優秀作文是以優雅的文字表達和精妙的結構展示出的一篇獨特的文學作品。以下是一些優秀作文的分享,希望能夠給大家帶來一些靈感和啟示。
2023年兒童的節來歷(實用15篇)篇一
各位老師、各位的同學:
早上好!
今天我國旗下講話的題目是“關于兒童節”,據我了解同學們都過了一個快樂的兒童節,那么你了解兒童節的來歷嗎?你知道一些其他國家的兒童節嗎?今天楊老師就給大家做一個簡單的介紹。
首先介紹以下兒童節的來歷:1931年我國曾規定4月4日為中國兒童節,一直到1949年,由于舊社會暗無天日,兒童節名存實亡,也獻為人知。1949年11月國際民主婦女聯合會執委海倫在會上提出要保障世界上所有兒童的生存權、保健權和受教育權,她代表國際婦聯書記處提出建議6月1日為國際兒童節,這個提議為大會一致通過。1949年12月23日我過政府也規定6月1日為中國兒童節,和國際兒童節相一致。
接著我把幾個國家的兒童節向大家介紹一下:日本是兒童節最多的國家,3月3日為女孩節,5月5日為男孩節,11月15日為七五三節,是三歲、五歲男孩和三歲、七歲女孩的節日;瑞典有小男孩節和小女孩節,8月7日是小男孩節,又稱“小龍蝦”節,12月13日是小女兒節又稱露西亞節;4月23日是土耳其的兒童節,又是土耳其的國慶節;10月31日是美國的.兒童節,兒童們要參加學校、家庭、社會為他們組織的節日晚會和娛樂活動,活動持續一夜;11月14日是印度的兒童節,也是印度的教師節;7月4日是哥倫比亞的兒童節,這一天,商店大量出售玩具,戲院、露營地專為兒童開放,兒童可以到街上盡情玩耍。
2023年兒童的節來歷(實用15篇)篇二
1925年8月,世界54個國家的代表在瑞士日內瓦舉行“兒童幸福國際大會”,發表了愛護兒童、保障兒童福利的宣言。國際兒童幸福促進會倡議建立兒童紀念日,英國、美國、日本等國積極響應,先后建立了自己國家的兒童節。
二戰期間。
二戰結束后,世界經濟蕭條為了悼念利迪策村和全世界所有在戰爭中死難的兒童,反對虐殺和毒害兒童,以及保障兒童權利,1949年11月,國際民主婦女聯合會在莫斯科舉行理事會議為了保障世界各國兒童的生存權、保健權和受教育權,為了改善兒童的生活,會議決定以每年的6月1日為國際兒童節。
我國兒童節,早期為每年的4月4日,是1931年根據中華慈幼協會的建議設立的。1949年12月,中央人民政府政務院發出通令,廢除舊的兒童節,將6月1日作為我國的兒童節,與國際兒童節統一起來。世界上許多國都將6月1日定為兒童的節日。歐美國家,兒童節的日期各不相同,而且往往很少舉行社會公眾性的慶?;顒?。有人誤解只有社會主義國家才將6月1日定為兒童節,事實上,美國的一些組織也開始考慮將兒童節定在6月1日。
世界各國六一兒童節的習俗。
中華臺北。
1931年,孔祥熙發起建立的中華慈幼協濟會提議,將4月4日定為中華民國兒童節,此后,中華民國立法機關在紀念日及節日實施辦法第五條中規定,4月4日兒童節由有關機關、團體、學校舉行慶祝活動,不列為國定假日。香港也以此日作為兒童節。
中國。
從1949年開始,中華人民共和國正式定每年6月1日為國際兒童節。學校一般會為此組織相關的集體活動,并要求學生正式著裝(普及校服前為白襯衣藍線褲),但有時學校會在這天放假。香港現時雖屬共和國一部份,但民間在約定俗成下,香港兒童節的日期仍保留與中華民國一致的4月4日。民間慶祝的方式多以送玩具禮物給小朋友,或陪小孩出外吃大餐或游玩。
巴西習俗:看病打針,健康第一。
巴西的兒童節在8月15日,這一天正好也是巴西的“全國防疫日”。所以,每到這個日子,各地的醫生們都要為孩子們看病,還要給5歲以下的兒童注射預防小兒麻痹癥的疫苗,表明政府十分關心兒童的健康。另外,巴西的“圣母顯靈日”10月12日也往往作兒童節,全國會有一些慶?;顒?。
瑞典習俗:“男孩節”vs“女孩節”
歐洲國家瑞典也把兒童節分得比較細,每年的8月7日是“男孩節”,又稱為“龍蝦節”,意思是鼓勵全國的小男孩學習龍蝦的勇敢精神。這一天,孩子們要打扮成龍蝦的樣子,表演一些非?;顫娍蓯鄣墓澞俊?/p>
俄羅斯習俗:國際兒童節在這里誕生。
俄羅斯的兒童節和國際完全“合拍”,就在6月1日。每當兒童節來臨的時候,俄羅斯各地的孩子們都會興高采烈地歡度自己的節日,還會表演一些民族歌舞,學校里則舉行慶祝活動。
印度習俗:特別紀念日作兒童節。
印度將獨立后的第一任政府總理莊亞魯的.誕辰紀念日11月14日作為兒童節,在這個特別的日子里,印度的兒童會有各種民族氣息濃郁的舞蹈、音樂表演,政府也會出面組織一些慶?;顒?。
非洲習俗:持續一月的兒童狂歡節。
非洲西部的國家大都有專門的“兒童狂歡節”,而且往往持續一個月。非洲人歷來能歌善舞,在“兒童狂歡節”里,盡管人們的生活條件各不相同,但所有孩子都會盡情歡樂,熱鬧非凡。
斯蘭習俗:快樂的“糖果節”
大多數伊斯蘭國家都將齋月后第14天定為“糖果節”,對孩子們來說,這也是最快樂的兒童節?!疤枪潯币话銥槠谌?,小朋友們三五成群,到附近的各家各戶索要糖果。按照當地民俗,大人們不能拒絕兒童的要求,所以孩子們這一天總是能滿載而歸,歡天喜地。
2023年兒童的節來歷(實用15篇)篇三
4、爸爸:“科學技術發展很快,人類已經實現了登上月球的愿望?!?/p>
兒子聽了說:“將來我長大了,要登上太陽?!?/p>
爸爸說:“太陽上非常熱,人根本上不去。”
兒子笑了起來:“爸爸真傻,難道我不會晚上去嗎?”
5、寒假過后剛開學,一個小學二年級的課堂上,學生們80%都在做自己的事,老師一氣之下:“你們愛干什么干什么吧!這課沒法上了?!币晃煌瑢W冷靜的舉起手來:“老師我放炮行么?”老師隨口一聲:“隨便。”那學生隨手從懷里拿出一掛鞭炮噼里啪啦在教室響了起來。
7、離婚了,去看望寶寶,私下問三歲的女兒:“有沒有叔叔經常來找媽媽?”寶寶說:“有??!”“哪個叔叔?”“快遞叔叔!”寶寶回答。圓通叔叔時間最快,ems叔叔最久。
2023年兒童的節來歷(實用15篇)篇四
1925年8月在瑞士日內瓦召開的關于兒童福利的國際會議上,首次提出了"國際兒童節"的概念。
這次大會有54個國家的愛護兒童代表,聚集在瑞士日內瓦舉行"兒童幸福國際大會",通過《日內瓦保障兒童宣言》。宣言中,對于兒童精神上應有的享受、貧苦兒童的救濟、兒童危險工作的避免、兒童謀生機會的獲得,以及怎樣救養兒童等問題,均有熱烈討論。
自此次大會后,一方面藉以鼓舞兒童,讓兒童感到幸福、快樂,另一方面也為引起社會重視與愛護,各國政府都先后規定"兒童節"。
1949年11月國際民主婦女聯合會在莫斯科召開執委會,正式決定每年6月1日為全世界少年兒童的節日,即國際兒童節。
2023年兒童的節來歷(實用15篇)篇五
摔方寶,河北方言叫“來啪兒”,兒童游戲。用書皮或比較硬的紙穿來穿去疊成得方方正正的叫方寶,也叫啪兒,玩法是一個人把拿出自己的一個方寶扔在地上,另一個人也拿出自己的一個用力摔在地上或者對方的方寶上,靠產生的風或適當的角度把地上的方寶翻個面,對方的這張就歸你了,否則你的就歸對方了。
2、兔兒爺。
兔兒爺是北京市的漢族傳統手工藝品,屬于中秋應節應令的兒童玩具。
人們按照月宮里有嫦娥玉兔的說法,把玉兔進一步藝術化、人格化,乃至神化之后,用泥巴塑造成各種不同形式的兔兒爺。
3、滾鐵環。
滾鐵環,舊時漢族兒童游戲,在二十世紀六七十年代盛行于全中國,直到九十年代末逐漸消失。
玩家手捏頂頭是"u"字形的鐵棍或鐵絲,推一個直徑66厘米左右的黑鐵環向前跑。有的還在鐵環上套兩三個小環,滾動時更響亮。用鐵絲做一個圈,然后再做一個長柄的鐵鉤子,推著這個鐵絲圈滾著走。
4、翻花繩。
翻花繩,漢族民間流傳的兒童游戲。在中國不同的地域,有不同的稱法,如線翻花、翻花鼓、挑繃繃、解股等等。這是一種利用繩子玩的玩意,只需靈巧的手指,就可翻轉出許多的花樣。
5、拍洋畫。
拍洋畫,是一種在二十世紀八十年代流行很廣的兒童游戲,在北方部分地區叫“扇洋片”。孩子們拿出一些多余的洋畫,把洋畫合在一起,擺在地上,輪流用巴掌去拍,或者用洋畫去拍洋畫,能拍翻即可拿走。
6、彈彈珠。
打彈珠,又稱“打玻璃珠、彈玻璃球、彈球兒、打彈子、彈溜溜”,應該是一項世界性兒童游戲,各國兒童都會玩兒。玩的人各出數枚,輸者將喪失對玻璃珠的所有權。
7、摸瞎子。
摸瞎子,又叫“瞎子摸”,是由一個人蒙上雙眼扮演“瞎子”的角色,然后去摸他人。當眼睛被蒙上時,周圍一片漆黑,要用觸覺代替視覺是要有點勇氣的。
8、斗雞。
斗雞游戲是小孩子們在冬天的一種游戲,這種游戲能在冬天里暖和身子。
在很多地方,這種游戲也叫“撞拐子”。游戲規則是一腳獨立,另一腳用手扳成三角狀,膝蓋朝外,用膝蓋去攻擊對方,若對方雙腳落地,則贏得戰斗。在童年游戲中,這是最激烈最有男子漢氣概的游戲,不過有少身材魁梧的女生也喜歡這種游戲,而且殺傷力驚人。
9、老鷹捉小雞。
老鷹捉小雞,俗稱“黃鷂吃雞”,又叫“黃鼠狼吃雞”,是一種多人參加的益智娛樂游戲,在戶外或有一定空間的室內進行。這種游戲,對發展學生靈敏性和協調能力,培養學生合作練習,合作意識有一定的促進作用。
10、跳橡皮筋。
跳橡皮筋(港澳地區常稱跳橡筋繩)是經典的兒童游戲之一。1960年代至1990年代間極為流行,尤其深得女孩子喜愛,但進入20世紀后,隨著經濟發展和娛樂方式的增多,跳橡皮筋這種游戲逐漸淡出了孩子們的視線。
2023年兒童的節來歷(實用15篇)篇六
原料:
小西紅柿、海苔、黑芝麻、芝士。
做法:
1、小西紅柿中間切開。
2.將海苔剪成七個小圓形,一個半圓形,一條細線。
3.將剪下來的半圓形做頭,圓形做瓢蟲的斑點,細線作為瓢蟲中間的分割線,貼到小西紅柿上面,切片芝士與黑芝麻做兩只眼睛即可。
巧虎飯團。
原料:
米飯1碗、雞蛋1個、海苔1張。
做法:
1、將雞蛋打成蛋液,在鍋中攤成雞蛋皮。
2.將米飯捏成一大兩小的兩個3個飯團;大飯團按扁做成巧虎的頭,將小飯團按扁,放在飯團上方的左右兩側,做巧虎的耳朵。
3.將雞蛋皮蓋在飯團上,切掉多余的外輪廓邊,挖去耳朵和嘴巴部分位置的蛋皮,留出部分白來。
4.將海苔用剪刀剪出輪廓線,將剪好的海苔貼上飯團上即可。
豆漿豬豬包。
原料:
中筋面粉180克、豆漿(不過濾)105克、酵母2克、紅曲粉1克。
做法:
1、黃豆打成豆漿,晾涼后和面粉及酵母混合,揉成光滑的面團。
2.揉好的面團分大概15克左右出來,把紅曲粉揉進去,成為紅色的面團。
3.蒙上保鮮膜,兩個面團分別發酵至兩倍大,發酵好的面團取出來排氣,分成4等份。
4.取其中一份,揉圓,從紅色面團上取一小塊出來,揉圓后再壓扁,用筷子的小頭壓兩個洞做豬豬鼻子。
5.沾點清水,把鼻子粘在白色的面團上,同樣的方法,做好豬豬的耳朵和眼睛。
6.把做好的小豬擺在蒸籠里,放在鍋里再餳15分鐘,開火,水開后調中火蒸15分鐘,關火,再燜5分鐘后開蓋即可。
憤怒的小鳥玉米窩頭。
主面團:
玉米粉100克、糯米粉50克、中筋面粉50克、糖粉10克、水100克。
裝飾:
面粉60克、可可粉10克、黑芝麻粉10克、黑芝麻適量、蛋清適量。
做法:
1、將主面團材料中的玉米粉、糯米粉、中筋面粉與糖粉混合均勻,加入100克清水,揉合成均勻的面團,搓成長條狀。
2.分切成30克左右的一個的小劑子,將小劑子逐一搓圓,用稍粗一點的圓頭小棍頂住中間,用掌心搓捏成圓錐狀。
3.將裝飾面團用的60克面粉分成三份,一份加入可可粉,一份加入黑芝麻粉,再分別加入適量清水揉和搓圓成小面團。
4.將白色面團與可可面團分別搟成0.3cm厚的片,白色面片用小號圓形花嘴細的那一頭,刻出小圓片,做小鳥的眼睛,可可面團用小刀切出小細條,做小鳥的眉毛。
5.另取一小塊可可面團,捏成前平后尖的形狀,并用剪刀剪開,做成小鳥的嘴。
6.取兩小片黑芝麻面團捏成水滴狀,用剪刀剪出三道開口,將剪開的部分拉長,用牙簽沿著開口處壓出紋路,并用手稍稍捏合旋轉,做成小鳥頭部的羽毛和尾巴。
刺猬奶油土豆泥。
原料:
土豆2個、鹽5克、黃油30克、巧克力豆、牛奶100毫升。
做法:
1、土豆去皮,洗凈,切片,放入微波專用盒,進微波爐,高火7分鐘至土豆熟透,搗碎,趁熱加黃油和鹽拌勻。
2.把土豆泥倒攪拌機里,加一點牛奶,攪打成泥,取2/3土豆泥做成小刺猬的雛形。
3.剩下的土豆泥裝入裱花袋,用小號菊花嘴,對小刺猬進行裝飾。
4.烤箱230度預熱5分鐘,把做好的刺猬土豆泥放入烤箱,烤20分鐘,取出后用巧克力豆做成眼睛即可。
飛屋歷險記。
原料:
西蘭花、米飯、雞蛋、海苔、鵪鶉蛋、草莓、小番茄。
做法:
1.西蘭花用淡鹽水洗凈。
2.找一個方盒子墊上保鮮膜放上米飯,倒扣在盤子中。
3.雞蛋打散后攤成蛋餅,剪一個稍微大于屋頂的長方形蓋在米飯上。
4.海苔剪出門和窗戶的形狀。
5.炒鍋油熱后放入西蘭花翻炒片刻,加少許水和食鹽。
6.西蘭花圍在米飯旁邊,鵪鶉蛋、草莓、小番茄用竹簽插住后扎在米飯上。
小羊肖恩炒菜花。
原料:
生菜、鵪鶉蛋、香菇、菜花、鹽、牛肉粉。
做法:
1.鵪鶉蛋煮熟。
2.炒鍋油熱后放入香菇加少許食鹽兩面煎熟出鍋。
3.放入菜花翻炒,加入少許清水繼續炒,八成熟時加入少許食鹽,最后加入牛肉粉出鍋。
4.盤底鋪上生菜葉,菜花在盤中擺一個圓球狀。
5.取一朵香菇剪出兩個長耳朵,另一朵香菇放在菜花上做臉。
6.鵪鶉蛋去殼,在頂端切掉兩個圓形眼睛,香菇的邊角料再剪出兩個黑眼珠。
7.最后再在羊的頭頂放上一坨菜花即可。
兒童版水蒸蛋。
原料:雞蛋、水、肉松、葡萄干、胡蘿卜。
步驟:
1.蒸蛋:蛋水比例1:2,要用溫開水,混合后加鹽攪拌均勻,用勺子把表面的泡沫撇掉,蓋上蓋子上火蒸。
2.肉松、葡萄干、胡蘿卜做的小卷發娃娃。
2023年兒童的節來歷(實用15篇)篇七
每當“六一”國際兒童節的時候,孩子們都興高采烈地歡度著自己的節日。那一張張笑臉,一陣陣歌聲,都充滿了幸福和快樂。但是你是否知道這“六一”節的來歷?下面小編給大家分享一些700字兒童節的來歷。
作文。
大家快來跟小編一起看看吧。
國際兒童節,它是保障世界各國兒童的生存權、保健權和受教育權,為了改善兒童的生活,為了反對虐殺兒童和毒害兒童的節日。
兒童是國家的未來的主人翁,因此,如何提供兒童一個良好的家庭、社會或是學習環境,乃是世界各國致力的目標。1920xx年8月在瑞士日內瓦召開的關于兒童福利的國際會議上,首次提出了“國際兒童節”的概念。
這次大會有54個國家的愛護兒童代表,聚集在瑞士日內瓦舉行“兒童幸福國際大會”,通過《日內瓦保障兒童宣言》。宣言中,對于兒童精神上應有的享受、貧苦兒童的救濟、兒童危險工作的避免、兒童謀生機會的獲得,以及怎樣救養兒童等問題,均有熱烈討論。
自此次大會后,一方面藉以鼓舞兒童,讓兒童感到幸福、快樂,另一方面也為引起社會重視與愛護,各國政府都先后訂定“兒童節”。
特別是在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1942年6月,德國法西斯槍殺了捷克利迪策村16歲以上的男性公民140余人和全部嬰兒,并把婦女和90名兒童押往集中營。村里的房舍、建筑物均被燒毀,好端端的一個村莊就這樣被德國法西斯給毀了。為了悼念利迪策村和全世界所有在法西斯侵略戰爭中死難的兒童,反對帝國主義戰爭販子虐殺和毒害兒童,保障兒童權利,1949年11月國際民主婦女聯合會在莫斯科召開執委會,正式決定每年6月1日為全世界少年兒童的節日,即國際兒童節。
1951年4月,國際民主婦女聯合會在蘇聯莫斯科開會,決定每年的6月1日為國際兒童節。
目前世界上許多國家都將6月1日定為兒童的節日,尤其是在社會主義國家。在歐美國家,兒童節的日期各不相同,而且往往很少舉行社會公眾性的慶祝活動。因此往往有人誤解為只有社會主義國家才將6月1日定為兒童節。事實上,近年來,美國的一些組織也開始考慮將兒童節定在6月1日。
六一兒童節了,小朋友們一定會穿上漂亮的衣服,興高彩烈地度過自己的節日??墒?,你知道“六、一”兒童節是怎么來的呢?讓我來告訴你吧!
1949年12月,國際民主婦女聯合會在莫斯科舉行會議。會上,中國和世界各國勞動婦女代表,揭露了帝國主義和各國反動派迫害兒童的罪行。為了保障全世界各國兒童的生存權、保健權、教育權等基本權利,會議規定了每年的6月1日為國際兒童節。1949年12月23日,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央人民政府政務院發布通令,規定“六、一”國際兒童節為中國兒童的節日。
六一國際兒童節是全世界兒童的節日,也是全世界愛好和平,為爭取兒童生存、健康和受教育的權利而斗爭的日子。1920xx年,“國際兒童幸福促進會”舉行第一次國際大會,發表了有關兒童福利問題的原則以后,一些國家先后有了兒童節的規定,如美國定為10月31日,英國定為7月1日。
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后,世界各地經濟蕭條,成千上萬的工人失業,過著饑寒交迫的生活。兒童的處境更糟,有的得了傳染病,一批批地死去;有的則被迫當童工,受盡折磨,生活和生命得不到保障。為了給全世界兒童爭取生存、保障和受教育的權利,加強各國兒童的友誼,國際民主婦女聯合會于1949年11月在莫斯科召開了執委會,正式決定6月1日為國際兒童節。
我國兒童節,早期為每年的4月4日,是1931年根據中華慈幼協會的建議設立的。新中國成立后,勞動人民成為國家的主人,廣大少年兒童也成了國家的小主人,為了培養廣大兒童的國際主義思想,1949年12月,中央人民政府政務院發出通令,廢除舊的“4·4”兒童節,將6月1日作為我國的兒童節。與“六一”國際兒童節統一起來。從此,每年的這一天,全國少年兒童都要舉行各種活動,歡慶自己的節日。許多公共娛樂場所特地為孩子們免費開放,各機關、團體、企業在這天還向本單位職工的子女和幼兒園的小朋友饋贈禮物,這是孩子們最愉快的一天。
每當“六一”國際兒童節的時候,孩子們都興高采烈地歡度著自己的節日。那一張張笑臉,一陣陣歌聲,都充滿了幸福和快樂。但是你是否知道這“六一”節的來歷?是否知道當年確定兒童節的時候,是因為世界上有無數的少年兒童在戰爭中被奪去了幼小的生命。
那是在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1942年6月,德國法西斯槍殺了捷克利迪策村16歲以上的男性公民140余人和全部嬰兒,并把婦女和90名兒童押往集中營。村里的房舍、建筑物均被燒毀,好端端的一個村莊就這樣被德國法西斯給毀了。
為了悼念利迪策村和全世界所有在法西斯侵略戰爭中死難的兒童,反對帝國主義戰爭販子虐殺和毒害兒童,保障兒童權利,1949年11月國際民主婦女聯合會在莫斯科召開執委會,正式決定每年6月1日為全世界少年兒童的節日,即國際兒童節。
新中國成立后,中央人民政府政務院于1949年12月23日作出決定,規定6月1日為新中國的兒童節,同時宣布廢除舊中國國民黨政府1931起實行的4月4日為兒童節的規定。
目前,各國政府普遍關注兒童的未來,保護兒童的權益。聯合國1990年通過的《兒童權利公約》,我國是參與制定國和簽約國之一。在批準《兒童權利公約》的同一年,我國頒布了《中華人民共和國未成年人保護法》,這對維護少年兒童的權益起到了積極的作用。
為切實保障兒童健康成長,中國立法、司法、政府各有關部門以及社會團體都建立了相應的機構。在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和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內分別設有負責婦女兒童保障的立法和監督機構。國務院下設的婦女兒童工作委員會,負責協調和推動政府有關部門做好維護兒童權益的保障工作,為兒童辦實事。
2023年兒童的節來歷(實用15篇)篇八
那是在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1942年6月,德國法西斯槍殺了捷克利迪策村16歲以上的男性公民140余人和全部嬰兒,并把婦女和90名兒童押往集中營。村里的房舍、建筑物均被燒毀,好端端的一個村莊就這樣被德國法西斯給毀了。
為了悼念利迪策村和全世界所以在法西斯侵略戰中死難的兒童,反對帝國主義戰爭販子虐殺和毒害兒童,保障兒童權利,1949年11月國際民主婦女聯合會在莫斯科召開執委會,正式決定每年6月一日為全世界少年兒童的節日,即國際兒童節。
我國在1949年12月23日作出決定,規定6月1日為新中國的兒童節,同時宣布廢除舊中國國民黨政委1931年實行的4月4日為兒童節的規定。
2023年兒童的節來歷(實用15篇)篇九
節日餐桌上的主打菜,常常是雞、鴨、魚、蛋、肉、蟹、蝦等,這些都是以動物蛋白和脂肪為主的葷菜。營養專家指出,過多地吃葷菜不僅會陡然增加寶寶的胃腸及腎臟的負擔,而且增加血脂水平,從小埋下動脈硬化的隱患。
因此,媽咪在節日里應準備這樣幾類蔬菜,讓它們在節日大餐中唱主角。綠葉蔬菜中的青菜、油菜、菠菜、芽白、甘藍、芹菜、韭菜、芥菜、菜花、生菜等,都是去油膩的最佳菜肴;塊莖瓜果中的西紅柿、南瓜、黃瓜、紅蘿卜、土豆、白蘿卜、芋頭、白薯、荸薺等,除了富含維生素、纖維素、礦物質外,還富含碳水化合物,可為寶寶身體提供熱量,其中土豆和甘薯既可作菜又可頂飯;豆類食品中的黃豆、蠶豆、豆芽、水豆腐、豆干、豆皮、豆腐泡、腐竹等,富含植物蛋白和不飽和脂肪酸,對寶寶的大腦和體格的生長發育大有益處。
守則2:酸堿性食物要注意合理搭配。
節日里人們餐餐免不了進食大魚大肉,而這些幾乎都是酸性食物。營養專家指出,健康人體的血液必須保持微堿性狀態,如果進食過多的酸性食物,血液就會呈酸性,導致身體抵抗力下降;而且,還會攝入過多能量高并營養豐富的食物,使寶寶體內積熱,引發出各種感染性疾病。俗語說,過補易上火,就是這個道理。
因此,媽咪在飲食上一定要注意為寶寶搭配堿性食物,如海帶、青菜、萵筍、生菜、芹菜、香菇、胡蘿卜、蘿卜等等。
2023年兒童的節來歷(實用15篇)篇十
六一兒童節,也叫“六一國際兒童節”,每年的6月1日舉行,是全世界少年兒童的節日。
1942年6月,德國法西斯槍殺了捷克利迪策村16歲以上的男性公民140余人和全部嬰兒,并把婦女和90名兒童押往集中營。村里的房舍、建筑物均被燒毀,好端端的一個村莊就這樣被德國法西斯給毀了。
國際兒童節的設立,和發生在二戰期間一次著名的屠殺--利迪策慘案有關。1942年6月10日,德國法西斯槍殺了捷克利迪策村16歲以上的男性公民140余人和全部嬰兒,并把婦女和90名兒童押往集中營。村里的房舍、建筑物均被燒毀,好端端的一個村莊就這樣被德國法西斯給毀了。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后,世界各地經濟蕭條,成千上萬的工人失業,過著饑寒交迫的生活。兒童的處境更糟,有的得了傳染病,一批批地死去;有的則被迫當童工,受盡折磨,生活和生命得不到保障。
為了悼念利迪策村和全世界所有在法西斯侵略戰爭中死難的兒童,1949年11月,國際民主婦女聯合會在莫斯科舉行理事會議,中國和各國代表憤怒地揭露了帝國主義分子和各國反動派殘殺、毒害兒童的罪行。為了保障世界各國兒童的生存權、保健權和受教育權,為了改善兒童的生活,會議決定以每年的6月1日為國際兒童節。
世界上的許多國家就有兒童節。1920xx年,國際兒童幸福促進會倡議建立兒童紀念日,英國、美國、日本等國積極響應,先后建立了自己國家的兒童節,英國規定每年的7月14日為兒童節,美國規定5月1日為兒童節。日本的兒童節很特殊,分男女兒童節,男兒童節5月5日、女兒童節3月3日。我國在1931年也曾經規定4月4日為中國兒童節。
自從1949年確立6月1日為國際兒童節以后,世界各國紛紛廢除原來的兒童節,而統一為“六一國際兒童節”。我國中央政府1949年12月宣布:以“六一國際兒童節”代替原來的“四四兒童節”,并規定少年兒童放假一天或七天。
世界上許多國家都將6月1日定為兒童的節日,尤其是在社會主義國家。在歐美國家,兒童節的日期各不相同,而且往往很少舉行社會公眾性的慶?;顒?往往有人誤解為只有社會主義國家才將6月1日定為兒童節,事實上,美國的一些組織也開始考慮將兒童節定在6月1日。
為了保障全世界兒童的權益,1949年11月,國際民主婦女聯合會在莫斯科召開執委會決定,將每年6月1日作為國際兒童節。新中國成立后,中央人民政府政務院于1949年12月23日規定,將中國的兒童節與國際兒童節統一起來。
1920xx年8月在瑞士日內瓦召開的關于兒童福利的國際會議上,首次提出了“國際兒童節”的概念。
此次大會有54個國家的愛護兒童代表,聚集在瑞士日內瓦舉行“兒童幸福國際大會”,通過《日內瓦保障兒童宣言》。宣言中,對于兒童精神上應有的享受、貧苦兒童的救濟、兒童危險工作的避免、兒童謀生機會的獲得,以及怎樣救養兒童等問題,均有熱烈討論。
自此次大會后,一方面藉以鼓舞兒童,讓兒童感到幸福、快樂,另一方面也為引起社會重視與愛護,各國政府都先后規定“兒童節”。
1949年11月國際民主婦女聯合會在莫斯科召開執委會,正式決定每年6月1日為全世界少年兒童的節日,即國際兒童節。
硝煙中的童年難免痛苦和憤怒,但苦難的童年也有明快和熱情。中國抗日兒童團的建立,讓那時山里的孩子也有了自己的節日——兒童節,不過,那時的兒童節是4月4日。
抗日戰爭中,中國的晉察冀邊區有數以十萬計的抗日兒童團員,其中包括著名的抗日小英雄王二小,后來解放戰爭中的先烈,還有更多的兒童團成員經歷了波瀾壯闊的新民主主義革命之后,成為建設社會主義的骨干。
老兒童團員回憶說,到兒童節這天,只要日本人不來“掃蕩”,縣里、區里都要組織活動,開大會。有時舉行唱歌比賽,有時組織操練,幾個村的兒童團還較著勁,看誰歌唱得好,操練得整齊,得了優勝還有獎品,獎品一般是鉛筆等。
為提高對付敵人的本領,軍事訓練也是兒童團的一個重要內容。邊區組織夏令營,把兒童團的骨干集中起來到深山進行訓練,他們學打槍、學刺殺、學埋地雷,還進行拉練,搞防空演習,防火演習。
為提高反“掃蕩”能力,兒童團還組織過“沖鋒月”活動,將孩子們每天晚上都集中起來,住在一起,半夜進行緊急集合,打背包、越林跑。
2023年兒童的節來歷(實用15篇)篇十一
兒童節在每年的六月一日,關于兒童節的來歷,不知道大家了解有多少呢?以下是本站小編為大家整理的兒童的節來歷。
作文。
相關資料,歡迎閱讀。
每當“六一”兒童節到來時,孩子們都興高采烈地歡度著自己的節日。很多少年兒童知道“六一”是自己的節日,但不知道兒童節的來歷。每一位兒童應該銘記:當年確定兒童節,是因為世界上有無數的少年兒童在戰爭中被奪去了幼小的生命。
在上世紀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20xx年6月,德國法西斯槍殺了捷克利迪策村16歲以上的男性公民140余人和全部嬰兒,并把婦女和90名兒童押往集中營。村里的房舍、建筑物均被燒毀,好端端的一個村莊就這樣被德國法西斯給毀了。
為了悼念利迪策村和全世界所有在法西斯侵略戰爭中死難的兒童,反對帝國主義戰爭販子虐殺和毒害兒童,保障兒童權利,20xx年11月,國際民主婦女聯合會在莫斯科召開執委會,正式決定每年的6月1日為全世界少年兒童的節日,即國際兒童節。
兒童節,也叫"六一國際兒童節",每年的6月1日舉行,是全世界少年兒童的節日。20xx年11月,國際民主婦女聯合會在莫斯科舉行理事會議,中國和各國代表憤怒地揭露了帝國主義分子和各國反動派殘殺、毒害兒童的罪行。為了保障世界各國兒童的生存權、保健權和受教育權,為了改善兒童的生活,會議決定以每年的6月1日為國際兒童節。在此以前,世界上的許多國家就有兒童節。20xx年,國際兒童幸福促進會倡議建立兒童紀念日,英國、美國、日本等國積極響應,先后建立了自己國家的兒童節,英國規定每年的7月14日為兒童節,美國規定5月1日為兒童節。
自從20xx年確立6月1日為國際兒童節以后,世界各國紛紛廢除原來的兒童節,而統一為"六一國際兒童節"。我國中央政府20xx年12月宣布:以"六一國際兒童節"代替原來的"四四兒童節",并規定少年兒童放假一天。
最近我讀了《兒童節的來歷》這本書,才明白了兒童節是這么來的。
原來,兒童節的全稱叫“六一國際兒童節”,是全世界少年兒童的節日。
在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20xx年6月,德國法西斯槍殺了捷克利迪策村16歲以上的男性公民140余人和全部的嬰兒,并把婦女和90名兒童押往集中營。為了悼念這些在戰爭中死難的兒童,20xx年11月,國際民主婦女聯合會在莫斯科舉行理事會議,為了保障世界各國兒童的生存權、包健全和受教育權;為了改善兒童的生活,會議決定每年的6月1日為國際兒童節。我國中央政府也桂東上年兒童在當天可以放假一天。
經過我的介紹你是不是也跟我一樣,恍然大悟呢?原來6.1兒童節是全世界的兒童在戰爭中死難的兒童用鮮血換來的。以后我們都要好好的珍惜這一天,為死去的可憐同伴們悼念。
2023年兒童的節來歷(實用15篇)篇十二
1、飛鏢:每人投三支,在規定位置內每投中一支者,獲獎券一張。
2、挾乒乓球:每人挾一分鐘,挾完20個乒乓球者,獲獎券一張,挾完40個乒乓球者,獲獎券二張。
3、繞口令:抽號進行,每人繞口令一次,凡能準確、流利、不停頓讀完繞口令者,獲獎券一張。
4、套圈:每人套五次,套中二個者,獲獎券一張,套中四個者,獲獎券二張,套中五個者,獲獎券三張。
5、盲人擊鼓:每人擊一次,蒙上眼睛轉三圈,凡擊中鼓者,獲獎券一張。
6、吹蠟燭:每人吹一次,凡一口氣吹滅十支蠟燭者,獲獎券一張。
7、打保齡球:每人打三次,凡在10米距離內打中目標者,獲獎券一張。
8、釣魚:每人釣一分鐘,釣三條者,獲獎券一張,釣六條者獲獎券二張,以此類推。
9、摸鹿鼻子:每人摸一次,蒙上眼睛轉三圈,凡摸到鹿鼻子的,可獲獎券一張。
10、猜謎語:每人可以猜三條,每猜中一條獲獎券一張。
2023年兒童的節來歷(實用15篇)篇十三
國際兒童節,它是保障世界各國兒童的生存權、保健權和受教育權,為了改善兒童的生活,為了反對虐殺兒童和毒害兒童的節日。
兒童是國家的未來的主人翁,因此,如何提供兒童一個良好的家庭、社會或是學習環境,乃是世界各國致力的目標。1920xx年8月在瑞士日內瓦召開的關于兒童福利的國際會議上,首次提出了“國際兒童節”的概念。
這次大會有54個國家的愛護兒童代表,聚集在瑞士日內瓦舉行“兒童幸福國際大會”,通過《日內瓦保障兒童宣言》。宣言中,對于兒童精神上應有的享受、貧苦兒童的救濟、兒童危險工作的避免、兒童謀生機會的獲得,以及怎樣救養兒童等問題,均有熱烈討論。
自此次大會后,一方面藉以鼓舞兒童,讓兒童感到幸福、快樂,另一方面也為引起社會重視與愛護,各國政府都先后訂定“兒童節”。
特別是在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1942年6月,德國法西斯槍殺了捷克利迪策村16歲以上的男性公民140余人和全部嬰兒,并把婦女和90名兒童押往集中營。村里的房舍、建筑物均被燒毀,好端端的一個村莊就這樣被德國法西斯給毀了。為了悼念利迪策村和全世界所有在法西斯侵略戰爭中死難的兒童,反對帝國主義戰爭販子虐殺和毒害兒童,保障兒童權利,1949年11月國際民主婦女聯合會在莫斯科召開執委會,正式決定每年6月1日為全世界少年兒童的節日,即國際兒童節。
1951年4月,國際民主婦女聯合會在蘇聯莫斯科開會,決定每年的6月1日為國際兒童節。
目前世界上許多國家都將6月1日定為兒童的節日,尤其是在社會主義國家。在歐美國家,兒童節的日期各不相同,而且往往很少舉行社會公眾性的慶?;顒印R虼送腥苏`解為只有社會主義國家才將6月1日定為兒童節。事實上,近年來,美國的一些組織也開始考慮將兒童節定在6月1日。
2023年兒童的節來歷(實用15篇)篇十四
兒童是國家的未來,是民族的希望,給所有兒童創造良好的家庭、社會和學習環境,讓他們健康、快樂、幸福地成長,一直是世界各國努力的目標,一年一度的“六一國際兒童節”就是專門為兒童們設立的節日。
不過,除了這個國際性的節日以及每年4月第四個星期日的“世界兒童日”,全世界不少國家還各自有本國的兒童節,慶祝方式也各具特色,趣味十足,既體現不同國家的傳統、習俗,又洋溢著無限喜慶和生機!
中國:
從1949年開始,中華人民共和國正式定每年6月1日為國際兒童節。學校一般會為此組織相關的集體活動,并要求學生正式著裝(普及校服前為白襯衣藍線褲)。香港現時雖屬共和國一部份,但民間在約定俗成下,香港兒童節的日期仍保留與中華民國一致的4月4日。民間慶祝的方式多以送玩具禮物給小朋友,或陪小孩出外吃大餐或游玩。
日本:一年三次兒童節。
日本是世界上慶祝兒童節次數最多的國家,他們一年要慶祝三次兒童節,而且慶祝方式十分有意思,充滿了濃濃的日本風情。
3月3日女孩節。
這個節日是專門為日本的小女孩設立的,每到這一天,家中有女兒的父母會在家里設置一個陳列臺,臺上放上穿著日本和服的漂亮女娃娃玩偶,作為給自己女兒的節日禮物。
5月5日男孩節。
為了祝福家中的男孩健康、快樂,這一天日本家家戶戶都會用紙或布做成色彩鮮艷、形狀像鯉魚的彩帶,然后把這些彩帶串在竹竿上,并和金色的風車綁在一起,掛在屋頂上。之所以這樣做,是因為日本人相信鯉魚最有精神和活力,希望家中的男孩都像鯉魚那樣,因此這一天又稱為“鯉魚日”。
同時,日本的父母這一天也會在家里放置玩偶,但卻都是武士裝扮,樣子很可怕。
11月15日“七五三”兒童節。
在日本習俗里,三歲、五歲和七歲是小朋友特別幸運的三個年紀,所以每年的這一天,會專門為這三個年紀的孩子熱鬧地慶祝一番。
這一天,小朋友會穿上最好的傳統和服,還會背上一個畫了松樹、烏龜或鶴等圖案的小紙袋,紙袋里裝滿了父母買的糖果和玩具。穿戴整齊后,父母會帶小朋友上日本神社,祈求并感謝神明給小朋友帶來健康和快樂。
哥倫比亞:兒童節戴面具、扮小丑。
中美洲國家哥倫比亞將每年的7月4日定為兒童節。在這個節日里,全國的學校都要舉行各種生動活潑的慶祝活動,兒童們還常常戴上各式各樣的假面具,扮成小丑的樣子在街頭玩耍,十分開心。
2023年兒童的節來歷(實用15篇)篇十五
六一兒童節,也叫“六一國際兒童節”,每年的6月1日舉行,是全世界少年兒童的節日。
1942年6月,德國法西斯槍殺了捷克利迪策村16歲以上的男性公民140余人和全部嬰兒,并把婦女和90名兒童押往集中營。村里的房舍、建筑物均被燒毀,好端端的一個村莊就這樣被德國法西斯給毀了。
國際兒童節的設立,和發生在二戰期間一次著名的屠殺--利迪策慘案有關。1942年6月10日,德國法西斯槍殺了捷克利迪策村16歲以上的男性公民140余人和全部嬰兒,并把婦女和90名兒童押往集中營。村里的房舍、建筑物均被燒毀,好端端的一個村莊就這樣被德國法西斯給毀了。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后,世界各地經濟蕭條,成千上萬的工人失業,過著饑寒交迫的生活。兒童的處境更糟,有的得了傳染病,一批批地死去;有的則被迫當童工,受盡折磨,生活和生命得不到保障。
為了悼念利迪策村和全世界所有在法西斯侵略戰爭中死難的兒童,1949年11月,國際民主婦女聯合會在莫斯科舉行理事會議,中國和各國代表憤怒地揭露了帝國主義分子和各國反動派殘殺、毒害兒童的罪行。為了保障世界各國兒童的生存權、保健權和受教育權,為了改善兒童的生活,會議決定以每年的6月1日為國際兒童節。
世界上的許多國家就有兒童節。1920xx年,國際兒童幸福促進會倡議建立兒童紀念日,英國、美國、日本等國積極響應,先后建立了自己國家的兒童節,英國規定每年的7月14日為兒童節,美國規定5月1日為兒童節。日本的兒童節很特殊,分男女兒童節,男兒童節5月5日、女兒童節3月3日。我國在1931年也曾經規定4月4日為中國兒童節。
自從1949年確立6月1日為國際兒童節以后,世界各國紛紛廢除原來的兒童節,而統一為“六一國際兒童節”。我國中央政府1949年12月宣布:以“六一國際兒童節”代替原來的“四四兒童節”,并規定少年兒童放假一天或七天。
世界上許多國家都將6月1日定為兒童的節日,尤其是在社會主義國家。在歐美國家,兒童節的日期各不相同,而且往往很少舉行社會公眾性的慶祝活動.往往有人誤解為只有社會主義國家才將6月1日定為兒童節,事實上,美國的一些組織也開始考慮將兒童節定在6月1日。
為了保障全世界兒童的權益,1949年11月,國際民主婦女聯合會在莫斯科召開執委會決定,將每年6月1日作為國際兒童節。新中國成立后,中央人民政府政務院于1949年12月23日規定,將中國的兒童節與國際兒童節統一起來。
從1949年開始,中華人民共和國正式定每年6月1日為國際兒童節。學校一般會為此組織相關的集體活動,并要求學生正式著裝(普及校服前為白襯衣藍線褲)香港現時雖屬共和國一部份,但民間在約定俗成下,香港兒童節的日期與中國臺灣的兒童節日期一樣,即4月4日。民間慶祝的方式多以送玩具禮物給小朋友,或陪小孩出外吃大餐或游玩。
中國臺灣的4月4日兒童節……曾經是現在中國臺灣中壯年的盼望,當時小學放假一天,學校還會送孩子們一份禮物,哪怕是一支牙刷或一個茶杯,都讓孩子興奮不已。家境好的,父母都還會特別加送心愛禮物給自己的寶貝。雖然隨著社會變遷,兒童節已和婦女節合并為婦幼節了,但“4月4日兒童節”仍是許多大小朋友的期待。
兒童節是在1931年,由“上海中華慈幼協會”發起,建議政府明訂每年四月四日為兒童節。后來再由教育部制定兒童節紀念辦法,并于隔年的四月四日實施,所以第一屆的兒童節是1932年4月4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