優秀作文能夠表達作者獨特的觀點和感受,給讀者留下深刻的印象。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一些優秀作文范文,供大家參考和學習。
難忘的一課寫事(專業13篇)篇一
天空陰沉沉的,并下著淅淅瀝瀝的小雨,仿佛在暗示著什么。
一進入教室,就感到一種莫名其妙的氣氛,讓人感到一絲恐懼的寂靜。我靜悄悄的走到自己的座位上,推了推同桌,問他:“發生什么事了?”他嘆了嘆氣,無奈地說:“你做作業沒?做了交上去。”
看著他那一臉的無奈,我感到莫名其妙,但還是默默地拉開了書包的拉鏈,把作業本交了上去,我是越來越感到奇怪:今天是怎么了?同學們怎么都這么憂傷呢……于是我又問了問其他的同學,這才恍然大悟:原來昨天考得語數英試卷都發了下來,大家都認為自己考得太差勁了。
過了會,上課了,課堂里的氣氛比以往更緊張了,沒多久,老師走了進來,面色嚴肅,眼睛不斷地轉動著,仿佛要看穿每一個人的心思,這對同學們來說,并不是可怕的,可怕的是老師抱著一摞上面布滿鮮紅色明顯的錯號的試卷,同學們茫然中有些不知所措,那些試卷仿佛牽動著全班同學的心。
老師走到講臺上,他仿佛也注意到了屋內的氣氛,所以他慢慢地將卷子放在講臺上,一點一點地把卷子分給了五六個同學,手揮了揮,五六個同學便將卷子發了下去,沒一會兒,卷子發完了,許多同學都苦苦地一笑。但又緊接著又是死一般的寂靜,沉默。
終于,老師打破了寂靜,開始講卷子,同學們都齊刷刷地寫,連以往從不聽課的幾個同學,也認認真真地做了筆記,班中的聲音除了齊刷刷的寫字聲和翻書聲外,死一般的寂靜。這一節課,是我最難忘的,也是受益匪淺的一節課。
終于,下課鈴響了,大家期盼已久的下課鈴響了,老師回辦公室去了,但同學們還是坐在位子上,仿佛思考著什么。
這一節課,是我最難忘的,也是受益匪淺的一節課。
難忘的一課寫事(專業13篇)篇二
課本是教學的重要憑借,但不是唯一的憑借,即在課堂教學中既要重教材而又不唯教材,要在尊重教材的基礎上去延伸和拓展教學內容,真正達到“課堂教學是用教材教,而不是教教材”的境界。若把課本看作教學的唯一內容,不敢越雷池半步,那么,豐富多彩的語文教學必然就會凝固和僵化。現以教學《難忘的一課》為例,談談我在拓展教學內容方面的一點經驗和做法。
一、豐富學生詞匯,感受語言魅力。
課文中有這樣一句話:“他寫得很認真,也很吃力。中國臺灣‘光復’不久,不少教師也是重新學習祖國文字的。”學生讀到這句話時紛紛停下來問:“老師,‘光復’是什么意思?”我先引導學生讀課文第一句話“抗日戰爭勝利以后,……”既而又問:“抗日戰爭取得了勝利,我們從日本人手中奪回了祖國寶島臺灣,那么中國臺灣人民獲得了什么?”
(學生此時感到回答這個問題并不難,紛紛回答。)。
生1:中國臺灣人民獲得了解放。
生2:中國臺灣人民獲得了自由。
(很顯然學生從“戰爭勝利”這句話中找到了答案。我接著引導:還有哪些詞可以替代?)。
生3:中國臺灣被我國“收復”了。
生4:中國臺灣像香港、澳門那樣“回歸”了。
師:對,同學們現在知道“光復”的意思了吧。
學生通過討論知道了“光復”的意思就是“解放”、“收復”、“回歸”之意。這一教學內容的拓展,豐富了學生的詞匯,提高了學生聯系上下文理解詞語的能力,并讓學生感受到了祖國語言的無窮魅力。
二、學科之間互相滲透,融會貫通。
課前,我讓學生聽過一首臺語歌《愛拼才會贏》,學生聽了以后,要求我把歌詞抄下來。上課時,學生在理解“閩南語”一詞時容易多了。我進一步告訴學生:我國是個多民族的國家,各個地區有自己的方言。“閩南語”就是八大方言的其中一個,是福建省南部一帶的方言。中國臺灣的方言也是閩南語。
師:“國語”通常指的是什么語?
生1:普通話。
生2:就是全國通用的普通話,被稱作國語。
師:廣東一帶的方言叫什么?
生3:叫廣話。
(顯然學生是從廣東省的簡稱中推斷出來的。)。
師:廣東、廣西、云南、貴州、四川的簡稱分別是什么?
學生通過討論得到了答案:粵、桂、滇、黔、川。
“粵語!”有個學生大聲回答。
師:誰會講幾句簡單的粵語?誰會唱粵語歌?
(學生興趣高漲。)。
生1:“零錢”叫“散極”。
生2:“我沒零錢”叫“我某散極”。
生3:我能從一數到十。……。
師:課后我跟你們學粵語,我教你們粵語歌,好嗎?
(學生的臉上洋溢著笑容。)。
語文課怎么想起了唱歌?咋一看,似乎有些跑題。但是看到學生興趣盎然,這不正是我所追求的學習興趣嗎?這一點深刻說明,各學科之間是相互聯系的,教師應該使學生在學科知識的整合中開闊視野,提高學習效率。
三、教學內容向社會開放,形式向生活開放。
講到“參觀偉人畫像”這一內容時,我讓學生結合歷史,自由談孔子、諸葛亮、鄭成功、孫中山。
生1:孔子:名丘,字仲尼,山東人,春秋時期思想家、教育家。
生2:諸葛亮:字孔明,也是山東人,三國時的政治家,曾幫助劉備建立蜀漢政權。
生3:鄭成功:福建人,明末清初抗擊荷蘭殖民者、收復中國臺灣的名將。
生4:孫中山:廣東中山人,近代偉大的革命家,領導辛亥革命。
生5:我知道他的夫人是宋慶齡,妹妹宋美齡卻嫁給了蔣介石。
師:同學們收集的信息很多,很好!那么我再問你們,中國臺灣現在的總統是誰?
生1:他叫。
生2:這個名字有點難聽!
(顯然學生在輕松的氣氛中可以自由以表個人見解的。)。
生3:中國臺灣人民叫他“阿扁”。
生4:這個阿扁還想搞呢,早點下臺吧你!
師:是啊,中國臺灣自古以來就是中國不可分割的領土,誰想要搞,分裂祖國,那么他就是人民的敵人,我們是不會答應他的!
我從形勢入手,使學生愛到思想教育,使學生對現實加深了解。這一環節,激發了學生的愛國熱情和強烈的民族精神。而這一點,也正是本課所表達的思想感情。以今鑒古,拉近了時空距離,讓學生在心靈的碰撞中升華感情。
總之,無論是上成語言課也好,上成音樂課也好,上成政治課也好,上成地理課也好,只要讓學生對中國臺灣、對中國臺灣人民產生了濃厚的興趣和渴望,學生帶著興趣學習課文,效果就不會差。從另一個角度說,它擴大了學生的信息量,使學生所得甚多,由此看來,在教學中有意識地拓寬教學內容,開放教學形式,學科之間相互滲透,實在不多余。
總而言之,課本是教學的重要憑借而并非唯一憑借,教學內容不應囿于一篇課文,只有把教材用“活”,語文教學才富有生機。
難忘的一課寫事(專業13篇)篇三
本周星期四下午,我們學校舉辦了激烈的讀書節百科知識競賽活動,真讓我們刻骨銘心。
下午,同學們精神抖擻,滿懷信心地走進了地下室,只見地下室煥然—新。首先映入眼簾的是大大的屏幕橫掛在墻上,上面閃爍著幾個醒目而工整的金光閃閃的大字“雞公嶺小學讀書節五年級百科知識競賽”。周圍擺放了幾塊計時牌及裝飾物。雖然場面布置簡單,卻洋溢著熱鬧的氣氛。隨著幾個班的陸續就位,頓時,地下室里炸開了鍋。
擺出胸有成竹,要為班級爭光的架勢。
一會兒,必答題在同學們的企盼中開始了。可這些必答題對于我們五年級簡直是小菜一碟。我們班也以30分滿分的優異成績旗開得勝。
最最扣人心弦的搶答題開始,我心里祈禱:精英代表們,你們一定不要緊張,手別抖,要緊握搶答器,千萬別出了差錯,我們班的榮譽就全靠你們了,別在這個節骨眼上失敗了!下面的觀眾像個機器人似的一動不動,又像個長頸鹿似的把頭伸得老長,屏息凝神,生怕會有風吹草動,把選手們的手吹抖了。八班答對了幾道題后,主持人宣布:“因搶答題的機器故障而改為觀眾必答題!”我們嘟著嘴巴,自言自語地喃喃道:“哎,真煩,就這樣簡單的題,怎么也分不出勝負!”于是,必答題又順利過關。
最令我們緊張的是觀眾搶答題。主持人在臺下循環出題。在前幾班的題中,他們都通過了。輪到我們了,大家既興奮又緊張,但愿題也像前面的班級那樣簡單,大家專心致志地聽著主持人念題,同學們都想舉手,半站半蹲,一手握著凳子,另—只手半舉著,顯著一幅時刻準備回答題的樣子。可一出題,全班卻愣了,“黨的十七大代表主席是誰?”雖然簡單,但又拿不定注意,連平時活潑的同學也思索琢磨著。全班個個像個小呆瓜,鴉雀無聲,思考一陣后,終于有一只胖乎乎的小手從人群立了出去,我們把目光轉向任若谷——我們信賴的大班長。“是!”就在這激動人心,千均一發,決定成敗的一刻,主持入笑呵呵的,興奮地說:“答對了!”“耶!”我們跳了起來,心中的石頭終于沉了下去。全場響起雷鳴般的掌聲。在觀眾搶答中,同學們心潮澎湃,感慨萬千。有的站了起來,有的雙手都舉了,有的不由得發出哼哼聲,還有的站在了凳子上。總之,觀眾搶答在激烈中結束了。因為這是考觀眾課外積累的情況,三班又拉下了遙遠的距離,可三班的選手依然充滿了斗智,準備在下一輪殺個回馬槍。
第三階段是最激動人心的智慧陷阱。到了這次可是競賽中最難的—個環節啊,選手們能答對么?我們像十五個吊桶打水——七上八下。在前幾個班的陸續答題中,輪到我們了。“白光是由幾種顏色混合成的?”選手們傻了,摸著下巴不停琢磨著。我也用手緊摁住凳子,為他們捏了一把汗,田釩率先接過了搶答題,陶友瑋又快速奪了過去。我們下面用手悄悄做手勢:三!三!!陶友瑋思索了一會兒,答道:“三種!”主持人遺憾地宣布:“對不起,答錯了。”全場除了我們班,都跳了起來。雖然落下了距離,我們還是奮力追趕,可時間不多了,我們只得了第2名。
這次活動不僅僅是—次競賽,而是一堂生動而富有激情的課!雖然失敗了,但重在參與,參與了就贏,得不得冠軍是不重要的。從另外的角度講,也反映了我們課外積累的情況。“天才在于積累,聰明在于勤奮。”平時要多讀、多記、多積累。哪怕你只記了一點點,但集腋成裘,聚沙成塔,終究會積累成寶貴的精神財富。
這次活動是一次難忘的課!給予了我一筆終生受用不盡的財富,在人生的旅途上,它將使我受益匪淺!
難忘的一課寫事(專業13篇)篇四
1.了解課文所講的故事,并從中體會強烈的民族精神和深厚的愛國情意。
2.知道課文哪些內容圍繞所要表達的思想感情詳寫。學習這種表達中心思想的寫法。
3.學會本課生字、新詞。積累常用詞語。
4.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教學重點有感情地朗讀課文,了解主要內容,體會其中的思想感情。
教學難點課文中三次出現“我是中國人,我愛中國!”理解“我”每一次的感受。
教學時間1課時。
教學準備課件、掛圖。
教學過程。
出示中國地圖。
師:同學們,1999年,我們齊唱著"你可知mach不是我真姓。"迎接澳門回到祖國的懷抱。
1997年,我們唱著張明敏的《我的中國心》迎回了香港回到母親的懷抱。
師:香港、澳門回到祖國懷抱的時候,還有哪位游子沒有回家?
生:中國臺灣。
出示中國臺灣地圖、簡介。
師:作為一個中國人要"風聲雨聲讀書聲聲聲人耳,家事國事天下事事事關心。"我們都是中國人,國家興亡,匹夫有責。請同學們聽一首歌,大家伴著歌曲進入感情的體驗。
(播放《我的中國心》mtv)。
聽了張明敏的《我的中國心》你有什么感受。
生:(沉默)。
師:請同學們齊讀課題兩遍。
生齊讀。
師:請同學們打開語文書123頁,大聲自由地朗讀這篇課文,盡量做到讀準字音,讀通句子。
(出示并檢查生字“閩、諸”的讀音)。
師:請同學把思考題齊讀一遍,然后帶著這個問題再把課文好好地讀一讀。
生讀。
讀完后。
師:"我是中國人,我愛中國"在課文中出現了多少次?每一次"我"都有怎樣的感受?(出示該句)現在請同學們開始互相討論(師巡視)。
師:誰來說說你討論的結果?
(生匯報)。
師:大家再看思考題,誰來再讀一下題目?
生:我是中國人,我愛中國。"在課文中出現了多少次?每次"我"都有怎樣的感受?
師:誰能再讀問題的后半句?
生:"我"每一次都有怎樣的感受?(學生發言略)。
師:你聽聽剛才三位同學的發言,你滿意嗎?
生:沒有。
師:滿意不滿意?
生:不滿意。
師:羅曼羅蘭說:"從來沒有人讀書,只有人在書中發現自己,聯想自己,檢查自己,升華自己,超越自己"你們想不想再把"我"新體驗一次,變成自己的感受。
生:想!
師:那咱們就再來一次情感上的體驗。看誰能通過這節課的感受,真正的進行了提升。我們走進文中看文章第一次出現"我是中國人,我愛中國"這一段。(出示課件這一句)剛才在上課前有同學提問:"為什么這位老師第一次寫‘我是中國人,我愛中國'時那么吃力?"聯系自己的預習情況和課文開頭部分,解決這個問題。為什么老師寫這些字時,那么吃力?別著急回答,我們現在每個人拿起筆來,寫一寫這句話。(師生共同寫這句話)!
師:你寫的時候是不是一筆一畫寫的?
生:是。
師:是不是認真來寫的?
生:是。
生:那么你吃力嗎?
生:不吃力。
師:為什么中國臺灣的老師卻吃力呢?誰來談談。
師:你們對他的發言理解了嗎?
生:理解了。
師:還有誰再來講解一下,他為什么一筆一畫,非常認真的寫。(點擊畫線“一筆一畫”、“認真”)。
生回答。
師:現在明白了?
生:明白了。
師:大家真行,解決了一個這么深奧的問題。接著這位老師又做什么?
生讀出這段(出示這一段課件)。
師:還有沒有想談的?
生:如果他們讀的時候,不是很認真,當兒戲似的,那就不是出發自內心的。但是他們讀這句話那么認真,更加體現出他們的愛國之心。
師:而且他們是一遍一遍的讀,請同學自己一遍一遍的讀。我是中國人,我愛中國……(共四遍)。
師:停,讀了四遍了,每次都是像是念經的語氣那么平。人家老師領著孩子們是嚴肅而又那么認真,別忘了,你也是中國人,你再一遍又一遍的讀。
生:我是中國人,我愛中國。……(大聲地)。
師:不一定把聲音喊出來就是。再一遍一遍地讀。
生:我是中國人,我愛中國。(有感覺了)。
師:自己讀自己的,自己把感受讀出來。
生:我是中國人,我愛中國。(略)。
師:這回的感受和剛才的感受是不是不一樣了?
生:不一樣了。
生:老師和孩子們都顯得那么嚴肅認真,那么富有感情,好像每個字,,每個音都發自他火熱的真摯的心。
師:注意"每個字,每個音"標點都變了,感受會是什么樣?老師和孩子們都顯得那么嚴肅認真,那么富有感情,好像每個字,每個音都發自他們火熱的真摯的心。我已經看出,你們讀的不是船員(作者)的感受,而是自己的感受!
女男生各讀一遍。
生:嚴肅認真。
師:而且又那么——。
生:富有感情。'。
師:好像每個字一一'。
生:每個音都發自他們火熱的真摯的心。
師:我已經看到每個字,每個音都發自你們真摯的心。這是第一次出現這句話,同學們也有這樣的感受。看看第二次出現是在什么情況下?我們一起來看這段內容的動畫。(播放flash情景)。
生:因為他們也是中國人,中國臺灣人非常愛國,所以進來一位中國叔叔他們一點也不意外。
師:聽了他們的發言,你們現在明白了嗎?
生:教師和孩子們都感到"我"是愛國的,跟著他們一起讀,他們長得也差不多,所以老師和孩子一點也不感到意外。
師:船員是中國人,如果不介紹,還被認為是日本人或者韓國人呢!
生:都是炎黃子孫,此時的他們都是那么的感動,那么激動,“我”也很激動,真是不用再說別的了,所以就沒有感到意外。
師:不用吃驚,共同的漢民族語言,就證明了我們都是中國人。就像張明敏歌中唱的那樣:“我的祖先早已把我的一切烙上中國印,無論何時,無論何地,心中一樣親。”同學們,再讀這句話。
生:我是中國人!
生:“我是中國人,我愛中國!”
師:讀到這,是不是很激動。
生:是。
生:中國偉人的畫像。(出示偉人畫像)。
師:請你們讀課文最后這一部分,也就是第三次出現“我是中國人,我愛中國!”這一部分。請同學們自學,一會兒老師要采訪你們,看看同學們是否讀懂了,而且是否感受到了當時的心情。自己反復讀這一部分,然后小組之間合作,分工扮演老師,扮演船員。現在開始準備。
生:(開始討論準備表演)。
(師生共同表演、學生自由組合表演)。
中國臺灣老師:參觀完了小禮堂,我們就要分手了,那我們就用一首余光中的詩來表達我們上刻的心情吧!(出示《鄉愁》)。
鄉愁。
小時候,鄉愁是一張小小的郵票,
我在這頭,母親在那頭。
長大后,鄉愁是一張窄窄的船票,
我在這頭,大陸在那頭。
后來呀,鄉愁是一方矮矮的墳墓,
我在外頭,母親在里頭。
而現在,鄉愁是一灣淺淺的海峽,
我在這頭,大陸在那頭。
(師生一起朗誦起了這首詩)。
生:我是中國人,我愛中國。
師:放聲朗誦,來表達你此時的心情吧!(生讀)。
心靈中。(師生再次寫這句話,教師用紅筆)。
師:想讀就讀吧!(生自由讀)。
師:語氣不同,但感受和認識是深刻的!所以,作者最后說了:還有什么別的話比這句最簡單的話更能表達我此時的全部感情呢?意思是什么?你能把它改成陳述句嗎?(出示小練筆課件)。
師:同學們,這堂課,我們在文中表達的情感中走了一趟。相信你一定記住了“我是中國人,我愛中國”這句話。世界上什么都可以選擇,惟獨不能選擇的是你的母親、你的祖國。也許母親丑陋但你絕不能嫌棄,因為母親的周身血液化作了喂養你的甘甜乳汁;祖國貧窮,兒女絕不嫌棄,因為祖國的周身細胞鑄造了你做人的靈魂之軀。是呀!我們的國家并不富強,需要發展,雖然面臨眼前腐敗的現象,下崗分流。我們要以積極的態度正視它,改變她,因為你是她的孩子。現在出國留學已成熱門,不過有一天,一旦你身在國外,請別忘了,竇老師和你們上的這堂課。更不能忘了,這堂課里你記住的“我是中國人,我愛中國!”請再讀這句話。
生讀該句。
師:在中國臺灣鄉村小學的一堂課,真是一堂人生感悟課,當然可以成為——生:難忘的一課!
我是中國人,我愛中國!
難忘的一課寫事(專業13篇)篇五
何謂夢想?我問高山,高山不語,留給我的只有一條羊腸小道,道路十分曲折;我問森林,森林不語,留給我的只有一片茂密的樹林一切都顯得生機勃勃;我問小鳥,小鳥不語,留給我的只有廣袤的天空和自由飛翔的身影。可就是在這無聲中我似乎感受到了什么是成長,什么是夢想......
真正的成長離不開夢想的支撐,只是因為有了夢想,成長才會有意義,有價值。正因為如此,登山者才會征服一座又一座的高山,鳥兒才會在空中自由的飛翔,而我們才會成長的有動力、有方向。
所以,我想說:“成長因夢想而精彩”。
第一個登上太空的宇航員伽伽林,他小時候經常仰望著天空,他覺得天空很美,立志想要登上太空,看看那美麗神奇的宇宙。正是因為伽伽林心中的那份美好的憧憬,使他實現自己的夢想。他的人生也因為這份夢想而與眾不同,人類的太空之旅也展開的嶄新的一面。歷史上也有很多人因為有著夢想奮斗執著而大放異彩,像愛迪生夢想成為一名科學家從而造福了無數人;袁隆平因為想要解決世界上許多人的溫飽的夢想一直致力于雜交水稻的實驗,終于給幾億人民帶來的福音......
而作為初中生的我們,更應該有著屬于自己的夢想。帶著夢想一起揮灑青春的汗水,播種收獲的喜悅。雖然我知道路漫漫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只有現在打好基礎,聽懂每一道題,認真完成作業。才會離我夢想的高中更進一步,才會離我向往的我大學更近一點。我的夢想很小我,但是我也會將小我的一份力量做一些有意義的事。
2013年開學第一課啟示:夢想不再遙遠。
2013年《開學第一課》結束后,深深觸動了我的心弦,感覺夢想再也不是未來的事情,應該從現在做起,追逐自己的人生目標。
追古朔今,上下五千年,人類從不缺少夢想。有偉大的、渺小的、高貴的、卑微的、不可思議的,甚至有令人發笑的夢想……正是因為夢想,先祖改變茹毛飲血的生活方式,獲得火的力量,開啟人類文明;正是因為曾經夢想像鳥兒一樣自由飛翔,我們才有了翱翔藍天的飛機;正是因為曾經夢想千里傳音,我們才有了電報、電話……正是因為夢想在前人、在后者手中不斷傳承,人類文明的火炬才能生生不息。
關于夢想,我陷入了思考。人生的意義在于追求快樂,但深陷于煩惱之中不可自拔的人卻層出不窮。如何擁有快樂的生活?如何具有快樂的智慧?如何保持健康的心靈?如何增添學習的樂趣?所以,我的夢想其實很簡單,就是當一名心理學大師,給人們帶來快樂。
夢想關鍵在于行動。人們常說,有夢想才能有所作為,有行動才能有成功。文學大師林語堂說:“夢想無論怎樣模糊,總潛伏在我們心底,使我們的心境永遠得不到寧靜,直到這些夢想成為事實為止。”夢想成真,行動是惟一的手段和保證。千里之行始于足下。我要立即行動起來,朝著夢想的方向,像那只蝸牛一樣努力,一步一個堅實的腳印,最終登上金字塔的“頂峰”。
夢想貴在堅持。人生道路,挫折幾何?譬如夢想,堅持更多。只有在不斷拼搏的過程中,不斷進取,不斷超越,才能讓我們的人生道路更加寬闊,才能讓我們的生活更加絢爛多彩。如果夢想是浩瀚的大海,那么堅持就是涓涓的細流;如果夢想是萬噸巨輪,那么堅持就是勇敢的水手;如果說夢想是一只抨擊長空的雄鷹,那么,堅持就是高飛的翅膀。我相信,人生如有更多的堅持,就一定會有更多的成功!
只要我們在追逐夢想的過程中領略到了生命的意義,實現了生命的價值,我們就無悔人生。
夢想伴我去遠航。在乘風破浪的人生航程中,我不要停息,因為夢想就在前方,它指引著我前進的方向,它給予我去欣賞這個世界的無窮力量!
將本文的word文檔下載到電腦,方便收藏和打印。
難忘的一課寫事(專業13篇)篇六
寫讀后感并不是我的強項,每次交給老師的讀后感總讓我碰壁,所以我對寫讀后感幾乎沒了信心,但自從經過那堂語文課,我終于找回了自信。
星期五那天,外面淅淅瀝瀝的下著小雨。第二節課,語文老師抱著一摞讀后感走進了教室。不知道昨天晚上寫的作文怎么樣,有沒有過關,老師會不會讓我念呢?我心里一遍遍想著。“趙鈺倩!”老師把讀后感遞給了我,接過讀后感的那一刻,我心中又驚喜又緊張,真有點“受寵若驚”的感覺。高興的是我寫的讀后感終于能夠過關了,緊張的是我要在眾目睽睽之下朗讀我的作文,多不好意思呀!
星期五那天,外面淅淅瀝瀝的下著小雨。第二節課,語文老師抱著一摞讀后感走進了教室。不知道昨天晚上寫的作文怎么樣,有沒有過關,老師會不會讓我念呢?我心里一遍遍想著。“趙鈺倩!”老師把讀后感遞給了我,接過讀后感的那一刻,我心中又驚喜又緊張,真有點“受寵若驚”的感覺。高興的是我寫的讀后感終于能夠過關了,緊張的是我要在眾目睽睽之下朗讀我的作文,多不好意思呀!
我懷著忐忑不安的心情用哆哆嗦嗦的手翻開了寫著讀后感的那一頁,深吸了一口氣,大聲地朗讀了起來:“《一顆火熱的愛國之心》讀……”讀完作文后,我幾乎癱軟在了椅子上,剛才的緊張勁還沒有緩解過來。“老趙,不錯嘛!”坐在我后面的葛昊林風趣地說。同桌也向我投來了羨慕的目光。這時,我不禁有些飄飄然了。心中還有些驕傲,想:哼,那當然,別忘了我是誰!“老師!”正當我得意之時,“作文大王“趙昭舉起了右手。“說!”王老師笑著說道。“我覺得趙鈺倩的作文剛才講……”我的心又“落”了下來,認認真真地聽完了趙昭對我的作文的缺點的補充,然后仔仔細細地改了過來。“寫感是你的弱點!”老師溫柔地說,眼神中好像在告訴我:趙鈺倩,繼續努力,你會寫得更好的!聽了葛昊林的夸獎,看見了老師鼓勵的目光,我像吃了蜜一樣,心里美滋滋的,恨不得能讓全世界的人都知道我的寫讀后感的水平有提高了。雖然外面還下著小雨,但我的心中卻是晴空萬里。
是這堂課讓我找回了自信,是蔗糖可讓我在也不怕寫讀后感。王老師,謝謝您的鼓勵的眼光,我不會辜負您對我的一片良苦用心,今后努力寫好每一篇作文,自信地做好每一件事,因為我忘不了這堂課。
難忘的一課寫事(專業13篇)篇七
提及,也許大多數人會想到我們學過的那篇課文《》。然而,我想講的“”,不是在教室里進行的一堂課,而是在生活中教會了我成長的一課。
不得不說,生活永遠是最偉大的。沒有任何人,能夠逃得過生活這一課。生活這堂課,有許許多多的課時,每一個課時,你都會有醍醐灌頂的感觸,每一個課時,你都會明白自己過去躲過的學習,生活也會重新讓你學會,而且是這個課時沒有學會,下一個課時,繼續。
我今天想講地“”是最近生活給我開出的課時。這節課上講得正是我過去因為被保護的太好,而錯失了解機會的一課。因為從小到大被身邊的人保護著,爸爸媽媽、同學朋友、老師長輩,所有人都像是完美世界的人一樣出現在我的身邊,這讓我不明白外面的世界是不那么完美的,這讓我不明白外面的世界什么都有,不僅有陽春白雪,也有下里巴人,不僅有善,而且有惡。
這些“惡”,在我第一次一個人出去面對外面的世界時,對我撲面而來,我倒下了,好在后來我還是努力重新站了起來。在倒下的瞬間,我甚至在心里想“為什么沒有人告訴我外面的'世界是這樣的?”,甚至在心里埋怨“為什么大家不告訴我真相?”。倒在地上的那會兒,我會想到了身邊人對我的好,他們對我好,并不是為了向我隱瞞真相,而是他們善良,他們愛我。這么想著,我又原諒了他們。重新回憶了一遍剛剛把我打趴下的“惡”,我明白,這是生活給我新開出的課時,新的學習機會。
我又重新站了起來,拍了拍身上的泥土,擦了擦眼角的淚花,掛上了一個微笑。如果說這注定是我要學習的“”,那就我就成長起來給這個世界看看,我不害怕!
難忘的一課寫事(專業13篇)篇八
上課時,老師發給我們每人一塊硬幣,有1分的,有2分的,有5分的,有5角的,還有一元的,讓我們仔細觀察。發給我的硬幣是面值壹元的。它的上面刻著一個大大的數字“1”字,“1”字上面有很多條紋,上面刻有“中國人民銀行”6個字,下面刻著“20xx”四個阿拉伯數字。硬幣的背面刻有一朵盛開的花。
大約有一克重,摔到地上的聲音很清脆,老師把硬幣按面值大小編上號,然后丟到地上,老師告訴我們仔細觀察,仔細聽聲音,然后我們做游戲。游戲開始了,老師把一號硬幣往地上一丟,聲音聽起來很清脆像玉的聲音,第一組先猜,他們猜是5分硬幣,第二組猜的是2分硬幣,哈哈,他們都猜錯了,原來是1分的硬幣。老師又把二號硬幣往地上一丟,聲音聽起來也很清脆,像是玻璃的聲音,輪到我們猜了,我們猜是5角的'硬幣,哈哈,我們猜對了。
最后老師拿出一塊硬幣丟到地上,讓全班同學來猜,有的猜是1分的,有的猜是2分的,還有的猜是1元的,老師笑笑說:“你們都猜錯了。”因為這是一枚古幣。這是一節即生動又。
難忘的一課寫事(專業13篇)篇九
“同學們,下個學期開始,你們就是一名初中生了,你們應該更懂事啦……”是呀,今天已經是我在母校的最后一天了。
今天,我一大早就起床了,穿上了整齊的校服——為了紀念我在母校的最后一天。母校有著太多的回憶了,又老師的關愛,有同學之間的友誼,六年了,一下子要分開,還真有點依依不舍呢。
整理好衣物后,我便早早來到了學校。咦,有點不大對勁!平時,不管再早來,教室都是大吵大鬧的的,今天他們不但早早來了,還安安靜靜地坐在自己的位置上,都不說話。我無聲無息地走到座位上,不想打擾這氣氛。
過了一會兒,老師抱著紅彤彤的通知書走進教室,這讓我想起,只要一拿到通知書,也就代表我要永遠離開這里了!“既然大家都坐好了,那我們就開始上課吧!這節課很簡單,主題是‘回想過去’,現在先把通知書發下去吧。”
時間一分一秒地過去了。“鈴……”下課鈴響了,這節課過得很快。老師清了清嗓子說:“你們都長大了,該懂事啦!”老師說道。
有幾個女同學開始抽泣了。我也被感染了,一想到六年的老師和同學,淚水就像斷了線的珠子一樣掉了下來。
我們全班同學都哭了起來,連平時摔疼了流血了都不愿掉一滴淚的男生們,現在也哭得不成樣子,女生們更是抱在一起痛哭。我看了看旁邊的同學,一邊哭還一邊默默地看著周圍,像是要把所有的東西裝進眼睛里帶走似的。
這一課,我真的好難忘,也好難過。
再見了,母校!再見了,我的老師!再見了,我的同學。今后我一定要好好學習,報答老師的教育之恩。
2下一頁。
@_@我是分割線@_@。
難忘的一課寫事(專業13篇)篇十
第四節課是科學課,上課鈴聲響了,只見科學老師快步走上講臺對我們說:“同學們,今天我們一起做一個實驗吧!”我們班的同學都一個勁的說:“好!”
實驗開始了,只見科學老師先拿出一個酒精燈,然后是火柴、紙杯和水。老師接著說:“我現在用火燒紙杯的底部,紙杯會燃著嗎?”同學們異口同聲的說:“會!”然后老師又問:“用裝滿水的紙杯燒水,能把水燒開嗎?”同學們一下子全蒙了。有的說會,有的說不會。只見老師點燃酒精燈,把一個裝滿水的紙杯放在火上開始燒。同學們都目不轉睛的盯著紙杯,生怕紙杯被點燃了,幾分鐘過去了,只見杯子里冒出了熱氣。老師讓一位同學去摸一摸紙杯是否很熱,那位同學小心翼翼的摸了一下,趕快縮回了手,嘴里嚷著:“太熱了!太熱了!”原來水開了。
這個結果太出人意料了,它告訴我們一個道理:我們要想知道自己的猜想是否正確,必須要設法驗證。
難忘的一課寫事(專業13篇)篇十一
耶!終于結束了,我長舒了一口氣,頓時感覺如釋重負,從容地下了臺,那一天我上了小學階段最。
星期五下午,我們去揚大農學院禮堂上“現代與經典”語文示范課,由于上一節課還沒有結束,我們便在候課室里等待。時間一分一秒地過去了,隨著上課時間的臨近,我內心也越來越忐忑:“如果我發揮失常怎么辦?如果說錯了怎么辦?如果……”
終于輪到我們了,大家走上舞臺依次坐下,幾道刺眼的燈光射向我們,我感覺頭暈暈的。我用余光瞄了一眼臺下,不禁打了個哆嗦,天哪!黑壓壓的一片,簡直座無虛席!而同學們卻毫不怯場,老師每提問一個問題,大家總能對答如流。漸漸地,我找到了一個我能回答的問題,便顫顫巍巍地舉起了手。可是我在接過老師話筒的`一剎那,竟將已在腦子里想了千百遍的答案拋到了九霄云外。我心想:完了,這下出丑了,我到底要說些什么的?我怎么忘了?那幾道刺眼的燈光燒灼著我,使我的手心微微出汗,我的臉漲得通紅,心里十分焦急,腦子里卻一片空白。突然,我看到了老師溫和的目光,似乎在給我鼓勵,慢慢地,我找到了頭緒,有條不紊地說:“失落了一角的圓,雖然是有缺陷的,可它十分快樂,可以與甲蟲、蝴蝶聊天,而找到了一角的圓,它雖然是完美的,可是他失去了快樂!”我越說越有感覺,越說越有信心,老師和同學們給了我熱烈的掌聲。
那一課,我懂得了完美與缺陷、松與緊的辯證關系,也克服了自己內心的恐懼,這真是我在小學階段最!
難忘的一課寫事(專業13篇)篇十二
“叮鈴鈴”上課鈴響了,大家爭先恐后地走進教室。這是一節自然課,桌子上早已擺好了一本本深藍色封面的自然書。
正當我悠然自得地做著眼保健操的時候,老師說:“陳露,過來一下。”自然老師叫我?什么事呀?我邊想著這個問題,邊走到講臺桌前。“幫我發一下這些凸透鏡,每塊桌子一把。”說完,老師做在椅子上接著備課。哦,原來就這事兒啊,輕而易舉。
趁老師不備,許多同學睜一只眼閉一只眼地做著眼保健操,一邊小聲地喊著:“哎,拿一把過來。”望著同學們那好奇的眼睛,我說:“真是皇上不急太監急,我都不怕分不夠,你們還要怕分不到嗎?”
“中間很厚”
“是透明的。”
“邊緣很薄。”
……。
“誰能總結一下?”老師發問。
大家踴躍地據守,老師不好叫誰,讓全班一起回答:“邊緣薄,中間厚的透明鏡片叫做凸透鏡。”
“對了,那好,誰能來舉例說明?”
“我!”班里的“開心果”自告奮勇:“放大鏡。”
“不錯,還有嗎?”老師笑著又問。
大家絞盡腦汁都想不出來。老師叫我們回去觀察觀察,下節課來再回答。
“接下來,請同學們翻開書本,先把概念畫出來;再思考書本上的幾個問題。需要用你們手中的凸透鏡實驗的,一定要拿起來做,也可以小組討論。”老師笑瞇瞇地說。
“好!”同學們異口同聲地回答。原先寂靜的教師頓時炸開了鍋。大家暢所欲言,珍惜這少有的親自實驗課。
約15分鐘后,老師又發問,同學們都對答如流。
在離下課剩下10來分鐘時,老師還讓我們拿凸透鏡做游戲。
“叮鈴鈴”下課鈴響了。老師問大家:“同學們,今天我們所講的知識要點你們都掌握了嗎?”“掌握了!”
“知道老師為什么要拿來凸透鏡嗎?”
班里的“哲學家”站起來說:“因為老師想讓我們親自動手實驗,好讓我們對凸透鏡的理解更加深刻。”
“不錯,老師不過是想讓你們對凸透鏡有更加深刻的印象。好了,下課。”老師滿意地說。
“謝謝老師。”
這節課,讓我難以忘懷,這節課,成了我最。
難忘的一課寫事(專業13篇)篇十三
雖然已過了兩個學期了,可在我心中還是那么。
老師帶著嚴肅的眼神走向講臺,鄭重地對我們說“一個月之后,有十佳小主持人比賽,有人要報名嗎?踴躍參加噢!”我心想:也好,鍛煉一下自己吧。于是,一下課,我就興沖沖地跑到老師辦公室報名。經過了兩個星期的排練,我就有點扛不住了,可媽媽就像一個魔鬼教練一樣對我嚴厲地說:“不行,既然你自己選擇了參加,就不要輕易放棄。”媽媽的這句話,讓我激起了一股斗志。
初賽那天——。
我懷著緊張的心情,走上舞臺,朗誦《匆匆》,一邊誦讀,一邊目不轉睛地盯著評委老師,雙腳抖個不停,仿佛在懇求老師,“讓我進決賽吧!”過了兩天,結果出來了,我找啊,找啊,終于在茫茫名字中,找到了我的名字,耶!真好!我開心地合不攏嘴。
決賽需要口語和才藝,才藝?哎,我不是有架子鼓嗎?只要讓老師再包裝一下不就行了吧?
決賽那天——。
我是第二個出場的`,可因為1號和7號一起表演,所以我要第一個表演,別提有多緊張了。我嘴上滔滔不絕,幾分鐘后就結束了我的口語環節。經過12個選手的表演,終于到了才藝環節,我打起架子鼓,還好,沒出任何差錯。另一位男選手也是打架子鼓的,他的風格嗨翻全場,這和我又形成了鮮明的對比。
一個星期過后,結果出來了,可在名單上并沒有我的名字,我充滿了失望。但老師對我說:“沒事,我們重在參與嘛!”
這真是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