優秀作文是獨具創意和獨特思考的表達方式,通過豐富的修辭手法和精準的邏輯結構給人以美的享受。下面是一些優秀作文的賞析,希望能夠為大家提供一些寫作的參考和指導。
游紹興沈園游記(精選18篇)篇一
紹興歷史悠久,地靈人杰,是著名的水鄉、橋鄉、酒鄉、書法之鄉。今年暑期,我們全家慕名走進了這座城市。
來紹興就必須得去“魯迅故里”。這是魯迅先生曾經學習、生活、工作過的地方。剛到魯迅故里,映入眼簾的都是黑白色調。入口處有一塊大石墻,上面繪著魯迅先生的畫像,模樣是那么的淳樸,身穿一件長袍,神態坦然自若。墻上還題著“魯迅故里”四個大字,那字蒼勁有力,給人一種“未見其人,先聞其聲”的感覺。
沿著石板路,走進了魯迅故里。魯迅故里分為四大部分——魯迅祖居、魯迅故居、三味書屋和魯迅紀念館。魯迅祖居和魯迅故居,濃縮了魯迅先生的家庭背景以及他的成長經歷。魯迅先生家里的格局和陳設都被很好地保存下來,掛在墻上的一幅幅圖片及簡介,讓我更清晰地了解這位偉人一生的曲折與輝煌。
但最讓我好奇的還是魯迅筆下的“百草園”。早聞魯迅先生家后面,有個大園子,那是他的樂園,魯迅先生小時候經常與小伙伴一起玩耍嬉戲。夏天在樹蔭下乘涼,秋天在泥墻根一帶捉蟋蟀,冬天在雪地里捕鳥……我迫不及待地去探尋,眼前只是一個普普通通的園子,園子里雖種了一些植被,卻沒有碧綠的菜畦,高大的皂莢樹,更沒有鳴蟬在樹葉里吟唱。似乎歲月的痕跡全都凝聚在古樹及刻著“百草園”的石碑上。
走出魯迅故居,沿著窄窄的小路,便來到了“三味書屋”。這就是魯迅先生小時候讀書的地方。這個小小講堂,中央有一塊匾,上面刻著“三味書屋”四個醒目的大字,正中應該是先生的座位,據說東北角上的那張就是魯迅先生的座位,當年魯迅先生就是在那里學習的。我還聽說了關于“早”字的來歷,但因無法進入屋內參觀,這次我很遺憾沒有親眼看到那個“早”字。
魯迅紀念館里的文字圖片更加深了我對這位偉大文學家、思想家、革命家的敬佩。他拿起筆尖戰斗,他始終將自己命運與國家聯系在一起,他“橫眉冷對千夫指,俯首甘為孺子牛”的品質令我欽佩。
結束魯迅故里行程,剛邁出大門,我就看見不遠處醒目的“臭豆腐”三個大字招牌。我興奮極了,吃貨特質立馬顯現。我大步流星地直沖入店里。都說紹興臭豆腐最為正宗,我迫不及待點了一份。聞著那“臭味”,口水早已直流。紹興臭豆腐與長沙臭豆腐不同,它是金黃的,而且是干炸,不放湯汁,一入口,外酥里嫩,令人回味無窮。
品完當地特色小吃,我們全家又去探尋紹興最有名的古橋之一“八字橋”。根據碑文記載:八字橋座落于紹興城河段運河上,位于紹興市越城區八字橋直街東端,修建于南宋,是三河交匯處。八字橋為梁式石橋,主橋東西向,總長32。82米,橋洞凈跨4.91米,寬3.2米,洞高3.84米。八字橋現保存完好,仍是水道沿線重要的橋梁。遠看古橋,就像一位滄桑的老人守護著這個古鎮。它橋身長滿了青苔,那被人“打磨”的光光的石板與凹凸不平的石柱留下了歲月的印跡。橋下幾只烏篷船浮在水面,兩岸古房倒映水中,藍天白云小橋流水人家構成了一幅最美的江南風景圖。
夜幕開始降臨,我也即將告別紹興這座城市。我無心欣賞路上的夜景,我的心仍沉浸于偉人的風采、小橋流水人家那如詩如畫的意境中。
游紹興沈園游記(精選18篇)篇二
宋朝的春天和現在一樣,百花盛開,萬木爭榮。
就是在沈園,他和唐婉青梅竹馬,兩小無猜。他們曾一起追翩飛的蝴蝶,數小橋的階梯;他們曾坐在石板上,望日出日落,看云聚云散;他們也曾談起少年心事、政治抱負以及為國效力的決心。
還是在沈園,唐婉無意中說起,很喜歡跟他在一起,天涯海角,一生相隨。那日天湛藍湛藍,水碧綠碧綠。
也是在沈園,唐婉把花了幾夜時間繡的香帕送給他,他把祖傳的玉釵送給了唐婉。
兩年過去了,她現在好嗎?
猛抬頭,前面有一個熟悉的倩影,正望著他。那不是千萬次出現在夢里的唐婉嗎?曾經的琴瑟相和,伉儷相得,曾經的恩恩愛愛,現在卻已為他人之婦。噢,瘦了,臉上寫滿了憂愁和哀怨。他迎了上去,縱有千言萬語也只有無語凝咽。唐婉會像以往那樣,撲到自己的懷中嗎?對視良久,唐婉終于叫了一聲:“陸公子------”
唐婉說,幾年來,夜不能寐,茶飯難咽------。
唐婉說,每當夕陽西下,自己總想到沈園來------。
唐婉說,在人間不能伴你走天涯,我會在天堂等你的------。
唐婉還說------。
滿城春色宮墻柳。
春風惡,歡情薄,
一懷愁緒,幾年離索,
錯,錯,錯。
春如舊,人空瘦,
淚痕紅浥鮫綃透。
桃花落,閑池閣,
山盟雖在,錦書難托,
莫,莫,莫。
扔下筆,陸游悵然而去,同樣是黯然神傷的唐婉讀后,用原調和了一首《釵頭鳳》:
世情薄,人情惡,
雨送黃昏花易落。
曉風干,淚痕殘,
欲箋心事,獨語斜闌,
難,難,難。
人成名,今非昨,
病魂常似秋千索。
角聲寒,淚闌珊,
怕人尋問,咽淚裝歡,
瞞,瞞,瞞。
不久,在極度哀怨和痛苦之中,唐婉郁郁而終。沈園之會和唐婉之死,陸游受創的心靈再也不能愈合。
四十年后,陸游又一次來到沈園,看園中老柳,橋下碧水,老淚縱橫,揮筆寫下《沈園二首》:
其一城上斜陽畫角哀,
沈園非復舊池臺。
傷心橋下春波綠,
曾是驚鴻照影來。
其二夢斷香消四十年,
沈園柳老不吹綿。
此身行作稽山土,
猶吊遺蹤一泫然。
這位偉大的詩人,當他“僵臥孤村不自哀”時,當他“但悲不見九州同”時,那位美麗善良,對自己一往情深的唐小姐,依然浮現在眼前。
文檔為doc格式。
游紹興沈園游記(精選18篇)篇三
朋友,你去過紹興嗎?紹興是個古樸的城市,那里風景優美,令人心曠神怡。如果你到紹興去,可千萬別忘了參觀魯迅故里和蘭亭風景區。蘭亭還有“書法圣地”的美稱呢!
我們先到魯迅故里去,買了票。我們開始參觀魯迅祖居。所謂的魯迅祖居就是魯迅祖輩們居住的地方。魯迅的祖輩們都是當官的,條件很好,魯迅祖居到魯迅故居明顯看出魯迅家中的條件敗了下來,魯迅12歲那年,爸爸把他送到全城最嚴厲的私熟,那就是“三味書屋”魯迅的教師是壽鏡吾老師。壽老先生家的墻上有一幅“松鹿圖”。每天學生們都會朝松鹿圖兩個躬,一敬孔子,二敬壽老先生。壽老先生博學多才正直又嚴厲,魯迅在他那學了不少知識,最后成了革命家、文學家、思想家。然后,我們去參觀了百草園,幼兒魯迅的樂園。他曾經寫過一篇文章,叫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最后,我們參觀了魯迅紀念館,一走進大廳就看見魯迅的雕像,周圍的人都圍著他拍照。塑像后面刻著一句話,“橫眉冷對千夫指,俯首甘為孺子牛?!?/p>
下午,我們來到了蘭亭。那里綠樹成蔭,好像到了另一個世界似的。一走進大門,看見了鵝池,據說“鵝池”二字是王羲之的兒子想把字寫好,王羲之說:“想寫好,可以,不過得把18缸墨水寫完”兒子就開始練習。寫了三缸墨以后,兒子覺得不錯了,就拿著“大”字給王熙之看,王羲之不說好壞,提起筆在“大”字上加了一點。兒子又拿著“太”字給王夫人看,王夫人看了一會兒,說道:“我兒練了三缸水,只有一點像羲之”可這點本來就是羲之寫的。所以,我笑了起來,還有許多字,因為時間關系,我們有機會再聊,再見!
游紹興沈園游記(精選18篇)篇四
五一小長假,我們一家三口去了紹興游玩。紹興有許多景點,下面就聽我慢慢說一說。
我們到的第一個景點是魯迅故里。一下車,我就看到河上有很多船,上面統一寫著“烏蓬”兩個字,我就知道那就是有名的烏蓬船了。我對烏蓬船一直很有興趣,于是我們就直奔碼頭,坐上了烏蓬船。坐在船上,看著清澈的河水,雖然船不停地在搖擺,但還是覺得心很靜……下了烏蓬船,我們來到了“咸亨酒店”。酒店前矗立著魯迅筆下的傳奇人物——孔乙己的雕像。我在孔乙己雕像前留了影,吃著茴香豆,真是自在!說到茴香豆,媽媽還買了很多帶回家。走在街上,我被各式各樣的紙扇吸引了,特別是一種現場用姓名作詩的紙扇,我覺得它既有文化又有紀念意義。我頓時覺得不愿意走開了,所以就買了一把,在扇子的上面,一位穿黑色長褂的先生,把我的名字含在里面,為我題寫了兩句詩:“阮咸悠揚傳喜訊,小樓書香非凡聲”。
第二天,我們去了府山公園。府山公園是越王勾踐臥薪嘗膽的地方。那里有很多樹,我非常幸運地看到了兩只小松鼠。它們膽子很大,在游客少的時候,敢下到地上,一會兒把鼻子貼在地上,一會兒搖著毛茸茸的尾巴竄上樹去,一會兒又在樹枝間歡快地跳躍,特別可愛。我情不自禁地拍了好多張照片??赡鼙幌鄼C的“咔咔”聲嚇著了,小松鼠們后來全跑回樹上去了。
下午,我們又去了東湖。那里面有山有水,最好的就是巖石了。那里是一個古代的采石場,湖邊的巖石非常平整,還五彩繽紛的,有紅色、朱紅、棕色、土黃、綠色、白色、藍色…好多種顏色。
紹興還有好多的景點,說也說不完,還需要你自己去慢慢的品味。
游紹興沈園游記(精選18篇)篇五
早就聽說紹興是個古色古香的城市,這不我和我的媽媽來到了美麗的紹興。坐著奔馳的動車我們來到了紹興。第一感覺就是紹興的綠化真好。瞧,成排成排的行道樹微微搖擺;看,那排屋墻上的爬山虎是那么的翠綠;聽,那樹葉間鳥兒清脆的歌聲。
我們的第一站就是柯巖。緩步走進風景區,就可以看到一個大石頭懷抱里的佛像。它是那么的高,那么的威武。仿佛那個不是佛像而是一個出征的士兵。我站在它的腳下是那么的渺小。接著往下走就是一個大湖,那里面有好多魚。在我喂它們魚食時它們是那么的激動。在我扭頭時,忽然看到一座下小上大的大石頭。它的外表并不出奇也不算特別高,可我卻在他的背后看到“天下第一石”,我好納悶。甩甩頭把疑問甩到腦后接著走。走走走,走到了一個祠堂。這個祠堂供奉的是關羽。在祠堂的外面我隨意的一看就發現遠處那不起眼的無敵石好像海螺,原來不同的角度就有不同的風景。我在柯巖最感興趣就屬那個回音壁了,我站在一個圓心點隨便說一句,右耳就聽到我的回音那個聲音特別的響。真是不亦樂乎。
從柯巖可以坐船去魯鎮。那是魯迅的故鄉,也是個江南水鄉。下了船我們走到了一條老街,街邊有好多店。這時我聞到了一股臭臭的.氣味,不禁皺皺鼻子,氣味更濃了。我下意識的抬頭張望。遠處就看到了一個錦旗上面寫著“臭豆腐”3個字。我心中一喜:哇塞!這里有賣臭豆腐,我的最愛!我“狂奔”而去。站在店前,我流下了哈喇子。闊氣地買來了一大盒,立刻夾一塊放到嘴里。?。∵@個臭豆腐怎么苦苦的!這時店主對我說“我們紹興的臭豆腐很正宗的,有點苦味就對了!沒苦味的那些不正宗?!薄霸瓉砣绱?,那我們溫州的臭豆腐全假的咯?!币豢吹匠舳垢揖拖氲健皠e看我外表很“丑”,其實我的內心很“美麗”!捧著臭豆腐踩著青石板,踢踏踢踏。走過了一條條古街,穿過了一個個巷子,踏過了一座座小橋。我們離開了魯鎮。
晚上我們在一個川味館里吃飯,而我們就在里面吃火鍋!我還是頭一次夏天吃火鍋,感覺很不一樣。還好有人發明了空調不然我們會熱死的。其實夏天吃火鍋比冬天吃還要好,因為不會像冬天那樣穿得很多,多不方便呀。
第二天—蘭亭,是個書香縷縷的地方。在我的印象中,它應該是竹林,小橋流水,還有墨香。事實正是如此,我還在那里留下了一個足跡,那就是我的“書法”。雖然寫得不好,但是還是有模有樣的。我們來到了一個小溪邊,聽說這里曾經有過一個宴會,那個故事至今還在我的腦海中。蘭亭的主角是王羲之,他的書法在我眼里是龍飛鳳舞,可是那種美我還是體會不到的。
紹興也在我們沉重的步伐中結束了。無心望著窗外急速后退的夜景,人還在那小橋流水中。
游紹興沈園游記(精選18篇)篇六
你去過紹興嗎?紹興是個古樸的城市,那里風景優美,令人心曠神怡。是一個名人輩出、歷史悠久的人間勝地。自越國建城至今,紹興已有兩千多年的歷史了。
我們先來到了咸亨酒店吃飯。店門口立著一個雕像,那就是魯迅先生筆下的孔乙己,我也想嘗一嘗他當年在此吃過的茴香豆。一進門我就看見一塊白色的牌子,上面寫著:“孔乙己欠19錢—3月6日?!蔽覀儊淼阶狼?,看見盤子里寫著“咸亨1894”,看來這家店的歲數可真不小。我很好奇的問道:“咸亨是什么意思呀?”媽媽笑著說:“也許是這家店的菜太咸了,于是哼?!蔽衣牶笮Φ们把龊蠛?。爸爸在一旁更正道:“不對,咸是大家一起的意思,而亨是發財的意思,所以連起來就是大家一起發財。
吃完飯我們去做了烏篷船,船身漆黑,狹小,船篷低矮。乘客不能直立,否則就會失去平衡。當船經過橋洞的時候,我們還要彎下腰。最有趣的還是船夫。他們是一邊用手劃,一邊用腳搖槳,腳比手還要靈活。
下船后,我們來到了魯迅故居,是魯迅先生青少年時學習,生活,工作的地方。在魯迅故居里,大大小小共有八十余間房,其中最吸引我的是魯迅的書房。房梁上掛著一個牌匾上寫:墨蘭齋。書房的左側放著一個大書柜,有著大小不同的抽屜,分別放著二十四史的書籍。書桌的燈是亮著的,上面擺放著筆墨紙硯,我仿佛看見當年魯迅在這兒挑燈夜讀的情景。
游紹興沈園游記(精選18篇)篇七
烏篷船在紹興的早晨必不可少。小雨還在下,聲音悅耳,似在彈奏一曲古老的鄉間小唱。河面上的前方,不光有雨兒落下,蕩出的微波還夾雜著小小的波浪,是一條烏篷船向前駛過來了。先是黑黑的'小點,后來變大,再變大,出現了船身。船駛過的路,河水一一向兩旁打去,輕輕拍在岸邊,又返回來,又打過去。船是黑的,全身烏黑,船上坐著一個頭戴烏氈帽的船夫,一邊看著河對岸的風景,一邊慢慢搖著船櫓,悠閑前進著。
早晨,橋上走過來一位頭戴紅帽的人,雙手插在口袋上。頭低著,匆匆走上橋,來不及觀看橋上的景色,停也不停,又匆匆下了橋,不一會兒背到他的背影隱約出現在房間里。
游紹興沈園游記(精選18篇)篇八
紹興沈園原為沈姓舊業,是南宋時當地名園。園中有蘆池,上有石板小橋,連同池邊假山、水井,均為當年舊物。
南宋詩人陸游初婚唐琬,后被迫離異。紹興二十五年(1155年),二人在沈園邂逅。當時唐已改嫁,陸亦另娶。陸游一時感慨萬端,在園壁題《釵頭鳳》詞一首云:“紅酥手,黃滕酒,滿城春色宮墻柳。東風惡,歡情薄,一杯愁緒,幾年離索。錯,錯,錯!春如舊,人空瘦,淚痕紅邑鮫綃透。桃花落,閑池閣,山盟雖在,錦書難托。莫,莫,莫!”極言痛若之情。唐見后和作一首,中有:“病魂常似秋千索”,“怕人尋問,咽淚裝歡,瞞,瞞,瞞!”之語,不久抑郁而亡?!蛾懹渭分?,有記詠沈園、追念往事的詩多首。
1987、1994年兩次擴建,全園占地恢復到18.5畝。園內新建了石碑坊、冷翠亭、六朝井亭、八詠樓、孤鶴軒、雙桂堂、閑云亭、半壁亭、放翁橋等仿宋建筑,堆置了假山,栽植桃、梅、柳、竹,重修題詞壁斷垣,重鐫陸游《釵頭鳳》詞,使故園展現了原貌。
沈園與紹興博物館合二為一后,按規劃還將不斷擴充修復,以重現宋時“池臺極盛”的風采。
2001年5月,沈園增添新景。主要有:陸游紀念館、連理園、情侶園等三大部分,十多個景點。沈園將不斷擴充修復,以重現宋時“池臺極盛”的風采。
游紹興沈園游記(精選18篇)篇九
五一小長假,我們一家三口去了紹興游玩。紹興有許多景點,下面就聽我慢慢說一說。
一、魯迅故里。
我們到的第一個景點是魯迅故里。一下車,我就看到河上有很多船,上面統一寫著“烏蓬”兩個字,我就知道那就是有名的烏蓬船了。我對烏蓬船一直很有興趣,于是我們就直奔碼頭,坐上了烏蓬船。坐在船上,看著清澈的河水,雖然船不停地在搖擺,但還是覺得心很靜……下了烏蓬船,我們來到了“咸亨酒店”。酒店前矗立著魯迅筆下的傳奇人物——孔乙己的雕像。我在孔乙己雕像前留了影,吃著茴香豆,真是自在!說到茴香豆,媽媽還買了很多帶回家。走在街上,我被各式各樣的紙扇吸引了,特別是一種現場用姓名作詩的紙扇,我覺得它既有文化又有紀念意義。我頓時覺得不愿意走開了,所以就買了一把,在扇子的上面,一位穿黑色長褂的先生,把我的名字含在里面,為我題寫了兩句詩:“阮咸悠揚傳喜訊,小樓書香非凡聲”。
二、夜游沈園。
三、府山公園。
第二天,我們去了府山公園。府山公園是越王勾踐臥薪嘗膽的地方。那里有很多樹,我非常幸運地看到了兩只小松鼠。它們膽子很大,在游客少的時候,敢下到地上,一會兒把鼻子貼在地上,一會兒搖著毛茸茸的尾巴竄上樹去,一會兒又在樹枝間歡快地跳躍,特別可愛。我情不自禁地拍了好多張照片??赡鼙幌鄼C的“咔咔”聲嚇著了,小松鼠們后來全跑回樹上去了。
四、東湖。
下午,我們又去了東湖。那里面有山有水,最好的就是巖石了。那里是一個古代的采石場,湖邊的巖石非常平整,還五彩繽紛的,有紅色、朱紅、棕色、土黃、綠色、白色、藍色…好多種顏色。
紹興還有好多的景點,說也說不完,還需要你自己去慢慢的品味。
游紹興沈園游記(精選18篇)篇十
今天,我參加了學校組織的夏令營去紹興游玩。在車上我們個個都很激動,又有點緊張。因為這是我們第一次獨自一人出來游玩。我們一下車就看見了一排派郁郁蔥蔥的樹木,非常美麗。第一天我們首先來到了柯巖??聨r以巖石聞名,最為奇特的是云骨石,云骨石拔地而起,形體曲折,聳立如錐,號稱天下第一石,上面刻有“云骨”二字。導游跟我們說,這塊云骨石有一個傳說:有一天,天上的云神看見地上的礦工挖礦很辛苦,就給了他們一朵云,并且告訴他們不要去碰,否則它會變得僵硬無比。礦工聽了連連點頭,可還是有人不聽碰了它,結果云朵就變成了“云骨”。聽完了導游的講解,我們又到了大天佛像,大佛盤腿而坐,面目和善,十分高大。饒過大天佛像我們來到了一個池塘,里面有許多魚在悠閑地游著??粗鼈內绱丝蓯?,我們忍不住想給它們喂食。后來老師發給我們了一些魚食叫我們去喂給魚吃。
我一把魚食扔下去就有很多魚圍攏過來,像一群士兵去戰場打仗一樣你爭我奪,特別激烈。喂完了魚,我們又去了蓮花聽音。人站到大荷花中間對著墻大聲喊叫就會有回音。后來我們去乘了烏蓬船,烏蓬船的船身黑黑的,上面有一個黑蓬子用來遮風擋雨。久而久之,當地人們稱它為“烏蓬船”了。它就是紹興有名的三烏之一,現在我來告訴大家另外兩烏吧,那就是烏氈帽,烏干菜。游覽了柯巖,我們又坐著烏蓬船來到了魯鎮。那里的房子瓦片彎彎的,角往上一翹像兩撇胡子。走進屋子,地面是用青石鋪成的,窗戶全是用木頭做的'。走在里面有一種很古老的感覺,像回到了古代一樣。夏令營的第一天我們就游覽了這么多景點,了解了許多有關紹興的文化知識,我十分高興,期盼明天的夏令營活動快點來到。
游紹興沈園游記(精選18篇)篇十一
沈園位于紹興東南面的魯迅路與延安路之間,為沈氏私家花園,只因滄桑多變,風光漸衰。后經有關部門重修,范圍擴展,分為北苑、南苑和東苑三個景區。
跨入大門,首先映入視線的是一塊石碑,上面寫著“詩境”兩字。意味著你進入沈園猶如進入詩情畫意之中。沿著青石板鋪成的小路往里走,不知不覺來到了一塊石碑前。這個題有“釵頭鳳”的石碑記載著陸游和唐婉的愛情悲劇。
旅游過“釵頭鳳”,接下來來到葫蘆池。
葫蘆池由兩個圓圈組成,一個大一個小,狀如葫蘆,由此得名。池里還游著幾條鮮紅的魚,為這個蒼傷的中央添加了一絲顏色。
看過“釵頭鳳”、“葫蘆池”,又參觀了孤鶴軒、太朝井亭、雙桂堂等中央,看著這此歷經蒼桑的斷墻殘壁,似乎釵頭鳳的故事就發作在眼前。
白晝的沈園沒有幾游人,靜得只聽見本人的腳步聲,讓人覺得很悲戚,偶然頭上有幾只小鳥飛過,為這個中央添加了一絲生機。沈園里最多要數臘梅樹。聽說陸游很喜歡臘梅,所以后人用栽種臘梅來留念這位愛國詩人。
啊,沈園真美,千百年來讓人為之向往的中央。
游紹興沈園游記(精選18篇)篇十二
沈園的建筑布局是以“孤鶴軒”為中心,這三個字是由著名畫家謝稚柳和金右學家康殷所分別題寫的。那么為什么取名為孤鶴軒呢?大家都知道陸游是南宋時期偉大的愛國詩人,字務觀,號放翁。越州山陰(浙江紹興)人,出身于“書香門弟”,出生后不久,北宋便滅亡了,由于金兵南侵,使他從小經歷了一段逃難生涯。陸12游歲的時候就能詩文,國家垂危的現實,使他20歲就立下了“上馬擊狂胡,下馬草軍書”的壯志。22歲那年,到臨安參加鄉士考試,因為當時名列奸臣秦檜的孫子之前,又因為他不忘記國恥,主張北征,收復失地,受到了秦檜的忌恨,竟在復試時把陸游的名字給除掉了,直到秦檜死后,他才被錄用。但因為他力主抗戰,多次受到投降派的排擠打擊,命運坎坷不平,幾次罷職回快鄉。由于在朝庭里沒有志同道合的朋友,被一些人排次,在晚年過著閉支野般的生活,并在82歲時寫有《城南》詩一首,在詩中,詩人以”孤鶴“自喻,所以,我們就把這處建筑取名為”孤鶴軒“,以紀念這位偉大的愛國詩人。在軒中還有一幅對聯”宮墻柳一片柔情付與東風飛白絮,六曲欄幾多倚思頻拋細雨送黃昏“。由蕭挺撰文,錢君匋手書。其中的宮墻柳和細送黃昏分別取自陸游和唐婉的《釵頭鳳》的一句詞。下面的這塊石頭也是一塊太湖石,1985年考古發掘得,經考證是明朝的遺物。
將本文的word文檔下載到電腦,方便收藏和打印。
游紹興沈園游記(精選18篇)篇十三
紹興沈園原為沈姓舊業,是南宋時當地名園。園中有蘆池,上有石板小橋,連同池邊假山、水井,均為當年舊物。
南宋詩人陸游初婚唐琬,后被迫離異。紹興二十五年(1155年),二人在沈園邂逅。當時唐已改嫁,陸亦另娶。陸游一時感慨萬端,在園壁題《釵頭鳳》詞一首云:“紅酥手,黃滕酒,滿城春色宮墻柳。東風惡,歡情薄,一杯愁緒,幾年離索。錯,錯,錯!春如舊,人空瘦,淚痕紅邑鮫綃透。桃花落,閑池閣,山盟雖在,錦書難托。莫,莫,莫!”極言痛若之情。唐見后和作一首,中有:“病魂常似秋千索”,“怕人尋問,咽淚裝歡,瞞,瞞,瞞!”之語,不久抑郁而亡?!蛾懹渭分?,有記詠沈園、追念往事的詩多首。
1987、1994年兩次擴建,全園占地恢復到18.5畝。園內新建了石碑坊、冷翠亭、六朝井亭、八詠樓、孤鶴軒、雙桂堂、閑云亭、半壁亭、放翁橋等仿宋建筑,堆置了假山,栽植桃、梅、柳、竹,重修題詞壁斷垣,重鐫陸游《釵頭鳳》詞,使故園展現了原貌。沈園與紹興博物館合二為一后,按規劃還將不斷擴充修復,以重現宋時“池臺極盛”的風采。5月,沈園增添新景。主要有:陸游紀念館、連理園、情侶園等三大部分,十多個景點。沈園將不斷擴充修復,以重現宋時“池臺極盛”的風采。
游紹興沈園游記(精選18篇)篇十四
今天是十月一日國慶節,我們一家人興高采烈來到美麗的紹興—魯訊故居游玩。剛下車,眼前美麗的景色讓我不由地想起了一句詩句,枯藤老樹昏鴉,小橋流水人家,雖然沒有枯藤老樹昏鴉,但小橋流水人家可一點也不假?。】邕^高高的門檻,來到了大廳。里面寬敞明亮,擺放著許多古色古香的家具。聽說這就是魯訊會客的地方,我們穿過長長的弄堂,一間間,一排排的古老房子,里面的擺設都大同小異。但讓我印象最深的`是魯訊的臥室。一頂雪白的蚊賬后面有一張紅木制成的床,結構復雜、雕梁畫棟,真是巧奪天工?。∽屛腋袗鄣搅饲宄奈幕囆g工藝。走,我們去看三味書屋。媽媽的這句話打斷了我的思緒。
我們沿著彎彎曲曲的小路,來到了三味書屋。那就是魯訊小時候的學堂,八張桌椅還完好無損的擺放著,其中一張是魯訊爺爺座過的。我把臉湊過去看了看,發現書桌上刻了一個早字。媽媽告訴我,那是魯訊爺爺有一次上學遲到了。受到了老師的批評,后來他就在桌上刻了一個早字。這個早字就會時時刻刻的提醒他,時時早,事事早。哦!原來是這樣啊,我恍惚大悟,我以后也要向魯訊爺爺學習。看了三味書屋,我們來到了魯訊爺爺小時候與小伙伴玩耍的地方,——百草園。我以為里面一定是開滿了奇花異草,走進去一看,原來和普通的菜園差不多,也種滿了瓜果蔬菜。聽說他小時候很喜歡這里捉蟋蟀,抓鳥雀。我仿佛看到了小時候調皮的魯訊爺爺。時間不早了,我還意猶未盡,我們只好依依不舍的回家了。但我永遠忘不了這個名人的故居。
游紹興沈園游記(精選18篇)篇十五
當年陸游為追憶與唐婉的沈園邂逅,寫下了著名的《釵頭鳳》,寄予了這座精巧的江南園林許多浪漫的想象。如今人們到沈園,除了欣賞古典園林之外,更多的是去感受愛情,甚至將這里視為執著愛情的寄托。
沈園的開放時間分為白天和晚上兩場,白天主要看園內建筑,雖然宋代的沈園建筑早就不存在了,如今看到的沈園是近幾十年在原址上按照當年的布局重修和擴建的,但這并不妨礙人們來沈園感受愛情。如今沈園分為沈園古跡區、東苑和南苑三部分,景區并不大,步行2小時左右便可逛完。其中,古跡區是游玩的重點。如果你是戲迷,那么晚上的沈園之夜會更對你的胃口。
進入沈園便是古跡區,迎面看到一塊太湖石,上面寫著“詩境”二字,由此便可開始游覽了。左手邊上一條回廊,墻壁上有許多詩詞的碑刻,屋檐下掛滿了風鈴,小木牌上滿是情人們寫的留言。順著步道走在園林中,過問梅檻、八詠樓來到六朝井亭,這口井和旁邊的葫蘆形水池是園中僅存的六朝遺物。亭子旁邊的孤鶴軒是沈園的中心,它的南面便是著名的《釵頭鳳》碑,來到這里的游人無不在此駐足,吟幾句《釵頭鳳》,回味陸游唐婉的愛情。
孤鶴軒東面的雙桂堂則是沈園之夜堂會表演的地方,它的入口附近是南苑和東苑的入口。南苑是連理園和陸游紀念館,這里沒有古跡區的憂傷氣質,更多的是一股書卷氣。陸游紀念館展出陸游詩詞手記的碑牘,還有沈園的全景模型。而東面的東苑以愛情為主題,又叫“愛情苑”,有心形的瓊瑤池、鵲橋、相印廳等歷史和傳說中充滿愛情寓意的景觀,很適合情侶走走逛逛。
沈園的特別之處在于它的夜游,晚上的園林比白天多了點浪漫和神秘,其中最值得一看的要數雙桂堂的堂會,你不僅可以看到演員用現代的形式表演釵頭鳳、新說陸游和唐婉的故事,還可以聽到各種紹興地方戲,包括鸚哥班、蓮花落等等,非常精彩。
沈園離魯迅故里大約只有200米,若只想游覽園林,可白天將二者一并游覽?;蛘甙滋靺⒂^魯迅故里,晚上到沈園欣賞演出,也是不錯的選擇。
游紹興沈園游記(精選18篇)篇十六
沈園位于紹興市越城區春波弄,宋代著名園林,國家5a景區。沈園至今已有800多年的歷史,初成時規模很大,占地七十畝之多,是紹興古城內著名的古園林。沈園為南宋時一位沈姓富商的私家花園,故有“沈氏園”之名。沈園在1963年被確定為浙江省文物保護單位。紹興市區的沈園是宋代著名園林、國家5a景區,因陸游《釵頭鳳》成名。分為古跡區、東苑和南苑三大部分,有孤鶴亭、半壁亭、雙桂堂、八詠樓、宋井、射圃、問梅檻、琴臺和廣耜齋等景觀。
沈園,又名沈氏園,本系富商沈氏私家花園,宋時池臺極盛。沈園占地七十余畝,園內亭臺樓閣,小橋流水,綠樹成蔭,江南景色。沈園為國家5a級景區,景區占地五十七畝,是紹興歷代眾多古典園林中唯一保存至今的宋式園林。
沈園具有宋代園林特色,南苑有包括安豐堂和務觀堂在內的600多平米展廳,其中務觀堂主要陳列陸游的手跡復制品和碑刻、拓片。安豐堂則從赤誠報國、勤政愛民、一代詩人、成就輝煌、稽山鏡水、置身社會、情系桑梓、婚姻悲劇、抱恨終身、世事滄桑、名園千古等幾個方面對陸游坎坷的一生和陸游與沈園的關系作了詳盡的介紹。
公元1151年(紹興),陸游、唐婉兩人邂逅于沈園。陸游感慨悵然,題《釵頭鳳》詞于壁間,極言“離索”之痛。唐琬見而和之,情意凄絕,不久抑郁而逝。晚年陸游數度訪沈園,賦詩述懷。公元1192年重游沈園,又賦詩一首,寫道:“禹跡寺南有沈氏小園,四十年前,嘗題小闋于石,讀之悵然”。
游紹興沈園游記(精選18篇)篇十七
我的家鄉—紹興是一個文明而古老的城市。
紹興歷史悠久,名人輩出。相傳夏禹治水時,大禹曾來過紹興,死后又葬在這里。聶獎大禹治水的慶功會就是在紹興城南的會稽山召開的。在會稽山下,有一座雄偉的禹王廟,這座魚就是后人為紀念古代這位偉大的治水英雄而建的。到了春秋戰國時期,越王勾踐曾在紹興建文了國都。越國被吳國打敗后,包矍登領絲鮑土曼撤退到會稽山。在這里,越王勾踐忍辱負重、臥薪嘗膽,最后完成了復國大業。紹興已經有幾千年的歷史了,在這漫長的歲月里,它菱宣了多少偉大的仁人志士1如東晉大書法家王羲之,唐代大詩人賀知章,南宋偉大的愛國詩人陸游,明代大畫家徐渭,清代著名的'女革命家秋瑾,現代偉大的文學家魯迅和中國偉大的革命家周恩來等先輩的故鄉都是紹興。
紹興市不僅歷史悠久,而且鳳景秀麗。城中有古老而雄偉的越王臺、越王殿;城東有東湖,那里水深巖奇,湖洞相連,其景可與杭州的西湖媲美;城西有一片青翠的竹林,叢史有一座秀麗雅致的蘭亭,它是為紀念晉代書法家王羲之而建造的獷城南有巍然屹立的飛來峰,峰上有一座高聳人云的應天塔。這些名勝古跡臉紹興城增添了無限光彩。紹興城是個水鄉,石橋到處皆是。有的石橋高大雄偉,狀如長虹,有的石橋長如飄帶,橫跨長河。蘊湖上的念眼橋,水闊橋長,令人贊嘆;柯橋鎮的大橋高大堅固,氣勢十分雄偉。紹興橋多得數不清,難怪外國人稱紹興為“東方的威尼斯城”。紹興不僅風景優美,西具物產魚十分豐富。郊區的大米馳名江南,四季魚蝦不斷,可謂之江南的“魚米之鄉”。紹興,你是多么美麗、多么可愛啊!我為你感到自豪!
游紹興沈園游記(精選18篇)篇十八
各位游客:
大家好,我們今天要游覽的是沈園。
沈園在宋朝面積有70多畝,園內景致怡人,是江南著名的私家園林。因為主人家姓沈,而據今也不知道名什么,所以稱之為“沈氏園”。
大家都知道,南方的氣候比較的潮濕多雨,而古建筑又大多以木結構為主,所以,在紹興古建筑所保存的時間也比較短,宋代沈園的建筑早已經不復存在了。1963年沈園被列為了浙江省重點文物保護單位。1985年,在浙江省考古所的主持下,紹興的文物部門對沈園的遺址進行了考古探測,探出了不少的六朝、唐、宋、明、清時期的遺物和遺跡,查實了原先沈園的布局和范圍。我們結合沈氏后人所提供的清代沈園平面圖,精心設計了修復方案。經過1987和1994年的兩次擴建,沈園由原來殘存的4.6畝擴展到了18.5畝,并恢復了宋代園林建筑。2000年啟動了沈園的三期擴建程,使沈園的面積擴展到了如今的57畝。
沈園距今已然有800多年的歷史了?為什么沈園歷經800年而不衰呢?下面請各位游客帶著這個問題,跟我一同參觀這個越中的仿宋園林,整個景區由三大部分組成:沈園古跡區、東苑、南苑。
下面首先請大家隨我來參觀古跡區?,F在大家所看到的這個園子,叫“詩境園”,是為了紀念詩人陸游所建,其中在這個園子里有一塊形狀奇怪的石頭,取名為“詩境石”。上面的“詩境”兩字便取自陸游的手跡。這塊石頭是一塊太湖石,它具有五個特點:瘦、透、漏、皺、丑?!笆荨?,是因為它看上去上大下小,給人一種高高瘦瘦的感覺;“透”,是因為大家如果有興趣可以點一只煙,對準其中的一個孔,那么煙霧就會從各個孔中冒出來;“漏”也是這個原因,一到下雨天雨水就會從上面的孔滲以下面的孔,而且各小孔都是不相連的?!鞍櫋?,是因為這塊石頭摸上去就好像是人額上的皺紋,人信大家可以上前去摸一下。這第五個特點“丑”,也是這五個特點中最重要的,人是以美自稱的,而石頭卻是以丑為美的,越丑就越加顯示出它的欣賞價值。下面請隨我往這邊走。
現在我們所站的是一個仿宋建筑,形狀古樸,取名“問梅檻”,這三個字是由紹興書法協會會長沈定庵老先生所寫的?!皢枴笔窃儐柼角蟮囊馑?;“梅”是指陸游生平最喜愛的梅花,而我們沈園中種植最多的植物也是梅花,冬天的沈園梅香滿園,尤其是到了下雪天更是沈園最美麗的時候。據說,陸游是中國歷史上留下詩文最多的作家之一,至今保存下來的只有9300多首。其中描寫梅花的就有200多首,可見陸游對梅花的情有獨鐘了?!皺憽笔窍襁@種建筑在水上的一種建筑名稱。所以“問梅檻”三個字便由此而來。下面我們往這邊走。
我們紹興有“石鄉”的美稱,那么我們現在所走的這痤古樸的小石橋叫做“傷心橋”。為什么取這名字呢?因為陸游曾在老年重游沈園時,觸景生情,在沈園《二絕》中有這樣一句話:“傷心橋下春波綠,曾是驚鴻照影來”。
走過傷心橋我們現在來到的是六朝井亭,那么亭中的這口井是在1985年考古發掘時所發現的,井身是用繩紋平磚錯縫砌成的,從井內出土的漢至六朝的陶瓷器殘片可以確定它屬于六朝的遺物。這六朝分別為:三國的吳、東晉、南朝的宋、齊、梁、陳,所以這個亭稱為“六朝井亭”。但是由于取土困難,為防止井身坍塌,整個發掘深度僅只有1米。緦的游客可能會發現這個亭子的頂有一個六角形的缺口,這個缺口一共有三個作用,有哪三個作用,大家不防猜一下:這第一個作用就是方便取水,因為在古代的時候,人產提水都用竹竿,大家都知道竹竿比較的長,所以開了一個孔后竹不可以從上面伸出去而方便取水;第二個作用是利用太陽光的紫外線可以殺菌而防止水的腐朽;第三是賞朋和集水,在每朋的農歷十五晚上,到沈園散散步,看看月亮,會讓你的心情更加舒暢。
沈園的建筑布局是以“孤鶴軒”為中心,這三個字是由著名畫家謝稚柳和金右學家康殷所分別題寫的。那么為什么取名為孤鶴軒呢?大家都知道陸游是南宋時期偉大的愛國詩人,字務觀,號放翁。越州山陰(浙江紹興)人,出身于“書香門弟”,出生后不久,北宋便滅亡了,由于金兵南侵,使他從小經歷了一段逃難生涯。陸12游歲的時候就能詩文,國家垂危的現實,使他20歲就立下了“上馬擊狂胡,下馬草軍書”的壯志。
22歲那年,到臨安參加鄉士考試,因為當時名列奸臣秦檜的孫子之前,又因為他不忘記國恥,主張北征,收復失地,受到了秦檜的忌恨,竟在復試時把陸游的名字給除掉了,直到秦檜死后,他才被錄用。但因為他力主抗戰,多次受到投降派的排擠打擊,命運坎坷不平,幾次罷職回快鄉。
由于在朝庭里沒有志同道合的朋友,被一些人排次,在晚年過著閉支野般的生活,并在82歲時寫有《城南》詩一首,在詩中,詩人以”孤鶴“自喻,所以,我們就把這處建筑取名為”孤鶴軒“,以紀念這位偉大的愛國詩人。在軒中還有一幅對聯”宮墻柳一片柔情付與東風飛白絮,六曲欄幾多倚思頻拋細雨送黃昏“。由蕭挺撰文,錢君手書。其中的宮墻柳和細送黃昏分別取自陸游和唐婉的《釵頭鳳》的一句詞。下面的這塊石頭也是一塊太湖石,1985年考古發掘得,經考證是明朝的遺物。
現在我們來到的便是千古絕唱的《釵頭鳳》碑,在欣賞這兩首詞前,先聽我講一下陸游和唐婉那凄美的愛情故事吧。據史書記載,陸游在20歲左右的時候表妹唐婉為妻,陸游英俊豪爽,才華過人,唐婉才貌雙全,通曉詩詞,和陸游可謂是情趣相投。但兩年后陸母竟逼迫陸游休妻。為什么她要這么做呢?主要原因有兩個:第一,在當時的社會中,他們結婚兩年了,卻一直沒有生育子女,而古代人們非??粗剡@一點,為認女子不孝有三,無后為大,由于唐婉與陸游的情趣相投,兩人整天在閨房內飲酒作詩,在陸母眼里就是不誤正業,所以作為媳婦的唐婉一直沒有得到婆婆的歡心。
在封建社會中,母命難違,陸唐兩人只得忍淚吞聲,依依分別,各自娶嫁。在紹興二十五年的春天,沈園按例對外開放,當時的小說筆記《東京夢華錄》記載,宋朝慣例,每年的農歷三用初一至四月初七,私家花園都要對外開放,包括皇帝的御花園。每到此時,也是游人最多的時候,因此作為越中名園的沈園,每年到此時當然會吸引很多游客來此游玩。陸游與唐婉在這里不期而遇了,唐婉對陸游非常的殷勤,派家人給陸游送去了酒菜。陸游回憶起往事,感慨成千,即興在沈園的園壁上題寫了《釵頭鳳》詞:“紅酥手,黃滕酒,滿城春色宮墻柳。東風惡,歡情薄,一懷愁緒,幾年離索,錯、錯、錯。春如舊,人空瘦,淚痕紅邑鮫綃透。桃花落,閑池閣,山盟雖在,綿書難托,莫、莫、莫?!碑敃r,陸游已經另娶了四川王氏為妻,而唐婉也改嫁了紹興名士趙士程。所以,當年的山盟海誓好像還在耳邊回響,但兩人之間已經不能夠再通書信了,此時的陸游不管有多少悔恨多少遺憾,卻只能無奈地說一聲“莫、莫、莫”了。
相傳,唐婉看了這首詞之后十分傷感,回到家里也和了一首《釵頭鳳》“世情薄,人情,雨送黃昏花易落。曉風干,淚痕殘,欲箋心事,獨語斜欄,難、難、難。人成各,今非昨,病魂常追認秋千索。角聲寒,夜闌珊,怕人嬙,咽淚妝歡,m、m、m?!睆纳驁@回家后,唐婉一夜沒睡,獨自依闌垂淚。但是,這種刻古銘心的思念卻是無法向人訴說的。所以,她只能“咽淚妝歡”,這種過分壓抑使她不久便而死,大約是30歲左右。這是封建禮教所造成的愛情悲劇,唐婉的死給陸游造成了很大的創傷,使他終身難以釋情。在他晚年每當重游沈園,都會作詩來表達他對前妻唐婉的.思念。正因為如此,800多年來,人們總是將沈園與陸游聯系在一起,使它成為人們追思這份至死不渝的真摯愛情的千古名園??墒墙涍^了那么多年,宋代沉默的地表建筑已經都不存在了,陸游當年題寫《釵頭鳳》的墻也已經無法找到?,F在這堵《釵頭鳳》碑是我們用陸游的手跡,重新組合而成的。
下面我們看到的是又一口古井,它是宋朝留下來的遺物,所以取名為“宋井亭”,那么這塊匾額中的井字中間為何多一橫呢?跟我走進來,大家就可以迎紉而解了。大家可以看到,這口井的形狀看上去好像人的眼睛,所以又稱為“雙眼井”,從而有這樣一種說法,一個眼睛代表陸母,另一個眼睛就代表唐婉,當中一橫就代表陸游的母親將他們給分開了,但是大家可以看到井中的水是相連的,可見陸游與唐婉的心始終連在一起。那么這口井的形狀呢原來不是這樣的,當中原來是有一堵墻,是兩戶人家合用的一口井,沈園重建時把這堵墻給拆除后就形成了現在我們所看到的形狀。
現在我們看到的這口池原名為“荷花池”,由于它的形狀好像一個葫蘆,民間把它稱為“葫蘆池”。我們在1985年考古發掘時,在這里發現了一條葫蘆池的排水溝,這是沈園唯一的原物。在排水的同一地層又發現了典型的宋代遺物。這個亭子叫“如故”亭,有一見如故之意,相傳這里是唐婉宴請陸游的地方,原來的已經在一次大臺風中被吹倒了,大家現在所看到的是一個仿宋體,為了表示對陸游與唐婉的紀念。
下面我們要去參觀的是沈園古跡區的最后一站“雙桂堂”。雙桂堂原是沈家的堂屋,因為舊時在堂前種了兩株桂花樹,左邊為銀桂,右邊為金桂,故稱“雙桂堂”,屋內的建筑是從民間征集過來的,所以看上去比較新。好了,沈園古跡區就參觀到此,那邊還有東苑和南苑,東苑是愛情園,南苑是陸游紀念館,都是2000年新擴建的景點,大家可以自行參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