞧:
早晨我還在睡夢中,就被媽媽的大嗓門給吵醒了:“豪豪,快起來,我們要去買年貨了!”“哦!”我趕快從床上爬起來,穿好衣服。我和媽媽來到超市門口,門上方掛著大紅燈籠和彩色的氣球,看上去很美麗。走進超市就更美了,墻上掛上了彩帶,售貨員換上了艷麗的衣服。看著貨架上的商品,我有些不知所措,我和媽媽東購購,西購購,夠了滿滿一車東西。整個超市人來人往,都忙著購買年貨,每個角落里都洋溢著春節的味道——美麗和熱鬧。
年三十要包餃子了,我們一家人圍在桌子旁包餃子,和往年一樣,我搟餃子皮,爸爸和媽媽包餃子。媽媽笑著對爸爸說;“我們來比賽包餃子吧?如果誰包的多就獎勵十元錢。”爸爸說:“比就比!”我搟著餃子皮,爸爸和媽媽包著餃子,眼看媽媽快贏了,突然爸爸對姐姐說:“涵涵,我來教你包餃子!”于是姐姐就跟學起了包餃子,自然姐姐包的餃子也歸爸爸所有了。這樣到了最后,爸爸反而贏了媽媽。媽媽笑著說:“這次算你贏,不過你耍賴了。”媽媽極不情愿的給了爸爸十元錢。爸爸笑著說:“黑貓白貓,只要抓住老鼠就是好貓。”聽了爸爸的話,我們都哈哈大笑起來。這就是春節的味道——溫馨和幸福。
大年初一要拜年了,這一天不但可以收到很多壓歲錢,還是我的生日,媽媽給我買了精美的水果蛋糕,奶奶還做了一大桌子的飯菜,一大家子人為我慶祝生日,真是其樂融融。這就是春節的味道——團圓和快樂。
這就是春節的味道,您說它像不像一鍋五味俱全的大雜燴呢?
春節的味道(優質18篇)篇十二
爆竹聲中一歲除,春風送暖入屠蘇。千門萬戶曈曈日,總把新桃換舊符。
除夕,我和爸爸媽媽、爺爺奶奶一起來到鄉下外公、外婆家過年。外公、外婆準備了一桌豐盛可口的年夜飯,有年年有余紅燒鯉魚,路路通糖醋藕,年年高螃蟹炒年糕,大吉大利白斬雞,大團圓湯圓我們一家人圍坐在一起說著甜蜜的話語,聊著一年的收獲,吃著美味的佳肴。春節的味道就在這舌尖上擴散開來。
吃完年夜飯,外公外婆、爺爺奶奶、爸爸媽媽各給我發了一個大大的紅包,我開心極了!壓歲錢包含著長輩們對我的關切之情和真切祝福。春節的味道就在這紅包的祝福中蔓延開來。
分好壓歲錢,放好開門炮,開始放煙花了,各色各樣的煙花把天空裝扮的花花綠綠的,有的像一條龍,直沖云霄,有的像孔雀開屏,還有的像花仙子在空中翩翩起舞。煙花千姿百態,美不勝收。春節的味道就在這煙花中綻放開來。
春節的味道(優質18篇)篇十三
每每走過街道,一陣陣臘肉,香腸、五花肉的香味飄了出來,也似個“勾魂使者”,令人神魂顛倒,那味道肥厚綿長,愈嗅愈濃,愈抗拒愈留戀!禁不住唾液的潛溢了。吃飽喝足后,滿意的拍著肚皮,就連喉嚨里都游走著臘肉的味道。
街邊小攤的一幅幅對聯,閃著金光大字,異常耀眼。金漆紙泊的味道雖然有點刺鼻,但令人無限憧憬。幻想著對聯被貼在門上的情景,對聯被折得整整齊齊,還有一陣漿糊的味道。這便是春節的預告了!
早晨,一地的鞭炮和煙花狼藉一片哪曉得昨夜的歡騰與興奮。絢爛繽紛的煙花道出了人們對未來的期望,空氣里彌漫著煙霧,好似仙境,在這時候,總覺得連火藥味都是淡香欣雅的。
餐桌前,前來拜年的親戚絡繹不絕,增添桌椅聲,叫喊添酒聲,聲聲不絕。一桌的菜肴,一桌的家人,圍在一起嘮嗑,也好暖暖心,至少在這個熱鬧非凡的時候,心不會像往常那么冷!
這便是春節的味道,是家人團聚的甜馨味道,是煙花爆竹的味道,是滿桌菜肴的味道,更是暖暖的味道!
春節的味道(優質18篇)篇十四
盼啊!盼啊!終于盼來了寒假!寒假到了,那春節就不遠了,那時我可以……想到這,我不由得笑了起來。
春節是甜蜜的。你看!大街上的年貨琳瑯滿目,購買年貨的人們更是絡繹不絕,他們有的在買年畫,有的在購年貨,有的在買新衣服,把整條街擠得水泄不通,叫賣聲,吆喝聲,討價還價聲不絕于耳,但是人們個個喜氣洋洋,精神飽滿。
春節是溫暖的。家家戶戶都窗明幾凈,一塵不染,他們把自己的`家裝扮得溫暖與溫馨,充滿了濃濃的年味。
春節是幸福的。你看!小朋友們都早早起床,來到長輩房間,開始了傳統的拜年儀式。他們對長輩說一些祝福的話,長輩就會發壓歲錢。此時,最高興的就是我們了。我想:我可以把壓歲錢攢起來,然后歡天喜地跑到書店買書,到文具店買學習用品等。
春節是開心的。親朋好友還會歡聚一堂,品嘗美酒佳肴,聊一些開心的事,有的還會在一起打麻將,玩游戲,一直嗨到深夜。
春節的味道(優質18篇)篇十五
期盼著,期盼著,燈籠掛起來了,春聯貼起來了,鞭炮聲也響起來了。春節的腳步近了,春節的味道也濃了。
煙花,是每一個小孩子的最愛,鞭炮的種類也有好多種,有電光火花、竄天老鼠、擦炮、還有甩炮。我喜歡的是擦炮,擦炮的玩法有好多種,既可以把擦炮有顏色的一面放在摩擦條上擦一下,那一面就起火花,上面那一種方法一定要玩好多次才會成功,像我們這些新手可以使用打火機在有顏色的那一頭燒,燒一會也會見到火花,這是你只管往外一丟,逃到安全的地方一躲。膽大的可以不捂耳朵,膽小的把耳朵捂得老緊。玩擦炮的方法有好多種,比如把擦炮擺成一個個的形狀,五角星、三角形,只要點燃其中一個,另外的也都會著,隨后就會發出噼里啪啦的響聲,要是你在空曠的地方,還可以聽到回聲。在不同的地方放同一種擦炮的時候,也可以聽到不同的聲音,在兩個房子中間的走道時,你會聽到隆隆的回聲,要是膽大的'你不怕媽媽打的話,你可以選擇把擦炮放到倒過來的碗里,隨著一聲巨響,那只碗就飛上了天,隨后就砸在了地上。
還喜歡竄天老鼠,這一種煙花的名字與其本身十分相符,其本身長得十分修長下面有一根又長又細的木棍,你只要將它插到泥土中,不要插得太深要不然他那小小的動力不能將它推到空中就會在地上爆炸。一開始,在爬升的過程中,它會發出吱——的刺耳叫聲,一會兒就會在空中炸掉。
美食,當然也是春節的一大特色,去別人家里拜年總會與一些親戚朋友一同吃飯在餐桌上,餐桌上笑聲不斷,讓飯局變得十分富有生機。
我相信最開心的還是小朋友們,拜年拜的人家越多,收到的壓歲錢也就自然而然越多。春節,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節日。無論你身在祖國,還是身在海外,春節的味道永遠烙在炎黃子孫心中!
春節的味道(優質18篇)篇十六
春節的味道是什么?有人說是甜的,是幸福的,是溫暖的。
“吃團圓飯嘍!”媽媽和爸爸是主廚,我和妹妹只能當“跑堂"的,只見媽媽手拿鏟子,快速的在鍋里翻炒著。我和妹妹則忙著擺碗筷忙得滿頭大汗。爸爸正在切菜,時不時還幫媽媽一下。我們都笑了。沒過多久,一桌色香味俱全的美味佳肴便做好了。我們一家坐在桌子旁,每個人臉上都洋溢看快樂的笑容。團圓飯的味道是幸福的。
大街小巷都掛上了火紅的燈籠,家家戶戶都貼上了喜氣洋洋的春聯:”五福臨門福滿門,天增歲月人增壽。”媽媽說,“你讀反了。我不好意思的笑了。我還看到了許多辦年貨的人,他們擠得像鑵頭里的沙丁魚,把超市擠的密不透風。
到了外公家,我和妹妹爭先恐后的跑到了外公面前。我搶先在妹妹前說:“祝外公:福如東海五福來,壽比南朝不老松!”妹妹趕緊補充說:“祝外公財通亨運年年好,萬事如意步步高!外公笑的不亦樂乎,把兩個紅包塞進了我和妹妹的手里。我笑得臉紅紅的,像門口的紅梅了。回家后,媽媽把我們搜括了。
雖然年已經過完了,但是過春節的味道還是在我心里,久久不肯離去!
春節的味道(優質18篇)篇十七
冬天的腳步,愈發臨近離開,春天的腳步,蠢蠢欲動。那土坯青瓦堆砌的兒時記憶,那些烙印在心底的童年趣,如舌尖輕輕觸過冰涼的味道,使作者久久難以釋懷。
飄雪之冬已漸漸隱去,春天的腳步卻不經意地在枝頭劃下痕跡。佇立窗前,看那土坯青瓦堆砌的兒時記憶,那些烙印在心底的童年趣事,一如曾經舌尖輕輕觸過冰涼的味道,使我久久難以釋懷。
平常,會先去長輩家拜,然后放可隨意去拜年。兒時的春節似乎年年都會下著大雪,在紛紛揚揚的年夜里,天氣盡管是寒冷了點兒,可厚厚的棉衣下,我們的心卻總是暖和的。七八個孩子會組成一群,登門索要這那份紅包。而今卻被那深深的沉默取代,站在高處望著那熙熙攘攘的孩子們,似乎自己的童年也是那樣:在爆竹聲中,隨著伙伴踏雪而去,然后載著滿滿的快樂而回。而今只是看著看著,這些已經不屬于我了。
今天,回想著兒時過年的味道,又給了我這份久違的心境:家家戶戶的窗花、春聯,半空中綻放的爆竹、煙花,還有那美味溫馨的團圓飯席……一切的一切是那么美好,沒有喧囂,沒有繁華,也沒有忙碌的生活。
去吧,去聆聽、去回憶、去品味……回味這春節的味道。
春節的味道(優質18篇)篇十八
“再赫,快來幫忙!”爸爸媽媽叫著。
“來了!”我放下手中長輩給我的零食,跑過去。接過春聯。那火紅的春聯上,灑滿這閃著金光的金粉在燈光下顯現出一股柔光。龍飛鳳舞的字體似乎還洋溢著一股墨香味,在人的鼻尖傳開來。往墻上一貼,嗯,滿滿的年味兒感!
一陣香味從廚房中慢慢的飄了出來,像一條延綿不的河流一般,一股肉香味兒,伴隨著青菜味兒,在空中交織成一股線,在人們身旁纏繞著,仿佛整個人都沉浸在這香味之中,無法自拔。然而,時間還沒到,自然還不能吃。
光。穿過小區后的那條小巷,走過那道鐵門,右拐,一家小店出現在我們的身旁,那,便是一家賣鞭炮的店。
還沒進門,就只見一大群來買鞭炮的人擠出門來,手中一大包一大包的鞭炮簡直要把臉給遮住了,我心想:也就這個時候,這家店才會火吧!進門,老板一遍一臉微笑地招呼著我們,一遍將大把大把的鈔票塞進柜子里,說道:“有什么喜歡的,盡管挑啊!保證有你喜歡的!”
我不太會挑,大多都是妹妹和爸爸挑的,我就隨手選了一包細長煙花遞給爸爸,不一會,一大包一大包的煙花就擺在的我家的客廳中,等候晚上的“華麗演出”。親戚朋友們都陸續到來,坐在餐桌前,一盤盤美食也被陸續被端上了桌面,你看,那冒著白煙的魚丸擠在如溫泉般湯水中,等待著我們的享用;白白的年糕軟軟的似乎吹彈可破;螃蟹與雞蛋炒在一起,再加上少許自己做的醬料,那味道,簡直成了我童年印象最深的一道菜,這味道,給本來就很有味兒的春節,又增添了一記年味兒。
終于,到了晚上了。
只見那一包又一包的鞭炮被抬上了陽臺,遠處,一個煙花在夜空中化作燦爛的煙火,爆開,又蹦出綠色·紅色·金色的光,將漆黑的夜空劃開一道燦爛。
“開始了!”爸爸說道,打火機在煙花上一點,滋滋的聲音伴隨著星星火光,由那長長的導火線傳到煙花中,一陣長長的尾音響起,我們的煙花好像成了這黑夜的主角,這場宴會的主角。又是一道煙火,我們的上空,原本漆黑一片,現在,亮如白晝。
開飯了。
一道道菜,早在餐桌上等待我們的享用。看著一道道我們當地的特色菜肴,心中滿滿的滿足感。嘴中吃著這還燙的美食,那美味的醬汁從舌尖順著,一直流到喉嚨中去,仿佛這是人間最美味兒的食物一般。拿起筷子,夾起一顆魚丸,將滾燙的魚丸輕輕的吹了口氣,咬下一口,些許白煙飄了出來,帶著一股香味兒。
春節,就是這么令人懷念,就是這么令人懷念。每個人的家鄉都有不同的春節習俗,但,不得不說,家鄉的春節真有味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