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日常的學習、工作、生活中,肯定對各類范文都很熟悉吧。大家想知道怎么樣才能寫一篇比較優質的范文嗎?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優秀范文,歡迎大家分享閱讀。
高一物理知識點整理歸納篇一
機械運動:物體在空間中所處位置發生變化,這樣的運動叫做機械運動。
運動的特性:普遍性,永恒性,多樣性
參考系
1、任何運動都是相對于某個參照物而言的,這個參照物稱為參考系。
2、參考系的選取是自由的。
(1)比較兩個物體的運動必須選用同一參考系。
(2)參照物不一定靜止,但被認為是靜止的。
質點
1、在研究物體運動的過程中,如果物體的大小和形狀在所研究問題中可以忽略是,把物體簡化為一個點,認為物體的質量都集中在這個點上,這個點稱為質點。
2、質點條件:
(1)物體中各點的運動情況完全相同(物體做平動)
(2)物體的大小(線度)它通過的距離
3、質點具有相對性,而不具有絕對性。
4、理想化模型:根據所研究問題的性質和需要,抓住問題中的主要因素,忽略其次要因素,建立一種理想化的模型,使復雜的問題得到簡化。(為便于研究而建立的一種高度抽象的理想客體)
高一物理知識點整理歸納篇二
1、x—t圖象(即位移圖象)
(1)、縱截距表示物體的初始位置。
(2)、傾斜直線表示物體作勻變速直線運動,水平直線表示物體靜止,曲線表示物體作變速直線運動。
(3)、斜率表示速度。斜率的絕對值表示速度的大小,斜率的正負表示速度的方向。
2、v—t圖象(速度圖象)
(1)、縱截距表示物體的初速度。
(2)、傾斜直線表示物體作勻變速直線運動,水平直線表示物體作勻速直線運動,曲線表示物體作變加速直線運動(加速度大小發生變化)。
(3)、縱坐標表示速度。縱坐標的絕對值表示速度的大小,縱坐標的正負表示速度的方向。
(4)、斜率表示加速度。斜率的絕對值表示加速度的大小,斜率的正負表示加速度的方向。
(5)、面積表示位移。橫軸上方的面積表示正位移,橫軸下方的面積表示負位移。
實驗:用打點計時器測速度
1、兩種打點即使器的異同點
2、紙帶分析;
(1)、從紙帶上可直接判斷時間間隔,用刻度尺可以測量位移。
(2)、可計算出經過某點的瞬時速度
(3)、可計算出加速度
高一物理知識點整理歸納篇三
1、運用牛頓第二定律解題的基本思路
(1)通過認真審題,確定研究對象.
(2)采用隔離體法,正確受力分析.
(3)建立坐標系,正交分解力.
(4)根據牛頓第二定律列出方程.
(5)統一單位,求出答案.
2、解決連接體問題的基本方法是:
(1)選取的研究對象.選取研究對象時可采取“先整體,后隔離”或“分別隔離”等方法.一般當各部分加速度大小、方向相同時,可當作整體研究,當各部分的加速度大小、方向不相同時,要分別隔離研究.
(2)對選取的研究對象進行受力分析,依據牛頓第二定律列出方程式,求出答案.
3、解決臨界問題的基本方法是:
(1)要詳細分析物理過程,根據條件變化或隨著過程進行引起的受力情況和運動狀態變化,找到臨界狀態和臨界條件.
(2)在某些物理過程比較復雜的情況下,用極限分析的方法可以盡快找到臨界狀態和臨界條件.
易錯現象:
(1)加速系統中,有些同學錯誤地認為用拉力f直接拉物體與用一重力為f的物體拉該物體所產生的加速度是一樣的。
(2)在加速系統中,有些同學錯誤地認為兩物體組成的系統在豎直方向上有加速度時支持力等于重力。
(3)在加速系統中,有些同學錯誤地認為兩物體要產生相對滑動拉力必須克服它們之間的靜摩擦力。
高一物理知識點整理歸納篇四
牛頓定律很重要,運動和力它是橋。
平衡勻加兩題型,橫豎斜面三環境。
重力彈力摩擦力,千萬別忘電磁場,
整體隔離靈活用,內力外力要分清,
分析到位再分解,兩個方向列方程。
圓周運動有三種,繩球桿球與環球,
豎直軌道最高點,臨界極值各不同,
繩球重力向心力,速度具有最小值,
桿球速度可為零,環球當成解桿球。
引力定律大發現,天體問題它關鍵。
重力等于萬有引,不計自轉是條件,
萬能公式一長串,畫圖導式結果現。
運動快慢看遠近,r大t大其他小,
同步近地赤道物,抓住共性作比較,
變軌問題也不怕,切點速度比平拋,
三個速度要記住,極大極小莫混淆。
線圈轉動生交變,勻速轉動是正弦,
函數圖像交替用,線圈位置好判斷,
最大有效均瞬時,四值使用有條件,
求解電量平均值,考查最多有效值。
變壓器題很重要,壓正流反記公式,
輸入輸出誰定誰,串反并同唱反調。
電場選擇不頭疼,抓住線面不放松,
線面越密場越強,場強力強a也強,
力的方向看正負,正同負反要記清,
場強計算三公式,條件記清用對路。
電勢高低看走向,沿線越走勢越低。
勢能變化看做功,正減負增一根筋。
標量運算帶正負,標矢混算全取正。
感應電流有條件,閉合回路磁通變,
楞次定律方向判,你走她留不情愿。
磁通變化有快慢,電流大小由它判。
圖像問題很典型,方向大小來判斷。
安培力功有正負,動能定理行得通。
電學實驗原理圖,測量控制兩電路,
內外接法會辨析,關鍵還在測量誰,
電阻測量內大大,電阻測量外小小,
電源內接大大等,電源外接小小小。
控制電路很好選,比較大小看原點,
限流上下兩根線,分壓兩下一上連。
電表選擇有竅門,先壓后流定量程。
創新實驗明原理,圖像處理寫函數。
質量直徑數量級,斥力引力分子力,
微觀宏觀常數連,小心對待三物態。
甲乙分子動力學,想想其實沒什么,
平衡距離要記牢,兩個圖像是個寶。
三種運動擴布熱,都跟溫度相關聯,
平均動能作比較,只把溫度拿來瞧,
如果比較內能值,控制變量看公式。
分子速率分布圖,溫高右移矮交錯。
單晶多晶非晶體,形狀熔點異同性,
液晶特點很好記,光學異性流動性。
理想氣體三參量,溫度體積和壓強,
氣體分子無作用,內能變化看溫度,
氣體壓強好計算,活塞液柱力平衡。
狀態變化有公式,討論問題有圖像,
公式圖像雖方便,大t小t莫混亂。
內能改變有方法,做功傳熱等效性,
第一定律做橋梁,關鍵弄清正負號,
特殊情況幾個零,輔助圖像比增減。
最后還有油膜法,原理清楚難不了。
動量動能要區分,兩者大小也關聯,
動量動能知標矢,p變ek未必變,
動量守恒明系統,正負方向勿出錯,
碰撞分類彈非完,能量關系一個式,
管他是否彈非完,動量守恒必成立。
黑體輻射帽子圖,溫高提帽左右移。
光電效應有條件,截止頻率逸出功,
光電管中內容多,正反電壓光電流,
光電方程變形式,三個圖像要看懂。
散射實驗核結構,波爾模型兩公式,
原子躍遷能級圖,吸能放能有條件,
發光原理是躍遷,光子種類有公式,
電離躍遷有不同,區別粒子與光子。
放射現象源核內,三種射線要記牢。
四種方程要分清,衰裂聚變人工變,
衰變只有一原料,u裂h聚最常見,
轉變需用射線引,一般使用氦核源。
質能方程算核能,單位千萬莫搞錯,
核能開發有依據,必須會看兩幅圖。
光學知識補一補,紅橙黃綠藍錠紫,
粒子也有波動性,普上屁下別顛倒,
顯微鏡有分辨率,波長越短越精準。
高一物理知識點整理歸納篇五
1.任何運動都是相對于某個參照物而言的,這個參照物稱為參考系。
2.參考系的選取是自由的。
1)比較兩個物體的運動必須選用同一參考系。
2)參照物不一定靜止,但被認為是靜止的。
質點
1.在研究物體運動的過程中,如果物體的大小和形狀在所研究問題中可以忽略是,把物體簡化為一個點,認為物體的質量都集中在這個點上,這個點稱為質點。
2.質點條件:
1)物體中各點的運動情況完全相同(物體做平動)
2)物體的大小(線度)它通過的距離
3.質點具有相對性,而不具有絕對性。
4.理想化模型:根據所研究問題的性質和需要,抓住問題中的主要因素,忽略其次要因素,建立一種理想化的模型,使復雜的問題得到簡化。(為便于研究而建立的一種高度抽象的理想客體)
高一物理知識點整理歸納篇六
1.表現:地理環境各組成要素及其組合上的差異。
2.成因:不同地域物質、能量分布的不同狀況。
3.自然帶的形成(帶狀)。
自然地理環境的差異性
二、地理環境地域分異規律的地域分異
1.水平地域分異
(1)由赤道到兩極
影響因素:太陽輻射
形成基礎:熱量
分布規律:大致與緯線平行,沿東西方向延伸,南北方向更替
(2)從沿海向內陸的地域分異方向延伸
影響因素:降水
形成基礎:水分
分布規律:平行于海岸方向延伸,垂直于海岸方向更替
2.垂直地域分異
成因:主要是山地隨海拔的增加,水分條件、熱量狀況及其,組合的垂直變化
3.非地帶性分異規律:主要受海陸分布、地形起伏、洋流等因素的影響。
高一物理知識點整理歸納篇七
1.物體有了吸引輕小物體的性質,就說物體帶了電或有了電荷。
2.兩種電荷
自然界中的電荷有2種,即正電荷和負電荷。如:絲綢摩擦過的玻璃棒所帶的電荷是正電荷;用干燥的毛皮摩擦過的硬橡膠棒所帶的電荷是負電荷。同種電荷相斥,異種電荷相吸。
相互吸引的一定是帶異種電荷的物體嗎?不一定,除了帶異種電荷的物體相互吸引之外,帶電體有吸引輕小物體的性質,這里的“輕小物體”可能不帶電。
3.起電的方法
使物體起電的方法有三種:摩擦起電、接觸起電、感應起電
(1)摩擦起電:兩種不同的物體原子核束縛電子的能力并不相同.兩種物體相互摩擦時,束縛電子能力強的物體就會得到電子而帶負電,束縛電子能力弱的物體會失去電子而帶正電.(正負電荷的分開與轉移)
(2)接觸起電:帶電物體由于缺少(或多余)電子,當帶電體與不帶電的物體接觸時,就會使不帶電的物體上失去電子(或得到電子),從而使不帶電的物體由于缺少(或多余)電子而帶正電(負電).(電荷從物體的一部分轉移到另一部分)
(3)感應起電:當帶電體靠近導體時,導體內的自由電子會向靠近或遠離帶電體的方向移動.(電荷從一個物體轉移到另一個物體)
高一物理知識點整理歸納篇八
其大小與參照系的選取有關.動能是描述物體運動狀態的物理量是相對量。
1.反映了物體動能的變化與引起變化的原因力對物體所做功之間的因果關系.可以理解為外力對物體做功等于物體動能增加,物體克服外力做功等于物體動能的減小.所以正功是加號,負功是減號。
0表示動能增加,ek0表示動能減小。
3、動能定理適用單個物體,對于物體系統尤其是具有相對運動的物體系統不能盲目的應用動能定理.由于此時內力的功也可引起物體動能向其他形式能(比如內能)的轉化.在動能定理中.總功指各外力對物體做功的代數和.這里我們所說的外力包括重力、彈力、摩擦力、電場力等。
高一物理知識點整理歸納篇九
機械運動:一物體相對其它物體的位置變化。
1.參考系:為研究物體運動假定不動的物體;又名參照物(參照物不一定靜止);
2.質點:只考慮物體的質量、不考慮其大小、形狀的物體;
(1)質點是一理想化模型;
(2)把物體視為質點的條件:物體的形狀、大小相對所研究對象小的可忽略不計時;
如:研究地球繞太陽運動,火車從北京到上海;
3.時刻、時間間隔:在表示時間的數軸上,時刻是一點、時間間隔是一線段;
例:5點正、9點、7點30是時刻,45分鐘、3小時是時間間隔;
(1)位移為零、路程不一定為零;路程為零,位移一定為零;
(2)只有當質點作單向直線運動時,質點的位移才等于路程;
(3)位移的國際單位是米,用m表示
5.位移時間圖象:建立一直角坐標系,橫軸表示時間,縱軸表示位移;
(1)勻速直線運動的位移圖像是一條與橫軸平行的直線;
(2)勻變速直線運動的位移圖像是一條傾斜直線;
(3)位移圖像與橫軸夾角的正切值表示速度;夾角越大,速度越大;
6.速度是表示質點運動快慢的物理量
(1)物體在某一瞬間的速度較瞬時速度;物體在某一段時間的速度叫平均速度;
(2)速率只表示速度的大小,是標量;
7.加速度:是描述物體速度變化快慢的物理量;
(1)加速度的定義式:a=vt-v0/t
(2)加速度的大小與物體速度大小無關;
(3)速度大加速度不一定大;速度為零加速度不一定為零;加速度為零速度不一定為零;
(5)加速度是矢量,加速度的方向和速度變化方向相同;
(6)加速度的國際單位是m/s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