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得體會是我們對自己、他人、人生和世界的思考和感悟。記錄心得體會對于我們的成長和發展具有重要的意義。那么下面我就給大家講一講心得體會怎么寫才比較好,我們一起來看一看吧。
志愿義賣心得體會及感悟篇一
星期四下午,爸爸媽媽收拾房間的時候,發現了很多我小時候看的書,現在不需要了。我就想把這些書拿到外面去賣掉,而且我要把這次義賣所得捐獻出去,等我把作業全部完成了,我就去義賣了。
我、爸爸、叔叔、阿姨四個人一起出發了,我們到了公園開始擺攤子,我拿出很多書,阿姨建議我來分分類,把大的書放在一起,把小的書放在一起,而且把好看的書放在上面,把舊的有些破的書放在下面。
我就開始招呼客人來買我的書,一開始我有一點害羞,不敢大聲喊,但是這樣就沒有小朋友來了,后來你壯起膽子喊起來:“大家快來看我的書呀,只要感興趣,我就可以賣給你或者送給你哦”,這個時候陸陸續續總共有5、6個小朋友來參觀過我的書,有一個小朋友對我的書特別感興趣,他買了一疊拼音卡片和一些bobodo玩具,他給我的儲錢罐投了一些錢,大概有4塊錢左右,這個小朋友好有愛心呀。第二個小朋友騎著自行車來的,我大聲的招呼他,他被我打動了,過來看我的書,他先看了一本迷宮的書,后來又看了3——4本漢字的書,然后他準備走的時候,我發現他很喜歡那本迷宮的書,我就送給了他。
總結下來,我覺得做生意很難,一方面要膽子大,第二方面要提供好的商品,還要找到人流比較多的地方,比如大公園或者城市中心。通過這次實踐,我覺得我以后要更加努力的學習,通過自己的努力去做更有意義的事情。
志愿義賣心得體會及感悟篇二
義賣蔬菜是一種熱心公益的活動,旨在通過出售蔬菜的收入來支援有需求的社區、學校或慈善機構。蔬菜作為健康的食物,在如今的社會中越來越受到關注,而義賣蔬菜活動則進一步加強了人們對于健康飲食的認識。我近期參與了一場義賣蔬菜活動,并從中得到了很多啟示和收獲。
第二段:分享參與義賣蔬菜活動的經歷和體會
我是通過社區的宣傳了解到這場義賣蔬菜活動的。活動當天,我與其他志愿者一起早早到達現場,將新鮮的蔬菜進行分類、擺放和標價。隨后,市民紛紛前來購買。我負責解答他們關于蔬菜的問題,向他們介紹不同蔬菜的特點和營養價值。通過與市民的交流,我發現很多人對于蔬菜的了解有限,很多人對于如何選擇和烹飪蔬菜都缺乏基本的知識。這讓我意識到,義賣蔬菜的目的不僅僅是籌集善款,更重要的是提高人們的健康意識和素食觀念。
第三段:思考蔬菜和健康的關系
在義賣蔬菜活動中,我開始思考蔬菜與健康的關系。蔬菜富含維生素、纖維和抗氧化劑等營養成分,對于預防和治療一些疾病具有很好的效果。然而,現代人的飲食模式普遍偏向高熱量、高脂肪和高鹽,而蔬菜攝入量卻不足。這導致人們容易患上一些與不健康飲食相關的疾病,如肥胖、高血壓、糖尿病等。因此,通過義賣蔬菜活動,我們能夠向社區傳遞蔬菜的重要性,讓更多的人意識到健康飲食的必要性。
第四段:探討義賣蔬菜活動對公益事業的意義
義賣蔬菜不僅僅是為了加強人們的健康意識,更重要的是為社會公益事業做出貢獻。活動所籌集到的善款可以用于支援貧困學生的教育、改善社區的基礎設施、支援慈善機構等等。在義賣蔬菜活動中,我親眼見證了社區團結一心、盡己所能的場景。無論是蔬菜種植者、義賣組織者還是參與購買的市民,每個人都在為社會福利做出了獨特的貢獻。這種團結合作和公益精神是我們建設更美好社會的基石。
第五段:結語
通過參與義賣蔬菜活動,我不僅深刻感受到了蔬菜與健康的密切關系,還更加堅定了為社會貢獻自己力量的決心。蔬菜是健康飲食的基礎,而義賣蔬菜則是傳遞健康生活理念的橋梁。我會繼續參與公益活動,不僅為他人帶去希望和快樂,也讓自己的成長得到更多的鍛煉和提升。讓我們一起行動起來,為構建和諧社會貢獻自己的一份力量!
志愿義賣心得體會及感悟篇三
3月27日,在一個風和日麗的清晨。7:20一輛載著46位青年志愿者和親子義工團的車子終于向著和平縣出發了。
車子經過5小時的車程,終于到達了和平縣,我們充忙地吃完午飯,安排好入住的酒店,休息了一陣兒,我們就去和平縣的第一中學,和當地的青年志愿者骨干進行詳細的交流和互動游戲。培訓完畢后我們還到明天義賣活動的現場考察呢!
到了第二天清晨,我們吃過早餐后,就到義賣現場準備好東西,9:30義賣活動開始了。我們與和平縣志愿者一起上街義賣及募捐,盡管當地語言不同、和人民對義賣活動的認識比較少,但是是我們依然詳細地講解,成功得到他們的認同,捐款終于,一元、二元、五元投到捐款箱里,我們還感動了好幾個中學生,參加我們的義賣活動中去。到了10:50是義賣活動的高潮,當地七名貧困學生到了我們活動現場,我們紛紛慷慨地捐款資助他們。
義賣活動結束后,我們還和貧困學生們共同午餐,我們互相交流,互相鼓勵,希望他們好好讀書,好好學習,好好生活。
志愿義賣心得體會及感悟篇四
x月xx日,是一個陽光燦爛的日子。同學們滿懷著激情和愛心加入了學校一年一度的陽光義賣活動中。
這次活動是義務賣報。早上七點整,我們來到鐘家村郵局集合,領報紙,準備開始義賣。我們領到報紙后分布在街道的各個角落。我們向過往的行人解說賣報的原由。過往的行人看著我們。有些人用蔑視的眼神看著我們,在他們眼中我們是多么的可笑,“賣一份報紙,獻一份愛心”這本是人人都可以做到的,可現在許多人的愛心已缺失了。但是,不是每個人的愛心都是缺失的,也有許多充滿愛心的人肯向貧困學生伸出援助之手。
在這次活動中,使我最受感動的是:有一位20出頭的年輕人,當我對他說明了我賣報的目的時,他二話不說,就一樣買了一份報紙,但是當我臨走時,他對我說:“我也想為貧困山區的孩子盡我的一點綿薄之力。”聽了他的這一句話,我頓時感覺,愛無處不在。除了他,還有一個我覺得非常富有愛心的人,使我再次感動,當時也是在我對他講明目的后,他掏出了一元錢說:“你把錢拿著去捐贈那些貧困生,報紙,我不要,你繼續去賣,多賣一元錢,他們就會多一份希望。”聽完他的話,我頓時有很深的感觸,那就是,我們就是貧困生的希望,我們應該多多照顧貧困生,這樣,貧困生才不會覺得與我們有所不同。 雖說,我們受到了不少人的冷眼旁觀,但我們同時也得到了許多人贊賞的目光。這個世界是多姿多彩的,我們無法要求每個人都擁有一顆關愛他人的愛心,但我們可以用自己的一顆赤紅的愛心,去感化他們,我們堅信有愛心的人就會越來越多。我們堅信愛心永遠是不會消失的。
只要人人都獻出一點愛,世界將成為美好的人間。
讓我們一起來獻出自己的愛心,讓世界變得更溫暖。
在這次活動中我我還感覺到,平時,爸爸媽媽賺錢的辛苦和不容易。世界上有這么多人,每個人都有著不一樣的個性與脾氣,不可能每個人都會如你所愿。所以,我們平時要互相包容,互相體諒。這樣,我們的生活才會充滿色彩。
志愿義賣心得體會及感悟篇五
10月26日星期六,我和幾個同學去參加愛心義賣活動,地點是在黃龍體育中心,這是錢江晚報、滴水工藝和fm93舉辦的活動,義賣活動所得的愛心款將捐給貴州國家級貧困縣關嶺縣新鋪中學的小朋友的,給他們辦一個愛在后備箱的未來班。
我們早晨10點多就到黃龍體育中心了,這是愛心后背箱的義賣活動,就在車子的后備箱外面的一塊場地上舉行活動。我們到了后,就把桌子拿了出來,把要賣的東西拿出來,我們賣肥皂、蠟燭、調味罐、書等。為了讓更多的人能知道我們的商品,我們采用了兜售的方法,我做了兩個兜售的盒子,我們輪流去兜售。先是我和洪宇飛去兜售,葉昭宇打著非洲鼓,我們去走了一圈,吸引了好多人,有許多人都給我們拍照,但是很少買我們的東西,我覺得應該拍照也收錢才對。“肥皂、蠟燭、調味罐、肥皂、蠟燭、調味罐、肥皂、蠟燭、調味罐、肥皂、蠟燭、調味罐,大家快來買啊。”我們一起吆喝著。終于有人來買了,他們看著我們的東西很新奇,有裙子、帆船、紅球等蠟燭,有愛心、小鴨子、楓葉等圖案的肥皂,有小鳥、字母······等調味罐。我們兜售的生意很不錯,吸引了許多路過的游客。
這次我們竟然賣出了1380多元。整個活動一共得到45。531萬元。這是一次有意義的活動,我跟小朋友相約,明年再聚黃龍。
志愿義賣心得體會及感悟篇六
學校為我們開展過許多活動,但最讓我難忘的事去年秋天的義賣了。
秋天來了,小菜園中,白菜舒展自己泛白的菜葉,紅薯的枝蔓爬了一地,小菜園一片豐收的景象。
午飯過后,趙老師讓我們去小菜園收秋了,我十分高興,到了小菜園,我們開始拔菜了,我看見了一顆大白菜,我伸手去拔白菜,我的手剛一碰到菜葉上時,一些細的小刺刺中了我的手指,我大叫了一聲“好痛啊!”我急忙將手收回來,原來白菜的葉片上有許多小刺,我在白菜周圍挖了一個洞,輕輕的推了一下白菜,白菜倒了下來,我把它運到墻角。
我一個箭步跑到蘿卜地里,嫩綠的蘿卜葉露在了外面,拽住蘿卜葉,用力向上一拔,蘿卜葉斷了,可蘿卜絲毫未動,這可急壞我了,我靈機一動,有了,我把蘿卜四周的土慢慢往外挖,蘿卜露出了一大半,我抓住漏出來的部分,使勁一拔,我四腳朝天,倒在地上,手中卻緊緊抱著蘿卜,看到我的樣子,同學們都笑了。
終于開始義賣了,我賣的是小山丘一樣的大白菜,一位阿姨迎面走了過來,阿姨問“白菜多少錢?”我急忙回答說“一元一棵大白菜。”阿姨好像不想買,我連忙說“白菜沒有施肥,是有機食品。”阿姨猶豫著掏出一塊錢,我高興的接過錢放到了義賣箱中,不一會,小山一樣的大白菜賣完了。
在這次義賣中,我收獲了勞動果實,收獲了歡愉與快樂,這次的義賣活動讓我至今難忘。
志愿義賣心得體會及感悟篇七
x月x日,女兒幼兒園舉行了一場名為“愛心點燃希望,真情溫暖江洲的”愛心義賣活動。那天女兒早早地就起床了,一直催著我快點,好像有點迫不及待地樣子。
當我們到幼兒園的時候,已有好多小朋友都來了,那個場面可真是人聲鼎沸、熱鬧非凡,小朋友們對于這次義賣的積極性都很高,紛紛把平時自己最寶貝的東西都拿了出來,有的小朋友甚至當場把帶來的雞蛋也捐獻了出來,當然,女兒也不例外,帶來了平時自己在家都愛不釋手的小玩具。
我們首先找到了女兒的班級——大(3)班,好幾個小朋友在賣力地吆喝著“大家快來看一看哦,東西便宜賣了”,在老師的幫助下,女兒帶上頭飾,背上腰鼓也加入了吆喝的行列,嘿,看還真有成效,很快就圍了一些小朋友前來選購,“這個多少錢”,“兩塊錢”,“好我就拿這個”,“謝謝你的愛心”,就這樣,一問一答一件商品就成交了,而獻了愛心的小朋友每人都能得一個笑臉。
吆喝了一陣,女兒見其他小朋友都在獻愛心,甚是心癢癢,于是放下吆喝的行頭,又加入了獻愛心的行列。女兒從這個攤位穿到另一個攤位,像一只快樂地小鳥,當零錢不夠時,在門口還有個愛心銀行,可供小朋友們兌換零錢。有的班級義賣花樣層出不窮,有買一送一的,或還有買一樣商品可參加抽獎活動的等等。義賣結束后,女兒的身上貼滿了笑臉,可見,她的戰果豐碩。
小朋友們獻完愛心還把自己的名字寫在一張心形的卡片上,貼到了主席臺那的愛心墻上。 兩個小時的義賣活動很快接近了尾聲,最后,所有募集的善款和沒有賣完的物品都直接捐贈給江蘇省連云港市灌云縣伊山鎮向陽幼兒園。
雖然這次義賣活動時間并不長,但它的意義卻非常深遠,前來參加活動的家長們贊不絕口,他們紛紛表示:首先,通過此次活動在幼兒稚嫩的心田里播下關愛的種子,讓這些在愛的海洋中成長的孩子懂得去關心和幫助那些需要愛和溫暖的人。讓孩子用力所能及的方式去表達自己的關愛、親身體驗奉獻和給予的快樂。其次,讓小朋友們認識了一元、五元、十元的錢幣,知道了錢幣可以用來買自己需要的東西。再次,小朋友可以讓自己平時閑置的一些物品再次發揮它們的作用。而與此同時,也喚醒了自己在心底塵封已久的感動。愛是一個口袋,往里裝的是滿足感,往外掏的是快樂感。
志愿義賣心得體會及感悟篇八
無悔的選擇,輝煌了我們年輕的歲月。我們帶著生氣蓬勃來到了人民最需要的地方,奉獻我們的美麗青春,燃燒我們的.豪情歲月;我們微笑的臉龐和颯爽倩麗的英姿,伴隨著這短暫而充實的十二天社會實踐,定格在時間的長廊中,亙古不變。最初的開始有迷茫,我們收獲的是堅定。
在整個實踐進程中,我不單單得到提升與鍛煉,更重要的是收獲到了許很多多最真誠的友誼,不管在甚么時候,我都能發現那一張張真誠的笑臉,給了我莫大的支持與信心,讓我更堅定前進在社會實踐的道路上。還有許很多多的人還有畫面,都定格在我的腦海中,亙古不變。
在前面幾天進行一系列策劃,與隊員們再商言商,質詢愛心社社長等的意見。然后制定了可行的方案。街頭拜訪當地居給我們之后的義賣很多好的建議,我們還去了很多殘疾人和病重病人的家中,他們生活不能自理,需要家人的照顧,沒有經濟來源。有的殘疾人自己做一些手工藝品,當看到他們的油畫時,深深的被他們感動到了,生活在深淵里,仍然認真的生活著。因此之后的每一天累的堅持不下去的時候,想起他們的病痛痛楚以及隱忍,我總是咬著牙挺過來,看過他們生活的艱難,能為他們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成了一種動力。就這樣我們也確定了此次募捐的對象。
7月14日上午,由惠安縣愛心社聯和我們這支實踐隊的14名大學生開展一場名為“愛·就益起走”的公益徒步義賣活動,我們開始迎來了此次實踐活動最艱難的挑戰。接下來每一天規定的時間內完成徒步挑戰,讓每一個參與的志愿者,挑戰自己,為善而行,快樂公益,健康自己,幫助他人。本次義賣義捐款項全部用于惠安縣愛心社開展助老、助殘、助困、助學等公益服務活動。
我也從實踐中學習到了人際交往和待人處事的技能。在人與人的交往中,我能看到本身的價值。人常常是很執著的。可是假如你只問耕耘不問收獲,那末你一定會交得到很多朋友。最初的開始有迷茫,我們收獲的是堅定。不論做什么事情,都必須有主動性和積極性,對成功要有信心,要學會和四周的人溝通思想、關心他人、支持他人。
最后,感謝學校給我們這次把自己推向社會的機會,也感謝在實踐中那些給予我無私幫助的人。
志愿義賣心得體會及感悟篇九
星期一,我們學校舉行一次愛心義賣活動,給單調的冬天增添了一股溫暖的氣息。
愛心義賣活動地點在操場上。活動前,來到學校,只見主席臺前掛起了一條紅拂,紅拂上寫著:愛心義賣活動。在陽光的照耀下,“愛心義賣活動”這幾個醒目的大字,在陽光的照耀顯得格外動人。紅拂旁,還貼著大大小小的宣傳照片。同學們來來往往,搬桌子,抬椅子,即使累的氣喘呼呼,也咧著嘴,笑嘻嘻地接著搬。一個個賣場不一會兒就布置好了,操場上大大小小的擺攤都各具其色,每個擺攤都放著各式各樣的精品,惹人喜愛。
下午兩點十分,下課鈴一響,同學們鳥籠里的小鳥似得沖出教室,到操場賣東西去了,操場頓時變得人山人海熱鬧非凡。有的班的同學,舉著牌子,擺來擺去:有的班的同學,站在椅子上,大聲吆喝:有的班的同學,還派出幾位同學,到處發傳單,吸引顧客,整個操場成了大賣場,水泄不通,叫賣聲蕩漾在整個操場。
我們班就是其中一個商店,我是商店里的小商人。過來買的顧客都顯得十分大方,就像一個大富翁似的,看到一個想買的東西就問了價錢,豪爽地買走了。跟集市里那些砍價的人,真是有著天壤之別,所以,在賣物品的那些同學的愛心光顧下,在同學老師的努力下,也算是財源滾滾來了呀!
最熱鬧的就是拍賣現場了,提價聲一直沒有停息下來,每個人都想去獻一份愛心,盡自己的責任。我們班的馮子杭就花了60元錢,買來了一個大青蛙:楊老師先宣布這只青蛙的起拍價:15,就開始拍賣了。一個人將手舉過頭頂,大聲說:“25元!”一個人拿著手中的錢說:“30元!”馮子杭一口咬價:“50元!”沒想到還有人提價:“55元!”馮子杭又叫道:“60元!”這是他僅剩的了,這時,沒人再提價了,這只青蛙就被他抱回家了。其他想要這個娃娃的同學,雖然買不到青蛙娃娃,但臉上依然是笑盈盈的。這使我想起了{圣經}里的一句話:給予比收貨更快樂。這些提價賣東西的人,在于的并不是最終是否有得到這些東西,而是在于出份力幫助人時,所收貨的快樂。
四點,愛心義賣活動結束了,同學們個個滿載而歸,抱著手中買來的物品,心里充滿了甜蜜,他們手里捧的不僅是物品,還是同學的一份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