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踐礪成長勞動最光榮(模板15篇)篇一
那天我在媽媽手機上看到了人的一生,從呱呱墜地到蹣跚老態,原來是那樣短暫的一個過程,看著年邁的奶奶,我心中溢滿不舍。
每個人都會老,所以我們要懂得敬老,幫助老人干一些力所能及的事。
那天,媽媽帶我和弟弟回老家。奶奶讓我們在屋里玩,自己卻背著背簍,拿著鋤頭下菜園去了,我在屋里玩兒了一會兒,便想就幫幫奶奶吧!
午飯過后,我和奶奶一起去田里干活。奶奶給我戴上大大的斗笠,說是太陽大。而她仍是包著那條藍色頭巾。我一路蹦蹦跳跳,好不開心!
奶奶分配給我的任務就是拔完一壟的蘿卜。
這有什么難的,一定三下兩下就搞定,我暗自思忖著。我摘下斗笠,覺得礙事,妨礙我發揮。這下,我可來勁了,沖上去迅速地干了起來。我彎著腰,弓著背,抓住蘿卜的葉子使勁往外拔,一個用力過猛,一屁股坐在了地上,惹得奶奶哈哈大笑。我拍拍屁股,接著拔。拔到一半的時候,幾乎耗盡體力,總覺得現在所拔的這顆蘿卜在和我作對一樣,總拔不出來。終于,拔完了一壟,奶奶早就拔完好幾壟,離我遠遠的了。這時,我才看到火辣辣的太陽直射在我們身上,臉,紅的發疼。
那天,我是曬傷了呀,不過,我仍然為那天的勞動欣喜不已。
實踐礪成長勞動最光榮(模板15篇)篇二
馬大哈成“大廚”
今天,太陽被一簇簇云遮住了,天灰蒙蒙的,陰天適合宅家,我要給媽媽做力所能及的事——人間美味:雞蛋餅。
我先回想了一下美食制作攻略,然后擺出五星級大廚的架勢,哼著小曲兒,把牛奶、面粉這些基礎食材“嘩嘩”地倒進盆中,又把錦上添花的小伴侶——蔥花、雞蛋灑進去,它們濺起的面粉像一股雪白的噴泉,看著這美輪美奐的畫面,我自豪地想:小菜一碟!
下一步最關鍵,我把剛備好的面漿勻了又勻,說時遲,那時快,我狠狠地挖了一大勺,不管三七二十一,把面漿倒入鍋底。不久,油開始“滋滋”直響,本以為要大功告成了,沒想到,由于面漿沒灑均勻,這張餅時而這里凸出來,時而那里凹一塊,中間還冒出許多可惡的小泡泡來湊熱鬧,我氣急敗壞,拿起鍋鏟就對這些泡泡發起進攻,一個泡泡“吧嗒”一聲被壓下去,可它好像雄心不死,那個地方會留下一個小洞洞,那么多“傷疤”真難看!過了一會兒,只見一朵朵蛋花在鍋底綻放,蛋花底部甚至有些燒焦,油煙也糊了我一臉......這“垃圾食品”還能吃么!我只好悻悻地把它鏟出來......
第二次,我這個貼著“馬大哈”標簽的“油面人”認真多了。我小心翼翼地把面漿倒入鍋中,看,面漿均勻地蕩漾開來,像向日葵慢慢綻放,同時另一只手輕輕轉動鍋沿,一個標準的圓形慢慢成型了,再開小火烘兩分鐘,一張圓潤的、香噴噴的雞蛋餅呈現在了我的面前,我擦了下汗,總結出了一個好方法:把餅切成四片就方便鏟出了。果然,這樣做出的餅既完整又美觀,真像出自一個大廚之手!
看來,我們不可以做毛手毛腳的馬大哈,要做認真細致的小天使。
我做個餅就如此精疲力盡,那媽媽每天從不間斷地做家務累嗎?媽媽,您辛苦了!
實踐礪成長勞動最光榮(模板15篇)篇三
“五一”節其實就是“五一國際勞動節”,是全世界勞動人民共同的節日。每年的“五一”國際勞動節,都成為我們贊美勞動者、歌頌勞動的節日。
同學們,我在書上看到了這樣一個故事:冬天的一個晚上,勞德夫人和她的兩個女兒坐在壁爐旁。兩個女孩在縫東西,媽媽則在忙著織毛衣。
凱蒂完成了自己手上的活兒。她抬頭看了看說:“媽媽,我覺得今天的火比平時的大。我真愛聽火在燃燒時發出的噼噼啪啪的聲音。”
“我也正準備這么說呢,”瑪麗也叫起來,“今天的燈確實比昨晚的亮。”
“親愛的孩子們,”媽媽說,“那一定是因為你們今天晚上感覺比平時快樂的緣故。也許這就是你們認為火比平時更大、燈比平時更亮的原因吧!”
“但是媽媽,”瑪麗說,“我不明白我們現在為什么會比平時更快樂。昨晚表姐在這里和我們玩游戲,一直玩到我們都累了才結束呢。”
“我知道,我知道為什么!”凱蒂說,“這是因為今天晚上我們在干一些有意義的活兒。我們之所以感到幸福,是因為我們成了有用的人。”
“說得很對,親愛的,”媽媽說,“我很高興你們兩個都認識到做些事情要比單純玩耍更令人愉快,更讓人受益。”
同學們,這個小故事告訴我們什么道理?你有沒有自己在勞動中感到快樂的例子?說出來跟大家一起分享一下吧。
我們現在還是小學生,應該從小養成愛勞動的好習慣。在家里,自己的衣服自己穿,自己洗,自己的床鋪自己疊,自己的書包自己理;在學校,積極打掃衛生,時刻保持課室的整潔;在社會上,積極參加力所能及的公益活動,培養自己的適應能力。
我們要尊重每一個勞動的人,要珍惜他們的勞動成果。不浪費糧食,不浪費水電,講究衛生,愛護公物。
勞動最光榮,勞動的人最美。幸福生活是需要我們勤勞的雙手去創造的,無論是白領還是農民工,無論是科學家還是清潔工,他們都是光榮的勞動者,都應該得到我們的尊重。
我們的幸福生活來源于父母的日夜操勞,來源于老師的辛勤工作,來源于全社會廣大勞動者的共同奉獻,讓我們向他們致敬,祝他們“勞動節快樂”!
實踐礪成長勞動最光榮(模板15篇)篇四
國慶佳節期間,我們放了七天假。前兩天我做了很多事,比如去游樂園玩,在美食城轉……但是我最喜歡的還是去老家拾洋芋了。
放假第一天,我們一家回到老家,爺爺在門口熱情的迎接我們。當我聽說要拾洋芋,我就想:爺爺年紀大了干不動體力活了,我們應該幫助拾洋芋。
下午我們先拔洋芋藤蔓。在拔洋芋藤蔓時我拔得很快,只要拔出根須,一個個圓圓滾滾的“胖娃娃”就像從石頭縫里蹦出來的孫悟空一樣翻著跟斗,我急忙一個一個地拾起來放進竹籃里。不一會兒我的竹籃沉得我提不動了,哥哥一看說我提了一籃子土塊,沒幾個洋芋。媽媽就教我把洋芋上裹著的泥土搓掉再放進竹籃里。這樣果然輕松多了。
呀,我抓了一根粗壯的碧綠的藤蔓,使出了九牛二虎之力也沒拔出來,最后表哥一下子就拔出來了。原來根須上大大小小串了一個“洋芋家族”呢。
拔完藤蔓后,舅舅用拖拉機翻出泥土里的洋芋,于是我們便爭先恐后地去拾。我好不容易才拾了三四籃子,媽媽讓我把土翻一翻,把大土塊用腳踩碎。我試著用媽媽教的辦法做了幾遍,果然又拾了很多洋芋。只是我踩土塊時,鞋子里的土越積越多,衣服也越來越臟,媽媽就說:“進了菜籽地不怕穿黃衣”,大不了回家洗洗。
那些圓圓胖胖的洋芋就像一個個調皮的小娃娃,它們就喜歡躲進泥土里和我們捉迷藏。盡管它們深藏不露,可還是逃不出我的手掌心,我像神通廣大的孫悟空一樣,用“火眼金睛”看出它的藏身之地,一把將它拎起扔進竹籃。
這些“土家伙”長得非常奇怪。有的紅彤彤的,有的黃澄澄的,有的紫紅紫紅,還有的還長著黃皮膚藍眼睛,特別可愛。
看著這些堆成小山似的洋芋寶寶,我品嘗了豐收的喜悅,體驗了勞動的艱辛,也體會到勞動最光榮!
實踐礪成長勞動最光榮(模板15篇)篇五
勞動人民是世界上最偉大的人民,他們用勞動創造了世界;創造了我們今天的幸福生活!是勞動,建成了今天的萬丈高樓;是勞動,鑄就了現代化的高速路;是勞動,使浩瀚的荒原變成了畝畝良田。
當我路過小學的時候,我每次都能看到保潔阿姨已經創好制服,來到馬路上來清潔垃圾。一個個的環衛工人堅守自己的崗位,他們揮舞著掃把,把大街上的落葉和街道邊、馬路上的垃圾都掃得干干凈凈,沒有一絲痕跡。他們每次在馬路上面掃從車上丟下來的垃圾,沒有一絲怨言。看著這樣干凈的地面,他們是那么的驕傲和自豪!
當我走過工地的時后,會看見許多建筑工人用他們寬闊的肩膀扛起一袋袋水泥、一根根鋼筋、一把把鐵鍬。托起了一座座新時代的商場,筑起了我們的第二個家——校園。溝通了一條條鐵道,讓交通更加地便利快捷。而那也工人也為此做的而是為了自己的家人。
當我們去超市購物時,我們無論在哪里都會看見站著一個個工作人員,都微笑地為我們服務。她們從來不抱怨,客人們的問題她們總會耐心的解說,有時也會給客人們提出一些實用的建議。
當我們走進校園,便會聽見老師在給同學們解答一個個深奧的問題。沒錯,老師總是那么耐心的為我們傳授知識。當夜深人靜時,老師的窗外總會透出明亮的燈光,他們在孜孜不倦的為我們批改作業;他們在為我們明天的學習而備課,才在這樣深夜伏案工作。他們都是為了我們有更好的明天而辛勤付出!
在老舍的《養花》里面有這樣一句話“不勞動連棵花也養不活,這難道不是真理嗎?”對于文章里的這句話,我是有很深的體會的,做什么事都要付出勞動,想不勞動便得到勞動果實,那只能是空想,只會一事無成。
同學們,巨大的成就是要靠我們的雙手拼出來的!美好的未來,我們不只是憧憬,還有更多的創造,讓我們從小熱愛勞動,熱愛學習,用我們的努力去回報我們偉大的勞動人民!用我們的辛勤去描繪祖國美好的未來!
實踐礪成長勞動最光榮(模板15篇)篇六
甲:敬愛的老師。
乙:親愛的同學們。
齊:五(3)《勞動最光榮》現在開始。
甲:勞動是我們生活中非常常見的一個東西,看,這些同學正在享受勞動的快樂。(播放ppt。)。
乙:同學們想一想,你們平時參加過那些勞動?需要哪些工具?當時的心情怎么樣?我們應該怎樣愛勞動?(指名回答)。
甲:接下來請xxx,xxx,xxx表演小品。
乙:小結:人在勞動時產生了有規律、有節奏的優美動態。
甲:請大家看彭德懷的故事。
乙:看完看彭德懷的故事,大家有什么想說的?
甲:請大家一起閱讀關于勞動的名人名言。
乙:接下來請xxx朗誦詩歌。
甲:討論一下:小華和小剛的做法對嗎?應該怎么做?(指名回答)。
乙:請大家判斷下列行為對不對?
甲:通過剛才的學習,同學們有什么感受?
齊:五年三班《勞動最光榮》主題班會到此結束。
實踐礪成長勞動最光榮(模板15篇)篇七
走在大街上,人來人往,每個人的手上都拎著大包小包的購物袋,這些購物袋都不曾離身。可是人們總是會遺忘了自己遺留在某一個角落的垃圾。然而,每每總能看見保潔阿姨那忙碌的身影。
在這個日新月異,科技發達的21世紀來說,現在的人們都變的不講衛生,隨意的亂扔垃圾,而就是這樣放蕩不羈的行為,才形成這樣不愛勞動的不良行為。
風兒調皮地吹起地上的塑料袋,保潔阿姨拿著掃把和網兜追趕著,就好像當時那天真的我,一心要把垃圾扔到垃圾桶里,一樣。
那時的我真的很傻很天真,每次在放學的路上,總能看到路上那滿天飛的塑料袋,每次看到這些白色垃圾,我都會彎腰把它們撿進垃圾桶里,而路人們都會投來贊揚的目光和深深的愧疚感,而我的心里也是美滋滋的,也是很自豪的!但,又是傷心的。記得有一次,我在家里幫助媽媽做家務,不僅媽媽表揚了我,爸爸還給我獎勵,奶奶又給我買好多好吃的。那時的我覺得,勞動太好了,可以得到這么多東西。
可是上了初中的我卻變得我自己都不可理喻了,我自己都不認識我自己了。現在的我要么逃避著打掃衛生,要么就是裝裝樣子,稍稍微掃一下,應付應付。和以前愛勞動的我幾乎完全不一樣了,現在我不打掃也就算了,但又是我竟然也會跟著那些人l亂扔垃圾。放眼望去,垃圾箱旁邊都是垃圾,然而,卻沒有一個人愿意出來把那垃圾掃進垃圾桶里的。我想了想,最后還是把那些垃圾掃進了垃圾桶里。
實踐礪成長勞動最光榮(模板15篇)篇八
“勞動最光榮”聽到這句話,就想起是暑假的作業,我們老師讓我們在暑假的時候完成社會實踐表。
到了第二天,我早早的起了床,吃完飯,就很沒有意思,就想到了社會實踐表的作業,既然是作業,就要學習一下勞動者們。
我的天哪!兩三個星期沒來多多這里,多多竟然把后院弄得真是叫一個“臟”啊!平時不愛勞動的我不知道怎么回是怎么拿起了掃把、拖把、繩子、抹布、洗潔精。
下面開始行動,我先拿來一雙一次性手套,把它帶上。拿起那沾滿灰塵的碗,把那里面的飯菜倒到一個土坑里把它埋住,又把這幾個碗里倒點水,再到了一點洗潔精,認真地把它洗了洗。第一項任務完成!
我很驚訝!我的天哪,灰塵多的那是都睜不開眼睛然后我拿起抹布把它沾濕,很仔細的把灰塵全部的抹掉了。第二項任務完成!我很累,很疲倦。我躺在沙發上,心里默默的想著:“雖然疲倦,但心里美滋滋的。”做完工作以后,我深深地體會到了一個道理:勞動者可不好當,你必須有這個耐心去完成這些工作。我們現在要學會勞動,每天最起碼做一項工作。
婆婆買菜回來了,一看院里,說:“這么干凈!你真長大了,懂事了。”
是啊!勞動者用勤勞的雙手和智慧,編織了這個五彩班斕的世界,創造和延續了人類的文明,從這次打掃后院中,我深深地體會到:“勞動最光榮!”,干完了這幾項活,我才終于發現了,勞動的苦累和艱辛。所以人們要多勞動,只有在艱苦的環境中健康的成長。
實踐礪成長勞動最光榮(模板15篇)篇九
“少年強,則國強!我,作為中國少年,肩負起復興中華使命的一份子,從我做起,珍惜受教育的權利,自覺履行受教育的義務,努力學習科學文化知識,敢于實踐、勇于創新、積極進取。用我們的力量讓這條東方的巨龍在沉睡中蘇醒過來,騰飛于世界!”這是梁啟超老師說的其中一段話,令我十分有啟發,同事我也相信只要我們繼續努力,我們的大中國就會越來越繁榮昌盛!
但是光靠學習是不夠的,還要靠勞動來維持我們的祖國。因為是勞動讓我們呼吸到了新鮮空氣,做出家門時看到一旁的綠色環境,所以勞動也是我們生活中必不可少的。
說到這兒,我就想起有一次,我們家新房子剛剛裝修紙板到處都是,灰塵也不例外。媽媽馬上就分配給我們任務了。我負責掃地,她負責擦玻璃,爸爸負責拖地,姐姐負責收拾,我們每個人都有任務,而且還不輕呢!我瞬間就進入了這個狀態,但爸爸卻說:“你動作要快了。”我淡淡地說了一聲:“哦。”10分鐘,20分鐘,30分鐘……終于干完了,只見一個個房間從剛才的一團亂,打了現在的干凈整潔,我心里不只有多么開心。
從這件事情中,我知道了,原來勞動可以使人那么快樂呀!這是,我想起了在馬路邊掃地的叔叔阿姨們,他沒不求回報,只求馬路可以干凈,一心只想著為紫的祖國做些事兒。
同學們,勞動和學習使我們學生的責任,熱愛祖國我們大家更有份,讓我們一起為祖國的明天繼續奮斗起來吧,加油!
實踐礪成長勞動最光榮(模板15篇)篇十
陶行知在《自立歌》中說得好:“滴自己的汗,吃自己的飯,自己的事情自己干,靠天靠地靠祖上,不算是好漢。”這句話告訴我們:要用自己的雙手創造財富。我們現在還不能出去掙錢,但并不代表我們可以總依賴父母,所以,五一勞動節那天,我創造了一點“財富”。那天早晨,我一睜開眼,就有一道陽光照在我身上,那道太陽光里飛舞著許多小小的塵埃。
我站起來,發現腳下的地板積了些灰塵,于是萌生了一個念頭——擦地板。剛開始這個念頭很快就被我打消了:“節假日,勞動者都休息了,我干嘛要干活?”不過我又想起了我已經長大了,不能像小時候那樣依偎在父母懷里,要幫他們做些力所能及的家務事。所以我還是拿著拖把走到了水池邊。我擰開水龍頭,水嘩啦啦地流出來,水流速度很快,像脫韁的野馬,一瀉如柱,沖到拖把上,濺起一些水花。接著我看見一灘臟水混著剛流下去的水一起從最底下流出,呈放射狀流進下水管道。
差不多干凈了,我把拖把從水池里拽出來,把它像搓麻花一樣擰,直到快干了才停下。我拎著拖把走到客廳,這兒是我要完成的任務之一,也是最艱巨的任務,因為它很臟。把全身的力氣都用在拖把上:一會兒豎著拖,一會兒又轉過來橫著拖,就像手中拿著一根大大的毛筆在地上寫大字。這兒的地板簡直就是一個公共場地——大大小小的鞋印一排又一排,有些角落都積起了三尺灰塵。
看來罪魁禍首是拖鞋,我氣急敗壞地提著三雙拖鞋走到水池邊,左手拿著刷子,右手拿著拖鞋,使出渾身解數把鞋底上的臟東西刷掉了。拖鞋干凈了,地還沒拖完,我再次回到“戰場”奮戰。我雙手握著“武器”——拖把跑來跑去,跑一圈就有無數個“敵人”消失,包括藏得最隱蔽的灰塵壞蛋。一場戰斗結束了,我累得快趴下了,因為要換“子彈”要從客廳走到衛生間,而且“武器”太重了,所以一場戰斗下來我就損失了大量“小兵”——力氣。才第一場呢,還有其他四場戰爭在等著我,看來必須改變戰術。
首先,我把“子彈”裝到桶里,提到要拖的房間;接著,我只用了一部分“小兵”,爭取一次就把“敵人”消滅。戰術改變后,敵人很快都死在我的“武器”下。爸媽回來了,從他們進門前嚴肅的表情到看見地板時變成“一朵花”,我的心里比吃了蜜還甜。這時候我的心情是近兩天來最好的。我體驗到了勞動的樂趣,我不僅受到了父母的表揚,而且還收獲了自身的喜悅,這就是“財富”。勞動不分貴賤。腦力勞動者為社會想出很多合理的建議;體力勞動者用行動把社會建造得更美麗。雖說他們干的活不一樣。
但他們的付出都是為了社會,為了家人,為了自己。勞動最光榮!
實踐礪成長勞動最光榮(模板15篇)篇十一
警察是一個光榮的職業,我的二舅就是一名交通警察。
平日里,二舅在平凡的工作崗位上一絲不茍地工作;他站在指揮臺上,上下左右揮手引導車輛。太陽底下,他常常會被曬得汗流浹背。到了下雨天,他又被淋得全身濕透。真是應了那句話:犧牲我一個,幸福千萬家。
越是節假日,二舅的工作越繁忙。記得一次國慶節休假,我們一家人難得團聚。到了晚飯時間,我去招呼二舅上桌吃飯。正當我們吃得開心時,“叮鈴,叮鈴……”二舅的手機響了,二舅出去接電話,我跟著跑了出去。“喂,啊?哎,好,我馬上到!”只見二舅打完電話,馬上回去拿包就要走。看見我站在他面前,他似乎想起了什么,過來摸摸我的頭,說:“二舅有工作要忙,下次我們再一起吃飯。”說完,他就頭也不回地走了。
我們吃完晚飯,看了電視以后,已經很晚了,我還是想著二舅,就給舅媽打了一個電話詢問他的情況。沒想到,二舅還沒回到家,那時已是深夜了。我不禁感慨,交通警察的辛勞是我們普通人不能想象的。每當我們節假日玩得最開心時,他們就越忙,越累,越不能放假。因為車多,交通警察就要上路去疏導交通,保障道路的暢通。
在人們眼里,也許交通警察是一個很平凡的工作崗位。但正是這些交通警察辛勤的工作換來了城市的交通安全,換來了千千萬萬家庭的幸福生活。我想向我的二舅,也向和他一樣辛勤堅持在崗位上工作的交通警察們說一聲:“謝謝你們,城市道路的守護神!”
實踐礪成長勞動最光榮(模板15篇)篇十二
暑假的第二周,同學們要當一回家里的小主人,對于一個對烹飪一竅不通的人來說,這可是件痛苦的事!
早上起來,看到媽媽還在睡覺,我便獨自從冰箱里拿出一盒牛奶,三下五除二地喝完后,我開始寫作業。
最后,我實在想不出應該做什么了,只能拿出一盒奶對媽媽說:“今天的早飯是一盒奶。”媽媽也無可奈何,只好喝下這盒奶。
早飯應付過去了,但午飯可得認認真真地做。我看著這一大堆食材,不想說也說不出一句話來。正絞盡腦汁地想做什么菜時,媽媽給了我幫助:“先把菜都切好。”我雖不會做菜,但切菜還是難不住我的。
切好菜后,我突然有了思路:不如就做西紅柿炒雞蛋、炒菠菜吧!這兩道菜都不難,我應該能成功。
由于我不會做這兩道菜,所以媽媽只好站在旁邊指揮。她流利的說出做菜的過程,我則手忙腳亂地操作著。當油燒熱時,倒入食材會使油“噼里啪啦”地四處濺射,我的手腕被濺到了好幾次。媽媽平時做飯時應該會被濺到更多次吧?我想。
雖然那天中午的午飯不夠豐盛,但我不斷吸取經驗,做菜時越來越從容,飯菜的花樣也越來越多。
現在,我學會了炒土豆絲、紫菜雞蛋湯、炸各種肉,當然,還有炒菠菜和西紅柿炒雞蛋。
我原本以為做菜并不重要,并且不屑于做菜。但是,就像媽媽說的:“學會做一道菜的時間足夠你復習一個小科,但從某種意義上來講,會做菜比學習好更重要。”
實踐礪成長勞動最光榮(模板15篇)篇十三
我常常在街上看見這樣一幅畫,上面只寫著勞動最光榮,沒錯,勞動真是人最美好的品德之一了。
我長這么大,很少幫媽媽洗過衣服,通常都忙著打電腦,哪還有時間幫忙啊。不過現在,媽媽卻主動要我幫忙幫她洗衣服,我也不好拒絕,只好乖乖的陪媽媽洗衣服。
說好在下午洗的。我拿著洗衣液和要洗的衣服,來到池塘旁,只見媽媽早已在那等著我。我露出一副無奈的表情,看著媽媽用盆子在湖中撈了一些水,再把洗衣液倒入盆中,便把衣服放入盆中搓洗。我的任務是把衣服上的泡沫清洗干凈。
我照著媽媽的樣子,把衣服鋪開,放到水里浸一會兒,再拿出來把水弄干。重復幾次后,再攤開觀察一邊后,才放心的把衣服交給媽媽。可是我的速度已經完全跟不上媽媽了,我的旁邊已堆滿需要我清洗的衣服。唉,看來洗衣服也不是我想象的那么簡單啊。
我開始加快速度,越發賣力得洗著。洗了一會兒,抬頭一看,媽媽已經停止了勞動,還是媽媽的速度快啊。只要功夫深,鐵須磨成針。在我賣力的勞動下,衣服終于洗完了,我長須一口氣。提著已經麻痹的腿站了起來,只覺一陣酸痛。但是我的內心也是高興的,畢竟以前沒機會報答媽媽。
勞動最光榮,這句話果然沒錯,盡管有些累,但高興的心情遠勝于累!
實踐礪成長勞動最光榮(模板15篇)篇十四
風風火火、熱熱鬧鬧的暑假第一周社會實踐活動結束了,硝煙還沒有散盡,我們就迎來了第二周家庭小主人爭霸賽。在這七天里,洗衣服做飯拖地等,我要全包了。洗衣服拖地還好,但做飯對我來說就有點兒難。
午餐我打算做宮保雞丁。請不要質疑我的做飯水平,在這個網絡超級發達的21世紀,有問題當然問百度了。于是,我把宮保雞丁的制作工序打印了下來。
做菜先買菜。在我的自行車不堪重負的前提下,我把菜買了回來。買菜時有個小插曲,當我買花生米的時候被老板給坑了。我買回來花生米之后,媽媽一聞,說這是陳的、已經變質了的花生米,根本不能吃。所以炒菜時用的是自家的花生米。生活中的知識并不比書本上的知識少啊!
蒸上米飯之后我開始洗菜切菜。雞脯肉被我切得大小不一,切胡蘿卜時菜板在痛苦地呻吟菜板的咣咣聲把老媽吸引了過來,她說我切菜的姿勢不對,糾正姿勢之后切的更費勁兒了。胡蘿卜干脆切不動了。使勁一切,一小塊人體組織不見了悲劇啊!把手包扎好了之后繼續。媽媽給我示范了一下切胡蘿卜,她切的行云流水。原來切胡蘿卜和其他菜時,先在側面切一下,切出的截面放在菜板上再一下下切,這樣它就不會亂滾了。原來如此,切菜里面也有大學問!
炒菜比切菜容易,除了油星四濺有些危險。因為之前經常幫媽媽撥拉菜,所以還是比較熟練,翻菜還是比較像個樣。
好,出鍋。我在盤子上鋪了一層生菜葉,然后在葉子上盛菜,賣相還不錯!把米飯盛出來,把玉米拿出來一放,午餐挺豐盛的。
不做不知道,原來父母真不容易啊!
實踐礪成長勞動最光榮(模板15篇)篇十五
雨過天晴,我們在剛走進勞動基地,一股濃郁的田園氣息迎面撲來。放眼一看,原來是許多莊稼在用它們那誘人的氣息吸引我們去觀賞。
走在勞動基地的小路上,仿佛置身于一片廣闊的田野里。各種農作物都精神抖擻。蠶豆如同披著長裙的小姑娘向我們招手,歡迎我們的到來。微風吹過,五(5)班種的韭菜和三(1)班種的蔥都如同在向我們鞠躬,也歡迎我們去觀賞它們的大家園。其中,四(5)班種植的小麥最吸引同學們的眼球。那一株株活潑可愛的小麥像小姑娘一樣羞澀,還未成熟。它們個個都挺直了腰板。那一粒粒飽滿的小麥有序的排列著,每顆麥子都長一根如頭發絲般的細針,摸上去還有點刺痛感呢!
轉身一看,那一朵朵黃燦燦的菜花最迷人了,遠望像一條黃綠相間的大絨毯。它在陽光的照射下,時不時的散發出陣陣清香,令人心曠神怡。仔細端詳,這花有十二或十三朵小花組成,每朵花由四片小花瓣合并成,他們“齊心協力”,組成了一朵香氣四溢的菜花。
突然,張峻銘好奇地問:“茹老師,這是什么呢?”茹老師笑笑瞇瞇地回答道:“是蠶豆,等它開完花后,就會長成一顆顆蠶豆了!”茹老師帶著我們到我們班種植的區域,問我們:“我們班種的是什么呀?”“是青菜。”我們齊聲回答道。
走進基地的一角,上面有兩句名言,正面是:勞動是一切知識的源泉,這句是陶鑄寫的,反面是毛澤東寫的:讀書是學習,使用也是學習,而且是更重要的學習。是啊,勞動的精神是難得可貴的。一個人要熱愛勞動,不能依賴他人,因為只有付出了勞動的汗水,才會獲得豐碩的成果。
這次參觀勞動基地,我的收獲真不小啊!它不僅讓我知道農作物的生長過程,還讓我懂得了農民伯伯種植的辛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