優秀作文是一種藝術創作,它能夠引起讀者的共鳴和思考。以下是一些優秀作文的分享,希望能夠給大家帶來一些靈感和啟示。
勤奮六年級學生(通用14篇)篇一
2、故書不厭百回讀,熟讀深思子自知。——蘇軾。
4、人的大腦和肢體一樣,多用則靈,不用則廢。——茅以升。
6、寂寂寥寥揚子居,年年歲歲一床書。——盧照鄰。
7、人生在勤,不索何獲。——張衡。
8、勤勞一日,可得一夜安眠;勤勞一生,可得幸福長眠。——達·芬奇。
9、智慧源于勤奮,偉大出自平凡。——民諺。
10、天才絕不應鄙視勤奮。——小普林尼。
11、古人學問無遺力,少壯功夫老始成。——陸游。
12、問渠哪得清如許,為有源頭活水來。——朱熹。
13、勤奮和智慧是雙胞胎,懶惰和愚蠢是親兄弟。
14、謹慎的勤奮帶來好運。
15、對搞科學的人來說,勤奮就是成功之母!——茅以升。
17、提出一個問題,往往比解決一個問題更重要。——愛因斯坦。
18、要知天下事,須讀古人書。——馮夢龍。
20、天才不是別的,而是辛勞和勤奮。——比豐。
22、不能則學,不知則問,雖知必讓,然后為知。——韓嬰。
23、鍥而舍之,朽木不折;鍥而不舍,金石可鏤。——《荀子·勸學》。
24、天才就是這樣,終身勞動,便成天才。——門捷列夫。
26、愛學出勤奮,勤奮出天才。——郭沫若。
27、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周易·乾》。
28、時間應分配得精密,使每年、每月、每天和每小時都有它的特殊任務。——笛卡爾。
30、喜歡讀書,就等于把生活中寂寞的辰光換成巨大享受的時刻。——孟德斯鳩。
31、金錢寶貴,生命更寶貴,時間最寶貴。——蘇活諾夫。
32、你想成為幸福的人嗎?但愿你首先學會吃得起苦。——屠格涅夫。
33、學者不患才之不贍,而患志之不立。——徐干。
34、勤能補拙是良訓,一分辛勞一分才。——華羅庚。
35、不積跬步,無以至千里;不積小流,無以成江海。——荀況。
36、歲不寒,無以知松柏;事不難,無以知君子。——《荀子·大略》。
37、勤奮的人是時間的主人,懶惰的人是時間的奴隸。
38、不經歷風雨,怎能見彩虹。——《真心英雄》。
39、天才是百分之一的靈感,百分之九十九的`血汗。——愛迪生。
41、天才是百分之一的靈感加百分之九十九的勤奮。——愛迪生。
42、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是知也。——《論語》。
43、業精于勤而荒于嬉,行成于思而毀于隨。——韓愈。
45、成功=艱苦的勞動+正確的方法+少說空話。——愛因斯坦。
46、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論語·學而》。
48、靈感不過是“頑強的勞動而獲得的獎賞”。——列賓。
49、地不耕種,再肥沃也長不出果實;人不學習,再聰明也目不識丁。——西塞羅。
52、應當隨時學習,學習一切;應該集中全力,以求知道得更多,知道一切。——高爾在。
53、勤奮者廢寢忘食,懶惰人總沒有時間。
54、鍥而舍之,朽木不折;鍥而不舍,金石可鏤。——荀況。
55、聰明出于勤奮,天才在于積累。——華羅庚。
56、時間,就像海綿里的水,只要愿擠,總是有的。——魯迅。
57、寶劍鋒從磨礪出,梅花香自苦寒來。
59、聰明在于勤奮,天才在于積累。——華羅庚。
60、天才就是百分之九十九的汗水加百分之一的靈感。——愛迪生。
61、不學不成,不問不知。——王充。
62、貴有恒何必三更眠五更起,最無益只怕一日曝十日寒。
63、三更燈火五更雞,正是男兒讀書時。黑發不知勤學早,白首方悔讀書遲。——顏真卿。
64、不登高山,不知天之高也;不臨深溪,不知地之厚也。——《荀子·勸學》。
66、業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毀于隨。——韓愈。
67、學則智,不學則愚。——黃宗羲。
68、形成天才的決定因素應該是勤奮。——郭沫若。
69、流水不腐,戶樞不蠹,民生在勤。——張少成。
70、自古以來學有建樹的人,都離不開一個“苦”字。
71、讀書破萬卷,下筆如有神。——杜甫。
72、天才就是無止境刻苦勤奮的能力。——卡萊爾。
73、強學博覽,足以通古今。——歐陽修。
74、學問是苦根上長出來的甜果。——李嘉圖。
75、雖有嘉肴,弗食,不知其旨也;雖有至道,弗學,不知其善也。——《禮記·學記》。
76、學不可以已。——《荀子·勸學》。
77、虛心使人進步,驕傲使人落后,我們應當永遠記住這個真理。——毛澤東。
78、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學,不知道。——《禮記·學記》。
79、人不學便老而衰。——程頤。
80、科學是為了那些勤奮好學的人,詩歌是為了那些知識淵博的人。——約瑟夫·魯。
83、讀一本好書,就是和許多高尚的人談話。——歌德。
84、讀書有三到:心到、眼到、口到。——朱熹。
85、耳聞之不如目見之,目見之不如足踐之。——劉向。
86、讀書百遍,其義自見。——陳遇。
87、業精于勤,荒于嬉。——韓愈。
89、讀書百遍而義自見。——《三國志·魏書》。
91、書山有路勤為徑,學海無涯苦作舟。
93、我身上一切優秀的品質都要歸功于書籍。——高爾基。
94、不知則問,不能則學。——董仲舒。
95、好學而不勤問非真好學者。
96、博學之患,莫大于自足而止。——黃宗羲。
勤奮六年級學生(通用14篇)篇二
什么?姐姐的數學成績到了第25名?不可能!她有一次還考過級部第二呢!
經過調查,姐姐是真的到了第25名。競爭很厲害。大姨媽急壞了。姐姐在建橋學校上初四了,馬上就要升高中了,這是第一次摸底考試,聽說要考好幾次,為此她和大姨媽吵了一架。都是數學拖得后腿,聽姥姥說,姐姐是不喜歡教她的數學老師才故意考不好的。那為什么不喜歡那個數學老師呢?哦,原來是數學老師罵他們是笨蛋。這點小事算什么?姐姐同學都不在乎。而姐姐卻生氣的睡不著覺!這讓我們無可奈何!
大姨媽每次回到姥姥家就講姐姐的事。我聽都聽煩了!真想報個小飯桌。我還聽見,大姨媽說姐姐一想起數學老師就生氣。我們全家人就安慰大姨媽。除了我和弟弟處于興奮階段外,其他人都陰沉著臉。連球球見了都打哆嗦,更別說每天回姥姥家吃飯的我了。姐姐也跟我老媽說,說再也不想見到大姨媽了。于是老媽就安慰她,叨叨叨叨,姐姐一句都沒聽進去!這可怎么辦呢?于是我們就想了一個辦法,以后不安慰她們兩個,看她們能怎么樣!你別說,這個辦法還不錯,大姨媽說開完家長會就坐下來好好的和姐姐談,不給她壓力,在最后時刻放松自己,考上市實驗。
蒼天啊!大地啊!趕快讓姐姐和大姨媽和好吧!
勤奮六年級學生(通用14篇)篇三
成功是人追求美好事物的表現或結果,一般地,成功總帶來榮耀和贊美,因此成功是每個人一生都在追求的。
成功的道路永遠都是蜿蜒曲折的,鑄就成功從來不是一件簡單的事。古往今來多少有志之士在這蜿蜒的道路上前行,他們有的到達了終點,閃耀出燦爛的光輝,被后人所贊嘆。但更多的是被埋沒在歷史的長河中黯淡無光,鮮為人知。這些人中要么是被所處時代之黑暗阻礙,要么是被自身命運所絆倒。因此鑄就成功需要合適自己方法。
成功路上必將經歷不少磨難,正如孟子在生于憂患死于安樂中所寫的“天將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勞其筋骨,餓其體膚,空乏其身,行拂亂其所為,所以動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磨難必定是成功的必經之路,沒有經過磨難得到成功,就像沒有靈魂的軀殼,絕對算不上成功。
成功需要十年如一日的堅持,成功路漫漫,不堅持何以走到終點?馬克思所著的《資本論》揭示了生產,市場的經濟規律和資本主義經濟運動的規律,指明了共產主義的基本特征。如此偉大的著作是如何完成的?馬克思因被各國政府驅逐而在倫敦定居,他日復一日的'到圖書館中摘錄資料,回到家中進行整理,馬克思忍受著饑餓,變賣了所有家產來進行創作,最后在恩格斯的支持下最終花了40年完成了《資本論》這一著作,馬克思這種堅持不懈的努力是他成功的原因。
成功也需要機遇,俗話說“時勢造英雄”,西班牙人胡安·加亞西是二戰期間著名的雙面間諜,他一開始被聘為德國間諜,后德軍派他到英國建立情報網,結果他卻回到西班牙,編造假情報給德國。后在美國向德國宣戰后,盟軍招募情報人員,于是胡安又成為一名英國間諜,期間他向德國發送了大量不準確或過時的情報,甚至在諾曼底登陸前,讓德軍誤以為盟軍會在加萊登陸,從而使盟軍成功在諾曼底登陸。他同時獲得了英,德兩國的榮譽勛章,后隱居在委內瑞拉。故事中胡安憑借著對戰爭均勢的分析和自己對機遇的把握取得了成功。
鑄就成功是人生的永恒話題,我們應該在偉人的事跡中汲取智慧,在現實中踏踏實實一步一個腳印的走向成功。
勤奮六年級學生(通用14篇)篇四
《天才在左,瘋子在右》這本書,耗時差不多一個月才看完,確實如作者自己所說,只需要你在看的時候,能有一點兒的思考,他就是欣慰的。
第一次看這種類型的書,已經完全不知道書中具體講的是什么,只依稀記得書中講了很多的不一樣的故事。看完故事后會讓自己有點凌亂感,有時候甚至會懷疑自己之前所知道的一切,而認真思考書中講的故事這個思維方式的正確性。天才和瘋子只有那么一線之隔。
很多觀點已經逐漸忘卻,但是自己作者自己說過,為什么能堅持做這個心理。每天抱著空杯的心理,擁抱每一個病人,傾聽他們的故事。只有你摒棄自己的成見,你才能體會、理解病人,同時才能感同身受。真正做到感同身受是多么的難,真是因為主人公做到了,所以他才能得到病友的信任,才能堅持下來。
生活在人的江湖中,每個人都是獨立的個體,每個人都存在著形色各異的思想,所以在日常中遇到思想各異的人,我們可以抱著寬容的態度,認真的傾聽,需要完全的贊同,但可以表示理解!多一份理解,多一分寬容,世界都美好了。
勤奮六年級學生(通用14篇)篇五
4、三更燈火五更雞,正是男兒讀書時。黑發不知勤學早,白首方悔讀書遲。——顏真卿。
5、不積跬步,無以至千里;不積小流,無以成江海。——荀況。
6、盛年不重來,一日難再晨。——晉·陶淵明。
7、貴有恒何必三更眠五更起,最無益只怕一日曝十日寒。——明代·胡居仁。
8、勤能補拙是良訓,一分辛苦一分才。
9、好學而不勤問非真好學者——劉開。
10、勤奮的人是時間的主人,懶惰的人是時間的奴隸。
12、業精于勤而荒于嬉,行成于思而毀于隨——韓愈。
13、日日行,不怕千萬里;常常做,不怕千萬事。
14、最易受騙的,就是認為自己遠比他人聰明。——羅休夫柯。
15、言之無文,行而不遠。——《左傳》。
16、學問是苦根上長出來的甜果。——李嘉圖。
18、時間,就像海綿里的水,只要愿擠,總是有的。——魯迅。
19、業精于勤,荒于嬉。——韓愈。
20、寶劍鋒從磨礪出,梅花香自苦寒來。——朱熹。
21、差之毫厘,謬以千里。——宋·陸九淵。
22、人生在勤,不索何獲——張衡。
23、人之為學,不可自小,又不可自大。——顧炎武。
24、科學是到處為家的,不過,在任何不播種的地方,是決不會得到豐收的。——赫爾岑。
25、天才就是無止境刻苦勤奮的能力。——卡萊爾。
26、書山有路勤為徑,學海無涯苦作舟——韓愈。
27、天才在于積累,聰明在于勤奮。——華羅庚。
28、少壯不努力,老大徒傷悲。
30、好學近乎知,力行近乎仁,知恥近乎勇。——《中庸》。
31、人而不學,其猶正墻面而立。——《尚書》。
32、知而好問,然后能才。——《荀子》。
33、學之廣在于不倦,不倦在于固志。——晉·葛洪。
34、學而不知道,與不學同;知而不能行,與不知同。——黃睎。
35、博觀而約取,厚積而薄發。——宋·蘇軾。
36、差之毫厘,謬以千里。——宋·陸九淵。
37、盛年不重來,一日難再晨。——晉·陶淵明。
38、言之無文,行而不遠。——《左傳》。
39、人之為學,不可自小,又不可自大。——顧炎武。
40、不恥相師。——唐·韓愈師說。
41、富貴必從勤苦得,男兒須讀五車書。——唐·杜甫柏學士茅居。
42、讀書之法,莫貴于循序而致精。——宋·朱熹性理精義。
43、業精于勤,荒于嬉。——唐·韓愈進學解。
44、讀書之法無他,惟是篤志虛心,反復詳玩,為有功耳。——宋·朱熹學規類編。
45、未嘗一日去書不觀。——唐·韓愈唐故相權公墓碑。
46、歲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論語·子罕。
47、無貴無賤,無長無少,道之所存,師之所存也。——唐·韓愈師說。
48、學而不化,非學也。——宋·楊萬里庸言。
49、圣人無常師。——唐·韓愈師說。
50、濯去舊見,以來新意。——宋·朱熹學規類編。
勤奮六年級學生(通用14篇)篇六
高爾基說:“天才出于勤奮。”卡萊爾說:“天才就是無止境的、刻苦的能力。”我國著名的華羅庚說過:“聰明出于勤奮,天才出于積累。”這些都說明,只有勤奮才成功。
魯迅先生說過:“偉大的事業同辛勤的勞動是成正比例的,有一從勞動就有一份收獲,日積月累,從少到多奇跡就會出現。”
美國物理學家牛頓刻苦學習,在力學、光學、天文學、數學方面有許多成就:他發現了萬有引力定律和光的散律,總結概括了著名的`牛頓運動三定律,奠定了經典物理學的基礎。
就拿我身邊的人來說吧,我們家鄰居的小孩,以前基礎不好,導致學習差,經常被爸爸罵。后來,他下定決心一定要努力,考個好成績給爸爸看。他刻苦學習,不懂得地方向老師或同學請教,終于“功夫不負有心人”,不過幾年,她的成績已經是班上數一數二的了。
事實證明,勤奮是成功的重要保證,俗話說得好:“一勤天下無難事”。也就是說只要勤奮,沒有辦不到的事。
勤奮六年級學生(通用14篇)篇七
4)所謂天才,就是努力的力量。——德懷特。
5)沒有加倍的勤奮,就既沒有才能,也沒有天才。——門捷列夫。
7)寶劍鋒從磨礪出,梅花香自苦寒來。——網絡收集。
8)哪兒有勤奮,哪兒就有成功。——諺語。
9)常用的鑰匙最光亮。——英國諺語。
10)手懶的要受貧窮;手勤的,得到富足。——《圣經》。
11)我們越是忙越能強烈地感到我們是活著,越能意識到我們生命的存在。——康德。
12)智慧源于勤奮,偉大出自平凡。
13)沒有任何動物比螞蟻更勤奮,然而它卻最沉默寡言。——富蘭克林。
14)好學而不勤問非真好學者。
15)天才絕不應鄙視勤奮。——小普林尼。
19)成功=艱苦勞動+正確方法+少說空話。——愛因斯坦。
20)修鑿可以使道路平直,但只有崎嶇的未經修鑿的道路,才是天才的道路。——布萊克。
勤奮六年級學生(通用14篇)篇八
天才從字面意思上來講就是天生擁有聰明才智的人,高人一等。但我認為,是勤奮造就了天才。
拿破侖被譽為軍事天才,但是,在這個充滿著光輝的稱號下,卻埋藏那么多的勤奮努力與艱辛。他十五歲就進入巴黎陸軍學校學習炮兵學,在他學習的過程中一直也很刻苦,很努力。在他后來的戎馬生活中,五次大敗反法同盟,創造了許許多多的戰爭佳話,雖然他最后以戰爭失敗,但是軍事天才這個名號卻是在他身上安了二百多年,直至現在。
“發明大王”愛迪生,有好多人稱他是個天才,而他本人卻說:“天才是百分之一的靈感加百分之九十九的汗水。”愛迪生正如他自己的這句話一樣,是一個勤奮的天才,就拿他發明經久耐用的燈泡這件事來說吧,很多科學家都在尋找燈絲材料的時候放棄了,可是愛迪生沒有,他和他的助手日日夜夜的做著實驗,終于在一千六百多種試驗材料中找到了合適的鎢。可見,不管是軍事天才還是發明大王,都需要勤奮,不勤奮就不會有輝煌的人生。
勤奮造就天才,繁殖,天才不勤奮就會思想退化,天分變得平庸。王安石寫的《傷仲永》中的主人公仲永就是這樣的,文章開頭先寫道:“仲永生五年,未嘗識書具,忽啼求之。”以此來證明仲永潛在的聰明才智。隨文章的發展,又寫道:“自是指物作詩立就,其文里皆有可觀者。”寫出仲永的天分的顯現,可是到最后仲永泯然眾人矣,這其中一個主要原因就是他沒有勤奮學習這個過程。可見,天才不勤奮也會變成普通人。如果當初拿破侖不在巴黎陸軍學校勤奮學習,拿他會成為軍事天才嗎?如果當初愛迪生不勤奮鉆研,那是不是就不會有后來的這些偉大發明?如果仲永在當初接受后天教育的話,那會不會我們中國歷史上有多了一個不可多得的人才?天才是出于勤奮的,只要刻苦勤奮,或許在不久的將來,你也是天才。
暑假里,我讀了《人體科學》、《野風車》《細米》三本書,其中,我最喜歡的是《細米》這本書。看著橙黃色的封面,大片大片的金黃色,一個在稻田前守望的呆呆的男孩,那是多么美啊。我一下子就喜歡上了這本書。
這個男孩就是細米,他愛臉紅,喜歡在田間和同伴嬉戲。細米很愛到處亂雕亂刻,但隨意刻出的東西卻常常能成為一幅幅栩栩如生的連環畫,讓人目不暇接。細米非常刻苦刻東西。有一次他的朋友梅紋看見細米在專心致志地刻著一只小毛驢,他的刻刀不是專門的雕刻刀,而是削鉛筆的刀。細米的作品在這個房間里到處都是,桌子上、抽屜里、床底下、墻上、四周到處都是。他雕刻的畫面,是那么美,真讓我佩服。
看到細米的才華,我情不自禁地想起一句話名言:“天才出自勤奮。”上學期,媽媽給我報了二胡藝術班。我對二胡一點兒也不喜歡,練習二胡也十分不情愿。每次練琴一下課,我就像放飛的小鳥一樣。可是,一到練琴時間,我就無精打采,所以,我拉的琴聲十分難聽,不是拉得斷斷續續,就是音調不準。和我一起練琴的有一個叫丁文清的小女孩,她和我一樣大,可是她已經考了二胡六級,拉出的曲子讓我聽得著了迷。又一次,我媽媽問她:“你怎么拉得這么好?”丁文清自豪地說:“我每天都要練習兩個小時左右。”我想,丁文清可真刻苦,怪不得拉的這么好。我要是努力,也一定會和一樣拉出好聽的曲子。”暑假里,媽媽天天叫我練琴,我每次都拉得滿頭大汗的。一次次練習,我終于拉出了像樣的曲子,爸爸媽媽笑了,我的心里也像喝了蜜似的甜。暑假考級,我還得了優秀呢。我喜歡上了拉二胡,放學回家我經常拿出二胡拉上一曲,動聽的琴聲帶給我多少快樂啊。我告訴你一個秘密,我長大了要當音樂家,拉出動聽的'音樂,像細米一樣帶給大家美的享受,當然,天才出自勤奮,想成為音樂家可沒那么容易,我會像細米一樣刻苦練習,練出真本領。
一些成就的人,大都是勤奮者,勤奮是成才必要條件。
天才其實就是包括幾點,一、要有卓越的創造力;二、要有想象力;三、還要有一個突出的聰明智慧。具有這些物質的人大部分都是天才。
勤奮就是要不懈的努力,和后天形成的習慣與培養,與自己一如既往的追求。理想有著密相關的。
馬克思說過:“在科學的到路上沒有平坦的大到可走,只有不謂勞苦在崎嶇小路上攀登的人,才有希望達到光輝的頂點。”他本人為了寫《資本論》,就曾經花費了四十多年的時間,勤奮收集資料。
勤奮總是與刻苦形影不離,正如愛迪生所言:“天才是百分之一的靈感,再加上百分之九十九的汗水。”漢代司馬遷正是由于勤奮,不怕困難,云游名山大川,足跡遍及黃河、長江流域,從中取得了大量材料,才寫成震古爍今的文學巨著《史記》。出身寒門的蘇秦,立志苦學,常常讀書至深夜。有時實在太累了,眼睛睜不開,他就用錐刺自己的大腿,痛醒了就繼續讀書。最后,終于學有所成,成為戰國時期著名的政治活動家。
蘇聯著名作家高爾基曾經說過:“天才出自勤奮。”一個人只有不斷努力,刻苦學習,才能取得成績。
據《青年博覽》刊載,少年大學生錢某,12歲就會微積分,被認為神童。進了安徽科技大學,他不參加學校統一安排的高中文化補習班,卻只身到圖書館看他的微積分,一個月就聲稱已學完。平時,學生們去上課,他卻在校園里野逛,成績很快一落千丈。無奈,老師只得讓他休學。休學一年,上學后一個時期故態復萌,他狂妄的認為在大學里學不到什么,經常拿氣槍在校園里“巡獵”。最后學校只得讓他退學。退學后當上了油漆工,從此錢某結束了“神童”的生涯。
俗話說:“笨鳥先飛”。意思是要不落后,就要比別人勤奮,就要比別人先行動,現實生活中,有些人自恃天資聰穎,不肯“先飛”不肯勤奮學習,而又藐視“笨鳥”,這種思想和行為是極端錯誤的。“笨鳥先飛”是一種不甘落后,勇于爭先的表現。愛迪生就是發揚了“笨鳥先飛”的勤奮精神,才從一個智力平常的孩子成為大發明家的。但是,天賦好的“靈鳥”也要先飛,否則就有變成“笨鳥”的危險。
然而,現在有很多同學都認為自己很聰明,沒有必要去努力勤奮,其實不然,如果你頗有天賦,勤奮會使其更加完善;如果你能力平平,勤奮會補之不足。這個世上很少有十全十美的人,但是勤能補拙。學習講求天分,但是后天的努力比天分更加重要。勤奮能幫助人們不知疲倦地在學海里遨游,找到學習中的不足,成就個人的事業。“勤能補拙是良訓,一分辛苦一分才。”勤奮是一種美好的品德。;勤奮是一種努力自強的精神,勤奮是一種勇往直前的精神。一勤天下無難事,勤奮,更是變理想為現實的行動,是由量變到質的過程,是走向成功的階梯,是成為天才必不可少的條件。
梅蘭芳是我國著名的戲曲家。幼時,梅蘭芳去拜師學藝,師傅說他的眼睛沒有神,不是唱戲的料子。之后,梅蘭芳常常盯著飛翔的鳥,和水底的魚兒。日子一長,他的眼睛漸漸靈活起來,人們都說梅蘭芳的眼睛會說話了。經過勤學苦練,笨鳥先飛,梅蘭芳終于成為遠近聞名的京劇大師。正所謂勤能補拙是良訓,一分辛苦一分才啊!
由此可見,這些“天才”成功的背后都有一個“苦”字。是的,他們超越常人,但那絕不僅僅是因為天賦。天才的背后是苦學、苦練,是辛勤的汗水、是攀登的足跡。一分辛勞一分才。他們的成功不是天定的,而是用勤奮換來的,所以天才出于勤奮。
“終生努力變成天才”此話出于俄國偉大的科學家門捷列夫之口。它對天才與勤奮之間密切關系,至今還被多人當作座右銘。
我國偉大的思想家、文學家魯迅,當人夸他是“天才”時,他卻說:“哪里有天才,我只不過把別人喝咖啡的工夫用在工作上了。這說明他有吃苦,肯用功的精神,否則他是不會取得那么大成就的。
即使絕頂聰明的人,如果他朝朝暮暮總是躺在草地上,兩眼望著藍天,成功便永遠不會從天上掉到他的身上。
偉大的醫學家李時珍,為了研究藥的性能,發展祖國醫學,踏遍了祖國山山水水,訪問了成千上百的農民、樵夫、漁夫,終于寫出了舉世聞名的《本草綱目》。
知識在于積累,聰明在于勤奮,這是千真萬確的真理。作文。
有的人由于知識貧乏,對天才缺乏正確的認識,總是認為自己頭腦笨,沒有天賦,于是失去上進心。
這種人還不知道天才與勤奮的道理,他不了解努力,不經過勤勤懇懇的奮斗,是永遠不會有多大作為的;相反,只要你樹立遠大理想,并立定志向、終生為之奮斗,那么就一定會干出一番驚天動地的事業來,那時,你將從一個知識貧乏的小學生,逐漸變成一個了不起的天才。
勤奮六年級學生(通用14篇)篇九
今天我認認真真的讀完了《一個天才的雜技演員》的故事,它是任溶溶老爺爺寫的。這個故事對我有很大的啟發。
泰焦傲開始很用功,成為了一個天才的雜技演員,人們都很喜歡他。后來他吃吃睡睡變成了一個胖子,以后再也不能表演了。
讀了這個故事,我覺得泰焦傲做的不對。他不應該不勤奮,說自己是個天才,不用練功了。語文老師曾經說過:天才是由百分之三十的汗水,加上百分之七十的努力學習。原來,語文老師是為了讓我們勤奮學習呀!
我忽然想到了一句名人名言。“天才在于積累,聰明在于勤奮。”這句話是華羅庚說的。聽數學老師說過:華羅庚是一個有名的數學家,他十分勤奮,天天努力學習,終于成為了一名大數學家。他是我們學習的好榜樣!
任溶溶爺爺寫的這個故事太有意義了,它告訴我們一個道理:天才在于勤奮,我會記住這句話,爭取像華羅庚一樣勤奮。
勤奮六年級學生(通用14篇)篇十
古人云:感人心者、莫先于情。我相信,教學工作中發自內心的、動人的情感會感染學生,會給學生極大的信任感,從而發揮出他們的最大潛能。在這種情感的感染下,學生自身激發出來的道德感、責任感、使命感,會形成集體的向心力、凝聚力,鼓舞他們為追求更高目標而努力。只有你愛學生,學生才會愛你,只有愛學生的老師才能真正教育好學生。孔子的親其師,信其道就是這個道理。
對有缺點和反復的學生,更要全面關心、愛護他們。做到不鄙視、不歧視、不放棄。愛護他們的同時并不否認嚴格要求,嚴師出高徒,是至理名言。嚴與愛做到相輔相成,恰到好處。教師關心學生、熱愛學生,從而感染學生,其效果會大于空洞的說教。另外,還要創造機會讓學生去體會成功,從情感上幫助、支持、信任學生。把信任交在學生手中,就等于將一縷智慧的陽光灑向學生的心中,寒冬臘月也會有三分明媚的春光。
勤奮六年級學生(通用14篇)篇十一
維克多生來口齒不清,在班上也深受同學折磨。天助他也,還好他遇到了一位好老師,在他傷心時安慰他,在他失敗時鼓勵他,可等待他的卻是傻瓜人生――因為得知自己只有76的智商,這讓他丟臉并退學,甚至連初中都沒畢業。二十幾歲的他因為一道數學難題被錄取成為相當于大學畢業的正式員工。后來又在丑丫頭羅拉的一句話中得知維克多是智商173的天才!當他變得快活明朗時,等待他的便是上任世界頂級智商俱樂部的主席了!
為什么智商高的人也會有17年的傻瓜人生?一根鐵棒估計值一美元三十美分,如果將這個鐵棒制成釘子會值三千兩百五十美元,如果將這個鐵棒變成手表零件的話會值兩百五十萬美元!
而人生就像這根鐵棒!具有多種可能性,正因維克多認為自己是笨蛋所以就當了17年的傻瓜,不管擁有多么杰出的才能,就因不相信自己,浪費了優異的才能。如果你認為自己是一個傻瓜,那么你就是一個傻瓜。如果你相信自己是金子,那么你就可以成為一枚金子。請相信自己,相信自己是一個偉大的存在,這樣你會發現你變得越來越強大,越來越有自信!你的心情也會越來越好,朋友也越來越多,也更會受人歡迎!
勤奮六年級學生(通用14篇)篇十二
強推《天才基本法》這本書,周末一口氣看完,非常勵志高燃,是今年目前我看過的最棒的一本小說!剛去淘寶下單了實體書,我的書評想等到實體書收到再讀一遍時再完成,先簡單感嘆一下。
看這本書不是看感情線,畢竟不多,內容也有用詞不當的情況,但劇情線和文中流露出的思想很精彩,讓人足以忽略這些不足之處。故事主要圍繞著三個人物,林朝夕、林兆生(老林)、裴之而展開。林朝夕的奮斗與堅持,是來回穿梭平行時空不可或缺的條件和意義;老林在兩個世界的不同經歷在于選擇的錯位,但他的睿智和豁達始終是林朝夕前行的方向;裴之看似天才強大,但背負著的卻是在沉痛母愛下也要追尋的真理和熱愛。他們的故事,非常打動人,也非常勵志熱血。
昨天本來突然發現曾經錯過一些事情很遺憾,看完這本立馬覺得還是學習解憂,別浪費時間傷春悲秋,不如加油努力把握未來??畢竟“一以貫之的努力,不得懈怠的人生。每天的微小積累會決定最終結果,這就是答案”。老實說看到這句時想起了曾經一時懈怠、生活就翻天覆地改變的經歷,那種巨大的悔恨曾經困擾我數年。現在仍覺得要堅持每天積累很難,但收獲過翻越高山的痛快,又覺得再堅持一下好像也沒有那么難。
勤奮六年級學生(通用14篇)篇十三
“天才出自勤奮.”這句話說得不錯,勤能補拙,即使這個人不是天才,但經過勤奮地學習,不斷地努力,一定能成為一個天才。但是,如果這個人天資聰穎,出生下來就是個天才,他引以為傲,但不勤奮地學習,懶惰成習,那么,即使他再聰明,也會變愚笨.所以,一個人不管他天賦怎么樣,只要經過勤奮,就一定能夠成為天才。
我國青年數學家陳景潤為了摘取“皇冠上的明珠”,解決“哥德巴赫猜想”,堅持每天凌晨3點起床學外語,同時每天去圖書室,沉浸在數學符號的海洋之中。有3天中午,管理員臨走時曾大聲喊叫,問里面是否還有人,但全神貫注看書的陳景潤啥也沒有聽見,于是他被反鎖在里面。后來他望著那緊鎖的大門,毫不在意的微笑了一下,不覺饑餓,不知疲倦的重又回到書堆中。陳景潤同志正是由于這種勤奮,摘取了“皇冠上的明珠”,成為著名的數學家。可是,也有少數人天資聰穎,可是因為不努力,他的成績、才智卻一落千丈。
據《青年博覽》刊載,少年大學生錢某,12歲就會微積分,被認為神童。進了安徽科技大學,他不參加學校統一安排的高中文化補習班,卻只身到圖書館看他的微積分,一個月就聲稱已學完。平時,學生們去上課,他卻在校園里野逛,成績很快一落千丈。無奈,老師只得讓他休學。
“天才就是無止境的刻苦勤奮的能力”卡萊爾的話告訴我們:只有勤奮,才有收獲。
勤奮六年級學生(通用14篇)篇十四
愛迪生曾經講過一個公式:天才=99%的汗水+1%的靈感。我十二分地同意這個觀點,這個簡潔明了的公式一語就道破了成功背后的付出。但我認為,其中“天才”兩個字還應該改成“在事業上取得成就的人”。人們的傳統觀念都認為“天才”是指與生俱來就特有的一種聰明才智。而在事業上取得成功的人就必需要有一種勇敢拼搏,奮發向上的精神。因為如果沒有汗水來澆灌長出成功之花的田野,那么你田野,那么你將永遠也品嘗不到成功之果的甘甜。
記得曾聽過古時候的一個小故事,傷仲詠從小天資聰穎,八九歲便能作詩,但由于驕傲自滿,從此不再認真讀書,長大后變得才智平平。
用99%的汗水加上1%的靈感。創造人生道路上的輝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