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論是身處學校還是步入社會,大家都嘗試過寫作吧,借助寫作也可以提高我們的語言組織能力。相信許多人會覺得范文很難寫?接下來小編就給大家介紹一下優秀的范文該怎么寫,我們一起來看一看吧。
六年級家鄉的風俗作文500字中秋節篇一
農歷五月初五端午節,一個十分有趣的節日。
傳說是為紀念屈原而辦的節日:屈原是楚國的高官,他發現這個國家命數不久了,便對楚王君:“可以停止戰爭。”楚王不聽,執意而為。屈原悲憤被貶,滿腔愛國之情無處可表,寫下《離騷》,就跳河自盡了。戰敗后人們想在河里找回屈原的尸體,但一無所獲,為了紀念屈原,便有了這一日吃粽子、賽龍舟的習俗。
而那粽子原本不是給人吃的,而是給魚兒吃的。人們在粽子上戳出小洞給魚兒吃,防止魚兒吃了屈原的尸體。正因為如此也就有了劃龍舟投粽子的風俗。
那年去長壽時,正好趕上端午節,長壽有一池湖,叫長壽湖,上面正在上演一年一度的端午龍舟賽。我和爸爸媽媽便去那里看了賽龍舟。
只聽裁判一個哨聲,兩隊便開始了激烈的比拼。龍頭前的鼓手有節奏地打著,后面的隊員喊著一二一、一二一,手也有節奏地擺動著。每個人都滿腔熱血,勝利只有幾步之遙。這一切在我們看來十分簡單,但是對于他們來說一定十分艱難,每個人都咬緊牙關、大汗淋漓的。
其實以前我一直有個疑問:為什么龍舟會在歷史的長河中被保留下來,成為端午節的重要習俗之一呢?現在我親眼見到便明白了:賽龍舟時人們的滿腔熱血,正如當年屈原為國家吶喊的滿腔熱血。
端午節是一個有趣又有意義的節日。
六年級家鄉的風俗作文500字中秋節篇二
嚴春雨
過春節有很多習俗,掃揚塵、烤臘肉、插桂花……而我最喜歡的習俗都與吃有關。
第一個就是——吃湯圓了。老話說的好:“麻雀都有一個三十夜”,說的是連麻雀在這一天都要回家過年。所以作為人類,這一天不管在天涯海角,都得回家,吃上一頓團圓飯才圓滿。
在北方,這一天一定是要吃餃子的,但重慶不,要吃湯圓,意為團團圓圓。湯圓有很多餡兒:有紅糖餡兒;有奶茶餡兒;焦糖餡兒……每一種都極招人喜愛。吃的時候,上學的學生,要吃三個,意為三步登科;上班族得吃四個,意為四季平安……
我外婆包湯圓可厲害了! 那次,我和爸爸媽媽一起去外婆家,可算是見到了外婆的真本事了。外婆一手拿著面團,一手拿著搟面杖。只見她的手不停地挪動,搟過去搟過來,一個餅就好了,將這餅里裹上一些好吃的餡兒,在手心和成圓型,再放入水中煮上一會兒,就大功告成了。
除了湯圓,我愛吃的還有煮豬頭。每每殺了年豬后,家里都會腌起來,不能提早開吃,必得留到大年三十這一日才行。如果誰家年三十沒吃煮豬頭,就會顯得那家格外寒磣。
除夕的美食還有很多,年糕、燒魚、個個都是我的心頭好。而這一日的中國,家家戶戶燈火通明,都正開開心心地吃著團年飯呢……
六年級家鄉的風俗作文500字中秋節篇三
端午節有包粽子和賽龍舟的風俗。我們淳安縣雖然不賽龍舟,但還總是包粽子吃呢!
對我們淳安來說,粽子不僅在端午節包,在其他時候也包。不過,在端午那天會包多一點,有時吃到明年都不稀奇。
粽子是種吃食,主要由糯米、粽葉、五花肉、棗、栗來做。有時包臘肉香腸,少時還會放紅豆排骨。粽子是從古代屈原跳江之后有的食物。傳說,屈原跳江以后。楚國百姓怕魚把屈原吃了,就包了粽子投進江中,希望魚吃粽子就不吃屈原了。所以,粽子就傳到至今。
我喜歡粽子。不僅僅是因為粽子的美味,粽子的多樣。還因為這表達了楚國百姓對屈原的敬愛與贊美。屈原不在了,但粽子卻從兩千多年前,一直傳到今天。
我們家經常包粽子。首先是準備好原料。把肉切塊放鹽和老抽腌漬一個晚上。把綠豆和糯米混合原料基本準備好了。將兩張粽葉卷成一個斗狀。往其中加糯米,盡可能填滿,放上小塊的腌肉。蓋上,抓緊,手不能松。如果折口太小,還能再加一張粽葉。拿根繩子,要足夠長,首尾相連。把繩子尾巴的那兩股扭在一起,然后開始繞。繞到最后在另外兩個角上打個八字形。最后抽繩首,拉緊就好了。
還有一個步驟,就是品嘗粽子。粽子雖然有點難做,但吃起來卻很美味。單看那樣子,聞聞那香味,就夠咽三口以上的唾沫了。何況是,大口大口的吃著,在嘴里品嘗著人間美味呢!
我相信,家鄉包粽子的風俗,會一茬茬往下傳,直到永永遠遠!
六年級家鄉的風俗作文500字中秋節篇四
我的家在東北的一個小鎮上,那里雖沒有都市的繁華,卻有著自己獨特的韻味,尤其是家鄉的大秧歌,更是小鎮上一道亮麗的風景線。
大秧歌也可成東北大秧歌。“它是東北人,熱情豪放,樸素情感的體驗。”提起大秧歌,在我的家鄉那真可以說是家喻戶曉。家鄉的男女老少,個個都能跳上一段!每當夜幕降臨的時候,小鎮大大小小的廣場上便響起了咚咚的鑼鼓聲和優美的嗩吶聲。
這聲音像一種號令不一會兒,人們便陸陸續續的來到了廣場上。有的是十幾個人一伙兒的,有的是幾十個人一隊的,甚至還有100人以上的大場面。他們有的手中拿著局子和手絹,有的寫著妻子和兒女。小商販們干脆在周邊擺起了攤兒。一時間,廣場上變得熱鬧非凡。
大秧歌扭起來了。雖然隊伍中多是中老年人,可他們腳步輕盈姿態優美,動作極為協調,尤其是手中的局子和手絹,舞得出神入化,舞出了別樣的風采,盡情的揮酒著他們內心的喜悅和幸福。此情此景,引逗的一些青年和孩子心里有些發癢,也爭著加入秧歌隊伍當中,那一條條彩色的“長龍”也越來越長了。
家鄉的大秧歌,不僅是人們每日的精神大餐,也是節日慶典必不可少的節目。每到節日,秧歌手們便身著彩裝,那些孩子們喜歡的“大頭娃娃”“孫悟空”“豬八戒”等,紛紛登場,為節目增添了無限的喜慶氣氛。
啊!家鄉大秧歌,你已經成了人們生活乃至生命的一部分。你就像陳年的美酒,醇香甘甜,沉醉了家鄉人的心。
六年級家鄉的風俗作文500字中秋節篇五
我是個土生土長的內蒙人,我非常愛我可愛的家鄉,我們的家鄉習俗更是不用多說,既有趣又莊嚴。
其中我最愛的,節日是元旦,中秋和元宵節,因為我知道元旦和元宵節中的元代表著一家人團團圓綠色作文網圓生活,和和美美。這兩個節日還意味著出遠門的老爸可以回家和家人團圓了,這是我最期待的。
元旦是個所有人都喜歡的節日,因為元旦可稱為跨年,跨年就是意味著新的一年要開始了。每一次和同學在一起迎元旦,就提前感受到了年的味道。
過年那天,所有人都是吃年夜飯,和家人有說有笑的,坐在一起眉開眼笑地聚餐,這天,人們不離不棄地和家人在一起,與2021年告別,展開了新的一年的新生活,向著新生活,向著幸福出發。
元宵節是個軟軟糯糯的節日,因為這天人們也會吃上一碗熱乎的芝麻湯圓,吃湯圓是元宵節的習俗。元宵節那天,人們還會唱一首特別經典的歌曲,應該是叫《難忘今宵》。上了歲數的人應該都知道,也許那還是他們美好的兒時回憶呢。
中秋節是個各種各樣口味的節日,為什么說各種各樣口味的節日呢?因為中秋節要吃月餅,月餅又有許多口味,數不勝數,口味重重。如果你要買月餅,那會讓你眼花繚亂,中秋節當晚的月亮非常圓,而且像太陽一樣,很明亮,你可以和家人一起坐在夜深人靜的晚上,靜靜地聽,仿佛可以聽到牛郎織女的談話,還有千萬不能忘記中秋節是幾月幾日哦。
我愛我的家鄉,更喜歡家鄉的習俗。
六年級家鄉的風俗作文500字中秋節篇六
在一年之中什么是最重要的節日?在這個節日里我們又會干什么?
“爆竹聲中一歲除,春風送暖入屠蘇。”毋庸置疑——是春節。
盼啊,等啊,終于盼來過年。我記得去年的大年初一,天氣格外的晴朗,天是那么藍,空氣是那么清晰。早晨,到處紅紅的鞭炮紙,家家戶戶的大門上都是喜迎新春的紅紅的對聯。
在正月初一的下午,我當然會和媽媽一起快快樂樂地包餃子,切一塊雪白的和好的面,通過仔細地捏,輕輕地搓,再切成大小均勻的小面團,接著將這些小面團搟成圓形的薄片兒,那就是面皮。餃子最重要的還是餡,餡是很講究的,取新鮮的豬里脊肉,都拍碎撒好蔥花,在這里要拿幾個硬幣包起來,誰吃到了就會在新的一年里財源廣進。把餃子放進鍋里后,我覺得時間過得好慢,便和爸爸一起出門放鞭炮。
爸爸點上火說:“準備好了,要開始了,快捂住耳朵!”我還沒反應過來,淘氣的鞭炮就“噼里啪啦”一頓響,餃子也快煮好了,我和爸爸準備收拾好后,去買個東西。
我們回家后,“哇,好香啊!”我和爸爸沖進廚房,卻沒有直接吃,而是拿出也不知道多久的泡蒜。“嘿嘿,沒有泡蒜的餃子是沒有靈魂的!”我邊嬉笑著邊吃著。
“千門萬戶曈曈日,總把新桃換舊符。”每每聽到這首詩,我就會想起春節的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