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的記憶力會隨著歲月的流逝而衰退,寫作可以彌補記憶的不足,將曾經的人生經歷和感悟記錄下來,也便于保存一份美好的回憶。范文怎么寫才能發揮它最大的作用呢?這里我整理了一些優秀的范文,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下面我們就來了解一下吧。
小學生建議書篇一
●利用陽光:如果有100萬個家庭完全使用太陽能,每年即可減少700萬噸的二氧化碳排放量。
●切斷電源:中國有3億臺電視機,就算我們使用電視機、dvd機、電腦等電器的遙控器關機,它們還是會繼續耗電,當您不用電器的時候,請關掉電源。
●控制空調溫度:把空調溫度調到26℃,不但可以節約能源,而且能減少二氧化碳的排放,從而抑制酸雨的發生。將空調溫度調高1℃,全國每年節電33億千瓦時,相當于減少330萬噸溫室氣體的排放。
●珍惜點滴:一個滴水的水龍頭,每天可能會浪費120升水。
●用更少的能量加熱:用微波爐對同等重量的食物進行加熱,比使用電爐節能65%,比使用煤氣節能40%。
●節約水:通過循環用水,三口之家每月可節水一噸,水先用于洗臉,再用于洗腳。先用水清洗食物,然后沖廁。
●電腦節能:如果有100萬人不把辦公電腦開到天亮,每年即可減少4.5萬噸的二氧化碳排。
●減少用紙:如果所有政府、學校以及公司都在工作中使用電郵,那么每年可以減少用紙100萬噸以上。省下的用于造紙的能源相當于100萬噸以上的煤。
●綠色飲食:國際肉類食品行業排放的溫室氣體約占全球的18%。
●自備購物袋:制造塑料袋每年需要消耗1200萬桶原油。隨時隨地使用環保購物袋。
●少買光盤:光盤不可生物降解。下次購物的時候,從網上購買音樂,充實您的播放列表,而不要讓光盤填滿我們的垃圾堆。
●筷子要隨身攜帶:中國目前每年生產和丟棄450億雙一次性筷子。這意味著每年有2500萬棵成年樹木遭到砍伐。救救這些樹吧,請帶上您自己的筷子。
●騎自行車:如果只有10 0萬人每周變駕車8公里為騎車8公里,每年即可減少二氧化碳排放約10萬噸。
小學生建議書篇二
你好!
1讓大家不在亂扔垃圾。
2不浪費任何一種資源。
3加大扔垃圾的地點。
作為社會的接班人,改善地球的環境是我們義不容辭的事情,如果我們人人都環保,天天環保,我相信將造出一個美麗的地球。
祝你們工作順利!
北海小學604何紫鋮
小學生建議書篇三
您好!
我是濮陽市實驗小學四年級的學生。我生在濮陽,長在濮陽。見證了濮陽近十年的發展變化。我為我的家鄉被評為文明城,衛生城而驕傲。可是,最近我卻發現了一些和我們衛生城這一光榮稱號極不相符的現象。
我們的濮水河原來是清澈見底,還有許多小魚在河里嬉戲,過路的人紛紛贊賞。可是現在,河里堆滿了垃圾,河面上還漂著幾條小魚成為了一條名副其實的“垃圾河”。過路的人都是捂著鼻子跑過去。還有就是綠色莊園的垃圾桶,里面堆滿了垃圾,外面也全是垃圾,上面飛的一群嗡嗡叫的蒼蠅。
經過調查走訪,加以仔細分析,我以為產生以上問題的原因是:1、一些人環保意識差,隨處亂扔垃圾。2、周圍的工廠污水處理不當,隨意往河里排放。
針對以上問題及產生的原因,我想您提出如下建議:
第一:做一些警示性的宣傳標語牌,讓每個市民都知道污染環境的后果。
第二:加大對周圍工廠的管理力度,對污水排放不達標的單位進行關停整頓。
第三:招募環保志愿者,定期舉行宣傳和清理活動。
為了我們濮陽市無愧于衛生城的稱號;為了讓濮陽的每一名市民都能生活在整潔的環境里;為了讓每一位來到濮陽的客人都能一下子喜歡這里,誠懇的希望您能接受我這些小小的建議。
小學生建議書篇四
您好!
一、欄桿。因為六年級教學樓上的欄桿都生銹了,有時趴在上面,上面的鐵銹就會沾在衣服上,很難洗。希望校長能請一些工人把欄桿刷幾層漆,也使欄桿變得更加美觀。還有是欄桿的安全,有時那些欄桿壞了后,就用鐵絲在那兒拴著,有力氣的同學把那鐵絲弄彎后,有很大的間隙。有的同學喜歡把腳伸出去,有可能把腳卡在那兒,那可就慘嘍!而且,那些鐵絲的接頭處不免有些地方回凸出來,一不小心,就會把衣服掛破,我可是親身體驗過的。
望校長能采納我的意見。
此致
敬禮!
xxx
20xx年xx月xx日
小學生建議書篇五
我是新東方外國語學校的一名小學生。
我看見許多河水都被污染了,從而導致人們經過此處時都捂著鼻子繞道而行。
有一天,我和媽媽到九峰公園玩,我看到有的人為了圖方便,將手中的垃圾隨手扔入河中。加上附近的廠家都大量排放廢水、污水,這些水流入河水中,使小魚無法正常生長。進入九峰公園,可見一堆堆垃圾沒有了家,一個個靜靜地躺在那兒,散發出臭氣。
因此,我向廠家、居民提出以下建議:
第一:將保護河水的牌子立在河旁。(要多、醒目)
第二:在河邊圍上欄桿。
第三:制作“愛護河水”的宣傳板報,周日去宣傳。
第四:住在河邊的同學首先做到不扔垃圾到河水中,并勸阻家人別這樣做。
第五:派人監督,發現屢次犯規者進行嚴重處分。
第六:不用一次性筷子。
第七:不是用珍貴木材用品。
第八:使用節水型用具。
我們要從小事做起,從自己做起,人人爭當“愛水、護水”的小衛士。
一名小學生
20xx年10月2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