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后感是種特殊的文體,通過對影視對節目的觀看得出總結后寫出來。那么你會寫讀后感嗎?知道讀后感怎么寫才比較好嗎?接下來我就給大家介紹一些優秀的讀后感范文,我們一起來看一看吧,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讀后感的作文300字篇一
對于獾這種生靈的認識,我還是源于20多年以前。那時還是個半大孩子,記得是在一個大夏天,我穿著短褲,手里面提著2個暖水瓶,正走在校園的操場邊,不知從哪里飛過來一只足球重重的砸在了暖瓶上,暖水瓶“彭”的一聲巨響,立馬炸裂開,滾燙的開水一下子都灑在我的腿上。被開水燙傷的地方火辣辣的疼,沒幾分鐘,從大腿到小腿起來一長串的水泡,葡萄般大小,周圍皮膚通紅,看著觸目驚心。我不知所措的站在那里,正不知道該怎么辦的時候,周圍看熱鬧的人中有一個老太太,過來給我說她的家就在附近,家里有獾油,抹上獾油以后,水泡很快就會消去,而且還不留疤痕。對這這老太太的說法我并不太相信,但在那種情況下也沒有別的選擇,于是就一瘸一拐的跟著她,到了不遠處她的家里,坐在凳子上,看著那老太太拿出來一小瓶淡黃色的油來,用棉棒蘸著,一點一點的給我涂抹在燙傷的地方。看來這黃色的油狀液體,就是獾油。抹上獾油,在那老太太家里休息了有一個多小時,看著外面天漸黑,我執意要走回家,老太太又給我用獾油抹了一遍燙傷,然后把那一小瓶獾油送給了我,告訴我怎么使用,然后才送我出門,看著我一步一拐的往家走去。之所以走路一瘸一拐的,是因為燙傷的那條腿皮膚繃得緊緊的,上面掛著一溜的水泡泡,走路根本就不敢抬腿彎腿,好像一彎腿那些水泡就要掙破的感覺,所以只能那么一條腿直愣著邁步,慢慢的走,那動作看起來很怪異。
沒幾天我就明白了,老太太確實說的沒錯,這獾油對燙傷治療很神奇。大概有五六天的樣子,我被燙傷的那條腿不僅完全康復,而且皮膚上幾乎沒有留下任何的痕跡。所以很多多年過去,我的心里都對那個老太太充滿感激,但是可惜的是一直到現在,我都不知道那個老太太是誰,那時候年齡小,還沒有學會怎么去感激一個幫助過自己的人。幾十年過去,我在社會上經歷了很多的事情,現在我懂得如何去回報別人,但是我早就離開家鄉很多年,細細想來,兒時的遺憾唯獨這件事讓我始終掛在心上,而那老太太恐怕現在已經不在人世間。所以從那以后,獾,在我的心里,就是一種精靈小巧,招人喜愛的友善動物的化身,魯迅的小說《閏土》里所提到的偷吃西瓜的動物“猹”,現在想起來,或許就是獾吧?但是究竟它長的是一個什么樣子,我始終不得知,從沒見到過活的獾,甚至是它的皮毛也未曾見過。
說起來也巧,某個冬天晚上,一個東北的朋友和我在網上聊天,不知為什么,忽然話題轉到了獾上,于是我又想起多年以前被燙傷抹獾油的事情來,把這個故事給朋友講完,他聽了,一連發過來十多個笑臉,說:
“那老太太真是一個好人。獾油我沒有,送給你兩張獾皮吧。可以當坐墊,保暖透氣,預防痔瘡。”
我聽了,只是呵呵,沒太當回事兒。朋友和我只是網絡朋友而已,雖然聊得很投機,但是素昧平生從沒有見過面。在這個誠信缺失的年代,簽字畫押的合同都可以不算數,別人隨便說說的話也就是當聽聽而已。沒成想幾天以后,我在辦公室里忽然接到一個從東北寄來的快遞,看看寄件人的名字,我并不熟悉,打開了一看,原來是兩張完整的獾皮,有頭有尾,灰中帶白的皮毛細膩而柔順。我一下子明白了,這應該是前幾天和我聊天的那個東北的網友給寄過來的。當天晚上,和那朋友聊天的時候,我一再的感謝他,并表示要把錢給他打過去,但是網友死活不肯收,一直到現在也沒收。這兩張獾皮我一直在用著,辦公室的椅子上放一張,車里面座椅上放一張,這樣不論我是在室內還是出門,總能一屁股就坐在柔順而溫暖的獾皮上,就這樣陪伴著我度過了寒冷的冬天。
不湊巧的是,前幾天孩子不小心手面被燙傷了一點,也腫起來了一個葡萄般大小的水泡,看著孩子當時疼的呲牙咧嘴的樣子,我一下子又想起我用過的獾油來,可是當年老太太送給我的那些獾油,早就扔掉了,去小區門診上問了問,也沒有賣的。于是我趕緊上網,找了一個評價最高的賣家,以最快的速度在網上買了一小瓶獾油。現在快遞的速度真是沒的說,第二天獾油就收到,那油也是淡淡的黃色,但是看著挺稀。在我的堅持下孩子抹上獾油,幾天過去,水泡倒是消下去了,但是手面上落下的傷疤卻是非常的明顯,看來這次獾油沒起什么作用呢。孩子對我頗有怨言,似乎我講的那事情是騙人的,在手背上留一塊燙疤非常的難看,于是我只好帶著他去醫院,掛皮膚燙傷號,看專家,開了好幾百塊錢的藥,心里這才踏實了許多。經歷了這一次折騰,現在孩子對于我講的獾油的故事非常的不屑一顧,在他的眼里,似乎這一切都是假的,他說:
“獾油可能有點作用,但是現在哪里還有這么好的老太太呢?不賴上你,就算不錯了。”
我看著孩子說話的表情,感到很無語,面對孩子質疑一切的態度,我不知道該如何給他解釋。晚上和東北的朋友聊起來獾油沒起作用的事情來,朋友在線上哈哈的笑,接著給我打字,發過來一組冷笑話:
官員說我不知道什么是請客送禮, 紀委笑了
導演說我和女豬腳只是普通朋友, 影迷笑了
攤主說我這肉基本上沒怎么加水, 顧客笑了
足球裁判說我從來沒收過黑錢, 球迷笑了
小姐說這是我的第一次, 嫖客笑了
獾油賣家說我這獾油絕沒有摻假 你笑了
哈哈哈哈哈。真是太有才了!說實話,看到最后我真的笑了,而且笑得幾乎掉出淚來。
讀后感的作文300字篇二
今天終于把《穆斯林的葬禮》這本書看完了,我懷著極其復雜難以捉摸的情緒,開始寫這篇讀后感。
從學校里接到濤哥閱讀任務的時候,我并未在意,單純這個題目也未深究,等到讀到一半的時候,哦!才感覺到了葬禮-死亡的氣息。主人公新月那甜美的笑容和脫俗的氣質深深地攫住了我的心。我就想如果我會畫畫該有多好,把她那種超凡的微笑畫出來,可是我又不忍,無奈,任何畫筆都難以描摹新月那種美,還有那淡淡地憂郁。
一代人,一家人,一個時代,兩個民族。
梁亦清,韓子奇,梁君璧,梁冰玉,韓天星,韓新月,這個穆斯林家庭;奇珍齋,“博雅”宅,燕大校園,這幾個地方是主人公魂牽夢繞割舍不斷的根基。哦,對了,還有楚雁潮,這個談吐儒雅,細心熱烈的年輕助教。
一個人的生命難道如此脆弱嗎?為什么災難要一次又一次降臨在這個純潔美麗的十八歲女孩身上?為什么要讓親人離散,白發人送黑發人?韓子奇悲傷,韓太太悲傷,楚老師悲傷,悲傷的不應該僅僅是他們,還有那個時代!
白手起家的小奇子,為了報恩,與師傅之女梁君璧結合,共同撐起了搖搖欲墜的家。但是,什么是愛情一直在韓子奇的心中打了一個問號。他只知道報恩報怨,從未體會過什么是真正的愛情,直到梁冰玉病重時的那一刻,當兩雙手相握,兩顆心緊貼時,已到中年的已經有了妻室子嗣的韓子奇和正在青春熱血的梁冰玉相愛了,這是一次不畏世俗的相愛,并且新月誕生,成為他們愛情的結晶,也是他們愛情的犧牲品!可憐的新月兩歲便離開了生母,可愛的新月無憂無慮地成長,成長為老師眼中的得意門生,爸爸眼中的掌上明珠,得到了好姐妹陳淑彥所認為的“幸福”。要強的她沒有填寫第二志愿,直接考入了燕大,當然,也是她的“小姨”曾經就讀的學校。她在二十七齋有了好姐妹,她在備齋有了親愛的老師,爸爸是國家干部,哥哥是工廠工人,雖然不是非常富裕,但是在別人眼中也是相當perfect了。(起碼我讀到那里的時候是這么想的)
然而故事卻不會朝著完美的方向發展,從什么時候開始的波瀾呢?我記得是這樣的:天星操辦婚事需要錢——韓太太逼迫丈夫賣掉乾隆翠——韓子奇重見乾隆翠悲憤交加意外出車禍——新月著急見爸爸心臟病發——新月在哥哥婚事后情加重——楚老師表白——韓太太阻止——姑媽突然離世——新月病危——新月抱憾而死——博雅宅覆滅——韓子奇離世——“小姨”回家,卻是物是人非親人離世——完
還記得楚老師說過的話:“愛就是愛,它是人類自發的美好情感,我因為愛你才愛你,此外沒有任何目的!不要用‘自我犧牲’這樣的詞藻來貶低我,我們雙方都不是祭壇上的羔羊,我們付出了愛,也得到了愛,愛得深沉,愛得強烈,愛得長久,這就是一切!”
我今年才18歲,我不懂什么叫愛情,當然更沒有體會過。當我看到這段話的時候,我震驚了,不是因為它有華麗的辭藻,是它熾熱的感情和真摯使我感動,愛不是自我犧牲,愛不是憐憫你,因為愛所以愛,不含任何的動機或者其他。
——當愛情叩動她的心扉的時候,卻感到迷茫,“老師,這就是……愛情嗎?我們之間是愛情嗎?”
望著這個純真的少女,楚雁潮的心在顫抖:“新月,”他說,“愛情,是人類最美好的感情,當兩顆心經歷了長久的跋涉而終于走到了一起,像鏡子一樣互相映照,彼此如一,毫無猜疑,當它們的每一聲跳動都是在向對方說:我永遠也不離開你!那么,愛情就已經悄悄地來臨,沒有任何力量能把它們分開了!”——
這是楚老師向新月表白時說的話,也許會有人認為這是一個老師給他病重的學生的安慰,是同情。前面我已經說了,他們的愛不存在同情或者憐憫,不允許梁君璧這種人來玷污。“一日為師徒,終生為父子。”老話說的沒錯,但是在這對熾熱地向往事業與愛情的年輕人面前,不是所謂人們口中扯不清道不明的師生戀,而是對愛情的執著與追求!這份感情是梁君璧一輩子無法體會到的,這是梁君璧的悲哀,也是封建傳統婦女受生活逼迫的那個時代的悲哀!試想一下,多么青澀的面龐,當愛情撞擊她的心扉的時候,她是何等的激動和忐忑,“老師,這就是……愛情嗎?我們之間是愛情嗎?”
唉!我知道,新月不想走,她有她所熱愛的事業,她有她所熱愛的姐妹和親人,她有她所思年的生身之母,更有她的愛——楚雁潮。但是沒人能夠救她了,包括她的楚老師,她受的苦還不夠嗎?!為什么這么多的身世迷茫這么多的冷嘲熱諷要壓在一個柔弱而又表面堅強的肩膀上!?公平嗎!?
偌大的北京城,偌大的中國,浩浩蕩蕩的歷史洪流,不會銘記這個不起眼的小丫頭,時代的腳步不會因為她而停留,甚至連她的“拉赫”(墳墓)后來也夷為平地。所有的這一切好像不是為了這個姑娘而準備的,她悄悄地從倫敦的產房里來,又悄悄地從簡陋的“旱托”(尸床)走,留給世人什么呢?
她熱愛的翻譯事業,她陶醉的小提琴《梁祝》,她的愛,也都隨著臨走前不安的喘息和羸弱的身軀一并進入了泥土。接受真主的審判,相信她一定能進天園的吧!摁,一定的!
在這里,我不想大談特談見解,更不敢對愛情下個定論,只能淺薄的說一下我的理解。親情愛情友情,人是感情動物,不能像老子莊子所倡導的那樣“民至老死不相往來”,而是生活在集體環境里,需要情感來澆灌,接下來就看處理這些感情的方式了。
韓子奇性格難以捉摸,他可以讓在牛津大學就讀過的妹妹深愛,他可以讓奇珍齋重現往日輝煌,他是玉王,是同行中的佼佼者,但同時他的懦弱和反復令梁冰玉憤而離去,令新月屢次受“媽媽”的傷害,對梁冰玉和梁君璧來說,他不是個稱職的愛人,對新月天星,他也不是個稱職的父親。
梁君璧是個封建家長制度的代表,她親手籌劃斷送了兒子天星的幸福,而且親手把新月送上了絕路,這一切的一切足以使真主憤怒,但是她卻執迷不悟,一心以為自己這是為孩子好。難道她的命令比兒子的幸福更重要?她的面子比女兒哪怕是說外甥女的性命更重要?糊涂!
韓天星那種性格外弱內強,是個有責任心的老實人,他顧家顧父親顧母親顧妹妹,但是為什么不果斷制止母親對新月的偏見?(當然,我說這些可能膚淺了,我暫時未能真正理解更深層的原因,我相信作者霍達前輩一定有她自己的寫作目的的。)
而最perfect的新月卻是一個最最最弱勢的人,把光輝集中在一個最柔弱最容易摧毀的人身上,可能也是一種手段吧!她清純可愛,我看來是那種不施粉黛便能使周圍的人神清氣爽的女孩兒,楚老師談吐文雅,而又積極上進,他表面的文靜襯托的.是內心的剛強與熾熱,他熱愛詩人拜倫,尊敬導師重視執教,又不放棄自己額外的翻譯夢想。魯迅的《鑄劍》開始翻譯的時候,新月剛跨入燕大,是何等的活潑可愛健康,而當故事新編中最后一篇《起死》結束的時候,新月的生命也走到了盡頭,早早的告別了這個世界,這個令她留戀又使她心生畏懼的世界,走時帶著生母不曾見面的遺憾和對愛情的希望。
《起死》中:“莊子為什么要給五百年前的骷髏‘起死’?”
“也許,是要他重新生活一次。人生雖然艱難,生命畢竟可貴。莊子認為人生應該像鵑鵬展翅,扶搖而上九萬里,絕云氣,負青天!”
那么,請你再給新月起死吧!!!!!
悠揚的小提琴在回族公墓響起,一首《梁祝》,或許在地下長眠的新月能夠感受到楚老師那凄婉的琴弦吧……
題外話:為什么悲劇才會讓人銘記?《哈姆雷特》里的莪菲麗亞,《羅密歐與朱麗葉》里的朱麗葉,牛郎與織女,千百年來重復的一個話題——悲劇。或許悲劇才會引發人們對人類自身的思考,對時代的反省吧!寫到這里不禁佩服這本書的作者——霍達
感謝她寫了這部奇書,有人曾說:“讀一本書改變一個人。”今天,我寧愿接受這改變,受一次人格與智慧的“大凈”。
讀后感的作文300字篇三
你們知道《伊索寓言》是誰寫的嗎?那就是伊索,我來介紹他一下吧。
伊索2500年前出生于希臘。伊索小時候不會說話,他只能發出一些奇怪的聲音,只能用手勢來表達他的意思,鄰居們認為他是一個瘋子,但是他的母親卻非常愛他,沒有放棄對他的教育,常常講故事給他聽。
母親去世后,伊索跟著照顧過他的老人,離開家到各地去瀏覽,同時也學到了許多關于鳥類,昆蟲類和動物的故事。他們在一起生活。后來有一天,伊索被牧羊人賣了,成了一個奴隸。
有一天,伊索夢見了幸運女神把手伸進他的嘴里,放松他的舌頭,醒來后,伊索驚喜的發現自己已經可以說話了。從此,伊索就開始講故事給人們聽了。
好了,介紹完伊索后我們來講講這書里的故事吧。
讀了這本書我認為有幾篇寓言寫的很好。如;《卡桑德的預言》,這個故事主要講了有一只燕子因為每年都要旅行,所以知道很多事情。
一天,他發現了一種樹會產生黏膠,一停上去就會被黏住的,于是他召集了所有鳥談此事,可小鳥們卻不以為然,認為燕子說的不對。燕子聽后非常的傷心,不久每棵樹都分泌起了黏液,吸引了大量的蟲子,鳥兒們成群結隊的飛到樹上,可正如燕子說得一樣小鳥們被粘住了,說是,人們只聽得進去和自己一樣的意見,只有遇到大難時才能體會到忠言逆耳利于行的道理。
小朋友們,你們看過《伊索寓言》了嗎?沒看過的趕快看看哦!
讀后感的作文300字篇四
在一個仲夏的黃昏,又一次翻開《鐵絲網上的小花》,又一次震撼我的心靈。
沒有血腥的殺戮,文章始終以平實的語言講述戰爭的殘酷和猶太人民的苦難。可傳達的卻是戰爭史沉重的氣息……
是的,我的瞳孔里分明看到了歷史斑駁的痕跡,那段不堪回首的苦難史。整本書的色調都是陰冷灰色的,隱含著晦澀的氣息。只有羅斯.布蘭奇頭上鮮紅的蝴蝶結和紅色的納粹旗幟,打破了這灰暗的氛圍。鮮紅的蝴蝶結是善良純真的代表,而納粹旗幟的紅色確是邪惡的象征。那么刺眼的紅色,撼動了我的心靈。
二戰期間,在德國的一個小鎮上,住著一個叫羅斯.布蘭奇的小姑娘,她見證了納粹的殘酷與罪惡。
“羅斯.布蘭奇站在階梯上,看見一輛汽車停了下來,士兵們在修理車子。一個小男孩從裝滿男男女女的囚車上跳下,企圖逃走,卻被迎面而來的鎮長攔住了去路。小男孩呆聳著腦袋,乖乖地舉起雙手,被納粹士兵押回到了囚車上。不一會兒,囚車載著那些人遠去了……”
天空是灰色的。
羅斯.布蘭奇對這一切充滿好奇,盡管周圍的世界依舊如此真實。“我隨著車輪的痕跡走了很長時間,不知不覺中已遠離了城鎮,進入到樹林,發現了一片開闊地。遠遠望去有一道帶刺的電網。”羅斯.布蘭奇驚奇地發現電網里面是一個集中營,而很多猶太人,被關在里面。
那些猶太人穿著單薄的條形圖案的囚服,左胸上都戴了一個黃色的六角星(納粹分子強迫猶太人佩戴的標志)。無論是大人還是小孩,都瘦骨嶙峋,面無血色。一個瘦弱的小男孩,臉色慘白,兩只空洞的眼睛深深地凹下去……羅斯.布蘭奇的心仿佛被狠狠地揪了一下,莫名地疼痛。她把身上帶著的面包小心翼翼地從帶刺的鐵絲網間隙里遞給了他們。
“他們站在長長的木屋前。太陽落山了。起風了。我感到冷了。”
黃昏拉長了猶太人的影子,三五成群,很悲壯的感覺。我也感覺冷了。我的瞳仁鍍上了沉重的憂傷,一陣寒意直襲心間,刺得生疼。
罪惡的納粹怎能忍心摧殘他們啊?他們都是活生生的生命啊,還有一些僅僅是涉世未深的孩子。納粹怎能殘忍地實行滅絕種族的政策?僅僅是因為他們的狼子野心,就要讓千千萬萬的猶太人民飽受苦難和壓迫,徘徊在生與死的邊緣?難道在利益面前,就可以將人的生命肆意蹂躪?
慘絕人寰!
感謝上蒼,還有羅斯.布蘭奇這么善良純真的孩子,關懷著那一個個苦難的靈魂。透過鐵絲網傳遞的不僅僅是食物,更是希望與愛。至少還有她,所以人類良知的火焰才始終不熄。
一直相信只有年輕的心才是純凈的。從未受到塵俗污染的心懷,永遠傳遞著善性,永遠閃耀著人性的光輝。更難得可貴的是,在那個戰爭的年代,同樣作為德國人,在納粹恐怖宣傳的籠罩下,羅斯.布蘭奇卻甘愿冒著風險去給猶太人送食物。這,就是至善!
蒼白的冬季一天一天地過去了。羅斯.布蘭奇一如既往的盡可能帶多點食物,給那群困苦的猶太人。斑駁的世界里,周遭的事物都在劇烈地變化著。鎮上傷亡的士兵越來越多,老百姓攜帶著大包小包紛紛逃難去了。
那天,羅斯.布蘭奇又去了那片樹林。還是那片樹林,可是什么都變了。樹林中間空蕩蕩的,集中營消失了,只剩下寂寞的鐵絲網,還有幾個納粹士兵。在大霧彌漫的樹林里,有人開了一槍……
寂寞的鐵絲網上,象征小主人公的小花枯萎了,可是更多美麗爛漫的花兒盛開了。春風將平野山丘涂抹上生機盎然的新綠。鮮艷的番紅花從地下冒出了芽,綴滿山坡。漫山遍野林木蔥蘢,生機勃勃。
那是春天在歌唱。
羅斯.布蘭奇以她純真善良的心融化了冰雪,我們終于迎來了光明的世界。亙古不變的是戰爭,呼吁和平,拒絕戰爭卻是我們永恒的口號。
我始終相信,人本善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