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日常的學習、工作、生活中,肯定對各類范文都很熟悉吧。那么我們該如何寫一篇較為完美的范文呢?下面我給大家整理了一些優秀范文,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我們一起來看一看吧。
端午節包粽子端午節包粽子篇一
今天是端午節,是我國的傳統節日。
我聽了心想小小的粽子還有那么多學問,還是乖乖學吧!我把兩個差不多大的粽葉按順序疊好,做成了漏斗狀,先放了一顆棗再放入糯米,三繞四卷,哈哈!一位大將軍出現了,給他系上腰帶他更神氣了!
端午節包粽子端午節包粽子篇二
20xx多年前,偉大的愛國詩人屈原在汨羅江邊仰天長嘆一聲,便投入了滾滾激流。20xx多年后,五月初五成了我們中國的傳統節日——端午節。
在端午節這天,大家包粽子、劃龍舟、煮雞蛋、或把包好的粽子扔進湖里,以免龍蝦和魚吃屈原的尸體。以此來紀念這位偉大的愛國詩人。又是一年端午節,我很想體會一下這樣的氣氛,便纏著奶奶教我包粽子。奶奶經不住我的軟磨硬泡,只好答應了。
包粽子之前,首先要把箬葉洗凈,然后再放在開水中泡軟。準備好蜜棗,蛋黃,肉干,花生等陷兒,再放進鍋里煮熟后,就可以開工了。
開始包粽子了!先把箬葉折疊,做成一個窩狀,再展開;接著把陷兒放進糯米和粳米里,和在一起攪勻放在箬葉上,最后把箬葉包著的糯米做成四角的形狀。這包粽子主要在最后一步,粽子包的好不好、美觀不美觀,看四個角是否對稱、有型。我包的時候老是把四個角揉歪,成一個球形。
包好的粽子放進鍋里用猛火煮,大約一個小時后改小火煮30分鐘即可。等待的時間總是那么漫長,當我看到香味撲鼻的粽子終于從鍋里“解放”出來時,我高興得差點跳起來。
今年端午節,吃著自己親手包的粽子,感覺那是不一般的甜。
端午節包粽子端午節包粽子篇三
一個紀念屈原的節日,一個賽龍舟的節日,一個包粽子的節日……還記得嗎?”端午節“!
下午一點開始,家長們陸陸續續地到來了,大袋子小袋子,大鍋小鍋,統統帶到班級來,米粒和粽葉的香味,撲鼻而來,我們激動極了,一刻也不能安穩……開始,我們班請了一些同學上臺告訴我們關于端午節的知識,好精彩!
之后,趙老師讓粽子包的最好的馬曉東媽媽給我們演示一遍:那兩片粽葉,重合一半,從上往下約一分米的位置,轉成一個圓錐;往圓錐里插一根筷子,放入米,用筷子搗實;再用一片粽葉包好,用手指輕輕捏成三角形,把多出來的粽葉尾部向下翻折,裹幾圈,多余的粽葉尾部方可折斷;抽出一根線,咬住線的一頭,把線圍著粽子的兩個角裹實,不宜太緊,系好方可。
馬曉東媽媽做得甚快,過程又如此復雜,我們怎能記住?只能在包粽子的時候慢慢請教了。
包粽子活動開始了,大家包的熱火朝天,不過很多人都已在第一個關卡”摔了一跤“,我也不例外,左轉來右轉去,就是不成形,我便去找人幫忙,”終于知道怎樣完成第一步嘍!“我是很開心的,急忙裝米,不料,圓錐的下方已經通了個大窟窿。”唉,又得重做,真是的,氣死我也!“不久,聽見趙老師興奮地說:”哈哈哈哈!我包好一個啦,包好一個啦!出去炫耀炫耀……“確實,包的不爛,還像模像樣,似個買來的粽子,精美別致。羨慕,羨慕。
我弄了半天,終于塞好了米,”下一步又怎么弄呀?不會。“我又無奈的跑去請教,教過之后,拿回來,又散架了,我跑去又跑回,干脆在那兒不走了,除了米少了點,資源還是挺豐富的,劃來。
歷經千辛萬苦,我終于包好了兩個粽子,兩個不像粽子的粽子……看見些心靈手巧的家長包的粽子,小巧玲瓏,看著就想吃。
端午節包粽子端午節包粽子篇四
于是,我按照姐姐說的步驟作了一遍,在米上按了按,咦?旁邊那個盤子中間放的是什么?原來是肉餡哦!我在糯米中間挖了一個小洞洞,把肉餡弄成圓狀,塞入糯米中,讓它也加入糯米的行列中。可怎么封好呢?我看了眼姐姐,就明白了一切。
我把翹起來的一片葉子按下來,并用繩子用力的扎緊。成功啦!我按照前面的方法,包了好多個。現在就要下鍋了,先是將水燒開,接著把粽子放下去。
過了一會兒,粽子煮好了。大家四人坐在桌子旁,吃起了粽子。
我把繩子解開,正想把葉子摘掉,可我一碰,就被燙著了。姐姐看了,哈哈的笑了起來。我吹著吹著,將讓熱氣吹走了。我再次小心翼翼的將葉子掀開,吃起了自己親手做的香噴噴的粽子來——白白胖胖的糯米中間,包著一團鮮汁可口的肉餡,放入口中,不油不膩,又有嚼勁,感覺太好了!
端午節就這么過去了,嘴里吃著自己親手包的粽子,心里想著我國唐代詩人杜甫寫的詩:宮衣亦有名,端午被恩榮。細葛含風軟,香羅疊雪輕。自天題處濕,當暑著來清。意內稱長短,終身荷圣情。
這真是一個快樂的端午節!
端午節包粽子端午節包粽子篇五
在我們浙江紹興,每到春節之前,都有包粽子的習慣,我們外婆家也不例外。
早在一星期前,外婆就將粽葉和麻繩浸泡在水中,將原來已經都干了的粽葉和麻繩恢復它們原來的面貌。
今天外婆要包粽子,我早早的來到外婆家,準備給外婆做個幫手。外婆讓我把浸泡在水中的粽葉取出來,然后一張張的清洗干凈,放進臉盤里。我又把麻繩一根根的撕下來,也一起放進了臉盤里。只見外婆已經將糯米清洗干凈,而粽子里面的餡外婆也已經一碗碗的準備好了,有紅棗、紅豆、五花肉、栗子、蛋黃。
一切都已準備好,我們把這些包粽子的材料都放到了大桌子上。外婆就開始包粽子,外婆把那碧綠而又那么平正的粽葉在中間折出一個漏斗狀,在漏斗中放進一半的糯米,然后根據放入不同餡料,再用糯米填滿,接著將多余的粽葉折回蓋住,然后用麻繩給粽子打結。我們包了不同口味的粽子,素的有紅棗粽、紅豆粽、栗子粽,葷的有肉粽、蛋黃粽。
外婆將這此粽子分裝入二個大鍋內,再放進水,開始煮粽子。
時間一分一秒的過去,鍋里的粽子香味一陣陣的飄滿了整個屋子。二小時后,外婆關掉了火,又燜了一小時,我呀,也在鍋又等了一小時。
粽子總算是出鍋了,我迫不及待的拿出一個吃了起來,味道好極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