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得體會是指一種讀書、實踐后所寫的感受性文字。那么我們寫心得體會要注意的內容有什么呢?以下我給大家整理了一些優質的心得體會范文,希望對大家能夠有所幫助。
三支隊伍培訓心得體會篇一
抓大學生村官隊伍建設,建設高素質村干部隊伍
自20x年以來,廠街鄉黨委圍繞如何改善村干部隊伍素質結構,才能激活村級班子活力的工作目標,高度重視。抓好大學生村官工作,結合實際,堅持在“培、管、用”上下功夫,使大學生村官在基層黨組織建設中履職盡責,在實踐鍛煉中不斷成長。
(一)多種方式方法“培”。一是加強學習交流。把大學生村官列入每年的村干部總體培訓計劃,通過舉辦各種學習培訓班、召開大學生村官座談會、建立大學生村官微信平臺等方式,組織學習系列講話精神、政治理論和黨在農村的路線、方針政策,為大學生村官搭建學習交流的平臺。二是加強實踐鍛煉。要求大學生村官積極參加各項工作會議,幫助村黨組織起草各類材料、計劃生育、護林防火、矛盾糾紛排查、來信來訪、項目建設協調、春耕生產、烤煙撫育及中耕管理等具體工作,激發大學生村官的工作熱情和潛能。三是結對幫扶。實行黨委副書記結對幫扶、掛鉤包村領導結對幫扶、村黨總支部書記結對幫扶,進行“三結對”幫助大學生村官以最快的速度進入工作狀態。
(二)嚴格要求勤抓善“管”。一是建立管理機制。通過制訂《大學生村官管理辦法》、《大學生村官崗位職責》和《大學生村官考核暫行辦法》,建立大學生村官每月定期報告、工作例會制度、談心制度、每季度考核制度,實現大學生村官日常管理的規范化、制度化。二是加強指導督查。鄉黨委和大學生村官管理辦公室經常到村看望大學生村官,指導開展工作,并對大學生村官的日常駐村狀況、工作狀態和聯系走訪服務群眾等情況實施跟蹤管理,了解整體工作情況。
(三)健全考核機制。通過采取“季度+年終”述職、“季度+年度”考核測評、座談了解等形式,對大學生村官進行年度綜合考核,并把大學生村官工作納入所在村級年終績效考核,確保全鄉大學生村官工作順利開展。
(四)拓寬渠道“用”。一是掛職鍛煉。大學生村官只要黨齡足兩年、駐村兩年以上,鄉黨委按照相關程序直接任命為村黨組織副書記。二是扶持創業。認真落實黨委政府的創業扶持政策,指導大學生村官采取發展產業和種植養殖專業合作社等方式帶頭創業、自主發展,積極協調大學生村官創業貸款,為大學生村官創業拓寬融資渠道。三是堅持先推后考。積極鼓勵服務期滿的大學生村官報考公務員或企事業單位工作人員。
結合廠街實際,采取有力措施,著力健全建強新農村建設指導員隊伍,將“訪民情、抓落實、辦實事、強組織、謀發展、促和諧”六項重點任務與“三農”工作緊密結合,樹立“一種意識”,發揮“八大員”作用,推動新農村建設。
(一)建全機構,強化領導。為切實加強全鄉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工作隊及指導員的領導,及時充實了廠街鄉新農村建設工作隊領導小組及其辦公室,一名鄉黨委副書記親自抓,做到了有機構管理、有專人辦事。
(二)齊抓共管 形成合力。鄉黨委重點抓好了指導員學習交流培訓、工作任務安排、駐村工作情況監督檢查、指導員考核等工作,鄉新農村建設工作隊領導小組辦公室、新農村建設工作隊長重點抓好上崗培訓、工作指導、監督檢查、任務安排及考勤等工作;選派單位重點幫助指導員提供工作經費,項目扶持,為指導員安心基層、扎實工作創造了必要條件。對新農村建設工作形成了一級抓一級,層層抓落實的齊抓共管工作機制。
三是加強督查,抓好落實。廠街鄉制定了各項制度明確了新農村指導員的職責任務、工作紀律、請銷假制度,信息上報等內容。鄉新農村建設工作隊領導小組辦公室定期不定期深入各村看望指導員,關心他們的工作情況和生活情況,切實加強各項具體工作的督促、檢查和指導。同時,按照工作需要召開指導員座談會,聽取他們在基層的工作、生活情況匯報,研究解決具體問題,安排階段性工作。
四是注重培訓,提升指導員素質。一是為使指導員更好的開展工作,由鄉黨委書記開召開了指導員駐村前的培訓,有力促進了指導員的業務能力。二是利用每月例會時間進行工作經驗交流,就工作中遇到的困難和問題展開討論,并將好經驗、好做法向其他同志進行介紹,使指導員在駐村工作中學,在學中干好工作,提高自身實踐能力;三是通過村“三委”班子成員幫助,使他們懂得農村工作、懂得怎么去做群眾工作,以傳幫帶、以點帶面格局,相互促進,共同提高。
為切實提升基層黨組織的服務能力,廠街鄉著力抓好常務書記隊伍建設,推進基層服務型黨組織建設。
(一)擇優選派強素質。一是嚴格按照下派到鄉符合條件的指導員任村黨組織常務書記,在晉位升級工作中分類定級為“后進”、“一般”、“好”的100%選派。二是從黨性強、作風好、素質高、工作能力強的正式黨員到村擔任村黨組織常務書記。三是正確引導選派的常務書記到村參加黨建工作,農村工作及群眾工作,為當地群眾辦好幾件好事、實事,讓群眾真切感受到基層組織建設帶來的實惠。
(二)扎實駐村促發展。一是為確保常務書記職責到位、精力到位、工作到位,解決“干什么,怎么干的”的問題。二是認真抓好“三清潔”、“科學理財 文明生活”主題宣傳教育活動,全面貫徹落實系列講話精神和到云南大理視察的重要講話精神,正確引導群眾增強黨的路線方針政策。三是切實推進黨組織自身建設,落實“三培雙帶”、“四議兩公開”、“合作股份”工作,加大整頓基層黨組織黨務工作“做什么,怎么做”的問題。四是充分做到“幫忙而不添亂”,幫助黨組織建制度、抓活動、帶隊伍,確保實現農民增收,推動社會經濟發展,解決群眾的困難和問題,化解矛盾糾紛,確保社會和諧穩定。
(三)正確履職為群眾。一是常務書記在村黨組織領導下,主要抓黨組織日常黨務工作。二是深入村組調研農村產業結構調整、農民增收情況,分析存在的困難和問題,為村 “三委”決策提供科學合理依據,為群眾提供政策、技術指導。三是積極協助好村黨組織書記的各項工作,做到幫忙不添亂,做好參謀助手,督促村 “三委”做好農村工作及群眾工作。
總之,廠街鄉把加強基層黨建作為一項重點任務來抓,全力抓好大學生村官、新農村建設指導員、村黨組織常務書記這三支隊伍,積極發揮他們在促進農村經濟發展、提高農村經濟效益、加強農村精神文明建設中的先鋒模范作用,增強黨組織活力,不斷提高基層黨建工作水平。
三支隊伍培訓心得體會篇二
針對當前絕大多數矛盾糾紛發生在基層,絕大多數信訪難題、治安隱患、群ti事件發端于基層的狀況,去年以來,福建省福州市探索整合基層維穩力量,全市鄉鎮(街道)設立綜治信訪維穩中心,在村居(社區)成立綜治信訪維穩工作站,組建基層維穩工作隊8400多人、信息員5700多人、網絡輿情引導員,第一時間發現、介入、調解、處置各類糾紛,將矛盾糾紛化解在當地、消除在萌芽狀態。
“一個中心、三支隊伍”整合資源 掌控動態
福州市委政法委有關負責人說,針對原有的鄉鎮(街道)綜治服務中心存在資源力量整合不夠、組織協調能力不強、規范運作程度不高、隊伍人員素質不齊等問題,去年以來,福州探索在各鄉鎮(街道)綜治服務中心基礎上建立綜治信訪維穩中心。
“中心”主任由鄉鎮(街道)黨委副書記兼任,鄉鎮(街道)綜治辦、司法所和信訪室作為中心基本成員單位集中辦公,派出所、法庭等作為緊密協作單位派員進駐辦公,武裝部、民政、勞動、國土、農業、婦聯等作為協作單位參與中心一體運作;在村居(社區)設立綜治信訪維穩工作站,集中治保會、調委會、警務室、綜治協管會等聯合辦公,組織指導治安聯防隊、維穩信息員開展工作。
“中心”統一調配指揮鄉鎮(街道)綜治信訪維穩力量,統一管理維穩群眾工作隊、治安巡邏隊、平安(綜治)協會等群防群治組織與民間社團組織,以人民調解、行政調解、司法調解為手段,各職能部門密切配合,形成“大調解”格局。 去年6月,福州市馬尾區針對轄區企業密集、勞資糾紛頻繁的狀況,在科技園區成立綜治信訪維穩中心,對企業欠薪等問題引發的矛盾糾紛,“中心”通過各種渠道走訪企業、業主和員工,及時掌握情況,將矛盾糾紛化解在萌芽狀態。去年9月,轄區名城地產外來務工人員因欠薪鬧事堵路,“中心”第一時間介入,在勞動、司法、工會等部門配合下,迅速、妥善處理了糾紛,維護了員工合法權益。
“一個中心、三支隊伍”促進基層矛盾化解建和諧
福州市政法委有關負責人介紹,在整合基層維穩資源基礎上,“中心”通過建立健全矛盾糾紛聯合調解、社會治安聯合防控、突發事件聯勤聯動、重點問題聯合治理、特殊人群聯合管理、平安建設聯合創建等“六聯”工作機制,及時排查、介入、調解矛盾糾紛,聯合處置突發事件和重點突出問題。
福州長樂市潭頭鎮綜治辦主任林為云說:“‘中心’改變了以往基層在排查、化解矛盾糾紛各部門單打獨斗的局面,整合了資源,提高了效率。在當地,有矛盾糾紛找‘中心’的觀念正被越來越多的群眾接受。”
在潭頭鎮記者看到,“中心”統一設置對外服務窗口,為群眾提供法律咨詢、法律援助、矛盾糾紛調解、信訪維權等服務,對直接受理或由其他部門轉入的矛盾糾紛和群眾來信來訪,按調解線路圖,實現了統一受理、統一分流、統一督辦、統一反饋,做到件件有人辦,事事有著落。
“全國模范人民調解員”陳長謀是長樂市嶺南村調解主任、維穩工作隊員,他從事人民調解工作2019年,共調處各類矛盾糾紛107件,調解成功率達到100%。
陳長謀說,做好調解工作,化解群眾糾紛不能簡單粗暴,耐心、細心、公平、公正地處理問題才能取得群眾信任,將矛盾妥善解決。
“一個中心、三支隊伍”延伸執法司法服務踐親民
福州市委政法委有關負責人說,福州在“一個中心、三支隊伍”建設中,基層部門將實踐親民、服務理念貫穿于執法、司法全過程,取得良好的社會效果。
福州市晉安區鼓山派出所副所長林春蘭在基層工作了2019年,在她發放的上百盒名片上,寫著這么一句話:“有困難找警察,需要幫助可隨時撥打我電話”。多年來,她做好轄區治安防控的同時,積極為群眾排憂解難,成為老百姓心目中的明星警察,被群眾稱作“社區的好閨女。”
去年8月起,鼓樓區法院在10個街鎮開展法官掛鉤聯系試點工作,選派10名庭長、副庭長擔任各街鎮司法聯絡員,做到“一街鎮一法官”;為給社區居民提供全方位的法律服務,在社區設立“人民法官工作室”,將司法服務向基層延伸,實現涉法信訪和矛盾糾紛的源頭化解。
今年3月,鼓樓區檢察院向轄區銜鎮派駐檢察聯絡員,提供法律服務,傾聽社情民意,面對面接待群眾,深入了解群眾新需求、矛盾新變化、環境新特點,及時掌握社情民意,使得司法更加貼近民生、符合民意。
“一個中心、三支隊伍”創新基層維穩機制見實效
“一個中心、三支隊伍”建設中,福州各地探索出一些行之有效化解基層矛盾方法,如福清市“1+n”聯合調解法,面對基層糾紛,由責任區民警召集轄區人大代表、政協委員、老人會負責人、當地有威望的群眾等,面對面做當事人工作,妥善處理矛盾糾紛;長樂市成立“群防群治”理事會,招聘責任心強,表現突出的民兵預備役人員、退伍軍人、中青壯年村民進入群防群治隊伍或護村巡邏隊伍,該隊伍白天是農民,晚上就是虎虎生威的“巡警”,有效解決了當地治安難題;羅源縣在灣濱海城項目建設和重點流域水環境綜合整治中,制定出臺了一系列落實重點工程建設風險評估先行政策和措施,著力從源頭上預防化解矛盾糾紛,取得了明顯成效。
福州市政法委負責人表示,整合基層資源,依靠當地干部群眾,掌握轄區動態,第一時間排查、介入、調解、處置矛盾糾紛,將矛盾化解在當地,消除在萌芽狀態,是維護基層穩定的基礎。
去年,福州排查各類矛盾糾紛26329件,調處成功23720件,成功率95%;群眾治安滿意率95.04%,較上一年度上升0.61個百分點,均為歷年新高。群ti事件同比下降2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