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的記憶力會隨著歲月的流逝而衰退,寫作可以彌補記憶的不足,將曾經的人生經歷和感悟記錄下來,也便于保存一份美好的回憶。寫范文的時候需要注意什么呢?有哪些格式需要注意呢?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優質范文,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第一次當記者篇一
常常在電視里看到記者采訪,好輕松,好有風度!今天,老師讓我們當了一次小記者,真是酸、甜、苦、辣樣樣俱全。
在教室里聽了要求后,我和沈心怡、胡蝶就蹦蹦跳跳地出發了。
我們來到一樓,看到一位阿姨,正專注地看著教室,我們想:應該是位家長吧!所以,我們就迎了上去。我把手放在胸口,心怦怦直跳,像心里裝了一只小兔子。
“阿姨,您好!請問,我們能采訪一下你嗎?”
“好的!”阿姨爽快地說。
“請問您的孩子在這里學習什么科目?”我問。
“我的孩子在這兒學藝術體操。”
“那您的孩子在這學習,他喜歡這兒嗎?”
“當然喜歡,是因為喜歡,才來學的。”阿姨回答說。
我們謝過阿姨,心里充滿了成就感。我們三個歡呼雀躍。我想:好的開頭就是成功的一半,加油!我在心里為自己打氣。
我們繼續向前走,又發現了一位阿姨,她面容和藹,我們連忙迎上去。我又緊張起來。
“您好,我們是小記者,我們想采訪您,請問可以嗎?”
“當然可以啦!”阿姨爽快極了!我起初的緊張現已蕩然無存。
“請問您的孩子在這里學習什么科目?”
“我的孩子在這兒學習繪畫。”
“那您的孩子在這學習,對他(她)有幫助嗎?”
“當然有幫助,在這學習非常好!”
“謝謝阿姨,謝謝您配合我們。”我們謝過阿姨,回了教室。
真是太高興啦,我們兩次采訪都成功!
通過這次活動,我明白了:走入社會,一定要多多實踐,不怕失敗,才能成功!
第一次當記者篇二
回到家,我把小記者證掛在胸前,大搖大擺地走來走去,這幾天弟弟發燒,媽媽頭發都白了,我要給她一個驚喜。
最讓我驚奇的是,我好像換了一個媽媽,一大早就起來給我做早飯,真不敢相信!這可是國寶級別的待遇啊!
急切地來到學校門口,我居然害怕了,怕說不好,更怕把家長的回答忘記了。我遠遠地站著,看著十二位家長正一邊值日,一邊接受我們班小記者的采訪,站了十幾分鐘,選家長又選了好一會兒,終于走到陳宸媽媽面前,抬起頭,結結巴巴地說出了我的問題。阿姨笑著回答,還問我是不是班長?原來我這么有名啊。我得意洋洋地說了謝謝,兩手叉著腰,邁著大步走向同學們。
一個同學問我提出了幾個問題,她都三個了,要跟我比賽。我立刻嚇跑了,她也太快了,不行,我得加油!
好了,采訪去了!我敬愛的家長們,謝謝你們為我們站崗,保證我們的安全。
第一次當記者篇三
,熱乎乎的,把我冰涼的手也暖的熱乎乎。當時走上講臺時我還裝作沒什么,一回到座位我就再也按捺不住內心的喜悅,坐得特別端正,希望每一個同學都瞧見我。
我笑瞇瞇地的回到家,卻皺起了眉頭,撓起了頭,咬起了筆,絞盡腦汁才想出四個問題。呼——我還算滿心滿意足地舒了口氣,把小記者證放在了枕頭下,說了聲晚安。
天亮了,終于可以去采訪了,我激動萬分地飛奔過去。剛到南門,我就發蒙了,十二位家長里面只有兩位我認識。兩個就兩個吧,我剛要走過去,腦子卻不給力,好像斷了。我氣得咬牙齒,再次絞盡腦汁,想了一個問題,走道和藹可親的張涵語媽媽旁邊,嘴是張開了聲音卻發不出來。“你好,請問你今天幾點起床的啊?”旁邊的陳藝洋正在采訪。她的聲音那么響亮,說得那么流利,我很不服氣,我也要加油!
我鼓足了勇氣,向劉墨媽媽走過去,她回答以后還摸摸我的臉,不知道她兒子會不會吃醋。
采訪完結束,要回班了,我不時地回頭看著十二位家長,滿心的感激讓我的目光變得熱乎乎的吧,今天一點都不冷!
第一次當記者篇四
今天爸爸媽媽帶我去蕭山博物館聽講座。
小記者可真多呀,我們先簽到,之后我幫老師去發問卷。
開始聽講座了,水熊老師又叫顧老師,是一位科學老師,他首先給我們介紹水熊,它能在太空經受180天的考驗,最高溫度200度,最低溫度-200度,回來仍安然無恙,內容有關課外書和科學。
問題一:課外書和科學有關系嗎?有些人說有關系,有些人說沒關系,之后聽了科學老師講的一番話,原來,有些課外書與科學有關系,如十萬個為什么,還有些書與科學沒關系,如那些漫畫書。
問題二,科學是什么?有的說昌實驗,有的說是觀察。實驗和觀察講究的都是方法,當然還有態度。態度很重要,看完一本書,通過反復的研究,提高會在書中找到許多關于科學的知識,碰到問題一定要去延伸,直到找到答案為止,這樣這本書才看得有意義。
這次的小記者活動水熊老師講得很生動,讓我知道了科學是什么,還懂得了一些關于科學的道理,讓我忍不住想去探究。我要向水熊老師學習,做一個知識淵博的人。
第一次當記者篇五
坐了半個小時的車,我們終于來到了阿羅海廣場。遠遠望去大黃鴨像一個黃色的小球,但是近看可大了,高、寬約15米。接著老師給我們分發了藍色的小記者服,并告訴我們采訪注意事項。
開始活動了,我在沙灘上怯怯地問了幾位阿姨,回答都是大黃鴨很“很萌”、“很胖”、“可愛”。回答都很簡單。我不知道要再問什么問題,要找誰采訪好。后來連老師就面對面傳授方法,教我和柏冠宏怎樣確定采訪對象,怎么列出采訪提綱。他鼓勵大膽地去采訪管理愛心單車的志工。
“當然可以呀!”志工哥哥爽快地答應了。
“大約有一千人吧!”
“那您當義工多久了?為什么想要當義工呢?”
哥哥不假思索地說:“從元旦到現在。我覺得助人為樂很開心。”“你是每天都來嗎?”我追問道。
“不是每天都來,我們都有自己的工作,平時輪流安排,每周擠出一兩天來。”義工哥哥的默默奉獻精神感動了我。
通過這次活動,我鍛煉了膽子,學會了和陌生人交往。以后如果有機會,我會積極參加這類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