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論是身處學校還是步入社會,大家都嘗試過寫作吧,借助寫作也可以提高我們的語言組織能力。大家想知道怎么樣才能寫一篇比較優質的范文嗎?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優秀范文,歡迎大家分享閱讀。
點評作文的評語篇一
第一次見到海的我興奮無比,望著無邊無際的蔚藍的大海,不會游泳的我也想迫不及待地親身體驗一下被大海擁抱的感覺。爸爸囑咐我:“我去租游泳圈,你先在沙灘上玩玩沙子,撿撿貝殼。”說著,爸爸就向不遠處走去。我光著小腳丫在沙灘上奔跑著,嬉笑著,不知不覺地已接近了海水。海水真涼啊,起伏的海浪一下一下地親吻著我的雙腳,真是太舒服了!海水似有無窮的魔力吸引著我一步一步地向前走去,“啊!”隨著我的一聲尖叫,我腳下一滑,待我反應過來,我發現我已經被海水淹沒了!恐懼一瞬間向我襲來,我胡亂地用手臂拍打著海水,拼命地喊著:“爸爸!爸爸!”我的身體不停地隨著海浪起伏著,一口又一口地嗆著又苦又咸的海水。此時此刻,我感受到了大海的無情與恐怖,感受到了自己的渺小與無助,我絕望了!
突然,一雙大手緊緊地抱住了我,這雙手堅定而有力,使我的心霎那間變得平靜下來。我睜開眼睛,是爸爸!是爸爸的手在緊緊地抱著我!我的心里涌起一股暖流,因為我知道爸爸的游泳技術并不好,平時他總是戲稱自己的泳姿為“狗刨”,可今天爸爸為了救我,卻……想到這兒,我用小手緊緊地摟住了爸爸的脖子,感激地叫道:“爸爸!”我的眼淚一串一串地滴落在爸爸那雙粗糙的大手上,淚光中,我仿佛看到爸爸正用大手扶著我學習走路,正用大手端著小碗給我喂飯,正用大手為生病發燒的我拿酒精擦拭身體降溫……我輕輕地用小手撫摸著爸爸的大手,它們是那樣的溫暖。
爸爸把我抱到沙灘上,我看到爸爸大口大口地喘著氣,不停地咳嗽著。“爸爸,是我不好,我應該在沙灘上等著您。”“賴爸爸,是爸爸疏忽了。”爸爸自責道。我繞到爸爸身后,用小手一下一下地給爸爸捶著背,深情地說道:“爸爸,我愛您。”爸爸聽了,一下子把我拉到胸前,用那雙溫暖的大手扶住我的肩膀,一字一頓地說:“好女兒,你記住,爸爸也愛你!”
我知道,爸爸對我的愛是最無私的,最真摯的。每當我遇到任何困難,只要想起爸爸的那雙溫暖的大手,就會感受到爸爸那濃濃的愛,渾身便會充滿戰勝困難的勇氣和力量……
點評:作者語言優美,深沉的父愛在一次細小的經歷中得到了體現,由一件事情聯想到了其它許多事情。細節描寫生動,抽象的“父愛”在作者筆下得到了體現,“隨著我的一聲尖叫,我腳下一滑,待我反應過來,我發現我已經被海水淹沒了!恐懼一瞬間向我襲來,我胡亂地用手臂拍打著海水,拼命地喊著:“爸爸!爸爸!”我的身體不停地隨著海浪起伏著,一口又一口地嗆著又苦又咸的海水。“,這種描寫非常具體有趣,體現了作者良好的觀察能力和語言表達能力,加油,希望能看到你更多的作品。
點評作文的評語篇二
從前有個人,他養了一只鷹,后來這鷹逃走了。幾天后,在山上發現了鷹的尸體。主人想不出為什么鷹會無緣無故的死,在守林老人的指引下,他剖開鷹腹,才恍然大悟。
原來鷹在籠中,養尊處優,竟失卻了獵食的能力,腹中空空如也,活活餓死了。
孩子是一群終究要離開籠子的鷹,每一位父母,每一個家庭,都只是暫時的避風港,要出海的船,是終究要出海的,要經歷的風浪,是終究無法避免的。人生的許多路、許多暗夜,只能獨自去面對,孩子的人生,父母無法去替代,去承擔。
然而,試看今日之中國,哪里沒有鎖在籠中的“鷹”?他們從沒有經過歷練,他們從來都是在父母的呵護下小心地生活。上學嘛,有父母接送,有父母幫助背書包;生活嘛,有父母幫著洗衣洗被,幫著穿衣服系鞋帶;甚至去夏令營,也有父母準備好足夠的食物,足夠大的裝臟衣服的袋子……
試想這樣的一群“鷹”飛出籠子,還要如何生活?他們除了感覺到生活的麻煩與沉重外,還能怎樣,清華大學曾辭退了一個學生,原因是該生在學校竟不知如何穿衣服,系鞋帶。另有報道說,曾有一女生在校不知如何知雞蛋,只好哭著握著兩個雞蛋回家。這樣可笑的事情居然是現實生活中活生生的。奇怪嗎?不奇怪!有這樣的教育,就會有這樣的孩子。
并非用甘蔗汁澆灌出來的甘蔗就是甜的。孩子的成長需要磨勵,孩子的能力只有在磨礪中才能形成。馬卡連柯曾一針見血的說“過分的溺愛,對孩子而言是一種毀滅。”這并非聳人聽聞。
可曾見過傲立懸崖的孤松?在寒風中它的莖為何巋然不動?那是由于它從巨石中探出身體的時候,已經飽受了苦難的摧殘。
可曾見過蹁躚飛舞的蝴蝶?在陽光下它的雙翅為何那么雄健?那是由于破繭而出的時候,它用盡了一生的力氣把體液擠往雙翅。
“定劍鋒從磨礪出,梅花香自苦寒來”,“白玉不毀,孰為珪璋”。古人雖已遠去,但言猶在耳啊!
有人說:國家的前途與其說握在掌權者手中,不如說握在母親手中。家庭教育,關系國家命運。希望天下父母把孩子籠中放飛,讓他們去經歷風雨,讓他們去打造雄健的雙翅。
點評:
文章由自然界生物中存在的現象生發出“孩子的人生,父母無法去替代、去承擔”的感觸,然后針對現實生活中自立能力教育的缺失,從多角度闡述了“放飛孩子”的必要性,結尾水到渠成,為天下孩子立言,發出讓孩子自經風雨,磨煉翅膀的呼喚。
作者善于從大話題中選小角度,始終扣住文章主旨行文;善于調動自己的知識積累,有效地充實文章內容;善于運用形象來說理,行文靈動而嚴謹。
點評作文的評語篇三
我喜歡調皮的小狗,也喜歡可愛的小白兔,但我最喜愛在水里自由自在的小金魚。
它有著長長地身子,一雙鼓鼓的大眼睛,像兩個燈泡似的,他還長著一對小小的魚鰭,和像一把紅色扇子的大尾巴。在水中優雅地游來游去,好似在跳舞,可愛極了!
我不緊不慢的把食物放到魚缸里,小金魚此刻不像個舞者,而是瘋了一般沖到食物旁,狼吞虎咽的吃起來。
我喜愛這貪吃的小金魚。
開頭運用排比句方式,更加突出對小金魚的鐘愛之情。外貌描寫很細致,運用了比喻、聯想等多種寫作手法,把小金魚的美表現出來了,把小金魚貪吃而是瘋了一般沖到食物旁,狼吞虎咽的吃起來。讓人產生親切感。
點評作文的評語篇四
“媽媽生病了,我準備為媽媽煮飯,在燙了幾次手之后,飯總算煮好了”,作文課一開始,我就將這句話寫在黑板上,同學們面面相覷,不知是何用意。我說:“今天的作文講評圍繞三個字,場景化。怎樣才可以讓事物生動形象,而不是干巴巴的呢?下面我就從擴充本句為例,說說如何場景化。
然后,我讓同學們想兩分鐘,“第一次煮飯(用電飯鍋)會遇到什么困難?”兩分鐘后,同學們紛紛舉手,“米缸中可能會竄進蟑螂”、“電飯鍋不敢插插頭”、“不知道怎么放水,放多少水”,我示意同學們安靜:“現在你們是導演,安排戲目叫‘第一次煮飯’,注意安排好各個演員的行為、動作、心理、語言,開始,寫作。”
大家提起筆寫了起來,大概有些人想到有趣的細節,邊寫邊笑,十五分鐘后,我讓他們相互交流。
第一位學生:我打開米缸,呀,里面有蟑螂,我嚇壞了。我問:“你第一眼看上去,根據什么判斷它是蟑螂?你嚇到了,當時的神情,心理又如何?可以再詳一些。有誰能補充得詳細一些?”同學們沉默,無人應答,我靈機一動,讓同學們演示揭開米缸蓋,看到蟑螂的驚嚇動作。這一啟發,大家紛紛發言:“我揭開米缸蓋,發現一個黑乎乎的東西在蠕動。我看到了它,覺得挺惡心,用報紙捏住,把它扔到外面去了。但我不敢去捏,和往常一樣讓媽媽來處理。可一想,我已經長大了,今天媽媽病了,我怎么好意思呢?于是給自己鼓鼓氣,心一橫,捏住它,閉著眼,扔到外面。
最后,我加以點評:有人說作文難寫,其實,只要你細心觀察,一點也不難,看我們剛剛將揭開米缸蓋這么一點小事,就寫得這樣栩栩如生,這樣寫一件事,一個議題,還不愁它詳細嗎?
作文課,一向令老師頭疼,也令學生厭惡,作文課上最尷尬的場面,莫過于老師慷慨激昂,學生昏昏欲睡。如果作文課上能發動學生的主動性,將“一言堂”變成“你說,我說,大家說”,既活躍氣氛,又增強效果,一舉兩得,不亦樂乎。
點評作文的評語篇五
夏日里的炎熱炙烤著大地,不知不覺中,海邊多起了游泳的人,生命從此壯美 20xx年高考滿分作文(江西)。向遠處望去,幾個小孩像在搜尋著什么,帶著好奇我走了過去,才知他們是在尋找珍珠……ヒ豢判⌒〉納忱被蚌無意識地吞噬在嘴里,蚌覺得好痛,似乎有一把尖刀刺向它的喉嚨。但一切都無可奈何,只能日日夜夜地把它磨小、磨亮才能將它吐出。終于有一天,蚌被海水沖上了海灘,一個小男孩發現了蚌嘴里的沙礫,把它取了出來,但它不再是粗糙的沙礫,而是一顆燦爛奪目的珍珠,蚌感覺輕松了許多,重新回到了海洋中。蚌育珍珠從此為人們所知,于是它的故事被人們所傳頌,生命從此有了奪目的光彩,每一次去海邊,我都帶著崇高的敬意注視著蚌的艱辛。
蛹破繭成蝶,完成了生命的詮釋。用那五光十色的翅膀向人們展現了艱辛后的笑容。雨燕減肥,只為飛翔,只為在藍天的庇護下,穿過了艱辛,讓生命的樂章高昂┘さ椽。
它是洶涌澎湃的波浪,拍打著裸露的海岸,從此海岸的大石多了幾對白發的老人,幾個充滿純真笑容的小孩……ニ是阻擋小溪流入大海的高山,它用尖利的巖石刺痛小溪的身體。然而小溪卻奏出了叮當的清脆響聲……流過它,小溪見到了大海。
它是我們前面的荊棘,阻擋著我們前進。穿過它,我們將體味到成功的滋味,從此生活中便會多一份信心。ナ塹模每一次的巧遇,讓它成為了我人生路上的主顧。我曾試著逃避,帶著鴻雁的云羽蕩落云霄,我曾試著放棄,重新回到起點,但一切又是那么的渺茫。仰望天空,沒有一片云彩,只有“黑云壓城城欲摧”的感覺。忽然,耳畔似回蕩著陣陣呼喊,“長風破浪會有時,直掛云帆濟滄海”!激昂的笑聲中充滿希望,帶著拼搏的力量沖向天空最高處。
我的心為之一震,眼前不再是一片迷蒙的煙霧,我收拾行囊恨不得一腳跳過它。可我知道,凡事都得經過千辛萬苦才顯得更充實,生命才會更加壯美。ズ7縵來,夕陽的余暉映紅了一大片海洋。余暉穿過地平線留下了壯美的海景,而我已大步走向前方,我相信穿過它,我的生命將會更加壯美,如蛹破繭成蝶的壯舉。
[名師點評]
蚌育珍珠是許多人都知道的故事,它包含著一個經歷艱辛困苦獲得成功的道理,這個事例能很好地契合“雨燕減肥”這一話題的深刻寓意。標題中的“它”,正是困難、挫折、艱難險阻等的代稱,突破它們,人生將變得壯美無比。文章以優美的文筆,將這一主題淋漓盡致地表現了出來。文章脈絡清晰,從蚌育珍珠寫起,中間部分采取排比式段落點明標題中的“它”所指的內容,接著將“我”置于其中,以隱喻的寫法,把“我”突破困擾找到前進方向的心靈歷程展現出來,最后一段,呼應文題,點明主旨。全文立意高,文采足,被評為滿分。
點評作文的評語篇六
那年深秋,家里飛進來一只蜻蜓。
它在屋子里東躲西藏,廚房、衛生間、臥室、客廳,都留下了它微小的身影。
它不是很怕人,往往我們即便是離它很近,它也絲毫沒有要逃走的跡象。不過倒是它常常突然出現,將我們驚嚇一場——但不是它本身,而是它燈光下若隱若現的黑影。
它的出現雖然并沒有給我們家帶來什么巨大的變化,可是一向不喜歡昆蟲的我卻決定將它趕出屋去。
外面秋風瑟瑟,只有呆在家里才會感覺暖和些。我戴上母親洗碗用的塑膠手套,準備將這個冒失的闖入者扔出窗外。
捕捉很成功,它似乎并沒有意識到我要將它趕出屋去,所以一動不動地被我提著翅膀捉了起來。
我打開了客廳的窗戶,呼嘯的秋風夾雜著落葉的殘片以及塵土打在我的臉上,我將這弱小的生命舉出了窗外,這時,我看見它開始使勁地想要掙脫我的手,想要飛回它剛剛找到的溫暖的“家”。我感到一股微弱的力量在我手上,在我的指尖上掙扎。這時,我動了一絲惻隱之心:如果現在我將它扔出窗外,它即便不被餓死,也會被這冰冷的天氣凍死,何必要這樣呢?它并沒有犯任何錯,也并沒有傷害到我,它擁有生的權利呀!
我本想將手收回,可是忽地一陣秋風,已將它卷走。我本想抓住它,可是我的手不夠長,我的動作不夠快,它就這樣伴隨著秋風,離我而去了。
我關了窗戶,呆呆地坐在沙發上,感到一種渾身上下、徹徹底底的空虛,感到內心深處,有什么極重要的東西被我丟棄了。那只蜻蜓,那如此弱小的生命,竟被我一時狠心,葬送在了瑟瑟的秋風之中。
我不能怪秋風,更不能怪蜻蜓,要怪,也只能怪我,怪我丟失了那樣東西——愛心。
教師點評:
本文以敘事來構思,可圈可點之處有很多,但最大的亮點是敘述中的聚焦式描寫,寫到了蜻蜓,寫到了自己,寫到了環境,寫到了天氣。正是這種聚焦式描寫才把一件小事寫得如此傳神,同時將敘事的情感把握得樸實內斂。
如何寫好一件事,是寫作訓練的一大問題。問題常常出在選材不新穎或太離奇;也常常出在敘事中過于潦草地交代過程,沒能展開對細節的聚焦式描寫,因而像流水賬,或者敘事一半議論一半,尾大不掉;問題甚至還常常表現為思想是正確的,但情感是做作的。
而本文則較好地處理了選材、敘事與描寫相結合以及恰當地把握情感這三個方面的問題。我們讀的時候,仿佛跟作者一樣參與了這件事,也仿佛跟作者一樣感受著那樣的心情。在這樣的寫作過程中,作者一定是專注的、投入的,否則決不可能產生這種使讀者身臨其境、感同身受的效果。
要達到這樣的效果,還需要在平時的寫作中就有意訓練自己的思想、錘煉自己的語言,在生活中多多感悟那些細小的事物,多多發現生活中的美好,做一個善感但不多愁的人。我想,所謂于平凡中見精神,既是一種寫作能力,更是一種感悟能力。
來銳同學和譚笑同學的作文是本次期末考試中比較優秀的兩篇作文,刊登在這里,希望同學們能從中受到啟發,在這方面多多加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