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個人都曾試圖在平淡的學習、工作和生活中寫一篇文章。寫作是培養人的觀察、聯想、想象、思維和記憶的重要手段。范文怎么寫才能發揮它最大的作用呢?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優質范文,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項目建議書收費標準 項目建議書是由誰來編制篇一
定義:項目建議書又稱立項報告,是由項目投資方向其主管部門上報的文件,從宏觀上論述項目設立的必要性和可能性,建議書內容包括項目的戰略、市場和銷售、規模、選址、物料供應、工藝、組織和定員、投資、效益、風險等,把項目投資的設想變為概略的投資建議。目前廣泛應用于項目的國家立項審批工作中。
項目建議書通常是在項目早期使用,由于項目條件還不夠成熟,僅有規劃意見書,對項目的具體建設方案還不明晰,市政、環保、交通等專業咨詢意見尚未辦理。項目建議書主要論證項目建設的必要性,建設方案和投資估算也比較粗,投資誤差為±30%左右。對于大中型項目,有的工藝技術復雜,涉及面廣,協調量大的項目,還要編制預可行性研究報告,作為項目建議書的主要附件之一。
作用:項目建議書是項目發展周期的初始階段,是國家選擇項目的依據,也是可行性研究的依據。
項目建議書是項目發展周期的初始階段基本情況的匯總,可以減少項目選擇的盲目性,是國家選擇和審批項目的依據,也是制作可行性研究報告的依據。涉及利用外資的項目,只有在項目建議書批準后,才可以開展對外工作。
項目建議書批準后,可以著手成立相關項目法人。民營企業(私人投資)項目一般不再需要編寫項目建議書,只有在土地一級開發等少數領域,由于行政審批機關習慣沿襲老的審批模式,有時還要求項目方編寫項目建議書。外資項目目前主要采用核準方式,項目方委托智博睿等有資格的機構編寫項目建議書即可。
項目建議書和可行性研究報告的區別
項目建議書和可行性研究是項目前期兩個不同的階段,其內容、深度、作用都是不一樣的。
項目建議書往往是在項目早期,由于項目條件還不夠成熟,僅有規劃意見書,對項目的具體建設方案還不明晰,市政、環保、交通等專業咨詢意見尚未辦理。項目建議書主要論證項目建設的必要性,建設方案和投資估算也比較粗,投資誤差為±30%左右。
一般地說,項目建議書的批復是可行性研究的依據之一。此外,在可行性研究階段,項目至少有方案設計,市政、交通和環境等專業咨詢意見也必不可少了。對于房地產項目,一般還要有詳規或修建性詳規的批復。此階段投資估算要求較細,原則上誤差在±10%;相應地,融資方案也要詳細,每年的建設投資要落到實處,有銀行貸款的項目,要有銀行出具的資信證明。
很多項目在報立項時,條件已比較成熟,土地、規劃、環評、專業咨詢意見等基本具備,特別是項目資金來源完全是項目法人自籌,沒有財政資金并且不享受什么特殊政策,這類項目常常是項目建議書(代可行性研究報告),兩個階段合為一階段。
以上基本是在傳統的項目審批制環境下,項目建議書和可行性研究的大致要求和區別。
隨著我國投資體制的改革深入,特別是隨著《國務院關于投資體制改革的決定》的出臺和落實,除政府投資項目延續上述審批要求外,非政府投資類項目一律取消審批制,改為核準制和備案制。像房地產等非政府投資的經營類項目基本上都屬于備案制之列,房
地產開發商只需依法辦理環境保護、土地使用、資源利用、安全生產、城市規劃等許可手續和減免稅確認手續,項目建議書和可行性研究報告可以合并,甚至不是必經流程。房地產開發商按照屬地原則向地方政府投資主管部門(一般是當地發改委)進行項目備案即可。
目前,項目建議書要按現行的管理體制、隸屬關系,分級審批。原則上,按隸屬關系,經主管部門提出意見,再由主管部門上報,或與綜合部門聯合上報,或分別上報。
1、大中型基本建設項目、限額以上更新改造項目
委托有資格的工程咨詢、設計單位初評后,經省、自治區、直轄市、計劃單列市發改委及行業歸口主管部門初審后,報國家發改委審批,其中特大型項目(總投資4億元以上的交通、能源、原材料項目,2億元以上的其他項目),由國家發改委審核后報國務院審批。總投資在限額以上的外商投資項目,項目建議書分別由省發改委、行業主管部門初審后,報國家發改委會同外經貿部等有關部門審批;超過1億美元的重大項目,上報國務院審批。
2、小型基本建設項目,限額以下更新改造項目由地方或國務院有關部門審批
a、小型項目中總投資1000萬元以上的內資項目、總投資500萬美元以上的生產性外資項目、300萬美元以上的非生產性利用外資項目,項目建議書由地方或國務院有關部門審批。
b、總投資1000萬元以下的內資項目、總投資500萬美元以下
的非生產性利用外資項目,本著簡化程序的原則,若項目建設內容比較簡單,也可直接編報可行性研究報告。
項目建議書收費標準 項目建議書是由誰來編制篇二
項目建議書(又稱立項申請書)是項目單位就新建、擴建事項向發改委項目管理部門申報的書面申請文件。是項目建設籌建單位或項目法人,根據國民經濟的發展、國家和地方中長期規劃、產業政策、生產力布局、國內外市場、所在地的內外部條件,提出的某一具體項目的建議文件,是對擬建項目提出的框架性的總體設想。往往是在項目早期,由于項目條件還不夠成熟,僅有規劃意見書,對項目的具體建設方案還不明晰,市政、環保、交通等專業咨詢意見尚未辦理。項目建議書主要論證項目建設的必要性,建設方案和投資估算也比較粗,投資誤差為±30%左右。
另外,對于大中型項目和一些工藝技術復雜、涉及面廣、協調量大的項目,還要編制可行性研究報告,作為項目建議書的主要附件之一,同時涉及利用外 資的項目,只有在項目建議書批準后,才可以開展對外工作。
因此,我們可以說是項目發展周期的初始階段基本情況的匯總,是選擇和審批項目的依據,也是制作可行性研究報告的依據。
個人獨資企sole proprietorship enterprise/sole investment enterprise 國營企業:state-run enterprise 國有企業:state-owned enterprise 集體企業:collectively-run enterprise 鄉鎮企業:township enterprise 公營企業:public enterprise 私營企業:private enterprise
私營工商業:privately owned individual and commercial enterprise
公私合營企業:joint state-private enterprise 合作社企業:cooperative enterprise 合資企業:joint venture
外向型企業:export-oriented enterprise
勞動密集型企業:labor-intensive enterprise 技術密集型企業:technology-intensive enterprise
國有大中型企業:big-and-medium-sized state-owned enterprise
虧損企業:money-losing enterprise 聯合企業:conglomerate 工業企業:industrial complex 生產型企業:production enterprise 三資企業(中外合資企業、中外合作企業、外方獨資企業):
sino-foreign joint ventures
sino-foreign cooperative enterprise
foreign-funded enterprise
foreign owned enterprises
一、中國企業類別:
內資企業local company; domestic-funded company; clc-china local company
國有企業 state-owned enterprises
集體企業collectively-run enterprise 股份合作企業joint-equity cooperative enterprises
聯營企業associated enterprise;jointly run business;joint run business
有限責任公司company of limited liability; ; limited liability
company(co.,ltd)
股份有限公司company limited by shares, incorporated company, incorporated corporation, joint stock limited company, limited liability company (corp. ,用在公司名之后。inc.也可以啊 inc是incorporated ) co.是company的縮寫,公司
corp.則是corporation的縮寫,公司,尤指股份有限公司
ltd.是limited的縮寫,有限公司,其實就是有限責任公司
如果兩者的區別在于是否為股份制,那么co.,ltd應為有限責任公司;corp應為股份有限公司。
私營企業private enterprise
其他企業
港、澳、臺商投資企業 hongkong-macao-taiwan invested enterprises
合資經營企業(港或澳、臺資)joint venture enterprise(fund from hongkong or macao,taiwan)
cooperative enterprise
外資企業foreign-capital enterprise
外商投資股份有限公司
foreign - funded companies limited by share
1、國有企業:企業全部資產歸國家所有,并按《中華人民共和國企業法人登記管理條例》規定登記注冊的非公司制的經濟組織。不包括有限責任公司中的國有獨資公司。
2、集體企業:企業資產歸集體所有,并按《中華人民共和國企業法人登記管理條例》規定登記注冊的經濟組織。
3、股份合作企業:以合作制為基礎,由企業職工共同出資入股,吸收一定比例的社會資產投資組建,實行自主經營,自負盈虧,共同勞動,民主管理,按勞分配與按股分紅相結合的一種集體經濟組織。
4、聯營企業:兩個及兩個以上相同或不同所有制性質的企業法人或事業單位法人,按自愿、平等、互利的原則,共同投資組成的經濟組織。
5、有限責任公司: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公司登記管理條例》規定登記注冊,由兩個以上,五十個以下的股東共同出資,每個股東以其所認繳的出資額對公司承擔有限責任,公司以其全部資產對其債務承擔責任的經濟組織。 有限責任公司包括國有獨資公司以及其他有限責任公司。
國有獨資公司是指國家授權的投資機構或者國家授權的部門單獨投資設立的有限責任公司。1)以生產經營為主的公司人民幣五十萬元;
(2)以商品批發為主的公司人民幣五十萬元;
(3)以商業零售為主的公司人民幣三十萬元;
(4)科技開發、咨詢、服務性公司人民幣十萬元。
特定行業的有限責任資本最低限額需高于前款所定限額的,由法律、行政法規另行規定(如拍賣業至少需100萬元注冊資本)。 其他有限責任公司是指國有獨資公司以外的其他有限責任公司。
6、股份有限公司: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公司登記管理條例》規定登記注冊,其全部注冊資本由等額股份構成并通過發行股票籌集資本,股東以其認購的股份對公司承擔有限責任,公司以其全部資產對其債務承擔責任的經濟組織。股份公司(stock corporation), 設立股份有限公司,應當有2人以上200以下為發起人,注冊資本的最低限額為人民幣500萬元。
7、私營企業:由自然人投資設立或由自然人控股,以雇傭勞動為基礎的營利性經濟組織。包括:
私營獨資企業是指按《私營企業暫行條例》的規定,由一名自然人投資經營,以雇傭勞動為基礎,投資者對企業債務承擔無限責任的企業。 私營合伙企業是指按《合伙企業法》或《私營企業暫行條例》的規定,由兩個以上自然人按照協議共同投資、共同經營、共負盈虧,以雇傭勞動為基礎,對債務承擔無限責任的企業。 私營有限責任公司是指按《公司法》、《私營企業暫行條例》的規定,由兩個以上自然人投資或由單個自然人控股的有限責任公司。
8、其他企業:上述第三條至第九條之外的其他內資經濟組織。
9、合資經營企業(港或澳、臺資):港澳臺地區投資者與內地的企業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外合資經營企業法》及有關法律的規定,按合同規定的`比例投資設立、分享利潤和分擔風險的企業。
10、合作經營企業(港或澳、臺資):港澳臺地區投資者與內地企業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外合作經營企業法》及有關法律的規定,依照合作合同的約定進行投資或提供條件設立、分配利潤和分擔風險的企業。
11、港、澳、臺商獨資經營企業: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外資企業法》及有關法律的規定,在內地由港澳臺地區投資者全額投資設立的企業。
12、港、澳、臺商投資股份有限公司:根據國家有關規定,經外經貿部依法批準設立,其中港、澳、臺商的股本占公司注冊資本的比例達25%以上的股份有限公司。凡其中港、澳、臺商的股本占公司注冊資本的比例小于25%的,屬于內資企業中的股份有限公司。
13、中外合資經營企業:外國企業或外國人與中國內地企業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外合資經營企業法》及有關法律的規定,按合同規定的比例投資設立、分享利潤和分擔風險的企業。
14、中外合作經營企業:外國企業或外國人與中國內地企業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外合作經營企業法》及有關法律的規定,依照合作合同的約定進行投資或提供條件設立、分配利潤和分擔風險的企業。
15、外資企業: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外資企業法》及有關法律的規定,在中國內地由外國投資者全額投資設立的企業。
16、外商投資股份有限公司:根據國家有關規定,經外經貿部依法批準設立,其中外資的股本占公司注冊資本的比例達25% 以上的股份有限公司。凡其中外資股本占公司注冊資本的比例小于25%的,屬于內資企業中的股份有限公司。
(1)中外合資經營企業的投資總額在300萬美元以下(含300萬美元)的,其注冊資本至少應占投資總額的7/10.
(2)中外合資經營企業的投資總額在300萬美元以上至1000萬美元(含1000萬美元)的,其注冊資本至少應占投資總額的1/2,其中投資總額在420萬美元以下的,注冊資本不得低于210萬美元。
(3)中外合資經營企業的投資總額在1000萬美元以上至3000萬美元(含3000萬美元)的,其注冊資本至少應占投資總額的2/5,其中投資總額在1250萬美元以下的,注冊資本不得低于500萬美元。
(4)中外合資經營企業的投資總額在3000萬美元以上的,其注冊資本至少應占投資總額的1/3,其中投資總額在3600萬美元以下的,注冊資本不得低于1200萬美元。
1)注冊資金所反映的是企業經營管理權;注冊資本則反映的是公司法人財產權,所有的股東投入的資本一律不得抽回,由公司行使財產權。
2)注冊資金是企業實有資產的總和,注冊資本是出資人實繳的出資額的總和。
3)注冊資金隨實有資金的增減而增減,即當企業實有資金比注冊資金增加或減少20%以上時,要進行變更登記。而注冊資本非經法定程序,不得隨意增減。
項目建議書收費標準 項目建議書是由誰來編制篇三
1、項目名稱:防城港市綠化花卉基地項目
2、項目主管單位:防城港市林業局
負責人;王 正
3、項目實施單位:防城港市林業開發公司
法人代表:黃 進
4、項目性質:擴建、改建
5、建設地點:防城區華石鎮(市中心苗圃)
6、生產規模:每年培育500萬株名優綠化苗木,100萬株(盆)花卉、盆景等。
7、主要建設內容:建設育苗大棚15個及有關的育苗基礎設施等。
8、建設年限:建設期為一年。
9、投資規模及資金籌措:
(1)投資規模:項目總投資400萬元,其中固定資產投資200萬元,流動資金200萬元。
(2)資金籌措:實施單位自籌資金200萬元,申請國債資金200萬元。
10、結論與建議:
項目投資不大,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都顯著,年利潤率為65%。主管單位和實施單位均有較強的經濟和技術實力,此項目的實施,可增加我市經濟收入,促進我市林業事業的跨越發展。
1、項目實施單位的基本情況
項目實施單位(防城港市林業開發公司)系主管單位(防城港市林業局)下屬國有企業,創建于1995年,現有固定資產6000萬元。目前主要從事種植速生豐產林和林產品的開發利用。公司現有員工36人,其中:中、高級專業技術人員占50%。
2、項目建設的必要性
目前,項目實施單位已承包防城港市林木良種繁育中心苗圃的部分場地40畝和場地原有少部分的育苗設施。為充分利用場地資源,發展我市的花卉、盆景,綠化苗木產業,必須對原有的場地和育苗設施進行擴建和改建。
本項目的產品是花卉,綠化苗木和盆景等,隨著社會的發展,人類社會的進步,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們對生活環境的要求越來越高,就必須要美化綠化城市環境、生活環境。目前,全國上下大搞城市美化運動,包括各類道路綠化、廣場綠化、公園綠化、植物園建立、各種類型的小游園建設及居住區室外環境綠化等。總之,該項目的市場前景很好,產品是供不應求的。特別是名優綠化苗木、盆景更是如此。本項目作為外向型林業發展的配套項目,產品主要銷往市內外、區內外和國內外的有關單位和個人。
1、社會經濟條件
項目區總人口55萬人,其中農業人口39萬人,占總人口的 70%,勞動力20萬人。
項目區200x年工農業總產值505218萬元,其中工業總產值 262542萬元,占工農業總產值的52%。人均產值6800元,農民人均純收入2500元。
2、勞力資源條件
項目區內共有勞動力10萬人,農村有約三分之一的勞動力富余,林業系統管理人員171人,其中工程技術人員145人,具有高級職稱4人,中級職稱65人,初級職稱76人,可滿足項目的技術及生產管理所需。
3、基礎設施條件
項目區內水電、通信、交通等都很方便,有各種等級公路1000公里,其中有欽防高速公路、南防鐵路、防東二級公路。
1、項目建設指導思想
以保護森林資源為前提,以營林為基礎,以科技為保障,以效益為中心,以工業為龍頭,為林業產業協調發展,不斷優化結構,壯大林業綜合實力,形成林業規模經濟,為防城港市經濟繁榮作出應有的貢獻。
2、建設期為一年,200x年為建設期,200x年開始為投產期。
3、建設內容及規模
(1)建設規模及構成
項目建設總面積40000平方米,基地內擴建15個育苗大棚及有關的育苗基礎設施。綠化花卉基地計劃年生產500萬株綠化苗和100萬株(盆)花卉、盆景。
(2)基礎設施建設
①項目保護與管護設備
購置有關辦公設備,為項目組織實施、計劃財務管理、項目監測質量、效益評價提供服務場所,同時建設500m的簡易房為管護站,作為工作人員的臨時住所和其它物資的存放地方,另建一個瞭望臺作為值班用。
②信息管理系統建設
以項目主管單位和實施單位現有的檔案信息為基礎,結合項目建設,購置兩套計算機系統建立一套加工生產管理監控系統,為項目組織實施提供全方位服務。
③其它基礎設施建設
其它設施如通訊設備,輸變電線路,機械貨物裝卸車等,可結合現有設施,并根據現實需要適當增加。
(3)項目技術措施
基地選擇在防城區華石鎮(市中心苗圃內),總面積在40000m左右,項目建設所需的場地要寬敞,光線充足,通氣良好。采用國內外先進的苗木、盆景培育技術和設備。
1、經營管理形式
本項目由防城港市林業局統一領導、指揮、調控,防城港市林業開發公司負責實施建設。項目建成后,由市林業開發公司負責組織實施和經營管理。
2、機構設置
本項目建成后,下設辦公室、財務部、銷售部、采購部、生產技術部等部門運作。
3、人員設置
本項目建成后,設主任1名,負責全面經營管理工作,副主任2名,協助工作。下屬各部門設主任各1名,員工若干名。
1、投資概算
項目總投資包括項目建設投資和流動資金總計400萬元,其中項目建設資金200萬元,流動資金200萬元(詳見附表1)。
2、資金籌措
項目實施單位自籌投入資本金200萬元,占總投資的50%,申請國債資金200萬元,占總投資的50%。
3、資金使用計劃
項目建設投資200萬元,一年建成。流動資金200萬元,投產后第一年開始使用。
1、經濟效益分析與評價
項目投產后每年可生產500萬株綠化苗木和100萬株(盆)花卉、盆景。年總收入為1600萬元,總成本為560萬元,盈利1040萬元,利潤率為65%(詳見附表2),投產后一年就可以收回成本,其經濟效益十分顯著,該項目在財務上是可行的。
2、社會效益分析:
(1)項目建成投產后,可為區內外及國內外提供名優綠化苗木、花卉盆景等。
(2)項目建設過程中和投產后,均需要一定的勞動力,為當地農村富余勞動力和下崗職工提供就業機會。
(3)項目建成后,可增加地方經濟收入,促進項目區的經濟發展。
總之,項目建成后,有很高的經濟效益,其社會效益也十分顯著。
項目建議書收費標準 項目建議書是由誰來編制篇四
一、 項目提出的背景及意義
水果產業是我縣農民自發發展較早、發展面積較大的一個產業,全縣現有面積124085畝,品種主要以柑桔、橙類、李類、梨類為主。其中,種植面積在1萬畝以上的鄉鎮有xx、xx等;8000畝以上的有xx、xx等鄉鎮;8000畝至5000畝的有xx、xx、xx等鄉鎮。
以柑桔為例,全縣目前掛果面積超過7萬畝,如按每畝最低產量1噸計算,全縣年產柑桔達7萬噸,在“十一五”時期,全縣干鮮果年均產量將超過10萬噸。除滿足縣內每年約1萬噸左右的市場需求外,仍有9萬噸鮮果需要保鮮貯藏、有計劃地外銷。渝懷鐵路的開通,對我縣的水果蔬外銷有一定的帶動作用,但同時也必將有大量的外來水果進入縣內,對本地水果將產生不可忽視的影響和沖擊。
因此,推行水果標準化生產,協調發展水果保鮮產業,增加農民收入,在全縣建立起一個比較穩定和完善的水果保鮮貯藏體系已迫在眉睫。
從目前國際、國內水果保鮮行業來看,雖然大型氣體調節保鮮庫的科技含量高、保鮮效果好,但由于投資巨大,具體操作涉及招商引資、征地補償等現實問題,短時間內難以見成效。而微型節能恒溫果蔬保鮮庫不僅可保鮮貯藏水果、蔬菜、花卉等農產品,而且具有自動化程度高、操作簡便,規模小、投資少、風險低、見效快等特點,如在全縣進行有計劃的推廣,則等于將一個超大型保鮮庫“化整為零”,靈活地分布在全縣。目前,國家農產品保鮮工程技術研究中心(天津)已授權在我縣設立推廣站,并簽定了相關合作協議,輻射渝鄂湘黔交匯地區乃至整個重慶片區。根據合作協議,在我縣設立推廣站所購入的機器設備將比其他地區優惠15%,而且國家農產品保鮮工程技術研究中心每年還將派專業技術人員到我縣舉行技術培訓等。
xxxx是全縣水果種植大村之一,全村3400作人口,水果種植面積超過5000畝,尤其以柑桔居多,年產鮮果3000噸。近年來,群眾自發從湖南、湖北等地引進新品種和管理新技術,對于水果保鮮及加工建設項目的實施,當地群眾積極性非常高。
二、 項目建設的方式及規模
1、 項目建設方式
將xxxx作為全縣首個水果保鮮庫建設項目的試點村。興修微型恒溫果蔬保鮮庫一座,逐步向全縣范圍推廣。
2、 項目建設的規模
總投資18萬元,占地面積140平方米,庫容為300立方米,可儲藏水果60噸。其中,修建庫體6萬元(包括:水泥、磚、木材等。);保溫設備4.68萬元(設備由國家農產品保鮮研究中心提供);保溫材料3.58萬元(主要為聚苯板和隔熱材料);電力設施1.4萬元;施工費用3000元;保溫門3500元;其它1.7萬元(包括儲藏用品、貨架等)
3、 項目建設的獎金來源
申請國家解決財政扶貧獎金12萬元(用于庫體建設、保溫設備、保溫材料),其余不足部分由項目實施負責人自籌6萬元。
三、 項目建設的效益估算
1、 經濟效益
以柑桔保鮮鮮儲藏為例:按庫容60噸水果計算。在采摘時按近年來的均價1元/公斤計算,折價6萬元,如保鮮儲藏至次年3月份出售,市價最低在2元/公斤,除去每月1000元的電費(合計4x1000=4000元)及1%的爛果率(6萬公斤x1%=600公斤),最后為(60000-600)x2-4000元=11.48萬元。4個月內可曾加收入5萬多元。此外,微型保鮮庫還非常適合蔬菜的保鮮和蘑菇栽培。如利用充分的話,一年至少可增加收入15萬元。
2、 推廣價值
微型節能恒溫果蔬保鮮庫是經國家農產品保鮮研究中心開發的一個實用項目,并在國內南、北各果蔬主產區得到普遍推廣。投資不算太大,風險小,成功率高,又非常適合我縣的實情,群眾易于接受,有較高的推廣價值。
四、 結論
綜上所述,該項目立足全縣水果產業發展狀況的實際,對于全縣水果產業發展有極大的推動作用。請縣扶貧辦、縣財政局納入20xx年財政扶貧項目予以立項支持。
項目建議書收費標準 項目建議書是由誰來編制篇五
一、項目提出的必要性和依據
(一)項目背景
固原市地處寧夏南部,位于著名的六盤山地區,這里海拔高、光照強、氣候冷涼,由于這里沒有大型工礦企業,無大氣、水源和固體污染物,生長和生活在這里的動植物資源綠色、環保、無污染,是國家農業部認定的無公害農產品和綠色農產品生產基地,通過認證的無公害農產品有糧食作物、油料作物、果蔬、畜牧業產品等,其中糧食作物有馬鈴薯、玉米、蕎麥、莜麥、糜子、谷子、豆類、小麥等八個方面,油料作物有胡麻、蕓芥兩類,藥食同源植物有菊芋、枸杞、仁用杏、山核桃四類,果蔬有長城塬菌草、西瓜、蘋果、人參果、油桃、胡蘿卜、黃瓜、芹菜、包包菜、菠菜等十個方面,畜牧業產品有隆德獺兔、彭陽生態雞、原州區細毛山羊、西吉山毛驢、涇源虹鱒魚、六盤山肉牛、六盤山瘦肉豬和蜂蜜、蜂王漿、蜂花粉、蜂膠、蜂毒、蜂蛹、蜂蠟等十五個方面。
農業部農產品質量檢測檢驗認證中心(北京)認證檢測表明,固原市的這些產品不但綠色無污染,且有效成分含量高、營養較其他地區豐富,十分適宜人類食用。
由于固原市經濟條件限制,目前農產品加工業很不發達,也不規范,僅有的加工業有馬鈴薯淀粉和粉條加工、面粉加工、牛羊肉屠宰等,加工種類少、規模小、檔次低,附加值不高,特色農產品除農民自用外,其余的主要以原料形式低價流通和銷售,農民出現農產品增產而不增收的現狀,且由于農產品加工企業少,農村剩余勞動力就業難,農民大多外出務工創收,從而導致農村普遍出現農民田間不種、圈里不養的狀況,農民日常生活高價買糧、買肉,出現貧困山區農產品價格市場高于城市的怪象。據固原市農調隊20xx年一季度抽樣調查顯示,固原市農村市場標準面粉85元/袋,而固原和銀川80元/袋;牛羊肉農村市場37元/公斤,而固原和銀川35元/公斤;豬肉農村市場33元/公斤,而固原和銀川30元/公斤。
這些問題的出現,究其根本原因就是由于農副產品加工業嚴重滯后,附加值不高,農民生產的農副產品低價進入市場或銷往外地,嚴重挫傷了農民的生產積極性。在本地農產品缺乏的情況下,從外地長途購入,在流通環節要增加運輸費、管理費、物流企業利潤等的各種費用,待進入農民手中,價格已經很高了。
(二)建設單位:固原市扶貧發展試驗區管委會
(三)項目負責人:趙萬華
(四)產業規劃
1、寧夏回族自治區特色農產品加工業產業集群發展規劃(20xx-20xx年)寧政發[20xx]135號
2、寧夏農業特色優勢產業發展規劃(20xx年—20xx年) 寧政辦發[20xx]204號
3、寧夏回族自治區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二個五年規劃綱要
4、國家新一輪西部大開發政策和自治區黨委、政府《關于促進固原經濟社會加快發展的若干意見》,關于加大寧南山區經濟結構調整力度,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推動產業升級,提升優勢產業發展水平的規劃。
5、固原市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二個五年規劃綱要
(五)項目建設的必要性
一是建設特色農產品加工產業園區,是提高農業產業化水平、走具有寧夏特色現代農業發展之路的必然選擇。受市場和資源雙重約束,帶動能力不強、組織化程度不高是制約我固原市現代農業發展的重要瓶頸。多年的實踐證明,優化特色優勢農產品區域布局,實行專業化生產、規模化發展、產業化經營,可以有效推動產前、產中、產后各環節的社會化服務,提升生產的組織化水平,帶動產業鏈條延伸,形成小農戶大基地、小規模大群體的發展格局,實現小生產與大市場的有效對接,是探索發展具有寧夏特色現代農業之路的有效形式和必然選擇。
二是建設特色農產品加工產業園區,是優化資源配臵、提高農業綜合生產能力的重大舉措。提高農業綜合生產能力,事關農產品有效供給和糧食安全。加快發展特色優勢產業,在優勢產區域發展主導產品,有利于資源、政策、資金、人才等生產要素的合理集聚,充分挖掘生產資料、品種、技術和物質裝備等潛能,不斷提高農業資源利用率、土地產出率和勞動生產率,增強農業綜合生產能力。
三是建設特色農產品加工產業園區,是發揮比較優勢、提升農產品市場競爭力的客觀要求。實行農產品區域化布局,形成優勢產區和規模優勢,是多數發達國家和國內發達地區增強農業競爭力、擴大農產品市場占有率的成功經驗。加快發展特色優勢產業,有利于把優勢區域率先建成優質、高產、高效、安全、生態的名牌農產品生產基地、龍頭企業原料供應基地、優勢農產品出口基地和現代農業示范基地,實現規模化、專業化、標準化生產,形成較大的市場規模,節本增效,提高產品質量和檔次,提升農產品整體競爭力和市場占有率。
四是建設特色農產品加工產業園區,是夯實產業基礎、持續增加農民收入的有效手段。保持農民收入持續較快增長,努力縮小城鄉差距,是當前和今后一個時期統籌城鄉發展、加快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的重點。在優勢區域培育具有較強競爭力的主導產業,打牢產業基礎,擴大市場份額,提升產業發展的綜合效益,是增加農民收入的重要途徑。通過集聚提升特色優勢產業,大力推動農產品加工、貯藏、包裝、運輸、營銷等相關產業的發展,延長產業鏈,逐步形成農民收入持續增長的長效機制。
五是建設特色農產品加工產業園區,是擴大加工規模、提高農副產品附加值的關鍵環節。固原市農副產品加工企業規模較小,發展水平低,每個企業平均資產僅為50萬元左右,從業人員也只有15人左右。發展水平還處于較低水平,企業主要以出售初級產品或貼牌產品維持生產經營,產業鏈短,附加值低。農產品加工產值與農業總產值之比約為0.3∶1,低于全區水平0.6∶1,比全國水平1.1∶1更低;還缺乏全國知名度,品牌效應沒有顯現出來,市場競爭力弱。技術裝備落后,加工企業的生產技術水品和裝備水平還很低下,有80%的農副產品加工企業屬于20世紀80年代的世界平均水平。
二、產品方案、擬建規模和建設地點的初步設想
(一)建設地點:固原市扶貧發展試驗區
(二)主要建設內容(產品方案與規模):規劃建設的農副產品加工產業園區占地面積456.31畝(304358.77平方米),計劃建設標準廠房15萬平方米,分馬鈴薯系列產品加工、清真牛羊肉產品加工、瓜果蔬菜產品加工、飼草飼料產品加工、小雜糧產品加工、枸杞及中藥材產品加工等功能園區。配套建設道路、供水、排水、供電、供暖等“七通一平”基礎設施。
(三)自然和社會條件 1、自然條件及資源狀況
固原市扶貧發展試驗區地處寧夏回族自治區南部,黃河中游地區,固原市區西南,是固原市的工業中心。控制面積5平方公里,規劃面積3.61平方公里。建成區2.5平方公里,且有10余平方公里的土地可供遠期開發建設。
固原市扶貧發展試驗區系黃土高原溝壑區,屬中溫帶大陸性季風氣候,具有明顯的地帶過渡性。春季多風干旱,多寒潮;夏秋熱而短促,降水多,但分布不均;秋季降溫迅速,潮濕多雨;冬季寒冷漫長,降水稀少。冬季多西北風,夏季多西南風。年平均氣溫6.3℃,年平均無霜期120天,年均總降雨量434毫米,年均蒸發量1460毫米。年均日照時數2530小時。
固原市扶貧發展試驗區地處我國天山—祁連山—六盤山東西地震帶,與六盤山—羅山—牛首山南北地震帶的交匯處,地殼活動強烈,是我國地震活動較頻繁地區。
區內目前已探明的礦產資源有燃料、金屬、鹽類、非金屬、建筑耐火材料五大類16種40多處,主要有煤、石英砂、石膏、石灰石、芒硝等,同時還生產大量無污染的綠色農畜產品馬鈴薯、油料、莜麥、豆類、蕎麥等特色小秋雜糧,是全國三大馬鈴薯主產區之一。擁有枸杞、蕨菜、沙棘、黨參等400多種名貴藥材和野生植物資源,開發其利較大。
2、社會經濟環境條件
固原扶貧試驗區是固原市的工業和商貿流通中心。控制面積5平方公里,規劃面積3.61平方公里,建成區2.5平方公里。道路、供水、排水、供電、供暖、通訊、網絡“七通一平”配套完善。經過10多年的發展,形成了淀粉、藥材、草畜、建材等四大支柱產業及汽貿、建材、家電、小商品、服裝、食品、農貿、小雜糧等九大物流園區。截至20xx年底,引進各類企業256家,從業人員8000多人,注冊資金7.2億元,形成固定資產投資9.17億元。20xx年完成地區生產總值3.2億元,工業總產值3.66億元,工業增加值1.24億元,各項稅收2200萬元。
固原扶貧試驗區地處西安、蘭州、銀川三個省會城市構成的三角地帶中心,通訊便捷、電力充裕、交通便利。境內寶中鐵路、109、312、309國道和101省道縱橫交錯。銀川至福州高速公路固原段已建成通車,固原機場20xx年將建成投入運營。區內已建成先進的程控電話網,可視電話會議網,數據通訊網,無線市話網及gms,cdma移動通訊網,通訊方便快捷。
三、資源情況、建設條件、協作關系和引進國別、廠商等的初步分析
(一)農副產品具有品種多、質量好的資源優勢
固原市是一個以旱作農業為主的農牧業生產區,農副產品按生產方式不同分為種植業產品和養殖業產品兩大類,種植業資源和養殖業資源較為豐富。種植業中,年平均小麥產量184614噸,豆類21146噸,玉米232719噸,糜谷5957噸,莜麥燕麥600噸,蕎麥2775噸,馬鈴薯298716噸,油菜330噸,胡麻籽37937噸,向日葵籽21194噸,烤煙葉2310噸,牧草291039噸;養殖業中,有各類大牲畜428673頭(匹),其中牛36520頭,馬1911匹,驢49812頭,騾11328頭;豬羊禽兔類853489頭(只),其中豬175454頭,羊628375只,禽類18877只,兔30783只;年肉品產量69675噸,奶產量1474噸,毛絨產量1275噸,蛋4175噸。
(二)水電及通訊、交通等公用設施完備
固原特色農產品加工產業園區建設在固原扶貧開發試驗區,地處西安、蘭州、銀川三個省會城市構成的三角地帶中心,屬于3小時經濟圈的核心,這里通訊便捷、電力充裕、交通便利。境內寶中鐵路、109、312、309國道和101省道縱橫交錯。銀川至福州高速公路固原段已建成通車,固原機場已建成投入運營。區內已建成先進的程控電話網,可視電話會議網,數據通訊網,無線市話網及gms,cdma移動通訊網,通訊方便快捷。
(三)生產技術與工藝成熟
固原特色農產品加工產業園區建設分標準化廠房等基礎設施建設、生產企業招商引進、系統化管理三個層次實施。首先是按照道路、給水、排水、電力、電訊、供熱、網絡、場地平整等“七通一平”硬件要求完成建設標準化廠房建設,因為基礎設施是園區發展的重要條件,對增加其投資吸引力、改善投資環境、實現可持續發展有重要意義,項目建成后,要凸顯高速、快捷、通暢的交通能力;合理、規范的給排水體系;充足、穩定的電力資源;高效快捷的現代化電訊、網絡系統。項目實行專業化招標、專業化設計、專業化建設、專業化監理,建筑設計、建設技術與工藝等都是從具有專業化能力的相關競標行業的單位中擇優篩選,力求專業技術成熟、技術能力過硬、設施設備齊全、綜合基礎雄厚。
園區建設規劃和可行性論證由蘭州大學城市規劃設計研究院設計完成,建設工程按國家招標規范公開招標擇優選擇建筑實施單位、監理單位。
(四)主要設備及來源
固原特色農產品加工產業園區建設,建筑設備在項目投標單位中選擇設備精良的建筑企業,在標準化廠房建設完成后進入生產階段,需要的各型生產加工設備均由進園企業按生產要求和需要自行采購。
四、投資估算和資金籌措設想
(一)投資估算
共需資金2.3億元,其中土地使用費2281.55萬元,標準化廠房基礎工程建設費18740萬元,公用管理所需儀器設備購臵安裝費163.45萬元,其他費用100萬元,周轉資金1500萬元。詳見附表《總投資估算表》、《固定資產投資估算表》、《基礎工程建設項目表》、《新增主要設備表》。
(二)資金來源
申請國家財政資金解決1.5億元,固原市扶貧發展試驗區自籌8000萬元。
五、項目的進度安排
本項目建設共分預備期、建設期、總結驗收三個階段,計劃完成時間為2.5年(20xx年7月至20xx年7月)。其中:
(一)項目預備期:半年,其中:
1.市場調研、可研論證、項目建議書以及可研報告編寫:2個月(20xx年7-8月)
2.施工圖設計與審查:2個月(20xx年9—11月) 3.進園企業預約登記:1個月(20xx年12月)
(二)項目建設期:2年,其中:
1.土建工程(標準廠房建設,地坪硬化、路面鋪設、綠化等附屬工程):20個月(20xx年1月至20xx年8月)
2.企業進園,設備訂購與安裝、生產線調試與試生產:4個月(20xx年9月至20xx年11月)
(三)項目總結、驗收:1個月(20xx年12月)
六、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分析的初步估算包括初步的財務
評價和國民經濟評價
(一)效益分析依據及方法
本項目的財務評價按固原扶貧發展試驗區特色農產品加工產業園區標準化廠房建設項目設計標準及該項目的相關投入綜合測算,依據國家發展計劃改革委員會、建設部頒發的《建設項目經濟評價方法與參數》的有關規定和國家現行財務、稅收制度,對該項目的各項財務指標進行測算分析,考察項目的盈利能力和償債能力,對可能產生的不確定因素進行敏感性分析,以考慮其抗風險能力。
1、廠房出租計算周期與出租單價
⑴計算期及投產初期生產計劃建設:本項目計算期為50年,在投產第一年達到設計出租能力的70%,第二年達到100%。
⑵產品方案及出租單價:房屋總建筑面積150000萬平方米,其中生產廠房100000平方米,用于企業綜合辦公5000平方米,倉儲物流中心45000平方米。
根據市場供需調查和當地同類標準化廠房出租、辦公及寫字樓出租、物流倉儲庫出租價格,本園區確定標準化廠房出租單價12元/月.㎡,辦公用出租單價20元/月.㎡,物流倉儲周轉庫用出租單價30元/月.㎡。
2、工資及福利:本項目勞動定員為25人,其中管理人員7人,工人18人,考慮到本項目人員除保安人員外由項目業主
各部門兼任,工資暫定為保安人員按20000元/年,三金一險及福利費按工資總額的30%計算。
3、固定資產折舊:采用分類折舊法,分類折舊年限如下: 房屋按50年攤銷
4、無形資產按50年攤銷 5、各項稅費的取值執行現行規定 房產稅 12% 營業稅 5% 城市維護建設稅 7% 教育費附加為 3% 企業所得稅 25%
6、修理費:本項目經營期間修理費按固定資產投資額的0.5%計。
7、管理費用:按租金收入總額的1%計取。
8、宣傳與技術培訓費用:暫按租金收入的0.5%估算。
9、差旅費、交通費:按租金收入的0.2%估算。 10、其他不可預見費:按年均分攤費用的5%提取。
(二)經濟效益分析
1、各種收入累計3180萬元,其中:
⑴標準化廠房租賃收入1440萬元:總面積100000平方米,租賃價12元/月.平方米,即100000平方米×12元/月.平方米×12個月=1440萬元。
⑵辦公用房租賃收入120萬元:總面積5000平方米,租賃價20元/月.平方米,即5000平方米×20元/月.平方米×12個月=120萬元。
⑶倉儲庫租賃收入1620萬元:總面積45000平方米,租賃價30元/月.平方米,即45000平方米×30元/月.平方米×12個月=1620萬元。
2、成本費用:各種費用合計為710.97萬元,其中: ⑴折舊和攤銷430萬元:固定資產投資額為21500萬元,按照50年分攤,即21500萬元÷50年=430萬元/年。
⑵財務費(含管理費用)31.8萬元:按租金收入總額的1%計取,即:3180萬元×1%=31.8萬元。
⑶水費6萬元:生活、生產用水每月以1000立方計算,全年12000立方,平均水價按每立方5元計算,共需支付水費6萬元,即 12000?×5元/?=6萬元。
⑷電費12萬元:用電按每月20000度計算,全年240000度,電價按0.5元/度計算,共需支付電費6萬元,即 240000度×0.5元/度=12萬元。
⑸生活垃圾處理費0.6萬元:500元/月×12個月=0.6萬元。 ⑹生產排污處理費0.6萬元:500元/月×12個月=0.6萬元。 ⑺工資及福利費用65萬元:工資25人×20000元/年=50萬元,福利50萬元×30%=15萬元。
⑻公用設施修理維護費107.5萬元:本項目經營期間修理費按固定資產投資額的0.5%計取,即21500萬元×0.5%=107.5萬元。
⑼宣傳與技術培訓19.05萬元:按租金收入的0.5%估算,即:3180萬元×0.5%=19.05萬元。
⑽差旅費、交通費7.62萬元:按租金收入的0.2%估算,即:3180萬元×0.5%=7.62萬元。
⑾綠化建設費用3萬元。
⑿不可預見費21.5萬元:按年均分攤費用的5%提取,即:430萬元×5%=21.5萬元萬元。
3、利稅計算
⑴各項稅費792.16萬元,其中:
營業稅159萬元:3180萬元×5%=159萬元。
城市維護建設稅11.13萬元:159萬元×7%=11.13萬元。 教育費附加4.77萬元:159萬元×3%=4.77萬元。 企業所得稅617.26萬元:(3180-710.97)萬元×25%= 2469.03萬元×25%=617.26萬元。
⑵利潤測算
利潤總額:經營期達到設計標準后年均租金收入3180萬元,各種費用710.97萬元,利潤總額為2469.03萬元。
凈利潤:園區正常運營期,年各項稅費792.16萬元,年均稅后利潤為1676.87萬元。
(三)財務分析評價
1、利潤率
經測算,投資利潤率(稅后)為7.80%,投資利稅率(稅前)為11.48%,資本金凈利潤率9.64%。
2、現金流量分析
對計算期內各年的全部投資現金量進行分析,計算出全部投資在稅前、稅后的財務收益指標。
3、借款償還能力分析
⑴償還資金來源:末分配利潤、折舊及攤消。建設利息進入建設總投資,生產期利息進入成本。
⑵借款償還期:經計算,本項目固定資產投資借款償還期為7年。
4、不確定性分析
⑴盈虧平衡分析:以生產能力利用率表示的盈虧平衡點為47.27%,表明項目在正常年只要達到出租率的47.27%,或租金收入達到1503.13萬元就達到盈虧平衡。
⑵敏感性分析:在出租價格、固定資產投資因素在變化±10%的情況下,對項目的收益影響進行了分析。
結果表明,以上諸多因素中,租金價格對收益的影響最大,各種因素變化后,項目財務內部收益率仍高于基準收益率,具有良好的經濟效益,并具有一定的抗險能力。
⑶租金收入和銷售稅金及附加估算:達產年租金收入為3180萬元,銷售稅金及附加為792.16萬元。
(四)社會效益
特色農產品加工產業園區建設對帶動地方經濟發展,提高居民收入,改善群眾生活水平,增加地方財政收入具有良好的作用,其社會效益主要表現在:
1.可增加就業和收入。就業問題關系國計民生,關系構建和諧社會大局。特色農產品加工產業園區建成后,可容納50家中小企業創業,不僅可以解決其自身的就業和生活問題,更能新增就業崗位,吸納更多的社會剩余勞動力務工創收,同時直接增加當地政府的財政收入,促進農業擴大生產和增加農民收入。 當地農業產值在國內生產總值中占的較大比重,要實現資源優勢向經濟優勢的轉化,加工業的發展是不可或缺的,特色農產品加工產業園區的開發建設為農副產品加工創造良好的環境,為農民的農產品提供出路,為增加農民收入、提高項目區群眾生活質量服務創造了條件。項目建成進入正常運營期,可提供就業崗位1500個,就業效果顯著。
2.可推動城鎮化進程和工商業的發展。特色農產品加工產業園區可促進發展農副產品加工、畜牧養殖及畜產品加工,形成一定的地區產業特色,帶動固原及周邊地區農副產品生產、加工、銷售的產業化建設;特色農產品加工產業園區還可促進商業和集貿設施等流通業的發展,可繁榮市場和方便當地人民群眾,極大促進消費的提高,對經濟發展形成良好的帶動作用。從產業區域布局和城鎮化發展來看,項目具有良好的社會經濟意義,將為進一步優化資源配臵發揮更加積極的作用。特色農產品加工產業園區的進一步發展必然會給第三產業增加更多的就業機會和帶來更大的商機。
3.對項目區科技發展有明顯的促進作用。特色農產品加工產業園區在規劃中根據產業項目入駐的類別,設定了科技孵化區,各類產業項目的集中布臵,對信息的集中、分類整理及便捷傳播起到了良好的作用,研發機構利用這些有利信息,就能緊跟市場需求,能把當前研發和長遠研發目標有機的結合起來,勢必對科技的進步發展起到巨大的推動作用,也加速帶動了科技成果的快速轉化。
4.可促進創業企業成長壯大。特色農產品加工產業園區使企業進入園區就可購臵安裝設備,籌備生產,再不需要建設廠房,也不再因為建廠資金短缺而發愁,不但能夠解決企業無生產場地的困難,還將通過園區綜合服務平臺的信息支持系統,幫助創業企業實現與資源、市場和社會的連接,適時為在園區生產運營的企業提供各類信息,同時還可了解園區內企業的相關信息,促進園區企業之間的合作,發展項目對接,幫助園區企業的產品市場選擇和銷售渠道建立,使園區企業規模化生產走上成熟之路。
5.對人文社會發展有明顯的促進作用。特色農產品加工產業園區建設和企業入住帶來大量的新技術、新信息和新觀念,將有力地促進當地居民更新觀念,收集和利用新信息,學習新技術,形成現代人文氛圍。
(五)評價結論
通過對項目整體的盈利能力,償債能力,抗風險能力的分析,本項目具有較強的盈利能力,清償能力和抗風險能力,項目財務評價可行。
項目建議書收費標準 項目建議書是由誰來編制篇六
建設××綜合物流園區是促進××中心城區工業跨越式發展的需要,××中心城區工業園區分布示意圖,中心區100平方公里區域范圍內現有贛縣紅金工業園區、沙河工業園區、黃金工業園區、,以上園區工業產值占××全市工業產值的40%以上,從原材料采購到產品銷售過程中的一系列物流活動主要依靠企業內部組織的自我服務完成,36%和46%的原材料物流由企業自身和供應方企業承擔,而由第三方物綜合物流園區項目建議書建設××綜合物流園區是促進××中心城區工業跨越式發展的需要
××市中心城區包括章貢區、經濟技術開發區、贛縣、南康市,中心區100平方公里區域范圍內現有贛縣紅金工業園區、沙河工業園區、黃金工業園區、水西工業園區4個園區和贛縣洋塘、儲潭2個工業小區。以上園區工業產值占××全市工業產值的40%以上,提供的稅收占全市工業產值的50%以上,是全市工業產業集群的重要支撐平臺。
受傳統計劃經濟體制的影響,××市相當多企業仍然保留著“大而全”、“小而全”的經營組織方式,從原材料采購到產品銷售過程中的一系列物流活動主要依靠企業內部組織的自我服務完成。據調查,在工業企業中,36%和46%的原材料物流由企業自身和供應方企業承擔,而由第三方物流企業承擔的僅為18%。產品銷售物流中由企業自理、企業自理與第三方物流企業共同承擔比例分別是24.1%和59.8%,而由第三方物流企業承擔的僅為16.1%。而沿海發達地區產品銷售物流中第三方物流企業承擔的比例卻高達65%,第三方物流專業、低成本的優勢是顯而易見的,由此可見,××企業要真正做到“物暢其流”,融入全國乃至國際市場,實現企業跨越式發展,必須有為各類企業提供綜合物流服務的大型物流園區作支撐。
近年來,國內外多家知名企業看中江西的地理優勢,曾多次考察想在江西建立產品分銷配送中心,均因現代物流基礎設施(園區倉儲)不理想而只好棄贛入湘。由此可見,江西××綜合物流園區的建設將充分發揮現代物流業在降低生產流通成本、提高流通效率、提升企業競爭力、實現工業經濟高效運行、調整產業結構等方面的積極作用,它將為推進××市特別是中心城區工業進一步高速發展,提供強有力的支持。
建設××綜合物流園區是滿足××商貿發展升級、農業產業化和建設和諧社會主義新農村的需要
大力發展現代商貿流通業,是提高經濟運行質量和效率,優化產業結構和經濟結構,培育新的經濟增長點,增強綜合競爭力,以及整頓和規范市場經濟秩序,完善市場經濟體制,適應我國加入世貿組織后新形勢的重要途徑。
目前,××市的特色農業正朝著產業化和工業化推進,其中以臍橙為代表的果業、以于都屏山牧場為代表的奶業、以及城郊設施農業、休閑農業、茶、蔬、煙、生豬、蛋品、家禽、水產品等均已形成一定的產業規模,出現了贛南臍橙、沙地板鴨、友家食品、陽埠腐竹等一大批公司和品牌農產品,全市農產品加工銷售收入每年都在100億元以上,其中60%以上銷往粵港澳,30%銷往海西經濟區和長三角經濟區。××綜合物流園區的建設將進一步滿足××市農業發展和產業升級的需要。
新農村建設并不意味著城鎮化進程的減緩。促進××在中部地區率先崛起,最重要的戰略途徑應當是加快推進××的城鎮化進程。與東部沿海地區相比,××發展差距的一個重要表現是人口和產業的聚集程度明顯偏低,目前的城市化率僅有32%。若每年城市化率提高一個百分點,要達到目前全國的平均水平至少還需要10年時間,要達到沿海地區的水平則需要的時間更長。而且,目前××尚不具有較強集聚和輻射能力。因此,××需要加快城市化進程,使××盡快成為贛粵閩湘四省通衢,成為中部崛起的支撐點和增長點,形成以中心城區為依托,縣城和小城鎮為基礎的現代城鎮體系。同時,以城市為依托和紐帶,通過城市來整合資源、產業、市場和區域,形成強大的發展合力,促進××經濟的集約化經營和規模化發展。
城市、產業結構、市場體系將成為解決三農問題的關鍵詞。城市作為一個發展極能夠把周圍的農村帶進產業結構,進入市場大循環;同時,成為一個發展極的城市,隨著產業的壯大,又有力量從市場獲得各種資源、要素,并使之流向農村。這種漫長的演變,其對于農村的作用在于,使得農民工就近轉化為產業工人,得以大量農民在城市定居轉為城市居民,進而引致農村土地制度的變革。
××作為中部地區的南大門,在全國率先開展了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的探索,雖然在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方面任重道遠,但因先發以及區位的原因,具有獨有的優勢。其中關鍵性的優勢在于毗鄰珠三角,交通便捷,有發展生態農業和休閑農業的巨大空間。但目前農村種植和養殖業呈現小型分散的特點,缺乏集中化和大型化的農場工業化企業,也缺乏能充分滿足農戶生產需要的運輸集散配送系統。建設××綜合物流園區將能很好的提供這樣的市場基礎建設,為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為推進××的城市化作出重要貢獻。
建設××市綜合物流園區是立足××、服務贛粵閩湘四省、輻射全中國、面向海內外的需要
從“大市場、大流通”的角度來看,“大市場、大流通”就是要建設一個多層次、多形態、多品種、全方位、開放統一的市場和流通體系。多層次指不同空間尺度上,如全國、省、市、縣及廣大農村地區相互銜接的市場體系;多形態的市場指有形的交易市場、無形的電子交易和信息交易平臺、批發、零售、連鎖經營等各種業態齊全的市場體系;多品種的市場指商品交易、金融交易、現貨交易、期貨交易市場統一;全方位的市場是指運輸、倉儲、配送、銷售等功能齊備,為生產和生活領域提供全方位服務的市場;開放統一的市場是指向國際、國內、省內全面開放的、打破了地區封鎖和商品及要素流動障礙的市場。××市綜合物流園區的建設的發展包括完善的交通運輸和通信信息處理等基礎設施的建設、物流園區和物流樞紐的規劃與建設以及便捷高效的商品和服務的流通體系等多方面的內容,在形成完整的網絡之后,××市綜合物流園區將發揮行業優勢,成為服務贛粵閩湘四省、輻射全中國、面向海內外的物流、商流、信息流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