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寫好演講稿,首先必須要了解聽眾對象,了解他們的心理、愿望和要求是什么,使演講有針對性,能解決實際問題。我們想要好好寫一篇演講稿,可是卻無從下手嗎?接下來我就給大家介紹一下如何才能寫好一篇演講稿吧,我們一起來看一看吧。
誠信信用演講稿誠信的獲獎演講稿篇一
;加快信用體系建設 努力打造誠信望奎
人民銀行望奎縣支行 張正波
隨著社會經濟的不斷發展,信用環境對全球范圍內資源配置的影響越來越大。信用作為一種戰略資源,成了市場經濟中的“通行證”,被稱為市場經濟核心競爭力,企業和個人信用缺失將無法在競爭中立足,加快企業和個人征信體系建設已成為全社會共識。望奎縣委縣政府對信用環境越來越重視,當務之急就是要加快發展企業和個人征信,促進社會信用體系建設,建立良好的金融生態環境,共同打造誠信望奎。
一、充分認識征信體系
企業和個人信用信息基礎數據庫是我國征信體系的基礎設施。其基本目標是為每一個有經濟活動的企業和個人建立一套信用檔案。首先從商業銀行入手采集企業和個人的貸款、信用卡交易記錄和結算賬戶開戶等信息,為商業銀行的信貸決策提供查詢服務;然后逐步擴大信息采集范圍,并在法律、法規規定的范圍內為社會提供服務。
個人信用信息基礎數據庫由人民銀行組織各商業銀行共同建立。數據庫采用全國集中模式,各商業銀行每月向數據庫報送數據,數據庫將數據整合后向商業銀行提供實時的查詢服務。
企業信用信息基礎數據庫即銀行信貸登記咨詢系統,在外界被稱為征信系統,在企業的表現形式就是辦理貸款卡,企業的各種數據在任何一個地方都可以通過貸款卡進行查詢。解決了企業與銀行間信息不對稱的問題,也從源頭開始防范貸款風險。貸款卡年審的主要作用是隨時更新企業舊的數據,掌握企業的生產經營情況,保證錄入企業信息的最新數據。
二、全力加強征信體系建設
近年以來,望奎縣人民銀行開展了針對在校學生、下崗職工、普通借款人以及社會公眾等群體的征信及相關金融知識的宣傳教育工作,大力培育征信市場。使征信宣傳在征信體系建設中發揮著重要的作用,并初步建立了征信宣傳教育的長效機制,征信概念開始走進百姓生活。我們的具體做法是:
(一)成立組織,搭建與政府相關部門的常規渠道,充分發揮政府的推動作用 。
征信系統的建設,離不開地方政府的支持,我們積極向地方政府、有關部門宣傳人民銀行征信體系建設的內容、及地方征信體系建設的重要性,宣傳人民銀行征信體系建設情況,得到了縣委縣政府的大力支持。我們成立由政府牽頭人民銀行通力合作以及政府職能部門參加的“社會信用體系建設領導小組”。領導小組負責制定全縣的征信宣傳規劃、具體實施方案,負責對有關政策的宣傳和解釋。對宣傳工作的進展情況進行監督和指導,使宣傳工作能夠在有組織有步驟中穩步推進,層層落實,使征信宣傳教育工作逐步走向制度化、長期化。
(二)加強銀行信貸登記咨詢系統運行管理,提高各金融機構對征信工作的認識,充分發揮金融機構信貸紐帶橋梁作用。
各金融機構在征信系統建設中有著舉足輕重的作用,如果各金融機構對征信認識普遍提高,信貸登記咨詢系統的運行管理正常,必將推動征信系統的建設步伐,所以,加強金融機構的宣傳教育和督促工作是我們工作的重點。我們一是嚴格抓好貸款卡發放和年審工作,嚴格按照規定執行貸款卡暫停、解停和注銷操作,充分利用信貸咨詢系統的信息資源,分析本縣、重點行業、貸款大戶、關聯企業等的信貸情況,主動開展風險提示。二是把征信與金融知識宣傳教育同個人信息基礎數據庫建設工作結合起來、做好個人信用信息基礎數據庫的推廣工作,推動轄區金融生態的改善。并利用金融機構自身的工作特點,引導各金融機構加強企業和個人征信知識、信用意識的教育培訓,通過發放住房貸款、助學貸款、下崗職工再就業貸款等業務,加強與企業和個人之間的溝通,向他們宣傳征信知識,同時對守信戶給以優惠的信貸政策,使他們認識到征信體系建立對企業、個人今后生活的影響,全面提升了借款人的信用意識和社會責任感。
(三)開展了以信用報告基本知識為核心的個人征信知識專題宣傳月活動。
近年來我們每年都開展以“創誠信望奎,做誠信市民”為主題的宣傳月活動。一是組織轄區各金融機構通過在其營業網點宣傳征信和金融知識,發放宣傳材料,現場解答等形式加強征信知識與金融知識的宣傳教育,提高對個人信息基礎數據庫建設重要性認識,樹立人人講誠信,人人守信用的群體意識;二是深入校園。通過開展征信知識講座,對中學生(特別是參加高考的學生)的征信和金融知識進行了宣傳教育工作,同時結合助學貸款實施中的情況,教育學生培養以信為本,守信為榮的思想。三是深入農村。通過開展創建“信用村鎮、信用戶”活動,大力營造一種人人講信用、守信用的良好社會風氣。使農民們認識到“誠信”不是口號,而是能夠帶來切身利益的終身財富。四是積極開展媒體宣傳。組織轄區各金融機構在其營業網點宣傳征信和金融知識,發放個人征集宣傳資料,并充分利用報紙、電視、網絡等媒體加大對征信知識和金融知識的宣傳,以此迅速普及了征信知識,增強了全民守信的意識。
三、企業和個人信用信息基礎數據庫對防范風險發揮了重要作用
(一)能夠幫助商業銀行簡化審批流程,縮短審批時間。
銀行在審查個人經營性貸款時,查詢個人征信系統發現客戶在其他銀行有貸款,且還款付息正常的,結合客戶提供的抵押物、還款能力進行綜合分析后,可以立刻做出繼續放貸決定,從而減少貸款審批時間。
(二)幫助商業銀行做出靈活的貸款決策。
如果客戶資產實力較強,但查詢個人征信系統發現客戶存在其他行貸款有逾期還款記錄。經與本人核實,該客戶具有真實的購房意愿和還款能力。為控制風險,銀行可以將首付比例提高,從而減少風險。
(三)幫助商業銀行了解客戶在異地、他行的借款以及還款記錄,客觀判斷客戶的還款能力或還款意愿,規避潛在風險。
如果客戶申請資料顯示其具有一定經濟實力,但查詢個人征信系統發現,客戶在其他銀行辦理消費貸款已形成不良貸款,該行判定該客戶有惡意拖欠貸款意圖,信譽較差,銀行可以拒絕其貸款申請。例如某一客戶想在建行貸款,建行查詢他的個人征信系統發現此人海南有一筆50萬元的按揭貸款一直沒還,該行退回了他提交的貸款請求。所以信用記錄就是人的第二張身份證,不可隨意更改。要確保個人信用,必須及時還貸。
(四)幫助商業銀行核實借款人真實身份,防范惡意騙貸情況的發生。
某房地產開發商向縣農業銀行上報客戶按揭貸款申請10筆,從申請資料上看這10個客戶的工作單位各不相同,打電話核實也沒有發現問題。但該行查詢個人征信系統發現,這10位借款人所在工作單位都是該開發商。經再次核實,證明這是開發商為了融資而虛報的一批假按揭。該行果斷拒絕了這批貸款申請。
(五)幫助商業銀行回收逾期貸款。
某客戶曾在一家商業銀行支行辦理個人消費貸款15萬元,但該筆貸款累計出現27次逾期未還的記錄,已進入該銀行的不良貸款名單。2009年,該客戶準備向另一銀行申請個人貸款時,得知個人征信系統已開通,因而立即將原拖欠的貸款全部結清。
(六)幫助商業銀行了解借款人為他人擔保情況,全面審查潛在負債風險,合理做出貸款決策。
某客戶為私企業主,向建設銀行某分行申請貸款39萬元。通過個人征信系統查詢,該行發現其為他人承擔了11萬元的擔保,結合申請人其他條件綜合考慮后,同意發放貸款30萬元。
(七)幫助商業銀行防范中小企業信貸風險。
(八)幫助借款人防范信用盜用風險,增強維護自己信用的意識。
企業、個人信用信息基礎數據庫提供的借款人信用記錄,為商業銀行實行貸款風險定價提供了條件。對于信用記錄良好的借款人,可以享受比較低的下浮貸款利率,對于有不良記錄的借款人,不僅申請貸款比較困難,還會面臨比較高的上浮貸款利率。
總之,企業和個人征信體系的完善需要全社會共同努力,全社會都要大力支持征信宣傳工作,盡快讓全社會了解企業和個人征信系統的意義,提高社會認知度,讓更多的人、更多的企業“珍愛信用記錄、享受幸福人生”。?
2
相關熱詞搜索:;誠信信用演講稿誠信的獲獎演講稿篇二
尊敬老師、親愛的同學們:
大家好!
我演講的題目是“誠信與我們同行。”
站在國旗下,舉目仰望那高高飄揚的紅旗,眼前頓時展現出一幅雄雞傲立的畫面——我們偉大祖國的版圖。心中不禁感想萬千,每當這個時刻,我們都沉浸在雄壯的國歌聲中,莊重而嚴肅的向祖國,向國旗默默許下自己的志愿。新一代的我們身上擔負著千斤重擔,我們作為祖國最寶貴的財富,首當其沖的一條就是要講誠信。誠信是什么?農民說,誠信是秋天里結出的豐碩果實;老師說,誠信是師生間白玉般純潔的感情;工人說,誠信是辛勤勞作下生產出質高價優的產品。簡而言之,誠信是個人的立身之本,民族的存亡之根。
翻開我們中華民族五千年的文明史,會發現,以誠實守信為做人根本的故事比比皆是。同時,我們也看到,因失去誠信導致國破家亡的例子也可信手拈來:商紂失信,加速了國家的滅亡;楚懷王失信,不但亡了國,還使一代賢臣——屈原飲恨汩羅江;吳三桂失信,留下千古罵名……。所以,以史為鑒,誠信是我們立身、修德、處事的根本。
誠信對于一個人很重要,對于一個國家則更為重要。一個不講誠信的個人是社會的危險品,而一個不講誠信的民族是莫大的悲哀。因此,我們中學生更應身體力行,從我做起,這樣才能在不久的將來擔負起建設祖國的重任。
作為未來祖國的主人,我們面對的是一個新科技、新信息、新體制不斷涌現,競爭日益激烈的信息時代。要想使自己能夠適應于這個時代,使我們的民族立于這個競爭的世界,就必須誠實守信。你可以沒有金錢,可以沒有榮譽,也可以沒有健康,但你不可以沒有誠信,因為誠信是個人的立身之本、民族的存亡之根。
誠信信用演講稿誠信的獲獎演講稿篇三
增強企業誠信意識??? 積極推進信用體系
誠實不欺、恪守信用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誠信即所謂內誠于心而外信于人,古老的華夏民族響譽世界;道德渙散、誠信缺失卻是今天中華備受關注的焦點,成為社會進步的痼瘤、經濟發展的絆腳石。十六大以來,各地人民意氣風發,加快城鎮化建設,向著全面建設小康社會奮進。在這樣一個快速發展、萬象更新的時期,黨確立“整頓和規范市場經濟秩序,健全現代市場經濟的社會信用體系”目標,今年“兩會”“誠信建設”更成為最熱門議題,誠信問題已是當前經濟社會發展中亟待解決的一個關鍵點。我們工商部門從中責無旁貸的就是要增強企業的誠信意識,創造良好的誠信發展環境,積極打造信用體系,促進經濟社會的協調進步。
一、大力增強企業誠信意識,深刻認識創建信用體系的重要意義
第一,增強企業誠信意識,積極創建信用體系是貫徹十六大、實踐“三個代表”的時代內涵。黨的十六大提出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宏偉目標,而構筑企業信用體系是實現這一奮斗目標的重要基礎。企業只有講誠信,才能建立正常的政治秩序,維護穩定的政治局面,促進社會主義政治文明建設;企業只有講誠信,才能建立良性的經濟秩序,推動有序的市場經濟,促進社會主義物質文明建設;企業只有講誠信,才能建立可靠的生活秩序,形成健康的社會氛圍,促進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因此,增強企業誠信意識,積極創建信用體系,是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前提條件和重要保障,是現階段必須重視和加以解決的一個緊迫問題。
第二,增強企業誠信意識,積極創建信用體系是提高企業文化素質和經濟文明程度的有力抓手。“人而無信,不知其可”。誠信是做人的基本要求,也是企業文化素質高低的重要標志,“企而無信”,同樣“不知其可”。隨著經濟全球化和社會國際化的發展趨勢,一個企業要在更高層次上融入世界,就必須樹立誠實守信的思想意識,踐行誠實守信的道德要求,才能不斷提高企業文化素質;一個企業,只有把誠信作為當務之急的內在要求,貼近世界的長遠保證,與時俱進的重要支點,才能逐步走向高強度信任。
第三,增強企業誠信意識,積極創建信用體系是營造良好發展環境,樹立誠信經濟的根本途徑。市場經濟主體地位在歐盟的步履維艱,讓我們清醒地看到,企業中不同程度地存在的逃避債務、合同欺詐、制假售假等不誠信現象,嚴重損壞了企業形象,制約了投資與消費,敗壞了傳統美德,造成了信用危機。“誠信”建設,事關企業的形象、發展和未來,因此,工商部門要以誠信建設為突破口,推進社會管理職能轉變,為實現新的振興創造良好的道德環境、人文環境和發展環境。
二、實施“五個加強”,積極推動信用體系建設
誠信信用演講稿誠信的獲獎演講稿篇四
各位老師、同學們:
大家好!
什么是誠信?顧名思義,誠實守信。誠信,作為中華文明古國的傳統美德,幾千年來,受到人們的自覺信奉和推崇。然而,時至今日,我們為何又重提誠信?是的,這是因為有許多的事令人駭然:假煙、假酒、假種子、假化肥、假的文憑、假職稱、假名字不勝枚舉。誠信是由誠和信兩個概念組成的。誠,就是真誠,誠實;信,就是守承諾,講信用。通俗地講,誠信就是說老實話,辦老實事,做老實人。誠實守信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哲人的人而無信,不知其可也,民間的一言既出,駟馬難追,無不說明了誠信的重要性。誠實守信是我們每個人都應遵守的生活準則。
很多人都聽過這樣一個故事,一個叫孟信的人,家里很窮,無米下鍋,只有一頭病牛。一天他外出,他的侄子將牛牽到集市上賣了。孟信回來后非常生氣,責備他的侄子不該把病牛賣給人家,并親自找到買主將錢如數退還,牽回了自家的病牛。透過歷史的煙塵,我們清楚地看到孟信手中緊緊牽住的絕不是一頭生病的黃牛,而是一條健康與高尚的道德纖繩,它將一個人的人品、修養引入了純潔的圣地。
作為未來祖國的主人,我們面對的是一個新科技、新信息、新體制不斷涌現,競爭日益激烈的信息時代。要想使自己能夠適應于這個時代,使我們的民族立于這個競爭的世界,就必須誠實守信。
待人以誠信,如同一輪明月的清輝普照大地。是誠信,讓黑暗變得光明,讓世界變得美麗;是誠信,讓世界充滿生機,讓生命充滿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