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為教學中作為模范的文章,也常常用來指寫作的模板。常常用于文秘寫作的參考,也可以作為演講材料編寫前的參考。那么我們該如何寫一篇較為完美的范文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優秀范文,供大家參考借鑒,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朱自清散文集閱讀心得篇一
月明星稀,烏鵲南飛,繞樹三匝,何枝可依?這是曹孟德的詩文《短歌行》中的一句。
我們何不以此自問:何枝可依?問自己什么是適合自己的,找準自己的位置,找到自己的歸附。
老鷹雄猛、健壯,飛翔速度迅猛,從鷲峰俯沖而下,捕獲獵物,這是它生存的本領,是它依附的枝頭。而烏鴉生性弱小,卻一味模仿老鷹,事倍功半,最后落入牧羊人手中,也是可以料想的。誠然,它的精神是可嘉的,然而它卻忘記了考慮自己的優點與弱點。
物如此,人亦然。
找準自己的位置,找到適合自己依附的枝頭,生命才能達到極致。
一代先師孔子,初時以建立以仁治國的完美社會為志。周游列國之后,終于沒有成功,然而它卻是很好的老師,孔子的弟子遍及天下,他也最終成為我國偉大的思想家、教育家。由此可見,只有找到自己的枝頭,生命的意義才能實現。
一代喜劇大師卓別林,年少時因相貌不佳總是成為別人的笑柄,然而,在他的喜劇生涯中這恰恰成為一種優勢,他主演的無聲喜劇電影達到了無聲勝有聲的境界。這不得不說他那不佳的容貌促成了他上佳的表演。
世界首富比爾?蓋茨,本是一名外國著名大學的學生,然而當他感覺到大學所教的內容并不適合自己時,便毅然離開學校,從事自己喜愛的電腦設計工作,最終積累了世界上無人能比的巨額財富。
社會在發展,可是道理卻沒有變,找準自己的位置,找到適合自己的枝頭,生命才能閃光。
烏鴉敢于拼搏,樂于學習的精神固然值得贊賞,然而它不能認清自己的實力,不能量力而行,注定是要失敗的。
繞樹三匝,何枝可依?繞樹三匝,并非枝枝可依!
人不只需要勇于拼搏的精神,更應認清自己,只有二者具備,才有可能成功。
擁有自知與拼搏,光明就在眼前,在努力過后你會發現繞樹三匝,此枝可依!
朱自清散文集閱讀心得篇二
《呂氏春秋》中有這樣一段話:“欲勝人者,必先自勝;欲論人者,必先自論;欲知人者,必先自知。”它告訴我們:一個人要想了解外面的世界,首先必須認識你自己。
《孫子兵法》里也有一句名言:“知己知彼,百戰不殆。”但是細作比較你會發現,“知己”要比“知彼”更為重要。因為“彼”是一個“變量”,是外因;而“己”卻是一個“常量”,是內因。自己尚不知,“知彼”又有何用?即如老子所言:“知人者智,自知者明。”了解別人的人,固然稱得上智慧,但是正確地認識自己的人才是真正的明達。
李白盛年時游歷祖國名山大川,每到一處幾乎都留下了佳作名篇。當他登上黃鶴樓,正待題詩抒懷時,抬頭忽見墻上崔顥的題詩《黃鶴樓》,自嘆不如,連贊“絕妙”,心中默念“眼前有景道不得,崔顥題詩在上頭”,擲筆離去。后來,李白在游覽金陵時寫下了的《登金陵鳳凰臺》,與崔顥的《黃鶴樓》有著異曲同工之妙。李白黃鶴樓上的知難而退,非但無損于他的偉大,反而成就了文壇的一段佳話。倘若他當時興之所至,草草提筆,貿然題詩,或許反添上一大敗筆。有道是“敗莫大于不自知”,正確地認識自己的知識、水平、能力,凡事量力而行,才有可能取得成功;過于自負或自卑,都會使自己與成功擦肩而過。
“不知而自以為知,百禍之宗也”,如果不能正確看待自己,反省自己,提升自己,那將會給自己和他人帶來無盡的麻煩。諸葛亮躬耕隆中時,“每自比于管仲、樂毅”,這正是他有自知之明的表現,他最終成為蜀漢丞相。而他麾下的大將馬謖志大才疏卻極為自負,自告奮勇要求駐守街亭,拘泥于兵書不聽勸告,致使兵敗如山倒,街亭失守后被軍法處置。主動請纓固然沒錯,但是自不量力,高估自己的能力又固執己見,難免會鑄成大錯。
其實,小到個人,大至國家,都必須有自知之明。倘若一個國家的統治者愚昧無知,對國家現狀一無所知,那么這個國家也就難見希望的光芒。清王朝自詡“天朝上國”,實行閉關鎖國的政策,統治者沒有自知之明,自認為“天朝物產豐饒,不需與外夷通有無”。當外國的堅船利炮攻入華夏,一下子驚慌失措,毫無抵抗之力,遂任外夷宰割。由此可見,一個國家、一個民族更要清醒地認識自己,才能跟上時代的步伐,不致被前進的浪潮拍倒。倘若清朝統治者能早一點認識到這一點,或許不會淪落到落后挨打的窘境。
人最難的就是認識自己。有了自知之明,就有了進步的基礎。因此,一個人應當時刻轉動心中的明鏡鑒照自己,看清自己的長短優劣。一個自知的人,才能知道自己什么能做,什么不能做。誰要是有這樣的自知之明,就絕不會陷入困境。
朱自清散文集閱讀心得篇三
世上有許多人需要我們去認識,但最應該認識和最值得認識的人卻是你自己。俗話說“當局者迷,旁觀者清”,這話一點不假,要公正地認識自己確實是件不容易的事,為正確的認識評價自己,就讓我把自己虛擬成我的雙胞胎兄弟,以第二人稱“你”來對自己進行認識評價吧!
一、你外表看上去文質彬彬,一個典型的白面書生,長得白里透紅,一副秀郎鏡架在高高的鼻粱上,去年還是個小不點,今年卻像一棵小樹猛地拔了起來,但仍一臉幼稚??墒莻€英俊的小少年啊!
二、悟性較高,性格即不內向也不外向。屬穩重型。你屬羊,是摩羯座人,話不多也不少,有時讓你干些家務你會口中念念有詞,鍋碗瓢盆也讓你奏出一曲不悅耳的交響樂。當別人談及一些傳聞之事時你卻嗤之以鼻,你可不是個好胡弄的人,總提醒人家:“眼見為實,耳聽為虛”哦。你的朋友不多且擇而處之,朋友們皆屬內涵型。有時你在家上上網,打打游戲,有時還在電腦上寫文章發表呢,做做奧林匹克題且可給專家指出一兩點疏漏,可你卻不沉迷于虛擬網絡世界中,常和親戚、朋友騎單車出去郊游,爬山、打乒乓球,游泳。在電腦應用上你是個自制力極強且用得精彩的人,這讓眾人都不得不佩服。
看完以上介紹,你們猜猜這個人是誰呀?這可是個個性特鮮明的人,我想你一定不會猜錯的。但你們可別笑話我這個可憐的人哦!我相信世界上沒有相同的兩片樹葉,我不可能成為完美的人,但我只希望和快活寬容的人一樣共同擁有一份好心情,我知道改掉這臭脾氣很難,這需要長期的修練,我想我好比一塊未經打磨的玉,讓時間的長河來鍛造自己吧!我相信終有一天我會成為一塊令人驚慕的美玉。
朱自清散文集閱讀心得篇四
那是一本好厚的書,書上全是迷霧;那是一本很薄的書,書上全是崎嶇的小路;每段人生都是一本書,要用一生去讀。
認識自己,陶淵明正是因為認清自己,不愿與黑暗官場同流合污,不為五斗米折腰,才寫出了“羈鳥戀舊林,池魚思故淵”的詩句。向往“采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的閑適田園生活。
從他人的角度來認識自己?!斑|東子弟多才俊,卷土重來未可知”,世事無常,誰知項羽從西楚霸王淪為敗者,勝者為王敗者寇。如果他早認識自己的不足之處,是否會有不同的結局,給予我們后人一個不同的歷史呢?可惜,世上沒有如果,只有已成事實的定局,我們只有惋惜。
勞格拉底他們哲理就是認識自己。
可看出,認識自己的重要性。
“關公面前耍大刀,班門弄斧”。
我們要勇于發出挑戰,牛頓,被奉為物理界的權威,從未有人質疑,知道在實踐的過程中出現新的情況,當時人們還不肯認清事實。但是,愛因斯坦卻勇敢地站了出來,在當時,愛因斯坦被人嘲笑,他們認為,牛頓是權威,不可能犯錯。可是,事實就在眼前,證明了愛因斯坦是正確的,提出了相對論,使物理界進入了另一個層面。
這樣的“弄斧”,不是玩笑,是在看清自己的前提下,堅持自己的信念。
我們要認識自己,認清自己,不要畏手畏腳的,認識了自己,就能知道自己的不足之處,就能改善自己,在每一段的人生旅途中,我們應用心去讀,因為每段人生都是一部精彩的書,用心去讀,認識自己。
<
朱自清散文集閱讀心得篇五
人的一生在世間浮沉,難免會迷失方向、迷失自己。因而,能夠時刻正確認識自己,就顯得尤為重要。蘇格拉底曾說:“美德即知識,認識你自己?!边@恰恰說明了,能夠正確認識自己,也是一種至高無上的美德。
有的時候,人們迷失了自己,只是無法找尋到自己真實的存在,不知道自己存在的意義和價值,因而對人生感到迷茫。這個時候,只需要繼續尋找,總能夠找到前進的方向。然而有的時候,人們迷失了自己之后,不去尋找真實的自己,反而把自己臆想成另一種存在,然后就以那種存在的姿態去繼續自己的人生。那種時候,人們就很難再找回自己,甚至會走上一條極端的不歸路。
就如同古代帝王,相信每一任帝王在登基之初都是想做一任明君造福百姓的。但是有的帝王會因為權欲熏心,真的把自己當成神,可以主宰終生,最終背離了自己的初衷。紂王要剖比干之心,厲王要“止謗”,連一代圣君唐太宗也差點殺掉勇于勸諫的魏征。由此可見,不能正確認識自己的后果是多么可怕。這也說明了,正確認識自己,有的時候幫助的甚至不僅僅是自己。
但是,在人生迷茫之后,還能正確認識自己,真的那么困難嗎?
其實,正確認識自己,只需要自己足夠虛心,能夠聽取別人的意見和建議,有去正視自己和改過自新的勇氣便可。
齊王在聽了鄒忌的勸諫之后,立刻認識到自己的不足,下令改革。法國作家盧梭,他的《懺悔錄》是一部空前絕后的“靈魂自白書”,他在書中真實地記錄了他的一生,包括他曾做過小偷、拋棄摯友、嫁禍他人的種種丑行。讀此《懺悔錄》時常令人感到觸目驚心,因為當他把自己剖析得體無完膚的時候,就是他真正認識自己、超越了自己的時候。
所以說,有的時候,正確認識自己,只需要自己思維的一個轉變,但就是這樣一個小小的轉變,帶來的影響卻可以是不可估量的。對于個人而言,正確認識自己可以幫助自己更好地發展,有時也可以造福身邊的人。而對于統治階級而言,正確認識自己,就可以造福整個國家,給整個社會帶去寧靜安樂。
人生來不就是為了找到自己真實的存在嗎?所以,正確認識自己吧。
既然已注定了是小鳥,就不要去羨慕雄鷹的翱翔;是小草就不要去仰慕大樹的偉岸;是石子,就不要去嫉妒水晶的晶瑩。要正確的認識到自己,對待自己,找準自己的位置,尋找到專屬于自己的人生航道。
世界廣闊,萬事萬物千奇百怪,就如一棵大樹上永遠找不到兩片相同的葉子一樣。沒有任何事物有著完全的統一,每個人都有著自己的特點,優勢和劣處。而我們要做的,也就是看清這一點,正確認識自己,把握自己。
有一次,a參加一個十道題的答題競賽,前五題是初級水平,后五題是高級水平,當a答對前五題,主持人問其是否繼續時,a毫不猶豫地選擇了“是”,雖然他挑戰困難的勇氣可嘉,但是因為他只擁有初級水平,所以結果只能鎩羽而歸。
其實許多人都是這樣的,在成功的時候,往往會過高估計自己,將一切有利因素都誤認為是自己的身價,仿佛一切所求都觸手可及似的,喜難自勝;然而在不得意的時候,又對自己估計過低,把困難和阻礙當成是自己的無能,以至于把安分守己、與世無爭當成是有自知之明,但實際上卻又被自己的逃避妥協深埋,迷失了自己,不能自拔。
認識自己是一個瓶頸,也是一道坎。只有越過了這道坎,才能與真正的成功結緣。有許多的人之所以能夠成功,就是因為他們在除了努力之外還正確認識到了自己。有一個的指揮家,他在剛出名時,認為自己很了不起,非常自負。一次,他去樂隊排練時,發現自己忘了帶指揮棒,正要派人去拿,秘書卻告訴他“不要緊,向樂隊其他人借一支就行了。”指揮家愣了一下,以為秘書糊涂了。明明只有自己才是指揮家,其他人怎么會有指揮棒呢?但他還是問了一句,出乎意料的,大提琴手、小提琴手、鋼琴手居然同時拿著一根指揮棒遞了過來,這時他才知道了,原來自己并不是什么必不可少的人物。于是,在以后的事業生涯中,他常用這件事來提醒自己,終于成了一代大師。
我們也是一樣的,留一只眼看看吧,不要去學夸父盲目逐日;也不要去學精衛費力填海。要做一個真實的自己,不要妄自菲薄,也不要夜郎自大。就是小草,也會在包含生命的綠色之中展現出屬于自己的清新;是石子,也會具有堅硬的實質。好好看看吧,看到自己的優點,正視自己的不足,正確地認識自己。揚長避短,找到正確的位置并對自己準確定位,在青春這道明媚的陽光下,駕起生命剛勁的風帆,向著前方無悔地駛去。
相傳,在吳國和西晉滅吳時期,有一位叫周處的人,他為人性情暴躁,縱情肆欲,常常為禍鄉里,使村民苦不堪言。于是就把他和山上的猛虎、水里的蛟龍合稱為“三害”。一天,周處看到一些老人圍坐在一起愁眉不展,問過后才知是猛虎和蛟龍又來興風作浪,周處聽后就說:“我去除掉他們”之后就邁著大步離去了。過了一段時間,村民見周處一去不回,以為他與猛虎、蛟龍同歸于盡,十分欣喜??蓻]成想,他卻帶著蛟龍、猛虎的尸首趕了回來。后來周處才知道原來自己也是“三害”之一,就下定決心,痛改前非,最后終于除了自己這一害,得到了鄉鄰的贊揚和擁護。
從古至今,人無完人,只有學會全面看待自己,才能有所進步,找準自己的位置,使自己更加成功。自知者明,自勝者強,人只有正確認識自己才有可能成為了不起的人。
雖說如此,但依舊有許多人認不清自己,生活在一個自己偽造的虛擬世界里,看不到自己的本來面貌。有時候,生活就像一面鏡子,映射出了你行為的點點滴滴,而這面鏡子,別人可以更清楚地看到鏡面上的污濁,真正可以使鏡面光潔的,只有你自己!
總而言之,人只有認識到自己的問題,才可以完善自我,孔子云:“吾日三省吾身”難道不引人深思嗎?把自己的優點發揚光大,讓自己的缺點無處遁形,多聽取別人的意見,這樣你就會提升自我,在人群中脫穎而出,成為海面上升起的一顆新星。
其實有時,在空閑的時間里,你能自我反省出很多東西,仰望星空,看著宇宙鬼斧神工的杰作,你會思考許多事情?!安患褐?,焉能知人?”只有學會了認識自己,才能看透常人所無法看透的東西,這也不失為一種“學問”。而我們就是在這種“學問”中成長,逐步成為對社會、對人民有用的人。
像我們這一代的年輕人,都缺少自我反省的能力,我們應從現在開始,嚴格規范自己。從小事做起,從生活做起,成為祖國新一代的接班人。為了祖國的發展和建設奉獻自己的力量,我始終相信,我可以!
朱自清散文集閱讀心得篇六
其實猶豫了很久要不要寫這篇文章,因為一篇論心的文章如果編者本人都無法凝心而撰的話,那文章一定會寡然無味,令閱者不悅。
工作有時就是工作,但工作有時又不僅僅只是工作,不能為了需要寫而寫,文章是要入心的。這種矛盾的心態相信很多朋友都有同感吧!認知不同,理解不同;成功人士習慣稱其為高度或格局,而普通人則會說是看法,究其根本其實都是離不開“心”。所以起筆寫這篇文章還是因為自己的一些感觸,也算是對自己的一份誡勉。
這段時間發生了很多事情,自己的工作和生活都發生了巨大的變化,無形中可能多少對內心產生了一些壓力,但就我而言,自認“飽經風霜”應該不會受到這些負面情緒的影響,可是我高估了自己,我依然只是持有看法,而不是心懷格局。
最近因為工作的需要查閱了很多關于心理學方面的資料,愕然地發現自己的內心原來是如此的不堪滋擾,所有的自我認識都不同程度的受到了外界因素的影響,僅在理性和感悟中左右徘徊,而沒能真正的由心開始認識自己。古希臘的德爾菲神廟中唯一的碑銘上可這一句箴言“認識你自己”,這句話出自蘇格拉底的名言。它從正面提出了一個人們既熟悉又難以做到的問題,表達了人類與生俱來的內在要求和至高無上的思考。尼采曾說過:“聰明的人只要能認識自己,便什么也不會失去”。一個人在自己的生活經歷中,能否真正認識自我,肯定自我,如何選擇積極或消極的自我意識,將在很大程度上影響或決定著一個人的前途與命運。
古人云:“人貴在有自知之明”,可見無論什么時期的人們對于認識自己的重要性都很重視。宋代文學家蘇軾的《題西林壁》中寫到:“不識廬山真面目,只緣身在此山中”。由此可見認識自己有時比認識別人更加困難。
認識自己,就是要客觀的評價自己,既不能妄自尊大,亦不可妄自菲薄。認識自己,就是要分析自己的優勢略勢,緣何與眾不同,是否具有潛力。認識自己,就是要正確的理解人生觀和價值觀,自身生理以及心理的特點。同時,認識自己還需要學會“放下”,因為往往很多錯誤的自我認識都是因為內心不愿放下過往的歷歷種種,只敷于表象的改變,這和自欺欺人沒什么區別。素黑曾說:“從來沒有命運的不幸,只有死不放手的執著”,受傷者最大的傷口不是被傷害,而是不肯放下受害者的角色,寧愿浸淫在痛苦和自憐的心理惰性中,被負面思想侵占理智和心胸“。
最后,借用于丹的一句話:“對自己的評估,只有自己內心能夠作出正確的回答”。認識自己,不在一言兩語,人最難認識的就是自己的心。當倘若連自己還沒有認識自己,又如何讓別人來認識自己呢!故此,我要將自己從心打開,認識自己--由心開始。
朱自清散文集閱讀心得篇七
時刻都記住自己究竟叫什么,這很重要。
有為數不少的人,都或是驕傲自大了,或是得意忘形了,在飄飄然之中完全忘了自己叫什么。這些人往往會失敗得很慘。
20__年德國世界杯之前,有人說巴西隊不進決賽都很難。的確,此次巴西國家隊陣容強大得不可思議。其替補陣容都十分豪華,這些人組個隊實力比世界杯賽場上的不少隊伍都要強。但是,這些自信得過了火,甚至有些狂妄的“巨星”們忘了自己叫什么,忘了自己不過是一位足球運動員,忘了作為足球運動員所必需的拼搏精神。于是,他們在一片嘆息聲中止步八強。
這就是得意忘形的下場。所以,時時刻刻清醒地認清自己相當重要。
有的人因自己的強大而無法認清自我,而有的人卻被名與利遮蔽了雙眼,在追名逐利之中迷失了自我。
曾經的韓國民眾的驕傲——黃禹錫。他曾經站在世界科學界的頂峰,披著神一般的外衣向下揮手示意。人們從干細胞研究這里看到了戰勝多種疾病的希望。但這個神話最終就像一個五彩斑斕的肥皂泡,飄著飄著突然地就炸了。黃禹錫作為一個科學家,卻敗給了自己的貪欲,失去了一個科學家所應具有的求真、求實的精神,忽然覺得黃禹錫他很像那只妄想學鷹抓羊的烏鴉,自己將自己推上毀滅的道路。換用一句話語來說,就是不知道自己有幾斤幾兩重。
生活中這樣的例子還有很多,不久前中國所謂的具有自主開發產權的cpu“漢芯”也被證實屬學術造假。這不禁令眾多國人心寒。
時刻記住你叫什么,這聽起來有些荒唐,但這確是一條真理,只有認清自己才不會走向不該走的路。
記住自己叫什么并不難,難的是時時刻刻都能以客觀的態度認清自己。但其實只要多花時間思考一下自己的能力有多大,自己的目標是什么。更重要的是在面對誘惑的時候冷卻下發熱的大腦,靜心面對。
曾參說:“吾日三省其身?!毕嘈潘欢偰苡浀米约航惺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