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過編寫教學工作計劃,教師可以清楚地了解教學進程和步驟,提前做好準備。隨著教學工作的發展和變革,教師制定教學工作計劃的重要性愈發突顯,下面是一些值得借鑒的教學工作計劃范文。
電流物理教案(熱門23篇)篇一
(1)知道電流表的符號和用途。
(2)知道電流表的正確讀數方法。
(3)知道電流表的使用規則。
通過觀察和實驗,形成電學實驗的初步技能。
養成科學的態度,體驗科學精神。
教材介紹了一些物理課上常見的電流表,有電流計、教學演示用電流表、學生用電流表。說明電流表能夠測量電流。
詳細介紹了電流表的讀數,注意零刻度線、量程有兩個、每個量程對應有最小刻度、接線柱有三個且分正負。要求學生能夠根據實際情況讀出電流表的示數。
教材又詳細介紹了電流表的使用規則,對于連接方式畫出了參考圖,并分析了在電路中電流表測是測量哪部分的電流。對于接線柱的連接,教材畫出了參考圖分析了如何連接才是正確的。選擇量程問題,教材講解了選擇量程的具體方法,要注意先選用較大量程,并用試觸的方法。對于不能直接連接在電源兩極上,教材用圖示分析了其做法的錯誤。
教材最后提出了思考的問題,學生應的聯系實際,注意想像選擇不同接線柱的物理圖景,分析出正確的方法。
本節教學要注意觀察和實驗,有條件的可以邊授課邊學生實驗探究的方式進行。學生聯系實際學習,教師要提供不同的電流表讓學生觀察,接觸實際的材料。教師還可以提供大量的電流表的資料,增長學生的見識。電流表讀數的教學,要注意講清三個接線柱對應著兩個量程,要通過練習掌握電流表的讀數。電流表的使用,要聯系實際學習,學生可以動手連接并分析電流表這些用法的原因。分析一些電路圖中電流表的使用是否正確,并如何改正。
學生使用電學測量儀器,所以電流表是本節的重點和難點,學生要會讀數和使用。
一、電流表
教師可以提供實際資料,如各種電流計、教師演示用電流表、學生電流表,對于學生電流表可以提供多種,例如零刻度線在左邊的、左面是負刻度的、一個負兩個正接線柱的、一個正和兩個負接線柱的電流表。本處學生要接觸實際材料,切實聯系科學實際。
在此基礎上,教師介紹電流表的符合和用途。
二、電流表的示數
方法1、講清電流表的接線柱、對應的量程、每個量程所對應的最小刻度。并出示制作的表盤和指針讓學生根據所連接的接線柱判斷所選用的量程,根據指針的位置讀出電流表的讀數。可以使學生思考沒給出接線柱的連接是電流的讀數可能是多少,可以讓學生思考某個電流值要選用什么量程,為什么。
方法2、對于基礎較好的班級可以用實驗探究的方法,教師提供電流表,學生自行設計方法,電流表的一些問題如:電流表的三個接線柱的用途和用法;電流表的兩個量程、最小刻度;電流的讀數。教師可以指導學生的探究過程,注意學生在學習過程中遇到的問題,幫助學生形成正確的學習方法。
三、電流表的使用
方法1、教師要注意結合電路圖來幫助學生學習電流表的四個使用規則,要注意引導學生想像物理過程,分析這些使用電流表方法的原因。
對于電流表的連接方式,可以由電流是測電路的某點處的電流入手,把電流表接到電路的某點處應當是串聯。結合電路圖分析各種電流表的測量,并會判斷一些電路圖中電流表的作用。
對于電流表接線柱的連接,講清電流由電流表的正接線柱流進和從負接線柱流出的過程,要結合電路圖分析,發現電路圖中的問題。可以由學生實際連接,從電源的正極開始連線,連接電流表時連接正接線柱,又從負接線柱連線,經過電路連回電源的負極。學生感受電流表是如何在電路中連接的。
對于電流表的量程,在第二個問題"電流表的讀數"中已經介紹過了,這里學生比較好理解選擇量程的意義,只是介紹清楚具體的實現方法,選擇較大量程用導線試觸的方法就可以了,可以讓學生親自實踐,體會這種方法的意義,從而深入理解電流表量程的選擇問題。
對于電流表不能連在短路的電路中,由于沒有電阻的知識,所以本處宜形成學生的觀念,在電阻學習中再深入講解,教師可以結合電路圖提高學生的觀察能力,分析電路中哪些有短路的現象并如何改正。
方法2、對于基礎較好的班級,可以用學生實驗探究的方法,教師提供實驗儀器,并提供一些可能用到的電路圖,學生自行設計實驗方案,完成教師提供的課題,教師可以參考的課題有:電流表的應當如何連到電路中;分析電路中電流表的作用;怎樣才能安全使用電流表。教師要注重學生的學習過程,及時糾正學生在分析問題、設計方案、實施方案、得出結論的過程中錯誤,并建立學生正確的學習方法。
第二節電流表
一、電流表
1、電流表的符號:
2、電流表的作用:測量電路中的電流。
二、電流表的示數
1、量程:0-0.6a;0-3a
2、對應的最小刻度:0.02a;0.1a
三、電流表的使用
1、電流表要串聯在電路中
2、正負接線柱的接法要正確:電流從正接線柱流入,從負接線柱流出。
3、被測電流不要超過電流表的量程:先選用較大量程,用導線試觸。
4、絕對不允許不經過用電器而把電流表直接連到電源的兩極上。
探究活動
【課題】電流表的種類、原理、構造。
【組織形式】學生小組
【活動方式】
制訂分類課題:
1、種類。2、原理。3、構造。
制訂查閱和查找方式:
1、查閱有關文檔資料。
2、瀏覽網上有關站點。
3、小組討論、交流。
電流物理教案(熱門23篇)篇二
情感目標
養成科學的態度,體驗科學精神、
教學建議
教材分析
教法建議
教學設計方案
【重難點分析】
學生使用電學測量儀器,所以是本節的重點和難點,學生要會讀數和使用、
【設計】
一、
在此基礎上,教師介紹的符合和用途、
二、的示數
三、的使用
【】
第二節
一、
1、的符號:
2、的作用:測量電路中的電流、
二、的示數
1、量程:0-0。6a;0-3a
2、對應的最小刻度:0。02a;0。1a
三、的使用
1、要串聯在電路中
2、正負接線柱的接法要正確:電流從正接線柱流入,從負接線柱流出、
3、被測電流不要超過的量程:先選用較大量程,用導線試觸、
4、絕對不允許不經過用電器而把直接連到電源的兩極上、
探究活動
【課題】的種類、原理、構造。
【組織形式】學生小組
【活動方式】
制訂分類課題:
1、種類
2、原理
3、構造
制訂查閱和查找方式:
1、查閱有關文檔資料
2、瀏覽網上有關站點
3、小組討論、交流
電流物理教案(熱門23篇)篇三
1.測導體的電阻值,在沒有多用電表的情況下,還可用____和____來測量。這個實驗方法叫____。實驗的原理式_________。
2.上述實驗中需要測量的物理量是________、____。
3.上述實驗中除了需要待測電阻、電壓表、電鍵、滑動變阻器外還需要____、____、____。
4.伏安法測導體電阻是根據____定律。測多組數據是為了提高導體阻值的____。要獲得3組不同數據,實驗器材中____________能起這個作用。
5.在連線過程中,電鍵應該____,實驗開始時滑動變阻器應當使它的電阻____。在實驗連線中當使用左下接線柱時,則滑片p應移到____接線柱(以下填充回答仍以此接法為準)。
6.合上電鍵,當滑片移到某一位置時,電流表、電壓表的示數如圖1(a)和(b)所示,則電壓表讀為____,電流表讀數是____安,待測導體的電阻為____歐。
7.當滑片向左移動過程中,電流表讀數____,電壓表讀數____。
8.當滑片移到最左端時,電壓表的示數應接近____伏。把這時電流表指針應指位置在圖2中標出(電路由2節串聯干電池供電)。
二、作圖題。
1.根據圖3所給的實驗器材,設計一個測導體電阻的.電路圖,并把圖3中的各元件用筆線連接起來,要求滑片向左移時,電流表示數增大。
2.給你一個電池組、一個電壓表、一個阻值已知的定值電阻和幾根導線,請畫出設計電路圖,說明測定另一個未知電阻阻值的方法。
3.給你一個電池組、一個電流表、一個阻值已知的定值電阻和幾根導線,請畫出設計電路圖,說明測定另一個未知電阻阻值的方法。
電流物理教案(熱門23篇)篇四
1、復習上節課知識,并推出;.。
4、能利用有效值定義計算某些交變電流的有效值。
二、能力目標。
1、培養學生閱讀、理解及自學能力.。
2、培養學生將知識進行類比、遷移的能力.。
3、使學生理解如何建立新的物理概念而培養學生處理解決新問題能力.。
4、培養學生應用數學工具處理解決物理問題的能力.。
5、訓練學生由特殊到一般的`歸納、演繹思維能力.。
6、培養學生的實際動手操作能力.。
三、情感目標。
2、讓學生體會對稱美.。
教學建議教材分析及相關教法建議。
3、要讓學生知道,提到交變電流的電壓、電流、電動勢時,如果不加特別說明,通常指的都是交變電流的有效值,電表測量的數值,也都是有效值.正弦電流的有效值和最大值的關系,課本中是直接給出的,不要求加以證明.但它十分有用,應要求學生記住.還要讓學生明確地知道,這一關系只對正弦式電流成立,對其他波形的交變電流并不成立,物理教案表征交變電流的物理量-高二物理教案,教案《物理教案表征交變電流的物理量-高二物理教案》。
教學重點、難點、疑點及解決辦法。
2、理解有效值的定義并會用它解決相關問題.。
電流物理教案(熱門23篇)篇五
1.通過分組實驗,使學生學會用伏安法測導體的電阻。加深對電阻概念的理解。
2.進一步提高綜合使用電學儀器進行電學實驗的能力。培養學生良好的實驗習慣。
伏安法測電阻。
學生電源,直流電流表,直流電壓表,滑動變阻器(50ω,1.5a),電鍵,繞線電阻(5ω、10ω各一個),導線。
(l)歐姆定律的內容和公式分別是什么?
(2)歐姆定律為人們提供了一種測定導體電阻大小的方法,這種方法叫什么?
本節課將通過分組實驗,學習用伏安法測定導體的電阻。
(板書)三、實驗:用電壓表和電流表測電阻。
問:伏安法測電阻的原理是什么?
(板書)1.實驗原理
分別用電壓表和電流表側出電路中某一導體兩端的電壓和通過它的電流,根據歐姆定律就可以算出這個導體的電阻。
(板書)2.實驗電路。
2.設計實驗電路,畫出電路圖,如圖所示。
3.要比較方便地改變導體兩端的電壓,以獲得三次不同的電壓值和相應的電流值,電路中應安裝什么裝置?怎樣將它連入電路?(此問題機動)
在學生討論的基礎上,教師給出完整的實驗電路圖(如右圖)。
講解學生分組實驗的注意事項:
(1)為便于實驗操作,要考慮器材在桌上的碼放位置。
(2)實驗時,電源電壓取4伏,電壓表的量程取3伏,電流表的量程取0.6安。
(3)先用阻值為5歐的繞線電阻做被測電阻進行實驗,調節滑片的位置,使電壓表的示數分別為1伏、2伏和3伏,觀察每次的電流值,以求出各次電阻值和電阻的平均值,然后換用阻值為10歐的電阻重做上述實驗。
(4)其它注意事項同往常一樣。
出示實驗數據記錄表。
學生分組進行實驗。教師巡視指導檢查。
實驗完畢,整理儀器。請幾個實驗組的同學匯報實驗數據,教師將實驗數據填入表中。
討論:
1.完成實驗報告。
2.課本習題。
3.預習:串聯電路電流的關系和電壓的關系分別是什么?
這個實驗教案是完整的,可行的,行文和講課中還應注意以下問題:
1.伏安法測電阻是一個很重要的實驗,以后的應用也比較多,因此要進一步強調這個實驗的重要性和用這個方法測電阻的實用性。
2.要通過這個實驗進一步說明電流表、電壓表的使用方法。
3.實驗中要向學生說明自己聯好電路后一定要經過教師檢查方可按下電鍵實驗。
4.通過實驗進一步證實電阻值不隨u,i變的物理實質,讓同學進一步體會數學中的公式和物理中的公式不能等同理解,要強調物理公式中各物理量的物理意義,不要犯電阻的大小跟電壓成正比,跟電流成反比的錯誤。
電流物理教案(熱門23篇)篇六
【知識與技能】。
知道交變電流和電壓的峰值及用途,并知道有效值的概念及計算。
【過程與方法】。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通過學習交變電流的有效值及峰值,明白其在生活中的具體應用,體會物理的生活性,增強學習物理的興趣。
二、教學重難點。
【重點】。
交變電流的峰值及有效值的概念及計算。
【難點】。
明白交變電流有效值的概念及計算。
三、教學過程。
環節一:新課導入。
復習上節課交變電流的產生來導入新課。
問題1:交變電流的產生原理是什么?它的表達式的意義及各個物理量的含義?
學生回答:知道了線圈的轉速,那么線圈在其中轉動一圈的時間是多少?
學生回答:表示電流和電壓的大小。
教師點評:其實呢,大家答的有一定的道理,但在我們電學中,電流表和電壓表的示數有一個專門含義叫做有效值,今天就來學習它。
環節二:新課探究。
(一)峰值。
教師引導學生利用前面交流電的產生原理及表達式來理解交流電的峰值。
學生回答:交流電的最大值就是im和em,最小值是為零。因為電壓雖然有正負之分,但只是表示大小。
教師點評:同學分析的非常仔細,交流電的最大值im和em就是峰值,可以用來表示電流的強弱和電壓的高低。
(二)有效值。
教師出示一道例題:
說明:以上三個球有效值的公式僅適用于正弦和余弦交變電,交變電流的有效值是根據電流的熱效應來規定的。
環節三:鞏固練習。
學生回答:電容的'擊穿電壓和保險絲的熔斷電流都是其能承受的最大值,即其需大于正常使用的交變電的電壓及電流的峰值。
教師總結:交流用電設備上所標的額定電壓和額定電流是有效值;交流電壓表和交流電流表的示數是有效值;交變電流的數值在無特別說明時都是指有效值。
環節四:小結作業。
總結概括本節課的主要知識點:交流電的峰值及有效值的概念和意義。
并讓學生課下思考:對于半周期或四分之一的周期的正余弦的有效值有交變的計算方法嗎?
電流物理教案(熱門23篇)篇七
一、特別提示:。
1、勻變速運動是加速度恒定不變的運動,從運動軌跡來看可以分為勻變速直線運動和勻變速曲線運動。
2、從動力學上看,物體做勻變速運動的條件是物體受到大小和方向都不變的恒力的作用。勻變速運動的加速度由牛頓第二定律決定。
3、原來靜止的物體受到恒力的作用,物體將向受力的方向做勻加速直線運動;物體受到和初速度方向相同的恒力,物體將做勻速直線運動;物體受到和初速度方向相反的恒力,物體將做勻減速直線運動;若所受到的恒力方向與初速度方向有一定的夾角,物體就做勻變速曲線運動。
二、典型例題:。
例1氣球上吊一重物,以速度從地面勻速豎直上升,經過時間t重物落回地面。不計空氣對物體的阻力,重力離開氣球時離地面的高度為多少。
解方法1:設重物離開氣球時的高度為,對于離開氣球后的運動過程,可列下面方程:,其中(-hx表示)向下的位移,為勻速運動的時間,為豎直上拋過程的時間,解方程得:,于是,離開氣球時的離地高度可在勻速上升過程中求得,為:。
方法2:將重物的運動看成全程做勻速直線運動與離開氣球后做自由落體運動的.合運動。顯然總位移等于零,所以:。
解得:。
評析通過以上兩種方法的比較,更深入理解位移規律及靈活運用運動的合成可以使解題過程更簡捷。
解方法1:線被拉直指的是兩球發生的相對位移大小等于線長,應將兩球的運動聯系起來解,設后球下落時間為ts,則先下落小球運動時間為(t+1)s,根據位移關系有:。
解得:t=9s。
方法2:若以后球為參照物,當后球出發時前球的運動速度為。以后兩球速度發生相同的改變,即前一球相對后一球的速度始終為,此時線已被拉長:。
線被拉直可看成前一球相對后一球做勻速直線運動發生了位移:。
電流物理教案(熱門23篇)篇八
1、復習上節課知識,并推出;.。
4、能利用有效值定義計算某些交變電流的有效值。
二、能力目標。
1、培養學生閱讀、理解及自學能力.。
2、培養學生將知識進行類比、遷移的能力.。
3、使學生理解如何建立新的物理概念而培養學生處理解決新問題能力.。
4、培養學生應用數學工具處理解決物理問題的能力.。
5、訓練學生由特殊到一般的歸納、演繹思維能力.。
6、培養學生的實際動手操作能力.。
三、情感目標。
2、讓學生體會對稱美.。
教學建議。
教材分析及相關教法建議。
正弦電流的有效值和最大值的關系,課本中是直接給出的,不要求加以證明.但它十分有用,應要求學生記住.還要讓學生明確地知道,這一關系只對正弦式電流成立,對其他波形的交變電流并不成立。
教學重點、難點、疑點及解決辦法。
2、交變電流瞬時值確定使學生感到困難,通過例題分析使學生學會借助數學工具處理解決物理問題的能力。
--方案。
電流物理教案(熱門23篇)篇九
1.伏安法測小燈泡電阻,需要器材伏特表、安培表、小燈泡、導線即可。()。
2.實驗中也可用改變電池的個數來改變電阻兩端的電壓。()。
3.實驗中能測得的.物理量是電阻。()。
4.導體的電阻值不隨電壓改變而改變,因此實驗只需測一組電壓、電流數據。()。
二、選擇題。
1.實驗室測導體電阻的方法叫[]。
a.歐姆法b.電阻法。
c.伏安法d.以上都不是。
2.在圖1中,a、b電表表示[]。
a.a是安培表,b是伏特表。
b.a是伏特表,b是安培表。
c.a、b都是安培表。
d.a、b都是伏特表。
a.0~0.6安、0~3伏。
b.0~0.6安、0~15伏。
c.0~3安、0~3伏。
d.0~3安、0~15伏。
a.電流表兩接線柱接觸不良。
b.電燈的兩個接線柱有斷路。
c.滑動變阻器斷路。
d.電燈兩端的接線柱短路。
a.電源無輸出電壓。
b.電鍵接觸不良。
c.小燈泡兩端短路。
d.伏特表接線柱松動而接觸不良。
6.圖2中,合上電鍵,當滑片向右移動時,將伏特表示數變化的正確答案填入括號內。
伏特表接a、b兩點間,示數是[]。
伏特表接b、c兩點間,示數是[]。
伏特表接c、d兩點間,示數是[]。
伏特表接a、d兩點間,示數是[]。
a.為零b.不變。
c.變小d.變大。
三、說理題。
一同學在做測定電阻實驗中將完好的電流表、電壓表、變阻器接入電路中,當接通電鍵時電壓表示數相當于電源電壓,電流表示數過大,請分析一下原因。
電流物理教案(熱門23篇)篇十
1.知道磁場對通電導體有作用力。
2.知道通電導體在磁場中受力的方向與電流方向和磁感線方向有關,改變電流方向或改變磁感線方向,導體的受力方向隨著改變。
3.知道通電線圈在磁場中轉動的道理。
4.知道通電導體和通電線圈在磁場中受力而運動,是消耗了電能,得到了機械能。
5.培養學生觀察能力和推理、歸納、概括物理知識的能力。
(二)教具。
小型直流電動機一臺,學生用電源一臺,大蹄形磁鐵一塊,干電池一節,用鋁箔自制的圓筒一根(粗細、長短與鉛筆差不多),兩根鋁箔條(用透明膠與鋁箔筒的兩端相連接),支架(吊鋁箔筒用),如課本圖12-10的掛圖,線圈(參見圖12-2),抄有題目的小黑板一塊(也可用投影片代替)。
(三)教學過程。
1.引入新課。
本章主要研究電能;第一節和第二節我們研究了獲得電能的原理和方法,第三節我們研究了電能的輸送。電能輸送到用電單位,要使用電能,這就涉及到用電器,以前我們研究了電燈、電爐、電話等用電器,今天我們要研究另一種用電器--電動機。
出示電動機,給它通電,學生看到電動機轉動,提高了學習興趣。
提問:電動機是根據什么原理工作的呢?
講述:要回答這個問題,還得請同學們回憶一下奧斯特實驗的發現--電流周圍存在磁場,電流通過它產生的磁場對磁體施加作用力(如電流通過它的磁場使周圍小磁針受力而轉動)。根據物體間力的作用是相互的,電流對磁體施加力時,磁體也應該對電流有力的作用。下面我們通過實驗來研究這個推斷。
2.進行新課。
(1)通電導體在磁場里受到力的作用。
板書課題:〈第四節磁場對電流的作用〉。
介紹實驗裝置,將鋁箔筒兩端的鋁箔條吊掛在支架上,使鋁箔筒靜止在磁鐵的磁場中(參見課本中的圖12-9)。用鋁箔筒作通電導體是因為鋁箔筒輕,受力后容易運動,以便我們觀察。
演示實驗1:用一節干電池給鋁箔筒通電(瞬時短路),讓學生觀察鋁箔筒的運動情況,并回答小黑板上的題1:給靜止在磁場中的鋁箔筒通電時,鋁箔筒會_____,這說明_____。
板書:〈1.通電導體在磁場中受到力的作用。〉。
(2)通電導體在磁場里受力的方向,跟電流方向和磁感線方向有關。
教師說明:下面我們進一步研究通電導體在磁場里的受力方向與哪些因素有關。
演示實驗2:先使電流方向相反,再使磁感線方向相反,讓學生觀察鋁箔筒運動后回答小黑板上的題2:保持磁感線方向不變,交換電池兩極以改變鋁箔筒中電流方向,鋁箔筒運動方向會______,這說明______。保持鋁箔筒中電流方向不變,交換磁極以改變磁感線方向,鋁箔筒運動方向會______,這說明______。
(3)磁場對通電線圈的作用。
演示實驗3:將電動機上的電刷、換向器拆下(實質是線圈)后通過,讓學生觀察線圈的運動情況。
教師指明:線圈轉動正是因為兩條邊受力方向相反,邊說邊在掛圖上標明ab和cd邊的受力方向。
電流物理教案(熱門23篇)篇十一
1、下列關于地磁場的描述中正確的是:()。
a.指南針總是指向南北,是因為受到地磁場的作用。
b.觀察發現地磁場的南北極和地理上的南北極并不重合。
c.赤道上空的磁感線由北指南。
d.地球南、北極的磁感線和海平面平行。
2、關于磁感線和電場線,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
a、磁感線是閉合曲線,而靜電場線不是閉合曲線。
b、磁感線和電場線都是一些互相平行的曲線。
c、磁感線起始于n極,終止于s極;電場線起始于正電荷,終止于負電荷。
d、磁感線和電場線都只能分別表示磁場和電場的方向。
二、知識梳理。
1.磁場、磁感線、地磁場、電流的磁場。
(1)1820年,丹麥物理學家__________用實驗展示了電與磁的聯系,說明了電與磁之間存在著相互作用,這對電與磁研究的深入發展具有劃時代的意義,也預示了電力應用的可能性。
(2)磁體和_______的周圍都存在著磁場,磁場對________和電流都有力的作用.磁場具有方向性,規定在磁場中任一點,小磁針_______的受力方向為該點的磁場方向.也就是小磁針_______時_______所指的方向。
(3)磁感線可以形象地描述磁場的分布。磁感線的_______反映磁場的強弱。
(4)描述磁場用磁感線。磁感線是指在磁場中引入的一系列曲線,其上每一點的______方向表示該點的磁場方向,也是小磁針靜止時____的指向.
磁感線在磁鐵外部由____極到_____極,在磁鐵內部由____極到_____極,構成一閉合的曲線。磁感線越密處磁場越____,磁感線越疏處磁場越____.
(5)地球的地理兩極與地磁兩極并不完全重合,其間有一個交角,叫做_______。
2.電流磁場的方向。
(1)判斷直線電流的磁場具體做法是右手握住_______,讓伸直的拇指的方向與_______一致,那么,彎曲的四指所指的方向就是_______的環繞方向。
(2)判斷通電螺線管的磁場具體做法是右手握住_______,讓彎曲的四指所指的方向跟_______一致,拇指所指的方向就是螺線管______________的方向。
三、例題分析。
例題1:關于磁感應強度和磁感線,下列說法中錯誤的是()。
a、磁感線上某點的切線方向就是該點的磁感線強度的方向。
b、磁感線的疏密表示磁感應強度的大小。
c、勻強磁場的磁感線間隔相等、互相平行。
d、磁感就強度是只有大小、沒有方向的標量。
例題2:大致畫出圖中各電流的磁場磁感線的分布情況。
四、課后練習。
1、關于磁感線的概念和性質,以下說法中正確的是()。
a、磁感線上各點的切線方向就是小磁針靜止時北極的指向。
b、磁場中任意兩條磁感線有可能相交。
c、鐵屑在磁場中的分布所形成的曲線就是實際存在的磁感線。
d、磁感線總是從磁體的n極發出終止于磁體的s極。
2、在圖3-1-11中,已知下列各圖中的電流方向,請畫出相應的磁感線。
語文、數學、英語、歷史、地理、政治、化學、物理、生物、美術、音樂、體育、信息技術。
語文、數學、英語、歷史、地理、政治、化學、物理、生物、美術、音樂、體育、信息技術。
電流物理教案(熱門23篇)篇十二
本節課的成功之處在于:1、“電流形成”的視頻材料選擇的較好。電荷這種微觀粒子人們是無法看到的,再好的實驗也不能出電荷極其運動。利用多媒體模擬電荷及其運動,向學生展示電流的形成過程,使得抽象的物理知識變的具體想形象,更以與學生理解電流現象。2、趣味小實驗利用的比較好,同時引起了師生的興趣。這個實驗不僅由新奇的實驗現象能引起學生的興趣與注意,更重要的是能突出做這個小實驗的目的:電流是有方向的。3、電流這個物理量引入的較好。既然在教學中把電流與水流進行了類比,那么就干脆通過比較水流的大小來比較電流的大小,使學生進行知識與方法的遷移。并且利用量筒接水的活動,使學生自然的得出電流這一物理量的定義,即體現了控制變量法,又利用了比值定義法。
電流物理教案(熱門23篇)篇十三
1.通過演示實驗,確認磁場對電流有力的作用。
2.了解通電導體在磁場中受到力的方向跟哪些因素有關。
3.通過演示實驗,知道矩形線圈在磁場中的轉動情況。
4.知道直流電動機的構造及工作原理,了解換向器的作用。
5.通過觀察演示實驗,培養學生的觀察能力和分析問題能力。激發學生探究自然規律的興趣。
1.磁場對電流有的作用。力的方向與和有關。
2.直流電動機的構造:磁極、線圈、換向器、電刷。
3.直流電動機通電轉動時,
工作原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能量轉化: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平衡位置是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轉向跟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有關。
轉速跟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有關。
(1)如圖所示組裝實驗器材。
(2)給直導線通電,會發現直導線。
(3)磁場方向不變,改變直導線中的電流方向,會發現直導線。
(4)電流方向不變,改變磁場方向,會發現直導線。
實驗表明:磁場對電流,力的方向與和有關。
觀察與思考:用漆包線繞成線圈,將線圈兩端的漆全部刮去后放入磁場,如圖所示。閉合開關,觀察到的現象是:
通電線圈(能/不能)在磁場中轉動;
通電線圈(能/不能)在磁場中持續轉動下去。
(1)信息快遞:
通電線圈的平面與磁感線垂直時,線圈受到磁場的作用力是一對,這個位置稱為。
(2)分析:當線圈剛轉過平衡位置時,如果立即改變______________________,那么通電線圈就能在磁場力的作用下繼續轉動下去。完成這一任務的裝置就是____________。它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直流電動機的工作原理是,它工作時將能轉化為能。
完成“www”
1.通電導體在磁場中受到力的作用,受力的方向跟和有關.如果這兩者其中之一的方向改變,則力的方向;如果這兩者的方向同時改變,則力的方向______。
3.下列設備中沒有使用電動機的是()。
a.電風扇、收錄機b.空調器、計算機。
c.電冰箱、微波爐d.電話機、電視機。
4.通電導體在磁場里所受力的方向()。
a.跟電流方向和磁感線方向有關b.只跟電流方向有關,跟磁感線方向無關。
c.只跟磁感線方向有關,跟電流方向無關d.跟電流方向和磁感線方向都無關。
5.電動機的作用是:
電流物理教案(熱門23篇)篇十四
1.通過分組實驗,使學生學會用伏安法測導體的電阻。加深對電阻概念的理解。
2.進一步提高綜合使用電學儀器進行電學實驗的能力。培養學生良好的實驗習慣。
伏安法測電阻。
學生電源,直流電流表,直流電壓表,滑動變阻器(50ω,1.5a),電鍵,繞線電阻(5ω、10ω各一個),導線。
(一)引入新課
(l)歐姆定律的內容和公式分別是什么?
(2)歐姆定律為人們提供了一種測定導體電阻大小的方法,這種方法叫什么?
本節課將通過分組實驗,學習用伏安法測定導體的電阻。
(二)講授新課
(板書)三、實驗:用電壓表和電流表測電阻。
問:伏安法測電阻的原理是什么?
(板書)1.實驗原理
分別用電壓表和電流表側出電路中某一導體兩端的電壓和通過它的電流,根據歐姆定律就可以算出這個導體的電阻。
(板書)2.實驗電路。
2.設計實驗電路,畫出電路圖,如圖所示。
3.要比較方便地改變導體兩端的電壓,以獲得三次不同的電壓值和相應的電流值,電路中應安裝什么裝置?怎樣將它連入電路?(此問題機動)
在學生討論的基礎上,教師給出完整的實驗電路圖(如右圖)。
講解學生分組實驗的注意事項:
(1)為便于實驗操作,要考慮器材在桌上的碼放位置。
(2)實驗時,電源電壓取4伏,電壓表的量程取3伏,電流表的量程取0.6安。
(3)先用阻值為5歐的繞線電阻做被測電阻進行實驗,調節滑片的位置,使電壓表的示數分別為1伏、2伏和3伏,觀察每次的電流值,以求出各次電阻值和電阻的平均值,然后換用阻值為10歐的電阻重做上述實驗。
(4)其它注意事項同往常一樣。
出示實驗數據記錄表。
學生分組進行實驗。教師巡視指導檢查。
實驗完畢,整理儀器。請幾個實驗組的同學匯報實驗數據,教師將實驗數據填入表中。
(三)鞏固知識
(四)課堂小結
(五)布置作業
1.完成實驗報告。
2.課本習題。
3.預習:串聯電路電流的關系和電壓的關系分別是什么?
這個實驗教案是完整的,可行的,行文和講課中還應注意以下問題:
1.伏安法測電阻是一個很重要的實驗,以后的應用也比較多,因此要進一步強調這個實驗的重要性和用這個方法測電阻的實用性。
2.要通過這個實驗進一步說明電流表、電壓表的使用方法。
3.實驗中要向學生說明自己聯好電路后一定要經過教師檢查方可按下電鍵實驗。
4.通過實驗進一步證實電阻值不隨u,i變的物理實質,讓同學進一步體會數學中的公式和物理中的公式不能等同理解,要強調物理公式中各物理量的物理意義,不要犯電阻的大小跟電壓成正比,跟電流成反比的錯誤。
電流物理教案(熱門23篇)篇十五
學生使用電學測量儀器,所以電流表是本節的重點和難點,學生要會讀數和使用.
一.電流表
在此基礎上,教師介紹電流表的符合和用途.
二.電流表的示數
三.電流表的使用
一.電流表
1.電流表的符號:
2.電流表的作用:測量電路中的電流.
二.電流表的示數
1.量程:0-0.6a;0-3a
2.對應的最小刻度:0.02a;0.1a
三.電流表的使用
1.電流表要串聯在電路中
2.正負接線柱的接法要正確:電流從正接線柱流入,從負接線柱流出.
3.被測電流不要超過電流表的量程:先選用較大量程,用導線試觸.
4.絕對不允許不經過用電器而把電流表直接連到電源的兩極上.
探究活動
【課題】電流表的種類、原理、構造.
【組織形式】學生小組
【活動方式】
制訂分類課題:1種類2原理3構造
制訂查閱和查找方式:1查閱有關文檔資料
2瀏覽網上有關站點
3小組討論、交流
電流物理教案(熱門23篇)篇十六
1、理解為什么電感對交變電流有阻礙作用.
2、知道用感抗來表示電感對交變電流阻礙作用的大小,知道感抗與哪些因素有關.
3、知道交變電流能通過電容器.知道為什么電容器對交變電流有阻礙作用.
4、知道用容抗來表示電容對交變電流阻礙作用的大小,知道容抗與哪些因素有關.
使學生理解如何建立新的物理模型而培養學生處理解決新問題能力.
1、通過電感和電容對交流電的阻礙作用體會事物的相對性與可變性.
2、讓學生充分體會通路與斷路之間的辯證統一性.
3、培養學生尊重事實,實事求是的科學精神和科學態度.
本節著重說明交流與直流的區別,有利于加深學生對交變電流特點的認識.教學重點突出交流與直流的區別,不要求深人討論感抗和容抗的問題.可結合學校的實際情況,盡可能多用實驗說明問題,不必在理論上進行討論.
1、根據電磁感應的知識,學生不難理解感抗的概念和影響感抗大小的因素.教學中要注意適當復習或回憶已學過的有關知識,讓學生自然地得出結論.這樣既有利于理解新知識,又可以培養學生的能力,使學生學會如何把知識聯系起來,形成知識結構,進而獨立地獲取新知識.
2、對交變電流可以通過電容器的道理,課本用了一個形象的模擬圖,結合電容器充、放電的過程加以說明,使學生有所了解即可.對于容抗的概念和影響容抗大小的因素,課本是直接給出的,讓學生知道就可以了,不要作更深的討論.
3、本節最后,結合實際說明了電容的廣泛存在,可以適當加以擴展和引伸,以開闊學生思路和引導學生在學習中注意聯系實際問題.
電感和電容對交變電流作用
1、了解電感對電流的作用特點.
2、了解電容對電流的作用特點.
:電感和電容對交變電流的作用特點.
:電感和電容對交變電流的作用特點.
:啟發式綜合教學法
:小燈泡、線圈(有鐵芯)、電容器、交流電源、直流電源.
一、引入:
在直流電流電路中,電壓 u、電流i和電阻r 的關系遵從歐姆定律,在交流電路中,如果電路中只有電阻,例如白熾燈、電爐等,實驗和理論分析都表明,歐姆定律仍適用.但是如果電路中包括電感、電容,情況就要復雜了.
二、講授新課:
1、電感對交變電流的作用:
實驗:把一線圈與小燈泡串聯后先后接到直流電源和交流電源上,觀察現象:
現象:接直流的亮些,接交流的暗些.
引導學生得出結論:接交流的電路中電流小,間接表明電感對交流有阻礙作用.
為什么電感對交流有阻礙作用?
引導學生解釋原因:交流通過線圈時,電流時刻在改變.由于線圈的自感作用,必然要產生感應電動勢,阻礙電流的變化,這樣就形成了對電流的阻礙作用.
實驗和理論分析都表明:線圈的自感系數越大、交流的頻率越高,線圈對交流的阻礙作用就越大.
應用:日光燈鎮流器是繞在鐵芯上的線圈,自感系數很大.日光燈起動后燈管兩端所需的電壓低于220v,燈管和鎮流器串聯起來接到電源上,得用鎮流器對交流的阻礙作用,就能保護燈管不致因電壓過高而損壞.
2、交變電流能夠通過電容
實驗:把白熾燈和電容器串聯起來分別接在交流和直流電路里.
現象:接通直流電源,燈泡不亮,接通交流電源,燈泡能夠發光.
結論:直流不能通過電容器.交流能通過交流電.
引導學生分析原因:直流不能通過電容器是容易理解的,因為電容器的兩個極板被絕緣介質隔開了.電容器接到交流電源時,實際上自由電荷也沒有通過兩極間的絕緣介質,只是由于兩極板間的電壓在變化,當電壓升高時,電荷向電容器的極板上聚集,形成充電電流;當電壓降低時,電荷離開極板,形成放電電流.電容器交替進行充電和放電,電路中就有了電流,表現為交流通過了電容器.
原因:與電源相連的機芯和金屬外殼可以看作電容器的兩個極板,電源中的交變電流能夠通過這個電容器.雖然這一點漏電一般不會造成人身危險,只是為了在機身和外殼間真的發生漏電時確保安全,電氣設備和電子儀器的金屬外殼都應該接地.
3、電容不僅存在于成形的電容器中,也存在于電路的導線、無件、機殼間.有時候這種電容的影響是很大的,當交變電流的頻率很高時更是這樣.同樣,感也不僅存在于線圈中,長距離輸電線的電感和電容都很大,它們造成的電壓損失常常比電阻造成的還要大.
電容:通高頻,阻低頻.
電感:通低頻,阻高頻.
電流物理教案(熱門23篇)篇十七
電流是物理學的核心概念之一,也是現代科技發展的重要基礎。在學習和探索電流的過程中,我深刻地認識到了電流的本質、特性及其應用。
電流的本質是帶電粒子在電場中的定向移動,因此理解電流需要先了解電場和帶電粒子。電場是一種特殊的物理場,它可以吸引帶電粒子,使得帶電粒子在電場中定向移動。而電流的產生是由于電路中存在電勢差,即電路中不同部分的電壓不同,形成了電場,帶電粒子在電場中定向移動,形成了電流。
電流有以下幾個特性:
1.方向性:電流的方向是沿著電路從高電勢流向低電勢。
2.穩定性:穩定的電流可以持續流動,且保持恒定的功率。
3.可測量性:可以通過電流表或電流傳感器來測量電流的大小和方向。
4.可控性:通過調節電路中的電阻和電容,可以控制電流的大小和頻率。
電流的應用非常廣泛,其中包括:
1.電力系統和電力傳輸:電流是電力系統中發電機發出電能的重要部分,電力傳輸也需要依靠電流來實現。
2.電子設備和電子技術:電流是電子設備如計算機、手機、電視等運行的基礎,也是電子技術如電路分析、電磁場理論的重要基礎。
3.醫療和生命科學:電流在醫療領域如電療、直流電療法等中有廣泛應用,也在生命科學領域如心臟起搏器等中發揮作用。
在探索電流的過程中,我遇到了一些問題。例如,在學習電路分析時,我遇到了復雜電路的分析和求解,這需要運用一些數學知識和物理原理才能解決。此外,理解電流的微觀結構和電流與電場的關系也是一項挑戰。
通過學習電流,我深刻認識到了物理學的重要性和實用性。電流作為物理學中的核心概念,貫穿了整個電力系統和電子技術,同時也涉及到醫療和生命科學等領域。因此,深入學習和理解電流對于我未來的職業發展具有重要意義。
總之,學習電流的過程是一個充滿挑戰和收獲的過程。我不僅學會了電流的本質、特性和應用,還深刻認識到了物理學的魅力和實用性。我相信,在未來的學習和工作中,這些知識和經驗將對我產生深遠的影響。
電流物理教案(熱門23篇)篇十八
(1)知道電流表的符號和用途。
(2)知道電流表的正確讀數方法。
(3)知道電流表的使用規則。
能力目標
通過觀察和實驗,形成電學實驗的初步技能。
情感目標
養成科學的態度,體驗科學精神。
教材介紹了一些物理課上常見的電流表,有電流計、教學演示用電流表、學生用電流表。說明電流表能夠測量電流。
詳細介紹了電流表的讀數,注意零刻度線、量程有兩個、每個量程對應有最小刻度、接線柱有三個且分正負。要求學生能夠根據實際情況讀出電流表的示數。
教材又詳細介紹了電流表的使用規則,對于連接方式畫出了參考圖,并分析了在電路中電流表測是測量哪部分的電流。對于接線柱的連接,教材畫出了參考圖分析了如何連接 才是正確的。選擇量程問題,教材講解了選擇量程的具體方法,要注意先選用較大量程,并用試觸的方法。對于不能直接連接在電源兩極上,教材用圖示分析了其做法的錯誤。
教材最后提出了思考的問題,學生應的聯系實際,注意想像選擇不同接線柱的物理圖景,分析出正確的方法。
本節教學要注意觀察和實驗,有條件的可以邊授課邊學生實驗探究的方式進行。學生聯系實際學習,教師要提供不同的電流表讓學生觀察,接觸實際的材料。教師還可以提供大量的電流表的資料,增長學生的見識。電流表讀數的教學,要注意講清三個接線柱對應著兩個量程,要通過練習掌握電流表的讀數。電流表的使用,要聯系實際學習,學生可以動手連接并分析電流表這些用法的原因。分析一些電路圖中電流表的使用是否正確,并如何改正。
【重難點分析】
學生使用電學測量儀器,所以電流表是本節的重點和難點,學生要會讀數和使用。
【教學過程設計】
一、電流表
教師可以提供實際資料,如各種電流計、教師演示用電流表、學生電流表,對于學生電流表可以提供多種,例如零刻度線在左邊的、左面是負刻度的、一個負兩個正接線柱的、一個正和兩個負接線柱的電流表。本處學生要接觸實際材料,切實聯系科學實際。
在此基礎上,教師介紹電流表的符合和用途。
二、電流表的示數
方法1、講清電流表的接線柱、對應的量程、每個量程所對應的最小刻度。并出示制作的表盤和指針讓學生根據所連接的接線柱判斷所選用的量程,根據指針的位置讀出電流表的讀數。可以使學生思考沒給出接線柱的連接是電流的讀數可能是多少,可以讓學生思考某個電流值要選用什么量程,為什么。
方法2、對于基礎較好的班級可以用實驗探究的方法,教師提供電流表,學生自行設計方法,電流表的一些問題如:電流表的三個接線柱的用途和用法;電流表的兩個量程、最小刻度;電流的讀數。教師可以指導學生的探究過程,注意學生在學習過程中遇到的問題,幫助學生形成正確的學習方法。
三、電流表的使用
方法1、教師要注意結合電路圖來幫助學生學習電流表的四個使用規則,要注意引導學生想像物理過程,分析這些使用電流表方法的原因。
對于電流表的連接方式,可以由電流是測電路的某點處的電流入手,把電流表接到電路的某點處應當是串聯。結合電路圖分析各種電流表的測量,并會判斷一些電路圖中電流表的作用。
對于電流表接線柱的連接,講清電流由電流表的正接線柱流進和從負接線柱流出的過程,要結合電路圖分析,發現電路圖中的問題。可以由學生實際連接,從電源的正極開始連線,連接電流表時連接正接線柱,又從負接線柱連線,經過電路連回電源的負極。學生感受電流表是如何在電路中連接的。
對于電流表的量程,在第二個問題電流表的讀數中已經介紹過了,這里學生比較好理解選擇量程的意義,只是介紹清楚具體的實現方法,選擇較大量程用導線試觸的方法就可以了,可以讓學生親自實踐,體會這種方法的意義,從而深入理解電流表量程的選擇問題。
對于電流表不能連在短路的電路中,由于沒有電阻的知識,所以本處宜形成學生的觀念,在電阻學習中再深入講解,教師可以結合電路圖提高學生的觀察能力,分析電路中哪些有短路的現象并如何改正。
方法2、對于基礎較好的班級,可以用學生實驗探究的方法,教師提供實驗儀器,并提供一些可能用到的電路圖,學生自行設計實驗方案,完成教師提供的課題,教師可以參考的課題有:電流表的應當如何連到電路中;分析電路中電流表的作用;怎樣才能安全使用電流表。教師要注重學生的學習過程,及時糾正學生在分析問題、設計方案、實施方案、得出結論的過程中錯誤,并建立學生正確的學習方法。
【板書設計】
第二節 電流表
一、電流表
1、電流表的符號:
2、電流表的作用:測量電路中的電流。
二、電流表的示數
1、量程:0-0.6a;0-3a
2、對應的最小刻度:0.02a;0.1a
三、電流表的使用
1、電流表要串聯在電路中
2、正負接線柱的接法要正確:電流從正接線柱流入,從負接線柱流出。
3、被測電流不要超過電流表的量程:先選用較大量程,用導線試觸。
4、絕對不允許不經過用電器而把電流表直接連到電源的兩極上。
探究活動
【課題】電流表的種類、原理、構造.
【組織形式】學生小組
【活動方式】
制訂分類課題:1、種類2、原理3、構造
制訂查閱和查找方式:
1、查閱有關文檔資料
2、瀏覽網上有關站點
3、小組討論、交流
電流物理教案(熱門23篇)篇十九
知道交變電流和電壓的峰值及用途,并知道有效值的概念及計算。
【過程與方法】
用等效的方法求出交變電流的有效值。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通過學習交變電流的有效值及峰值,明白其在生活中的具體應用,體會物理的生活性,增強學習物理的興趣。
【重點】
交變電流的峰值及有效值的概念及計算。
【難點】
明白交變電流有效值的概念及計算。
環節一:新課導入
復習上節課交變電流的產生來導入新課。
問題1:交變電流的產生原理是什么?它的表達式的意義及各個物理量的含義?
學生回答:知道了線圈的轉速,那么線圈在其中轉動一圈的時間是多少?
學生回答:表示電流和電壓的大小。
教師點評:其實呢,大家答的有一定的道理,但在我們電學中,電流表和電壓表的示數有一個專門含義叫做有效值,今天就來學習它。
引出課題——交變電流的峰值及有效值(板書)。
環節二:新課探究
(一)峰值
教師引導學生利用前面交流電的產生原理及表達式來理解交流電的峰值。
學生回答:交流電的最大值就是im和em,最小值是為零。因為電壓雖然有正負之分,但只是表示大小。
教師點評:同學分析的非常仔細,交流電的最大值im和em就是峰值,可以用來表示電流的強弱和電壓的高低。
(二)有效值
教師出示一道例題:
說明:以上三個球有效值的公式僅適用于正弦和余弦交變電,交變電流的有效值是根據電流的熱效應來規定的。
環節三:鞏固練習
學生回答:電容的擊穿電壓和保險絲的熔斷電流都是其能承受的最大值,即其需大于正常使用的交變電的電壓及電流的峰值。
教師總結:交流用電設備上所標的額定電壓和額定電流是有效值;交流電壓表和交流電流表的示數是有效值;交變電流的數值在無特別說明時都是指有效值。
環節四:小結作業
總結概括本節課的主要知識點:交流電的峰值及有效值的概念和意義。
并讓學生課下思考:對于半周期或四分之一的周期的正余弦的有效值有交變的計算方法嗎?
電流物理教案(熱門23篇)篇二十
學生使用電學測量儀器,所以電流表是本節的重點和難點,學生要會讀數和使用。
教師可以提供實際資料,如各種電流計、教師演示用電流表、學生電流表,對于學生電流表可以提供多種,例如零刻度線在左邊的、左面是負刻度的、一個負兩個正接線柱的、一個正和兩個負接線柱的電流表。本處學生要接觸實際材料,切實聯系科學實際。
方法1:講清電流表的接線柱、對應的量程、每個量程所對應的最小刻度。并出示制作的表盤和指針讓學生根據所連接的接線柱判斷所選用的量程,根據指針的位置讀出電流表的讀數。可以使學生思考沒給出接線柱的連接是電流的讀數可能是多少,可以讓學生思考某個電流值要選用什么量程,為什么。
方法2:對于基礎較好的班級可以用實驗探究的方法,教師提供電流表,學生自行設計方法,電流表的一些問題如:電流表的三個接線柱的用途和用法;電流表的兩個量程、最小刻度;電流的讀數。教師可以指導學生的探究過程,注意學生在學習過程中遇到的問題,幫助學生形成正確的學習方法。
方法1:教師要注意結合電路圖來幫助學生學習電流表的四個使用規則,要注意引導學生想像物理過程,分析這些使用電流表方法的原因。
(1)對于電流表的連接方式,可以由電流是測電路的某點處的電流入手,把電流表接到電路的某點處應當是串聯。結合電路圖分析各種電流表的測量,并會判斷一些電路圖中電流表的作用。
(2)對于電流表接線柱的連接,講清電流由電流表的正接線柱流進和從負接線柱流出的過程,要結合電路圖分析,發現電路圖中的問題。可以由學生實際連接,從電源的正極開始連線,連接電流表時連接正接線柱,又從負接線柱連線,經過電路連回電源的負極。學生感受電流表是如何在電路中連接的。
(3)對于電流表的'量程,在第二個問題"電流表的讀數"中已經介紹過了,這里學生比較好理解選擇量程的意義,只是介紹清楚具體的實現方法,選擇較大量程用導線試觸的方法就可以了,可以讓學生親自實踐,體會這種方法的意義,從而深入理解電流表量程的選擇問題。
(4)對于電流表不能連在短路的電路中,由于沒有電阻的知識,所以本處宜形成學生的觀念,在電阻學習中再深入講解,教師可以結合電路圖提高學生的觀察能力,分析電路中哪些有短路的現象并如何改正。
方法2:對于基礎較好的班級,可以用學生實驗探究的方法,教師提供實驗儀器,并提供一些可能用到的電路圖,學生自行設計實驗方案,完成教師提供的課題,教師可以參考的課題有:電流表的應當如何連到電路中;分析電路中電流表的作用;怎樣才能安全使用電流表。教師要注重學生的學習過程,及時糾正學生在分析問題、設計方案、實施方案、得出結論的過程中錯誤,并建立學生正確的學習方法。
2、正負接線柱的接法要正確:電流從正接線柱流入,從負接線柱流出。
3、被測電流不要超過電流表的量程:先選用較大量程,用導線試觸。
4、絕對不允許不經過用電器而把電流表直接連到電源的兩極上。
電流物理教案(熱門23篇)篇二十一
1.學習正確使用電流表.
2.研究串聯和并聯電路中電流的特點.
1.通過實驗培養學生的動手操作能力.
2.通過對實驗數據的分析,及對串并聯電路中電流規律的總結,培養學生分析概括歸納能力.
在教學過程中應注意培養學生樹立用實驗方法解決物理問題。
的思想,對待實驗實事求是的科學態度和嚴謹的科學作風.
本節實驗旨在使學生學會正確使用電流表,培養學生連接電路的技能和更具體的認識串、并聯電路,并通過實驗使學生自己總結出串、并聯電路的電流特點,從而更好的認識這一規律.從教材安排上看,這是一個探索性實驗.
“用電流表測電流”的實驗是學生第一次遇到的定量的電學實驗,在本實驗中,學生要完成從組成電路到讀取數據的各種技能,對學生的技能要求比較明顯,并且要正確對待和分析實驗數據,這有利于培養學生實事求是的態度和客觀分析的方法.
2)這是學生第一次做電學實驗,要提出嚴格要求.逐步使學生養成嚴肅認真的實驗作風和按操作規程做實驗的習慣.
3)在學生動手實驗之前,教室要進行一次本實驗的示范操作,以減少學生實驗的盲目性.并且示范要按實驗步驟進行,應注意把有關知識、技能、非智力因素交叉融合在一起,穿插在各個有關的實驗步驟中講解,以求通過示范,達到清晰實驗思路、規范式樣操作、培養良好習慣等目的.
4)本節課的任務很重,具有一定的難度,實驗前,必須首先掌握如下幾方面的內容:首先是串、并聯電路的區別;其次是電流表的使用規則,并明確電路元件的特性和作用.另外可讓學生預習實驗內容,了解本實驗是一個探索性實驗,明確探索的目的是什么.
5)實驗課應盡可能的讓學生多支配實驗時間,教師講解要簡介明了.
實驗目的:練習使用電流表測電路中的電流;
研究串、并聯電路中的電流關系.
實驗器材(每一實驗小組):
電源,一只電流表,兩個小燈泡(附燈座),一個開關,導線若干條.
1)連接形式。
2)量程和分度值。
3)讀數。
二、教師講解示范。
1)連接電路時,一定要把開關打開.使用電源絕對不允許用導線直接跟電源兩極相連,以防短路.
2)連線的先后次序.應根據電路圖按照一定的順序連接(一般從電源正極出發),防止漏接或錯接.讓學生從開始做電學實驗就養成這種接線的良好習慣.
3)接線的技能。
4)了解實驗室用的是什么種類的電源,分清電源的正、負極.
6)連線完畢,對照電路圖,按接線的思路順序檢查一遍電路,再閉合開關.
7)對沒有把握的電路,用試觸(瞬時碰接)的方法,試探接通電路.一般提倡用這種方法.
8)如果發生故障應立即斷開電路,然后從電源的一個極出發,逐段檢查原因.
9)做好實驗紀錄.讀數要客觀,要實事求是.
10)實驗結束后,整理好實驗器材使其恢復原狀.
三、學生對實驗提出疑問,并核查本組實驗器材。
四、學生實驗。
實驗步驟。
數據記錄。
數據分析并得出結論。
(以上均參考參考教材)。
五、實驗結果交流。
六、完成實驗報告(可作為作業)。
【課題】擴展實驗:研究混聯電路中干路電流和各支路電流的關系。
【組織】小組。
設計實驗電路。
設計記錄表格。
數據分析得出結論,并于串、并兩電路中電流關系進行比較.
電流物理教案(熱門23篇)篇二十二
1.橡膠棒與毛皮摩擦后,橡膠棒帶負電荷,這是因為摩擦使橡膠棒()。
a.失去一些電子b.得到一些電子c.失去一些質子d.得到一些質子。
【答案】b。
【解析】。
2.在通常情況下,以下物質全部屬于絕緣體的一組是()。
a.陶瓷、純凈水b.空氣、鐵。
c.塑膠鞋、大地d.人體、食鹽水。
【答案】a。
【解析】。
3.在晴朗干燥的冬日里,如果用塑料梳子梳干燥的頭發,會發現頭發越梳越蓬松,其主要原因是()。
a.梳頭時,空氣進入頭發。
b.頭發和梳子摩擦后,頭發帶同種電荷相互排斥。
c.梳子對頭發有力的作用。
d.梳頭時,頭發的毛囊會收縮。
【答案】b。
【解析】。
在晴朗干燥的冬日里,如果用塑料梳子梳干燥的頭發,會發現頭發越梳越蓬松,是一種靜電現象。頭發和梳子摩擦后,頭發帶同種電荷相互排斥,使得頭發越梳越蓬松,故選b。
電流物理教案(熱門23篇)篇二十三
6)連線完畢,對照電路圖,按接線的思路順序檢查一遍電路,再閉合開關.
7)對沒有把握的電路,用試觸(瞬時碰接)的方法,試探接通電路.一般提倡用這種方法.
8)如果發生故障應立即斷開電路,然后從電源的一個極出發,逐段檢查原因.
9)做好實驗紀錄.讀數要客觀,要實事求是.
10)實驗結束后,整理好實驗器材使其恢復原狀.
實驗步驟
數據記錄
數據分析并得出結論
(以上均參考參考教材)
【】小組
設計實驗電路
設計記錄表格
數據分析得出結論,并于串、并兩電路中電流關系進行比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