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個個體都應該有環保意識,通過行動保護我們共同的家園。下面是一些環保實踐的案例,希望能給大家提供一些啟示。
我的環保故事(精選15篇)篇一
土地包容萬物,而萬物,也靠土地而生存。我們每天都要與土地發生無數關系,我們要在土地上行走,呼吸著根植于土地的植物制造出來的氧氣,用根植于土地的樹木制造出來的紙寫字,吃根植于土地的莊稼生存......
兔子吃根植于土地的草,老虎吃吃根植于土地的草生長的兔子,蚯蚓需要土地做它的家......植物需要土地里的營養生存。可以說,世界上的萬物只要離開了土地就無法生存。
春天,孩子們幫著大人播種,種植的莊稼正在吸收著土地里的營養,生長,發芽。月明人靜的夜里,一顆顆小小的綠芽從灑滿汗水的地里冒出來,好奇地望著這個世界。
秋天,當一顆顆麥穗被麥粒壓彎了腰的時候,人們在舉家歡慶。孩子們幫大人小心翼翼地把麥粒從麥穗上剝下來,存進倉庫。一陣忙碌之后,便是寧靜的夜晚。鋤頭斷了,鐮刀鈍了,筐子壞了,手麻了,倉庫滿了,人乏了,唯有一排排整齊的麥穗屹立在麥田上。
肥沃的土地可以種植植物,但荒漠化的土地卻不能。近年來,我國土地嚴重荒漠化。人口增長對土地的壓力,是土地荒漠化的直接原因。干旱土地的過度放牧、粗放經營、盲目墾荒、水資源的不合理利用,過度砍伐森林、不合理開礦等是人類活動加速荒漠化擴展的主要表現。亂挖中藥材、毀林等更是直接形成土地荒漠化的人為活動。另外,不合理灌溉方式也造成了耕地次生鹽漬化。當土地荒漠化時,糧食便不夠人們吃了,人們只能繼續開墾荒地。越開墾荒地,土地荒漠化就越厲害。這樣,就形成了循環。
執迷不悟的人們,趕快醒醒吧!萬物靠土地而生存,你們不要再毀滅它了!
我的環保故事(精選15篇)篇二
俗話說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狀元。我是一名沖壓工,我的崗位是操作特種設備――行車。
崗位是生命的鹽,如果一生在崗位上無所作為,人生將淡而無味。鹽,價格低廉,平平凡凡,可同人們的生活密切相關。干一行,愛一行,精一行,才能在平凡的崗位上取得不平凡的業績。將自己平凡的崗位做到極致,你就不平凡。
手柄輕四兩,責任重千斤,小崗位折射“千斤擔”。在我心中,安全與模具一樣重,我與行車打交道有兩年了,操作行車在生產中最重要的環節是換模。更換模具雖然操作簡單,由于是特種設備非常危險,所以不能馬虎,安全第一。有很多細節需要注意,模具是有順序的,首先就是要確認順序。模具吊走后,其次就是工作臺臺面的清理工作,正如模修班班長所說“這就是我們吃飯的家伙,所以要愛惜”。臺面上有廢鐵片,有油,所以我平時都是穿舊工作服工作,一來是對工作服的愛惜,二是在外時維護企業形象。然后是放定位銷,以前都是吊模后放定位銷,現在我們把臺面上的定位孔按照十字坐標圖排列。橫軸用字母表示,縱軸用數字表示,吊模前放定位銷,提高效率和安全。
叉車上料,以前都是用行車小勾上料,這樣時間長效率低。現在經過自主改善,上料小車上標了刻度再配合紅外線,大大提高工作效率。上完料以后第一張板料我都會去擦表面,雖然設備里有清洗機,但我相信每一分努力都會有收獲。
培養多能工,導師帶徒。我曾經帶過一名同事,基本操作,如何“寸動”,如何“停晃”。這些都是要自己去熟悉和操作掌握。他叉車開的'好,我也向他請教,相互學習。我自己做了一個關于翻轉機如何使用的詳細文件也毫無保留的交給他。我們努力學會獨立,提升自己的能力,為企業為社會發展貢獻自己的一份力量。
如果我是一滴水,我將滋潤一寸土地;如果我是一線陽光,我將照亮一分黑暗;如果我是一顆螺絲釘,我將永遠堅守在我生活的崗位上。我和我的崗位,我愛我的崗位!
開門紅,為生存而戰,不戰則已,戰必勝!
我的環保故事(精選15篇)篇三
樹立環保理念,創建綠色家園”、“綠色出行,低碳亞運”……在無數的宣傳活動中,我知道了地球媽媽已經受到了傷害,也懂得了低碳生活的重要。
于是,我改變了原來的生活方式:每天堅持走路上學,出門不是太遠,就要求爸爸媽媽步行;洗澡的時間由5分鐘變成了4分鐘;堅持不用一次性的生活用品……只要是與環保有關的事情,我都樂著做。
有一次,我和媽媽去外面吃早餐,剛進了小食店的門,看到桌子上那一雙雙的一次性筷子時。我不由得想起了一則報道:每年制作一次性筷子需要砍伐一萬多棵樹木,如果一直按這個數字發展,那么在不久的將來,地球就會被變成了荒漠。這多么可怕啊!我仿佛聽到了人們在森林里砍伐樹木時那“沙——沙——沙——”的刺耳的電鋸聲,聽到了森林里樹木的哭泣聲。于是,我對媽媽說:“媽媽,我不用這些筷子!”媽媽聽了,說:“你不用這些筷子,怎么吃早餐呢?”“可是,用一次性筷子等于在砍伐樹木。老師教我們要環保。媽媽,我就是不用。要不,我不吃早餐了。”“你……”媽媽給我氣得說不出話。旁邊的人都好奇地望著我們,不停地議論紛紛。但無論怎么樣,我還是堅持自己的意見,媽媽見扭不過我,只好帶我到小食店對面的超市買了一套餐具。這樣,我才乖乖回去吃早餐。媽媽看我這樣,哭笑不得地說:“唉,你這丫頭……”我笑了,那一刻我有一種當上環保衛士的感覺。從此以后,我的包包里就多了兩樣東西:一是環保購物袋,二是我的寶貝餐具。無論去哪里,我都帶上它們。低碳生活,雖然麻煩,但我還是快樂地堅持著。
廢物利用也是我的低碳生活里的一部分。記得有一次,我喝完了一瓶礦泉水,正想把瓶子扔掉,可又一想,做成了一個生活用品也不錯呀!于是,我拿來剪刀,從瓶子中間剪開兩半,把粗的部分用彩紙裝飾一下,一個既實用又漂亮的筆筒就做好了。剩下那部分怎么辦呢?有了,做筆筒蓋。一個完美的手工做好了。我心里美滋滋的。
只要人人行動起來,就能綠化地球。朵朵白云飄在藍藍的天空中,鳥兒在天空中翱翔,魚兒在水中玩耍,人們在林蔭小路上漫步……這美麗的畫面一定會重回人間!同學們,愛生活,愛低碳吧!
我的環保故事(精選15篇)篇四
人們常說父愛如,挺拔而深沉。或許是中國傳統觀念的影響,父親這個角色被自然認定為沉默寡言默默付出的存在。而真實的生活似乎也是這樣,父親是那個拼命工作保你衣食無憂的人,卻不是那個照顧你一粥一飯的人。
曹云金在春晚上有這樣一段詞“媽,我衣服呢?”“媽,我襪子呢?”跟爸就一句話“爸,我媽呢?”雖說是戲謔,但也說明了同是賦予你生命的人,對于父親始終難有母親的親近。以前的我更是如此,我不能說他缺席了我的童年,但他幾乎沒有陪過我。生活的重擔壓在他肩上。陪我似乎是一種奢望。
我的父親今年五十八周歲,建國十周年出生,經歷了“革”,經歷了“大躍進”,經歷了三年困難時期。從大伯闖關東到吉林,他就成了家中長子,家庭的重擔就完全由他擔,體弱多病的父母,尚未成年的弟弟妹妹,我的父親為撐起那個家付出了他的青春,而這一切我從都沒有理解,直到那年媽媽動手術,他一個人奔波在醫院和家,一邊照顧我一邊陪護媽媽,每次看見他蒼白的頭發,我心里五味雜陳,我突然感受到時間的無情,我在他接近不惑之年時出現,卻依然沒有足夠的親近陪伴的時間。
我從小習慣了一個人,早上起床就只剩我和媽媽,吃過早飯,我去上學媽媽去干活,晚上回家空無一人,一個人默默地做作業,我不知道怎么和我的爸爸媽媽親近,也許真的是“距離產生美”?我真正開始和爸媽有親密接觸反而是從我初三住校開始。最開始一周回一次家,老爸會去送我,從家到學校半個小時的路程,他在電瓶車前面我坐在后面,他面朝黃土背朝天半輩子形成的佝僂的弧度貼上去是那么溫暖,那幾乎是我們最親近的時候了,我在后面緊緊抱著他,臉貼在他的背上是那樣的自然。然后是高中的兩周回一次家,距離遠了,每次我都是自己坐公交,但回家頻率的減少也讓我更加地想念爸媽,開始慢慢變成一個孩子,慢慢學會纏著爸爸媽媽,甚至是撒嬌。在學校,我是一班之長,獨當一面;在家里我卻過成了一個女孩子,似乎是在補償我小時候缺少的撒嬌吧。血濃于水,距離遠了我們反而更親近了,因為在一起的.時間短了所以格外珍惜。
轉眼高中三年就過去了,我十八了。高考成績不如人意,填報志愿很忐忑。那天我填完志愿出聽見爸爸喪氣地和媽媽說:“要是真被武漢錄取了,一年就只能回兩次了。”眼前的這個男人,我見過他憔悴卻沒見過他如此脆弱,那一刻,“樹欲靜而風不止,子欲養而親不待”和父親喪氣的樣子沖擊著我的心,縱然向往遠方,我還是將中國地質大學從我的高考志愿中去掉了。如今的我在徐州,國慶、清明、五一、端午,每一個超過三天的小長假我都能回家,即便有整整一天的時間浪費在路上,還是滿心歡喜的回家住兩個晚上。
我和我的父親,在我的童年,他疲于奔波,沒有太多的陪伴也就沒有特別親近的感情,而我慶幸在我徹底遠離他之前,我們有了親近的機會。曾經不曾黏過他的我越該成熟的年紀卻在他的面前越幼稚,愛上了撒嬌,那是一種另樣的親密。
2017年父親節臨近,我想對他說“爸,我理解你了,曾經的你背負了太多壓力,盡管你不曾陪著我走過童年,但我相信你一直都有一顆想要寵我的心。我也好慶幸在高中住校的日子里慢慢親近,讓我沒有做出遠離家鄉讀大學的決定。老爸,辛苦了,為我撐起一片天空,為我遮風擋雨。沒有最長情的告白——陪伴,但我知道你愛我。謝謝你,一直默默為我付出。”
將本文的word文檔下載到電腦,方便收藏和打印。
我的環保故事(精選15篇)篇五
環保無處不在,生活中處處有環保,環保是每一個威海市民的責任。當今,有許許多多的成年人心中絲毫沒有環保二字,令一些專家學者十分痛心,因為你們的做法非但不文明,而且損壞了城市的形象,下面,我就來說一說發生在我身邊的事吧。
那還是上四年級的時候,有一次,我吃完飯,正準備去媽媽單位,突然,我好像被一股神奇的力量吸引住了似的,發現了一處景觀。一個大約一二年級的小男孩,正準備去語文老師那里送作業,發現了一張白白的作文紙,他首先先猶豫了一會,又看了看周圍有沒有人正在注視他,他的手微微顫抖了一下,然后臉上帶著一絲淡淡的微笑,手也不像原來那么顫抖了,彎下了他的脊背,用左手,輕輕地,輕輕地,一點一點的,小心翼翼的將那張白紙撿了起來。他走到垃圾桶里,把垃圾扔進了垃圾桶里,于是就走開了。
通過這一件普普通通的小事情我們就可以看出一個人的優良品格,看,現代社會中有許許多多的年輕人甚至都不如一個小孩子愛環境,愛自己的自己生存的美好家園。希望年輕人都能夠捫心自問一下自己,年既然作為這個大自然的一份子,又有什么養的理由來不熱愛環境呢。環境是大家的,保護環境人人有責,時時刻刻都要保持著一顆熱愛大自然的心,下面,還有一則我親身發現的一件小事情。
我上三年級的時候,有一次,我和爸爸媽媽去市政府廣場游玩,我讓爸爸媽媽給我買了一只烤腸,一個小氣球,我很高興。我們來到了市政府廣場的頂端,也就是市政府廣場的最高處。正在這個時候,一個十分年輕的阿姨吐了一塊口香糖,并且口香糖是被糖紙包住的,扔到了地上。這位阿姨隨人很講衛生,但是她卻沒有一顆環保之心。這個時候,來了一個大約十歲左右的一個小女孩,跟著他親愛的奶奶。突然,她向他奶奶的耳朵里嘀咕了幾句,于是,跑到了那位阿姨吐口香糖的地方,用手撿起那塊口香糖。
以上我所親身經歷的.兩件事情對于那些當代的年輕人有著很大的啟發,只要時時保持一顆環保之心,維護城市的文明,相信我們的家庭,我們的社會,都因你而美麗,世界信你而精彩。你成為了這座城市的一道亮麗的風景線,保護環境就是保護我們的生命線,同學們,從小事做起吧!
文檔為doc格式。
我的環保故事(精選15篇)篇六
我的家鄉有一條彎彎的小河。每天,我總愛坐在它的身邊看日落日出,聽風聲水聲。天上白云飄飄,水中魚兒悠悠。有時候,我忍不住就干脆挽起褲腳,踩在清涼清涼的水中,與魚兒一起嬉戲游玩。結果,總是弄得全身濕漉漉才跑回家。晚上,甜甜的夢就像那彎彎的水那樣長,那樣柔。
但不知什么時候起,小河變了樣。清亮的身軀盡是垃圾,渾濁不堪,魚蝦沒了蹤影,河水的陣陣惡臭引來一群群大蒼蠅。河邊的樹木砍了,取而代之的是一幢幢廠房。我流淚了,我不忍再看了,我告別了令人心痛的小河。
時間一天天過去,對小河的思念卻越來越深。我終于忍不住,又來到了小河邊。我匆匆走在河岸,小河那丑陋的面容像針一般刺痛著我的心。忽然,我看見滿是垃圾的河面上飄浮著一張小小的舊木船,船上晃動著一個灰蒙蒙的身影。我納悶了:誰還有興趣來這臭水河上劃船。
我走近一看,原來是一位六十多歲的老爺爺,一身灰色衣裳,黝黑的面容,破舊的草帽,似乎要跟這黑色的小河融為一體。只見他手抓一根竹竿,竹竿末端掛著一個網袋,他的手一劃一劃的,那網袋也一揚一揚的,把河里的垃圾裝了進去。網袋滿了,他就使勁挑起來,把垃圾倒在船里。在竹竿的撥動下,河水散發出更濃的臭味,熏得眼睛都快掉下眼淚。但在小船的周圍,卻出現了一小塊綠綠的河面,映著燦爛的陽光,閃閃爍爍,仿佛黑暗中的一顆綠寶石。我眼前一亮,沖口而出:老爺爺,你是在給小河換衣服啊!老爺爺緩緩地抬起頭,用袖子擦擦額上的汗珠,嘆了口氣說:這都是我們人類造的孽啊!我是在贖罪。
可是,這有什么用呢?我低聲喃喃。一天沒有用,一年沒有用,一百年總會有用吧!天空黑了,河流黑了,總不能讓我們子孫后代的眼睛也黑了!老爺爺堅定地說,深邃的目光充滿了自信。陽光照在他瘦小的身上,為他鑲上了一道金邊。我心情激動,一咬牙,像往常那樣挽起褲腳,跳上了小木船。老爺爺,我跟你一起干。老爺爺笑了,我笑了,小河似乎也笑了。
人類一定會醒悟,小河一定會重新披上新裝。如果這是夢,我想一定會夢想成真!
我的環保故事(精選15篇)篇七
一年級時,我還是個懵懂無知的小孩,意識深處總有一個當書法家的夢,但那時候我一周只有5元零花錢,又不敢給爸媽多要,再怎么省,頂多也就剩下兩塊錢,還不夠買包零食的,更別說買上幾支好筆和幾包好紙了。一次偶然,我知道了顏真卿黃泥習字的故事,這個方法雖然在現在不可取,但也給了我靈感,內心迸發出練字的沖動,使我忍不住想拾起老師用過的粉筆頭,在黑板上一展風采。
一天下課后,老師離開了,同學們一個個爭先恐后的涌到講臺上,拾起老師掉落的粉筆,沉浸其中,恨不得把自己會寫的字都寫上去。而我可是早有準備,老師一走,我就一把抓住抽屜里的粉筆,站在講臺上,寫什么好呢?有了,就先寫“好好學習,天天向上”吧,說干就干,我如同參加比賽一般認真,還特意把字寫得很大,讓講臺下的小觀眾們看。“劉垣淇的字寫得真好看。”“就是就是。”“寫得真不賴。”聽著那些夸贊的話語,我就像打下了一片江山般自豪。“老師來了!”一個眼尖的同學喊了一聲,講臺上便一哄作鳥獸散,班主任進來了,那位年近不惑的語文老師張老師,老師看了看滿黑板的字,一點一點擦起來,我算是松了口氣,可就當擦到我的字時老師停下了。喜悅而又不失威嚴的問:“這是誰寫的?請站起來。”
剎那間,教室里一片寂靜,誰都有種不祥的預感,一場暴風雨即將來臨,“老師沒有批評的意思,就是想問問這是誰寫的。”張老師再次將目光轉向同學們,同學們又將目光轉向了我,半響,我才起來,結結巴巴的說:“是,是我。”張老師沒有責罵我,而是來到我身邊,用手帕擦去我臉上的粉筆灰,走向講臺,問道:“同學們這字寫的好嗎?”大家都屏住呼吸,不敢回答。老師又問我:“你覺得自己寫得好嗎?”“還還行吧。”那你能分享一下你是怎樣把字寫好的嗎?”我抬起頭,看見了張老師和顏悅色的臉,一瞬間,我忘記了剛才的事,說到:“是認真,認真讓我把字寫得漂亮。”這時,我看到張老師笑了,還點了點頭,眼神中滿是贊許,我也笑了。于是,張老師語重心長的說:“是啊,同學們,不管干什么,只要認真都能做到完美,學習也是一樣,只要認真查缺補漏,也會有好成績。”
同學們情不自禁地鼓起掌來,張老師接著說:“魚兒只有在水里才能遨游,那么這位小書法家的字應該在哪里呢?應該在作品紙上,學校的墻報上,書法展上,而不是這方小小黑板上,所以我現在要擦掉它。不過下課了,還是可以來黑板上練練字的喲!”接著,張老師擦干凈了黑板,開始講起課來。
時光流逝,歲月荏苒,我已由昔日幼稚的孩童,成長為今天的翩翩少年,而老師的鬢角也多了幾根白發,這位辛勤的園丁,也一直陪伴著我,給予我鼓勵。張老師,您的諄諄教導會一直深印在我的心中,它將成為我小學生涯難以忘懷的一道記憶。
我的環保故事(精選15篇)篇八
6月17日上午,我們學校組織了一次“再生紙‘獻寶’活動”。同學們積極響應號召,一大早就把自己在家收集的舊書本帶到學校,集中放到操場上各班“獻寶”的指定位置。一排排、一摞摞,不一會兒,操場上就出現了一座由舊書本組成的“紙迷宮”,太壯觀了!
在這次活動中,我們班評出的“獻寶冠軍”是石涵譽同學,她竟然捐獻了8斤重的舊書本,厚厚的一大袋子!課間我在操場上見到她,好奇地問:“你為什么捐那么多舊書本啊?”她自信地說:“我讀了很多書,也知道環保的重要意義。在媽媽的鼓勵下,我把家里的廢舊書本都帶來了。能做一個‘環保小衛士’是我最大的心愿。”聽了她的話,我感到有些慚愧。其實我家也有很多的舊書本,可我怕太沉了拿不動,只是按照要求帶來了3斤重的舊書本。比起石涵譽同學,我缺少了克服困難的勇氣。
捐書獻寶、收獲不小,我悟出了一個道理:積少成多,變廢為寶,其實,環保行動就在我們身邊。
我的環保故事(精選15篇)篇九
塔塔和貝貝是汽車王國里一對親密的小伙伴。一天早上,不知怎么的,汽車王國全體居民都在咳嗽。“咳、咳、咳……”塔塔說:“我們得趕緊想辦法救救大家啊!”貝貝說:“是啊,我們可以到人類世界找我們的老朋友李里啊!他一定會幫我們的。”
來到人類世界,他們一起到汽車事務所對李里說:“我們那兒的居民都咳嗽,我們不知道怎么辦,就來找你了。”“別傷心。”李里安慰他們,“我們一起找王泉看看吧!”王泉是修車的,他問李里:“你來這兒干什么?”“我來想請你幫他倆修修,看能不能修好。”李里一邊說一邊指著塔塔和貝貝。“好嘞!”王泉爽快地說,他爬到貝貝車身的下面,仔細地看了看,“哦,原來是這樣……”他爬出來又鉆到塔塔底下,發現他和貝貝一樣,一個重要的.管道被什么東西給堵住了,便對他們說:“你們倆底部一個重要的管道給什么東西給堵住了,可能是汽油的雜質太多了。”“那怎么辦呢?”塔塔焦急地說。王泉說:“別擔心,只要把汽油換成環保油,這樣你們汽車王國的居民都會呼吸到新鮮的空氣,又能自由活動了。”“太好了!可是環保油在哪里呢?”貝貝問。王泉說:“可能在很遠的地方,你們自己去找吧,我給你們一張地圖。”
塔塔和貝貝不畏艱難險阻來到地圖上指點的密林,一直向前走,突然發現前方草叢中有一團亮光,走過去發現有許多用大桶裝起來的環保油,他們興奮極了。
塔塔和貝貝高興地把環保油運到汽車王國,給所有的居民都倒上。沒過幾天,咳咳咳的噪音就沒有了,國王高興極了,特別獎勵了貝貝和塔塔,他們不好意思地說:“這是我們應該做的,國王陛下您太客氣了!”
文檔為doc格式。
我的環保故事(精選15篇)篇十
親愛的老師、同學們:
大家好!
當在你經過綠化帶時你會看到過“保護綠化,人人有責”的標識語。無論是在小區還是公園的空地旁邊也會看到“請勿隨便亂扔垃圾”“請勿隨地吐痰扔雜物”等的字樣,這樣的標識語在我們的生活中隨處可見,這些標示語無一不是在提醒你要注意周邊環境,要做到保護環境。
作為一個社會的公民,我們做的不是去再大規模地制造垃圾,而是盡量減少垃圾的制造。
當然保護環境亦不是僅僅單方面地減少垃圾的制造就可以了,還包括水資源,土地資源等,甚至可以說隨處可見的都是需要我們珍惜的資源。安裝節水龍頭、節能燈;用我們的淘米水可以再洗菜澆花等等;在沒人的時候將燈關閉……。減少一次更換筆套、減少不必要的浪費。
據統計,如果一噸紙需要17棵樹如果12億人每人浪費一張紙大約會毀掉6800000 棵樹; 以一次性木制筷子為例,每年消耗一次性木筷子450億雙。每加工5000雙木制一次性筷子要消耗一棵生長30年的楊樹,全國每天生產一次性木制筷子要消耗森林100多畝,一年下來總計3.6萬畝。“6800000”、“3.6萬畝”那是一個多么龐大的數字。 減少塑料袋、一次性飯盒的使用。如果將這些使用后隨意丟棄,那么它們將會對土地造成破壞,影響農業發展,對動物生存構成威脅。而電池在使用后也不可以直接將其隨處亂扔,據測量一節一號電池爛在土壤里,可以使一平方米土地失去利用價值;一個扣鈕電池可以污染 60 萬升水,相當于一個人一生的飲水量。
有時候我們只要做到以下幾點,就能夠為保護我們的地球貢獻一份力量。
一、樹立環保知識。
二、懂得節約資源。不浪費水,不浪費飯菜。要節制地開采礦物資源;
三、不買一次性筷子,泡沫飯盒以及白色污染物品,抵制白色污染;
四、從小樹立孩子的環保意識,不隨手扔垃圾,使他們從小養成良好的環保觀念;
六、多多參加社區組織的環保活動,加入其中,我們才會懂得環保的重要性;
七、在小區里或家中多種一些綠色植物,美化環境。就這樣一些小小的細節就可以起到保護環境的作用。
我的環保故事(精選15篇)篇十一
尊敬的老師們,親愛的同學們:
地球是我們人類的家園,也是人類的母親。我們依賴它,探索它。這個蔚藍色的星球多么美麗,但我們要知道:地球只有一個!
遺憾的是,許多人對于這個淺顯易懂的道理卻視而不見,繼續為所欲為,妄顧地球家園的安危。環境科學家曲格平曾經說過這樣一句話:“唯有變革,才能拯救人類的命運,也唯有變革,才能使我們的子孫后代世世代代生存下去。”里面的“變革”就是指環保。說得很對,所以如今有許多人拿著標語在街上喊空口號,卻沒有見過多的行動。難道這樣污染就會好轉嗎?不!
看,我們城市里的河流的河水發黑發臭;排成長龍的汽車放出大量的廢氣;成片的綠地變成“石屎森林”;那清脆的鳥叫聲消失得無影無蹤。如果再這樣下去,中國將繼續貧乏水資源,空氣將變得愈來愈渾濁,本世紀將有10%的鳥類物種消失。上述的事情,我們人類是罪魁禍首!
人人皆知:樹木能吸收二氧化碳,排放氧氣,凈化空氣,是我們人類生存的必要的條件。但是有一些人為了金錢去亂砍濫伐樹木,造成了過度的水土流失,使大地的植被受到嚴重的破壞,綠洲和城市也荒漠化,我們人類的生存受到了威脅。就我們平時用的一次性筷子,每天都要耗費數十畝的森林,在那些人眼中,樹木除了可以做家具和建筑材料外,似乎沒有任何價值。
難道還有人不懂樹木對我們意味著什么嗎 我們居住面積已經很小了,如果再這樣下去,可能連我們的土地都失去。還有,我們的母親河——黃河近年來河床和含沙量不斷增高,成為全國污染最嚴重的幾條江河之一。我們不能眼睜睜地看著黃河從我們手中枯竭,因而有許多環境學者紛紛研究治理黃河污染的方案,試圖改善黃河的水質。但如果沒有我們的共同參與,我們這個生命的搖籃——黃河將會走向衰竭和死亡。
我的環保故事(精選15篇)篇十二
上期有一次上科學課的時候,科學老師說廢報紙可以變廢為寶,做成許多有用的東西。我回家就試了一下。
我先找了一個小盆子,把廢報紙撕成小片,再把它放入水中,不停的用手搓它,不一會兒,廢報紙就成了軟軟的紙漿,我再把里面多余的水弄出來,然后把紙漿放在石板上定形,我先做了一個圓球,把形定好之后把它放在太陽下曬了一個多小時,等它曬干了之后我就用水粉顏料給它上了色,哈哈,一個足球做成了,比真的足球還漂亮呢!我把它放在地上,一踢,它便滾了很遠,于是我便和弟弟玩起了踢足球的游戲,踢的滿頭大汗的時候我躺在沙發上休息,突然我想,紙漿既然可以做成足球,就一定能做其他的東西,果然,我又做出了許多小飾品,比如花、草、蘋果、愛心飾品等。
通過這件事情,我覺得舊物改造很有意思,既可以保護環境,又可以美化自己的家、豐富自己的生活。以后我要經常舊物利用,讓環境得到保護的同時也讓自己的生活豐富多彩。
這就是我的`環保小故事,同學們,有空你也可以試試。為環保做出貢獻的人環境,對于我們每個人來說,都是很重要的。隨著環境的變化,我們的生活越來越美好。天藍,草綠,紅花。這些都充分表明一點:祖國會變得更加美好。可是,這么美麗的環境,是怎么來的呢?那是為人們做出貢獻力量的園丁和清潔工的結果。
園丁,為我們培育千千萬萬棵植物。他們的心血都花費在每棵樹,每棵花上。他們被火辣辣的太陽炙烤著,然而他們卻毫無怨言。他們用生命綠化了南北,育出了紅花,他們的精神可嘉。
清潔工是城市的美容師。如果沒有他們的辛勤勞動,沒有他們灑下的汗水,就沒有今天著整潔的街道,也不會有人們的歡笑。他們為我們日日夜夜清掃著馬路,每一張紙,每一個空瓶子,他們都毫不放過。他們默默無聞地為大家服務著,多么值得人們欽佩啊。我贊美辛勤的園丁,我贊美辛勞的清潔工,他們為我們身邊的環境出了力,灑了汗,他們的精神值得我贊揚和學習。
家鄉環境的變化經過一段時間的調查,我又來到了家鄉,看看家鄉環境的變化。我首先曾經調查過的湖。湖里原來的垃圾沒有了,原來的污水沒有了,變成了現在的清水。湖里的那股刺鼻的味道沒有了,變成了清新撲鼻的空氣了。而且湖里還建了一個污水凈化站。我還看見湖岸四周立了幾個垃圾桶。路上曾經的垃圾都“不見”了。路上還有幾個清潔工在為大街“美容”。
我來到了曾經調查過的公園,一看,以前那片光禿禿的地上長滿了小草,開滿了鮮花,還豎立著許多棵大樹。而且小路上也有幾個掃地工在掃地,地上的垃圾也就“消失”了。草地上還掛了文明標牌,上面寫著:小草也有生命,請你愛護它。在大樹前也立了文明標牌,上面寫著:大樹也會痛,請你不要傷害它。
家鄉環境的變化真大。
家鄉的小河從前,我的家鄉有一條清澈明凈的小河,河里的小魚在追逐戲嬉戲,吸引來許多人看熱鬧.小河兩岸種著許多菜,大家都用小河的水澆菜,澆了河里的水,蔬菜長得非常好,尤其是那綠綠的“卷心菜”,鮮嫩得像個胖娃娃似的。
可是,日復一日,年復一年,許多人貪圖方便,隨手把垃圾扔進小河里。小河兩岸的工廠,也把生產過程中的廢水排到小河里。從此,小河岸變成一條黑乎乎的臟河,河里再也看不到活潑可愛的小魚了。而那些死老鼠、枯枝敗葉卻隨處可見。人們都不敢用小河里的水澆菜了,聽說,用小河水澆的菜,生長速度特別慢,種出來的菜也是又黃又苦澀,很難吃。
每當我走近小河,仿佛聽見小河在哭訴:“鄉親們啊,我曾經全心全意地為大家服務:衣服臟了,來我這兒洗;水牛渴了,到我這解渴:田地缺水了,來我著引水;小孩熱了,到我這洗個痛快……可是,鄉親們,你們怎么就不替我著想,你們為了自己一時省事,總把臟東西往我這扔、把廢水向我身上倒呢?嗚嗚”
小河,小河,你別哭了,我一定會把你的話轉告鄉親們。讓他們都來關心你,愛護你,不再亂扔垃圾,不再把你弄得很臟,讓他們記住一句話:善待環境,就是善待自己和子孫。
家鄉環境的變化社會發達了,誰不想有錢?可是,現在社會上有些人光顧著掙錢,卻把環境破壞掉了,我的家鄉——桐柏,正是如此。
君子愛財,取之有道。不要以破壞環境為代價,來創造財富。醒醒吧,人們!保護我們的家園吧!
我的環保故事(精選15篇)篇十三
環保獎勵很快,電視臺就接到了許多參賽作品。電視臺也負責,說什么也要把的選出來,因為這與奧運會有關,只有真正將環保理念落實到行動中的人獲得獎品,才有說服力,也才體現這次活動的真正意圖。
電視臺請了許多專家參與評獎。評獎是在一個大廳里進行的,當場打分。東墻上,寬寬的屏幕,光盤放出來投到屏幕上,清清楚楚,評委就像是看著參賽者進行環保行為呢。
看了大半,相熟的幾個評委面面相覷。都很環保,都是好孩子,可是他們的行為大同小異,給誰分高給誰分低呢。這既是考參賽者,也是在考驗電視臺考驗評委們呢。要是評出一等獎讓孩子們不服氣,那可不好。
評委們就繼續打起精神往下看。電視臺人員放進最后一個光盤,跟前面的還差不多。評委們沒人說話,心里卻想,這個一等獎就是投票出來,也并不能服眾。
這時,又一名工作人員匆匆走來,跟放光盤的同事低聲說了幾句,然后面向評委說:這是我們剛剛接到的一個光盤,它郵寄的時候還沒有超過我們規定的截止時間,為了公平起見,我們還是播放一下吧。大家點頭,就開始播放了。
看著看著,評委們眼前一亮。畫面上兩個孩子小臉紅撲撲的,衣服整整齊齊,每個環節中,他們都在進行著相同的環保行為。譬如,兩個孩子在做作業。做著做著,作業本用完了,兩個孩子不約而同拿出橡皮,把前面的鉛筆字跡用橡皮擦掉,再寫。接著他們要洗澡,更讓大家吃驚——他們竟然是用毛巾蘸了盆里的水在身上擦幾遍就算完成。
評委們各持己見,可讓電視臺為難了。后來評委們說,電視臺出輛車去實地考察一番就行了。如果是真實的,就一等獎。
電視臺果然派了三名工作人員開著車去了。
他們照著作品封面上的地址,好一番打聽,越野車跑了好多路,翻過好多嶺,終于來到了一所山頂小學。火紅的旗幟在校園上空飄揚著,大門口一個牌子上寫著:山頂希望小學。
進了校長室,他們才知道,那光盤上拍的畫面還不夠真實。這里是個水源奇缺、經濟及其落后的鄉鎮。如果不是串親戚,孩子每天是不洗臉的。要是遇到下雨,孩子們就放假,都在家幫家里接水。那兩個洗澡的孩子,這次被選中洗澡,是他們出生以來第一次洗澡。當然,衣服是學校用教學經費買的,買了兩套,一個孩子一套,這樣穿著,做成光盤也不至于太寒酸。攝影機和光盤呢,是今年來援教的一名大學生回家帶來的。那是人家自家的東西,沒跟學校收費。
電視臺的三個同志說,這下兩個孩子好了,一定會拿到一等獎的。到時候,他們可以到北京開眼界了。校長笑笑說,我們當初沒想到得獎,就是覺得水太珍貴了,通過這個辦法提醒大家節約資源,尤其節約水源。
參訪結束,天已經黑下來。走夜路不安全,電視臺工作人員就住下了。誰知夜里,那兩個孩子的父母來了,說,我們不要那一等獎了,我們要紀念獎吧。紀念獎是一個背背佳書包。
電視臺的同志就樂了,還有不要一等獎要末等獎的,要知道,一等獎兩名是奧運會入場券,二等獎五名是滑冰鞋,三等獎才是背背佳書包呢。
家長說,可我們去北京,誰陪他們去呢。就是有人陪著去了,哪有那么多錢?路費來回就要1000元,是一家人一年的收入呢。還有那滑冰鞋,是個啥玩意,是不是冬天滑冰用的?我們這里水都沒有,哪有冰可滑呢。還是書包實惠,起碼孩子能用上一回真正的書包了,他們放書,都是用高粱秸編的籃子呢。
這下大家傻眼了。難道這一等獎還出不來了?
將本文的word文檔下載到電腦,方便收藏和打印。
我的環保故事(精選15篇)篇十四
小兔家門前有一片綠絨絨的草地。草地上開滿了五顏六色的小野花。
小白兔想,這真是游戲的好地方,又舒適,又美麗。于是,它請來了小猴、小狗和小羊來和它一起游戲。
第二天,天氣晴朗,朋友們都來了,每人各自提著個塑料袋,袋里裝著許多好吃的東西,它們準備在這兒美餐一頓。
小白兔和它的朋友們一起唱呀、跳呀,玩得可開心了。瞧,它們一會兒玩開火車的游戲,一會兒玩“藏瞇瞇”的游戲,可有趣了。到了吃午飯的時候,朋友們各自打開自己帶來的食物和大家一起分享。吃飽了,大家又玩開了,可是,小猴子在草地上打滾,全身沾滿了果殼,小羊一跑,就踩到香蕉皮滑到了,小狗跑去踢球時,絆上了塑料袋,怎么也踢不掉…綠色的草坪上白一塊、黃一塊地撒滿垃圾。
小白兔在一旁看見了,它想,怎樣才能讓草地不被弄臟呢?
噢,有了!小白兔拍了拍自己的腦袋,一溜煙跑回家,找出剪刀、硬紙和膠水,準備做間綠色小屋。
朋友們都玩累了,躺在那兒休息,這才發現小白兔不見了,你問我,我問你,可是誰也不知道。正在這時,只見小白兔抱著一間小房子走來了,這綠色小屋可真精致,綠色的.墻上用紅筆寫了三個字“垃圾箱”。朋友們看著草地上的垃圾,再看看小白兔手中的小屋,個個臉都紅了,它們恍然大悟,趕緊把草地上的垃圾拾進小房子你。真是人多力量大,不一會兒功夫,草地又變得綠絨絨的。那間綠色小屋靜靜地站在那里,認真聽著小白兔和朋友們的快樂歌聲:綠草地,是我家,人人都來愛護它。
我的環保故事(精選15篇)篇十五
我是一棵無名的'小草,生長在一所漂亮的學校里,不管風吹雨打,酷暑寒冬,我都挺立在草坪上。那兒有花兒陪我說話,有大樹為我遮風擋雨,有許多許多小朋友跟我一起長大,我過得自由自在,無憂無慮,非常快樂。可是有一天,悲劇開始上演了。記得那一天是玉蘭花姐姐的生日,玉蘭花姐姐叫我通知兄弟姐妹們參加她的生日聚會。
我馬上穿上新衣服,拿上請柬,推上自行車,出發嘍!我一邊高興地唱著歌,一邊欣賞著美麗的校園,到各小區里分發請柬。
在回家的路上,不幸的事情發生了。一個小朋友把一只裝得滿滿的垃圾袋重重地摔到了我的頭上。頓時,我眼前一黑,暈倒了,自行車也摔得遠遠的。玉蘭花姐姐生日聚會開始了,可是玉蘭花姐姐在聚會上怎么也找不到我的影子,很著急,于是便叫兄弟姐妹們分頭去找我。過了一會兒,一位哥哥終于在垃圾袋旁找到了我,便馬上把我送到了醫院……我終于醒了過來,大家都松了口氣。可是玉蘭花姐姐的生日聚會就這樣不歡而散了。
小朋友,請不要亂扔垃圾,不要為了一時的省力,而損害了別人。
大家好,今天我要講的故事是“神奇的紙巾”。
從前,有個小男孩,他每天要用好多紙巾。吃過東西,他用紙巾擦擦嘴,再用紙巾擦擦手,還用紙巾擦擦衣服。這天,爸爸買回一筒紙巾。爸爸說這是“神奇牌”紙巾,跟以前的不一樣哦。小男孩想看看,紙巾究竟神奇在哪里。他拉出一截,沒什么神奇;他把紙巾拉到陽臺上,也沒什么神奇;再把紙巾拉到樓梯上,還是沒什么神奇;紙巾被拉得長長的,一直拉到小區外面;再拉到市民廣場,繞過一棵棵粗粗的樹。小男孩跑呀跑,拉呀拉,紙巾怎么也拉不完……跑呀跑,拉呀拉,小男孩回頭一看,樹林不見了!他扔了紙巾,驚叫著跑回家:“爸爸,爸爸,樹林沒有啦——”爸爸說:“制造紙巾要用樹木做原料。你用掉了這么多紙巾,樹林當然就沒有啦!”為了讓樹林回到市民廣場,小男孩又跑回去,一邊跑,一邊卷……跑呀跑,卷呀卷,紙巾全都卷了回來,市民廣場的樹林又回來了。小男孩真高興呀!小朋友們,木材是制造紙巾的原料,紙巾用得越多,耗費的樹木就越多。所以我們在家的時候,應該盡可能的多用毛巾,節約紙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