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班教案的實施需要根據幼兒的實際情況進行靈活調整和優化。下面是一些精選的大班教案范文,希望能給各位教師提供一些有用的指導。
2023年大班音樂教案快樂的六一(實用19篇)篇一
1、在歌唱活動中體驗節日的幸福和快樂。
2、會用活潑歡快的情調,有表情地演唱。
3、能大膽表現歌曲的內容、情感。
4、在進行表演時,能和同伴相互配合,共同完成表演。
音樂磁帶。
1、在歡快的樂曲中自由做動作跳入活動室。
2、感受理解新歌。
(1)提問:六一節小朋友最喜歡趕什么?交流已有的有關六一活動經驗,與幼兒共同理解歌詞,跟著音樂旋律有節奏地朗誦歌詞。
(2)教師完整演唱歌曲,幼兒欣賞并感受歌曲活潑歡快的情調。
3、幼兒先分樂句,后整首跟唱歌曲。
4、幼兒戴著發套自由地演唱和表演歌曲,體驗節日的幸福和快樂。
5、復習邀請舞,進一步感受活潑歡快的節日氣氛。
六一之前我們是忙碌的,六一之后我們是收獲的、幸福的,這種幸福是和孩子們一起參與的各種活動,看著孩子們在各種活動中得到不斷地成長欣慰的幸福,這種幸福是“把節日還給孩子,讓每一個孩子都感受到節日帶來的快樂與收獲”這種理念。活動讓每一個孩子充分展示了他們活潑的個性,給了他們一個平等的機會去參與,去體驗,去感受,使“六一”慶祝活動真正成為孩子們展示自己的大舞臺!
2023年大班音樂教案快樂的六一(實用19篇)篇二
活動目標:
1、在歌唱活動中體驗節日的幸福和快樂。
2、會用活潑歡快的情調,有表情地演唱。
3、能大膽表現歌曲的內容、情感。
4、在進行表演時,能和同伴相互配合,共同完成表演。
活動準備:
音樂磁帶。
活動過程:
1、在歡快的樂曲中自由做動作跳入活動室。
2、感受理解新歌。
(1)提問:六一節小朋友最喜歡趕什么?交流已有的有關六一活動經驗,與幼兒共同理解歌詞,跟著音樂旋律有節奏地朗誦歌詞。
(2)教師完整演唱歌曲,幼兒欣賞并感受歌曲活潑歡快的情調。
3、幼兒先分樂句,后整首跟唱歌曲。
4、幼兒戴著發套自由地演唱和表演歌曲,體驗節日的幸福和快樂。
5、復習邀請舞,進一步感受活潑歡快的節日氣氛。
2023年大班音樂教案快樂的六一(實用19篇)篇三
1、根據圖譜在跳舞毯上進行基本的步伐練習。
2、體驗在跳舞毯上舞蹈的樂趣。
3、樂意參加音樂活動,體驗音樂活動中的快樂。
4、培養幼兒的音樂節奏感,發展幼兒的表現力。
動感節奏的音樂磁帶、錄音機、泡沫板拼裝的跳舞毯人手一塊、箭頭符號圖片、跳舞圖譜譜一張,跳舞錄象一段。
一、觀看錄象,激發興趣。
(1)教師:今天老師帶來了一段錄象,我們一起來看看。(播放錄象)
(2)提問:他在做什么呀?他站在什么上面跳舞呀?
二、理解箭頭含義,學習基本舞步跳法規則。
1、認識箭頭,學跳基本的幾個方向跳法。
(1)教師:看!老師這兒也有一塊跳舞毯,上面有什么?(箭頭、圓點)
箭頭有什么方向的?(前、后、左、右)
這些箭頭表示什么意思?(個別幼兒回答)
教師:原來跳舞毯上有四個箭頭,箭頭表示腳跳舞的方向。向上的箭頭表示腳往前,向下的箭頭表示腳往后,左邊的這個箭頭表示腳往左,右邊的箭頭表示腳往右。中間的圓點是表示把兩個腳收回的意思。那我們一起來試試。(帶領幼兒練習,教師喊口令:“一、二、三、四、五、六、七、起:左回、右回、前回、后回”)
(2)練習單腳跳。
a、第一遍,出示圖譜(第一段音樂的圖譜)
教師:老師這里有一張圖譜(貼好的圖譜),上面也有箭頭和圓點。一個箭頭幾個腳跳?一個箭頭,一個圓點,一個箭頭,一個圓點。這個箭頭往哪邊?(右邊)那我們右腳往右邊踩一下,再收回來。那這個箭頭往哪邊?(左邊)那我們左腳往左邊踩一下,再收回來。右回、右回、左回、左回(教師適當示范一小段)能不能看著圖譜跳呢?誰來試一試?看好圖譜,丁老師來幫你喊口令,要看好圖譜跳哦。(請個別幼兒跳,及時糾正幼兒的動作,提醒幼兒看圖譜跳)
教師:真棒,你們想不想自己也來試試?
b、帶領全班幼兒練習,教師幫忙喊口令。
c、隨音樂跳。
教師:那我們一起跟著音樂來跳一遍。
(3)練習雙腳跳。
a、出示第二段音樂圖譜。
教師:老師這還有一張圖譜,剛才一個箭頭表示一個腳跳,現在有兩個箭頭,怎么跳?(幼兒回答)
教師:老師知道了,原來他是兩個腳一起跳。
那我們也來試試,看好圖譜哦,老師來幫你們點。
b、帶領幼兒練習。
d、看圖示,隨音樂跳。
教師:那我們也來配上音樂再來試一試。
三、出示跳舞圖示,看圖示跟著音樂有節奏的跳舞。
(1)完整欣賞音樂。
播放音樂,幼兒欣賞,教師提示:“這里是前奏,5、6、7起”,教師開始點圖譜,間奏部分:“這里是間奏,5、6、7起”,教師繼續點圖譜。
教師:你們聽出來沒有?音樂開始的時候跳不跳?還有哪里是不跳的?(幼兒回答)
教師:音樂開始不跳的一段是前奏,是讓我們小朋友做準備的。音樂中間也有一段不跳的是間奏。
(2)跟著音樂看圖譜跳。
教師:是不是都想跳呀?那我們一起來吧!跳的時候,小眼睛要看好圖譜哦。丁老師要看到你們高興的樣子。
(3)第二遍,和客人老師互動。
教師:客人老師,你們覺得我們小朋友跳的好不好?給我們來點掌聲呀!請客人老師來和我們一起跳吧。這回跳的時候,你的小手可以自由動起來,但小眼睛也要看著圖譜哦。(幼兒請客人老師一起跳)
四、結束部分
(1)欣賞教師跳舞。
教師:你們跳的太棒了,丁老師也想來跳一跳。想不想看丁老師跳?看看我和你們跳的一樣嗎?(欣賞教師舞蹈,發現步伐的不同)
(2)教師:原來在跳舞毯上還有不一樣的跳法,下次丁老師再和你們一起來跳。(帶領幼兒一起手持跳舞毯離開活動室)
2023年大班音樂教案快樂的六一(實用19篇)篇四
1、 通過猜謎的形式,借助圖示,學唱歌曲。
2、 了解并學習對歌的歌唱形式,嘗試進行領唱和齊唱。
3、 通過合作參與對歌,體驗歌唱活動的樂趣。
圖譜、領唱、齊唱標記,視頻選段。
一、導入
師:今天戴老師跟你們玩猜謎游戲,想玩嗎?可是我這個猜謎游戲跟你們平時玩的可不太一樣哦,請你仔細聽好!
教師范唱第一句:哎~,什么結果一串串咧,哎,一串串。
師:聽出來了嗎?我是用什么方法告訴你們謎面的?你聽出來我的謎面是什么了嗎?我們繼續來聽!
二、學唱新歌
(一)學唱謎面
教師完整范唱謎面。師:聽出來了嗎?我唱了什么?
教師根據幼兒的回答出示相應的圖譜。
2、師:除了這四句,其實還有四句話也藏在這首歌里。
教師再次范唱,并請幼兒擺放剩余的圖譜。
幼兒學唱“哎~”
3、師:現在你知道謎面了嗎?謎面是什么?我們看著圖譜來說一說。
教師帶領幼兒完整說一說謎面的歌詞。
4、師:你能像老師一樣把它唱出來嗎?
幼兒學唱新歌。
5、 練習唱新歌兩遍。
(二)學唱謎底
1、師:剛才我們都知道謎面了,那你知道謎底是什么嗎?
幼兒猜測,并揭示答案。
2、鼓勵個別幼兒嘗試唱歌曲的謎底。
3、集體學唱歌曲的謎底。
三、學習對唱。
1、男唱謎面,女唱謎底。
2、交換角色。
四、學習齊唱和領唱。
欣賞劉三姐選段。
2、師:剛才是誰先唱的?接著呢?
小結:一個人唱的叫領唱,一起唱的叫齊唱。
3、師:如果我們用領唱的和齊唱的方法來唱這首歌,應該怎么唱?
幼兒討論,請一名幼兒在圖譜前面擺放領唱和齊唱的標記。
4、教師領唱,幼兒齊唱。要求:齊唱的聲音要整齊響亮。
5、男生組和女生組各推選一名領唱,進行對歌。
6、后面教師和幼兒分成兩組,各推選一名領唱,進行對歌。
五、延伸活動:創編新歌
師:今天我們唱的快樂對歌中都是唱的水果,除了水果我們還可以唱什么?
師:老師把這些動物圖片放到我們教師的區域里,你可以和好朋友一起編一編,一個人唱謎面,另一個人唱謎底,編成一首新的快樂對歌。
2023年大班音樂教案快樂的六一(實用19篇)篇五
1、通過文藝匯演、智力搶答、分組比賽等形式,讓幼兒感受過節的愉悅,體驗節日的氣氛。
2、知道這是自己在幼兒園所過的最后一個“六一”節,增加幼兒對幼兒園的依戀之情,激發幼兒步入小學的欲望。
3、以匯餐的形式體驗分享的快樂,并提醒幼兒在活動的同時注意維持活動室的衛生與整潔。
將幼兒分成紅、黃、藍三隊,幼兒事先制作三種顏色的花,并佩戴好按區域入座。
教師與幼兒布置好活動室。
排練文藝節目。
準備以下物品:照相機、膠卷、水果、幼兒自帶食品、節目所需道具、神秘禮物。
安排主持人:教師與幼兒。
一、全體幼兒合唱:《六一的歌》。
主持人:小朋友,明天就是“六一”了,是我們在幼兒園過得最后一個“六一國際兒童節”,小朋友過節高興嗎?。ǜ吲d)好,下面咱們一起高唱“六一的歌”,唱完以后,咱們一起說“過節了!ok?”(ok)。
二、歌曲聯唱:
紅隊―――《小牧民》。
黃隊―――《勤快人和懶惰人》。
藍隊―――《不再麻煩好媽媽》。
主持人:小朋友,今天咱們以友誼賽的形式過“六一”,希望小朋友都能發揮出最高水平,過一個快快樂樂的“六一”。好,下面先請紅隊演唱歌曲《小牧民》,紅隊隊長于子瑤指揮。(依次黃隊、藍隊)。
三、腦筋急轉彎(規則:最先答對者獲神秘禮物一份)。
主持人:小朋友,下面咱們來玩一個智力游戲,看看誰最聰明,老師來出幾個“腦筋急轉彎”誰第一個答對,誰便可得神秘禮物一份。
打擊樂《工農兵聯合起來》《送我一只玫瑰花》。
主持人:小朋友還記得打擊樂《工農兵聯合起來》嗎?咱們今天是紅、黃、藍三隊,所以就可以把它改名為《紅黃藍三隊聯合起來》,讓我們一起來表演吧!(隨后,表演《送我一只玫瑰花》)。
五、拼音大比拼:每組五次機會,勝利的一組每人得粘貼畫一張。
主持人:咱們現在已經學了很多的拼音字母,我知道咱們班有許多小朋友學得都很好,下面咱們就來一個“拼音大比拼”,老師出示卡片,在兩分鐘內哪一組說得又快又好,哪一組就獲勝,你們這一組就可以每人得一張小粘貼畫。好,比賽開始。
六、舞蹈:《青春舞曲》。
主持人:請欣賞優美的舞蹈《青春舞曲》。
七、開心辭典:每組答題(內容多為數學和常識方面)分必答和搶答,答對者得神秘禮物。
主持人:小朋友,下面這個游戲叫“開心辭典”,每組回答老師的問題,分為必答和搶答,答對一題得十分,看哪一組得的分最高。
八、歌曲合唱:《小海軍》。
主持人:咱們班有許多小朋友的理想是當一名“解放軍”,下面我們一起合作“我是小海軍”(三組分配好)。
九、室內游戲:做反動作,三組依次聽老師口令,五次之后哪一組人數最多,哪一組獲勝。
主持人:下面這個游戲是看小朋友反應力,名字叫“做反動作”,咱們先試一下,(教師與幼兒先練習一次,活動開始)。
十、英語律動。
主持人:英語是一種非常重要的語言,希望小朋友以后都能好好學英語,現在咱們一起跳跳咱們的“英語字母操”吧!
2023年大班音樂教案快樂的六一(實用19篇)篇六
1、會用活潑歡快的情緒,有表情地演唱。
2、在歌唱活動中體驗節日的幸福和快樂感。
3、感受節日的歡快氣氛。
4、愿意參加活動,感受節日的快樂。
1、用彩色聲線(毛線、塑料包裝繩等)和塑料浴帽做成的發套若干。
2、配套磁帶或cd。
1、在歡快的樂曲聲中自由做動作進入活動室。
2、感受理解新歌。
(1)提問:六一兒童節小朋友最喜歡干什么?交流已有的有關六一活動經驗,與幼兒共同理解歌詞,跟著音樂旋律有節奏地朗誦歌詞。
(2)教師完整地演唱歌曲,幼兒欣賞并感受歌曲活潑歡快的情緒。
3、學唱歌曲。
(1)在歌曲旋律的伴奏下,嘗試與歌詞進行匹配。
(2)放慢速度,輕聲學唱。
(3)練習。
4、有表情地歌唱。
(1)體驗節日將到的快樂情緒,探索如何表現歌曲。
(2)提供道具,表現歌曲的活潑歡快情緒。
六一之前我們是忙碌的,六一之后我們是收獲的、幸福的,這種幸福是和孩子們一起參與的`各種活動,看著孩子們在各種活動中得到不斷地成長欣慰的幸福,這種幸福是“把節日還給孩子,讓每一個孩子都感受到節日帶來的快樂與收獲”這種理念?;顒幼屆恳粋€孩子充分展示了他們活潑的個性,給了他們一個平等的機會去參與,去體驗,去感受,使“六一”慶祝活動真正成為孩子們展示自己的大舞臺!
2023年大班音樂教案快樂的六一(實用19篇)篇七
1、在歌唱活動中體驗節日的幸福和快樂。
2、會用活潑歡快的情調,有表情地演唱。
3、能大膽表現歌曲的內容、情感。
4、在進行表演時,能和同伴相互配合,共同完成表演。
音樂磁帶。
1、在歡快的樂曲中自由做動作跳入活動室。
2、感受理解新歌。
(1)提問:六一節小朋友最喜歡趕什么?交流已有的有關六一活動經驗,與幼兒共同理解歌詞,跟著音樂旋律有節奏地朗誦歌詞。
(2)教師完整演唱歌曲,幼兒欣賞并感受歌曲活潑歡快的情調。
3、幼兒先分樂句,后整首跟唱歌曲。
4、幼兒戴著發套自由地演唱和表演歌曲,體驗節日的幸福和快樂。
5、復習邀請舞,進一步感受活潑歡快的節日氣氛。
六一之前我們是忙碌的,六一之后我們是收獲的、幸福的,這種幸福是和孩子們一起參與的各種活動,看著孩子們在各種活動中得到不斷地成長欣慰的幸福,這種幸福是“把節日還給孩子,讓每一個孩子都感受到節日帶來的快樂與收獲”這種理念?;顒幼屆恳粋€孩子充分展示了他們活潑的個性,給了他們一個平等的機會去參與,去體驗,去感受,使“六一”慶?;顒诱嬲蔀楹⒆觽冋故咀约旱拇笪枧_!
范文作為一名專為他人授業解惑的人民教師,就有可能用到教案,教案有利于教學水平的提高,有助于教研活動的開展。優秀的教案都具備一些什么特點呢?以下是小編......
2023年大班音樂教案快樂的六一(實用19篇)篇八
我園一直在開展園級課題《民俗傳統節日與幼兒園教育相融合的實踐與研究》的研究工作。在課題的實施過程中,我園教師和幼兒逐漸對本地區、本民族的文化產生了濃厚的興趣,特別是南寧每年的民歌節更是給老師和孩子們了解廣西的風土人情搭建了更廣闊的平臺。合理地利用身邊的教育資源,把本民族的藝術融入幼兒園的教育活動中,深受孩子的喜愛?!氨鈸琛笔菑V西壯族文化中一塊瑰寶,是壯族人民喜歡的一項民俗活動,它的節奏強烈有力,聲響清脆高亢,非常熱鬧而具有感染力,能激發孩子參與舞蹈學習的積極性。因此,我選擇扁擔舞的學習作為教學活動,試圖通過與“扁擔舞”的接觸,讓孩子在熱烈、歡快的氛圍中,感受本土藝術的魅力。
1、 感受壯族扁擔舞強烈有力的節奏,體驗歡快、熱鬧的氣氛。
2、 初步學習扁擔舞的典型打法,并嘗試進行創造性表現。
3、 感受扁擔舞中相互配合,合作舞蹈的快樂。
1、知識方面:了解扁擔的作用,觀看影像——《可愛的廣西》初步了解壯族人民的生活習俗。2、場景布置:壯族人民慶豐收的場景——金黃的玉米和稻穗、火紅的辣椒、飽滿的大蒜、壯族的常見飾物——繡球、壯錦袋和香包。
3、物質方面:
(1) 扁擔與幼兒人數相當;條凳若干張;
(2) 錄音機、磁帶《大地飛歌》、《碰蛋歌》;
(3) 圖譜一張;
(4) 大鼓一個
(5)煮熟的紅蛋與幼兒人數相當。
一、游戲:到壯鄉做客——教師扮演壯族“劉三姐”在壯族原生態音樂《壯鄉春早》中帶領幼兒感受壯鄉豐收的氣息,激發幼兒的興趣。
二、引導幼兒探討壯族人民慶祝豐收的方式,并大膽地表述。
指導語:你都知道壯族人民哪些慶祝豐收的方式?
三、出示扁擔,在《大地飛歌》的音樂中鼓勵幼兒大膽嘗試拿扁擔舞蹈。
指導語:跳扁擔舞是壯族人民慶祝豐收的一種方式,讓我們一起拿著扁擔舞蹈吧。
四、請幼兒分組進行自編扁擔舞的表演展示。
五、欣賞原生態扁擔舞的vcd,引導幼兒發現扁擔舞的典型動作特點和節奏特點。
1、欣賞vcd中扁擔舞的場面。
2、將幼兒分為“小阿牛哥”和“小劉三姐”兩隊,通過有趣的搶答游戲,引發幼兒說出扁擔舞的特點。
(1) 扁擔舞是一個人在舞蹈還是很多人在舞蹈?
(2) 扁擔舞的道具有哪些?
(3) 跳舞時,扁擔都敲打了哪些地方?是怎樣敲打的?
(4) 扁擔敲打時,你感覺它的節奏是怎樣的?
(5) 扁擔要怎樣拿才不會打到別人或自己?
六、師生共同學習扁擔舞典型的打法。
1、討論:我們能夠用身體的哪些部位來表示扁擔敲打的位置?
2、引導幼兒看圖譜,用拍打身體的各個部位來練習扁擔敲打的位置和節奏。
3、教師按照圖譜的節奏敲擊大鼓,引導幼兒聽鼓聲跳扁擔舞。
七、鼓勵幼兒自由結伴,在音樂《大地飛歌》中跳起歡快的扁擔舞,并大膽創編出與別人不同的打法與節奏。
八、壯族傳統游戲:碰蛋——進一步體驗壯族人民慶豐收的喜悅心情。
2023年大班音樂教案快樂的六一(實用19篇)篇九
1、初步了解作品的結構和它所表現的形象和內容,感受其歡快、活潑的音樂風格。
2、嘗試聽辨樂曲旋律的變化,能用身體動作來表現音樂形象和內容。
3、熟悉歌曲旋律,為歌曲創編動作。
4、感受樂曲歡快富有律動感的情緒。
1、幼兒活動前了解過鼴鼠的形態、生活習性。
2、手指游戲、《快樂的小鼴鼠》音樂cd盒、小鼴鼠的課件。
3、幼兒學習資源3第24--25頁。
一、通過"切土豆請客"的手指游戲熟悉音樂節奏,引出小鼴鼠。
師:今天老師請客,請大家吃什么呢?請大家閉上眼睛來摸一下?
幼:土豆師:
1)、可是生的土豆怎么吃呢?我們炒一盤土豆泥,我們一起切土豆。
2)、拿出大土豆,放在菜板上,拿出大菜刀,我們一起切土豆。
3)、切切 切切 切切 切,哧哧哧哧 哧,哧哧哧哧 哧,(三遍)
4)、呀,土豆切好了,讓我們一起來做土豆泥吧,捶捶捶捶捶捶 捶,哧哧哧哧 哧,哧哧哧哧 哧,(三遍)
5)、呀,土豆變成土豆泥了,哇,好香呀,把誰給吸引來了呢?
二、老師出示課件邊放音樂旋律第一遍露出小尾巴,第二遍露出兩顆門牙。
師:猜一下這是誰?
幼:小鼴鼠師:哇,小鼴鼠來了,大家悄悄的閉上眼睛,聽小鼴鼠在干什么?(提問)
三、感受作品abac的結構師:小鼴鼠悄悄告訴我一個好消息,小鼴鼠今天過生日,他要我們去參加她的生日宴會,那我們排好隊出發吧,(聽音樂a排隊走)b段:聽到獅子聲音嚇了一跳后繼續走,小朋友們突然從一個坡上滑了下去。
a段:同a段c段:到了小鼴鼠家一起游戲,天黑了趕緊回家。
四、整體欣賞音樂,并啟發幼兒用動作表現。
師:小鼴鼠太調皮了,看這只調皮的小鼴鼠又在干什么?
1)、老師編講故事邊用手指表演:森林里住著一群小鼴鼠,每天他們都會排著整齊的隊伍,可是這只調皮的小鼴鼠總喜歡離開隊伍,但是到 最會回到隊伍來,因為一個人行走是非常危險的。
2)、教師繼續講述:突然,他聽到了一個可怕的聲音。好像是獅子的聲音,好像又不是,就整整隊伍繼續走。小鼴鼠們在一個小土坡上突然 滑了一跤,一下子滑了下去。
3)、教師繼續講述:小鼴鼠們繼續排著整齊的隊伍走。調皮的小鼴鼠還會繼續離開隊伍,但是到最后他們又回到隊伍中來。
4)、教師講述:它們來到了一片草地上,草地上有美麗的蝴蝶在跳著舞蹈。玩著玩著天黑了,大獅子要出來了,小鼴鼠們急急忙忙回家了。
五、用身體其他部位來表現音樂。
師: 調皮的小鼴鼠除了在肩膀上走還在那里走?
幼:頭上、腰上、腿、腳。
師:那小鼴鼠來到了頭上(隨音樂做動作)
六、游戲《快樂的小鼴鼠》
師:小朋友扮演小鼴鼠,老師當媽媽,大家一起等到朋友家,要求小鼴鼠把調皮的樣子表現出來。
活動中改變了老師聽著音樂先做示范或是將動作先灌輸給孩子們的做法,限制孩子就是只能做老師想到的動作。再就是教師適時退出給幼兒空間,還有就是老師沒有讓孩子坐下來。
在實施的時候首先音樂欣賞同時或者之后都是讓孩子們先感知想象創作動作,不能剝脫孩子的主體一直讓孩子們占有主導地位,教師只是協助。其次是互相學習,讓能力強的孩子進行展示,并鼓勵孩子們互相合作創編動作在最后的游戲鞏固中,教師退出,讓幼兒扮演互換角色可怕的動物、小鼴鼠進行展現,然后才是老師的有意識的加入豐富孩子們的動作。最后是沒讓孩子坐下來一直讓孩子感受音樂直接用肢體動作表現并講述,老師只是在孩子匱乏的時候給予指導。
這樣的改變首先在活動中幼兒興趣濃厚,積極投入到音樂中,幼兒大膽想象和創編動作,體現幼兒自主性、創造性。其次就是這樣讓幼兒能先自主體驗,音樂教育就是審美能力的培養,培養幼兒的審美能力首先要幫助幼兒感知、理解、熟悉音樂語言,這次活動每當音樂出現教師引導幼兒充分一眼音樂,從傾聽帶借助動作、語言以及回憶幫助幼兒體驗音樂、增強感受,在音樂基礎上進行創編。最后就是教師退出,讓幼兒引導帶領大家一起做動作,讓幼兒互換角色在集體活動中體驗到音樂游戲的快樂。
活動中存在的不足是因為是放開性的孩子們想象做動作個別幼兒放不開出現了模仿,還有就是違反游戲規則。因此在以后的音樂欣賞活動中要做采取的措施是:多多的讓幼兒自己表現感知到的音樂意境,感受到什么做什么,老師不能一再的示范,會讓孩子產生依賴感。針對違反規則的幼兒,老師不斷的提出新的要求讓孩子不斷的想就會讓幼兒集中注意力,不斷的變化幼兒才會有新的提升。
2023年大班音樂教案快樂的六一(實用19篇)篇十
123木頭人是一首歡快,節奏感很強的樂曲,形象突出此音樂分為ab兩段,a段 音樂節奏較慢b段音樂較快,有明顯的節奏區分有發號令的形式,另外,生活中幼兒都應該看過動畫片《巴啦啦小魔仙》,動畫片中有變身動作,因此根據此音樂設計了本次活動,讓幼兒在模仿、創編魔仙變身的過程中感受曲。用自己的動作和姿態,結合音樂去表現出木頭人,而這些動作又來源于喜愛的動畫片,從中體會音樂游戲的快樂,感受音樂的魅力,豐富情感體驗,提升藝術表現力。
1、聽辨感受音樂的旋律,學習玩小魔仙練反應、念咒語、選魔仙王的游戲。
2、能隨音樂的變化和節奏創編不同的魔法動作,嘗試傳兩根魔仙棒追逐跑。
3、體驗和同伴一起扮小魔仙做游戲的快樂。
4、對音樂活動感興趣,在唱唱玩玩中感到快樂。
5、讓幼兒知道歌曲的名稱,熟悉歌曲的旋律及歌詞內容。
1、重點:能跟隨音樂變化和節奏變換魔法動作。
2、難點:創編不同的么法動作活動準備。
一、學魔法:
嘗試小魔仙動作,初步感受音樂的旋律變化,熟悉游戲動作。
1、談話導入:小朋友們知道巴拉拉小魔仙嗎?那你們最喜歡哪些小魔仙呢?為什么呢?
2、教師示范,幼兒觀看魔仙練本領的動作。
提問:小魔仙,練本領時做了哪些事情?(點到哪里,哪里動練反應,還念起了咒語,提升魔力選出新魔仙王)3、幼兒隨音樂學習練魔法動作,教師完整示范。
二、學做小魔仙練反應隨音樂有節奏的創編不同的身體動作。
1、幼兒跟著教師做動作:今天我們要學習一個新魔法再聯系疑心魔法之前呢,我們先要讓自己的身體變得更靈活。
3、指導幼兒指哪兒哪兒動,鼓勵幼兒用不同的動作有節奏的表現音樂
三、小魔仙變身:
學小魔仙練變身的本領,能隨音樂念咒語,創編變身的魔仙動作。
1、幼兒學習咒語"巴拉拉能量呼卡啦卡小魔仙變身"。指導幼兒念咒語變身練魔法做不同的動作表示。
2、幼兒自由嘗試創編咒語的動作。
3、請四個幼兒展示變身動作隨音樂有節奏的練習念咒語變身的動作。
四、尋找魔仙王:
體驗和同伴玩游戲的快樂。
1、幼兒拉圓為晨魔仙堡教師做魔仙王帶領幼兒隨音樂試魔法本領。
2、教師說規則,念咒語變身后將魔法棒一個接一個的傳遞,直到第八位時停止第八位就是新的魔仙王新魔仙王拿到魔法棒后。要繞魔仙堡跑在音樂停止時回到原位。
3、跟隨新魔仙王練習新魔法,其他幼兒跟著新摩仙王做動作。(要求魔仙網址的動作要清楚一句,提升一個地方的能量)。
4、請幼兒互相對接,增加魔力。
幼兒到戶外練習魔法,玩游戲。
2023年大班音樂教案快樂的六一(實用19篇)篇十一
《指南》中指出:幼兒藝術領域學習的關鍵在于充分創造條件和機會,在大自然和社會文化生活中萌發幼兒對美的感受和體驗,豐富其想象力和創造力,引導幼兒學會用心去感受和發現美,用自己的方式去表現和創造美。為此,我選擇了日常生活中比較常見的煮面作為活動的切入點,讓幼兒在了解了煮面的過程的同時,感受面條的不同變化,在結合音樂節奏的明顯變化發揮想像,用夸張的肢體語言大膽模仿和創造性的進行表現。從而讓幼兒發現美,表現美,并體驗音樂游戲帶來的快樂。
1.感受樂曲的基本情緒以及明顯的`節奏變化,想象并用夸張的肢體動作表現面條的不同動態。
2.在音樂游戲中體驗自由表現角色的快樂。
3.初步欣賞歌曲,感受歌曲活潑歡快的節奏既充滿幻想希望的情感,并嘗試用語言進行表述。
4.在進行表演時,能和同伴相互配合,共同完成表演。
感受樂曲的基本情緒以及明顯的節奏變化,想象并用夸張的肢體動作表現面條的不同動態。
能大膽想象并創編表演動作。
音樂《快樂的面條》、煮面的視頻、廚師服和廚師道具等。
一、自我介紹,引出活動
二、觀看視頻,感受面條的變化。
1、播放視頻,引導幼兒觀察煮面過程中,面條的變化。
2.教師提問,引導幼兒感受面條的變化。
(1)師:小朋友們,我煮的面條是怎樣跳舞的?
(2)引導幼兒說說面條的變化。
三、感受樂曲的節奏,用肢體動作表現面條的變化。
1.鼓勵小朋友用肢體動作表現沒下鍋時硬硬的、直直的面條。
2.播放音樂第一段,集體表現下鍋之前面條的樣子。
3.鼓勵小朋友用肢體動作表現剛下鍋時慢慢彎曲變軟和廚師攪拌時的面條。
4. 播放音樂第二段,集體表現下鍋之后面條變軟和廚師攪拌時的樣子。
5. 鼓勵小朋友用肢體動作表現面條沸騰時不斷翻滾、轉圈、跳上跳下的面條。
6. 播放音樂第三段,集體表現面條沸騰時不斷翻滾、轉圈、跳上跳下的樣子。
四、組織、開展游戲
1.明確游戲規則和要求。
2.教師扮演廚師,幼兒扮演面條進行第一次游戲。
3.總結游戲,進行第二次游戲。
4.為客人老師煮面條,再次進行游戲。
五、結束活動師:啊!客人老師對我們煮的面條贊不絕口--太好吃啦!我們小朋友們都還沒吃到的,我們重新找間大"廚房"繼續煮吧!
課堂環節緊湊,幼兒在輕松的環境下享受,由于在游戲過程中,我講游戲規則不到位,導致幼兒在游戲過程有的搗亂,氣氛太過度的活躍,導致我控制不住場面。今后我要加強本班的游戲規則的培養,是幼兒愉快、友好的分享游戲樂趣。
2023年大班音樂教案快樂的六一(實用19篇)篇十二
活動目標:
1、在歌唱活動中體驗節日的幸福和快樂。
2、會用活潑歡快的情調,有表情地演唱。
3、能大膽表現歌曲的內容、情感。
4、在進行表演時,能和同伴相互配合,共同完成表演。
活動準備:
音樂磁帶。
活動過程:
1、在歡快的樂曲中自由做動作跳入活動室。
2、感受理解新歌。
(1)提問:六一節小朋友最喜歡趕什么?交流已有的有關六一活動經驗,與幼兒共同理解歌詞,跟著音樂旋律有節奏地朗誦歌詞。
(2)教師完整演唱歌曲,幼兒欣賞并感受歌曲活潑歡快的情調。
3、幼兒先分樂句,后整首跟唱歌曲。
4、幼兒戴著發套自由地演唱和表演歌曲,體驗節日的幸福和快樂。
5、復習邀請舞,進一步感受活潑歡快的節日氣氛。
教學反思:
六一之前我們是忙碌的,六一之后我們是收獲的、幸福的,這種幸福是和孩子們一起參與的各種活動,看著孩子們在各種活動中得到不斷地成長欣慰的幸福,這種幸福是“把節日還給孩子,讓每一個孩子都感受到節日帶來的快樂與收獲”這種理念?;顒幼屆恳粋€孩子充分展示了他們活潑的個性,給了他們一個平等的機會去參與,去體驗,去感受,使“六一”慶?;顒诱嬲蔀楹⒆觽冋故咀约旱拇笪枧_!
2023年大班音樂教案快樂的六一(實用19篇)篇十三
活動目標:
1、學習用圓和橢圓形畫出孔雀的主要特征,并能裝飾孔雀的尾翎。
2、鼓勵幼兒大膽的按自己的想象進行裝飾、色彩搭配漂亮。
3、大膽嘗試繪畫,并用對稱的方法進行裝飾。
4、引導孩子們在活動結束后把自己的繪畫材料分類擺放,養成良好習慣。
5、讓幼兒體驗自主、獨立、創造的能力。
活動準備:
1、范畫一幅。
2、油畫棒、勾線筆、幼兒用紙每人一份。
活動過程:
一、談話引出課題。
1、教師帶領幼兒跳孔雀舞進活動室,問:剛才我們跳得是什么舞(幼:孔雀舞)你們在哪里見到過孔雀。(幼:電視上、書上還有動物園)你們覺得孔雀美麗嗎?(幼兒:美麗)那孔雀美麗在什么地方,(幼兒:孔雀的尾巴會開屏、還有漂亮的羽毛)。
2、出示范畫:讓幼兒觀察孔雀的外形特征,了解其生活習性。
提問:
(1)孔雀長得怎么樣?你喜歡嗎?
(2)你知道孔雀吃什么嗎?(玉米、小麥、高梁、大豆及青草。
二、講解示范。
先用圓畫出孔雀的頭和身體,并添上孔雀的冠、嘴、眼、腿和爪子。然后畫半圓形的尾翎,尾翎要畫的大些,給裝飾花紋留下地方。
三、幼兒練習。
引導幼兒顏色搭配要漂亮。同時鼓勵幼兒多畫幾只孔雀。
四、講評。
教師點評,看誰畫的孔雀最美麗。
2023年大班音樂教案快樂的六一(實用19篇)篇十四
(教師)視頻素材、課件、畫筆。
教學過程。
1.談話引入。
播放視頻:著名舞蹈藝術家楊麗萍表演的孔雀舞。
猜猜:藝術家通過舞蹈語言表現了哪種動物的特征?
問:你喜歡這樣的藝術表現方式嗎?請學生模仿孔雀的造型,在音樂《金孔雀輕輕跳》中進行舞蹈表演。
2.出示課件,通過欣賞不同形式表現孔雀的藝術作品,學生評說其不同的美感。(有繪畫的、舞蹈的、演唱的、圖案的、雕塑等多元化形式。)。
3.揭示課題:今天我們根據孔雀的花紋特點學習設計圖案。(板書)。
4.研究花紋圖案的設計方法。
(1)請學生在生活中找出一些有趣的花紋圖案。
(2)討論:圖案中運用了哪些設計要素?
造型方面:重復、聚散、大小、疊加等組合方法,體驗不同的美感。
色彩方面:強對比、弱對比等用色方法。
5.小結:用大小不同、粗細不同、方向不同的點、線、面進行有秩序地排列,可以產生不同的美感。同時搭配和諧的色彩,更是錦上添花。
6.教師示范。
教師范畫,說說其運用的方法。
討論研究:還可以用哪些不同的表現方法?
7.學生創作,教師巡回指導。
8.作業展評。
用設計的圖案裝飾熟悉的生活用品。(師生制作一些鏤空的生活用品造型模板,將學生設計的圖案作品襯于模板之后,感受圖案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
評價的方式:自評、互評、教師點評等。
2023年大班音樂教案快樂的六一(實用19篇)篇十五
活動目標:
1、學習用圓和橢圓形畫出孔雀的主要特征,并能裝飾孔雀的尾翎。
2、鼓勵幼兒大膽的按自己的想象進行裝飾、色彩搭配漂亮。
3、大膽嘗試繪畫,并用對稱的方法進行裝飾。
4、培養幼兒動手操作的能力,并能根據所觀察到得現象大膽地在同伴之間交流。
5、引導幼兒能用輔助材料豐富作品,培養他們大膽創新能力。
活動準備:
1、范畫一幅。
2、油畫棒、勾線筆、幼兒用紙每人一份。
活動過程:
一、談話引出課題。
1、教師帶領幼兒跳孔雀舞進活動室,問:剛才我們跳得是什么舞(幼:孔雀舞)你們在哪里見到過孔雀。(幼:電視上、書上還有動物園)你們覺得孔雀美麗嗎?(幼兒:美麗)那孔雀美麗在什么地方,(幼兒:孔雀的'尾巴會開屏、還有漂亮的羽毛)。
2、出示范畫:讓幼兒觀察孔雀的外形特征,了解其生活習性。
提問:
(1)孔雀長得怎么樣?你喜歡嗎?
(2)你知道孔雀吃什么嗎?(玉米、小麥、高梁、大豆及青草。
二、講解示范。
先用圓畫出孔雀的頭和身體,并添上孔雀的冠、嘴、眼、腿和爪子。然后畫半圓形的尾翎,尾翎要畫的大些,給裝飾花紋留下地方。
三、幼兒練習。
引導幼兒顏色搭配要漂亮。同時鼓勵幼兒多畫幾只孔雀。
四、講評。
教師點評,看誰畫的孔雀最美麗。
課后反思:
本次活動是讓幼兒善于發現身邊的美,學會用藝術的形式表達美、創造美?!睹利惖目兹浮吠ㄟ^觀察發現孔雀羽毛的美感,再根據孔雀羽毛的特征設計花紋。在教學中,我通過跳孔雀舞、畫孔雀來激發幼兒繪畫的興趣,感受動物的美,陶冶了幼兒的情感。
不足之處:
個別幼兒尾翎畫的不夠大,很多細節還不夠完善(畫孔雀時,個別幼兒頭和身體的比例失調----頭大身體小)以后還要多思考把握好每個細節。
2023年大班音樂教案快樂的六一(實用19篇)篇十六
1.感知樂曲歡快、詼諧、跳躍的旋律。(重點)。
2.嘗試用身體動作模仿小象的基本形態來表現音樂的旋律。(難點)。
3.在活動中體驗與同伴合作表演的樂趣。
4.感知樂曲的旋律、節奏、力度的.變化,學唱歌曲。
5.初步感受歌曲中親切的情緒,用親切的語調唱歌。
【活動準備】。
布偶小象一只,配套教學cd片。
【活動過程】。
一、開始部分。
1.組織幼兒做端,準備上課。
2.出示小象引發幼兒興趣,導入課題。
二、基本部分。
1.出示掛圖,引導幼兒觀察。
提問:
(1)森林里有什么?
(2)小象們在做什么?
2.完整欣賞樂曲,引導幼兒講述聽完樂曲的感受。
提問:
(1)這段樂曲是幾拍子的?
(2)聽了這段音樂有什么樣的感受?
(3)你們覺得這首樂曲講了一個什么故事,你們聽了有什么感覺?
3.再次完整欣賞樂曲,感受樂曲表現得意境。
4.欣賞音樂,引導幼兒體會音樂的結構,并嘗試用身體動作表現出來。
提問:
(1)這段樂曲是用什么結構表現出來的?
(3)引導幼兒進行自由討論、講述。
5.根據教師的提示,幼兒聽著音樂做動作,教師指導。
6.聽著音樂,完整的表演。
三、結束部分。
1.教師總結,對幼兒進行環保教育。
2.下課休息。
【活動反思】。
在教唱這首歌曲時,首先讓學生說說小象有哪些特征,然后聽三遍音樂,讓學生說說,哪一句是問哪一句是答,按這節奏連歌詞生生對練跟伴奏練,最后學唱歌曲,即為歌曲律動。一節課下來,課堂氣氛活躍,學生很喜歡這首歌曲,表現得很好,通過多種形式演唱歌曲,使教學難點輕松解決,但這節課我認為不足的地方在于律動的地方,老師想讓學生自己隨著音樂律動,但是并沒有想象中的那樣活躍,老師先前也沒有將舞蹈動作編好,使這一環節沒有達到很好的效果,希望自己在以后的備課中,能夠更加完善,更加仔細。
2023年大班音樂教案快樂的六一(實用19篇)篇十七
活動目標:
1、嘗試模仿孔雀的各種動作,隨著孔雀舞音樂的節奏舞蹈。
2、感受傣族舞蹈的韻律和節奏,體驗共同跳傣族孔雀舞的樂趣。
活動難點:
起伏步的學習。
活動準備:
ppt課件、音樂。
活動過程:
一、交流經驗,引發興趣。
1、師:你最喜愛的動物是什么?用一個動作來表現它好嗎?
(幼兒大膽做動作并互相猜測動物名稱)。
2、師:在云南,西雙版納,也有一種美麗的動物,你們知道是什么嗎?(不知道)――教師做孔雀手勢提示。
3、跟著教師做孔雀手勢。
師:來,我們一起來做一做美麗的孔雀。這是一只神氣的孔雀,它的`頭高傲的挺直著,多美呀!好,孔雀放下來。
二、進入情景,分步驟學習舞步。
1、開著大巴去版納。
(1)師:想去看孔雀嗎?那就乘上我們的旅游大巴到西雙版納去,西雙版納比較遠,去的時候一定要系好安全帶。好的,起立,找個合適的空位子出發吧。
(跟著音樂師幼練習)。
2、教師做司機示范動作,探索屈伸的發力點。
(1)師:(示范動作)汽車在開的時候,我身體的哪個部位在動?(膝蓋)對,是我的膝蓋跟著車子一起在顫。
(2)身體起伏:看,前面一片小樹林,我們的巴士穿樹林啦!身體隨著大巴彎彎扭扭,朝這彎,朝那彎。
(3)上山路,點腳的動作:這是在干嗎?(上山路)對,上山路,膝蓋彎曲,山路旁邊是懸崖,快快起腳,慢慢落下?。ㄕ堄變褐攸c練習上山路部分――鼓勵幼兒試著練習起伏步)。
(4)起伏步練習:現在我們下車走走看看吧!走一走,走一走,左走走,右走走,西雙版納真美呀!
3、跟著音樂再練習一次師:乘客們,坐上大巴,聽著音樂,我們繼續出發啦!記得哦,上山路,穿樹林,應該怎么走。
三、嘗試表現孔雀的動態。
1、師:看到孔雀了嗎?聽,孔雀來了!一只美麗的孔雀遠遠的向我們走來。把你的小眼睛睜大了看,孔雀出來啦,多漂亮?。úシ耪n件)。
2、師:這是傣族的竹樓,孔雀就住在這兒。這是什么顏色的孔雀?(白孔雀)。
3、(出示孔雀開屏圖片)我們也來開開屏,幼兒張開手臂上下舞動。
4、欣賞孔雀舞,模仿與學習孔雀的各種形態。
師:瞧,這是誰呀?――這是舞蹈家,他們跳的就是孔雀舞。這個動作是孔雀在做什么?說一說,你看到的孔雀正在做什么?(請幼兒個別示范――幼兒集體練習――看課件欣賞動作)我們一起來學一學。
1、孔雀的頭怎么做呀?――三根手指三根毛,要豎直,高高的在頭上。
2、孔雀理理自己的羽毛。
3、孔雀開屏。
4、孔雀喝水。
6、幼兒與教師跟這音樂共同演繹孔雀。
師:那現在,我,大孔雀,帶著你們小孔雀,一起跟著音樂快樂起來吧!
四、活動延伸。
(1)欣賞歌曲“孔雀飛來”
師:聽,孔雀飛來啦,小孔雀們長大了,孔雀媽媽邀請你們來跳舞。當孔雀媽媽邀請到你,你就來到舞臺上舞蹈,當媽媽請到下一只小孔雀,你就要立即擺個最美的造型不動。
(2)一個個幼兒扮演小孔雀表演孔雀舞蹈。
2023年大班音樂教案快樂的六一(實用19篇)篇十八
1、培養投入地學習的良好態度和習慣,對自己的學習感興趣。
2、培養積極的思辨習慣。
3、愿意大膽嘗試,并與同伴分享自己的心得。
4、鼓勵幼兒大膽的猜猜、講講、動動。
活動準備。
未經剪輯的新聞錄像。
過程與指導。
一、看錄像。
1、交代任務:關于“孔雀能不能吃”的問題,今天,我們來開一個辯論會。
孩子根據自己的觀點,自由分成三組:能吃、不能吃、多了吃少了不吃。
孩子邊看錄像,邊綜合自己和父母的觀點,并推薦一人主要發言。
2、簡單重現錄像的內容。
二、自由辯論。
老師:誰主張可以吃?說說你的理由。誰主張不可以吃?也說說你的理由。
孩子的辯論相當激烈,在與同伴的互動中,孩子們放棄原有的理由,而積極應對同伴的意見,思維處于非?;钴S的狀態。
幼兒:可以吃,因為那是養殖的……不可以,養殖的全吃完了怎么辦……怎么會,大孔雀會養出小孔雀的……萬一把母孔雀吃了呢(這是一些好心的孩子的愿望)……怎么會,養殖場的老板沒那么笨吧……我反對,為什么一定要吃孔雀呢…···它的'藥用價值高啊……其他的食物,藥用價值也很高,為什么一定要吃孔雀呢(沒人反駁)……它的味道鮮美……其他的食物味道也很鮮美啊,干嗎要吃孔雀呢……就是,再說,養殖場的第一只孔雀一定是野生的,那不也是吃野生的孔雀了嗎……我反對,我認為,孔雀多了就吃掉一點,少了就不吃……(爭論還在繼續)。
三、將記錄布置成一個專欄。
老師:你們真的很能干,你們已經懂得講道理了。為了讓更多的人知道你的理由,請把你們的記錄布置出來讓更多的人看。
孩子們分成三個小組布置展示板。老師提示:怎樣才能讓別人注意你們的版面呢?對!越醒目越好。
版面放在教室門口,供來往的家長和同伴參觀。孩子們很有成就感,有許多孩子拉著自己的家長,在展示板前津津樂道地解說呢。
反思。
1、關于選材,大班孩子對生物現象已經開始注意,所以,這個內容很受孩子的喜歡。
2、這種記錄的方式,很適合孩子表現自己。所以,在第一個活動中,我采用孩子相互合作的方式,但有的獨立性很強的孩子,要一個人做,所以,應該把“規定合作“改成“可選合作”(即可以合孩子是作,也可以不合作)。
3、孩子在第二個活動中,辯論的思路在老師的引導中漸漸初露鋒芒(當正反兩方有一方啞然時,我就成為那一方的成員,以此引導孩子的思路)。
4、在活動中,孩子的記錄水平有顯著差異。有5個孩子在記錄中,感到為難。所以,合作要求的提出,對能力弱的孩子,是需要的(因為,聽課老師認為有的孩子的主動性沒能發揮,其實,合作給了他們補拙的環境)。
5、關于主題環境的布置,要求既要給孩子一種成就感,又要給孩子以相互學習的環境。
小百科:孔雀僅2屬3種??兹笇侔?種,全長達2米以上,其中尾屏約1.5米,為雞形目體型最大者。頭頂翠綠,羽冠藍綠而呈尖形;尾上覆羽特別長,形成尾屏,鮮艷美麗;真正的尾羽很短,呈黑褐色。雌鳥無尾屏,羽色暗褐而多雜斑。
2023年大班音樂教案快樂的六一(實用19篇)篇十九
活動目標:
1、學會彈簧步,運用肢體語言表現自己對孔雀的認識與喜愛。
2、體驗用舞蹈表現的快樂。
活動準備:ppt課件、音樂。
活動過程:
一、交流經驗,引發興趣。
1、師:你們去過動物園嗎?動物園里會有什么小動物?誰能用動作來告訴我?
2、幼兒大膽做動作并互相猜測動物名稱。
3、師:這些小動物都來自各個地方,那么在美麗的`西雙版納云南那邊也有一種美麗的動物,你們知道是誰嗎?(不知道)——教師做孔雀手勢提示。
4、跟著教師做孔雀手勢。
二、進入情景,學習舞步。
1、師:想去看孔雀嗎?那就乘上我們的大巴士到西雙版納去,西雙版納比較遠,去的時候一定要帶好安全帶。
2、師:我們的車子一會兒開得快一會開得慢,而且還有山路,很崎嶇,你們一定要跟上哦!
3、教師以駕駛員的身份示范動作,區別慢慢開與快快開的差別。
4、幼兒跟著音樂與教師一起搭乘大巴。
5、著重講解彈簧步:膝蓋要彎曲,左腳一步右腳一步,要有彈性,膝蓋不彎曲就會很僵硬。
三、嘗試表現孔雀的動態。
1、師:你們覺得孔雀來了嗎?聽孔雀來了!遠遠的一只美麗的孔雀漸漸地向我們小朋友走來。出來了嗎?當我們眼睛睜得大大的時候,孔雀就出來了,多漂亮?。úシ耪n件)。
2、師:這是傣族的竹樓,孔雀就住在這兒。這是什么顏色的孔雀?(白孔雀)。
3、(出示孔雀開屏圖片)我們也來開開屏,幼兒張開手臂上下舞動。
4、瞧,這是誰呀?——這是演員,跳的是孔雀舞。
5、學著模仿與想象孔雀的動作。
1)孔雀的頭怎么做呀?——三根手指三根毛,要豎直,高高的在頭上。
2)孔雀理理自己的羽毛。
3)孔雀開屏。
4)孔雀喝水。
6、教師示范——將所有的動作編進音樂里。
7、幼兒與教師跟這音樂共同演繹孔雀。
8、請幼兒交流自己不同的孔雀動作。
9、想象走路的孔雀樣子并創編舞蹈動作——配音樂加上彈簧步。
四、活動延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