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論是身處學校還是步入社會,大家都嘗試過寫作吧,借助寫作也可以提高我們的語言組織能力。相信許多人會覺得范文很難寫?下面我給大家整理了一些優秀范文,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我們一起來看一看吧。
探索月球月球實用篇一
月球,一個神秘的恒星,一個另人匪夷所思的話題,一個奇幻的世界。這天,我們的班會課上,讓我們來探索月球的奧秘吧。
月球基本上沒有水,也就沒有地球上的風化、氧化和水的腐蝕過程,也沒有聲音的傳播,到處是一片寂靜的世界。月球本身不發光,天空永遠是一片漆黑,太陽和星星可以同時出現。
月球上幾乎沒有大氣,因而月球上的晝夜溫差很大。白天,在陽光垂直照射的地方,溫度高達127℃;夜晚溫度可低到-183℃。由于沒有大氣的阻隔,使得月面上日光強度比地球上約強1/3左右;紫外線強度也比地球表面強得多。由于月球大氣少,因此在月面上會見到許多奇特的.現象,如月球上的天空呈暗黑色,太陽光照射是筆直的,日光照到的地方很明亮;照不到的地方就很暗。因此才會看到的月亮表面有明有暗。由于沒有空氣散射光線,在月球上星星看起來也不再閃爍了。
月面上到處是裸露的巖石和環形山的側影。整個月面覆蓋著一層碎石粒和浮土。從地球上看到的月球表面有明亮的區域和暗灰色部分。原來明亮的部分是月球表面的山區和高地,暗灰色部分是月球表面的平原。
月亮比地球小,直徑是3476公里,大約等于地球直徑的3/11、月亮的表面面積大約是地球表面積的1/14,比亞洲的面積還稍小一些;它的體積是地球的1/49,換句話說,地球里面可裝下49個月亮。月亮的質量是地球的1/81;物質的平均密度為每立方厘米3、34克,只相當于地球密度的3/5、月球上的引力只有地球1/6,也就是說,6公斤重的東西到限月球上只有1公斤重了。人在月面上走,身體顯得很輕松,稍稍一使勁就可以跳起來,宇航員認為在月面上半跳半跑地走,似乎比在地球上步行更痛快。
月球是離地球最近的天體,它是圍繞地球運轉的、唯一的天然衛星,它與地球的平均距離約384400公里。月球繞地球運動的軌道是一個隨圓形軌道,其近地點(離地球最近時)平均距離為363300公里,遠地點(離地球最遠時)平均距離為405500公里,相差42200公里。
月球真的是又美麗,又神秘呢。
探索月球月球實用篇二
月球,是地球的天然衛星。在科技不發達的年代,文人墨客總是會賦予月亮最浪漫的色彩,甚至在民間還流傳出嫦娥奔月、吳剛砍桂樹的故事。我們的祖先在面對未知的事情時,總是會產生很多聯想和故事,他們還稱呼月球為太陰、玄兔、嬋娟、玉盤,來寄托他們的思想。
人們發現月球表面布滿了小坑,這些小坑是由其他隕石撞擊而形成的,因為月球表面沒有大氣層的保護,所以當宇宙里的隕石劃過時,就會撞擊在月球的表面,形成一個個小坑。月球是太陽系中比較小的衛星,它只是圍繞著地球轉。所以其實我們每天都能看到月亮,只不過月亮自身并不會發光,晚上之所以能看到月亮是因為它反射太陽的光,所以我們才能在晚上看到它,事實上,月亮一直都掛在天上,只是白天看不帶而已。
關于月球的誕生有很多種說法,目前比較有說服力的說法有四種。第一種就是分裂說,這種說法是達爾文的兒子喬治提出來的,他認為月球本來是地球的一部分,后來因為地球自轉太快就把地球上的一部分物質拋出去了,形成了月球。不過這個說法很快就被別人推翻了。
第二種說法就是俘獲說,他們認為月球是被地球的引力吸引過來的,但是也有人認為地球恐怕沒有那么大的力量吸引住月球。第三種說法就是同源說,他們認為地球和月球都是太陽系中彌漫的星云物質,幾乎在同一個太陽星云的區域經過旋轉和吸積,同時形成大小不同的天體。但這個說法也是存疑的,因為月球表面的巖石,比地球表面的巖石年齡要古老許多。還有一種說法就是碰撞說,這個說法就比較復雜,就是說在一次天體碰撞時,月球由碰撞的天體和地球上撞落的物質結合而成,但又無法脫離地球的引力。因此形成了月球。
關于月球的探索人類從未停止過腳步,我國的嫦娥五號也順利降落在月球上,還取樣了月球表面的巖石土壤。月球是離我們最近的天體,也是我們探索宇宙的第一步,也許在不久的將來,我們都可以一訪月球呢。
探索月球月球實用篇三
月球的奧秘非常多,如:月球的起源;地質構造;月貌;月相;月食;潮汐;人類登月;開發月球;月球與人類的關系,這些都需要我們去揭開以及了解。
我們都知道月亮有許多美稱與雅號,如:玉兔;夜光;素娥;冰輪;玉羊;玉桂;冰鏡;桂魄;蟾蜍;廣寒宮等等。
但你們知道月球是由什么構造的嗎?我來告訴你們吧:月球是由外向內依次分為月殼;月幔;月核而構成的。而月球上也有月震,但比地震小的多。其中,一種是成群的小月震,每2小時至幾天發生一次;另一種是周期性月震,常在月球離地球最近時發生,其震動發生的能量占整個的'80%。
你們知道天文學家為什么要探測月球嗎?還是我來告訴你們:雖然天文學家用望遠鏡和雷達可以獲得關于月球的許多信息,但是科學家想知道的更多:月球上有什么樣的土壤;巖石和礦物,月面下有沒有水份;太陽輻射對月球有什么影響;從而了解月球的起源并進一步從中了解到太陽系乃至銀河系的起源。
如果你們還想了解多一些關于月球的一些資料的話,可以借助圖書館或互連網來搜集你所需要的有關資料。
探索月球月球實用篇四
在一個寧靜的夜晚,涼風習習,我正躺在房間的飄窗上看著滿天的星星,皎潔的月亮,看著看著,我便不知不覺睡著了。
我被一陣吵鬧聲吵醒了,我看見自己被兩個宇航員圍住,我下意識地往下看,我也穿著宇航服,上面有一個數字――18。
我問起了其中一位宇航員:“你們倆是誰?我現在在哪?”
“你忘記了嗎,我叫肖洋,他叫樂畢,我們正在二十二世紀啊,你就是18號宇航員劉瀚宇吧?”宇航員回答說。
正當我想回答的時候,命令人員對我們說:“趕快回到二十六號神舟里面,等下就要飛天!”我和肖洋、樂畢走到電梯上,點擊按鈕,電梯直接送我們到火箭旁,我們爬到神舟里面,坐在椅子上,此時命令人員對我們說:“十――九――八――七――六――五――四――三――二――一,點火,發射!”我們的火箭就起飛了,飛到空中時,最下級掉了下去,到后來又有一級掉了下去,到掉了最后一級后,其他的護體也掉了下去,我們的神舟正在地球轉圈圈,轉著轉著,就離開了地球,飛向月球,過了地球兩日后,就到了月球,神舟號著路,著路完畢后,我看見了一個金屬制作的巨大東西,他們說:“這是月球采礦基地,里面一個飛船,只要我們設定好位置,它就會帶我們飛到那里。”我似懂非懂地點了點頭,我和肖洋、樂畢也開始準備開采礦石,突然一個損石向我砸來,我被嚇醒了,我向四周看了看,自己躺在床上,原來這是一場夢啊!
雖然這是一場夢,但我相信未來一定會有人上月球去基地運送礦石的。
探索月球月球實用篇五
有一天,我做了一個夢,我夢到了未來的月球,夢到了我到了月球上。在不知道多少年后的一天,人類登月的夢想實現了。我在建設者璐璐的帶領下,首先參觀了月球。
“是嗎?”我半信半疑的隨著她走進一個大洞,越走洞越大,五光十色的夜燈,忽明忽暗,各式各樣的汽車嗚嗚的飛馳著,奇形怪狀的高樓大廈聳立在路邊……好美的夜景!
“這就是地下城?”地下城里,我們還設計了植物園,走
吧!我帶你去看一看吧!
“嘀嘀———”汽車一聲長鳴,駛進了植物園。
我好奇的走進了植物園:稻米竟有雞蛋那么大,散發出陣陣誘人的稻香;玉米就像一個大金娃娃,蘋果紅彤彤的,鴨梨黃澄澄的,葡萄水靈靈,紫瑩瑩的………我看的目瞪口呆,突然,一棵一人高的樹吸引了我,銀白色的闊葉,枝桿上開放著嫣紅的小花兒,美麗極了。
“這是———”
鬧鐘把我從夢中驚醒,我突然覺得,未來的月球將會是人類的第二個家園,人類不再只有一個家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