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班教案是為了指導教師在小班教學中合理安排教學活動而編寫的教學計劃。小班教案范文是教師提高教學質量和效果的重要參考資料。
小班到0教案參考范文(18篇)篇一
1、出示已經添畫好的綿羊,引起幼兒興趣。
教師:這是什么?綿羊身上有什么?
2、引導幼兒探索表現羊毛的方法,學習用螺線形線表現卷卷的羊毛。引導幼兒觀察羊毛,了解其形狀特征。
教師:羊毛是什么樣子的?教師邊講解邊示范用筆從中間往外一圈一圈地畫羊毛。
教師:剛才老師是怎么畫羊毛的?還可以怎樣畫卷卷的羊毛?啟發幼兒想出:從外往里畫卷卷的羊毛,可以順時針、逆時針等。請個別幼兒到黑板前面來,畫一畫羊毛。
4、引導幼兒給白色的綿羊添畫許多卷卷的羊毛。
展示幼兒作品,教師進行簡單評價。
小班到0教案參考范文(18篇)篇二
活動目的:
1熟悉歌曲旋律,能夠跟隨老師有情的唱歌曲。
2、學唱附點音符,感受歌曲的優美意境。
3、引導用洪亮的嗓音唱歌。
活動準備:
了解春天的景象,抒發對春天美好景色的回想,春天掛圖一幅。
活動過程:
一、發聲練習。
引導幼兒唱《跟我唱》,學習附點音符的唱法。
二、談話春天,引發幼兒對春天的美好向??
現在是什么季節?你是從哪里感受到春天來了?
你最喜歡春天的什么地方?為什么?
(引導幼兒從人們的活動、穿著及大自然的變化進行聯想,豐富幼兒對春天的多重認識)。
三、出示春天掛圖,教師朗誦詩歌,引導幼兒欣賞歌曲里的春天。
1、出示掛圖,引發幼兒思考。
圖片上有什么?這是什么季節?從哪里可以看出來?
如果把這幅圖片編成一首歌,這首歌的旋律應該是什么樣的?
2、朗誦詩歌《春天是個淘氣包》,并請幼兒回答問題。
這首詩歌的名字是什么?什么是淘氣包?
詩歌里為什么說春天詩歌淘氣包?(引發幼兒用詩歌里的語言進行描述)。
3、老師再次朗誦詩歌,引發幼兒美的感受。
4、老師引導幼兒共同朗誦詩歌。
四、教師示范唱,引導幼兒熟悉樂曲旋律。
老師要把這首好聽的詩歌編成一首優美的歌曲,引發幼兒唱歌的欲望。
春天碰到了什么?小草和小花被染成什么樣的了?
春天牽出了什么?把什么引來了?它是怎樣歌唱的?
(重點練習第一段和第二段的中間部分)。
五、教師與幼兒共同演唱,鼓勵表情豐富,聲音優美動聽的幼兒。
2、自選同伴表演唱。
4、獨立演唱歌曲。
活動結束,
引導幼兒在活動區中表演唱。
小班到0教案參考范文(18篇)篇三
1、講南瓜燈的傳說,引發幼兒好奇心。
2、請幼兒說說都聽過哪些關于萬圣節的故事。
3、觀看視頻,具體的了解萬圣節的由來和傳說。
4、你們喜歡南瓜燈不?那我們動手做一個屬于自己的南瓜燈好不?
二、南瓜燈制作步驟。
1、先切割開南瓜的頂蓋,要切成六邊形,以免蓋上時掉進去。
2、把里面的南瓜籽用小勺挖出來,準備雕刻的地方刮薄瓜皮。
3、圖案或表情粘貼在南瓜上,用彩色筆在南瓜上畫出輪廓,在進行雕刻。
4、在雕刻中要有耐心,用裁紙刀雕刻時要注意安全,以免手受傷。
5、雕刻完后,把南瓜擦干凈,把蠟燭放好,點著,完成!
三、小結。
1、這節課需要兩位老師配合,在下面指導幼兒。
2、在教學中要經常互動,可以問問幼兒喜歡什么樣的表情。
3、在雕刻部分選好圖案后只需要教雕刻技巧,之后教師逐一指導幼兒。
4、本節課的工具會給幼兒帶來危險,各位教師一定要注意幼兒安全。
小班到0教案參考范文(18篇)篇四
——現在已經是春天了,讓我們一起去外面走走看看吧!(出示課件)。
——春天來了,小燕子從溫暖的南方飛回來,小熊小蛇青蛙從冬眠的洞里鉆出來游戲。柳樹光禿禿的樹枝上長出了一個個綠綠的小嫩芽,柳條披上了綠衣裳。迎春花、櫻花、桃花、白玉蘭、山茶花都開放了。
天氣漸漸暖和了,我們脫去了厚厚的棉襖帽子手套,穿上了輕便的衣服,一起高高興興地春游去!
——我們來到了一片綠色的大草地!哇!你們看是誰飛來了?(蝴蝶)。
二、美麗的蝴蝶。
1、看看蝴蝶:讓我們到蝴蝶王國去看看吧!
——蝴蝶身上有什么?
——蝴蝶身上還有五顏六色的花紋和圖案呢!
2、說說畫畫蝴蝶。
——蝴蝶還有一個小秘密,他的左邊和右邊的大小、花紋和顏色都是一摸一樣,就叫對稱對稱,高。
——讓我們一起來畫畫這些美麗的蝴蝶吧。
——先畫蝴蝶身體,蝴蝶的身體很苗條,然后加上長長彎彎的觸角。接著我來畫翅膀,先畫右邊的翅膀,上面大大是前翅,下面小小是后翅。畫好左邊畫右邊,左右兩邊一定要對稱,翅膀一個大一個小,蝴蝶肯定要飛不起來了,要摔下去了,一樣大小,最后加上各種好看的花紋,同樣左邊右邊也要對稱。
——我們的面前有這么多美麗的草地,請你快讓小蝴蝶飛上草地吧。(選擇自己喜歡的畫紙:砂皮紙、刮蠟紙)。
三、幼兒作畫,教師指導。
1、各種方向的蝴蝶,蝴蝶的翅膀、花紋要對稱。
2、不同的線條裝飾(刮蠟紙),運用不同色塊涂色(砂皮紙)。
四、延伸活動:
將美麗的蝴蝶放入美工區讓孩子們繼續完成,將完成的作品剪下布置教室。
小班到0教案參考范文(18篇)篇五
一、開始部分“熱身活動”
1、游戲“吹泡泡”
幼兒游戲后站成大圓,貼圓片做自己的位置標記;活動身體:隨音樂做律動“小蟲子,鉆洞洞”
教師帶幼兒聽音樂,邊說兒歌邊做動作,“小蟲子,鉆洞洞,鉆呀鉆,鉆呀鉆,越鉆越高興!”
二、基本部分:
(一)小蟲子鉆洞洞*蟲子想鉆小朋友身上的洞洞,我們用身體的各部位變洞洞,好嗎?
*啟發幼兒說一說,你的洞洞是用什么部位變成的?教師帶一條蟲子鉆一鉆小朋友探索出的洞洞。
*幼兒一起帶小蟲子鉆洞洞,要求幼兒可以鉆自己身體的洞洞,也可以鉆一鉆其他小朋友變出的洞洞,教師也參與到活動中去,和幼兒一起鉆洞洞,教師也可以變出洞洞,讓幼兒帶蟲子來鉆一鉆。
*小蟲子鉆累了,送小蟲子回家休息。
(二)幼兒之間相互搭洞、鉆洞。
*教師啟發“誰能搭一個小朋友能鉆過去的洞洞?”(鼓勵幼兒嘗試搭一搭,鉆一鉆)*幼兒自主選擇“搭洞”或“鉆洞”,進行游戲(教師提醒幼兒合作,并及時表揚和鼓勵幼兒搭出“新洞洞”,表揚和鼓勵幼兒多種“鉆法”。提醒幼兒注意安全,不相互推擠,不踩踏幼兒小手)(三)師幼相互搭洞,鉆洞。
*教師啟發:能設計一個老師鉆過去的洞洞嗎?
*師幼共同游戲。
三、結束部分*師幼,教師觀察幼兒的活動量(摸一摸是否出汗)*放松活動,帶幼兒活動身體各部位。
小班到0教案參考范文(18篇)篇六
最近一段時間,我發現孩子們對小枕頭很感興趣,午睡時他們一會兒抱抱小枕頭,一會兒又拋接小枕頭,非常開心。我想:何不收集一些靠墊,組織一系列活動,讓孩子們在玩中獲得一些認知經驗,得到一些動作發展呢?為了讓孩子能更加快樂地玩,我設計了螞蟻媽媽帶螞蟻寶寶玩“面包”的情節,增強了活動的游戲性和情景性。
小班到0教案參考范文(18篇)篇七
“綱要”指出活動的內容來源于幼兒的生活,而活動中得到的經驗又將服務于生活,這就構成了幼兒學習與生活的循環往復。對于小班孩子來說,教學活動生動化、游戲化是最能體現他們年齡特點和學習需求的。本次活動的材料,是我們生活中常見的氣球,孩子們對氣球有著濃烈的興趣,愿意去探索氣球變大變小的科學道理。因此,我設計了此活動,讓幼兒在玩玩樂樂中體驗到科學活動的樂趣。
小班到0教案參考范文(18篇)篇八
滑梯是小朋友們喜歡的玩具,小班孩子剛剛入園還不懂得如何正確、安全的滑滑梯,當他們來到滑梯前,都會興奮不已,有時會爭著、搶著上滑滑梯,會造成一些危險。此活動讓孩子們學會正確的滑滑梯,引導幼兒學會人多的時候要依次排隊,做一個小小文明人。
小班到0教案參考范文(18篇)篇九
這一活動主題源于幼兒對社會生活中某一事物———小蝌蚪的關注,它不同于通常以知識結構或學科結構考慮教學內容的做法。活動的展開是以幼兒參與,教師的適當指導為特征的,符合新綱要中教育內容的選擇“應體現貼近幼兒的生活選擇幼兒感興趣的事物和問題,又有助于拓展幼兒的經驗和視野”的原則。本活動以其有趣的情節和豐富的情感內涵激發了幼兒的創作積極性。首先活動一開始,教師就創設了優美動人的情境符合幼兒愛想象的心理特點,接著,教師在組織幼兒觀察討論范例的過程采用不同的情節引導幼兒觀察蝌蚪的外形和姿態的變化,并把幫青蛙媽媽找蝌蚪寶寶的愿望自覺地、持久地傾注于創作之中,最后當幼兒把自已畫的小蝌蚪全部送給青蛙媽媽并和青蛙媽媽一起做游戲,使幼兒的情緒達到了高潮,體驗到了成功的愉悅,順利地實現了教育目標。同時這一活動分別在泰州市幼兒園和朱莊鄉中心幼兒園的同一年齡班進行了實施,并沒有因為城鄉兒童存在的經驗差異而影響教學效果。
小班到0教案參考范文(18篇)篇十
螞蟻媽媽:寶寶們,今天,我們帶著大面包到草地上去玩玩,好嗎?(音樂聲中,螞蟻寶寶和媽媽背著大面包邊爬邊念兒歌:“小螞蟻背面包,嗨喲嗨喲爬呀爬,嗨喲嗨喲爬呀爬,爬到草地去玩耍。”)。
二、小螞蟻玩面包。
1、親親大面包。
螞蟻媽媽:大面包是我們小螞蟻的好朋友,我們抱抱它,親親它,再站起來把大面包舉得高高的,抱著面包輕輕地轉一圈。
2、自由玩大面包。
(1)螞蟻媽媽:大面包真高興,聽一聽,它好像在說話呢!哦,大面包說:它想和我們小螞蟻一起玩呢!那我們就帶著大面包玩一玩吧。
(2)螞蟻媽媽鼓勵小螞蟻想出許多辦法玩面包。如:拋接大面包,抱著面包滾一滾,在大面包上跳上跳下,把面包頂在頭上,把面包壘高等等。(教師進行個別指導或帶全體孩子集中學1~2個動作)。
3、玩“小路”
(1)接“小路”
螞蟻媽媽:寶寶們快過來看一看,這兩只大面包連在一起多開心啊,它們是好朋友呢!如果把這些大面包一個一個都連起來,那一定很好玩的,我們來試試吧!(鼓勵小螞蟻和媽媽一起合作把“面包”一個一個接起來)。
(2)玩“小路”
螞蟻媽媽:看看,這么多面包連接在一起,變成了很長很長的什么呀?(幼兒自由說)。
螞蟻媽媽:現在,我們在小路上可以干什么呢?誰會勇敢地爬過去!還可以怎么玩?(引導幼兒在“面包小路”上走、跳、騎等)。
三、把“面包小路”抬回家。
1、下雨了。
(放“下雨”音樂)螞蟻媽媽:聽一聽,這是什么聲音?哎呀,下雨啦!我們趕快把“面包小路”抬回家吧!
2、把“面包小路”抬回家。
鼓勵小螞蟻一起把“面包小路”“嗨喲,嗨喲”抬回家。
小班到0教案參考范文(18篇)篇十一
一、以自由玩的形式讓幼兒認識充氣玩具。
1、導入。
吹泡泡游戲。
2、師幼共同玩充氣玩具。(放自由玩音樂)。
提醒幼兒注意安全,玩氣球時不要太用力。
二、觀察充氣過程,并討論。
1、說“充氣玩具”名稱。
2、討論:
(1)我們玩的氣球是什么樣子的呢?
(2)根據生活經驗說說在哪里見過氣球。
3、師幼共同探索氣球充氣前后的大小變化。
(1)出示沒有充氣的氣球,引導幼兒說出它們的不同。
(2)討論怎樣讓它變大呢(用嘴吹氣)。
(3)師幼共同探索各種讓氣球變大、變小的方法。
4、總結:
(1)氣球充氣呼——變大,漏氣哧——變小。
(2)充氣的時間長,漏氣的時間短、速度快。
三、用動作表示氣球大小。(注意安全及充氣、漏氣的速度)。
1、幼兒自己用動作變大變小,知道充氣變大,漏氣變小。
2、合作圍成圓圈變大變小。
3、隨音樂強弱來變大變小。(放游戲音樂,適時放爆炸音樂。)。
四、用身體部位來變大變小。(眼睛、嘴巴、手)等。
五、延伸活動:
1、根據幼兒生活經驗談談還有那些東西是充氣變大、漏氣變小的?
2、現在我們就用睜的大大的眼睛到外面去發現更多的能變大變小的東西吧!
小班到0教案參考范文(18篇)篇十二
2.提問:老師說;“剛剛小猴子是怎么滑滑梯的?”
(二)角色扮演。
給每個孩子戴上小猴子寶寶頭飾,老師戴上小猴子媽媽的頭飾。
導入活動,激發興趣。小猴子媽媽:"今天天氣真好,小猴子,媽媽現在帶你們出去玩滑滑梯。”
1.向幼兒介紹滑梯及其玩法。提問:我們怎么樣玩滑滑梯呢?請幾名幼兒滑一下。
小結:糾正幼兒玩滑梯時的不正確姿勢。老師正確示范然后再請幼兒示范。
2.人多的時候應該怎樣玩滑梯?
小結:玩滑梯人多時要先排好隊,一個跟著一個,不擁擠推拉。從樓梯這邊上去兩手扶好了,一層層地往上爬。眼睛看好樓梯,爬到頂,坐穩后,兩手扶著滑梯兩邊,兩條腿并攏,再滑下來。如果不這樣好好玩滑梯,做不正確的動作,就會發生危險。
3.幼兒練習玩滑梯,教師指導幼兒按正確的方法玩滑梯。
(1)小猴子媽媽:"剛才我們看了小猴子媽媽滑滑梯,你們會不會象它們那樣玩?"。
(2)小猴子媽媽:"孩子們,你們想不想再玩一遍?這次,你們玩的時候,媽媽給你們每個拍張照,看誰滑的好。"(及時糾正幼兒不正確的動作,鼓勵幼兒用正確的方法玩滑梯。)。
結束活動:讓幼兒自由玩滑梯,老師巡回觀察,注意小兔寶寶們的安全。
小班到0教案參考范文(18篇)篇十三
活動的形成是一次我看見孩子們在操場上自發的進行打怪物的活動,一個孩子做怪獸,另外幾個孩子去找怪獸并打怪獸。孩子們玩得不亦樂乎。因為這樣的活動不僅滿足了孩子們奔跑、躲藏的欲望,也滿足了孩子們扮演角色的欲望。我當時就想何不就次進行一次有趣的體育活動,在老師的有遞進的活動中獲得更多能力的發展呢?于是《小雞學本領》這一活動就出來了。活動的目標是能夠進行初步的投擲活動,鍛煉孩子們四散奔跑的能力;在活動中培養勇敢、不怕困難的精神。活動開始部分,孩子們還都能夠圍在我的身邊,聽我講解要求,跟我做一些熱身的動作。也許是我太關注孩子們活動的紀律了,多次停頓進行等待,孩子們的興趣明顯有了游離。匆匆出示了小雞的頭飾、匆匆講解了要求和投擲的方法后,我就讓孩子們進行自由的練習。拿到紙球開始練習,我心里就后悔不迭。孩子們投擲的方向我沒有統一要求,這就發生了問題,紙球到處飛,很多飛到了孩子的身上,弄的一會就有一個小朋友來向我告狀,誰又將球砸到了別人的頭上。練習活動顯的有些混亂。于是我讓孩子們再一次回到了我的身邊,及時的補充了要求。我來扮演大灰狼,請小雞們到外面找吃的時候看到大灰狼要及時跑回圈中的家。大灰狼這一角色的出現讓孩子們很興奮。第一遍游戲是按照我的要求進行的,當我這個大灰狼出現的時候,孩子們都尖叫著跑回了圓圈中。可當第二次,我要求孩子們用軟球打大灰狼的時候,鵬鵬卻冒出了一句:我來打大灰狼,一下就把你打死了。這下可好,全體都來打我這個大灰狼了,讓我哭笑不得。
整個活動,孩子們的興趣是好的,表明我選擇的這個活動的目標和形式是好的。只是現在想想,角色的設置還是值得我好好考慮的。看來小雞、大灰狼對現在的孩子真的有些過時。另外,在體育活動中,我班的活動常規的培養還需要加強。相信多次的活動,孩子們的游戲常規會在一次次的活動中得到培養!
小百科:雞是一種家禽,家雞源出于野生的原雞,其馴化歷史至少約4000年,但直到1800年前后雞肉和雞蛋才成為大量生產的商品。
小班到0教案參考范文(18篇)篇十四
設計意圖:
根據《指南》藝術領域的教育目標與價值取向,以及我班幼兒音樂方面的關鍵經驗,意在培養幼兒喜歡參加唱歌活動,嘗試仿編歌曲。這首歌曲內容貼近孩子們的生活是孩子們所熟悉的。通過多媒體圖譜,更能激發了幼兒參與活動的興趣,使幼兒在愉快的情景活動感受歌曲活潑歡快的特點,用自然、歡快地聲音演唱歌曲。并進行仿編歌詞內容,體驗仿編歌曲的樂趣。
活動目標:
1、感受歌曲活潑歡快的特點,能用自然、歡快地聲音演唱歌曲。
2、嘗試用替換的方法大膽仿編歌詞,體驗仿編歌曲的樂趣。
3、感受旋律的氣氛以及和同伴一起參加集體音樂活動的樂趣。
4、通過學唱歌曲,體驗歌曲的氛圍。
5、培養幼兒的音樂節奏感,發展幼兒的表現力。
活動準備:
ppt課件。
活動重點難點:
活動重點:能用自然、歡快地聲音演唱歌曲。
活動難點:能用替換的方法大膽仿編歌詞。
活動過程:
一、觀看畫面,激發興趣。
師:看看今天老師帶來了什么——這是什么水果?(蘋果)。
師:蘋果看起來是什么顏色的?(紅、圓)。
師:恩,樹上許多紅蘋果。
師:我們一起來說說看“樹上許多紅蘋果”。
用同樣的方法說出另外三幅圖的內容。
二、出示圖譜,學唱歌曲。
1、看圖譜跟著老師一起朗誦歌詞。
這四幅圖里藏著一首很好聽的兒歌,師先引導孩子嘗試著說,然后和孩子一起讀兒歌。
2、看圖譜,完整欣賞歌曲。
它不但藏著一首好聽的兒歌,還是一首好聽的歌曲呢。
3、看圖譜學唱歌曲。
(1)復習歌詞。
(2)用好聽的聲音跟唱歌曲。
(3)邊唱歌邊大膽用動作表現歌曲。
三、仿編歌詞,快樂演唱。
1、嘗試仿編歌詞。
師:“你們還喜歡吃什么水果?”
2、快樂演唱自己仿編的歌曲。
四、小結。
小班到0教案參考范文(18篇)篇十五
1.發展幼兒跑的能力,且不與他人碰撞。
2.使幼兒在游戲中感受快樂。
3.能在游戲中充分發展幼兒的智慧、懂得團結起來力量大。
4.增強合作精神,提高競爭意識。
5.培養機智、勇敢、靈活及遵守紀律的優良品德和活潑開朗的性格。
小班到0教案參考范文(18篇)篇十六
一、交流清明節的來歷和風俗。
結合《小朋友的書、春天里》第21--24頁"清明節的傳說",講述故事。
通過提問引導幼兒理解故事內容:清明節是一個什么樣的節日?
人們怎樣過清明節?
故事中古代人怎么過清明節的?有些什么風俗習慣?
幼兒使用《小朋友的書、春天里》第25頁"清明節的風俗",看圖說說現代人們在清明節期間的活動。
二、幼兒交流清明節的安排。
提問:你們準備怎樣過清明節?
三、討論清明節的相關活動。
1、小組討論:我們的清明節:引導幼兒討論清明節相關活動,并將活動用圖畫的方式畫在紙上。注意引導幼兒考慮活動策劃的可行性。
2、交流討論結果:師結合幼兒的設想確定相關活動安排,主要包括:采艾青、做青團、參觀茶園、到烈士陵園掃墓等。
四、教師組織幼兒折已學過的菊花和百合花,幼兒可將折好的花帶回家,清明節掃墓時用。
小班到0教案參考范文(18篇)篇十七
2.下雪了,到處都是白茫茫的一片,小兔兄弟看看雪白雪白的大地就想起了他的好朋友小熊。于是,他們就堆了一個雪白雪白的小熊。
3.教師提問:小兔堆了雪白雪白的誰?他們為什么要堆好朋友呢?
二.借助生活經驗討論。
1.你有好朋友么?你的好朋友是誰?
2.你想他么?在什么時候想他?
三.遷移講述。
1.小兔兄弟想念朋友就堆一個雪白雪白的朋友,那你想念誰?
你想堆一個雪白雪白的誰呢?
2.除了這個辦法,你想念朋友時還會怎么做?
3.讓幼兒自由表達自己想法。
師加以引導動作,語言表達。
觀察指導重點:給予幼兒充分的時間,讓他們說說想堆一個雪白雪白的誰,以滿足他們的表達欲望。
4、我們還可以怎么和好朋友聯系呢?(打電話,拍照片,寫信等)。
操作建議:
1、若下雪,活動后帶領幼兒去雪地上,一起堆雪人,并模仿故事中的語言進行交流,如:你想念誰?如果想念就堆一個雪白白的x吧!”
2、給予幼兒充分的時間,讓他們說說:想堆一個雪白雪白的x”,以滿足他們的表達欲望。
小班到0教案參考范文(18篇)篇十八
在活動的過程中我發現我們的孩子對于氣球的變化特別感興趣,給氣球打氣的時候都特別賣力地配合發出“氣,氣,氣……”的聲音。在教學活動中,我的精神狀態很好,有著很高的熱情,親和力較強,富有很的感染力,激發、感染了全體幼兒,使得幼兒的參與性、積極性很高,在我的帶動下,每個環節都與幼兒互動起來了,活動中趣味性較明顯。認識氣球外形時整合了語言,引導幼兒大膽地想像,在輕松的氛圍中幼兒說出了許多圓圓的物體,并溶入了朗朗上口的兒歌引導幼兒跟念,簡潔明朗,極易上口,好學又好記,符合托班的年齡特點,效果較好。
在了解氣球變大變小的原因及過程時激發了幼兒探索的欲望,充滿了好奇,產生了濃厚的興趣。我還滿足了幼兒的求知欲,引導幼兒學吹氣球時,我及時把幼兒吹好的氣球扎起來,讓幼兒體驗到成功的喜悅,調動了幼兒的積極性。整個活動一環扣一環,環節過渡自然,活動內容緊湊。
在動手操作的過程中,孩子們很喜歡,能將氣球變大也能將氣球變小,整個活動的氛圍很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