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個人都曾試圖在平淡的學習、工作和生活中寫一篇文章。寫作是培養人的觀察、聯想、想象、思維和記憶的重要手段。寫范文的時候需要注意什么呢?有哪些格式需要注意呢?以下是我為大家搜集的優質范文,僅供參考,一起來看看吧
家庭危機篇一
危機 公關,其實就是一場攻心戰。人類總會對未知的事物感動恐慌。在商業上,公眾的表現同樣如此。企業 危機爆發以后,必然是負面信息率先在更大范圍媒介中迅速傳播,面對涉及自身利益的信息,出于自我保護,公眾的一般都持“寧可信其有不可信其無”態度。在越發缺乏信用的國內市場,公眾的態度更是會在短時間內由焦慮、懷疑轉至敵對。
國內權威的危機公關 專家譚小芳老師接受采訪時稱:中國人經常追求的東西就是陰和陽的平衡。在西方,一件不好的事情將要發生,被稱為“crisis”,翻譯成中文叫“危機”。陰陽是相輔相成的,危與機同樣如此,所以,用中國的思維模式來思考,更加有利。如果內心帶著負面的陰影處理事情,結果肯定是負面的。相反,如果內心是正面的——處理危機思維也會不一樣。
著名危機公關專家譚小芳老師表示,商業世界沒有安全的孤島,逆境和危機無所不在,并且常常在以為最安全的時刻給企業致命一擊。企業什么時候會發生危機是難以預料的——在我的想法里,發生危機是正常的事,沒有危機才是異常,如何面對變幻莫測的逆境和挑戰,化逆境為契機,這種對生存智慧的思考是企業生死攸關的大事。
可以說,每一名管理者都痛恨危機,但危機的來臨卻并不以為任何人意志為轉移。西方管理格言一語成讖地告訴我們:危機就如死亡與稅收,對于企業及組織來說,都是不可避免的。既然血與火的危機考驗是不可避免的。那么企業管理者 就必須拋下憤怒、無奈、哀傷,以冷靜、堅定的心態直視危機的來臨。的危機事件希望能夠給所有的中國企業管理者以啟示:危機如何形成、危機爆發有什么樣的擴散路徑、危機爆發之后應該如何管理。
“危機”兩字,著力在“機”字,能夠轉“危”為“機”,力挽狂瀾,扭轉局面,方顯滄海本色,才是真英雄的氣度;在動態中在不平衡中取得平衡,在逆境中變劣勢為優勢,才是真本事。企業處在開放的環境中,不管大小、潛在突發、行業的還是自己的,也不可能一次都不遭遇危機。譚小芳老師認為,作為客觀存在的企業危機,具有多棱性和互相轉化性。
1、你知道什么?
2、你何時知道?
3、采取何種措施?
4、如何確保此危機不再發生?
正如人們會受到病毒感染要生病一樣,公司在經營中要受到內外環境中的各種不利因素的侵襲,便會發生各種各樣的危機。但施行有效的危機公關可以成功地防御危機的發生,現代公司應具備良好的危機公關意識,惟有如此,才能及時遏止危機,最終走向成功。然后又從一個企業的大危機,突然轉變成了行業的大危機,但在行業的大危機中,相對于三鹿,伊利因為面對危機,積極承擔了自己的責任,相對就成了小危機。而又相對于這些企業的大危機和小危機,三元則因為積極面對行業的危機,這場行業危機委而變成了擴大市場,重塑企業品牌的機會。
我在很小的時候聽到過一個故事,一個強盜特重視培養他的孫子,在他孫子成年之時就拉著他的孫子上第一課:即參觀絞刑架。他對孫子說:"你一不小心、一失手就要被吊死。"孫子說:"誰要敢吊死我,我就把絞刑架砍了。"但是爺爺說:"可不能砍啊!如果沒了絞刑架,大家都成強盜了,我們做什么?"這個故事說明,機會與風險永遠同在,如果風險沒了,機會也就沒了。老輩人說風險與機會并存!我則進一步認為:危機 即轉機。
面對信息傳播方式的變革,企業 的危機公關 工作遇到了巨大的挑戰,調整、改進危機公關工作,加強危機的'事前、事中、事后管理是企業求得生存和發展的必由之路。加強危機事前管理可以及早發現危機因素,并且采用相應的方式消除這些因素,把危機化解在萌芽階段。這種事先預防,對于企業而言是最經濟、最有效的手段。
危機對于任何一家企業來說都是重大的考驗,面對危機的壓力,每一家企業的管理者都面臨風險的決策,面對危機的壓力,因為決策得當可以控制住危機之火的漫延,決策失誤可能給企業帶來嚴重的后果。譚小芳老師認為,當危機來臨之時,如何冷靜分析形勢,權衡各方利益格局,從而在復雜的利益與情感的博弈中做出最正確的決斷,這正是在一種危機四伏的時代中,每一位企業管理者 都必須培養的關鍵管理力。中國企業的死亡率很高。小企業如此,大企業也不例外。死因很多:有的是因為制度問題,有的是因為管理問題,有的是因為產業選擇問題,也有的是外部環境問題,還有不少企業是因為不善于進行危機公關,所以做出了錯誤的決策。
集權化的實質就是要在企業內部建立起一個職責清晰、權責明確的危機公關機構。因為清晰的職責劃分是確保危機管理體系有效運作的前提。同時,企業應確保危機公關機構具有高度權威性,并盡可能不受外部因素的干擾,以保持其客觀性和公正性。簡單地說,就是危機發生的時候,人們需要有人站出來領導,人們需要的是指示和命令。告訴我發生了什么,告訴我應該怎么做。
在2003年在sars危機中,各自為政的管理體制,無法及時進行協調統一的行動,使北京失去了應對sars危機的最佳時刻。針對這一問題,在中央高層的支持下,中央和北京都建立了黨政軍高度集權的行政協調機制,協調在京國家機關、軍隊和北京各個系統的行政和衛生單位,集中配置防治sars的人力資源、財政資源和醫療物資,才使得sars防治走出各自為政的困境,成功控制了局面。
從某種意義上講,危機戰略的出臺在很大程度上依賴于其所能獲得的信息是否充分,而危機戰略能否被正確執行則受制于企業內部是否有一個充分的信息溝通渠道。譚小芳老師認為,如果信息傳達渠道不暢通,執行部門很可能會曲解上面的意圖,進而作出與危機戰略背道而馳的行為。
多年的咨詢顧問與管理實踐經歷,使我目睹了很多的企業觸雷崩潰乃至重傷的事件,如幾年前三株的中毒事件,秦池的勾兌風波,冠生園的陳餡災難;近期的如雀巢的3+奶粉碘超標,光明的過期奶事件等等。所有這一切都暴露了企業的危機公關意識淡薄,遠沒有達到象海爾提倡的“如履薄冰,戰戰兢兢”的敏感意識。潛在危機一旦處理不慎,就會全盤皆輸,甚至連翻本的機會都沒有。所以我提倡企業將危機公關納入到企業的戰略當中去,建立一套嚴密的管理危機的體系,未雨綢繆運籌帷幄,以適應現代企業的健康良性發展之需要。
面對國際金融危機沖擊,我們必須正確判斷形勢,充分估計困難,多管齊下,有效化解,把危機帶來的損失降到最低。同時更要看到,在這場嚴重的國際金融危機沖擊中,挑戰前所未有,機遇也前所未有。應對復雜多變的形勢,保持經濟平穩較快發展,要求我們辯證對待“危”與“機”,學會在危中求機,努力轉危為機,牢牢掌握發展的主動權。
總之,風險和危機,它不隨我們的意志為轉移,該發生時必然發生,只不過有時我們可以控制某些危機。危機不幸發生時,使遭受的損失不至于達到致命的程度。也就是說,我們可以用我們的智慧使這些不幸的結果最小化。最后,譚老師希望我們的企業管理者與危機公關從業人員重視危機公關,提升危機公關能力!
家庭危機篇二
最近在鋪天蓋地的選秀活動中,有檔節目很有意思,叫中國漢字聽寫大會。這乍一聽上去很容易,字誰不會寫啊,但就這簡簡單單的方塊字難倒了眾多英雄豪杰。
不過回想近幾年,自從進了大學,動筆寫東西的時間和機會越來越少,要么是寫些公式或是劃重點,感覺考試周那么短短幾天,寫的字絕對超過了前幾月的字總和。有時侯上課記筆記突然又不會寫的字,輪廓就在腦海里,但就是寫不出來,就直接掏出手機輸入法查得了,在平時也是打字居多,什么難寫的字打下拼音就一目了然,字典什么的早就積上一層灰了。
有人說是因為如今大量的錯別字充斥在網上,浮躁和草率,造成了這點;有人說這是鍵盤打字留下的后遺癥,過度的依賴,字已無神。但我認為是我們失去了對漢字的敬畏,不再去理解每個漢字的深層意思,而只是把其當成一個符號,一個用來溝通表達的工具。
其實,漢字,在神話傳說中誕生,天神授意,倉頡造字。從遠古的大山里走來,山河為骨,日月為魂。從那些穿越歷史長河的石頭,獸骨,彩陶之上,依稀可見當年古老的祭祀,頂天的英豪,遠古的傳說。
漢字,站著是一首首詩,躺著是一篇篇文。詩人填詞賦雅,歌以詠志;作家抒情詠志,揮斥方遒。漢字的美,醉倒了多少文人騷客,癡迷了多少紅粉知己。
詩情,書韻,文美,在漢字的承載上相互輝映,升華了精神,開闊了視野,給人以美的享受。 一個字一方天地,民族的精神,文化的源根,中華血脈的魂。
中國漢字聽寫大會,書寫文明的傳遞,民族的未雨綢繆。
家庭危機篇三
;當槍聲響起時,科內爾還不知道發生了什么,他先是一怔,繼而聽到子彈殘片掉在地上發出的清脆響聲。這聲音在廢棄的地下停車庫里異常響亮。
“怎么樣,防彈皮膚是不是很震撼?我早就和你說過,有了這種皮膚,警察就拿你沒辦法了。不管什么子彈,打在你身上都沒有任何痕跡……”皮膚販子杰克喋喋不休地說著。
“你說它是什么材料做的?”科內爾冷不丁地問道。
“這個要多少錢?”
科內爾在虛空中比畫了一下,然后點開了自己的銀行客戶端,他看到那里的數字只有幾千信用幣。
科內爾向杰克的箱子里望了望,小聲嘟噥道:“有沒有更便宜的?”
“更便宜的?”杰克臉上閃過一絲不悅,他原本想著把手里的皮膚盡快處理掉,最近警察已經搗毀了好幾個非法販賣皮膚的窩點。要是警察抓到他,他手上的皮膚可就一個子兒都不值了。
“有倒是有,但對你來說好像用處不大。”杰克在箱子里翻找了一下,最后拿出一個標有四葉草標志的盒子來。
“你是說穿上這種皮膚后,能夠進行光合作用?”科內爾很震驚。
“有什么大驚小怪的,這種皮膚曾經流行過一段時間,但后來人們發現不吃東西就不能嘗到食物的美味,便拋棄了。而這家皮膚開發公司也很快倒閉,剩余的皮膚都以低價流入了二手市場和像我這樣的人手中。”杰克咧嘴笑道。
“這個多少錢?”
“只收你5000信用幣,很劃算吧?”
科內爾想了想后,說道:“我只能給你3000信用幣。”
“好吧,那成交!”杰克努了努嘴,偏了偏頭,說道。
雙方在虛擬屏上分別點出了交易菜單,在完成了信用幣的轉賬后,杰克將盒子交給了科內爾。
“有個問題我還是要先說清楚,省得到時候你說我欺騙你。”杰克說。
“什么問題?”
“這種皮膚好像有設計漏洞,曾經有用戶對皮膚開發公司進行投訴。”
“具體會出現什么情況?”
“聽說有一個用戶在穿戴了這種皮膚后,竟然被太陽光給烤傷了。”
“怎么會這樣?”科內爾張大了嘴巴。
“不會是你賣給我的這件吧?”科內爾憤怒地問道。
“好吧。”
在與杰克分開后,科內爾看著手中的皮膚盒子,心里猶豫著要不要使用。
之所以要買一件皮膚,是因為科內爾最近交了個女友,名字叫艾莎。當科內爾準備帶艾莎進入很多餐廳和影院時,才發現因為沒有穿戴皮膚,那些場所的人工智能機械守衛都禁止他進入。
艾莎曾經提出要送科內爾一件皮膚,但科內爾覺得很沒面子,于是,他用僅有的信用幣向杰克購買了皮膚。
在這個時代,皮膚已經成為身份的象征,有皮膚的都是貴族,在任何場合都享受v i p待遇,而沒有皮膚的都是貧窮者,常常被驅趕和羞辱。
而那些超級富豪擁有的皮膚更夸張,不僅擁有多種功能,還特別耀眼奪目。他們走到哪里,全身都是金光閃閃的,羨煞旁人。
想了半天,科內爾還是按下了皮膚盒子的啟動按鈕。一瞬間,盒子打開,一些猶如液體般的綠色黏稠物順著他的手臂攀緣到身上,很快覆蓋了他的全身。短短幾秒,這種物體就滲透進了他的衣服,與他的細胞完成了融合,成為他的一層“皮膚”。
當科內爾走出地下停車庫后,太陽光剛一照射到他,科內爾立刻感受到一種從未有過的感覺。
有了皮膚后,科內爾總算可以帶著艾莎出入各種高檔場所。他的信用等級也被調高,這使得他很輕松地找到了一份新工作——在一家園藝公司推銷多肉植物。生活穩定后,他同艾莎很快到了談婚論嫁的地步。
然而,科內爾的好運就像他的信用幣一樣,很快就花光了。在結婚當天,眾目睽睽之下,科內爾正要說出迎娶艾莎的誓言時,忽然,他感覺心臟一陣抽搐。這時,他感受到了某種東西正在鉆入他的身體中。
這種東西順著他的血管和細胞組織,很快抵達了他的大腦,并在很短的時間就占據了他的整個大腦。
說完,他快速脫下了身上的燕尾服,拋下了滿臉驚愕的艾莎,轉身大踏步地走開了。婚禮上的來賓竊竊私語,他們都認為科內爾瘋了。
不知道過去了多長時間,當科內爾清醒過來時,發現自己正躺在一個柔軟的墊子上,面前還擺放著一個食盆,里面有很多貓糧。
“這是怎么回事?”
原本,科內爾想說出這樣的話,可是當他開口時,卻發現自己的話語竟然變成了“喵嗚喵嗚”的叫聲。
恐懼瞬間襲擊了他的全身,與此同時,他看到自己的手竟然變成了一對毛茸茸的爪子。
“難道我變成了自己養的那只短尾貓……不可能,這一定是一個夢……我要醒過來。”科內爾用貓爪使勁兒抱著自己的頭。
此時,他聽到臥室里傳來了電視的聲音,他順著聲音跑過去一看,嚇得陡然尖叫起來。
原來,他看到自己正一邊吃著爆米花,一邊看著電視劇。
“喵嗚——喵嗚——喵嗚——”,科內爾沖著自己大聲叫喊著。
“喵嗚——喵嗚——喵嗚——”,科內爾大聲抗議道。
外星人又自顧自地說起自己和同伴是怎么來到地球的,以及如何利用皮膚來控制人類的意識。聽完外星人的敘述,科內爾這才知道了真相。
原來,皮膚根本不是地球科學家研究出來的,每一件皮膚其實就是一個外星人,而他們需要寄生在其他宿主身上。當他們來到地球后,先寄生在了科學家身上。他們以科學家的名義研發了所謂的納米皮膚,以此來誘惑人類。
這時,科內爾想起了自己的未婚妻。
“喵嗚——喵嗚——喵嗚——”
“喵嗚——喵嗚——喵嗚——”
我為什么要買這該死的皮膚?!
科內爾的貓叫聲在夜空中經久不息。
相關熱詞搜索:;家庭危機篇四
今天,房地產經濟學課上,老師為了給我們開闊視野,讓我們在網上看了“世界糧食危機”的視屏紀錄片,當像美國這樣的發達國家還在擔心自家的車油箱怎么裝滿時,非洲國家的居民卻為了怎樣填飽肚子而犯愁,思想匯報——糧食危機有感。伴隨著石油價格的上漲和人們最近熱心推廣的“生物燃油”是造成糧食短缺的一個大幫兇。加上四大產糧國的出口緊縮,糧食價格一路飆升。其實造成糧食危機的因素還有一些其他的原因。第一是人口增加。目前全球人口約為65億,聯合國人口司預測,到2050年全球人口將達到90億;第二是消費的升級。人們的消費升級,更多的肉食消費意味著消費更多的糧食。比如,消費1公斤牛肉,約等于消耗掉6公斤的飼料糧;第三是人均耕地的減少。隨著城市化進程加快,耕地總量和人均耕地減少,已成為一個全球性現象。
大米對于我們來說或許不是什么奢侈品,但卻是我們生存的必要之物。雖然當前的糧食短缺對我們的生活來說影響并不是很大。但是對于落后國家和一些貧窮地區而言,卻是致命的災難。值得反思的是,當前我們身邊的浪費之風正日益嚴重。當那些白花花的米飯被我們倒掉時可以想想一下那些難民,當在網上看到他們無助和悲哀的眼神時,不由得產生一絲絲的罪惡感。我總是在想,如果讓他們看到我們的這種浪費行為,他們將會有多憤怒并埋怨這個世界的不公。
在日常生活中,隨處可見到浪費糧食的現象。也許人們并未意識到自己在浪費,也許有些人認為我們國家地大物博,也許認為浪費這一點點算不了什么,但是正是這一點點造成了大量的浪費。雖然我沒有能力去統計那些浪費的數據,但是從所生活的環境中可以發現我們每天浪費的糧食量是不少的,思想匯報《思想匯報——糧食危機有感》。我相信如果我們把每天浪費的糧食節約下來,便可以減少很多因饑餓引起的疾病和死亡。當然引起糧食危機的原因有很多,光靠我們個人的節約可能是解決不了問題的,但是我們能節約的就節約,省下一粒便是一粒,積少就會成多。這不僅僅是為了遠方的難民,更多的也是為了我們自己。這也是我們預防物價上漲的一種行為呀。不要等到我們身邊糧食嚴重缺乏,價格飆升的時候才懂得去節約。在這個資源嚴重缺乏的時代,我們應該提倡全民形成一種節約的良好風尚。
早晚在食堂用餐就會發現這種浪費現象真的是非常嚴重的,每天總有好多米飯和菜被倒掉,真是太可惜,太令人痛心!浪費從某種意義上說是一種“犯罪”。凡是貴在堅持,節約要從點滴做起,尤其需要堅持。要讓節約內化為自覺,成為習慣。
真正讓我感到高興的是,我們中國受到的影響是比較小的。這完全得力于偉大的中國共產黨和中國政府的領導,黨和政府一直堅持對農業的扶持和補助,認為糧食獨立是國家獨立的前提,我覺得這是非常有遠見的判斷。像那些非洲國家,剛開始面對大量涌進國內的廉價糧食時,很是高興,覺得有了便宜的東西,很劃算,但是,當國內的人民選擇了國外的糧食時,國內的糧食農民就被迫放棄了農業生產,接著,國外的糧食價格一旦上漲起來,國內的人民就吃不消了,但此時已經晚了,糧食在人家手里,自己國家又沒有了糧食,只能去買高價糧食,買不起就得餓肚子,這樣生活就陷入危難了。
而我們國家卻不是這樣,黨和政府始終強調糧食自給的重要性,并給予了對“三農”的大量資金補助,所以,我們國家的糧食能夠自己自足,因此,不受國外糧食價格的太大影響。對此,我表示深深的感謝,否則,我也得跟非洲那些國家的人民一樣,為了吃糧食而不顧一切了!
獨立自主,自力更生,方可對外開放!
王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