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工作或學習進行到一定階段或告一段落時,需要回過頭來對所做的工作認真地分析研究一下,肯定成績,找出問題,歸納出經驗教訓,提高認識,明確方向,以便進一步做好工作,并把這些用文字表述出來,就叫做總結。優秀的總結都具備一些什么特點呢?又該怎么寫呢?以下是小編精心整理的總結范文,供大家參考借鑒,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小學防災減災宣傳周活動總結與反思篇一
一、領導重視,精心部署
《關于做好20__年防災減災日有關工作的通知》的文件,要求各單位廣泛開展防災減災文化宣傳活動;積極推進防災減災知識和技能普及;認真組織防災減災應急演練;深入開展災害風險隱患排查治理;扎實推進綜合減災示范社區創建工作,我單位全面貫徹落實文件精神。
為切實開展好防災減災日的各項活動,單位領導及時召集相關人員召開了專題會議。認真組織學習文件精神,并對"防災減災日"活動進行了研究部署,對活動期間相關部門的工作職責進行明確,提出具體要求。切實增強了我單位對于開展好此次防災減災工作的緊迫感和責任感,為防災減災工作的有力、有序、有效開展,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二、廣泛宣傳,營造氛圍
在宣傳方面,我單位充分利用了橫幅、海報、標語等方式進行大力宣傳。首先我單位制作了以"識別災害風險,掌握減災技能"為內容的宣傳橫幅,懸掛于單位大門口。其次還專門制作了"防災減災"主題海報,并粘貼于辦公區顯眼位置。海報內容結合我館實際,具體從"地震來了如何避險"與"火災發生了怎么自救"這兩方面展開,內容精煉,切實有效。
三、周密計劃,突出重點
為切實增強預防和應對火災、地震等突發性事件應急救援能力。5月11日,我單位組織起機關干部、保安等人員在我單位管轄區域內開展防災減災科普小知識專項宣傳及消防知識培訓活動。活動內容主要是通過召開家屬院全體居民講解如何正確使用消防器材;掌握面對災害降臨時該如何正確的保護自己和該怎樣進行救援;掌握消防設施的使用方法并進行實戰演練。通過此次培訓、演練活動,進一步提高災害處置的決策水平和實戰能力,切實增強了應對災害的防范意識和應急救援能力。
(二)開展危舊房隱患排查治理工作
為確保排查治理扎實有效地開展,按照"以查促防,防消結合"的原則,對全單位家屬院的重點部位進行全方位的安全隱患大排查,發現隱患立即責成相關部門整改。特別是對糧食收儲公司所下屬的各鄉鎮糧站開展大力排查工作,此次排查過程中,對于家屬院的`用電、危舊住房等存在嚴重安全隱患的地方進行了特別嚴格的檢查,發現我單位家屬院用電方面存在著安全隱患。由此,辦公室立即整改隱患問題,發布《安全用電通知》,在家屬院內張貼公示,并以發文的形式轉發給各部門,要求召開部門會議,學習安全用電知識,加強用電安全管理。我單位通過開展防災減災科普知識宣傳、消防培訓及演練、隱患排查治理等工作。及時消除了安全隱患,提高了應急救援能力,對于有效防范災害發生、減少災害危害打下堅實基礎。
今后,我單位將繼續認真組織開展防災減災宣傳活動,并把這項工作常規化,結合我但我委實際,秉承"三思三創"精神,進一步豐富活動內容,創新活動形式,提高全單位員工防災減災意識和應對突發事件、自救互救、疏散救援的能力,保障單位全體干部職工的生命安全,確保災難來臨時把損失降到最低限度,為創建美好和諧的新巴楚提供強有力的安全保障。
小學防災減災宣傳周活動總結與反思篇二
全體老師充分認識到開展好“防災減災”活動的重要意義,將其作為推動平安校園建設、促進社會和諧發展的一項重要工作。
1、利用國旗下講話對全校師生開展一次防災減災教育,增強學生的應急避險能力和安全防患意識。
2、開展一次防災減災的主題班會,觀看防災減災宣傳教育片;
3、利用黑板報、校園led進行防災減災的宣傳教育;
4、利用廣播宣傳防災減災的相關知識;
組織了一次地震應急疏散演練,學生采取了平常演練的.方法,迅速而又有序的到達指定安全地帶。正是因為日常的各類應急疏散演練的開展,師生做到臨危不亂,掌握了應急避險知識技能和逃生疏散路徑,確保在突發事件來臨時,學校的應急工作能快速、高效、有序地進行,從而最大限度地保護師生的生命安全,減少災害損失。
三、大力開展災害風險隱患排查治理
組織隱患排查,完善應急預案,組織應急演練。我校經常性地針對雷雨、地震、消防等自然災害,做好防災減災工作。本周對學校的設施設備進行了一次安全大檢查,查找安全隱患,針對校園門、窗、欄桿、圍欄、教室、實驗室、電腦室可能存在的問題認真排查,做好記錄,發現隱患,及時解決。
四、取得效果
防災減災系列活動的開展,有助于學生掌握避災自救的基本常識、專業知識和技能技巧,提高學生綜合減災能力,增強師生防災減災意識,最大程度防止災害的發生,保障師生的生命安全和健康生活,確保校園安全穩定,收效明顯。在今后的工作中,我校還將一如既往地要求將安全放在第一位,加強生命教育,讓學生安全、健康、快樂的成長。
小學防災減災宣傳周活動總結與反思篇三
全體老師充分認識到開展好“防災減災”活動的重要意義,將其作為推動平安校園建設、促進社會和諧發展的一項重要工作。
1、利用國旗下講話對全校師生開展一次防災減災教育,增強學生的應急避險能力和安全防患意識。
2、開展一次防災減災的主題班會,觀看防災減災宣傳教育片;
3、利用黑板報、校園led進行防災減災的宣傳教育;
4、利用廣播宣傳防災減災的相關知識。
組織了一次地震應急疏散演練,學生采取了平常演練的方法,迅速而又有序的到達指定安全地帶。正是因為日常的各類應急疏散演練的開展,師生做到臨危不亂,掌握了應急避險知識技能和逃生疏散路徑,確保在突發事件來臨時,學校的應急工作能快速、高效、有序地進行,從而最大限度地保護師生的生命安全,減少災害損失。
三、大力開展災害風險隱患排查治理
組織隱患排查,完善應急預案,組織應急演練。我校經常性地針對雷雨、地震、消防等自然災害,做好防災減災工作。本周對學校的設施設備進行了一次安全大檢查,查找安全隱患,針對校園門、窗、欄桿、圍欄、教室、實驗室、電腦室可能存在的問題認真排查,做好記錄,發現隱患,及時解決。
四、取得效果
防災減災系列活動的開展,有助于學生掌握避災自救的基本常識、專業知識和技能技巧,提高學生綜合減災能力,增強師生防災減災意識,最大程度防止災害的發生,保障師生的生命安全和健康生活,確保校園安全穩定,收效明顯。在今后的工作中,我校還將一如既往地要求將安全放在第一位,加強生命教育,讓學生安全、健康、快樂的成長。
小學防災減災宣傳周活動總結與反思篇四
一、開展的各項活動:
1、根據學校安排,各班在5月12日開展了以“珍愛生命、安全第一”為主題班隊會活動。
2、各班級利用班級的黑板報向同學們宣傳安全自護自救知識。
3、5月12日為了提高學生的應急避險能力,學校組織開展了以“強化安全意識,提高自救能力”為主題的防震、防火應急疏散演練活動。
4、學校安全工作領導小組對學校的設施設備進行安全大檢查,查找安全隱患,針對校園門、窗、玩具、圍墻、教室、廁所可能存在的問題認真的排查。
二、取得效果:
1、增強了學生安全知識面和安全意識。
2、通過對各種災害避險知識的學習,學生的自我保護能力和意識得到了提高。
3、創建了安全的教學環境,形成了“安全工作重于泰山”的良好氛圍。
通過這次防災減災宣傳日的活動,學生的防災減災意識有了一定程度的提高。我們今后將一如既往地多方面多渠道的加強學生防災減災知識和技能的教育,使防災減災意識深入每一個人的心中。
小學防災減災宣傳周活動總結與反思篇五
那一年,雪為患,阻歸途。
那一年,震為災,山河破。
那一年,雷為孽,人車毀。
……
這些年,我們經過了太多的風雨,受過太多的磨難。災難在冥冥之中降臨,接著便是一張張悲痛的臉龐,隨一縷白布過后,我們不得不學會堅強,學會絕處逢生。古人云:謀事在人。所以要絕處逢生,關鍵還是在人,一則在于自己,幾位“在己”,二則在于別人,即為“在人”。
首先說“在己”。風雪再強,歸家的心不滅;地震再無情,求生的欲望不倒。這就是在己,絕處逢生就要求每一個受災者都有一顆積極向上的心,敢于與天災人禍搏斗,不被災難嚇倒。
曾經讀過一個小故事。一頭驢不小心掉到一口枯井里,它哀憐地叫喊求救,期待主人把他救出去。驢主人召集數位親鄰出謀劃策,卻想不出好辦法。大家到是認定,反正驢已經老了,“人道毀滅”也不為過,況且,這口枯井遲早要填上。于是,人們拿起鏟子開始填井。當第1鏟泥土落到井中時,他叫得更恐怖了,他顯然明白了人的意圖。又一鏟泥土落到枯井中,驢卻出乎意料的安靜了。人們發現,此后每一鏟泥土打在他背上的時候,驢都在做一件令人驚奇的事情:他努力抖落背上的泥土,踩在腳下,把自己墊高一點兒。人們不斷的把泥土往枯井里鏟,驢就不停的抖落打在背上的那些泥土,使自己再升高一點。就這樣,驢慢慢的升到枯井口,在人們驚奇的目光中,瀟瀟灑灑,溜溜達達地走出了枯井。
動物姑且這樣,人就更應該積極向上了不是。當你面臨生死一線間時,當下的你所做的每一個動作將決定你的生死,積極向上的人會出于本能的尋求生的希望,而消極者則或許是坐以待斃。
一公司職工搭乘電梯,就遇上了電梯突然斷電,雖然緊急供電系統幾秒后就開始作用,可是電梯還是從13 樓迅速往下墜。還好當時記起曾經看過電視教的,趕快把每一層樓的按鍵都按下, 好在電梯在五樓終于停止了... 撿回一條命感覺!生活中,難免會坐到電梯,平常人或許可能產生一個念頭,站在電梯里隨它吧,然后也就失去了這條命。所以我們要做一個積極向上的人,尋求最大的努力去搏回屬于自己的命。當然這公司職員也是萬幸。
曾看到一個電梯下墜時保護自己的非常好的急救辦法:第一、 ( 不論有幾層樓 )趕快把每一層樓的按鍵都按下,因為當緊急電源啟動時,電梯可以馬上停止繼續下墜。第二、如果電梯內有手把,請一只手緊握手把,這樣可以固定你人所在的位子,以致于你不會因為重心不穩而摔傷。第三、整個背部跟頭部緊貼電梯內墻,呈一直線,運用電梯墻壁作為脊椎的防護。第四、膝蓋呈彎曲姿勢,以借用膝蓋彎曲來承受重擊壓力。其次說“在人”。災難總是那么無情,讓受災者總是即使求生的心再強也無力自救,就需要援助之手,這就是我說的“在人”。從小方面說,就是一只手的援助,從大的方面談,就升華為一個社會乃至一個民族的援助。雪災無情,路阻了,電斷了,全國解放軍紛紛響應,抗擊冰雪。地震來了,災區人民處于水生火熱。這時全國上下紛紛行動起來,捐錢的捐錢,捐物的捐物。如今再看那災區景象,以煥然一新。當別人處于困境時,我們伸出援助之手,幫人解圍,這又何嘗不是中華文化之精髓呢。一方有難八方支援,這就是“在人”。
太多的磨難,我們成長了許多。太多的磨難讓我們知道絕境逢生要靠自己,保持一顆積極向上的心,敢于與災難搏斗。太多的磨難讓我們知道要絕境逢生單靠自己還遠遠不夠,我們需要援助之手,一個民族的援助之手。
那一年,游子思情不曾滅,軍民同心抗冰雪。
那一年,蜀地香魂隨風散,眾志成城與天搏。
那一年,動車脫軌人心穩,上下一心齊救援。
這一年,我們在災難中成長:自己學會了在堅強中積極向上,別人學會了在悲痛中伸出援助之手。