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學工作計劃的執行需要教師對課程進行細致的分解,明確每一個教學環節的目標和任務。接下來,我們將給大家展示一份教學工作計劃的示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遲到幼兒教案(實用12篇)篇一
教學目標:
1、能自主學習生字新詞。通過閱讀,理解作者因為體會到了父親嚴和疼中含著的愛,改掉遲到習慣的過程,感受父親這份既嚴厲又深沉的愛,及我對父親的感激之情。
2、運用已經掌握的品詞析句的閱讀方法,在小組合作交流的基礎上學習多角度思考問題。
3、通過學習,能在理解課文的過程中受到情感的熏陶,認識改正錯誤、從小養成好習慣的重要性。
教學準備:
1、預習課文。
2、查閱作者的資料,尤其要關注有關作者成績的資料。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談話導入,激情誘趣。
1、利用上課之前的這段時間咱們來背上幾首詩詞。
過渡:人非圣賢,孰能無過,人人都會犯錯,這并不稀奇,著名作家林海音小時候就經常犯這樣一個錯--遲到,今天我們就來學習這一課,相信能帶給你啟發。
二、檢查預習、整體感知。
1、課前大家已經進行了預習,現在同桌互相檢查讀課文的情況。
2、匯報讀書情況。
3、預習了,剛才我們又進行了再次閱讀,誰能說說,你讀懂了什么?
4、評價,那么在預習的過程中你還有哪些不懂得問題嗎?(注意歸納)。
第二課時。
三、個性閱讀,解疑品賞。
1、讀書貴在有疑。剛才有同學問:父親為什么要狠狠地打我?狠狠地打,打得狠嗎?瀏覽課文,找出相關的詞句。
a打的動作:
b打的聲音:咻咻。
c打的過程:
d作者的傷痕:我們來讀讀這句話,體會一下父親打我究竟有多狠。
(出示句子)我挨打了!你覺得這句話應該怎樣讀?
2、就這樣,體會著作者挨打時的心情,先讀出這句話,再把她沒有說出口的話講出來。
3、小結:注意學生關注的方面和運用的讀書方法。
4、我挨打了,父親狠狠地打了我?我委屈,我生氣、我怨恨,我不解,我究竟該不該打,不打不行嗎?同學們,你們怎么看?請大家再讀課文,能不能從文中找出有說服力的句子,抓住關鍵的詞,關鍵的字,甚至一個標點來談談你的看法。
可能關注的內容有:
a不該打:
(1、已經這么晚了,等起來,洗臉,扎辮子,換制服,再走到學校去,準又是一進教室就罰站在門邊)那罰站的滋味可不好受呀。
(2、同學們的眼光會一個個像你投過來,我雖然很懶惰,可是也知道害羞呀。)對呀,多難為情的事啊,讓同學們當成笑柄了。
(3、最糟的是,爸爸是不許小孩子上學乘車的,他不管你晚不晚。)如果能乘車去,或許還來得及,可爸爸偏偏不允許。
(4、在這夏天的時候,還要被媽媽打扮得穿者肥大的夾襖,拖著不合腳的大油鞋,舉著一把大油紙傘,一路走到學校去。)。
b該打:
(1、每天早晨醒來,看到眼光照在玻璃窗上,我的心里就是一陣愁,……準又是一進教室就被罰站在門邊。)每天都遲到,要是養成了這樣的習慣,那還了得?該打。
(2、等一下,媽媽進來了……)媽媽都催促過了,還賴在床上,過分。
(4、①師:不就這一天不去上學嗎?沒什么關系吧?--生:學不到知識,養成壞習慣,就什么也學不到了。
5、過渡:不去就不去吧,就一天,沒什么吧?那父親為什么還要狠狠得打我呢?
6、因為我的表現太令人生氣,更因為父親怕我養成壞習慣,所以才會打我,才會這樣狠狠的打我,我們再一起來讀這段話,老師讀所有些父母的話,你們讀所有寫我的話,用心地讀,一邊讀一邊體會。
四、情感升華拓展延伸。
2、看來,由此改變的還有林海音的未來和人生。還是那句話,人非圣賢,孰能無過,課前大家說出了自己的錯誤,現在,從遲到的故事里,從林海音身上,我們讀懂得已經不僅僅是敢于面對錯誤,相信大家在生活中,在錯誤面前會做一個真正堅強的人。
五、布置作業:
課后請大家去搜集林海音的作品,好好地讀一讀。
在校園網上,有幾篇關于名人面對錯誤的文章,請大家去讀一讀。
遲到幼兒教案(實用12篇)篇二
教學目標:
知識目標:學習生字5個;理解并積累本課重點詞句,理解課文內容。
能力目標:理解課文內容,提高學生的閱讀分析能力。
情感目標:通過閱讀課文,使學生品味感悟對待錯誤要敢于面對,勇于改正,要善于反思和自省。
教學重點:
通過閱讀理解課文內容,培養學生以積極健康的心態對待錯誤。
教學難點:
通過閱讀理解課文內容,如何面對錯誤。
教學方法:
指導法。
學習方法:
小組合作討論。
教具準備:
小黑板。
課時計劃:
二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談話導入,激情誘趣。
1、利用上課之前的這段時間咱們來背上幾首詩詞。
過渡:人非圣賢,孰能無過,人人都會犯錯,這并不稀奇,著名作家林海音小時候就經常犯這樣一個錯―遲到,今天我們就來學習這一課,相信能帶給你啟發。
4.讀題質疑。
二、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1、課前大家已經進行了預習,現在同桌互相檢查讀課文的情況。
2、匯報讀書情況。
3、預習了,剛才我們又進行了再次閱讀,誰能說說,你讀懂了什么?
4、評價,那么在預習的過程中你還有哪些不懂的問題嗎?(注意歸納)。
三、個性閱讀2―13自然段,解疑品賞。
1、讀書貴在有疑。剛才有同學問:父親為什么要狠狠地打我?狠狠地打,打得狠嗎?瀏覽課文,找出相關的詞句。
a打的動作。
b打的聲音:咻咻。
c打的過程。
d作者的傷痕。
我們來讀讀這句話,體會一下父親打我究竟有多狠。
(出示句子)我挨打了!你覺得這句話應該怎樣讀?
2、就這樣,體會著作者挨打時的心情,先讀出這句話,再把她沒有說出口的話講出來。
3、小結:注意學生關注的方面和運用的讀書方法。
4、我挨打了,父親狠狠地打了我,我委屈,我生氣、我怨恨,我不解,我究竟該不該打,不打不行嗎?同學們,你們怎么看?請大家再讀課文,能不能從文中找出有說服力的句子,抓住關鍵的詞,關鍵的字,甚至一個標點來談談你的看法。
可能關注的內容有:
a不該打:
(1、已經這么晚了,等起來,洗臉,扎辮子,換制服,再走到學校去,準又是一進教室就罰站在門邊)那罰站的滋味可不好受呀。
(2、同學們的眼光會一個個像你投過來,我雖然很懶惰,可是也知道害羞呀。)對呀,多難為情的事啊,讓同學們當成笑柄了。
(3、最糟的是,爸爸是不許小孩子上學乘車的,他不管你晚不晚。)如果能乘車去,或許還來得及,可爸爸偏偏不允許。
(4、在這夏天的時候,還要被媽媽打扮得穿著肥大的夾襖,拖著不合腳的大油鞋,舉著一把大油紙傘,一路走到學校去。)。
b該打:
(1、每天早晨醒來,看到陽光照在玻璃窗上,我的心里就是一陣愁,……準又是一進教室就被罰站在門邊。)每天都遲到,要是養成了這樣的習慣,那還了得?該打。
(2、等一下,媽媽進來了……)媽媽都催促過了,還賴在床上,過分。
(4、①師:不就這一天不去上學嗎?沒什么關系吧?――生:學不到知識,養成壞習慣,就什么也學不到了。
5、過渡:不去就不去吧,就一天,沒什么吧?那父親為什么還要狠狠得打我呢?
6、因為我的表現太令人生氣,更因為父親怕我養成壞習慣,所以才會打我,才會這樣狠狠地打我,我們再一起來讀這段話,老師讀所有寫父母的話,你們讀所有寫我的話,用心地讀,一邊讀一邊體會。
7、自由熟讀2―13自然段。
四、作業布置。
1、熟讀課文,識記生字。
2、查閱林海音的資料(尤其是成績)。
板書設計:
遲到。
林海音。
動作:拖抄掄。
聲音:咻咻。
過程:從床頭打到床尾。
傷痕:鼓起的紅腫的鞭痕。
第二課時。
一、復述故事內容導入。
回憶挨打的內容。
二、精讀14―19自然段。
4、有感情地朗讀這一部分。
三、情感升華拓展延伸。
2、看來,由此改變的還有林海音的未來和人生。還是那句話,人非圣賢,孰能無過,課前大家說出了自己的錯誤,現在,從遲到的故事里,從林海音身上,我們讀懂的已經不僅僅是敢于面對錯誤,相信大家在生活中,在錯誤面前會做一個真正堅強的人。
四、布置作業。
1、熟讀課文。
2、找關于名人面對錯誤的文章讀一讀。
板書設計:
遲到。
林海音。
動作:拖抄掄。
聲音:咻咻。
過程:從床頭打到床尾。
傷痕:鼓起的紅腫的鞭痕。
花夾襖。
銅板。
遲到幼兒教案(實用12篇)篇三
1、理解故事內容《遲到的茗茗》,并知道茗茗經常遲到的真正原因。
2、要求幼兒懂得每天要按時上學,做到不遲到。
3、教育幼兒勇于承認錯誤,并改正錯誤。
4、鼓勵幼兒敢于大膽表述自己的見解。
5、鼓勵幼兒大膽的猜猜、講講、動動。
重點:理解故事內容,并能連貫講述故事。
難點:請幼兒自己制定一個作息表,并幫助自己規劃好自己的時間。
《遲到的茗茗》的圖片、幼兒用書《遲到的茗茗》、《我的作息表》。
一、激趣引入——我用談話形式來吸引幼兒,激發他們的學習興趣積極主動性。
二、出示教學圖片,采用直觀教學法,幫助幼兒理解故事內容,這一環節主要分兩個步驟進行。
1、分段講故事。
此環節我運用了直觀方法和提問法,把故事進行分段講述,先通過觀察后,再鼓勵我們大膽表達。這樣對幼兒有很大的吸引力,并充分調動了他們的視聽覺幫助他們理解故事內容。
2、幼兒翻閱幼兒用書《遲到的茗茗》完整欣賞故事,使幼兒懂得勇于承認錯誤并改正不要依賴別人并養成良好的作息習慣。
此環節其實重在揭示思想內涵,進行情感教育,通過看幼兒用書的形式讓幼兒完成整欣賞故事,有利于幼兒更形象的欣賞故事,理解故事能大膽講述故事簡單的對白,我利用幼兒用書讓幼兒更形象的欣賞故事。
3、通過交流討論茗茗經常遲到的原因?上學為什么不能遲到?你們也要上小學了,怎么樣才能保證自己上學不遲到?等等,并引導幼兒深入分析故事幫助幼兒領悟要想不遲到,只有改變自己。
三、操作法:幼兒完成幼兒用書作業《我的作息表》。
在這一環節,讓幼兒通過,自己動手操作自己的作息表能更進一步加強幼兒對時間的觀念,并養成良好的作息習慣。
讓幼兒先觀察圖片,再聽講故事,幼兒知道故事的內容。交流討論環節茗茗經常遲到的原因。教育幼兒勇于承認錯誤,并改正錯誤。在制作《我的作息表》這一環節,教師如果先引導幼兒在自己的作息表的時鐘上寫上數字點數。幼兒會更容易看懂。
遲到幼兒教案(實用12篇)篇四
教學目標:
1、能自主學習生字新詞。通過閱讀,理解作者因為體會到了父親嚴和疼中含著的愛,改掉遲到習慣的過程,感受父親這份既嚴厲又深沉的愛,及我對父親的感激之情。
2、運用已經掌握的品詞析句的閱讀方法,在小組合作交流的基礎上學習多角度思考問題。
3、通過學習,能在理解課文的過程中受到情感的熏陶,認識改正錯誤、從小養成好習慣的重要性。
教學準備:
1、預習課文。
2、查閱作者的資料,尤其要關注有關作者成績的資料。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談話導入,激情誘趣。
1、利用上課之前的這段時間咱們來背上幾首詩詞。
過渡:人非圣賢,孰能無過,人人都會犯錯,這并不稀奇,著名作家林海音小時候就經常犯這樣一個錯--遲到,今天我們就來學習這一課,相信能帶給你啟發。
二、檢查預習、整體感知。
1、課前大家已經進行了預習,現在同桌互相檢查讀課文的情況。
2、匯報讀書情況。
3、預習了,剛才我們又進行了再次閱讀,誰能說說,你讀懂了什么?
4、評價,那么在預習的過程中你還有哪些不懂得問題嗎?(注意歸納)。
第二課時。
三、個性閱讀,解疑品賞。
1、讀書貴在有疑。剛才有同學問:父親為什么要狠狠地打我?狠狠地打,打得狠嗎?瀏覽課文,找出相關的詞句。
a打的動作:
b打的聲音:咻咻。
c打的過程:
d作者的傷痕:我們來讀讀這句話,體會一下父親打我究竟有多狠。
(出示句子)我挨打了!你覺得這句話應該怎樣讀?
2、就這樣,體會著作者挨打時的心情,先讀出這句話,再把她沒有說出口的話講出來。
3、小結:注意學生關注的方面和運用的讀書方法。
4、我挨打了,父親狠狠地打了我?我委屈,我生氣、我怨恨,我不解,我究竟該不該打,不打不行嗎?同學們,你們怎么看?請大家再讀課文,能不能從文中找出有說服力的句子,抓住關鍵的詞,關鍵的字,甚至一個標點來談談你的看法。
可能關注的內容有:
a不該打:
(1、已經這么晚了,等起來,洗臉,扎辮子,換制服,再走到學校去,準又是一進教室就罰站在門邊)那罰站的滋味可不好受呀。
(2、同學們的眼光會一個個像你投過來,我雖然很懶惰,可是也知道害羞呀。)對呀,多難為情的事啊,讓同學們當成笑柄了。
(3、最糟的是,爸爸是不許小孩子上學乘車的,他不管你晚不晚。)如果能乘車去,或許還來得及,可爸爸偏偏不允許。
(4、在這夏天的時候,還要被媽媽打扮得穿者肥大的夾襖,拖著不合腳的大油鞋,舉著一把大油紙傘,一路走到學校去。)。
b該打:
(1、每天早晨醒來,看到眼光照在玻璃窗上,我的心里就是一陣愁,……準又是一進教室就被罰站在門邊。)每天都遲到,要是養成了這樣的習慣,那還了得?該打。
(2、等一下,媽媽進來了……)媽媽都催促過了,還賴在床上,過分。
(4、①師:不就這一天不去上學嗎?沒什么關系吧?--生:學不到知識,養成壞習慣,就什么也學不到了。
5、過渡:不去就不去吧,就一天,沒什么吧?那父親為什么還要狠狠得打我呢?
6、因為我的表現太令人生氣,更因為父親怕我養成壞習慣,所以才會打我,才會這樣狠狠的打我,我們再一起來讀這段話,老師讀所有些父母的話,你們讀所有寫我的話,用心地讀,一邊讀一邊體會。
四、情感升華拓展延伸。
2、看來,由此改變的還有林海音的未來和人生。還是那句話,人非圣賢,孰能無過,課前大家說出了自己的錯誤,現在,從遲到的故事里,從林海音身上,我們讀懂得已經不僅僅是敢于面對錯誤,相信大家在生活中,在錯誤面前會做一個真正堅強的人。
五、布置作業:
課后請大家去搜集林海音的作品,好好地讀一讀。
在校園網上,有幾篇關于名人面對錯誤的文章,請大家去讀一讀。
將本文的word文檔下載到電腦,方便收藏和打印。
遲到幼兒教案(實用12篇)篇五
1、讀寫結合,重視語言文字訓練,培養學生轉換角度思考問題的能力。
2、運用已經掌握的品詞析句的閱讀方法,感受父親這份既嚴厲又深沉的父愛,及我對父親的感激之情。
3、通過學習,學生能在理解課文的過程中受到情感的熏陶,認識改正錯誤、從小養成好習慣的重要性。
運用已經掌握的品詞析句的閱讀方法,感受父親這份既嚴厲又深沉的父愛,及我對父親的感激之情。
1、抓住描寫人物動作、神態、語言的詞句來感受父親既嚴厲又深沉的愛,及我對父親的感激之情。
2、對比“打”與“送”,升華父愛。
課件。
同學們,上節課我們一起學習了課文《遲到》,還記得課文主要寫了一件什么事嗎?不急,老師有個建議,看大屏幕(出示要求),任選一個角度來概括。
“我”上學遲到了,父親打了我,幫助我改正了錯誤。這件事給我留下了難以磨滅的印象,直到70多歲時仍然記憶猶新。(出示課件)同學們一起讀一讀這段話。能影響作者一生的,究竟是怎樣一位父親。同學們,你們能說說嗎?(嚴厲、關心女兒、疼愛女兒、慈祥……)。
請同學們快速瀏覽課文找出哪些自然段分別寫出了父親的嚴和慈。
感受“嚴”
2、全班交流。
a、“怎么不起來?快起!快起!”“晚也得去,怎么可以逃學?起!”
感嘆號不僅可以表示贊嘆還可以表示氣憤,三個嘆號足以說明父親氣極了。從語氣上我們感受到父親的嚴厲。(分角色朗讀對話)。
b、“爸氣極了,一下把我從床上拖起來,我的眼淚……我挨打了!”
怎樣才能讀出嚴厲呢?自己試試。(指名)。
c、“爸把我從床頭打到床尾,外面的雨聲……被宋媽抱上了洋車。”
外面的雨聲有多大,我的哭號就有多響,外面的雨水有多少,我挨的打就有多少。
d、“那一條條鼓起的鞭痕,紅腫的,而且發著熱。”
父親下手狠,鞭痕讓人有鉆心的疼痛,怎么不嚴厲呢!
3、一次遲到,父親為什么要狠狠地打我呢?他是怎么想的?
指名交流時,教師點撥學生注意聯系前文。
小結過渡:
父親恨鐵不成鋼,怕我養成壞習慣,所以才會這樣狠狠地打我。就是這樣一位父親,同學們還讀出了他的慈祥。結合具體的語句說說你的理由。
品味“慈”
出示18自然段:
“爸沒說什么,打開了手中的包袱,拿出來的是我的花夾襖。他遞給我,看著我穿上,又拿出兩個銅板給我。”
1、指名回答。
2、送來的僅僅是夾襖和銅錢嗎?送來的還是什么?同學們,這簡單的兩句話背后究竟蘊藏著什么?請你靜下心來,細細品味。
3、全班交流。
a、教師根據學生回答隨機點撥。
(雖然打在我身上,卻痛在父親心里,他懊悔不已。父愛是深沉的,不善言表的,只好通過行動來表現。此時無聲勝有聲!)。
b、每一動作后都承載著父親沉甸甸的愛。同學們,用心用情去讀去感受吧。
指名——示范——再讀——指名(朗讀中注意方法點撥,情感渲染)。
教師小結:我們看不見父親的臉,但是我們可以看到父親關愛的眼神,觸摸到父親那份厚重的愛!
父親打了我,又送東西給我,作為女兒,“我”前后的心情和想法有什么變化?結合具體語句說說。
挨打時的心情:
指名回答,教師點撥。(傷心、不解、難過、委屈……)。
送東西時的心情:
小結過渡:
(感動、感激、后悔……)。
我挨打了,我委屈,我生氣,我不解甚至怨恨,因為那時我不懂父親的良苦用心,可是看到父親追到學校送東西給我,看著他關愛的眼神,“我”的內心涌上一股暖流。同學們看啊,“我”在接過父親送夾襖和銅錢時,眼里分明閃著淚光。
愛之深,責之切。聽著我慘烈的哭喊,看著我狼狽的樣子,想起我紅腫的傷痕,父親哪里放得下心呢?于是他來了,帶著夾襖和銅板來了,可見到我了,卻什么也沒說。父親的愛就是這樣,有時是打的嚴厲,有時又是愛的深沉。
1、現在你覺得“打”和“送”,哪個給我留下的印象更深刻?為什么?可以和伙伴小聲討論。
2、指名回答。
補充資料:
其實《遲到》這篇課文選自她的代表作《城南舊事》。她在寫這篇文章時,父親早已經去世了。她是帶著對父親的懷念來完成這本書的。讀書時,我們在乎的不是文字的多少,而是它帶給我們內心深處的震撼有多大。
挨打時的皮肉之苦是短暫的,就像過眼煙云,一吹就散了;而送東西時的感動卻是永久的,就如一塊磐石,深嵌在我心中。多年以后,我記得的已不是挨打的疼痛,而是暖暖的、濃濃的父愛!
3、嚴而有情的父愛有效果嗎?讀課文19自然段后,用自己的話說一說“我”后來發生了怎樣的變化。
5、指名交流。
同學們真切體會到作者的情感,那是因為你已經把自己當成了林海音。讓我們再一次回味她70多歲時所說的話。生齊讀。
林海音的故事影響了我,要是這個故事也能影響同學們那該多好啊!
遲到幼兒教案(實用12篇)篇六
1、通過討論,領悟經常遲到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2、體驗歸咎于別人與改正自我兩種態度及行為的不同結果。
男孩玩偶一個。
小朋友,你們上幼兒園會遲到嗎?為什么會遲到呢?
小結:有的小朋友有時會遲到,有的小朋友經常會遲到,有的是因為感冒了去看醫生所以遲到了,有的是因為吃早點慢遲到了,還有的是因為各種各樣其它的原因遲到了。那今天有一個小朋友啊,他也經常會遲到,我們聽聽他的理由。
1、教師一邊演示玩偶,一邊講述:有一個小朋友名字叫嘟嘟,他上學經常會遲到。老師問他,他就說:不是我的錯。是不是嘟嘟的錯呢?我們來聽聽這個故事。
2、教師講述故事從開頭至“嘟嘟漲紅了臉,不知該怎么說”。
3、故事剛開頭,老師為什么問“嘟嘟,你怎么又遲到了”?(因為嘟嘟經常遲到)。
4、嘟嘟是怎么回答老師的?(不是我的錯,是媽媽騎車太慢)。
5、第二天,第三天,嘟嘟仍然遲到,他又是怎么說的?他說是誰的錯?(他都說不是自己的錯,要么是媽媽不好,要么是爸爸的錯,要么是鬧鐘的錯)。
6、聽了嘟嘟的話,同學們為啥都笑起來?嘟嘟為啥漲紅了臉?(嘟嘟講的不對,同學們才笑。嘟嘟難為情了,所以漲紅了臉)。
1、嘟嘟經常遲到,究竟是誰的錯呢?我們繼續聽故事。
2、教師講述故事“老師彎下腰來”到結尾。
3、老師彎下腰來,對嘟嘟說了些什么?(自己早點起來,動作快一點,這樣就不會遲到了)。
4、嘟嘟照著老師的話去做了嗎?他是怎么做的?(早早就起來,很快就準備好)他這樣做了以后,有沒有再遲到?(沒有遲到。大家都在操場上玩,還沒上課呢)。
1、嘟嘟遲到的時候是低下頭走進教室的,嘟嘟不遲到的時候,是怎樣的呢?(高高興興坐在位置上,抬起頭,挺這胸,看這老師)。
2、我們怎樣才能不遲到,高高興興地開始意義天的學習呢?
3、引導幼兒討論具體的做法(起得早、動作快……)以及正確的態度(不要都說成別人的錯,應該從自身找原因)。
4、引導幼兒一起學說嘟嘟的那句話:不遲到,真好。
幼兒園遲到教案,對于幼兒們來說,正式開始上幼兒園了就意味著要遵守幼兒園的基本規則了,不遲到是上學的第一個規則,我們應該要教會幼兒遲到的壞處,做一個準時的好孩子。
遲到幼兒教案(實用12篇)篇七
(2)指名學生回答。
(4)學生談論上學之前做的事情,引出課題。
談論p20圖片,學習兒歌清早起來空氣好,太陽公公咪咪笑,快穿衣,忙刷牙,天天上學不遲到。
2、討論交流,分析原因。
引導學生看p21_p21的圖片,分析課本上的兩個學生遲到的原因,及如何做到不遲到。
3、明辨是非,加深認識。
(1)通過多媒體課件講述《愛遲到的小魚莎莎的故事》,讓學生從故事中明白上學不遲到,上學之前要學會整理自己的書包。
(2)告訴學生如何整理自己的書包。a書和作業本分開放。b書可以按上課順序放,先上的課,書放在上面,方便拿取,上完課的書放在最下面;c還可以按大小放,小書放在上面,大書放在下面。注意:放書時不要卷角!
4、學唱兒歌自己來。
來來來,自己來,自己起床坐起來;自己的衣服自己穿,自己的帽子自己戴;自己的被褥自己疊,玩完的玩具收起來;自己洗的臉兒凈,自己刷的牙兒白;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好勤快的小乖乖。
5、布置作業。
(1)學會整理自己的書包,參加整理書包比賽。
(2)你做到了嗎?比比看誰得的星星最多。請家長在家監督孩子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做到了獎勵一顆星星,累積星星最多的孩子就可以當養成教育明星。
幼兒園遲到教案,對于幼兒們來說,正式開始上幼兒園了就意味著要遵守幼兒園的基本規則了,不遲到是上學的第一個規則,我們應該要教會幼兒遲到的壞處,做一個準時的好孩子。
遲到幼兒教案(實用12篇)篇八
教者:222。
教學目標:
1、通過課文內容,感受父女情深。
2、抓住人物語言、動作、心理描寫,體會人物思想感情。
3、培養學生在學習生活中,正確對待錯誤,從小養成良好的習慣。教學重、難點:
抓住描寫人物動作、神態、語言的詞句,感受父親即嚴厲又深沉的愛,及我對父親的感激之情。教法、學法:
教法:啟發式教學。學法:以讀促思,小組合作。教學準備:課件教學過程:
一、復習鞏固。
復述課文主要內容。
二、指導自學。
1、出示教學目標。
2、出示自學指導。
三、學生自學,教師巡視。
1、學生按自學目標、自學指導進行自學。
2、教師巡視,輔導。
四、檢查學生自學效果,教師點撥。
1、小組匯報自學成果,梳理疑難問題。
2、學生對疑難問題相互討論并更正。
3、對學生還未理解的問題教師析疑解惑。
4、教師點撥,小結。
五、課堂練習。
1、學生獨立思考,完成課件出示的習題。
2、指名匯報。
板書設計:
遲
到
嚴中有愛。
送夾襖、銅板。
勤奮好學(嚴)。
(愛)。
遲到幼兒教案(實用12篇)篇九
1、理解故事內容《遲到的茗茗》,并知道茗茗經常遲到的真正原因。
2、要求幼兒懂得每天要按時上學,做到不遲到。
3、教育幼兒勇于承認錯誤,并改正錯誤。
4、鼓勵幼兒敢于大膽表述自己的見解。
5、鼓勵幼兒大膽的猜猜、講講、動動。
遲到幼兒教案(實用12篇)篇十
二、品讀文本。
1、回顧課文,說說文章講述了一件什么事?你覺得父親是一個怎樣的人?
2、哪一個自然段告訴我們父親既疼我又管教我很嚴很嚴。指名讀。去掉很嚴很嚴,再讀。
3、去掉很嚴很嚴,語言既簡潔,句子又整齊,為什么課文要如此啰嗦,這個很嚴很嚴在句中究竟有什么作用?(強調父親的嚴厲)。
4、誰能讀出這種感覺?指名讀。
5、文章中哪幾段表現了父親的嚴,請同學默讀課文,邊讀邊劃出相關的詞語或句子,做好旁批。
6、你從哪些具體的詞語或句子中感悟到父親很嚴?cai出示段落。
詞:拖起來。
抄起。
倒轉來拿。
一掄。
咻咻悟:從這些詞語,你體會到什么?
怎樣把父親的嚴讀出來?自己先試一試,可以加入自己的動作。指名讀。
過渡:父親在盛怒之下,抄起雞毛撣子倒過來拿,高高的一掄,就一下一下地抽打在了小海音稚嫩的皮膚上,她會是一種什么樣的感覺?帶著感情讀讀這句話。
7、課件出示:“我坐在放下雨篷的洋車里……我是怕同學們看見了要恥笑我”
師:當小海音哭泣著坐在車上,檢查著紅腫的傷痕,她是多么傷心,多么難過呀!我們一起來讀一讀這句話。
8、父親為什么要出手這么狠地打我呢?
師:以小組合作的形式進行交流,把你的想法說給大家聽。
師:假如是你,你會怎么做?當時小海音怎么想?
過渡:是呀!不去就不去吧,才一天,這么小的孩子,沒什么吧?可父親為什么還要狠狠地打她呢?體會:因為“我”的表現太令人生氣,更因為父親怕“我”養成壞習慣,所以才會狠狠的打“我”。再一起來讀這段話,邊讀邊體會父親的良苦用心。
9、師:小海音挨打了,她委屈,她生氣、她怨恨,她不解,那么她究竟該不該挨打呢?請大家再讀課文,從文中找出有說服力的句子,來談談你們的觀點。
9、學習爸爸慈愛的一部分。cai出示。
(1)生讀,交流。
下過雨,怕我凍著,沒吃早飯,怕我餓著,所以父親給我送夾襖和銅板……。
請這邊的同學拿起筆,寫一寫:爸爸,我錯了??。
(3)學生一起交流,一起朗讀體悟父女之情。
引導學生體會:教師的引導、自我認識與反省。
二、配樂朗讀,升華主題。
1、作者后來怎么樣了,請同學們齊讀最后一自然段。
2.師:因為小海音讀懂了父親這份厚重的愛,所以她才會有了從遲到到早到,甚至來不及吃飯也要趕到學校的變化,然而改變的又何止是這些呢?由此改變的還有小海音的未來和人生。讓我們再來讀讀這些文字。
3.師生合作感情朗讀課文。讀4——11段,男生——父。
女生——海音。
4.師:學完課文,用一句話談談你的感受,來表達你此刻的心情。可以用一句比喻句來形容父親的愛嗎?(父愛如山,如陽光,如雨露??)。
三、聯系現實,拓展學習。
2、cai展示搜集到的林海音成就的資料。
《遲到》這篇課文節選自林海音的名著《城南舊事》,希望同學們課下找來林海音這本小說讀一讀,找來這部電影看一看,相信你一定會明白更多,更多??4.師:讀了這篇文章后,老師還有一個強烈的感受,那就是面對錯誤,要勇于改正自己的錯誤,不能找借口給自己的錯誤進行辯解和推脫,也不能去指責別人幫助你的方式。在學習生活中,我們每個人都要認真、冷靜地去看待錯誤,虛心地接受和認真地改正錯誤,把缺點變為優點,這才是最重要的。
四、布置作業。
1.推薦閱讀:林海音的小說《城南舊事》和朱自清的散文《背影》。
2.寫一件自己和父親之間的故事。要求寫出父親充滿愛意的語言、表情、動作,寫出你是怎樣在父親的關懷、支持、鼓勵、鞭策下成長的。
板書:
遲到。
“我”
遲到。
懶嚴有中愛。
爸
打
(嚴狠)。
早到。
送(沉默)。
遲到幼兒教案(實用12篇)篇十一
教學目標:
1.自學生字新詞,理解作者因為體會到了父親“嚴”和“疼”中含著的愛,改掉遲到這一習慣的過程,感受父親那份既嚴厲又深沉的愛,及作者對父親的感激之情。
2.運用已經掌握的“品詞析句”的閱讀方法,學習多角度思考問題。初步領悟本文前后照應、先總結后分述的寫作方法。
3.在理解課文的過程中,受到情感的熏陶,認識改正錯誤、從小養成良好習慣的重要性。培養學生在學習生活中,堅持自檢與反思,正確對待錯誤的良好品質。教學重點:概括父親關心我的具體事例,從中體會作者表達的思想感情。教學難點:抓住描寫人物動作、神態、語言的詞句來感受父親既嚴厲又深沉的愛,及我對父親的感激之情。教學課時:2課時。教學準備:
教師:搜集讀文音樂,制作課件。學生:預習課文,查閱作者資料。
第一課時:
1、了解課文內容。
2、熟讀課文。
3、學習生字詞。
4、了解作者寫作背景。
林海音(1918年-2001年),出生于日本大阪,臺灣苗栗縣頭份鎮人,祖籍廣東蕉嶺,臺灣著名作家。本文選自《城南舊事》,原文題為《爸爸的花兒落了》,《城南舊事》是林海音于1960年出版的以其七歲到十三歲的生活為背景的一部自傳體短篇小說集,也可視作她的代表作。它描寫二十世紀二十年代,北京城南一座四合院里,住著英子溫暖和樂的一家。它透過主角英子童稚的雙眼,向世人展現了大人世界的悲歡離合,有一種說不出來的天真,卻道盡人世復雜的情感。《城南舊事》曾被評選為亞洲周刊“二十世紀中文小說一百強”。八十年代還被搬上銀幕,還獲得了“中國電影金雞獎”等多項大獎,感動了一代人。它滿含著懷舊的基調,將其自身包含的多層次的情緒色彩,以一種自然的、不著痕跡的手段精細地表現出來。書中的一切都是那樣有條不紊,緩緩的流水、緩緩的駝隊、緩緩而過的人群、緩緩而逝的歲月??景、物、人、事、情完美結合,似一首淡雅而含蓄的詩。
第二課時:學習課文具體內容。
一、1.概括課文講了一件什么事?
2.林海音的父親到底是一個怎樣的父親?
用自己喜歡的方式讀一讀課文2-17自然段,標出關鍵句段,畫出感受深刻的句子。
體會小海音是如何犯下這個錯誤的,她又是如何對待這個錯誤的,父親是什么態度?
3.從哪兒可以看出父親打我很狠?請從課文中找出相關的段落、語句,仔細體會。
4、學習括號里的動詞。體會人物的動作。
爸氣急了,一下把我從床上(拖)起來,我的眼淚就流出來了。爸左看右看,結果從桌上(抄)一把雞毛撣子,(倒轉來拿),藤鞭子在空中(一掄),就發出(咻咻)的聲音。我挨打了。
5、感受爸爸說的話,從人物的語氣體會心情。
他瘦瘦高高的,站在窗前來,瞪著我:“怎么不起來?快起!快起!”
4.父親為什么要出手這么狠地打我呢?
二、1、配樂跟著老師靜默。
2、學生談自己靜默后的感受。
3、學習父親對我疼愛的段落。
4、父親打了我為什么還要給我送東西?
2、補充資料:
林海音在她70多歲的時候曾經說過:“我七十多歲了,一生經歷的事不少,但這件‘遲到’的事,對我應當是刻骨銘心的,如果爸爸影響了我,我又影響了讀者,該是一件多么好的事!”
四、布置作業。
閱讀《爸爸的花兒落了》。
遲到幼兒教案(實用12篇)篇十二
1、嘟嘟遲到的時候是低下頭走進教室的,嘟嘟不遲到的時候,是怎樣的呢?(高高興興坐在位置上,抬起頭,挺這胸,看這老師)。
2、我們怎樣才能不遲到,高高興興地開始意義天的學習呢?
3、引導幼兒討論具體的做法(起得早、動作快……)以及正確的態度(不要都說成別人的錯,應該從自身找原因)。
4、引導幼兒一起學說嘟嘟的那句話:不遲到,真好。
幼兒園遲到教案,對于幼兒們來說,正式開始上幼兒園了就意味著要遵守幼兒園的基本規則了,不遲到是上學的第一個規則,我們應該要教會幼兒遲到的壞處,做一個準時的好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